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交響樂音樂會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2005年a-ha客家藝術節,首次在國家音樂廳隆重演出的「客家交響樂音樂會-林昭亮與長榮交響樂團」,特邀請國際知名華裔小提琴家,也是客家女婿的林昭亮先生,回國首演客家小提琴協奏曲,以西方交響樂形式展現東方傳統客家曲風,開創客家音樂藝術表演的新風貌,並獲得大家的熱烈回響。自此每年的a-ha客家藝術節,我們都為大家安排精采的交響樂盛宴-2006年的「又見交響樂音樂會-長榮交響樂團」,以及今(2007)年除了邀請旅美知名新生代客籍鋼琴家黃海倫小姐,以精湛的琴技彈奏多首膾炙人口的客家樂曲之外,另又精心籌劃「六堆交響樂音樂會」,為今年的a-ha劃上完美的句點。
屏東六堆地區是南部客家最大聚落,其豐美的人文風土及樸實的生活建築都值得我們細心維護。在生活建築方面,致力修復菸樓、夥房等古建築,以保存原有客家特色建築之風貌,並成立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提供民眾深入瞭解六堆客家歷史脈絡;在人文風土方面,2006年起協助將延續40餘年,被譽為「大武山下的小奧運」的傳統活動-六堆運動會擴大辦理,記錄並反映出六堆客家團結奮勇的義勇精神,希望藉由六堆運動會的舉辦,喚起六堆義勇精神的熱情。而發起六堆交響樂的創作,就是希望六堆特有的人文風情及客家先民的義勇精神,藉由音符的巧妙轉化,重新展現六堆豐沛的生命力!
六堆交響樂特委託國內知名作曲家陳樹熙先生、李和莆先生及劉學軒先生,以不同角度及元素切入創作發想,為六堆的歷史故事及生活形式譜出樂章,記錄六堆歷史人文風貌-有氣勢磅礡的六堆義勇精神、有風格婉約的南部客家小調、還有俏皮活潑的地方人文特色!3位作曲家精心創作的5首交響樂章,並委由國內經驗豐富且具專業水準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音樂會中搭配六堆在地的鍾雲輝客家八音團,以中西樂器融合出既多元又和諧的表演形式,為六堆客家妝點出濃厚的藝術氣息,並詮釋出不同以往的風貌。
推展藝術創作是現今21世紀文化藝術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結合客家人文歷史元素的音樂藝術創作-六堆交響樂,是客委會在客家音樂發展上的創新突破!我們將持續推展台灣本土藝術創作,希望客家的一點一滴都能藉由各式的藝術表演形式,持續綻放、推陳出新,為國內表演藝術開啟嶄新的一扇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主任委員 李永得
演出日期: 2007 年 12 月 29 日(六)晚上 7 : 30
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 588 號)
指導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單位: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客席指揮:陳樹熙
作曲家:李和莆(文彬)、陳樹熙、劉學軒
八音團:鍾雲輝客家八音團
胡琴:彭苙榳
嗩吶:郭進財
演唱:劉秀暐、彭兆宏
演出曲目:
(一)陳樹熙:《平板》
(二)李和莆(文彬):《客謠風情》三首源自高雄縣境內流傳的客家曲調
(三)陳樹熙:《歌會》-歌者+管絃樂團
(四)陳樹熙:《八音協奏曲》-鍾雲輝客家八音團+管絃樂團
- 響笛-十二丈-大吹
- 四大調-弦索調
- 七句詩+大團圓-吹場樂/大吹
(五)陳樹熙:《六堆即景》管絃樂團+獨奏樂器
- 前堆-麟洛:「賣茶調」的聯想
- 後堆-內埔:海軍陸戰隊的龍泉
- 右堆-美濃:黃蝶谷的蝴蝶
- 先鋒堆-萬巒:三隻小豬的豬腳聯想
- 中堆-竹田:米倉與農田(胡琴)
- 左堆-佳冬:狂飆山歌(嗩吶)
(六)劉學軒:管絃樂曲《六堆戰紀∼1721》
新創曲目介紹:
創作人 |
創作曲目 |
創作說明 |
長度及段落 |
劉學軒 |
六堆戰紀 ~1721 (新創) |
1721 年(清康熙 60 年),聚集在台灣高屏一帶的客家庄,為保衛家園抵抗鴨母王朱一貴之亂,由六個地方的鄉民(今六堆)組成六隊義勇軍,在媽祖廟會師抵禦外侮,最後凱旋而歸,清廷有鑑於鄉民平亂有功,特建忠義亭以褒揚與紀念此事。 |
20 分鐘,採單樂章序曲形式,共分為七個段落:
1. 序 1721 2. 亂_鴨母王的崛起 3. 濫濫庄的清晨 4. 媽祖廟的會師 5. 義勇六隊出擊 6. 戰場與對峙 7. 忠義亭的光輝 |
李和莆(文彬) |
客謠風情
(新創) |
三首源自高雄縣境內流傳的客家曲調,主要是延續作曲家自己近年寫作「 台灣系列」的 想法,以台灣本土相關地域與素材為主軸,透過不同的手法,創作真正屬於自己民族的音樂作品。 |
10 分鐘 三首樂曲內容: 第一篇、五更鼓(山歌調) 第二篇、大埔調(美濃山歌調) 第三篇、十八摸 |
陳樹熙 |
八音協奏曲
(編創) |
本曲將以八音團的演奏做為核心,圍繞著這八音的古老演奏創寫背景與伴奏,以新的理念為古老的音樂添加現代化的外貌,第一、第三段樂曲皆是鼓吹樂,第二段是美濃地區著名的四大調,新舊異質的結合將把這些音樂帶入 21 世紀新風味。 |
20 分鐘 1、響笛-十二丈-大吹( 6' ) 2、四大調-弦索調( 10' ) 3 、七句詩+大團圓-吹場樂 / 大吹( 4' ) |
陳樹熙 |
歌會(新創) |
本曲是以美濃地區的歌唱-對唱形式「歌會」做為主軸,將客家的歌謠融為一個整體,勾勒出客家歌謠的風貌。 |
10 分鐘
歌者+管絃樂團( ca.10' ) |
陳樹熙 |
六堆即景
(新創) |
「六堆即景」是一組描寫六堆風土民情的音樂,取材自客家傳統歌謠,結合古典、民俗、前衛、流行的曲風,以生動活潑的音樂為六個地區畫出傳神的音畫。 |
20 分鐘
•前堆-麟洛:「賣茶調」的聯想(中提琴)
•後堆-內埔:海軍陸戰隊的龍泉(小號)
•右堆-美濃:黃蝶谷的蝴蝶(長笛)
•先鋒堆-萬巒:三隻小豬的豬腳聯想
•中堆-竹田:米倉與農田(胡琴)
•左堆- 佳冬:狂飆(戰備跑道)的山歌(嗩吶) |
97年度築夢計畫錄取名單!!
序號 |
姓名 |
性別 |
計畫主題 |
出國國家 |
類別 |
1 |
章嘉倩 |
女 |
冠軍之路 -- 運動員的終極夢想 |
義大利、德國、塞爾維亞 |
其他 |
2 |
陳志翰 |
男 |
新客家、新滋味、新生命 -- 新加坡餐飲發展與新亞洲料理之探訪計劃 |
新加坡 |
多元文化 |
3 |
徐灝翔 |
男 |
探尋人聲極限可能,挖掘古老吟頌的秘密 -- 蒙古草原喉音學習計劃 |
外蒙共和國、圖瓦共和國 |
藝術 |
4 |
張鵑后 |
女 |
生命是一場頑強的遊戲 -- 協助重建之行 |
印度、斯里蘭卡 |
社區營造 |
5 |
黃郁芳 |
女 |
「客」居他鄉 -- 印度塔壩客家人田野紀實 |
印度 |
多元文化 |
6 |
陳俊樺 |
男 |
神聖與世俗的界線 -- 青海熱貢地區佛教唐卡藝術與藝人研究 |
大陸地區 |
藝術 |
7 |
吳純慧 |
女 |
佇立在黑暗中的燈塔 -- 視覺障礙國際組織光明之家 Lighthouse Intermational 志工服務計劃 |
美國 |
志工服務 |
8 |
陳治安 |
男 |
印尼雨林的美麗與哀愁 -- 環境志工的觀察與體現 |
印尼 |
志工服務 |
9 |
何思蓉 |
女 |
老袓宗的呼國喊 -- 馬來西亞華人社區文化資產搶救運動 |
馬來西亞 |
志工服務 |
10 |
邱惠愉 |
女 |
走尋傳統 -- 中國邊疆 : 傳統金工取經之旅 |
大陸地區 |
藝術 |
11 |
陳建軒 |
男 |
流血現場 -- 海外客家革命探源 ( 探訪馬來西亞砂共客家軍 -- 揭開焰山部隊傳奇面紗 ) |
馬來西亞 |
藝術 |
12 |
李榮源 |
男 |
遇見在地的聲音與力量 -- 我在 TBCAF 人道援助工作中虛心謙卑 |
泰國 |
志工服務 |
13 |
廖致苡 |
女 |
Recording- 由我手中的攝影機紀錄另一部攝影機前與後的計畫 |
澳洲、紐西蘭 |
多元文化 |
14 |
謝洵怡 |
女 |
生態與窮人的理想國度 -- 墨西哥與古巴的農業生態之旅 |
墨西哥、古巴 |
其他 |
15 |
黃梓琪 |
女 |
原色載體 |
大陸地區 |
藝術 |
16 |
劉芳婷 |
女 |
追尋最終烘焙美味 -- 攪拌中西活力麵包 |
法國 |
多元文化 |
17 |
葉至芫 |
女 |
聯合國實習志工藝文行 |
美國 |
志工服務 |
世界青年客家文化研習營結業式- 各國青年邀您分享客家文化體驗成果
48名來自印尼、馬來西亞、澳洲及美國等地的青年朋友,將成為客家文化散播全球的種子!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與僑務委員會共同辦理之「2007年世界青年客家文化研習營」第2梯次活動,於本(12)月22日劃下句點。主辦單位特別於21日(星期五)上午在救國團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舉行結業式,讓這些青年朋友與各界分享他們對客家文化的體驗心得。
「世界青年客家文化研習營」是為了讓客家語言及文化獲得海外青年的理解與認同,藉由親身走訪體驗及相互學習觀摩的方式,在為期三週的營隊中,透過客家美食DIY、客家俚語、音樂趣味教唱、客家史蹟巡禮、客家工藝DIY、三義木雕、客家電視台參訪,及新竹北埔、台中石岡客家文化巡禮等活動,讓參與的青年學員開啟對客家的認識, 體驗客家的美好,並從中培養對客家語言、民俗、 音樂、戲劇、美食、建築等面向的興趣。
三週的行程一路走來,這些青年朋友由彼此陌生到相知相惜,也經由各式的觀摩、體驗而對客家有了初步的理解與認識。除了見識到台灣的好山好水,目睹台灣現代化的建設,也感受到了客家文化帶給大家的感動與熱情。
主辦單位表示,希望這次活動能成為海外青年互相結緣、深入交流的開始,讓友情的連結帶動客家文化擴展至世界各地,生根發苗,成長茁壯。
重現「南美和、北華興」爭冠盛況 客家電視台【大將徐傍興】邀民眾參觀拍攝現場
重現台灣棒球史上「南美和、北華興」兩大名校爭冠盛況,客家電視台【大將徐傍興】劇組將在12月27日(星期四)下午一點,於屏東縣立棒球場拍攝球賽劇情,歡迎民眾到場參觀並擔任群眾演員。參加者除可藉此了解電視劇的作業情形外,還有機會獲得「大將徐傍興」紀念球、紀念T恤等限量商品。
【大將徐傍興】是客家電視台將在1月7日播出的精緻連續劇,內容介紹美和中學創辦人、客籍醫學博士徐傍興的故事。由於美和中學是一所棒球名校,劇情內容也對此有許多鋪陳,「南美和、北華興」冠軍賽更是重要情節之一。為了讓大家對這部好戲有更多了解及參與感,客家電視台特別邀請民眾參觀拍攝並下場擔任群眾演員;性別、年齡不限,但配合劇情需要,劇組特別提醒參加的民眾記得穿著短袖的素色服裝。
當天參與的民眾除了可藉此了解電視劇的拍攝作業外,主辦單位還將安排贈獎遊戲,邀請民眾與演員同樂,獲勝的人就可得到「大將徐傍興」紀念球、紀念T恤等限量商品。有意參加者,可聯絡02-26338200客家電視台,或至www.hakkatv.org.tw 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