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桃園-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
龍潭南陲的丘陵台地地區是桃園縣的重要水源區,桃園縣昔有「千陂之縣」、「千塘之鄉」的美譽,特殊的陂塘地理景觀聞名各地,原名「菱潭陂」的龍潭觀光大池,是凱達格蘭族霄裡社通事「知母六」與客家人共同興築而成。
根據地方耆老口傳,民國4年起,龍潭客家人即常在龍潭大池舉辦龍舟賽,後因戰事連年,戰後民生疾苦而中斷,民國70年又恢復舉辦,龍舟賽期間仍如往昔熱鬧,商旅蜂擁,人聲鼎沸,成為地方一大盛事。
現擴大辦理客家桐舟盃龍舟錦標賽,結合神農祭、水神祭等傳統節慶,全力朝「北龍潭 南美濃」客家重鎮的目標邁進。
參考網址: http://www.ihakka.net/hakka12/6/index.html
※ 活動一覽表 ※
「2009好客商品創意設計比賽」各組各類之最佳買氣獎、神準獎-得獎者名單
「2009好客商品創意設計比賽」各組各類之最佳買氣獎、神準獎得獎者分別說明如下:
- (一)「好客T恤組」最佳買氣獎由吳岱玲設計之「客家桐花T恤」獲得。最佳神準獎得主分別為蔡裕學、陳建志、葉啟祥、康進義、許崑山等5人。
- (二)「好客禮品組」最佳買氣由李銓容設計之「惜客-點心盤」獲得。最佳神準獎得主分別為蕭茂鴻、林表宜、蔡小霜、梁秀玲、許秋媚等5人。
- (三)「桐花迎客組」最佳買氣由獎由陳如薇設計之「請食茶」獲得。最佳神準獎得主分別為吳珮玲、蔡凱評、岳暐庭、黃惠勤、郭思緯等5人。
- (四)「好客花布組」最佳買氣由李季霏設計之「幸福美滿」獲得。最佳神準獎得主分別為程瓊芬、黃世忠、ELLEN、楊碧鳳、吳勝章等5人。
客庄十二大節慶 雲火龍節洋溢歡喜鬧熱 黃玉振主委主持點睛 一根稻草化龍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於5月16日下午出席苗栗五穀宮,為「客庄十二大節慶」的「三義雲火龍節」主角草龍點睛。執行單位苗栗縣三義觀光文化協會紮了一條長達數十公尺的大草龍,由多位壯丁揮舞得虎虎生風,圍觀民眾看得不由得喝采叫好!
香火龍是客家傳統習俗之一,客家人在秋收時採收稻米,用稻桿及竹片編織成草龍,農民將草龍插上香、放在路口,祈求四境平安、防疫、防蟲害等,後又發展成接龍、祭祖、舞龍、送龍等習俗。黃玉振主委在抵達三義五穀宮後,先向廟宇上香祈福,接著便在執事祝念祭文後,在隆重的儀式中,為壯觀的草龍點睛。
黃主委在稍後致詞表示,苗栗三義地區素以多雲多霧著稱,雲霧之鄉便是龍的故鄉,所以在三義舉辦「雲火龍節」特別有意義。他說,行政院客委會非常重視「客庄十二大節慶」、以及雲火龍節,他認為苗栗地方人士非常熱心參與,舉辦的活動也十分精彩,非常熱鬧。
黃主委說,三義好山、好水,是富有客家傳統之地,希望大家多多來三義作客,客委會也會大力的支持雲火龍活動,未來持續舉行相關活動、增加預算,希望十二大節慶能夠一年比一年熱鬧,為地方帶來人潮、錢潮、商機。
三義雲火龍節當天晚上,在三義地區還有盛大的踩街活動,隊伍將由水美街開始,有舞獅隊(醒獅戰鼓團隊)→五穀宮神轎隊→西湖社區迎親隊→西湖度假村花車馬車隊→大成中學歌舞隊→育民工業家事學校威尼斯面具踩街→親民技術學院→崁頂祥龍隊→行大運祥龍隊→三義導善堂小龍隊→興輪汽車隊→建中國小扯鈴隊→僑城國小金龍隊→鯉魚潭社區打獅隊→新月梧桐黃包車隊→雙潭社區花車隊→雙湖社區舞蹈隊→勝興社區肚皮舞隊→龍騰社區舞蹈隊→廣盛社區歌舞隊→雲火龍隊,十分精彩,也為客庄十二大節慶,帶來另一波高潮。
《客家族群文化與再現》新書發表 黃玉振主委呼籲客家研究接軌國際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5月20日參加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族群文化與再現》及《研究方法論》新書發表會,黃主委讚譽是有史以來「最具客家深度的書籍」,並強調,客委會明年將加重獎勵學術研究,希望能持續發展客家學的高度、深度及廣度。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創立於2003年,為全球首創客家學院,以建構一科際整合的「客家學」為目標,此次出版《客家族群文化與再現》及《研究方法論》,被視為客家研究開展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江明修教授身負書籍主編大任,他指出:「這兩本書代表著客家的國際視野,並希望和各族群共同努力,與時俱進,創造美好的台灣。」
黃主委在受邀致詞時說,過去客家書籍多半著墨於介紹傳統,或是將相關活動集結成冊,他非常樂見這兩本在客家研究方面如此具分量及深度的書籍得以出版。黃主委認為,客家文化的推展,必須和學校單位緊密結合,從扎根做起,才能完整地傳承客家、繁榮客家。他同時強調,客委會將與學術界更緊密聯繫,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客家研究書籍出版,讓台灣客家能與國際接軌。
《客家族群文化與再現》是「2006年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人物與地域研究」的會議成果,由兩岸三地及新加坡聯合發起,希望對亞洲地區的族群、經濟、歷史及文化等相關課題構築學術交流平台與網絡。《研究方法論》則重視重建研究的方法論基礎,並在當前科際整合的潮流下,重新探究方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