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客庄12大節慶 年頭Happy到年尾 全台19項慶典 讓台灣各處皆能看見客家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參加「2010年客庄12大節慶」記者會,應請民眾一同前往客庄作客      行政院客委會12月29日下午舉辦記者會預告「2010年客庄12大節慶」活動正式開跑,黃玉振主委表示,2010年總共選出19項最具代表性的客家節慶活動,竭誠邀請民眾前往各地客家庄作客,一同造訪活力與人文兼具的客庄,期能透過豐富的活動吸引人潮,進而帶動客家產業發展,讓台灣各處都能看見客家。

       黃主委表示,「2010年客庄12大節慶」新增的幾場客家文化活動,各個都別具特色,包括彰化縣「三山國王客家文化節」、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及台東縣「台東好米收冬祭」,他進一步強調,這4個縣市皆非傳統客庄,是以其獨特性獲選。黃主委同時也希望能藉由「12大節慶」活動的辦理,發揚傳統客家文化,讓年輕族群親近體驗客家文化之美。 本期主題

新聞快報

  •   客家基本法獲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通過 黃玉振:為客家集體權益立法 新聞快報
  •   豔客宴客 瘋搶客家好禮 品嚐客家美食 第一屆客家特色商品國際展熱鬧登場 新聞快報
  •   客家小炒競技場激烈開戰 各方搶奪決賽10萬元入場券 新聞快報
  •   精采客庄 盡在《台灣客家系列叢書》 新聞快報

地方活動

  •   台灣客家世紀印象展-系列4「處處為客處處家」 開幕記者會地方活動

 

‧2010年客庄12大節慶 年頭Happy到年尾 全台19項慶典 讓台灣各處皆能看見客家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雨郎祖筠共同參加「2010年客庄12大節慶」啟動儀式,象徵活動正式開跑        行政院客委會12月29日下午舉辦記者會預告「2010年客庄12大節慶」活動正式開跑,黃玉振主委表示,2010年總共選出19項最具代表性的客家節慶活動,竭誠邀請民眾前往各地客家庄作客,一同造訪活力與人文兼具的客庄,期能透過豐富的活動吸引人潮,進而帶動客家產業發展,讓台灣各處都能看見客家。

        黃主委表示,「2010年客庄12大節慶」新增的幾場客家文化活動,各個都別具特色,包括彰化縣「三山國王客家文化節」、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及台東縣「台東好米收冬祭」,他進一步強調,這4個縣市皆非傳統客庄,是以其獨特性獲選。黃主委同時也希望能藉由「12大節慶」活動的辦理,發揚傳統客家文化,讓年輕族群親近體驗客家文化之美。

        由行政院客委會主導策劃的「客庄12大節慶」在2009年總共吸引近千萬人潮,帶來近百億的商機,看見如此豐碩的成果,黃主委也承諾,2010年客庄12大節慶活動將更注重質感的提升,活動內容也更豐富,讓民眾從年頭玩到年底,從北部、中部、南部玩到東部,暢遊百個客庄名勝古蹟、旅遊景點,輕鬆啖美食、買等路(伴手禮),輕鬆浸淫於客家文化之美,開心一整年。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郎祖筠與為12月份活動舉牌的小朋友合影        對於國人來說,如何著手規畫年度的客庄旅遊行程呢?行政院客委會建議自元月起,可以帶著小孩參加美濃「迎聖蹟.字紙祭」,讓年幼者了解漢族「敬字惜紙」的意涵;農曆年不妨到高高屏(六堆),享受暖陽,參加六堆嘉年華盛會;元宵節則結同好友至龍的故鄉「苗栗」,參加越炸越旺的鞭炮炸龍活動;新婚或求子的夫妻,則可以到台中東勢參加難得一見的道教「求子儀式」。

        客家族群向來有「春祈秋報」美好傳統,在土地公誕辰祭典(農曆二月初二和八月十五),舉辦「祈福」及「還福」儀式,因此旺斗燈、雲火龍遶境、義民祭、收冬戲等活動都是重要的傳統節慶;想要了解客家農閒娛樂,則到訪新竹天穿日唱山歌、南投國姓鄉搶成功、花蓮花鼓競賽及平鎮踩街嘉年華,欣賞客族輕鬆的一面,而每年春夏的桐花祭盛會,則是客庄生態最美的樂章,參與者都可以共享客家歡喜與福佑平安。

        2010年台灣客庄有著豐富、濃厚的節慶藝術饗宴,黃主委誠摯邀請社會大眾一同到客庄作客,擁抱多元的台灣文化。更多詳細資訊請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官網查詢www.hakka.gov.tw

「2010客庄12大節慶」活動入選名單

辦理
月份

辦理單位 / 聯絡人

計畫名稱

預計辦理日期

1

高雄縣美濃鎮公所 /

陳韋 君小姐 07-6814311#37

美濃「迎聖蹟 ‧ 字紙祭」

1月23日~2月28日

2

苗栗市公所 /

黃錦錢 先生 37-3319103#225

苗栗 火旁 龍

2月22日~3月2日

台中縣政府 /

劉明勉 04-25262360#273

東勢新丁粄節

2月23日~2月28日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徐芳智 小姐 02-87894567#738

六堆嘉年華

2月17日~2月21日

3

屏東縣政府 /

鍾沛臻 小姐 08-7320415#3921

六堆祈福‧攻炮城文化祭

2月19日~3月17日

新竹縣竹東鎮公所 /

陳謝期 先生 03-5966177#73

「天穿日」台灣客家山歌比賽

2月27日~3月7日

4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曾貴惠 小姐 02-87894567#743

客家桐花祭

4月1日~5月16日

5

苗栗縣頭份鎮公所 /

陳麗芳 小姐 037-663038#175

頭份四月八客家文化節

5月20日~5月22日

6

苗栗縣三義鄉公所 /

江萍璋 先生 037-872801#24

雲火龍奇遇記 ‧ 三義雲火龍節

6月5日~6月12日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

李旻臻 小姐 07-3165666#36

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

6月1日~6月30日

7

花蓮縣瑞穗鄉富源社區發展協會/

蔡志松 先生 03-8811985

歡喜鑼鼓滿客情

7月10日~7月25日

8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

陳文智 小姐 03-5510201#211

新竹縣義民文化祭

7月29日~8月31日

9

桃園縣平鎮市公所 /

鄧孟麟 先生 03-4572402#13

平鎮客家踩街嘉年華會

9月4日~9月25日

10

雲林縣政府 /

許文銘 先生 05-5340917

雲林好客 - 詔安客家文化節

10月1日~10月16日

彰化縣三山國王客家文化協會 /

潘俊光 先生 04-8725346

彰化縣三山國王客家文化節

10月29日~10月31日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

王麗娟 小姐 03-5510201#302

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

10月23日~10月31日

11

南投縣國姓鄉公所 /

陳俊安 先生 49-2721002#273

國姓搶成功

11月23日~11月28日

12

 

台東縣政府 /

張壽桂 小姐 089-327344

台東好米收冬祭

12月4日~12月25日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彭玉廷 先生 02-87894567#731

客家傳統戲曲收冬戲

12月1日~12月30日

 


客家基本法獲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通過 黃玉振:為客家集體權益立法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2月28日上午審查通過「客家基本法草案」,將提付院會議決,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會後感謝朝野立委對客家事務的關心及支持,他表示,「客家基本法草案」通過後,推展客家事務才有法律基礎,客委會也會更加努力,將客家語言文化發揚光大。

        「客家基本法草案」係於本(98)年10月30日由行政院函送立法院審議,12月28日上午由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議,委員多表示支持,但對草案中「客家人」的定義應採寬鬆或嚴格認定,有不同見解。

        黃主委指出,「客家基本法草案」著重在客家族群的整體權益,條文要旨都屬正面、非排他性之平權措施,絕對不會影響其他族群的基本權利。為求法案內容周延完善,行政院客委會共召開5次專家學者研討會議,及北、中、南、東4場分區座談會,更向關心客家的立法委員進行說明並交換意見,也邀集法律學者專家研討。黃主委強調,客委會處處斟酌,謹慎考量後,才研擬完成「客家基本法草案」。

        他進一步表示,客家語言及文化流失情形嚴重,唯有立法才能確保客家事務順利推行;「客家基本法草案」並非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立基於全體客家人的權益,因此條文中針對「客家人」的認定較為寬鬆。邱議瑩、鄭金玲及趙麗雲等立法委員則堅持,若將重點放在「自我認同」,未來在選舉時,將難以避免有人藉此而獲取政治利益。後經雙方協議,「客家基本法草案」將把「客家人」定義為: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

        在中央及地方權限部分,立委們也有許多不同意見。管碧玲等26位委員認為,應立法規範客家人口達10%以上之直轄市、縣〈市〉政府成立客家事務專責單位,其餘縣〈市〉政府則視實際需要設置專人辦理客家事務。黃主委答詢時指出,客委會持續鼓勵各縣市成立客家事務專責機構,但尊重地方自治,並不強制設立,且目前多數直轄市、縣〈市〉政府都有固定處理客家事務的聯繫窗口,在業務協商上沒有問題。內政委員會最後審查決議,仍維持行政院版本草案。

        至於「訂定全國客家日」方面,黃主委表示,在「客家基本法草案」研擬時,就曾列入考慮,後參酌內政部意見未納入。但邱議瑩等部分委員認為,在「客家基本法草案」中訂定「全國客家日」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最後審查決議仍於「客家基本法草案」中明定政府將訂定全國客家日,以彰顯客家族群對台灣多元文化的貢獻。

        「客家基本法草案」在客家鄉親的期待及客委會的努力下,終獲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通過。黃主委強調,「客家基本法」通過後,在客家語言復甦、文化振興及產業發展等方面,將可近一步有效地推動,使得客家事務能在法制基礎上永續發展。

豔客宴客 瘋搶客家好禮 品嚐客家美食 第一屆客家特色商品國際展熱鬧登場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至「2009第一屆客家特色商品國際展」消費,提振買氣;參展廠商皆向黃主委表示:「從沒有這麼好的生意!」        「第一屆客家特色商品國際展」12月26日在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熱鬧開幕,共有82家行政院客委會輔導的攤商、上千種包裝精緻、價格實惠的高品質客家商品參展。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表示,這是客家商品首度推向國際展場、登上國際舞台,「是行政院客委會的一大嘗試,也是最好的開始!」

        黃主委致詞時表示,行政院客委會近年大力推動輔導客家特色產業,建立「台灣客家(HAKKA TAIWAN)」品牌,未來將致力於把這些品質精良的產品推往國際市場。黃主委強調,客委會的輔導商品歷經長時間的努力研發及改良,是每一個商家的心血結晶,他除了鄭重推薦印有「台灣客家」標章的產品外,更驕傲地說:「客委會輔導的客家特色商品,一定會讓所有族群都喜歡,全世界都熱愛!」

        「第一屆客家特色商品國際展」是行政院客委會首度跳脫一般嘉年華活動形式,而以國際商展模式所舉辦的大型展覽,完整呈現出精緻化客家特色商品的時尚品味。黃主委指出,未來規劃每年固定辦理「客家特色商品國際展」,推廣客家商品的同時,也能呈現客家文化產業的輔導成果,達成馬總統政見「牽成客家 繁榮客庄」的目標。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至「第一屆客家特色商品國際展」視察,對製作精美的客家商品愛不釋手。        12月26日上午南港展覽館即湧入大批人潮,前600名排隊民眾可獲得限量的客家飯篼,更有人專程為了消費500元滿額送的2010「好客日誌」而來。開幕式特別安排心悅舞蹈團的小朋友以郵差、醫師、護士、法官、警察等等裝扮,配合輕快音樂,以曼妙舞姿展示參展的客家特色商品,呈現逢年過節,各行各業都會以客家精品作為送禮唯一選擇的重要精神。

        本次活動主題為「豔客宴客」,「豔客」之意是期待在經過創意激盪的嶄新客家精品能夠驚豔所有來客,展現客家特色商品包裝設計的創意巧思;而「宴客」則是代表客家人以客為尊的好客精神,歡迎大家來作客。展覽內容包括:【客家魅力形象館】-以『豐、美、藝、遊』為主題介紹客家的自然產業、創意服飾、精緻工藝、特色美食、旅遊路線;【輔導成果區】展示本會2009年輔導之174件商品,呈現客家特色產業創意升級之成果;【創意設計區】展示本會130件「2009好客商品創意設計比賽」入選作品,展現客家文化宜古宜今新風貌,並設置【客家時尚精品】、【特色商品推廣區】及【客家美食區】等專區,近百家業者,展售近千種商品。除此之外,還邀請超過50個優秀藝文創作表演團隊現場演出,以及由時下最受歡迎的名人分享客家經驗,並有超過20場的主題促銷活動及近30場的DIY體驗活動,讓民眾於體驗客家風格美學之旅外,更可玩得開心,買得過癮。

        「2009客家創意美食大賽」國際組及家庭組初賽則在12月26日下午,於南港展覽館戶外廣場一較高下。黃主委敲鑼宣布比賽開始,所有參賽者紛紛大展身手,現場充滿客家小炒特有的鹹香氣息。黃主委說,客家小炒的食材包括肥豬肉、乾魷魚、黑豆乾,甚至是加強香氣用的蔥及芹菜,是早期勤儉的客家人就地取材造就的經典菜色,不僅十分下飯,更相當符合現代節能減碳的環保概念!

        國際組參賽陣容包羅萬象,有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等地的新住民朋友,家庭組則吸引許多擅長廚藝的婆婆媽媽,帶著一家大小一齊炒熱現場氣氛。12月27日下午舉行社會組及學生組初賽,各組入圍者將於99年1月3日進行決賽,爭奪新台幣72萬元總獎金!

客家小炒競技場激烈開戰 各方搶奪決賽10萬元入場券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頒發紀念獎品給今日「客家小炒」比賽最佳人氣獎等獲獎者        「2009客家創意美食大賽」客家小炒競技場正式開戰,首日(12月26日)活動以國際組初登場,家庭組緊接在後開戰,兩大隊伍各自捉對廝殺,搶奪進入決賽入場券!

  「2009客家創意美食大賽」12月26日 (週六)於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熱鬧展開,首先登場的        國際組陣容包羅萬象,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的外籍朋友在大會鑼聲敲響後立即大展身手,「炒」熱現場活動氣氛。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表示,客家美食早已不僅是客家朋友家中桌上的菜餚,更是許多喜愛美食的國內外朋友三不五時愛嚐上一口的美味料理。首日推出國際組與家庭組比賽陣容,可以號召那麼多隊伍前來炒出客家美味,足以證明客家美食引人入勝之處。

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右二)前往「客家小炒」擺盤區欣賞各組色香味俱全的作品        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的「2009客家創意美食大賽」,今年以客家小炒為主題,於26、27日(週六、日)展開為期兩天的初賽賽程,首日登場的是國際組與家庭組,次日則為學生組與社會組,每組30隊,各選出10隊進入明(99)年1月3日(週日)之決賽,爭奪10萬元獎金!為展現「競技場」之氣氛,本次初賽特安排每組30隊同時上場,一較高下;現場除了有精彩的料理大賽外,還安排熱騰騰的競賽料理供民眾試吃,並票選心目中的好滋味。此外,周邊還有美食福袋、有獎徵答活動持續進行,民眾在現場可說是一刻不得閒!

        各組冠軍將於明年1月3日決賽揭曉,喜愛美食的朋友們屆時一定要趁此機會到現場品味來自全台料理好手的手藝!

交通資訊:

捷運:文湖線南港展覽館站4號出口

板南線南港站2號出口轉搭接駁車(平常日尖峰3分鐘內一班,離峰5分鐘內一班;假日每5分鐘內一班)

公車:205、212、276、306、605、620、629、668

精采客庄 盡在《台灣客家系列叢書》

行政院客委會副主委鍾萬梅(右四)出席《台灣客家系列叢書》新書發表會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的好書,都在《台灣客家系列叢書》!客委會在年終集結了「食‧遊」概念、「深度客庄文化主題調查」及「兒童親子閱讀」等三大主題出版了9本好書,不僅有「好食」(好吃)、有「好尞」(好玩),還能深度體驗客家文化。精彩客庄,盡在《台灣客家系列叢書》。

        12月27日客委會在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為98年度出版的《台灣客家系列叢書》舉辦新書發表會,會中將推出《品 客家》、《品・藏客庄》套書及《生趣客家話》、《好食客家菜》、《歡喜客家節》和《好尞客家庄》等4冊《台灣客家兒童系列叢書》。

        行政院客委會表示,歷年來出版的許多好書,都集結在《台灣客家系列叢書》。98年度對客委會的出版品而言,是豐收的一年,透過美食、客語學習、節慶文化和深入的客庄主題調查成果,讓大家由品嚐客家菜開始,踏入客家文化美麗的殿堂。

        《品 客家》是一本以「食‧遊」概念為精神的深度文化旅行書,內容涵括32道經典客家名菜、10大客庄必遊的精采路線、旅程中必吃的40家在地好食店、5位客籍名人對家鄉菜的深刻懷想,以及多達200家曾獲本會輔導、質優好評的客家餐廳,讓讀者能透過按圖索驥的美食品嚐,深度體驗客庄的常民文化。

        另外,《品・藏客庄》套書是客委會透過「客庄文化深入主題調查」所精選出的6個客庄,分別以「祭祀文化」、「森林鐵路」、「水圳文化」、「民間文學」、「聚落歷史建築」及「客庄遷移紀錄」等面向,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大規模的田野調查、耆老口述歷史等工作。《品・藏客庄》套書今年將先出版《客庄祭事》、《林鐵尋跡》、《水鄉溯源》及《客諺趣語》4本,明年出版的除了另2冊之外,還會附上6個地方田野調查影像和各種客庄聲音紀錄的採集。

        另外,還有能夠滿足親子共讀的《台灣客家兒童系列叢書》,內容包括客家的生活、建築、文化、飲食、歷史、文學、節慶、諺語和客庄旅遊等大家感興趣又豐富的客家話題。

        客委會表示,隨著社會生活型態轉變,客家後生離開客庄到都會區發展,小朋友根本沒機會接觸客家文化,為了吸引小朋友,今年的客家兒童系列叢書,更融入遊戲和親子閱讀的概念,讓家長陪著孩子可以跟著書中的主題,體驗優美的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很精彩的,無論是否為客家人,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都應該了解客家文化。客委會指出,客家文化其實早已存在大家生活的各個面向當中,包括飲食、生命禮俗和傳統祭祀等等。也許過去沒有機會親近客家文化,不過從現在起,希望大家都能從閱讀《台灣客家系列叢書》開始親近客家文化,相信一定會驚嘆客家文化的豐富多元。

 

台灣客家世紀印象展-系列4「處處為客處處家」 開幕記者會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世紀印象展-系列4」98年12月25日於花蓮創意文化園區舉辦開幕活動。至今已歷經4屆之台灣客家世紀印象展,每一場皆帶給觀眾不同的回憶與感動。今年更首次以「東部客家移墾」為主題,並移駕至花東地區巡迴展出,將展現東部客家族群艱苦拓荒的「硬頸精神」。

        客家移墾後山,始於清治後期。1895年,日本人為殖產興業,開發東部資源,有計畫地從日本內地移民東台灣,計畫失敗後,方招攬西部漢人移墾東部,從而帶動一波移民潮。戰後初期,由於實施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措施,再次促使客家人前往後山發展,花、東兩縣遂漸漸成為桃、竹、苗、六堆地區之外客家族群的分布地。「處處為客處處家,日久他鄉是故鄉。」對客家人而言是輾轉流傳的一段既美麗又悲傷的詩詞,亦道破經歷多次遷移及與多族群共處的經驗,讓後山客家族群在語言、風俗、信仰等各方面,揉合著新的元素並也同時保有原本的傳統風貌。

        今年度「處處為客處處家」的展覽故事,將從「產業與交通」、「習俗與信仰」及「生活圖像」等三種面向,跟隨客家詩人─葉日松老師的腳步,以及一幅幅在地人提供的珍貴老照片,再現昔日東部客家風華,與客家人移墾後山的決心與勇氣。

由是,本次展出主軸首先聚焦在產業與交通:

        西元1910年前後,日本政府推動官營移民,雖因水土不服等因素終告失敗,但私營民村緊接其後出現,再加上相關產業政策推波助瀾,除了使樟腦、糖業、伐木、菸草、茶葉等產業在花東日益繁盛,更促使水利觀念與相關設施在後山日趨成熟。直到戰後1960年左右方歇的客家移民潮,即與卑南、關山大圳等水利建設的修竣息息相關。

其次,於習俗與信仰方面:

        儘管後山地廣人稀,充滿經濟的誘因,然而離鄉背井、披荊斬棘在陌生異域墾拓的移民,除了日日胼手胝足、披星戴月,還得不時承受大自然的無情挑戰與摧殘,以及政策的翻轉甚至政權改變的重新適應!在面對林林總總的嚴峻生存考驗時,信仰便成為他們尋求庇佑與安定內心的篤定力量。

        除了聚落形成初期的伯公及客家人特有的義民爺信仰,在漫長的墾拓歷程中,有不少歷經曲折、但迄今仍金碧輝煌、香火鼎盛的廟宇,例如吉安五穀宮、鳳林壽天宮、玉里協天宮、關山天后宮及南山寺,展現出客家移民慎終追遠的虔敬心意,在在令人感受客家族群俯仰於天地間的素樸與堅毅。

最後,就生活圖像而言:

        雖說當年大多數客家移民都是赤手空拳到後山打天下,可也有不少是抱持經營大志而來的事業家,當我們循著圖像飛越時空,發現在同一個時代既有一面照料鳳梨,一面照顧幼兒的母親,有勤快採集間芒花製作掃把的阿婆,同時也有術德兼備的女西醫和勤於親切家庭訪問的女教師,便初步暸解當時社會的多元化與豐富性。

        從茅草屋到泥磚屋,從擁有一鑊一灶便心滿意足,每向前邁進一步,都是「履履」皆辛苦的移民生活,印證了詩人─葉日松所說的,是用汗水澆淋得來的美麗花朵。

        今年的印象展將於花蓮創意文化園區展開序幕,開幕當天除了邀請影中人現身說法,亦邀請「花蓮縣客家文化研究推展協會」的傳統胡琴演奏、「干城社區發展協會」的初英大鼓陣演出,感受客家族群開墾之決心,以及「吉安鄉立托兒所」展現花東新一代的熱情與活力。

        從2009/12/25~2010/1/7於花蓮創意文化園區、2010/1/27~2010/2/5於玉里鎮客家生活館、2010/3/2~2010/3/15於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巡迴展出,故事內容將從1920年花東沿岸的海濱說起,透過先民移墾光影巡禮,勾勒出深刻而令人動容的花東客家移墾腳蹤。

Copyright © 2008行政院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