全球首齣客家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一票難求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出席客家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採排記者會,預祝演出順利成功      桐花島上的客家子弟「阿弟牯」與颱風家族偶然的奇妙際遇,從此改變了他的生命態度…。全球首齣客家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將在11月19日至21日於台北城市舞台盛大登場。主辦單位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11月18日出席彩排記者會時正式宣告,客委會再度創造了一個「全球第一」,目前3天的演出票券更已全數售罊。

       嘿!阿弟牯」劇情全方位呈現精緻多元的客家文化,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以客家傳統精神為出發點的親子橋段。黃主委回憶上週觀賞整排時,深受劇情感動,淚水不停在眼眶打轉。他說,客家的音樂、文化、精神在劇中有精采呈現,長輩與年輕人的衝突也演出細膩。而聽見年輕人唱山歌,就如同客家「年輕了500歲」,希望用一種很輕鬆、很愉快的方式讓所有客家、非客家族群接觸客家文化,並進而愛上客家。 本期主題

新聞快報

  •   黃玉振出席國立聯合大學「客家週」開幕式 新聞快報
  •   客語認證中級暨中高級命題委員入闈 新聞快報
  • 「數位臺灣客家庄-共下遊客庄」 旅遊徵文活動成績揭曉 新聞快報
  •   好客小學堂創意卡片DIY 邀您一起來FUN畫 新聞快報
  •   桐花與客家最美麗邂逅 第一屆桐花文學獎頒獎 新聞快報
  • 「2011年客家貢獻獎」徵選至11月30日截止! 新聞快報
  •   劉興欽珍貴原稿寄藏臺史博 黃玉振期國人看見客家之美 新聞快報
  •   提升客家能見度 黃玉振期推動客家文化走向國際 新聞快報

地方活動

  •   客庄12大節慶-99年度客家傳統戲曲巡迴演出 新聞快報
  •   客聲音樂饗宴 新聞快報
  •   2010臺北縣客家歌曲創作甄選得獎名單 新聞快報
  •    2010臺北縣第一屆客家歌謠打擂台 總決賽名次成績公佈 新聞快報

 

全球首齣客家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一票難求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與客家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演員合照留念        桐花島上的客家子弟「阿弟牯」與颱風家族偶然的奇妙際遇,從此改變了他的生命態度…。全球首齣客家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將在11月19日至21日於台北城市舞台盛大登場。主辦單位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11月18日出席彩排記者會時正式宣告,客委會再度創造了一個「全球第一」,目前3天的演出票券更已全數售罊。

        「嘿!阿弟牯」劇情全方位呈現精緻多元的客家文化,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以客家傳統精神為出發點的親子橋段。黃主委回憶上週觀賞整排時,深受劇情感動,淚水不停在眼眶打轉。他說,客家的音樂、文化、精神在劇中有精采呈現,長輩與年輕人的衝突也演出細膩。而聽見年輕人唱山歌,就如同客家「年輕了500歲」,希望用一種很輕鬆、很愉快的方式讓所有客家、非客家族群接觸客家文化,並進而愛上客家。

        演出場地城市舞台更首度讓劇團以投影幕覆蓋整個天花板,大型布幕投射出桐花島的真實幻境,觀眾將會歷經一場超夢幻的聲光饗宴。黃主委也承諾,若演出達一定成績,將規畫明年於全台巡演,讓更多民眾能一同體驗客家文化的新風貌。藝術總監也是該劇編劇的小野手捧劇中油桐花表示,本身也是客家子弟,到了60歲年紀終於完成為客家鄉親服務的夢想。

客家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演出片段1     客家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演出片段2     客家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演出片段3

        由紙風車劇團擔綱演出的首部客家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劇情描述桐花島上小男孩阿弟牯,與颱風家族偶遇,進而改變生命態度的故事,如實呈現了客家族群在面對災害時的智慧與精神。

 


‧黃玉振出席國立聯合大學「客家週」開幕式

        大學校園,也可以很客家!國立聯合大學首次推出的「客家週」,11月17日在該校隆重登場,為期11天的活動包羅萬象,包含學術講座、研習體驗、文物特展及電影賞析等。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特別南下主持揭幕,並期勉年輕朋友,踴躍投身客家事務,傳承客家語言文化。

        黃玉振主委在致詞表示,客委會的主要任務,除推動客家語言、文化及產業外,讓台灣成為全球客家研究中心,也是重要任務之一,近年來,便鼓勵全國大專院校成立客家學院及客家研究中心,系統性的建構客家知識體系;這次聯合大學能透過「客家週」活動,分享展現客家學院研究成果,令人讚賞。

        黃主委指出,苗栗縣是客家大縣,有豐富客家文化資源,由客委會籌建,目前正期積極的建置軟硬體措施的苗栗客家文化園區,亦將於預定明年完工,日後企盼能與聯合大學客家學院攜手合作,將園區打造為全球客家文化研究及交流中心,同時也將苗栗推上世界舞台。

        黃主委也表示,很欣慰在本次客家週中,見到許多學子熱情的參與活動,他也期望有更多的青年族群能一起參與推動客家事務,認識客家、親近客家,打破刻板箇舊印象,讓客家也可以很青春、很活潑;沒有年輕人的積極參與,客家語言、文化也將會流失的更快,青年族群是客家未來的希望。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週活動,從11月17日起展開,為期11天;活動內容除展示各項客家學術研究成果、系列專題演講、論壇會議及客家文物、藍染作品展覽之外,更有動態的客家研習營、客家藝文表演、客語朗讀競賽活動、客家紀錄片及電影1895播放等活動,展現客家各式不同的面向,也讓參觀民眾能親身體驗客家文化之美。

客語認證中級暨中高級命題委員入闈

        客家基本法通過後的第一次客語能力認證中級暨中高級考試,即將於99年11月21日(日)於全國16個試區同時舉行,共有6,057位考生報名參加。11月13日在考試院舉行入闈儀式,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玉振上午特別前往致意及打氣,並預祝命題作業圓滿順利。

        由行政院客委會舉辦的客語能力認證考試,今年已經邁入第6年,中級及中高級考試也已經是第3年舉辦,歷年相關試務作業均比照國家級檢定考試,極為審慎嚴謹。13日黃玉振主委首先到闈場主持入闈前會議,感謝在場第一梯次21位入闈人員犧牲自由和時間協助考試命題及試務,熱心參與這項艱鉅卻肩負神聖意義的工作,表達由衷的感謝和敬意。

        黃主委說,行政院客委會舉辦的客語能力認證考試是全球唯一,每次考試都吸引相當多考生報考,從6年前舉辦至今,共有31,815人通過初級認證,6,585人通過中級認證,5,091人取得中高級認證,合計43,491人通過,對客語復甦幫助極大。今年則有6,057人報考,年齡從最小7歲到最大84歲各年齡層都有。他認為,透過舉辦客語認證考試推動客語復甦,已經獲得了鄉親的認同。

        由於今年剛好是客家基本法通過後,所舉辦的第一次客語能力認證中級暨中高級考試,黃主委希望相關試務工作也能順利完成。他表示,行政院客委會非常重視推動客語復甦的工作,尤其是向下扎根的工作,因為只要後生都願意學習客語,那客語復甦就有希望。推出的相關政策,如19歲以下考生免收報名費、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公務人員獎勵措施及國民中小學生通過中級暨中高級認證者,核發獎學金5千及1萬元等政策,都收到很好的成效,以今年度考試為例,50歲以下考生佔80.71%,較去年就增加了3.48%;20歲以下考生則達到22%,亦較去年度增加近12%,顯見客語向下扎根工作已慢慢見到成效。

        考試將在21日舉行,黃主委再次提醒考生,應加緊熟讀「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中級、中高級暨語料選粹」輔助教材,並反覆聆聽CD內容,亦可至哈客網路學院參考考古題,只要保持平常心,相信可順利通過。他也再次向在場的命題委員表達感謝,接著和所有入闈人員前往闈場,於一一唱名進入後,再由黃主委貼上封條,完成今日的入闈儀式。

        行政院客委會表示,本次考試與往年最大的差異為筆試除音標測驗(填空題)及作文,必須使用藍色或黑色的鋼筆或原子筆手寫在答案卷上外,其餘測驗題以2B鉛筆於答案卡劃記作答;另外口試之聽力閱讀測驗亦採答案卡劃記作答。敬請所有考生於 考前了解劃記塗卡方式及注意事項。並請當日務必攜帶准考證、身分證件或其他附相片能證明身分之文件,與藍色或黑色的鋼筆或原子筆、黑色2B鉛筆及橡皮擦等 應試文具。若有任何問題請電洽03-5213132轉6253、6262,向「99年度客語能力認證中級暨中高級考試總試務中心」詢問。

「數位臺灣客家庄-共下遊客庄」 旅遊徵文活動成績揭曉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為推廣客家文化,於99年8月6日至10月8日止,舉辦「數位臺灣客家庄-共下遊客庄」旅遊徵文活動。經過各方激烈角逐,以及評選委員們縝密評選之後,成績終於出爐了。

        為了推廣客家庄的旅遊,挖掘新型態的旅遊體驗,本活動希望鼓勵民眾透過圖文並茂方式,寫下自己的客家庄旅遊經驗,不僅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也能夠透過旅遊主題的包裝,吸引一般民眾親近客庄,使得客庄深度遊變成熱門的旅遊主題。

        本活動鼓勵國人共下遊客庄並分享體驗遊記,同時結合「數位臺灣客家庄」典藏網站豐富的藏品,如: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文化景觀、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古物、自然地景、美食、影音等典藏元素,前往客家庄進行深度文化旅遊,讓數位典藏網站趨於生活化,同時學會應用數位臺灣客家庄之數位典藏資料。

        「數位臺灣客家庄-共下遊客庄」旅遊徵文活動」,投稿作品超過100件,經過評選決議, 產生14位得獎者,其中第一名及第二名從缺;另,考量作品之獨特性,增加佳作乙名。得獎名單於11月15日在本會網站及「數位臺灣客家庄」網站公告。

更詳細的活動內容,可參考活動網站: http://archives.hakka.gov.tw/eventC


數位臺灣客家庄「共下遊客庄」旅遊徵文比賽 得獎名單

名次

得獎者

得獎作品

第一名

從缺

從缺

第二名

從缺

從缺

第三名

林伶岑

新竹新埔陳家農場與劉家燜雞

第四名

吳昭明

曼波竹田 慢活悠閒

第五名

戴媺娟

屏東最美的竹田車站

佳作

俞祈全

幸福提案 - 東勢鐵馬訪客園

佳作

游湞貞

新竹新埔錦興豆腐店與竹嵐園

佳作

詹雅竹

新竹新埔義順冰店 紙糊店

佳作

劉秋枝

拜訪六堆

佳作

張又仁

一個人的旅行之 三義我的隨手相機日記

佳作

陳志玄

關西客家庄祠堂建築古蹟遊

佳作

董家寧

客庄親子行 - 與北埔共舞

佳作

洪可 君

新竹寶山新城社區黑糖糕之作

佳作

王耀賢

閃閃淚光魯冰花的故鄉

佳作

朱婉如

苗栗乳香乳鄉 ~ 哞

佳作

九芎林工作室

關西義民爺挑飯實記

 

好客小學堂創意卡片DIY 邀您一起來FUN畫

        歲末年終即將到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好客小學堂」特別規劃線上客家創意卡片設計比賽,讓民眾藉由卡片傳遞問候與祝福,活動自即日起開跑,歡迎大小朋友一起參加,在發揮創意之餘,更有機會獲得豐富獎品喔!

        「好客小學堂」自11月12日起至12月13日為止,舉辦「客家創意卡片 一起來FUN畫」網路活動,以活潑可愛的互動方式,讓大朋友小朋友都能熱烈參與,希望透過活動增加學童對客家文化的認同感,並可激發學童的創意能力。活動內容分為「卡片製作」及「作品評分」2階段,前3名作品將納入電子賀卡的單元,讓網友有機會透過電子賀卡向親人和朋友傳遞問候與祝福。凡是參加活動的朋友均有機會參加抽獎,獎項內容非常豐富,包括鴨箱寶彩繪免費體驗、好客小學堂便利貼以及桐花陶杯禮盒組,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行政院客委會「好客小學堂」兒童網站,以積極向兒童推廣客家文化與內涵為目的,有系統地規劃豐富的教學題材,引發兒童學習興趣。學堂裡不只有包羅萬象的客家文化知識、活潑有趣的小遊戲、琅琅上口的客語教學,以及精采的童謠影片,更具備師長的交流平臺,以收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也能透過互動式參與,讓網友輕鬆認識客家文化,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功效。「好客小學堂」網址請洽:http://child.hakka.gov.tw

桐花與客家最美麗邂逅 第一屆桐花文學獎頒獎

        「我是油桐花,像情人喜歡在一個有逆時針的街角,交換彼此的易碎物…妳來,五月來聽我,這是一座島的約定…」在客家話吟唱新詩組首獎的〈五月聽雪〉聲中,桐花和文學在第一屆桐花文學獎頒獎典禮有了最美麗的邂逅。

        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的第一屆桐花文學獎11月12日晚間在臺北市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辦頒獎典禮。行政院客委會主任委員黃玉振及副主委鍾萬梅共同出席,頒發獎金及獎座給從831件參賽作品脫穎而出獲得「散文」、「新詩」、「短篇小說」及「小品文」等4組的35位得獎者。本次各組評審團成員,包括吳晟、鴻鴻、焦桐、劉克襄、郭強生、鍾文音、丘秀芷、須文蔚等也一同出席,和得獎者及家屬一同用文學詠讚桐花更認識客家。

        黃主委除了感謝評審團的辛勞外,也特別重新詮釋舉辦桐花文學獎的意義。他表示,很多人常質疑,桐花和客家究竟有何關係?事實上,桐花開在樹上並非是最美的時候,反而是當它凋謝灑落一地時,才是最美的時候,而堅持到最後仍然以最美的姿態呈現,正是客家人硬頸精神的最佳寫照。因此,他非常感謝大家用文學把桐花的意境和美麗結合客家精神寫出來,也讓屬於桐花和客家的故事,能夠透過文學繼續流傳下去。

        除了對第一屆參賽水準之高表達驚豔外,黃主委也期許桐花文學獎未來不只是一個獎項而已,更希望是文學的堡壘,與庶民感覺結合在一起,成為臺灣文壇不可或缺的文學獎。黃主委也趁機透露自己的秘辛,他說,自己年少時曾附庸風雅寫點東西,還好發覺自己不是這塊料趕緊退出,所以看到這麼多文藝高手寫出桐花之美,他深表欽佩;不過他仍然非常喜歡文學,也相信文學是人們生活或精神層面都不可或缺的一環。

        黃主委說,客家桐花祭已經成為全臺灣每年最美麗的一個約定,更可說是所有大型活動中,人潮最多的一個。他說,自己是在桐花樹下長大的孩子,對桐花有股最特別的情感,尤其,桐花祭的祭天儀式隱含著客家人對大自然的感念,深具意義。

        評審團老師吳晟代表評審致詞時表示,桐花文學獎雖然是首度舉辦,但參賽者文字功力深厚,整體水準優異,主題也十分多元,讓他們一方面欣賞到好作品,另一方面難以取捨。同時許多參賽者是首度參加文學徵獎活動,年紀從10歲到86歲,顯見活動廣受歡迎。他也盛讚桐花文學獎雖是針對特定族群,卻用富含詩意的桐花作為主題更饒富意義;而用文學深刻記錄和傳承文化、生活和精神,將有助於形塑更深刻的客家精神。

        「第一屆桐花文學獎」自99年4月至7月30日徵件,共計收到海外及全臺各地831件作品,分別為散文類84件、新詩類482件、短篇小說類67件及小品文類198件。經過初審、複審及決審三個階段,35位得獎者已於10月正式公布。

「2011年客家貢獻獎」徵選至11月30日截止!

        全球客家鄉親關切矚目之年度盛事「2011年客家貢獻獎」自99年10月1日起開始辦理徵選,即將在99年11月30日截止,歡迎各界踴躍推薦對客家語言、文史、文學、藝術、公共事務、海外推廣及文創產業等客家事務卓有成效者參選。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為表彰積極參與客家事務,對推動客家文化發展,豐富臺灣文化多樣性,有卓越貢獻,足為表率者,於民國96年設立「客家貢獻獎」,期能樹立典範,以資表彰。獎項分為「終身貢獻獎」及「傑出成就獎」,其中,「終身貢獻獎」名額最多二名,得獎者各頒給獎座、證書及獎金新臺幣一百萬元整,為目前國內最高獎金獎項之一;「傑出成就獎」各類獎項獲選以一名為原則,得獎者各頒給獎座、證書及獎金新臺幣二十萬元整。而客委會為落實本獎之宗旨,順應世界新興文化創意產業經濟潮流,進一步激勵各界人士及年輕後進,能以創新、求變的思維,將源自於客家傳統文化精髓,透過創意展現客家文化更多元的意象與面貌,提升客家文化的能量,開創客家新局面,特別將「2011年客家貢獻獎」中「傑出成就獎」新設「文創產業類」,獎項共分為語言類、文史類、文學類、藝術類、公共事務類、海外推廣類及文創產業類等七大類。

        「2011年客家貢獻獎」受理徵選至99年11月30日止受理徵選,歡迎各界踴躍推薦,相關訊息及參選表件請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查詢及下載,或洽詢行政院客家委員會(02)87894567分機838。

劉興欽珍貴原稿寄藏臺史博 黃玉振期國人看見客家之美

        曾獲2008「客家終身貢獻獎」,並於日前甫獲金漫獎「終身成就獎」的國寶級漫畫家劉興欽,11月16日正式將其珍貴的180件台灣民俗畫作原稿寄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作為研究、展示與推廣教育的重要資料。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特別以忠實粉絲身分到場致意,並期透過先進的技術典藏此批珍貴原稿,讓更多人看見客家之美。

        身為劉興欽的忠實粉絲,黃主委說,從小看「阿三哥與大嬸婆」長大,所以對漫畫中的人物如數家珍,他認為大嬸婆勤儉樸實、善良認真的個性,正好代表典型客家婦女的精神,而閱讀劉老師的畫作能一掃煩惱陰霾,也是他公務之餘最好的休閒活動。日前看到《臺灣客家喬遷圖》,更是令他倍感親切,看到圖中各種農耕用具、古早家當、器皿、模具等,感覺就像回到童年。

        黃主委表示,比起官方發表的《清明上河圖》,劉老師的《台灣客家喬遷圖卷》描繪出早年客家人的互助精神和自給自足的生活情況,更能呈現庶民文化與客家之美,如今能藉著先進的典藏技術將這些珍貴文化資產保存下來,進而推廣運用,實屬難能可貴。

        劉興欽一手打造出陪伴全球華人成長的「阿三哥與大嬸婆」,已跨越半個世紀,至今仍在大人小孩的心中佔有一席之地。近十年來,劉老師繪製的畫作已近三百幅,內容包括臺灣早期的生活影像、民俗風情、生活記憶等,忠實呈現時空的景象,本次精選180件畫作原稿,並在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等人的共同見證下,正式寄藏臺史博。劉老師表示,希望能透過典藏保存大家共同的記憶,讓更多人欣賞,同時他還爽朗的「掛保證」,會更努力畫下去,直到畫不動為止!

        劉興欽的畫作極具獨創性,想像豐富、畫風大膽,且具有時代性,為昔日台灣社會生活的縮影,藉由畫作與文物聯結,更能穿越時空背景串起不同時代不同人的共鳴。臺史博館長呂理政表示,臺史博蒐藏許多常民生活文物,恰與劉老師生動寫實的民俗畫作相互印證,如今劉老師願意提供個人珍貴的畫作寄藏臺史館,作為將來博物館保存、研究、展示與推廣教育的重要資料,未來必能讓更多人受惠。

提升客家能見度 黃玉振期推動客家文化走向國際

        行政院客委會主任委員黃玉振11月12日接見大華府客家同鄉會前會長劉曼香,暢談海外客家事務。黃主委除感佩她在海外推動客家文化不遺餘力,同時也期許能將客家產業、文化及語言推上國際,讓所有人能藉由認識客家、欣賞客家,進而愛上客家文化。

        大華府區客家同鄉會(華盛頓地區)成立於1984年,在美國華盛頓地區扮演聯誼客家鄉親、發揚客家文化重要角色。現任僑務委員同時也是前會長的劉曼香,在擔任會長任內積極推動客家語言及文化,認為把客家推向國際是每一位客家子弟的責任。這次藉著回國參加「2010海外客家社團負責人諮詢會議」,特地前來拜會黃主委,期望能加強與客委會的合作,讓海外的客家語言、文化推廣與傳承能夠更有成效。

        對此,黃主委除深表認同,也允諾全力支持大華府客家同鄉會推展會務。黃主委也進一步表示,行政院客委會特別打造「台灣客家(HAKKA TAIWAN)」 品牌,並於高雄及台中辦理「客家特色產業展」,持續不斷地提升客家能見度,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客家產業也能在世界各個角落發光發熱。

        明(100)年正逢建國一百年,黃主委強調,眾所矚目的客家桐花祭將會是「史上最盛大」的一次桐花祭,他也同時預告,明年5月14日至22日,客委會將舉辦「客家魅力嘉年華」,屆時將全方味呈現客家美食與文化,歡迎海外鄉親返鄉一同參與盛會。

        接見完劉委員,黃主委隨即趨車前往基隆參加「基隆市推廣客家文化研討會」,與基隆市客家鄉親會談,討論基隆地區未來客家文化發展方向。明年度是客委會成立第10年的重要年度,黃主委除承諾將盡全力協助基隆發展客家文化,鼓勵基隆鄉親在明年全國客家日(農曆正月20日)踴躍辦理相關活動,黃主委也預告,明年首次舉辦的「客家福菜節」更將力邀馬總統一同來「踏鹹菜」,希望屆時民眾一同體驗客家傳統文化之美。

 

客庄12大節慶-99年度客家傳統戲曲巡迴演出

• 資料來源:籌備處
• 日期:2010/11/17
演出日期:12月18日
演出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戶外廣場
入場方式:免費自由入座
演出戲碼:《歡喜冤家》-新樂園戲劇團

活動網址: http://thcc.hakka.gov.tw/wSite/ct?xItem=3985&ctNode=499&mp=1

客聲音樂饗宴

所在縣市:臺北市
活動型態:表演
活動類別:音樂 國樂演奏 國樂團
系列型活動:藝綻.客來—2010台北市客家文化節
活動展演者:臺北市立國樂團
活動時間:2010/12/04 19:30~21:00

票  價:無售票
活動售票描述:免費索票 憑票入場 (座位有限,索完為止)
參與單位:主辦: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簡  介:客聲饗宴,回溯至客家音樂歷史脈絡,客家八音可謂客家樂器音樂代表,隨著時代的變遷,融入了眾多的元素延展廣度以及深度,成為客家精神最佳表率。
不僅如此,在多變的音樂環境中,展現出客家強韌的生命力與適應性,與中國傳統國寶精粹─國樂,兩者間相似程度極高,視傳承與保存為當務之急。另一方面,兩者也積極拓展演奏面向,期待藉由融合不同元素增強能量。

活動網址:http://www.taipeihakka.com.tw/02.html

2010臺北縣客家歌曲創作甄選得獎名單

新聞日期: 2010/11/17
發佈單位: 臺北縣客家事務局
發佈類別: 新聞報導

詳細新聞內容

公告: A組客家創意流行類、B組客家傳統原音類

詳細得獎名單請點選附件下載

下載檔案:請點選下載

訊息網址:http://www.hakka-affairs.tpc.gov.tw/web/News?command=showDetail&postId=210904

2010臺北縣第一屆客家歌謠打擂台 總決賽名次成績公佈

請點選下列連結下載:
兒童組】 【青壯年組】 【長青組

 

臺北縣客家事務局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 謹上

訊息網址:http://www.hakka.tpc.gov.tw/index.php?
selectpage=bodymainpagelist&pageid=820&pid=23&mid=2&flag=499878

取消訂閱本報
Copyright © 2008行政院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