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96年度築夢計畫成果發表會
96年度築夢計畫成果發表會訂於97年7月8日(星期二)於誠品書店信義店(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6樓展演廳舉行,將以動態現身說法及靜態成果方式展示,與大眾分享96年度築夢計畫12位錄取人之築夢經驗與感想收穫,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
詳情請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 ( http://www.ihakka.net/banner/dream/ )查詢
96年度築夢計畫成果發表會流程 97/7/8(星期二)
時段 |
流程 |
備註 |
14:00~14:30 |
媒體、來賓入場 |
|
14:30~14:35 |
「拷秋勤」樂團開場 show |
2位主唱+1位DJ |
14:35~14:40 |
長官致詞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黃玉振主任委員 |
14:40~14:45 |
貴賓致詞 |
築夢計畫評審委員 邱一新先生 |
14:45~15:00 |
築夢計畫成果分享對談 1
主持人 VS. 劉崇鳳 |
|
15:00~15:15 |
築夢計畫成果分享對談 2
主持人 VS. 陳宗怡 |
榮獲 2007台灣攝影藝術新人獎優選 |
15:15~15:30 |
築夢計畫成果分享對談 3
主持人 VS. 范姜峻宏 |
入圍 2008年金曲獎最佳樂團獎 |
15:30~16:00 |
媒體採訪、茶敘時間 |
|
14:00~19:30 |
自由交流時間 |
靜態展覽開放參觀 |
第三屆客家新聞獎28件入圍名單出爐 勝出者6/30揭曉
競爭激烈的第三屆客家新聞獎今(19)日公佈入圍名單,本屆共有91件作品報名,經9位評審、2階段分組熱烈討論後,共有專業組24件,學生組4件出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並將於6月30日舉辦頒獎典禮,公開表揚由評審共同表決出的各獎項得主。
今年客家新聞獎專業組新增3獎項,並增設學生組2獎項,已成功吸引對客家抱持熱忱的新聞人參加,經統計,專業組共有84件作品報名、學生組共7件作品報名。參賽作品報導內容中不乏深具回顧客家歷史、濃烈鄉愁的特性,並呈現堅毅卓絕的客家精神,值得肯定;但評審也期待,未來參賽作品能以客家為立基,從更高的視野來觀察及報導客家人與事的現在及未來,以更合乎客家新聞獎的宗旨──從客家觀點出發。
綜觀客家新聞獎三年來入圍及得獎名單,參賽者多半來自大眾所熟悉的媒體,如各大報與公廣集團;而今年電視類六項入圍作品全由客家電視台包辦,不僅顯示客台內部競爭激烈,也表示成立近5年的客家電視新聞專業在評審眼中已能與其他大眾媒體一較長短。
就作品內容來看,「客語流失」、「文化消逝」等相關議題仍為報導大宗。此外,桐花祭及其週邊產品的相關報導也從第二屆作品中持續增加,顯見近年政府在客語傳承與保存客家文化的政策上具有相當影響力。
第三屆客家新聞獎專業組入圍名單如下:
平面類「新聞採訪報導獎」─曹秀雲《創意好樣客》(商業周刊)、邱英明等4人《六堆文化的創新與再現》(聯合報)、王蘭英等13人《客家文化系列報導》(自由時報)、何榮幸等7人《「末代菸農,何去何從」專題報導》(中國時報);「新聞攝影獎」─呂恩賜《創意好樣客》(商業周刊)、林順良《洗衣場是消息傳播站》(聯合報)、陳怡誠《美濃菸農奏起晚安曲》(中國時報);「新聞評論獎」─張義品《心懷客家 認同本土 客家新聞評論系列》(客家雜誌)、張美煜《立法救客語─還我母語運動的新課題》(師大國文)、盧思岳《破除「蚊子館」的績效迷思》(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地方報導獎」─席艷俠等6人《人文步道系列》(自由時報)、趙容萱等5人《都會訪「客」系列報導》(聯合報)、陳璟民等9人《做客台北~客家鄉親都會尋根系列》(自由時報)、郭靜慧等3人《大家來做客─基層紮根臉譜系列》(自由時報)。
廣播類「新聞採訪報導獎」─林昌盛、陳秋萍《尋轉老頭擺》(大漢)、鍾麗香《「客家心鐵路情」系列報導》(台廣)、劉文珍、黃麗如《隱藏的身影 消蝕的聲音─發現彰化縣的福佬客》(教育);「新聞播報獎」─江光大、許千蕙《「現代客家」系列》(央廣)。
電視類「新聞採訪報導獎」─宋宇娥、蔡裕昌《農產要血統》(客台)、謝佳凌《台灣情客家水系列》(客台)、彭晉祿、李一凡《台灣日光燈關廠事件》(客台);「新聞播報獎者」─吳奕蓉《「暗夜客話新聞」》、向盛言《澳洲經理說:「對不起/中國的西藏?世界的圖博?》(客台)、余思嫻《專訪:大人物知識管理集團董事長范揚松/專訪:主人翁心算創辦人 曾春兆》(客台)。
學生組作品因為是首度辦理,宣傳時程短,僅7件符合資格,評審除鼓勵今年的參賽者,更呼籲所有在校學生動起來,提升客家事務的校園能見度,也為自己爭取榮譽。學生組入圍名單如下:「文字媒體類」─傅立萍《苗栗老行業發表 老將們重出江湖》(聯合大學)、吳珍妮《「客博會體驗傳統客家文化 豐富多元」》(中正大學);「影音媒體類」─陳姵茹《搶救客語大作戰─童言童語說客話》(長榮大學)、劉佳毓《藍衫與客家》(長榮大學)。
客家新聞獎每年報名日期為4月1日至4月30日,參賽作品為前一年4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止,有興趣爭奪客家新聞獎項最高榮譽者,不妨從現在就開始關心與發掘有趣、感人的客家人、事、物,製作出兼具廣度與深度的客家新聞,讓客家新聞獎一年比一年更精采可期!
表揚績優「客語家庭」活動即日起受理報名
您通過客語能力認證了嗎?您家裡有哪些人也通過了呢?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自94年起開辦客語能力認證考試,迄今已辦3次初級、1次中級暨中高級考試,多達31,929人報考,有23,385人合格,這之中有祖父帶著子女及孫子女一起參加,也有父母攜著子女共同參與,亦有同一家庭多位兄弟姊妹相偕報考,「家庭」是傳承客語最根本的地方,也是學習客語最重要的場所,「客語家庭」是 馬總統客家政策重要的項目之一,97年度首先開跑的將是「客語家庭」表揚活動。
凡家庭成員相互間有2代、3代、4代之直系血親,或半數以上成員通過客語能力認證者,均可報名參加史上第1次的「客語家庭」表揚,將獲頒「客語家庭」標章及感謝狀,以資鼓勵。目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以 黃主任委員玉振的信函,通知所有通過認證人員來報名,惟因響應政府節能減碳政策,報考時凡留有電子信箱者,則會以電子郵件傳達。相關活動訊息及調查表請至客委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查詢下載,也請通過客語認證的人員,留意自己的信箱或電子郵件,凡符合表揚條件者,請於97年7月15日(星期二)前填妥調查表,以傳真、郵寄或E-mail等方式送交客委會。
這項表揚活動,只是推動「客語家庭」的第一步,黃主任委員表示:今後還會對非客籍家庭,但2代以上致力學習客語,經認定有成效者,或是客籍家庭長年全部使用客語者,以及經客委會認定符合家庭內積極學習客語及運用客語者,均將予以表揚。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客家語言文化的傳承,「家庭」是最重要的推手,客委會鼓勵全家人共下學客家話、快樂說客家話,增強家庭的凝聚力,營造更和諧的家庭生活,歡迎大家加入「客語家庭」活動的行列。
97年度「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7/1~7/31日受理申請
本會97年度「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自7月1日起至7月31日止受理申請,歡迎2年內以客家相關研究為主題,並已取得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公私立大學院校研究所博、碩士學位者,踴躍報名參加。本案作業要點及相關文件,請逕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首頁→主動公開之政府資訊→法規及行政規則→行政規則)查詢下載。
↑TOP
97年度第2次「客家優良出版品補助作業」自7/1~7/31日起受理申請
本會97年度第2次「客家優良出版品補助作業」自7月1日起至7月31日止受理申請,歡迎各界踴躍提案。
本案相關資訊及作業要點(含附件表單),請逕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查詢下載(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8373&ctNode=669&mp=3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