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客家族群權益法源 黃玉振催生客家基本法

資料照片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11月25日接受客家電視訪問時指出,客家基本法立基於客家族群的權益,保障語言、參政、公共事務參與、教育以及傳播等權利,並使得客家事務的推展能有法源依據。他強調,道德勸說不具效力,一定要透過法律明定,才能確保客家事務法制化,以增強推動的力度及效果。

       黃玉振從確知接任客委會主委後,便為落實馬總統的客家政策做準備,請教多位專家有關「客家基本法」的建議,並在520上任後,積極研擬「客家基本法」草案,除分北、中、南、東四區舉行座談會,邀請地方意見領袖集思廣益,更請相關法律學者專家通盤地檢視指正,從而催生了「客家基本法」草案。 本期主題

新聞快報

.  黃玉振主委走訪新竹客家大老 籲制定客家基本法 鋪設客家語言文化發展坦途 地方活動

地方活動
.  97六堆生活學院課程熱烈開跑--古法手作傳統客家美食~學頭擺介人作米食~ 地方活動
.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剪•紙傘工作坊」第二場開始受理報名 地方活動
.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客家大戲展演 地方活動

 

•爭取客家族群權益法源 黃玉振催生客家基本法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11月25日接受客家電視訪問時指出,客家基本法立基於客家族群的權益,保障語言、參政、公共事務參與、教育以及傳播等權利,並使得客家事務的推展能有法源依據。他強調,道德勸說不具效力,一定要透過法律明定,才能確保客家事務法制化,以增強推動的力度及效果。

        黃玉振從確知接任客委會主委後,便為落實馬總統的客家政策做準備,請教多位專家有關「客家基本法」的建議,並在520上任後,積極研擬「客家基本法」草案,除分北、中、南、東四區舉行座談會,邀請地方意見領袖集思廣益,更請相關法律學者專家通盤地檢視指正,從而催生了「客家基本法」草案。

        「要完成法律的訂定並不簡單,問題很多,光是『客家』相關各面向的定義就困難重重。」即便如此,黃玉振主委仍認為,我國憲法揭櫫了多元文化的存在意義,因此,為了讓客家事務永久地推廣下去,為了完整台灣的多元社會,客家基本法的立法勢在必行。他說:「沒有客家,台灣就不完整!」

        他舉高鐵、台鐵及各航空公司為例,為符合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規範的多元語言,各種運輸工具上已錄製好的播音,都具備普通話、閩南語、客語及英語,但臨時播音人員卻多半只以普通話及英語播報,影響了閩南及客家族群的權益。「法律明確規定的都如此了,更何況在沒有法源情況下,只能口頭請託?」黃玉振主委重申「客家基本法」雖未必能巨細靡遺、滴水不漏,但起碼能透過相關配套的補充,讓客家事務能有推動的著力點。

        黃玉振主委也特別談到客家電視以及全國客家廣播電台的未來展望。他表示,全國客家廣播電台是為居於山區、偏僻地帶的客家人著想,希望他們即使無法收看客家電視,也能從其他管道收到客家資訊。創建全國性客家廣播電台困難重重,從功率選擇到經營模式,都必須經過深思熟慮以及反覆的討論;目前規劃第一年由政府編列預算,並評估是否納入公廣集團,或另外邀集專家學者組成公正團體諮詢監督,以完善經營。此外,開辦客家廣播人才培訓班,希望孕育出廣播精英,為客家廣播節目盡心盡力。

        至於客家電視運作方面,黃玉振主委一再強調「媒體自主」,希望能成立基金會,讓客家電視預算另列於客委會之外,以協助其發展。他說:「客委會要扮演協助客家電視發展的角色,跟客家電視一起成長,而不是作為上位者來監督。」黃玉振主委出身媒體,以媒體人自居,他表示,無論是電視台或是廣播電台,都應該獨立於客委會而營運,才能提昇媒體的自主性。

        此外,黃玉振主委也對客家族群的參政權與教育權表達看法。他舉例,原住民僅3、40萬人口,就有6名立委保障名額,「客家有500萬人口,擔任立委的才幾位?」透過客家基本法的建立,可以保障弱勢族群的參政機會,更是尊重多元文化的表現。黃玉振主委也對目前教育現況感到憂心,除了研究客家文化、傳統的學者年齡偏高,少有新血注入外,高等教育尚乏參與,也是一大問題。

        「客家人才很缺乏,多數大學裡成立的客家學院,師生是客家人的比例很低。」黃玉振主委表示,高等教育對客家並不友善,未來希望能直接成立客家學系,而不是在客家學院下教授一般的社會科學學門。客委會學發會委員們更集結,為客家傳承請命,建請黃玉振主委前往拜訪教育部長,直接討論客家學術發展的未來。

        黃玉振主委直指目前客家發展的問題核心,除了預算問題,年輕人參與不足也是一大主因。黃玉振主委說,台灣有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希望能夠過透規範之建制而永久推動下去。他更期待,目前兩座世界級的客家文化中心,未來能轉為全世界的客家研究中心,完整而長期地經營,保護客家傳統永續發展。

 


黃玉振主委走訪新竹客家大老 籲制定客家基本法 鋪設客家語言文化發展坦途

黃主委拜訪新竹市長林政則先生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於11月 24日南下,向新竹市客家大老請益。除一再強調客語保存的重要性,黃主委更表示將儘速推動客家基本法的立法,他說:「客家事務推廣到現在,面臨許多限制,法制化才能讓客家有更寬廣的發展。」

        黃主委首先前往新竹市東區衛生所,拜訪李榮勝主任,他創立世界客屬總會新竹分會,對於客語教育特別重視,他認為客委會應舉辦客語教學研習,另外山歌等語料應編印成冊,供學童閱讀學習,李榮勝先生說:「像客家相關學習網站的成立就很值得鼓勵!」黃主委對此深表贊同,並表示客委會將客語傳承視為第一要務,要讓客家文化和族群都能延續下去。此外,李榮勝先生希望客家電視能製作更優質的節目,先抓住客家族群的目光,進而吸引非客家族群民眾的關注,才能成為有效推廣客家的媒介。

黃主委與李榮勝先生與新竹市政府民政處李文達副處長合影        黃主委也親自拜訪新竹市長林政則,並讚揚林市長從政經驗豐富、政績傑出,是他學習的榜樣。林市長勉勵黃主委主動為人民服務,他表示,政務官是要為國家做更多開拓的事,「如果任內應該能做一百件對客家有益的事情,任期結束卻只完成三十件,就可惜了。」黃主委直言受用無窮,並強調「政黨會輪替,但客家事務是永續的」,會努力運用有限的資源,以感恩的心情,為客家打拼努力。

        新竹內天后宮每年農曆七月初八舉行中元普渡,與褒忠義民廟祭典齊名,同為大新竹地區客家鄉親傳統民俗盛事。天后宮董事長李德湧先生,同時也是世界客屬總會新竹分會現任理事長,在與黃主委討論客家政策時,則特別指出客語傳承、以及客家活動辦理的經費問題。黃主委強調,不但語言要推廣,客家傳統和文化也要保留下來,因此必須法制化,客家事務才能有辦理的準則與基礎。世界客屬總會新竹分會常務理事溫福照認為,要以身為客家人為容,把客家推展出去。

        新竹市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劉德芳先生長期關心母語教學及學童表演空間,他指出,客語必須雙管齊下,「學校要教、家庭要說」,才能收最大效益。黃主委則回應,會將此建議納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及公事語言兩大業務項下推動,並表示客家事務推動必須有法源依據,以法律基礎保障客家權益,這也是他為何一再強調訂定客家基本法的重要性。針對劉德芳先生建議客委會應獎勵客家歌曲創作,黃主委也回應表示,剛辦完的MV大賽就是以童謠來創作趣味影像,推廣客家歌謠;另外,也會加強客家電視播出客語卡通,讓小朋友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生活客語。

        

        黃主委也特別與2008「佔位子、看大戲」收冬戲的承辦廠商負責人,同時也是龍鳳戲劇團團長李永乾先生會面,當面感謝他的辛勞。李永乾先生同時擔任新竹市客家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對客家事務相當熱衷,他建請黃主委儘量照顧客家社團,協助、補助地方發展,黃主委也允諾會加強與客家社團的聯繫,一起為客家文化打拼。另外,李永乾先生也期待客家電視能發揮功能,不要受到營運團隊更迭的影響,特定節目要持續固定製播,深耕客家。黃主委也強調明年與客家電視簽約時,唯一要求就是要做符合客家鄉親需求的節目。

 

97六堆生活學院課程熱烈開跑--古法手作傳統客家美食~學頭擺介人作米食~

你喜歡吃客家米食嗎?想要親身體驗客家面帕粄、米其目等傳統米食是如何製作的嗎?

       面帕粄、米其目等都是客家農忙時的傳統特產點心,以往客家人農忙時期或勞動之時,在三餐之間會吃粄條,作為點心,以補充勞動體力。以前有下田做事勞動的人,才可以享受一晚熱騰騰的滾湯「粄仔」。

       早期在40、50年代,經濟不發達時,只有生活優渥的人才會比較常吃面帕粄,而家境一般的小朋友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有面帕粄吃,所以粄條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現在,六堆生活學院滿足你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從十一月二十二日起連續八週,每週六早上十點在屏東縣客家文物館,現場有老師免費教學,只需繳交壹佰元材料費,即可親身參與傳統客家美食的製作過程,有趣又好玩,接受現場報名唷!!

活動地點: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龍門路97號(客家文物館)
洽詢電話:08-7794945、08-7785118
各報記者如需索取不同的活動照片,歡迎來電或mail索取
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聯絡人:黃冠靜 7320415-3922
參考網址:http://www.pthg.gov.tw/planhab/News_Detail.aspx?ID=12850&Page=1&sClassID=15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剪•紙傘工作坊」第二場開始受理報名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剪•紙傘工作坊」即將於12月6日(星期六)下午舉辦第二場次。本次配合歲末年終氣氛,喜慶過年之主題,將以「窗花」為主題進行剪紙教學及紙傘彩繪。

        活動邀請客家剪紙匠師邱玉雲老師,與美濃廣進勝紙傘吳劍瑛女士現場示範裱紙技術、剪紙教學與紙傘彩繪。活動時間為12月6日(六)下午2時至5時,即日起採電話預約報名,以家長、孩童2人一組為原則,共計50組名額,額滿為止。工作坊酌收50元材料費,於活動當天繳交。報名請洽:08-7230100,童小姐。

網站: http://www.ihakka.net/2008ludue/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客家大戲展演

所在縣市 :花蓮縣
活動型態 :表演
活動類別 :戲劇 傳統戲曲 客家戲
活動展演者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活動時間 :
2008/12/17~2008/12/17 16:30~17:30
2008/12/17~2008/12/17 19:30~20:30

活動場地 :花蓮縣文化局 演藝廳
場地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民立里文復路六號
場地電話 :03 -8227121
票  價 :無售票
活動售票描述 :洽詢電話:03-8227127 花蓮縣文化局〈索票入場〉
參與單位 主辦:花蓮縣文化局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簡  介 :
        50年代客家採茶戲名伶鄭美妹女士之孫-鄭榮興先生,於1986年重組其祖母當年的劇團,並在1987年參加臺北市夏季露天藝術季,受到各界熱烈的響應與支持,自此登記立案更名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目前該團團員包含了老中青三代的資深藝師與年輕新秀,老幹新枝一同登台演出,且團長積極有心的經營管理,加上各界的熱心支持與協助推廣,使「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已由廟亭野台表演,逐漸活躍於大型室內舞台,更進駐到國家戲劇院,重現傳統客家三腳採茶戲之藝術風采。

活動網址 :http://hakkafans.cyberstage.com.tw/

Copyright © 2008行政院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