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基本法獲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通過 黃玉振:為客家集體權益立法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2月28日上午審查通過「客家基本法草案」,將提付院會議決,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會後感謝朝野立委對客家事務的關心及支持,他表示,「客家基本法草案」通過後,推展客家事務才有法律基礎,客委會也會更加努力,將客家語言文化發揚光大。
「客家基本法草案」係於本(98)年10月30日由行政院函送立法院審議,12月28日上午由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議,委員多表示支持,但對草案中「客家人」的定義應採寬鬆或嚴格認定,有不同見解。
黃主委指出,「客家基本法草案」著重在客家族群的整體權益,條文要旨都屬正面、非排他性之平權措施,絕對不會影響其他族群的基本權利。為求法案內容周延完善,行政院客委會共召開5次專家學者研討會議,及北、中、南、東4場分區座談會,更向關心客家的立法委員進行說明並交換意見,也邀集法律學者專家研討。黃主委強調,客委會處處斟酌,謹慎考量後,才研擬完成「客家基本法草案」。
他進一步表示,客家語言及文化流失情形嚴重,唯有立法才能確保客家事務順利推行;「客家基本法草案」並非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立基於全體客家人的權益,因此條文中針對「客家人」的認定較為寬鬆。邱議瑩、鄭金玲及趙麗雲等立法委員則堅持,若將重點放在「自我認同」,未來在選舉時,將難以避免有人藉此而獲取政治利益。後經雙方協議,「客家基本法草案」將把「客家人」定義為: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
在中央及地方權限部分,立委們也有許多不同意見。管碧玲等26位委員認為,應立法規範客家人口達10%以上之直轄市、縣〈市〉政府成立客家事務專責單位,其餘縣〈市〉政府則視實際需要設置專人辦理客家事務。黃主委答詢時指出,客委會持續鼓勵各縣市成立客家事務專責機構,但尊重地方自治,並不強制設立,且目前多數直轄市、縣〈市〉政府都有固定處理客家事務的聯繫窗口,在業務協商上沒有問題。內政委員會最後審查決議,仍維持行政院版本草案。
至於「訂定全國客家日」方面,黃主委表示,在「客家基本法草案」研擬時,就曾列入考慮,後參酌內政部意見未納入。但邱議瑩等部分委員認為,在「客家基本法草案」中訂定「全國客家日」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最後審查決議仍於「客家基本法草案」中明定政府將訂定全國客家日,以彰顯客家族群對台灣多元文化的貢獻。
「客家基本法草案」在客家鄉親的期待及客委會的努力下,終獲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通過。黃主委強調,「客家基本法」通過後,在客家語言復甦、文化振興及產業發展等方面,將可近一步有效地推動,使得客家事務能在法制基礎上永續發展。
豔客宴客 瘋搶客家好禮 品嚐客家美食 第一屆客家特色商品國際展熱鬧登場
「第一屆客家特色商品國際展」12月26日在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熱鬧開幕,共有82家行政院客委會輔導的攤商、上千種包裝精緻、價格實惠的高品質客家商品參展。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表示,這是客家商品首度推向國際展場、登上國際舞台,「是行政院客委會的一大嘗試,也是最好的開始!」
黃主委致詞時表示,行政院客委會近年大力推動輔導客家特色產業,建立「台灣客家(HAKKA TAIWAN)」品牌,未來將致力於把這些品質精良的產品推往國際市場。黃主委強調,客委會的輔導商品歷經長時間的努力研發及改良,是每一個商家的心血結晶,他除了鄭重推薦印有「台灣客家」標章的產品外,更驕傲地說:「客委會輔導的客家特色商品,一定會讓所有族群都喜歡,全世界都熱愛!」
「第一屆客家特色商品國際展」是行政院客委會首度跳脫一般嘉年華活動形式,而以國際商展模式所舉辦的大型展覽,完整呈現出精緻化客家特色商品的時尚品味。黃主委指出,未來規劃每年固定辦理「客家特色商品國際展」,推廣客家商品的同時,也能呈現客家文化產業的輔導成果,達成馬總統政見「牽成客家 繁榮客庄」的目標。
12月26日上午南港展覽館即湧入大批人潮,前600名排隊民眾可獲得限量的客家飯篼,更有人專程為了消費500元滿額送的2010「好客日誌」而來。開幕式特別安排心悅舞蹈團的小朋友以郵差、醫師、護士、法官、警察等等裝扮,配合輕快音樂,以曼妙舞姿展示參展的客家特色商品,呈現逢年過節,各行各業都會以客家精品作為送禮唯一選擇的重要精神。
本次活動主題為「豔客宴客」,「豔客」之意是期待在經過創意激盪的嶄新客家精品能夠驚豔所有來客,展現客家特色商品包裝設計的創意巧思;而「宴客」則是代表客家人以客為尊的好客精神,歡迎大家來作客。展覽內容包括:【客家魅力形象館】-以『豐、美、藝、遊』為主題介紹客家的自然產業、創意服飾、精緻工藝、特色美食、旅遊路線;【輔導成果區】展示本會2009年輔導之174件商品,呈現客家特色產業創意升級之成果;【創意設計區】展示本會130件「2009好客商品創意設計比賽」入選作品,展現客家文化宜古宜今新風貌,並設置【客家時尚精品】、【特色商品推廣區】及【客家美食區】等專區,近百家業者,展售近千種商品。除此之外,還邀請超過50個優秀藝文創作表演團隊現場演出,以及由時下最受歡迎的名人分享客家經驗,並有超過20場的主題促銷活動及近30場的DIY體驗活動,讓民眾於體驗客家風格美學之旅外,更可玩得開心,買得過癮。
「2009客家創意美食大賽」國際組及家庭組初賽則在12月26日下午,於南港展覽館戶外廣場一較高下。黃主委敲鑼宣布比賽開始,所有參賽者紛紛大展身手,現場充滿客家小炒特有的鹹香氣息。黃主委說,客家小炒的食材包括肥豬肉、乾魷魚、黑豆乾,甚至是加強香氣用的蔥及芹菜,是早期勤儉的客家人就地取材造就的經典菜色,不僅十分下飯,更相當符合現代節能減碳的環保概念!
國際組參賽陣容包羅萬象,有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等地的新住民朋友,家庭組則吸引許多擅長廚藝的婆婆媽媽,帶著一家大小一齊炒熱現場氣氛。12月27日下午舉行社會組及學生組初賽,各組入圍者將於99年1月3日進行決賽,爭奪新台幣72萬元總獎金!
客家小炒競技場激烈開戰 各方搶奪決賽10萬元入場券
「2009客家創意美食大賽」客家小炒競技場正式開戰,首日(12月26日)活動以國際組初登場,家庭組緊接在後開戰,兩大隊伍各自捉對廝殺,搶奪進入決賽入場券!
「2009客家創意美食大賽」12月26日 (週六)於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熱鬧展開,首先登場的 國際組陣容包羅萬象,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的外籍朋友在大會鑼聲敲響後立即大展身手,「炒」熱現場活動氣氛。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表示,客家美食早已不僅是客家朋友家中桌上的菜餚,更是許多喜愛美食的國內外朋友三不五時愛嚐上一口的美味料理。首日推出國際組與家庭組比賽陣容,可以號召那麼多隊伍前來炒出客家美味,足以證明客家美食引人入勝之處。
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的「2009客家創意美食大賽」,今年以客家小炒為主題,於26、27日(週六、日)展開為期兩天的初賽賽程,首日登場的是國際組與家庭組,次日則為學生組與社會組,每組30隊,各選出10隊進入明(99)年1月3日(週日)之決賽,爭奪10萬元獎金!為展現「競技場」之氣氛,本次初賽特安排每組30隊同時上場,一較高下;現場除了有精彩的料理大賽外,還安排熱騰騰的競賽料理供民眾試吃,並票選心目中的好滋味。此外,周邊還有美食福袋、有獎徵答活動持續進行,民眾在現場可說是一刻不得閒!
各組冠軍將於明年1月3日決賽揭曉,喜愛美食的朋友們屆時一定要趁此機會到現場品味來自全台料理好手的手藝!
交通資訊:
捷運:文湖線南港展覽館站4號出口
板南線南港站2號出口轉搭接駁車(平常日尖峰3分鐘內一班,離峰5分鐘內一班;假日每5分鐘內一班)
公車:205、212、276、306、605、620、629、668
精采客庄 盡在《台灣客家系列叢書》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的好書,都在《台灣客家系列叢書》!客委會在年終集結了「食‧遊」概念、「深度客庄文化主題調查」及「兒童親子閱讀」等三大主題出版了9本好書,不僅有「好食」(好吃)、有「好尞」(好玩),還能深度體驗客家文化。精彩客庄,盡在《台灣客家系列叢書》。
12月27日客委會在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為98年度出版的《台灣客家系列叢書》舉辦新書發表會,會中將推出《品 客家》、《品・藏客庄》套書及《生趣客家話》、《好食客家菜》、《歡喜客家節》和《好尞客家庄》等4冊《台灣客家兒童系列叢書》。
行政院客委會表示,歷年來出版的許多好書,都集結在《台灣客家系列叢書》。98年度對客委會的出版品而言,是豐收的一年,透過美食、客語學習、節慶文化和深入的客庄主題調查成果,讓大家由品嚐客家菜開始,踏入客家文化美麗的殿堂。
《品 客家》是一本以「食‧遊」概念為精神的深度文化旅行書,內容涵括32道經典客家名菜、10大客庄必遊的精采路線、旅程中必吃的40家在地好食店、5位客籍名人對家鄉菜的深刻懷想,以及多達200家曾獲本會輔導、質優好評的客家餐廳,讓讀者能透過按圖索驥的美食品嚐,深度體驗客庄的常民文化。
另外,《品・藏客庄》套書是客委會透過「客庄文化深入主題調查」所精選出的6個客庄,分別以「祭祀文化」、「森林鐵路」、「水圳文化」、「民間文學」、「聚落歷史建築」及「客庄遷移紀錄」等面向,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大規模的田野調查、耆老口述歷史等工作。《品・藏客庄》套書今年將先出版《客庄祭事》、《林鐵尋跡》、《水鄉溯源》及《客諺趣語》4本,明年出版的除了另2冊之外,還會附上6個地方田野調查影像和各種客庄聲音紀錄的採集。
另外,還有能夠滿足親子共讀的《台灣客家兒童系列叢書》,內容包括客家的生活、建築、文化、飲食、歷史、文學、節慶、諺語和客庄旅遊等大家感興趣又豐富的客家話題。
客委會表示,隨著社會生活型態轉變,客家後生離開客庄到都會區發展,小朋友根本沒機會接觸客家文化,為了吸引小朋友,今年的客家兒童系列叢書,更融入遊戲和親子閱讀的概念,讓家長陪著孩子可以跟著書中的主題,體驗優美的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很精彩的,無論是否為客家人,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都應該了解客家文化。客委會指出,客家文化其實早已存在大家生活的各個面向當中,包括飲食、生命禮俗和傳統祭祀等等。也許過去沒有機會親近客家文化,不過從現在起,希望大家都能從閱讀《台灣客家系列叢書》開始親近客家文化,相信一定會驚嘆客家文化的豐富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