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全球客家文化會議 海內外五百鄉親與會 馬英九總統肯定硬頸精神 實踐政見行動挺客家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在開幕時致詞。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的「2009全球客家文化會議」,11月14日在台北市王朝大酒店大會堂舉行,馬英九總統親臨致詞。本次大會以「心惜客家.傳揚世界」作為主題,參與人數新創紀錄,共有五大洲、四大洋、21個國家地區及國內代表,超過500位客家鄉親共襄盛舉,也為台灣作為「全球客家文化中心」的立足點,作了最好的見證。

       馬英九總統表示,非常感謝海內外五大洲的貴賓來參加台灣的「2009全球客家文化會議」,四百年來,客家先民自唐山過台灣,開山打林,建立家園,由早先的客人到現在的主人,台灣已成為安身立命的好所在。客家「由客到家」的歷程是艱苦的,但秉持「毋好怨命歪,毋好嘆運壞」的打拼精神,在這塊土地上打出一片天,馬總統認為這就是客家人「硬頸精神」的表現。 本期主題

新聞快報

  •   客家文化數位典藏 西門紅樓隆重登場 「數位臺灣客家庄」成果展歡迎免費入場 新聞快報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9 哈客網路小尖兵遊戲」挑戰開始!!! 新聞快報
  •   黃玉振訪視花蓮 好山好水好米 客文館傳承客家 特色產業繁榮客庄 新聞快報
  •   傳唱客謠 展現客家風貌 跨界悅讀 打造書香生活 新聞快報

地方活動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舉辦「南方秋閑陶藍生活」展於98年11月7日開幕 地方活動

 

‧2009全球客家文化會議 海內外五百鄉親與會 馬英九總統肯定硬頸精神 實踐政見行動挺客家

馬英九總統親臨致詞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的「2009全球客家文化會議」,11月14日在台北市王朝大酒店大會堂舉行,馬英九總統親臨致詞。本次大會以「心惜客家.傳揚世界」作為主題,參與人數新創紀錄,共有五大洲、四大洋、21個國家地區及國內代表,超過500位客家鄉親共襄盛舉,也為台灣作為「全球客家文化中心」的立足點,作了最好的見證。

        馬英九總統表示,非常感謝海內外五大洲的貴賓來參加台灣的「2009全球客家文化會議」,四百年來,客家先民自唐山過台灣,開山打林,建立家園,由早先的客人到現在的主人,台灣已成為安身立命的好所在。客家「由客到家」的歷程是艱苦的,但秉持「毋好怨命歪,毋好嘆運壞」的打拼精神,在這塊土地上打出一片天,馬總統認為這就是客家人「硬頸精神」的表現。

世界客屬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在開幕時致詞。        馬總統說,他是來自中國大陸湖南省的客家人,祖籍堂號是陜西「扶風堂」;數年前在苗栗縣通霄鎮找到了馬家庄的「扶風堂」,從此每年春節必回馬家庄祭祖,這正是客家人慎終追遠的傳統。他上任前,主張客語的復甦與傳承、文化的振興與創新、以及產業的扶持與推展,並打造台灣成為全球客家文化與產業交流中心;因此在執政的第一年,便將客家預算大幅增加33﹪,明年還要再增加27﹪,相信任期屆滿的時候,能達成客家預算倍數成長、甚至更多的承諾。

        馬總統又說,今年9月27日,全球第一次由國家元首出面邀請、就客家事務的全面發展所召開的國家級會議「全球客家會議」正式舉行,也落實了他自己的競選政見,並發表「保障族群平等發展」等五大主張,將請政府單位限時執行。總統期待,全球客家鄉親能在會議多多建言,讓客家文化發光發熱。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在會中的專題演講。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除了感謝總統對客家事務的重視,也宣布今天的會議有353位海外客家鄉親前來,包含國內的客家鄉親,共有超過500位與會者,可說是盛況空前。黃主委說,秉持馬總統「牽成客家、繁榮客庄」的客家政見理念,行政院客委會正推動各項創新工作;為了客家族群的平等發展,亦全力推動客家事務法制化,行政院已在10月22日通過「客家基本法」草案,並已送立法院審議,如果能獲立法院的通過,可說是客家劃時代的大事,極具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意義。

專題討論1        黃主委也說,至於在爭取客家後生返鄉服務,並為客家縣市鄉鎮解決客家行政人才需求方面,行政院客委會全力向考試院爭取,於公務人員高、普、特考增列「客家事務行政」類科,並已獲考試院同意,相信對客家人才的培養將有很大的幫助。黃主委並在稍後向全球客家鄉親進行專題報告,他表示,是懷抱著「我們正在寫歷史的莊嚴心情」,衷心盼望客家發展能立下長久基礎、傳揚全世界的心願。

專題討論2        世界客屬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則表示,客家文化和語言政面臨快速流失的危機,族群平等的發展是刻不容緩的事務。他並稱許馬總統的客家話越講越好,今天總統的客家話已經有90分的程度;過去總統說客家話,有時候會「新創詞彙」,今天則幾乎沒有新創詞彙了,表示客家話學得非常好,同時這也是眾多客家後生的好榜樣。

綜合座談        今天的會議並安排了兩場專題討論:「傳承客家語言之經驗分享」及「推展客家特色產業之經驗分享」,進行政策、實務層面的多元對話,分享推展客家事務之具體作法。此外,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加拿大、巴西、西班牙、南非及澳洲等8國客家社團會長也分別報告海外客家文化的現況、瓶頸及未來計畫,希望透過相互觀摩與對話討論,激盪出更多創意與想法。

 


客家文化數位典藏 西門紅樓隆重登場 「數位臺灣客家庄」成果展歡迎免費入場

        百年紅樓與數位的客家文化相遇,會碰出什麼火花呢?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舉辦之「數位臺灣客家庄」成果展將於11/21(六)及11/22(日)兩天,在臺北市西門紅樓十字樓二樓隆重登場,歡迎民眾免費入場參加,共下來體驗豐富的客家文化。

        「數位臺灣客家庄(http://archives.hakka.gov.tw)」是行政院客委會自97年度起,配合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所辦理之數位典藏計畫,透過數位化科技,整合「客家文物典藏」、「客庄文化典藏」、「客家圖書典藏」、「客家影音典藏」及「客家文化聯合目錄」等分項,永久典藏及保存客家重要且瀕危之文化資產。

        客委會表示,希望藉由本次活動宣導客家數位典藏所經營的官方網站,成果展特別規劃四大主題區,包括文物、文化、影音及圖書, 讓民眾能深入且全面的體驗客家多層次之文化面貌。

        民眾只要進入「數位臺灣客家庄」網站,即可看到許多客家優美典藏的文物、影音、圖書等文化資產,並有專家導讀,以及來自客家庄實地訪查獲得的豐富資料和圖片,搭配時下流行的互動資訊系統及透過部落格和客家朋友相遇,保證豐富精彩,極具參考價值。

「數位臺灣客家庄」網站首頁也首次運用PV 3D立體動畫呈現客家紙傘意象,配合各種有趣的網路活動,讓各族群都能透過「數位臺灣客家庄」網站,深入了解客家文化之美。

        成果展當天,除了可以瀏覽「數位臺灣客家庄」精美又豐富的內容之外,現場更特別設置多媒體互動體驗區,推出3款小遊戲、客家MV和展出難得一見的客家文物,讓參加的民眾都能不虛此行。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指出,為了鼓勵親臨現場參加的朋友,凡到現場參加活動者,還能獲得精美小獎品喔!歡迎對客家文化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機會,在11月21及22日到西門紅樓作客,體驗客家文化之旅。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9 哈客網路小尖兵遊戲」挑戰開始!!!

2009 哈客網路小尖兵遊戲 -banner

壹、目的
        透過客語遊戲趣味性之互動模式引導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以自然、生動、活潑、有趣的方式,透過客語生活遊戲式學習活動,營造全民哈客風,並帶動師生及親子共學,以達客家語言文化向下扎根。

貳、辦理單位
一、 主辦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二、 承辦單位:巨匠電腦股份有限公司、點子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參、活動對象:
一、 個人挑戰組:凡對客語學習有興趣者,不分族群、年齡均可報名。
二、 學校團體組:全國在學學生,以學校為單位組隊參加。

肆、活動期間:
自98年11月16日(星期一)00:00起至同年12月4日(星期五)24:00止,請逕上本會哈客網路學院(http://elearning.hakka.gov.tw直接報名。)

伍、參加辦法:
一、 個人挑戰組:
(一) 請上哈客網路學院註冊成為網站會員,並報名挑戰。
(二) 線上報名完成後,即可進入遊戲網頁進行比賽,參賽者並可重複上線比賽,以自我挑戰。
(三) 個人排名成績以截止時間(98年12月4日24:00)前,取個人挑戰分數中最高分為準,並依得分高低排名。
若有同分者,則將取個人平均分數(至小數點第2位)依平均分數高低排名。
(四) 個人平均分數計算方式:
個人挑戰積分加總 ÷ 個人挑戰總次數 = 個人平均分數

二、 學校團體組:
(一) 組隊方式以「學校」為單位(經學校同意),每所學校推派20位學生為一組隊,須搭配指導老師一名,參加的成員須為同一所學校的在學學生與學校老師。
(二) 指導老師身分是以輔導在學學生參加遊戲競賽為主,指導老師的遊戲積分將不列入學校團體組累積積分。
(三) 指導老師組隊報名時須一次加入所有隊員帳號,每校一組為限,完成比賽報名後即不得修改隊員帳號及報名組別。
(四) 為感謝指導老師協助學校組隊報名,將針對前30所報名學校團體組隊,且遊戲闖關累積積分達100,000分以上,指導老師即可獲得巨匠電腦線上白金卡(一年期)一張。
(五) 頒發「整體表現獎」:取團體隊員中個人挑戰積分之最高分加總為學校團體組總積分,取前十名隊伍頒發獎學金。若有同分者,則將取團體組總積分平均分數(至小數點第2位)依平均分數高低排名。
(六) 團體組總積分平均分數計算方式:
團體組挑戰總積分÷團體組挑戰總次數=團體組總積分平均分數

陸、獎勵項目:
一、個人挑戰獎:個人挑戰組前100名可獲頒之獎學金或獎勵品如下表:

名次

獎學金

1

新台幣 25,000 元整

2

新台幣 15,000 元整

3

新台幣 10,000 元整

4

新台幣 7,000 元整

5

新台幣 5,000 元整

6 - 10

新台幣 2,000 元整

11 - 20

新台幣 1,000 元整

21 - 100

4G 隨身碟 ( 價值新台幣 399 )

二、學校團體獎:整體表現前10名可獲頒之獎學金如下表:

名次

獎學金

1

新台幣 30,000 元整

2

新台幣 25,000 元整

3

新台幣 20,000 元整

4

新台幣 15,000 元整

5

新台幣 10,000 元整

6-10

新台幣 5,000 元整

柒、活動網頁(http://elearning.hakka.gov.tw。)

捌、諮詢專線
客服專線:(02)2370-8752
客服信箱:elearning@mail.hakka.gov.tw

黃玉振訪視花蓮 好山好水好米 客文館傳承客家 特色產業繁榮客庄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至花蓮縣玉里鎮客家生活館訪視。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11月15日前往花蓮,訪視鳳林鎮客家文物館及玉里鎮客家生活館,並拜訪去年得到第十屆「日本米.食味鑑定國際競賽」特別優秀賞的彭文球、彭鏡興父子。黃主委表示,花蓮縣有32%客家人,尤其鳳林鎮擁有台灣東部唯一的客家聚落保存區,客委會將盡力挹注資源,幫助東部客家文化生根,蓬勃發展。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至花蓮縣玉里鎮客家生活館訪視。        花蓮縣鳳林鎮客家人口比例相當高,民眾對於客家事務的推展也都相當熱心,鳳林鎮客家文物館共有80多位自告奮勇的志工,為客家持續不斷地努力著。黃主委表示,鳳林鎮有49座客家傳統菸樓,加上日據時期的警察局以及客家文物館,在鄉親熱情支持下,成為台灣東部唯一的客家聚落保存區,擁有豐富的文化意義。他也強調,未來將加強全台客家文化相關館舍間的聯繫,讓不同區域的客家文化能相互交流,客委會也會提供各式資源,豐富館藏、充實內容,也希望館方主動策展,客委會將盡力協助客家文化傳承及發揚。

        花蓮縣玉里鎮的客家生活館雖然規模不大,但很受當地居民重視,可稱為「人氣館」。黃主委特地前往參觀,並和玉里鎮長劉德貞交換意見。黃主委建議,玉里客家生活館應加強沿路指標及宣傳,讓觀光客能按圖索驥;此外,也盼望能在館內布置方面凸顯客家意象,呈現客家特色,並以文化創意產品及公共藝術來吸引遊客,以活化館舍,真正達到推展客家文化的目的。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拜訪玉溪米育苗園。        除了好山好水,花蓮更以「好米」著稱全台,彭文球及彭鏡興父子去年榮獲第十屆「日本米.食味鑑定國際競賽」特別優秀賞大獎,充分展現客家硬頸精神,成為客家的驕傲。黃主委拜訪時直說:「自從吃了彭家的「天禾米」,嘴巴被養刁了,其他的白米吃起來總覺得不夠香Q。」他更當場自掏腰包買了50斤白米,一解嘴饞。黃主委強調,客家人生性內斂、樸實,在產品行銷宣傳上著力較少,客委會持續輔導包裝、提升品質、開闢通路,就是希望能活絡產業、繁榮客庄,將客家特色商品推廣出去,讓大家都能分享客家人實在與努力的成果。

傳唱客謠 展現客家風貌 跨界悅讀 打造書香生活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致贈紀念品給高齡95歲的張盧月妹與91歲的徐阿灶        「台灣區98年客家歌謠比賽」11月7日在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前廣場舉行,全省共有250多名山歌好手角逐,其中不乏高齡95歲的阿婆共襄盛舉。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特別到場致意,他說,山歌最能表達客家文化與特色,看到老嫩大細都來參與,就看到客家的希望!

        曾聽過外國人唱山歌的黃主委表示,歌謠無國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髓,值得好好傳唱歌頌。黃主委頒獎給兒童組前三名張馨文、楊嘉圓及張育瑄時強調,文化的傳承,一定要有年輕人及小朋友的加入,看到這些引吭高歌,唱著客家傳統歌謠的小孩,彷彿就看到客家的未來。

        今年長壽組有80位老人家報名,其中95歲的張盧月妹及91歲的徐阿灶,更是人瑞級的參賽者,黃主委致贈紅包及新竹關西的燒仙草禮盒,兩位熱愛山歌的長者則分別以山歌子及平板回贈黃主委,嘹亮渾厚的歌聲,博得滿場掌聲。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頒發兒童組前三名獎座。        山歌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及鮮明的地方題材,歌詞形式講求平仄及押韻,最大的特色是隨興,並善用隱喻與雙關展現出客家生活元素。台灣區98年客家歌謠比賽賽程分作「長壽」、「平調」、「山歌子」、「小調」、「流行歌曲」及「兒童」等六組,希望藉此吸引更多人唱客謠、聽客謠,讓客家山歌源遠流長。

        除了山歌藝術外,平日以閱讀為興趣的黃主委也趕赴苗栗,參加「遇見秋雨 跨界悅讀」閱讀沙龍,與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苗栗縣長劉政鴻及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等各領域菁英一起參與文化盛宴,近距離與華人文學巨擘余秋雨先生暢談閱讀新可能。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舉辦「南方秋閑陶藍生活」展於98年11月7日開幕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南方秋閑陶藍生活」展覽,展期自98年11月7日至99年5月5日。

        本展以「南方秋閑」為主題,擷取往昔農業生活入秋後,人們利用農閒時刻製作生活用品、準備迎接新年度的心情;「陶藍生活」則以本展展出媒材:陶藝與藍染之名稱並取諧音「陶然」之意,期望展覽能夠給予觀眾一份閑情、陶然之感。

        六堆客家聚落向來為農村生活型態,依季節耕種、豐收,將生活週遭可利用的資源加以製作成為平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文化近代的演變,把藝術創作理念發揮在生活手工藝,將手工藝轉化為生活藝術。籌備處希望透過生活藝術展之辦理,發展推廣客家文化,並能與地方產業、生活型態結合;選定本次生活展於秋天時節辦理。

        本次展覽希望能提供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展覽空間給南部、給在地的創作者,因此邀請了10位南部傑出的陶藝與藍染創作者,陶藝參展者為馮建洲先生、黃淑滿女士、劉世平先生、蕭立應先生與鍾建志先生;藍染參展藝術工作者為王麗雲女士、林木影女士、林銘嬈女士、劉惠鈞女士與簡麗如女士。這些創作者中,有些是六堆客家人、有些是客家媳婦、有些是長期在南部進行創作的藝術家,在他們的眼裡,南方的色彩、秋天的景致都蘊含一種屬於南方特有的味道與氛圍,期待這次的展覽及作品能夠使來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民眾,體會不同的客家與南方意象。

        「南方秋閑陶藍生活」,展期自98年11月7日至99年5月5日止,歡迎民眾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走走,欣賞陶藝與藍染結合客家文化所綻放的力與美,認識你所知道與不知道的傳統新文化。

如您需要更多相關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非常感謝!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童鈺華,08-7230100,0935-404178
戴秋怡:08-7230100,0935-134353

Copyright © 2008行政院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