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度客語能力認證中級暨中高級考試共計11,254人報名(最小年齡9歲,最長年齡為84歲),口試到考人數為7,977人,筆試到考人數為8,012人,到考率約七成。中級合格者4,357人,合格率占54.7%,中高級合格者2,637人,合格率占33.1%,總計有6,994人通過認證,合格率為87.8%。
其中,中級最年輕的合格者為10歲,有1人,最年長之合格者為77歲,有1人,26歲以上之合格率占通過者比例達8成以上。總計國小生到考53人,有11人合格,合格率為20.75%;國中生到考153人,有62人合格,合格率為40.52%;高中生到考148人,有50人合格,合格率為33.78%;大學生到考332人,有207人合格,合格率為62.35%。而各腔調之到考合格率,四縣腔為55.9%、海陸腔為52.71%、大埔腔為50.72%、饒平腔為 52%、詔安腔為51.02%。
中高級最年輕的合格者為10歲,有1人,最年長之合格者為75歲,有1人, 26歲以上之合格率占通過者比例達9成以上。總計國小生到考53人,有1人合格,合格率為1.89%;國中生到考153人,有1人合格,合格率為0.65%;高中生到考148人,有3人合格,合格率為2.03%;大學生到考332人,有15人合格,合格率為4.52%。而各腔調之到考合格率,四縣腔為31.79%、海陸腔為37.11%、大埔腔為26.79%、饒平腔為44%、詔安腔為46.94%。
根據本會針對考生所做的出口問卷調查分析顯示:
.族群分布:參與此次考生有93.9%為自我認定為客家人(單一及多重認定),4.4%為閩南人,1.2%為新住民,0.3%為原住民,0.1%為外籍人士,因而推論此次參與者,其客家意識濃,且客語能力較佳。
.考生背景:有59.4%的考生曾經取得客語能力認證初級考試合格證書,而未取得之80.6%是因為未曾報考。另,有13.0%的考生已取得教育單位之客語教師資格。
.教育程度:大部分教育程度在高中職以上(占93.4%),其中以大學或專科程度之考生占了60.7%。這比例亦較96年有明顯增加。
.考試動機:有65.7%的考生參與認證之動機是「想取得客語能力專業認證」,而74.8%的考生是「想知道自己的客語能力」;「想從事客語教學工作」的比例為39.0%;「儲備未來工作升遷或調職的資格」的比例占18.0%;「工作環境需使用客語」的比例為8.5%;「取得學位資格之需要」的比例為4.6%,顯示客語認證已具備其他專業證照的性質,可在職場上或生涯規劃上取得加分效果。
.學習管道:大部分考生從小在家學習客語(占91.7%),而其他學習管道相較於前3次客語能力認證初級考試中,以「聽客語廣播或看客家電視學習」在今年成長幅度最大,顯示政府輔導客家媒體,讓民眾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管道,已見成效。而年齡在13歲以下及13-15歲考生在學校學習客語的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年齡層,對推動客語生活學校的成果而言,是值得肯定的一項數據,且能帶動許多中小學生參與認證考試。
.考題難易度:相較於96年的客語能力認證初級考試,本次中級暨中高級試題的容易度大幅下降,困難度大幅提升,顯示本次試題的難易度確實可鑑別出客語中級、中高級的程度。筆試方面,考生認為較能測出考生的客語能力之前3項目,依序為文義測驗、詞彙測驗、篇章結構;口試方面,則依序為華語轉換客語、朗讀測驗、聽力閱讀測驗。
此次考試,就應考人的職業別來看,公務人員(15.03%)、教師(21.38%)及學生(12.16%),共占48.57%,而就業族群及學生占應考人89.91%,顯示客語認證已具備其他專業證照的性質,可在職場上或生涯規劃上取得加分效果。
客語能力認證考試定位為國家級的檢定考試,出題採入闈方式進行,閱卷過程亦十分嚴謹,答案卷、口試錄音帶均以彌封之設計,以達到公開、公正、公平之原則,以保障考生權益。筆試閱卷(含口試之聽力測驗)採單、複閱,口試亦採平行兩閱。此次認證,總計動員251位老師(四縣腔155位、海陸腔63位、大埔腔26位、詔安腔及饒平腔各3-4位)進行閱卷工作。因每位閱卷老師均採隨到隨時取卷之方式閱卷,試卷均為彌封處理,以達絕對之公平性。
本次認證,考生可透過3種管道查榜:
一、現場查榜: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3號(中油大樓1樓圓弧廳,至5月16日止。)
二、查榜專線:0800-085086(免付費電話)
三、查榜網站: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網站及 客語能力認證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