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客家菁英 傳揚客家風采   2009客家貢獻獎頒獎典禮暨首屆全國客家會議圓滿落幕

馬英九總統親臨「2009年全國客家會議暨客家貢獻獎頒獎典禮」致詞並表彰本屆貢獻獎得主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9月27日舉辦首次全國客家會議,並表揚2009客家貢獻獎得主,總統馬英九親臨現場向得獎者致上最高敬意,全程以客語致詞;行政院院長吳敦義也蒞臨閉幕式,希望匯集8位貢獻獎得主的成功經驗,整合全國客家會議與會代表的建議及意見,讓客家得以發揚、傳承出去,也就是今年大會主題「滙聚‧傳揚」最深遠的意涵。

       上午首先進行2009客家貢獻獎頒獎典禮,馬總統親自頒發終生貢獻獎獎座給溫送珍及陳運棟,並讚揚兩位客家大老長期來對客家的奉獻。馬總統說:「我今天站在這裡,是客家人,不是客人」,他全程以客語致詞,充分展現出參與的誠意,博得滿堂彩。馬總統一再強調,即使預算有限,政府對客家事務的關心及重視絕不打折,也期待客家文化能源遠流長,使台灣更多元、更豐富。 本期主題

新聞快報

  •   政府民間攜手 從心跨越921 客家產業重建展售會 盼成為八八水災借鏡 新聞快報
  •   探勘桐花步道 視察生活營造 黃玉振造訪苗栗 落實客家願景 新聞快報

地方活動

  •   2009臺北客家義民祭 地方活動
  • 「舞動水岸、點亮客彩」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系列登場 地方活動

‧匯聚客家菁英 傳揚客家風采  2009客家貢獻獎頒獎典禮暨首屆全國客家會議圓滿落幕

行政院院長吳敦義參加2009全國客家會議閉幕式。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9月27日舉辦首次全國客家會議,並表揚2009客家貢獻獎得主,總統馬英九親臨現場向得獎者致上最高敬意,全程以客語致詞;行政院院長吳敦義也蒞臨閉幕式,希望匯集8位貢獻獎得主的成功經驗,整合全國客家會議與會代表的建議及意見,讓客家得以發揚、傳承出去,也就是今年大會主題「滙聚‧傳揚」最深遠的意涵。

        上午首先進行2009客家貢獻獎頒獎典禮,馬總統親自頒發終生貢獻獎獎座給溫送珍及陳運棟,並讚揚兩位客家大老長期來對客家的奉獻。馬總統說:「我今天站在這裡,是客家人,不是客人」,他全程以客語致詞,充分展現出參與的誠意,博得滿堂彩。馬總統一再強調,即使預算有限,政府對客家事務的關心及重視絕不打折,也期待客家文化能源遠流長,使台灣更多元、更豐富。

馬英九總統頒發終身貢獻獎予客家大老溫送珍(左一)及陳運棟(右一)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盛讚榮獲客家貢獻獎的先進都是客家新典範,傳承客家、豐富台灣。他指出,今年客家貢獻獎經三階段審查,所有獲獎者都是一時之選、實至名歸。終身貢獻獎得獎者陳運棟先生,幾十年投入客家研究,致詞時特別感謝所有曾經幫助他的人,陳運棟表示,為客家打拼了幾十年,今天得到政府與全民的肯定,非常開心與欣慰。

        另一位終生貢獻獎得主溫送珍領獎時說,得到這個獎項,是他一生中最光榮的事情,溫送珍特別感謝妻子一路相互扶持,讓他能義無反顧地向前邁進。他期許客家人秉持刻苦耐勞的硬頸精神,勇敢走出去,對地方、對社區表示關心,為客家做更多事情。

        此外,傑出成就獎得主共6位得主,包括:語言類──詹益雲;文史類──黃鼎松;文學類──葉日松;藝術類──曾文忠;海外推廣類──鍾仕達;青年參與類──徐煥昇,則由司法院副院長謝在全及黃主委分別頒發,表彰客家菁英在各領域的傑出表現,並藉此激勵後進。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左五)、行政院副院長謝在全(右五)與第三屆客家貢獻獎得主一同合影        為落實馬總統競選時的客家政策, 27日併同辦理首屆全國客家會議,共分為語言保存、文化復甦、產業發展以及建立台灣為全球客家文化中心等四個主題,邀集近400位各領域客家菁英、產、官、學界代表與熱愛客家事務的人士參與,會場討論熱烈。馬總統特別指示,所有意見彙整後,必須落實追蹤及列管,限時執行,才能讓客家的未來更圓滿、更豐富。

        四場座談會結束後,由黃主委主持綜合座談,整合所有發言,並請與會人士再次提出建議,黃主委表示,這些寶貴意見都將列為行政院客委會未來施政政策之參考及檢討,他一再強調:「開會的決定一定會力求落實,限期改進,這樣會議進行才有意義。」

針對四個主題,大會獲致結論如下:

  • (一)特色產業方面:透過產官學合作、創新客家傳統產業發展模式;整合公私部門力量,型塑客家特色產業品牌形象,有效行銷推廣客家特色商品。
  • (二)建置台灣為全球客家文化及產業交流中心方面:建立海內外客屬團體合作機制;促進海內外客家文化交流;建立台灣成為客家文化交流中心;拓展海內外客家產業交流,提升台灣客家產業競爭力。
  • (三)語言傳承方面:整合民間資源,建立完善之客語薪傳師制度;透過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共同推動客語家庭制度及中小學客語傳承;於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內建置完善之客語生活環境。
  • (四)文化發展方面:於「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內推展客語及客家文化;透過資源整合,創造客家文化新契機;強化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藉以確立客家學術地位;進行文化資產保存與數位發展再利用:建構南北園區之特色,創立台灣成為客家文化重鎮;應用傳播媒體推廣客家語言文化。

        此外,行政院院長吳敦義百忙中抽空親赴會場,參與閉幕式。吳院長致詞時表示,客家文化相當珍貴,客家族群人才輩出;他說:「保存、珍惜、發揚客家文化,我們責無旁貸!」吳院長承諾,行政團隊將會盡力協助推展客家事務,他也讚揚客家硬頸文化,是台灣文化中重要的一環,期勉大家將客家繼續傳承下去。

        全國客家會議之大會宣言綱要如下:

  • 一、保障族群平等發展,維護族群基本權利;
  • 二、從根救客語,讓客語重返公共領域;
  • 三、體驗客家,建構客家文化主體性;
  • 四、發展客家特色產業,繁榮客庄經濟;
  • 五、打造台灣成為全球客家文化與產業交流中心。

希望藉由落實此五大願景,帶領客家走向更美好的未來,豐富台灣多元族群的內涵。

附件:全國客家會議之大會宣言

 


政府民間攜手 從心跨越921  客家產業重建展售會 盼成為八八水災借鏡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參加「客家產業重建展售會」活動        十年前一場天搖地動,使得中台灣多個客家鄉鎮成為重災區,在政府單位及民間團體的協助及關懷下,鄉親胼手胝足再創地方產業新貌,行政院客委會9月20日特別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舉辦「客家產業重建展售會」,展現10年來努力重建的豐碩成果,並與大家一同「從心跨越921」迎向陽光。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致詞時表示,由於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為全力救災,921震災十週年相關活動相繼取消,「客家產業重建展售會」成為全台唯一持續辦理的紀念活動。他強調,921雖對客庄帶來重大衝擊,但客家人卻在此時充分發揮不向困境低頭的硬頸精神以及堅毅生命力,本次展售會就是要告訴台灣,「客家鄉親站起來了!」黃主委也希望中部地區的重建成果能帶給南台灣信心,走出水災的陰霾。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左二)與客委會副主委鍾萬梅(左一)、東勢鎮鎮長葉玉錦一同為「鐵馬遊家鄉繪我山城」活動揭開序幕        行政院客委會在921地震後,積極輔導客家產業復甦,成果斐然。9月20日與台中縣政府及東勢鄉公所合作,搭配「鐵馬遊家鄉繪我山城」活動,舉行客家產品展銷會,邀請台中縣東勢、石岡、新社、南投縣國姓、中寮及埔里等六鄉鎮的客家特色產業共襄盛舉。台中縣長黃仲生也到場致意,他肯定鄉親重建表現亮麗,更指出未來將辦理更多元而豐富的活動,展露台中縣的特色與活力。

        適逢陽光普照的好天氣,活動現場聚集許多當地鄉親,及慕名前來的遊客,黃主委除親自問候在場民眾及攤商外,更以行動支持客家,自掏腰包購買多項客家特色商品,他說,客家特色商品品質佳、設計精良,無論送禮或自用都很適合。「客家產業重建展售會」與「鐵馬遊家鄉繪我山城」活動的結合,也成功帶動買氣,達到以觀光繁榮客庄的成效。

        趁著活動空檔,黃主委前往「台中縣愛鄉協進會」訪查特色文化加值產業辦理情形,更到位於新社鄉的「水母吃乳酪」訪視目前產品輔導計畫。他表示,近年在行政院客委會的輔導下,客家特色商品漸趨精緻化,品質不斷提升,包裝設計更精良,展現不同以往的客家印象。此外,黃主委也特地頒獎給寫生比賽的得獎者,讚嘆他們彩筆下描繪出的美麗山城。

探勘桐花步道 視察生活營造  黃玉振造訪苗栗 落實客家願景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至聯合大學與客家學院師生座談,討論苗栗客家願景及未來發展。        趕在2010桐花祭辦理前半年,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於9月30日特地抽空前往苗栗地區探勘桐花步道;順道與聯合大學師生座談,討論苗栗客家未來發展及願景;更趕赴多處申請行政院客委會生活營造計畫補助的客家文化保存區視察,行程滿檔,身為苗栗客家子弟的黃主委卻樂在其中。

        黃主委首先前往苗栗縣三義鄉飛雪步道以及銅鑼鄉挑夫古道等景點勘查,為明年桐花祭作準備。時值九月,飛雪步道仍有不少桐花紛落,黃主委強調,為保存大自然之美,希望以保持原貌、不破壞生態之工法加以建設。挑夫古道及沿線茶亭遺址,訴說客家先民辛苦打拼開墾的過程,是銅鑼鄉頗具客家文化指標性的古蹟,步道旁滿山桐花樹,盛開時相當詩情畫意。黃主委表示,應與當地社區合作,以故事吸引觀光客,傳承地方特色,維護自然生態景觀,並鼓勵鄉公所申請明年補助,加入桐花祭的行列。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視察苗栗銅鑼客家文化園區,強調維護工程進度、工程安全及工程品質。        接著,黃主委前往大湖鄉涂敏恆故居,以及周邊的大窩桐花步道。涂敏恆創作「客家本色」一曲,不僅展現客家硬頸精神,更成為大家琅琅上口的客語歌謠。黃主委今與涂敏恆之兄長涂敏源閒話家常,允諾將盡力協助該地區整體建設,盼與當地自然景色結合,並希望鄉公所及當地文史工作者合作,規劃整套休閒行程,包含大窩溪周圍賞螢火蟲及賞桐花等等活動,以藉此吸引人潮,讓民眾更有機會瞭解當地客家文化及特色。

        苗栗銅鑼客家文化園區預定於民國100年落成並營運,黃主委趕赴工地,視察工程進度。時序入秋,黃主委特別為大家「加菜」,慰勉辛苦建設園區的勞工弟兄。銅鑼園區開工119天,目前零工安意外,黃主委對此表示欣慰,並提出三大要求:工程進度不落後、工程安全最優先、工程品質求完善,希望目前進度超前的園區工程,能如期完成。黃主委強調,將盡力打造苗栗銅鑼客家文化園區成為全方位的客家研究中心,兼具觀光休憩及學術資源之功能,作為亞洲地標,並登上國際舞台,更要以現代的建築傳遞傳統文化,讓客家被世界看見。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探勘苗栗縣三義鄉飛雪桐花步道,允諾儘速撥款整建,參與2010桐花祭活動。        黃主委緊接著在鄰近銅鑼園區的聯合大學,與校長及客家學院師生進行座談,他鼓勵聯合大學多多提出宏觀的客家研究專案,行政院客委會將作為聯繫橋樑,協調產學合作,發展人才培訓、建教實習以及研發創新等領域。黃主委也承諾,將協助增添聯合大學客家學院八甲校區攝影棚設備,以及 GIS系統,讓師生能擁有精良的工具,完成對客家有益的研究。黃主委也強調,希望在資源擴充後,聯合大學師生能妥善運用,並回饋社區、回饋客家,讓客家精神能持續傳承。此外,針對現場師生所提出的建議,黃主委也一一回應,礙於時間有限,他表示,將再勻撥時間造訪聯合大學,屆時將能更完整地聆聽大家的意見,以作為行政院客委會的政策參考。

        行政院客委會近年補助許多客家庄的生活環境營造計畫,藉由提升客家環境品質,為客家鄉親打造更美好的生活。黃主委今天也特別前往苗栗市大坪頂客家聚落、苗栗縣西湖鄉下埔客家聚落及造橋鄉大西聚落巡訪,希望能保存客家特有文化,結合周邊產業,帶動觀光旅遊。黃主委指出,所有的生活環境聚落都應秉持三原則:凸顯客家意象、強調社區參與、不作不必要的處理措施。大坪頂聚落希望重整閒置的舊時軍營,作為鄉親互動及藝文研習場所,激盪老中青三代間的創意,以促進文化傳承及族群融合。下埔聚落至今仍保有阿婆時代的「洗衣坑」,希望結合吳濁流紀念館,整體包裝後,作為一套裝觀光景點。大西聚落則可望打造為客家文化核心聚落,結合傳統產業,以綠美化及生活美學概念,提升生活環境品質。

 

2009臺北客家義民祭-海報。2009臺北客家義民祭

        今年臺北市最夯的客家節慶「2009臺北客家義民祭」,將於10月17日、18日、19日在臺北市松山菸廠舉辦。

        臺北市人文聚集,在地的客家鄉親亦是來自全臺各地,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藉由舉辦大型的客家系列活動,除了要以生活化的呈現,來推廣客家傳統文化外,也希望提供一個平台,來融合在地鄉親們彼此的情感,活動的舉辦除了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全體同仁投入外,也與鄉親們緊密結合,齊心協力共同努力。

參考網址:http://www.hakka.taipei.gov.tw/01hot_news/news-1.asp?id=20090923000001&currPage=1

「舞動水岸、點亮客彩」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系列登場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為了讓客家文化能更貼近社會大眾,特於剛完工啟用之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戶外廣場策劃一系列的客家藝文表演活動,邀請大家一同來欣賞悠揚的客家音樂、感受客家氛圍。

「舞動水岸、點亮客彩」系列表演:

  • (1)98/9/12(六)19:30~21:00 薪客山歌團、月光山合唱團、高雄市客家文化藝術團、高雄市客家文藝協會
  • (2)98/10/10(六)19:30~21:00 走馬蓋文化藝術團、高雄市瑞祥國民小學客語采風社、高雄市瑞祥高級中學客家樂舞社
  • (3)98/11/14(六)19:30~21:00 欣采樂綜藝團、新瓦樂團、松柏客家歌謠合唱團
  • (4)98/12/12(六)19:30~21:00 菜公客家音樂協會、高雄市桂陽客家綜合團、台南市客家文化協會

相關網址:新客家文化園區

Copyright © 2008行政院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