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熱血築夢的青年 讓夢想展翅高飛 「98年度築夢計畫成果發表會」
去年 ( 98 ) 15位客家青年懷抱著夢想,各自展開了不同的旅程,並陸續完成夢想,滿載豐碩的成果歸國。今(99)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訂於7月30日(星期五)14時於台北誠品信義店6樓展演廳舉辦「98年度築夢計畫動態成果發表會」,同時結合辦理靜態成果展至7月31日(星期六)18時,透過築夢者旅程經歷的分享、精彩影音照片及成果資料的展現,帶領大家走進築夢計畫的世界。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表示,「築夢計畫」自94年辦理至今已邁入第六屆,有99名青年陸續完成夢想返國,深獲青年朋友熱烈地迴響,希望透過築夢計畫的成果分享,讓更多的人體會這些年輕人熱情築夢、勇於實踐的精神,並將傳統客家文化與國際接軌,激發各種多元的創意、跨界的結合,發掘改變客家、影響台灣的力量。
本次成果發表會將於7月30日下午14點在誠品信義店六樓展演廳,由藝術工作者劉亮延,透過其赴京學習傳統京劇的經歷與成果,以京劇身段演唱其創作的客家歌舞劇《劉三妹》作為成果發表會的序幕,並由美食旅遊作家,同時也是本屆築夢計畫評審委員之一的溫士凱擔任引言人,暢談自身的築夢經驗以及對築夢人的期許。在動態成果發表的部分,邀請前往祕魯研究當地社區參與式生態旅遊的范孟雯,在美國體驗視障者的生活與重建之路的劉敏貞,以及走訪古巴、秘魯、阿根廷等地,尋找各種地方音樂與客家音樂結合成新創作的溫尹嫦,分別針對築夢計畫中的社區營造、志工服務,與藝術三類別,與現場朋友分享築夢旅程中的點滴與收穫。除了動態的成果發表,現場也將展出15位築夢人在旅途中所接觸的各項物品,如地圖、書籍、當地特色服裝或飾品,以及各種影音紀錄等,都蘊藏著每位築夢人精彩的築夢故事,誠摯地邀請您至現場聆聽、觀賞,感受年輕朋友為追逐夢想而努力,所記錄下真實且動人的築夢故事。
你有滿腔的熱血想要發揮嗎?有很多夢想想要實現嗎?「100年度築夢計畫」將於9月1日至10月31日受理報名,築夢青年也將邁入第100位,歡迎年滿18至40歲,認同客家且具客語溝通能力之中華民國籍青年提出申請,趕快參加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築夢計畫,讓您築夢Online立刻上線!詳情請洽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 http://www.ihakka.net/banner/dream/ 查詢。
2010『ㄏㄠˋ客.ㄏㄠˇ客』特色商品設計比賽 決選結果揭曉
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之2010『ㄏㄠˋ客.ㄏㄠˇ客』特色商品設計比賽,經過評審委員嚴謹的評比程序,終於自入圍的110件作品中評選出各組的決選優勝名單。
本次比賽分為「好客等路組」、「好客公仔組」及「好客T恤組」,其中「好客等路組」由蔡燿宇所設計的「壽龜桐花稞(粿)皂模」獲得銀獎,以壽龜粿及桐花為設計主題,將使用剩餘零散的香皂放入,加水再生、再利用,除可享受製作中的樂趣,更能傳承與延續客家勤儉的傳統美德與文化。
「好客公仔組」部分,由張傳苧所設計的「採茶情哥-擂茶哥+桐花妹」拔得頭籌,獲得評審委員的一致讚賞,此組人偶創作以傳統客家民俗的山歌對唱為舞臺,融合了傳統客家元素,力求簡潔、明亮與細緻外,亦於內涵上注入了以客家傳統習俗「四句聯-客家山歌傳情意,擂茶代吾獻心意,滿堂歡喜甜蜜蜜,多子多孫好福氣。」為表現元素與造形主題相呼應的創作方式,來傳達客家人熱情明朗與淳厚內斂兼備的民族特色與魅力。
另外,在「好客T恤組」中,則是由蔡燿宇的「桐舞春風.印象客庄」獲得銀獎的殊榮,設計者將桐花、藍衫與笠嫲轉化為客庄好客之印象,以一戴著「笠嫲」的客家娃兒,雙手捧著剛落下的桐花,歡欣迎接賞桐的賓客來到客庄作客,展現客家生活美學。
行政院客委會表示,期待透過這次2010『ㄏㄠˋ客.ㄏㄠˇ客』特色商品設計比賽,能傳遞客家文化中友善好客的特質,更經由創意設計作品,讓臺灣年輕的族群除能更進一步了解客家傳統外,更能在生活中體驗客家文化的美感。
附件:得獎名單
海外僑胞爭返台 學習客家好料理
客家美食不再只是「鹹、香、肥」,由多位名廚操刀,融入現代養生概念後,客家菜也能一躍而上國際舞台!行政院客委會首度辦理「海外客家美食料理研習營」,7月26日舉辦第二梯次始業式,共有來自全球四大洲40多名僑胞共襄盛舉,預計學成後將會把台灣客家美食的幸福滋味傳遞到全球各角落。
2010「海外客家美食料理研習營」第二梯次始業典禮7月26日上午在台中弘光科技大學熱鬧登場。黃主委致詞時指出,客家美食是最能反應客家文化與生活的過程;他以經典菜色「客家小炒」為例,客家人自古敬天祭祖,祭祀後的五花肉、乾魷魚及豆乾等供品切絲,與家中種植的芹菜、蔥等一起拌炒,就成了香味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的「客家小炒」;不但充分表現客家勤儉美德,又由於食材運送里程短,十分符合現代節能減碳的概念。
過去客家人多以務農為主,因此菜餚多半屬重口味,「香」才能引起食慾、「鹹」才能下飯、「油」才能補充耕田時需要的體力;黃主委強調,健康飲食日漸盛行,客家菜也不斷創新,利用各種養生食材與自然調味,打造生機活力菜餚。本次「海外客家美食料理研習營」除邀請多位國家級大廚蒞臨指導,更要帶學員親自走訪客家庄,體會道地客家風情,就是希望能將台灣經典的客家美食透過僑胞們帶回僑居地,推動客家美食走向國際,讓世界感受到台灣客家的無窮魅力。
2010「海外客家美食料理研習營」限定40位名額,卻有100多位僑胞踴躍報名,第一梯次已在24日圓滿結束,學員們皆帶著能燒一手好菜的本領,心滿意足地返國。第二梯次仍在台中弘光科技大學舉行,師資陣容囊括超人氣國宴名廚阿基師、有「天下第一刀」之稱的廖清池,以及「台菜王子」黃景龍等享譽全台的料理名家,還有數位國內客家餐廳的佼佼者,帶領學員學習各項傳統客家美食外,更要融入創意及巧思,將客家美食帶向嶄新境界。
世界青年客家文化研習營結業式 邀您分享客家文化體驗成果
50多名來自美國、加拿大、印尼、馬來西亞、德國、法國、澳洲及泰國等地的青年,將成為客家文化散播全球的種子!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與僑務委員會共同辦理之「2010世界青年客家文化研習營」第一梯次活動將於本(7)月30日劃下句點。主辦單位特別於28日(星期三)下午在救國團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舉行結業式,讓這些青年朋友與各界分享他們對客家文化的體驗心得。
在這次行程當中,學員體驗了客家的日常用語、童謠、美食、工藝、音樂及戲劇等課程,走訪全臺各地的客庄古蹟、聚落及人文產業,悶熱的氣候下大家揮汗如雨,但一路走來,這些青年朋友也由彼此陌生到相知相惜,不但見識到臺灣的好山好水,目睹臺灣現代化的建設,也感受到了客家文化帶給大家的感動與熱情。有學員表示,兒時曾住在客庄,依稀記得嚐過客家料理,而藉由這次的學習行程,完成了自己的尋根之旅,對於客家有了更具體的認識與了解,感覺很棒。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表示,客家文化要在全世界發揚光大,首先要讓客家語言的傳承在海內外復甦和普及,身為華裔子弟,可以從自己與家庭做起,將研習期間的所學所聞,回去後跟親朋好友分享,更重要的是多說客家話。慢慢地,大家就會發現學習客家文化,不但能為己身的成長背景追溯更深一層的文化根源,同時能讓自我的認識與認同因此更加豐富、具包容性。在未來的成長、升學、就業等各階段,亦可成為拓展人脈網絡及創意發想的最佳管道與素材來源之一。
客委會希望本營隊能成為海外青年培養對客家文化興趣之契機,並成為大家互相結緣、深入交流的開始。有了興趣,才有動力去深入瞭解客家,進而產生情感連結,藉由這個連結與全球客家聯繫網絡,才能擴展客家文化的影響力,在各地生生不息。歡迎大家返國後告知親朋好友,踴躍報名參加今年於12月舉辦的第2梯次營隊,詳情請至客委會網站查詢。
期許客庄傳統特色再現 黃玉振走訪新竹六鄉鎮
為了解客家基本法通過後,「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實行情況,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玉振3日走訪新竹縣客家特色六鄉鎮並與鄉鎮長暢談客家事務。黃主委表示,行政院客委會作為帶動客庄產業及文化發展的火車頭,會持續與地方共同努力,打造優質生活環境,發揚客庄傳統特色。
客家基本法通過後,明訂客家人口佔三分之一以上的鄉鎮市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目前行政院客委會正積極與主計處協商,盼能降低各項建設的地方自籌款,以帶給「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更實質的支持。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一早即前往新竹,訪視六鄉鎮生活環境營造計畫實行情況,並先至新埔義民廟上香,感謝義民爺保佑客家,後陸續安排拜訪新埔、竹東、橫山、北埔、峨眉及寶山等六位鄉鎮長,暢談客家事務。
黃主委表示,行政院客委會全力支持客庄生活環境營造,但必須立基於各客家鄉鎮特色,展現客家意象;在歷史建築的整建方面,更必須兼顧文建會「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相關規定,維持舊觀原貌,發展地方文史特色。此外,黃主委更強調客家語言文化的傳承與扎根,希望各鄉鎮長都能協助推動新住民、年輕人,甚至是學齡前兒童學習客語,讓客家文化能永續保存下去。
訪視行程首站先前往亦民廟祭拜上香祈福,義民爺是客家相當重要的傳統信仰,其中又以新竹縣新埔義民廟為信仰中心,黃主委表示,每每經過新竹,儘管行程再緊湊,黃主委都一定會停下腳步,虔誠地向義民爺許願,祈求客家鄉親身體安康、客庄繁榮昌盛。
黃主委接著轉往拜會新埔鎮長賴江海,討論建立新埔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等事宜。他強調,必須在兼顧歷史建物原貌的前提下,以維持原貌、回復舊觀等方式進行,讓宗祠的客家特色能完全展露;黃主委並承諾挹注新台幣1,125萬元,作為整復修建基金,希望在行政院客委會全力支持下,讓客家傳統宗祠文化得以永續傳承下去。
黃主委第二站前往竹東鎮訪視。竹東鎮辦理「天穿日」山歌比賽已有四十多年歷史,活動一年比一年熱鬧,但每年搭建舞台所費人力及金錢不貲,竹東鎮長徐兆璋特別提出興建「戲曲公園」計畫案。黃主委對此計畫表達同意,他認為,發展各地客庄特色是最重要的一環,針對地方特色的提案才最符合補助的精神。此外,竹東鎮預計辦理戶外電影欣賞、客家特色市集等,也都充分表現客家精神,傳承客家文化。
橫山鄉長溫文結則注重通婚來台的新住民語言學習的問題,黃主委表示,可邀請當地「客語薪傳師」開班,由行政院客委會補助鐘點費,讓新住民能透過學習語言融入社會,進而讓兒童也學會客語,使客語扎根、傳承下去。
以膨風茶聞名的北埔鄉,近年來遊客絡繹不絕,膨風茶更是民眾爭相購買的伴手禮,經小綠葉蟬吸吮過的茶葉,釋放出淡淡的蜜香,也奠定「東方美人茶」的根基。北埔鄉長涂春海一方面欣喜膨風茶深受喜愛,另一方面則擔憂北埔另一特產「柿餅」的發展。黃主委建議申請輔導柿餅包裝及產銷,提升整體質感,再加上產品本身的特色及美味,一定能帶動另一波客家土產風潮。
另外,鄰近的峨眉鄉除膨風茶、柿餅外,更盛產桶柑,鄉長江寧增在黃主委訪視時表示,除農業外,更希望透過整合鄉內桐花步道,以春雪美景發展觀光,帶動產業、活化客庄。黃主委指出,桐花祭明(100)年將邁入第十年,年年遊客如織,行政院客委會將全力協助各地桐花步道興建及辦理桐花祭活動,峨眉鄉內包括十二寮、藤坪古道及歇心茶樓等地,每逢四、五月,桐花落英繽紛,值得一遊,若能經由鄉公所統一規劃整理,一定能吸引更多遊客湧入,欣賞客庄桐花之美。
寶山鄉長范玉燕則提出重新修建、串連茶亭的意見,希望重現客家傳統「奉茶」文化。她指出,寶山鄉地理位置佳,古時往來要道上建立許多茶亭,此外,寶山鄉除盛產橄欖、綠竹筍及黑糖外,鄉內傳統客家獅文化活動更是活躍。黃主委於聆聽范鄉長建議後表示,客家獅是傳統客家節慶的象徵,而如同客語,客家傳統技藝也必須有計畫地教學,才能延續下去,建議鄉長可以提案參加藝文補助,讓代表客家精神的客家獅能保存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