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臺北縣客家歌曲創作甄選
一、活動目的 :
為慶祝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藉由2010臺北縣客家歌曲創作甄選活動,讓全民發揮創意,打造新北客家音樂新意象。無論是美麗的人文風情、文化歷史、觀光休閒、多元族群,或其它與臺北縣相關之主題,參賽者皆可盡情發揮。
二、報名資格 :
對客家音樂有興趣者,皆可報名徵選。
三、報名時間及地點:
即日起至2010年10月15日止 (以郵戳為憑) 。請將報名表等書面資料及
參賽作品一併寄至「231-45臺北縣新店市寶橋路235巷127號3樓之2—2010
臺北縣客家歌曲創作甄選活動小組」收,所有表件及參賽作品概不退還。
四、參賽類別:
A組:客家創意流行類,舉凡流行歌曲、童謠…等形式均可。
B組:客家傳統原音類,作品需具備傳統客家音樂特色或風格 。
五、評審辦法:
聘請專家學者、客語音樂工作者代表組成評審團,負責評審工作,評審團共
同評定「客家創意流行類」與「客家傳統原音類」二組別。評審流程分為初
審、決審二階段。
(一)評審流程:
初審:10月公布初選入圍名單,將取二組初審分數達前30%之作品,進入決審。
決審:11月底產生得獎名單。
(二)頒獎典禮:將於12月舉辦頒獎典禮,時間、地點將另行通知得獎人。
(三)入圍、得獎名單將公告於臺北縣政府客家事務局網站。
(http://www.hakka-affairs.tpc.gov.tw)
六、評分標準 :
(一)初審標準:
曲調的流暢性30%
詞曲配合(客家音韻與曲調的關係)30%
曲式結構20%
編曲伴奏(配合效果)20%
合計100%
(二)決審標準:
曲調的流暢性30%
詞曲配合(客家音韻與曲調的關係)30%
歌曲藝術價值20%
歌曲之傳唱性20%
合計100%
七、獎項及獎勵方式 :
(一) A組:客家創意流行類
1. 第一名:一名,獎金10萬元,獎座(盃)一座。
2. 第二名:一名,獎金5萬元,獎座(盃)一座。
3. 第三名:一名,獎金3萬元,獎座(盃)一座。
4. 佳 作:三名,獎金2萬元,獎座(盃)一座。
(二) B組:客家傳統原音類
1. 第一名:一名,獎金10萬元,獎座(盃)一座。
2. 第二名:一名,獎金5萬元,獎座(盃)一座。
3. 第三名:一名,獎金3萬元,獎座(盃)一座。
4. 佳 作:三名,獎金2萬元,獎座(盃)一座。
八、 作品繳交格式 :
(一) 作品檔案錄製為Demo帶格式製作,供評審參考,不列入評審依據。
(二) 一律將作品錄製為Demo帶(限MP3、WMA、WAV檔案格式,並標示作品名稱與時間長度),連同歌詞、樂譜(限五線譜或簡譜)儲存於光碟片中,且將樂譜、歌詞稿列印8份於A4紙張,且不得書寫姓名及任何記號。
(三) 參賽作品共繳交8份光碟。
九、 請附上報名表正本1份,影本7份,共8份(參賽創作一人以上時由代表人簽署,但在團體報名授權代表同意書必須共同簽署)等書面資料,並請妥善包裝掛號郵寄,所有參賽作品概不退還。
十、 相關報名簡章請至此訊息下方或http://www.topwin.com.tw/2010hakkaballad下載。
十一、 洽詢專線 :
電話:(02)8919-2200 分機264 許小姐 傳真:(02)8919-2234
信箱:cielo@topwin.com.tw
十二、注意事項:
(一) 參賽者於參加本活動時,即同意接受本活動注意事項之規範,如有違反本活動注意事項之行為,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參加或得獎資格,並對於任何破壞本活動之行為保留法律追訴權利。
(二) 參賽作品應為未曾參賽、公開發表或發行之創作,且不得為政府機關委託創作或接受政府機關經費補助,於評審過程發現違反者,喪失其參賽資格;倘於得獎後發現者,取消其得獎資格,並追回獎金及獎座(盃),並且三年內皆不得參加本活動。
(三) 參賽者及其法定代理人保證參賽作品確由參賽者創作,絕無侵害他人著作權或其他違法之情事,如有抄襲仿冒之情事,經評審決議認定,或經檢舉並證實確有該等情事後,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參賽或得獎資格,並由參賽者自行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四) 參賽者參賽作品件數不拘。
(五) 得獎作品著作權為參賽者所有,但為推廣客家文化及音樂,得獎者應無償授權主辦單位不限期間、不限次數、不限地域之公開播送、公開傳輸、公開上映、公開演出、重製及改作,主辦單位並得將被授與之公開播送、公開傳輸、公開上映、公開演出權利再授權第三人,另主辦單位得製作發行影音光碟,得獎者須配合主辦單位之宣傳及媒體報導等相關活動,俾相關推廣工作。
(六) 如遇報名表填寫不完整、作品規格及參賽資格不符或檔案格式不完整以致無法讀取,主辦單位將安排補件時間(收件截止日後五日內),逾期不得補件。
(七) 參賽者保證所有填寫或提送之資料內容屬實並無偽造情事,亦無冒用或盜用任何第三人之資料,如有虛偽隱匿情事,將一律取消參賽資格;其為得獎者,並取消得獎資格,收回獎金及獎座(盃)。如有致損害於主辦單位或其他任何第三人之情事,參賽者應負一切民刑事責任;其他因填寫資料錯誤致活動單位無法通知其得獎訊息時,主辦單位不負任何責任。 (八) 主辦單位將於活動網站公布入圍者及得獎者名單,並以電話或電子郵件通知入圍者及得獎者出席頒獎典禮,未入圍者將不另行通知。
(九) 得獎獎金金額在新台幣20,000元以上者,得獎者需負擔10%之稅金。如以團體報名參賽,則以報名表上之代表人為獎金、獎座(盃)接受人;詞曲創作分開者,獎金請自行分配,且其他團員不得重複向活動單位申請領取,活動單位亦不介入獎金分配協調;獎金及獎座(盃)將於頒獎典禮結束後統一發給。
(十)倘若作品未達評分標準,經評審團開會認定後,得以從缺或流用各組間
名額。
(十一)如有其它特殊情形或未盡事宜,依本評審團決議辦理。
(十二)主辦單位保有更換活動內容之權利。
附件: 「2010 臺北縣客家歌曲創作甄選」報名簡章請點選下載
花嫁-纏花藝術特展」精彩登場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於99年9月4日至99年11月28日,舉辦「花嫁-纏花藝術特展」,並於9月4日下午2時於餐廳舉行開幕典禮,運用色彩繽紛的現代纏花創作配飾與各式婚宴服裝搭配,舉行別開生面的「纏花婚宴時尚秀」,精采呈現纏花典雅韻味與呼應時尚生活的流行風貌。
以絲線細密地纏繞出以花朵為主要造型變化的飾物,客家謂之「纏花」,閩南則稱為「春仔花」,是為臺灣早期獨特的民間工藝,在婚嫁禮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特以「花嫁」 為展覽主題,邀請收藏家共襄盛舉,出借珍藏之客家纏花傳世精品,從廳堂裝飾到嫁娶喜慶穿戴的配飾等,在傳統客家生活禮俗中處處可見纏花工藝精彩地運用。
惟隨時代變遷,精緻纏花技藝幾乎失傳,可供製作觀摩的傳統纏花作品亦不多見。向來關注客家文化延續傳承的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開設的纏花工藝研習班,近來培育有成,新一代年輕藝師輩出,接續起先民的手藝,並且融入個人巧思與現代美學元素,令纏花續斷活躍,並與流行服飾、傢飾相互襯托成為時尚配飾,甚而成為行家收藏的藝術品。
開幕典禮中特地邀請中華纏花藝術發展協會提供創新纏花飾品,以常見纏花花卉造型為主題表現,如百合花、玫瑰、牡丹、蝴蝶……等,巧妙搭配如流行時裝、晚宴服、男女儐相禮服、新人白紗禮服等婚宴服裝,透過醒吾高級中學服美科學生的走秀華麗登場。舉凡頭飾、頸飾、各款手飾、腕飾或者是將纏花搭配於禮服上的設計,一朵朵綻放的纏花將每件服裝妝點得更為高雅脫俗、特色鮮明,畫龍點睛的裝飾效果十足。
宛若一場洋溢幸福喜悅的婚禮,「纏花婚宴時尚秀」藉由纏花作品中蘊含「百年好合」、「堅貞愛情」、「花開富貴」、「福(蝴)氣滿堂」等意涵傳達祝福,為本次「花嫁-纏花藝術特展」揭開序幕。
聯絡人:研究典藏組―吳欣怡(2672-9996分機307)
研究典藏組―潘威韶(2672-9996分機305)
客家服飾設計大賽 讓你一次成名不是夢 徵求服裝設計巧手 引領客家文化邁向時尚
你對服裝設計有濃厚興趣嗎?你想要成為知名的服裝設計大師嗎?別再擔心沒有機會了!由台北縣客家事務局舉辦的「2010臺北縣都會客家花布、藍染流行創意服飾設計比賽」原訂9月5日截止,延至10月30日收件,希望邀請更多人共襄盛舉。入圍的30名參賽者有機會得到兩萬元的獎金,還可以在客家文化園區展出,以及被製作成專輯紀念冊唷!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每個月有數萬的參觀人次,這次客家事務局選出30名入圍者,作品不只是能在客家文化園區的網站上展出。入選作品的平面設計圖稿、設計內容說明將於12月1日至12月12日,公開陳列於客家文化園區內展示,讓入園民眾票選出最佳人氣獎,想要靠比賽成名絕對不是夢想!只要對客家文化有興趣,又有一雙設計巧手,絕對不能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許多人有服裝設計能力,卻苦尋不著伯樂,客家事務局也特別提供這個機會,將邀請到資深服裝設計師、時尚流行界專業工作者,以及對客家文化最熟悉的藝文工作者擔任評審,只要一次比賽,就能成為服裝設計界的千里馬。得獎作品也可參加12月12日頒獎典禮的精采模特兒走秀,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在伸展台上發光發亮。
大紅花布、藍染是大家最熟悉的客家元素,但是這些傳統文化也將搖身一變,成為流行時尚界的新興文化,每位參賽者都可能成為引領客家服飾邁向時尚潮流的舵手。「2010臺北縣都會客家花布、藍染流行創意服飾設計比賽」即日起至10月30日截止,活動相關問題可電話洽詢02-2692-5880,或至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網站(http://www.hakka.tpc.gov.tw)查詢及下載相關資料。
聯絡人: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邱小姐(02-2672-9996分機301)
威立赫整合行銷有限公司―趙德芬小姐(0937-824898)
附件:報名簡章 ,報名表 。
2010客家文化節 觀音多元文化之美─觀音客家文化資源展
本次展覽主要為桃園縣石觀音愛鄉會曾於94~95年間先後對觀音鄉所作之田野普查資料,可一窺觀音鄉在地的民情生活文化,另也有許多鄉土風情之民生文物,展覽內容相當深入詳細且豐富,歡迎有興趣民眾把握機會至本館參觀!!

地點:桃園縣客家文化館 A1特展室
展期:99年9月10日~19日
時間:週二~週日上午9時30分~下午17時(逢週一休館)
2010年第八屆全國客語童詩創作大賽
1. 由新竹縣客家文化發展協會辦理 .
2. 聯絡方式 :0975-564899徐先生 .
‧附加檔案: 簡章。
客家花布創作研習班(進階班)自9月17日起於台南市客家文化會館正式開課囉!
為活絡會館並讓更多人體驗到文化藝術之美,市府訂於9月17日起至11月19日止,每週五下午2時至4時於市客家文化會館辦理「客家花布創作研習班(進階班)」,本次課程內容包含花布手提袋、零錢包之製作及拼布畫之創作,希望藉由此次進階班之研習課程更增添傳統客家花布之藝術價值。
客家花布昔日屬於客家的服飾文化,現在花布經由各種新的途徑再一次進入了人民的生活,花布從客家婦女工作時擋太陽、擦汗水、揹小孩的辛勞回憶中,成為「女為悅己而容」的時髦玩意兒更是近年來時尚的潮流,傳統客家花布變得很紅且產品更加多元化,此次課程內容不但展現了花布產品多元化的一面,更希望藉由此課程讓民眾不要遺忘、忽略了傳統文化藝術之美,進而能夠推廣客家藝術至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聯絡人:台南市政府民政處張月霜小姐 電話:06-3901139
活動網址:http://www.tncg.gov.tw/dep_news.asp?id={070F68D7-5A86-4FCA-B522-DCCEB66BDA3F}
「99年客語說唱藝術師資研習班」開始招生!
一、目的:提供在職客語教師及客語支援教師進修管道,提升對說唱藝術(相聲、撮把戲)等專業技能,培訓更多優質本土客語教師成為種子教師,不僅日後可以上台表演或參加比賽,也可以培訓學生說唱藝術的技能。
二、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二)協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三、招收對象:高雄縣市各國民小學從事客語教學在職教師及客語支援教師。
四、招生對象錄取順位:
(一)已取得行政院客委會頒發「薪傳師」資格者。
(二)現(曾)任學校正職客語教師或在職客語支援教師者。
(三)已取得「客家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認證」者。
(四)已通過客語能力認證「中級認證」者。
(五)報名經審核後,將於99年10月5日在本會網站公告錄取名單。
五、上課時間:99年10月10日起至12月12日止,每週日下午14時起至17時止。
六、上課地點:高雄市客家文物館地下室大禮堂(三民區同盟二路215號)
七、招生人數:30人。
八、報名時間: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為止。
九、授課教師:鍾振斌老師,課程表如附件1。
十、報名方式:採網路或傳真報名,報名表如附件2。
(一)網址:http://w4.kcg.gov.tw/~chakcg/homestyle.php?styl=08&strlink=lineform
(二)傳真號碼:07-3165366(請來電確認)
(三)聯絡電話:07-3165666 分機26或56曾小姐
十一、注意事項:
(一)學費及報名費全免。此項研習全程均以客語教學,學員須具備客語「聽」、「說」、「讀」能力。
(二)上課時數滿24小時以上之學員,始發給結業證書。
因招生名額有限,缺課2次以上者,取消上課資格,由候補人員遞補。(上課簽退,請勿代簽)
(三)報名後或開課前一週,若有特殊原因無法如期開課,主辦單位得通知延期開課,上課期間如因故無法上課時,得事前告知學員後另公告擇期補課。
十二、本研習免費提供上課教材,惟為響應環保,請研習者自行攜帶環保杯。
十三、開課期間若遇天災等無法抗拒因素需停課,另擇期補課,停課標準比照行政院人事局公布公務人員停止上班為原則,並請隨時注意公告訊息。
課程表與報名表如附檔。
附加檔案:招生簡章 ( DOC / PDF )
客家醫學講座,邀你一起來聆聽
為迎接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完工試營運,高雄市政府客委會與台灣醫學史學會首次聯袂合作,於99年9月19日舉辦「糖尿病、蠶豆症、地中海貧血:客家台灣人的健康大問題」醫學講座,特別聘請旅美醫師朱真一博士歸國演講,探討國人常見的糖尿病等慢性病,如何預防及治療,以提高民眾健康意識。
朱真一博士為新竹新埔客家人,1965年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1971年柏克萊加州大學營養學博士,長期從事醫學史研究,並致力台灣醫界與歐美交流,曾入選美國名人錄,為台灣傑出之客家子弟。
台灣人口結構趨於老化,慢性病已逐漸取代過去的傳染病成為現在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歡迎所有關心自身健康的市民朋友把握難得機會,踴躍參與,凡前300名入場者,可搶先體驗客家美食傳統好風味,獲得客家美食伴手禮1份,請提早入座,以免向隅。
※講座資訊:
講座:朱真一 博士 (新竹新埔人,聖路易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時間:99年9月19日上午10時至12時
地點:新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高雄市三民區同盟二路217號)
活動聯絡人:林慧君
聯絡電話:07-3165666轉35
活動網址:http://w4.kcg.gov.tw/~chakcg/homestyle.php?styl=2&strlink=ActivityDetail01&act_id=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