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振主委出席北宜基客家社團座談會
考量兒童報考客語認證免收報名費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11月17日下午,在台北縣政府客家事務局局長何培才、基隆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及宜蘭政府代表陪同下,與該三縣(市)客家社團進行座談,黃主委除一再強調語言是所有文化的根本,同時也重申客家事務的推動絕對不分黨派及顏色,即使在河洛地區,也一定會盡力推廣客家文化,以期達到「區域平衡」的目標。
針對客家歌謠版權問題,黃主委表示客委會已著手編製客家歌謠選輯,目前已有93首客家歌謠正式取得版權,預計12月中旬發行,屆時各社團就可放心選擇學習及傳唱。此外黃主委特別提出「13歲以下兒童報名客語認證考試不收報名費」的想法,並承諾將協調財政部,研議執行的可能性,以期能鼓勵小朋友積極學習客語,讓客家文化能繼續傳承下去。
對於鄉親建言設立地方客家文化會館,作為社團活動交流場地一事,黃主委不斷強調,文化會館成立並非是單純的經費問題,還要考慮當地人口、交通等各面向,以期能夠永續營運,而推動客家事務並非一定要成立文化會館。黃主委也表示,偏遠、資源貧乏的客家鄉鎮,客委會會優予考量支持,並當場承諾宜蘭縣社團代表,只要能找到適當大小的場地,一定會協助邀請有客家明華園之稱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前往表演,讓當地民眾也能欣賞到國家級的客家戲曲演出。
黃主委在會中鼓勵大家一同欣賞首部客語史詩電影《一八九五》,除感謝客家鄉親的支持,他更希望在場社團代表能邀請親朋好友共下來欣賞第一部屬於客家抗日英雄的電影,它代表的不只是客家的故事,更是台灣的精神!此外主委也不忘推銷12月27日起一連51天,在三峽客家文化園區舉辦的「好客連年-2008~09台灣客家博覽會」,並表示今年展示內容更甚以往,規模堪稱歷年最大,希望大家屆時能一同參與這個客家盛會。
今日參與座談的客家社團代表在發言時,對經費補助、語言傳承、區域平衡及產業發展等主題多所關注。黃主委除現場一一回答外,更請各處室主管就議題分別記錄,以利未來相關政策研擬。他一再強調:「座談會是為了要解決問題,不是聽聽就算了。只要對客家文化、客家事務有利的政策,不分政黨色彩都會全力支持。」
黃主委自上任之後,積極拜訪各地客家大老,展開「傾聽之旅」,從北到南總共聽取了上百項建言,目前均已交付客委會內研究、辦理。在第二階段的「傾聽之旅」,則擴大舉辦各地客家社團座談會,與在地鄉親雙向交流,作為推動政務的參考。
黃玉振主委推廣客家政策二度與北市客家社團座談
馬英九總統關心「一八九五」致電希望再看第二次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11月19日下午,在台北市客家文化會館與台北市客委會主委劉智雄、以及約四十位客屬社團負責人座談。這是黃主委第二階段「傾聽之旅」座談的壓軸,在場代表踴躍發表意見。席間馬英九總統更突然致電黃主委,表達對客語國片「一八九五」的關心,並主動表達再看第二遍的心意,希望鼓舞大家進場看國片,引起在場熱烈討論。
這是黃玉振主委自上任以來,第二階段「傾聽之旅」的第九場座談。黃主委首先致詞表示,近來走遍全國與客家社團舉辦會談,最大的感想就是:客家鄉親都非常熱心,對推廣客家事務也給予很多意見,讓他感到任重道遠,目前鄉親有很多期待,甚至可能也有抱怨,令人慶幸的是,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已經無異議通過客委會明年預算,而且不但沒有刪減,不分黨派的立委還決議每年增加預算,這對執行政務是一項利多,顯見朝野對客家事務的重視。
黃主委表示,許多客家工作如果沒有「法制化」就很難推動,所以他上任以來,便儘快草擬「客家基本法」,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法制化,建立客家事務的基準,讓客家事務長長久久推動下去。例如他在「傾聽之旅」的行程中曾多次搭乘台灣高鐵,目前車上基本播音都會播放客家話,但如果臨時播音便沒有客家話,如果「客家基本法」能順利法制化,不但可以明訂客家播音,也可以訂定「客家日」,相關事務將有法源建立準則,希望大家共同支持。
另外,關於最近轟動國內的客語史詩國片「一八九五」,也成為在場沸騰的話題,黃主委說,台灣人氣最高的兩位男女----馬英九總統和名模林志玲都來為首映會造勢,主委坐在旁邊,看到兩人頻頻拭淚,可見本片之感人。他呼籲鄉親不只支持客家、也要支持國片,關心先輩保鄉衛土的故事。目前「一八九五」的首週票房還超過「海角七號」首週,第二週票房也不錯,希望大家多進戲院,保證值回票價!
對於與會代表提出的客語腔調問題,黃主委在回應時指出,客家話有多種腔調,雖然不盡相同,但是大家在傾聽與表達時,也可以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他更舉年底客語認證考試即將舉辦為例,提到今年要報考的客委會同仁,最近都放棄午休,利用中午時間考前加強客語實力,所以他鼓勵大家多學客語、多報考認證考試,不分族群都能以包容心和學習心,來學習其他族群的語言,相信可以增進族群間的理解。
黃主委重申,傳承客家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保存客語」。他曾對馬英九總統提到:台北市有110萬客家人,但是總統有些訝異人數這麼多。就是因為客家人很少講母語,所以在都會裡才會隱形了。黃主委認為,「台語」應也包含客家話;「觀念的改變必須靠自己的堅持」,台語本來就含客家話、原住民語、以及福佬話等等。畢竟語言是文化的根本,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族群了!所以傳承族群的第一步,就是要從根救起。
今日參與座談的客家社團代表多予發言,黃主委除了即刻回應之外,更請主管記錄列管,將來都會分項追蹤。黃主委也透露,日前已請客委會人事室,協助建立政府機關的客家人才庫,目前已初步調查,未來將提供總統及行政院長,希望作為進用客家人才的參考。此外主委也推銷12月27日起,將在台北縣三峽「客家文化園區」跨年舉辦的「好客連年--台灣客家博覽會」,本屆的規模為歷年最大,希望大家扶老攜幼、共同參與這個客家盛會。
黃主委自上任之後,即拜訪各地客家大老,展開第一階段「傾聽之旅」,至第二階段的「傾聽之旅」,則擴大與各地客家社團座談,所有與會人員的建言,均將成為推動政務的重要意見。
黃玉振假日走訪嘉義縣市客家活動及設施
會見黃市長允諾增加嘉義客家文化預算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11月16日馬不停蹄的出席嘉義縣中埔鄉的「客家創意文化產業計畫」、及同樣位於中埔鄉的「客家文化會館」預定會址、嘉義市褒忠義民廟,以及嘉義縣溪口鄉的文化生活館。黃主委表示,嘉義縣市有四萬客家鄉親,為了凝聚鄉親的認同感和向心力,並傳承客家文化,未來將盡力支持嘉義相關客家文化預算。
黃主委於清晨出席嘉義縣中埔鄉保安宮的「客家文化創意活動」成果發表會時,首先感謝所有關心客家文化及產業發展的鄉親,由於大家的協助與付出,使得客家相關事務得以順利推動,近年嘉義縣的觀光與文化產業,展現出無比的活力與衝勁,當地的客家鄉親雖僅約4萬3千多人,佔全縣人口比例不算高,但是由於大家的熱心推動,使得嘉義縣的客家文化也動起來了。
2006年起,客委會就已開始輔導「嘉義縣客家文化協會」,每年補助經費辦理特色文化加值產業發展計畫。馬總統的客家政策是「牽成客家、繁榮客庄」,其中特別提到要以經濟效益的經營為優先,體恤客家庄的生計,運用資金挹注、產業輔導、區域經濟扶助、觀光事業建設等有利措施,提振客家特色與文化產業的發展。因此客委會特強化了客家特色文化加值產業的輔導工作。
為加速繁榮客庄,黃主委特別允諾將繼續給予支持,藉此協助客家地區的文化與產業相結合,扶持傳統產業轉型及創新,進而發展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化創意、綠色休閒等在地產業,以創造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發展,繁榮客庄經濟,並在現場表揚嘉義縣的「客語家庭」。
黃主委說,客家特色產業的生存發展空間極具潛力,奠基於客家人的活力與創意,還有傳統客家文化的優美及深厚,經由溝通會商、補助扶植以及活動舉辦,相信中央與地方一定能夠找到合作方向與模式。
黃主委之後前往位於中埔鄉的「嘉義縣客家文化會館」預定地,該處原本為嘉義縣金蘭舊菸廠,位於台18線與135縣道交界處,基地面積約為0.5公頃,土地所有權屬為中埔鄉公所,並獲國有財產局申請土地無償撥用。由於嘉義客家鄉親並無固定之集會場所,為凝聚客家族群共識及傳承客家文化,預定於今年擬定實質發展計畫,進行基地及周圍環境分析、自然文化景觀調查;興建完成後預定由嘉義縣客家文化協會負責營運管理。
黃主委在聽取簡報及參觀園區後表示滿意,並指示該地為觀光客前往阿里山之重要遊憩通路,希望規劃完善與連結自行車道遊憩路網,並希望加強會館規劃的客家文化相關意象及展示;另外,嘉義客家鄉親需要有落腳之處,客委會會全力支持,但也希望後續營運整合計畫要做好,才能給予更多輔助。
之後黃主委又到嘉義市褒忠義民廟,並與嘉義市長黃敏惠及義民廟管理委員會共同座談。黃主委表示,嘉義市的客家人口並不多,但是鄉親自掏腰包、出錢出力,為義民廟的事務擔任義工,充分彰顯了客家精神,讓他很感動,未來嘉義市如果申請客家文化活動的補助,他一定全力以赴,近期也將重訪嘉義市。嘉義市長黃敏惠則表示,嘉義市是個族群融合的都市,義民廟的活動辦得很好,尤其擅長用音樂藝術活動來傳承客家文化,過去客家活動的經費雖然不多,但大家都很熱心。
另外黃主委也趕赴溪口鄉,參觀客委會補助的文化生活館,對參與推廣的在場多位年輕工作人員表達慰勞,並給予相關建議,希望大家共同營造良好的客庄聚落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