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度築夢計畫說明會,開跑囉!
99年度築夢計畫說明會訂於98年6月9日起,假國立聯合大學、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朝陽科技大學、開南大學、國立台灣大學、玄奘大學及慈濟大學舉行,將邀請97年度築夢計畫錄取人現身分享築夢緣起、歷程等,並說明99年度築夢計畫申請流程、補助、獎勵規定等訊息,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場次 |
時間 |
地點 |
地址 |
1 |
98 年 6 月 12 日
12:00-13:30 |
開南大學
卓越樓 B309 教室 |
桃園縣蘆竹鄉開南路 1 號 |
2 |
98 年 6 月 15 日
14:00-15:30 |
國立台灣大學
蘇格拉底廳 |
台北市羅斯福路 4 段 85 號
學生第二活動中心 B1 |
3 |
98 年 6 月 17 日
13:00-14:30 |
玄奘大學
聖印廳 |
新竹市玄奘路 48 號 |
4 |
98 年 6 月 19 日
12:00-13:30 |
慈濟大學
靜思堂會議廳 |
花蓮市中央路 3 段 701 號 |
苗栗小學童說演客語閱讀成果 黃主委宣布客語認證 19歲以下免報名費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於6月9日下午在苗栗頭份「課後留校低年級客語閱讀成果發表會」會場,欣喜的宣布今年的客語能力認證考試,將於6月15日開始發售簡章、受理報名,並且「19歲以下考生免報名費」,歡迎大家共下來報名考試,更歡迎老師學生一起參加!
今天的客語閱讀成果發表會在苗栗縣永貞國小禮堂舉行,共有30所學校,計431位低年級小學生參加。黃玉振主委表示,很高興看到小朋友學習客語的成效;對苗栗縣政府重視客語、全力推動「下課後」的客語閱讀,除了可以減輕家庭的壓力,對母語發展更助益良多,他十分感佩地方政府的用心,明年度將給予更多經費的支持。
語言、文化的學習,有賴於家庭、學校、社區共同努力,為了加強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提升客語認同和使用母語的能力,行政院客委會與苗栗縣政府在今年首度合作「課後留校低年級客語閱讀計畫」,共有92校,269班,8,210位學生參加,透過客語說故事、歌謠教唱、舞蹈教學、打嘴鼓、客家講古、詩詞朗讀及說唱藝術等多元學習課程,提升互動的機會,也減少雙薪家庭之壓力。

為了提供學生成果發表的舞台,使各校能相互觀摩學習,成果發表會上孩童的天真無邪、流利說唱、賣力演出,無疑顯示了推動的成果,斐然的成績,不由得令人感嘆師生背後的努力,也顯現了客家文化語言說唱中,豐富的文化內涵,明年度的學習成效,更加令人期待。
「第一屆小朋友客語相聲比賽」即日起正式接受報名(~7/15)
為彰顯客語文化特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與臺北廣播電臺共同舉辦「第一屆小朋友客語相聲比賽」,活動自即日起至7月15 日止接受臺北市各公、私立小學推薦國小學生報名,優勝者不但最高可以獲得一萬元的獎助學金,同時還有機會在廣播電臺節目中發聲,歡迎臺北市各公、私立小學踴躍推薦學生報名參賽。
臺北廣播電臺臺長邱蓬新表示,「第一屆小朋友客語相聲比賽」主要是結合今年電臺與行政院客委會共同合作製播的「台北好客來」節目,因此,想要參加比賽的國小同學可以先收聽臺北廣播電臺FM93.1,每週一至週五晚上八點到九點的「台北好客來」節目,以節目中所介紹的內容,包括:客家文化、美食、語言、日常生活、歷史等作為相聲主題,自行撰寫具原創性的相聲內容,並錄製5分鐘試聽CD即可報名,活動將邀請專業客語教學專家選出國小低、中、高年級各組至多前10名優勝者,最後則進行現場實地競賽,選出最後的優勝者。
為鼓勵小朋友踴躍參賽,本次活動除了前五名頒發獎金、獎牌之外,獲得第一名的優勝者還將邀請至「台北好客來」節目中,接受知名客語節目主持人羅國盛的獨家專訪。想要獲得最新活動及報名訊息請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www.hakka.gov.tw )及臺北廣播電臺(www.radio.taipei.gov.tw )網站下載。
新聞聯絡人:臺北廣播電臺節目課 李貞怡(02-25951233*23)
相關附件:
第四屆客家新聞獎計33件作品入圍 6/30一決勝負 爭奪最高榮譽
第四屆客家新聞獎6月12日公布入圍名單,共有33件作品脫穎而出!其中,上屆學生組首獎得主聯合大學傅麗萍同學再度參賽,兩件作品雙雙獲得評審青睞入圍,表現優異。行政院客委會訂於6月30日揭曉優勝得主,並舉辦頒獎典禮,公開表揚為傳揚客家努力不倦的新聞人。
今(98)年客家新聞獎共有112件作品報名,較去年大幅成長23%,顯示媒體越來越重視客家新聞,報導媒材也更趨廣泛,民眾可以從日常生活隨時隨地接觸客家、認識客家。報導內容也有所轉變,從濃烈的客家鄉愁及歷史文化,延伸至民俗風采、人物撰述及文創產業等多元面向。在13位評審、2階段,長達一個月的分組熱烈討論後,選出專業組26件,學生組7件優秀入圍作品,將於30日公布桂冠得主。
客家新聞獎成立的目的,是希望充實新聞報導關懷角度,以客家為立基,從族群差異及人文發展視野來觀察及報導客家人與事的歷史變遷及未來展望,從客家觀點出發,來關懷社會、傳承客家。綜觀客家新聞獎4年來入圍及得獎名單,現階段仍以各大報與公廣集團作品居多,行政院客委會特別強調,客家新聞獎不以「客語發音」為限,只要與客家事務相關的作品,皆能報名參賽,也期待未來有更多商業廣電及平面媒體加入參賽行列,讓客家新聞更活潑、豐富。
近年來,政府在客語傳承與保存客家文化的政策上著力甚深,也反映在客家新聞獎的參賽作品上,除了介紹風土民情、描寫人物故事,更關注「弱勢中的弱勢」,如針對詔安客、福佬客的生活,甚至文化創意產業與美學經濟專題報導,展現出多元且深廣的客家風貌。
第四屆客家新聞獎專業組入圍名單如下:
平面類「新聞採訪報導獎」─ 何來美《大河人生:鍾肇政、劉慕沙》(聯合報)、林政峰等5人《「客家美學經濟」系列報導》(經濟日報)、馬萱人等2人《好客闖天下》(商業周刊-alive優生活)、彭健禮等8人《客家情愛系列報導》(自由時報);
「新聞攝影獎」─林錫銘《豐收季節》(聯合報)、杜建重《採茶美嬌娘》(聯合報)、呂恩賜《好客闖天下》(商業周刊alive優生活);
「新聞評論獎」─林國隆等9人《心懷客家 傳承文化 客家新聞評論系列》(客家雜誌)、張美煜《資源分配不公,需要族群電視台》(人間福報);「地方報導獎」─黃彥瑜《薪傳客家系列》(中央社)、鍾肇文《客家村落開發移民》(六堆風雲雜誌)、林全洲等11人《「客家身影」客家典範人物系列報導》(聯合報)、葉日嘉《苗栗縣政府拆除古窯現場紀實》(客家雜誌)。
廣播類「新聞採訪報導獎」─ 梁明達《專題報導-雲林也有客家人?!》(正聲雲林台)、鍾麗香《「行入客家~看到希望」系列報導》(台廣)、湯寶群《豆漿與客家/客家人與台灣文學(上)/客家人與台灣文學(下)》(教育廣播電台台北台)、劉文珍、黃麗如《探訪台灣的詔安客-詔安文化的消失與傳承》(教育廣播電台彰化台);
「新聞播報獎」─江光大、許千蕙《現代客家系列報導》(中央廣播電台)、劉文珍《客庄十二大節慶》(教育廣播電台彰化台)。
電視類「新聞採訪報導獎」─ 林秋伶《「悠然見閩客」系列報導》(客家電視台)、李儒林《「還我母語運動廿年」》(客家電視台)、高瑋謙《「斷頭建設」系列報導》(客家電視台)、陳君明《聚焦西馬系列報導》(客家電視台);
「新聞播報獎者」─吳奕蓉《「暗夜客話新聞」》(客家電視台)、向盛言《他山之石-前進威爾斯S4C/客語與英語》(客家電視台)、余思嫻《福氣來了一朝晨-慢性腎炎、開心會/福氣來了一朝晨-子宮內膜異位、搶成功》(客家電視台)。
第三屆客家新聞獎首創學生組,經過一年來持續宣傳及推動在校學生關注客家事務,今年共有21件作品報名,較去年成長3倍,可見向下扎根之成效;去年文字媒體類首獎傅麗萍同學再接再厲,一次入圍2件作品,表現最為亮眼。但仍有少部分作品因資格不符或補件不及,未能進入評審作業,行政院客委會呼籲有志參賽的年輕學子詳閱參賽辦法,以免錯失得獎的大好機會。
第四屆客家新聞獎學生組入圍名單如下:
「文字媒體類」─ 傅麗萍《客家俗話趣味橫生 邱其榮妙語如珠》(聯合大學)、傅麗萍《客家八音傳承基地 後龍客家戲曲學苑》(聯合大學)、林麗齡《廖文和布袋戲團 揚名國際》(南華大學)、林佩儀《舞出「客」苦精神 中埔客家獅鼓團》(中正大學);
「影音媒體類」─ 吳季昕、凌品諭《古窯成苦窯-地方文化保存的省思》(聯合大學)、魏圓融、高郁棻、戴佩妤《工藝角落-客家竹門簾》(高苑科技大學)、楊佳偉、蔡銘修、高志豪《客家歌謠傳承在景美》(世新大學)。
客家新聞獎每年報名日期為4月1日至4月30日,參賽作品為前一年4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止,有興趣爭奪客家新聞獎項最高榮譽者,不妨從現在就開始關心與發掘有趣、感人的客家人、事、物,製作出兼具廣度與深度的客家新聞,讓客家新聞獎一年比一年更精采可期!
附件:入圍名單下載
白雪紛飛 桐鬧客庄── 攝影比賽活動簡章
壹、目的
桐花是客庄的山林守護神,每年四、五月份桐花盛開之際,客庄地區舉辦的多元創意文化活動,展現台灣客家旺盛活力。
2009年桐花盛開時節,我們以「白雪紛飛 桐鬧客庄」為活動主題,運用創新的舞蹈、親子同樂、爵士樂元素及豐富的創意文宣品,為客家桐花祭注入新意象。
活動剛過,我們也期望透過攝影鏡頭捕捉、記錄、回味2009年客庄及桐花之美。
貳、主辦單位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
參、照片主題 (拍攝主題須含下列三項之一)
「2009客家桐花祭」創意藝文活動翦影
客庄桐花自然生態之美
桐花與客庄人文史蹟的對話
肆、報名資格
凡居住於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之居民均可參加(含離島地區居民及居留台灣之外籍人士)。本會及承辦單位之員工不得參與,以維公平。
伍、報名規定
一、參加者為個人,不得以公司或機構團體名義參加。每人參選作品以3件為限。
二、參賽照片限於2009年拍攝之作品。
三、參賽者須撰寫照片意涵,字數限120字以內。
陸、活動時程
一、報名:自即日起至7月20日(星期一)止(通訊報名者以郵戳為憑,逾期不予受理)。
二、評選結果公布:98年8月17日(星期一)前於本會網站( http://www.hakka.gov.tw )公布。
柒、送件
一、線上報名
(一)報名網站
請逕至本會網站連結活動網頁。
(二)送件資料
為利以mail傳送,可先傳送JPG電子圖檔(500KB至2000K),俟入選後,再送高解晰文件,屆時倘未於通知期限內補送高解晰文件,將視同放棄入選資格。
二、通訊報名
(一) 寄件地址
「106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7樓之4」,並請註明「白雪紛飛 桐鬧客庄攝影比賽」活動小組收。
(二)送件資料
1.報名表1份,請逕至本會網站下載列印。
2.同意書正本1份(請簽名或蓋章)。
3.參賽作品光碟1份(照片圖檔為JPG格式,解析度至少600dpi,
並於光碟上註明姓名和作品名稱)。
捌、評選準則
由主辦單位邀集相關專業公正人士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評分標準,由委員會訂定之。
玖、獎勵
一、第一名(1名):獎金新台幣3萬元及獎座乙面(獎金超過
新台幣2萬元者,依所得稅法需扣繳10%稅金)。
二、第二名(1名):獎金新台幣2萬元及獎座乙面。
三、第三名(1名):獎金新台幣1萬元及獎座乙面。
四、優勝(5名):獎金新台幣3,000元及獎狀乙面。
五、佳作獎(12名) :獎金新台幣2,000元及獎狀乙面。
六、入選獎(80名):獎金新台幣1,000元及獎狀乙面。
拾、著作權相關事項
一、參賽作品需為自行創作,非翻拍、轉貼、剽竊或抄襲,且未參加過相關競賽;得獎作品如涉及抄襲或侵權行為,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得獎資格並追回已頒發之獎金與獎狀。侵權行為由參賽者自負法律責任。
二、得獎作品著作財產權歸本會所有,作者應於送件時檢附「同意書」,且得獎後不得對本會主張著作人格權。
三、本會擁有得獎作品自由運用之權利(包括出版、著作、公開展示、發行各類形態媒體宣傳及其他自由使用之營利及非營利權利),不需另行通知及致酬。
四、得獎者不得私下將此著作權讓渡予第三者,若發生此等情事,主辦單位得隨時取消其得獎資格,並追回已頒發之獎金與獎狀。
拾壹、注意事項
一、參選作品寄出前請詳加檢查,資料不齊者,不列入評審。
二、報名資料及作品,概不退件,請自行留存底稿或備份。
三、若參選作品未達水準或不符徵件精神,獎項得以從缺。
四、報名參選者,視為已閱讀並完全同意本活動一切規定,本要點若有未盡事宜,隨時於本會網站以最新消息說明,不另行通知。
拾貳、活動洽詢專線:(02)2700-5368
e-mail:fionalyc@gmail.com
相關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