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亮與Sejong獨奏家合奏團,2006年「新四季計劃」全球首演

林昭亮與邱議瑩副主委在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地球上每個角落,都有特屬的人文、風情、歷史,交織而成獨一無二的四季風情。2006年,11月26、27、29日林昭亮分別巡迴在台中、台南、台北,邀大家以四季音樂為語言,體會地球村的豐富多元的四季風情。

    2006年「新四季計劃」,全球首演。「Hakka四季」,訴說客家採茶的辛勤與豐收的喜悅,為知名作曲家鍾耀光特地為林昭亮此次回台演出,納入客家歌謠元素重新譜曲之作品。探戈大師皮亞佐拉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結合拉丁民族的音樂語言─Bossnova,是引領時尚的新音樂語言;如詩如畫的韋瓦第「四季」,是樂迷心中永恆的經典之作。本期主題                            

 

新聞快報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11 ∼ 12 月藝文活動訊息》新聞快報
•「流轉客家風華」客家創意服飾開發成果展新聞快報

地方活動
.『內埔老街風華再現』寫生比賽報名須知地方活動
.  苖栗縣「2006客家藝術節開鑼了」地方活動
.「95年度吉安鄉客家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 」訊息地方活動
.  2006新埔粄條節粄條達人競賽辦法地方活動
.  芎林鄉蕃茄產業文化活動 廿五、廿六日登場地方活動

.  展現蕭如松藝術特質,塑造竹東藝文中心地方活動

 

•林昭亮與Sejong獨奏家合奏團 2006年「新四季計劃」全球首演

人文•時尚•經典的完美呈現
Hakka、Tango、Classical

        記者會一覽。地球上每個角落,都有特屬的人文、風情、歷史,交織而成獨一無二的四季風情。2006年,11月26、27、29日林昭亮分別巡迴在台中、台南、台北,邀大家以四季音樂為語言,體會地球村的豐富多元的四季風情。

        2006年「新四季計劃」,全球首演。「Hakka四季」,訴說客家採茶的辛勤與豐收的喜悅,為知名作曲家鍾耀光特地為林昭亮此次回台演出,納入客家歌謠元素重新譜曲之作品。探戈大師皮亞佐拉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結合拉丁民族的音樂語言─Bossnova,是引領時尚的新音樂語言;如詩如畫的韋瓦第「四季」,是樂迷心中永恆的經典之作。

林昭亮在記者會上演奏一小段曲目。        在台灣無人不曉的小提琴巨星林昭亮,一直致力於創造新的音樂生命,展現出更豐富的音樂語言和演出形式。1997年、2000年、2003年三屆的巨星音樂節,林昭亮力邀全球最頂尖的音樂家同聚一堂,涵括獨奏、室內樂、協奏曲,讓樂迷一覽音樂呈現的多樣面貌。自2001年起受任為南美加州SummerFest La Jolla音樂節藝術總監,這個著重現代曲風的音樂節備受國際樂壇矚目。每次回台,他總是抽空在台舉辦大師講座;透過與其它音樂家、樂迷不同形式的音樂對話,豐富的生活體驗和不斷的自我創新,林昭亮永遠走在樂壇前端,呈現他綿綿不絕的音樂活力。林昭亮的「新四季計畫」,在國際樂壇大受矚目,與他合作的樂團都是一時之選,此次與之合作的Sejong獨奏家合奏團,更被譽為「頂級無指揮管弦樂團」。

        2006新四季計畫,林昭亮與Sejong獨奏家合奏團攜手合作,為您譜出經典與創新,客家、探戈、古典所激盪的絕對衝擊!絕對的新世界音樂!

[演出曲目]
鍾耀光:Hakka四季
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大埔調•桃花開

皮亞佐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

韋瓦第:四季,作品8
第一號E大調「春」 第二號G小調「夏」
第三號F大調「秋」 第四號F小調「冬」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更動權

[演出場次]
11月26日 台中中興堂
11月27日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藝廳
11月29日 台北國家音樂廳


林昭亮/ 小提琴
Cho-Liang Lin/ Violin

小提琴家林昭亮        出生台灣的小提琴家林昭亮,以才氣縱橫的技巧及溫暖優美的樂音,贏得世界各地樂界人士及樂迷的讚嘆喜愛,是國際聞名的青年演奏家,演出足蹟遍及全球,更獲得2000年著名音樂雜誌「Musical America」最佳器樂家的殊榮。
近年來,林昭亮持續的參與世界樂壇的盛事。林昭亮的足跡遍及四大洲,並與挪威、芬蘭、澳洲、紐西蘭、日本、台灣、馬來西亞、加拿大以及美國各重要樂團合作演出。除了傳統的古典曲目,林昭亮致力於現代曲目推廣。如林昭亮與大提琴家范雅志,由林望傑指揮聖地牙哥交響樂團,首演台灣作曲家金希文的雙重協奏曲;與鋼琴家安得列-麥可 舒普(Andre-Michel Schub)首演中國作曲家盛宗亮的Three Fantasies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今夏林昭亮參與了亞斯本、拉維尼亞、聖塔菲以及納坦尼的演出。

        林昭亮身兼SummerFest LaJolla的藝術總監,其貢獻被洛杉磯時報盛讚:「他將最平易近人以及最令人興奮的節目合而為一」。身為音樂節的音樂總監,林昭亮更讓許多知名的音樂家,在音樂節中首演作品,如陳怡、奇•柯瑞亞、菲利普•葛拉斯、約翰·哈濱遜、馬克•歐康諾、沙隆尼等。身為獨奏家,他曾首演譚盾、喬爾•霍夫曼、克裡斯多福•羅斯、齊格邁斯特、崇塔克斯、喬治•沃克以及陳怡的協奏曲。

        林昭亮的錄音作品曾為Sony Classical, Decca, Ondine and BIS等多家唱片公司發行,並曾獲留聲機雜誌的年度最佳錄音,以及兩次的葛萊美獎的提名。在SONY,其錄音的曲目涵蓋從莫札特到史特拉汶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布拉姆斯、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德布西及拉威爾的室內樂作品。在DECCA則與蕭•沃爾夫指揮聖保羅室內樂團,以及吉他名家莎朗•伊絲賓所共同錄製的阿隆•傑•肯尼司的小提琴與吉他的雙重協奏曲。於BIS,則錄製陳宜的民歌舞曲。在Ondine所錄製的胡賽的小提琴協奏曲,也被紐約時報認定為2004年最佳古典音樂專輯。最新的錄音則是與SEJONG所錄製的韋瓦第的四季,以及與安東尼•紐曼、喬治•汀特勒、黃海倫的合作也將於秋季由Naxos發行。

        1960年林昭亮出生於台灣,5歲起學習小提琴。少年時期留學澳洲,受到帕爾曼的大師班的啟發,決心師事帕爾曼的老師桃樂絲•狄蕾。1975年在他15歲時前往紐約,於茱麗亞音樂院正式成為狄蕾的學生。在贏得了第一屆馬德里所菲亞皇后大賽後,林昭亮開始展開了其國際的演出生涯。自1991年林昭亮為美國茱麗亞音樂學院的教授,於妻子及女兒定居於紐約。

ISS獨奏家合奏團 International Sejong Soloists (SEJONG)

SEJONG獨奏家合奏團        自1995年開始,來自紐約的 (SEJONG),樹立起他們無指揮弦樂團的絕佳形象,他們已在美國、歐洲、亞洲舉辦過250場以上的音樂會。被喻為「文化大使」,來自茱莉亞音樂學院與耶魯大學的藝術總監姜康(Hyo Kang)教授,帶領著十四個來自澳洲、加拿大、中國、德國、日本、韓國、台灣以及美國的傑出音樂家,致力於各個演出、電視轉播、青年教育活動,以及全世界的慈善活動。

        ISS獨奏家合奏團以其凝聚力、優美的樂音以及清新的曲風著稱,他們跨足於卡內基大廳、甘迺迪中心、林肯中心、倫敦哈默林大廳、巴黎師範音樂院、日本三多力大廳、曼徹斯特布里奇沃特音樂大廳、首爾藝術中心、台灣國家戲劇院等場地演出。並於亞斯本音樂節、韓國Great Mountain 國際音樂節及音樂學院常駐演出。自2004年起,他們就成為主要弦樂團,而Sejong Plays Ewazen則是他們詮釋Eric Ewazen的作品,專輯是由Albany Records發行。另外,韋瓦帝的四季專輯是與小提琴家林昭亮合作預計於2006年由Naxos發行。ISS獨奏家合奏團也在美國的國家公共廣播的Performance Today以及CNN電台Paula Zahn的綜藝節目中現身。

        Sejong同時也致力於創造全新的曲目,並嘗試以嶄新的合作前進。新專輯的曲目大部份是他們受作曲家委任製作。作曲家包括了Gordon Chin、姜信日、Augusta Read Thomas、Behzad Ranjbaran與Huang Ruo,而Sejong預計能在未來一年中擴大演出曲目,他們最近的演出包括了Love Past Cure 的世界首演,這是Sejong受託創作的一部新歌劇,呈現了蒙特威爾第的牧歌,以及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曾與Sejong同台合作的藝人有約夏.貝爾、張莎拉、鄭京和、費迪米亞.法斯曼、佛萊雪、林.哈瑞、莎朗.易絲賓、約瑟夫.卡利斯坦、Garrick Ohlsson、林昭亮、夏漢、Young-ok Shin與祖克曼等。雖然ISS獨奏家合奏團是以演出為重,但他們對於教育的貢獻不遺餘力。他們定期舉辦音樂會,指導大師班,並為各年齡層的學生舉行近距離的演出。

        ISS獨奏家合奏團的主要贊助包括Samsung Electronics America Inc.與韓國航空,也曾為Samsung Classics label錄製過兩張專輯。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11 ∼ 12 月藝文活動訊息》

        

配合「 2006a-ha 客家藝術節」,本會於 11 月起展開一連串藝文表演活動,從傳統戲曲表演到現代歌唱藝術,更包含融合東西方元素的客家交響樂曲,喜愛客家文化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

§ 又見客家交響之夜音樂會

場次

活動時間

演出團體(人)

活動地點

1

95 年 12 月 1 日(星期五)

晚間 7 : 30

長榮交響樂團
鋼琴家陳瑞斌
女高音邱玉蘭
男高音呂錦明
嗩吶家林子由

中壢藝術館音樂廳

(中壢市中美路 16 號)

備註:索票請洽中壢藝術館( 03 ) 4258804

或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03 ) 3322592 轉 823

§ 客家大戲「羅芳伯傳奇」展演

場次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1

95 年 11 月 24 日(星期五)
晚間 7 : 30

苗栗縣文化局中正堂
(苗栗市自治路 50 號)

2

95 年 11 月 25 日(星期六)
下午 2 : 30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正堂
(台北市愛國西路 1 號)

3

95 年 11 月 25 日(星期六)
晚間 7 : 30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正堂
(台北市愛國西路 1 號)

4

95 年 12 月 8 日(星期五)
晚間 7 : 30

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
(竹北市縣政九路 146 號)

備註:現場免費索票進場。

§ 95 年度客家傳統戲曲巡演

場次

演出時間

縣市

鄉鎮

演出地點

演出劇團

1

95.10.28 星期六
下午 7 : 00

宜蘭縣

三星鄉

天送埤社區活動中心廣場

景勝戲劇團

2

95.11.04 星期六
下午 7 : 00

台中縣

東勢鎮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廣場

貴鳳歌劇團

3

95.11.11 星期六
下午 7 : 00

桃園縣

楊梅鎮

楊梅火車站前廣場

德泰歌劇團

4

95.11.19 星期日
下午 2 : 00

花蓮縣

吉安鄉

花蓮縣客家民俗會館演藝堂

新樂園戲劇團

5

95.11.25 星期六
下午 2 : 00

吉安鄉

花蓮縣客家民俗會館演藝堂

景勝戲劇團

6

95.12.1 星期五
下午 7 : 00

鳳林鎮

鳳林鎮民廣場

朝安戲劇團

7

95.12.2 星期六
下午 7 : 00

南投縣

國姓鄉

護國宮前廣場

龍鳳園戲劇團

8

95.12.2 星期六
下午 7 : 00

花蓮縣

玉里鎮

璞石閣公園

金輝社歌劇團

9

95.12.9 星期六
下午 2 : 00

苗栗縣

頭份鎮

永貞宮前廣場

朝安戲劇團

10

95.12.9 星期六
下午 7 : 00

台東縣

台東市

台東縣文化局演藝廳

德泰歌劇團

11

12/10 星期日
晚上 7 : 30

苗栗縣

造橋鄉

萬善寺前廣場

龍鳳園戲劇團

12

12/11 星期一
晚上 7 : 00

桃園縣

觀音鄉

甘泉寺前廣場

竹東金輝社

歌劇團

13

12/15 星期五
晚上 7 : 00

苗栗縣

頭屋鄉

五聖宮前廣場

新樂園戲劇團

14

12/16 星期六
晚上 7 : 00

花蓮縣

瑞穗鄉

青蓮寺前廣場

新永光歌劇團

第 1 團

15

12/17 星期日
晚上 7 : 30

新竹縣

橫山鄉

橫山國小大操場

朝安戲劇團

16

12/17 星期日
晚上 7 : 00

苗栗縣

銅鑼鄉

銅鑼火車站前廣場

貴鳳歌劇團

17

12/22 星期五
晚上 7 : 00

桃園縣

新屋鄉

范姜古厝廣場

景勝戲劇團

18

12/23 星期六
晚上 7 : 30

新竹縣

芎林鄉

廣福宮前廣場

德泰歌劇團

19

95.12.23 星期六
下午 7 : 00

苗栗縣

三灣鄉

五榖廟前廣場

新永光歌劇團

第 1 團

另有其他相關藝文活動,詳情請上行政院客委會 www.hakka.gov.tw 查詢。

「流轉客家風華」客家創意服飾開發成果展
~傳統•時尚•創意的客家風~

        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客家創意服飾開發暨行銷推廣」活動,26日於高雄愛河畔音樂館舉辦「流轉客家風華」客家創意服飾開發成果展,客委會李主任委員永得、邱副主任委員議瑩及高雄市葉代理市長菊蘭,穿著融合傳統文化與時尚感的創新客家服飾登台,和模特兒群共同詮釋經過時光流轉的客家創意服飾。

        「客家創意服飾開發暨行銷推廣」活動,經過近半年的籌劃與開發,除於8月8日辦理一場客家服飾特質與文化傳承研討會外,並已於10月26日假國家戲劇院辦理「流轉客家風華」成果展,展現客家創意服飾開發之成果。昨日移師高雄愛河畔音樂館舉辦之動態成果發表會,由高雄市政府、屏東縣中堆文教協會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服飾科學管理系共同協辦、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承辦,邀請到六位時裝設計師、五所大專院校服裝設計系學生和七家地方服飾業者共同展出123套客家創意服飾,在愛河畔迷人的夜景下,十八個設計工作群依序上演客家華服。

        本次時裝秀最特別的是在動態秀前,舉辦多次研討會和設計實務課程,輔導客家傳統地方業者進行設計開發,讓業者對時尚與傳統激發出的mix & match交錯運用手法有深刻的心得,像是丹寧牛仔布料和傳統客家花布的拼接等,地方業者有了突破以往的創新思維。同時客委會更將客家文化向下紮根,補助屏東縣中堆文教協會辦理「客家意象布料設計競賽暨創意服裝開發計畫」,邀請大專院校學生參加「2006全國客家意象布料設計競賽」及「2006客家創意服飾開發競賽」,融合年輕人的新客家觀點,大膽的搭配設計,展現客家服飾活潑創新的面向。

        至於時尚設計部分,李春枝以「軌跡」為題,用帶有斑駁感的藍與討喜的棗紅呈現出客家服飾的基調,拼貼呈現桐花的浮水印效果。呂芳智以極簡來呈現客家人勤儉、樸實的內在精神,並結合傳統與現代,呈現不同風貌的「時尚客家」。李卉羚則認為各種厚薄不同材質能同時相容,是客家精神包容力的展現,所以用立體花表現客家豐富的內涵,呈現「山青•水媚•油桐花語情」的感覺。林國基藉由不同層次的中國印花及客家服飾圖騰,搭配清柔典雅的色彩和現代東方風,呈現出「客家服飾新時尚運動」。葉珈伶的「MIX & MATCH」,則是由於作客新竹北埔引發出的靈感,用現代有機線條拼接融合,成為新的客家民俗創意服飾。蔡麗玉則運用客家傳統服飾「大襟衫」、「大襠褲」等幾何化「直線剪裁」的結構特性,巧妙將”極簡的”國際時尚風潮,與簡約質樸、精美內斂的客家風範相結合,創造出「Glamorous Hakka!」。

        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表示,這是客委會第一次辦理客家服飾的創新改良,很高興參與的設計群能展現創意,秉持客家簡樸、含蓄執著的傳統精神,加入時尚新意,創作出具客家新風貌的服飾。

        高雄市代理市長葉菊蘭也表示,「家頭教尾、田頭地尾、灶頭鑊尾、針頭線尾」是對傳統客家女性最貼切的形容。隨著時代變遷,現代客家女性呈現多元面向,而客家服飾亦因此而轉型。很高興看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運用客家服飾的傳統元素,融入時尚新語彙,展現時而優雅、時而俏麗,卻不失客家簡約本質的創新服飾,讓本土原創文化邁向國際流行殿堂。她也為此活動熱烈喝采!

        「客家創意服飾開發暨行銷推廣」活動,不僅讓客家文化的舊傳統融合新時尚,協助基層的客家傳統服飾業者轉型,相信未來透過不間斷的時尚展示與行銷推廣,客家創意服飾產業能從台灣出發,透過時尚管道與世界接軌!

 

『內埔老街風華再現』寫生比賽報名須知

『內埔老街風華再現』寫生比賽報名須知

壹、主旨:透過藝術之饗宴,培養我們的子孫關懷且熱愛鄉土,對客家地區底理環境、歷史古蹟、民情風俗的關懷及認識,增進對客家文化的體認,凝聚及宏揚客家精神。

貳、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
二、承辦單位:育英國小。
三、協辦單位:內埔鄉公所、內埔鄉各國小、幼稚園和托兒所、昌黎祠管理委員會。

參、參加資格:就讀各縣各鄉鎮市國小、幼稚園及托兒所學生。

肆、參賽組別:國小高年級組、國小中年級組、國小低年級組、幼稚園及托兒所組。

伍、比賽日期:95年12月2 日(上午8時30分至上午11時30分止)。
※報到地點:內埔鄉「昌黎祠」前的廣場
※報到時間:上午8時至8時30分。

陸、報名截止日期:95年11月30日。

柒、比賽地點及主題:內埔老街周邊景物為主。

捌、報名方式:為確認各校報名順暢,請各校將報名表(如附件)填妥後,先以「○○單位內埔老街寫生報名表」為檔名E-Mail,再將正本郵寄或傳真。【請各校承辦人務必追蹤報名是否成功,謝謝】
※ ※ E-Mail:lieh58@yahoo.com.tw
※ ※ 若要索取「報名表電子檔」,亦請用前述帳號,並標明「○○單位索取寫生比賽報名表」
※ ※ 郵寄或傳真: 屏東縣內埔鄉興南村育文路73號「育英國小教導處」傳真:7785615。
※ ※ 詢問電話:7793004 郭宗烈主任、鄭婉萍主任。

玖、評審:由主辦單位聘請美術專家數名評審。

拾、獎勵:
第一名:頒發獎學金1000元及獎狀乙紙。
第二名:頒發獎學金800元及獎狀乙紙。
第三名:頒發獎學金600元及獎狀乙紙。
佳 作(十名):頒發獎品乙份及獎狀乙紙。


苖栗縣「2006客家藝術節開鑼了」

一、本活動定於今年11月25日至12月3日共計九日,假苖栗縣苑裡鎮藺草文化館前廣場舉行。

二、藝術節活動宗旨: (一)苑裡鎮文化創產業、傳統農業再生活化。 (二)融合苖栗縣多元族群、促進苗栗閩客融合。 (三)多元戲曲文化再現、善用苖栗縣觀光資源。

三、主要活動內容規劃:
(一)藝術節記者會:共兩場11/15及11/22舉行。
(二)開幕活動:11/25舉行。
(三)開幕晚會:11/25舉行。
(四)苑裡農業主題展示、互動遊戲、創意磚雕、藺草裝置、秧苗盆栽、相關趣味遊戲、一元農特產品標售、廟會趕集、相約看戲趣:11/25~12/3舉行。
(五)文化產業研討會:11/30~12/1舉行。
(六)客家採茶大戲:12/2舉行


「95年度吉安鄉客家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 」訊息

        配合吉安鄉 (95)年度客家文化季活動,並以發展客家庄社區活力表演客家風情樂舞、話劇,提昇社區民眾凝聚情誼與參與感暨文化季系列活動之高潮。

活動名稱:時 間,地點

民俗產業技藝展:12/1至12/5,客家民俗會館-文物館

台灣客家山歌團: 12/2﹝ 下午2時﹞,客家民俗會館-演藝堂

客家聯歡會: 12/3﹝下午2時至4時30分﹞,吉安南埔公園﹝晚上6時30分至10時﹞

天神良福雞比賽:12/4﹝上午8時30分至10時30分﹞,吉安鄉五穀宮

客家圓福民俗祭典:12/5﹝上午9時至12時﹞, 吉安鄉五穀宮


2006新埔粄條節粄條達人競賽辦法

一、 活動主旨:
1. 藉由競賽方式邀集喜愛料理創意客家粄條的民眾一顯身手,並向全國民眾推廣新埔粄條客家美食。
2. 提高全民對新埔客家粄條的注意力,並帶動新埔鎮觀光旅遊與地方產業商機。

二、 報名資格與方式:
1. 凡年滿15歲以上之個人即可報名,國籍、性別不限。
2. 自11月20日起至11月31日止,請傳真報名表參加報名並填寫相關資料即可。
3. 傳真報名限額20名,如超過名額即不再受理報名。傳真電話:02-27270682。洽詢電話:02-27270790

三、 競賽辦法說明
1. 口味、種類不限,生粄條限新埔鎮生產之粄條。
2. 比賽時間為15分鐘,如未在時間內完成即取消參賽資格不評分。
3. 現場需完成3人份量(約3個飯碗),2份供評審審查,1份現場展示。
4. 比賽現場將邀請美食專家(3名)、現場貴賓(2名)與民眾(5名)共10名參與評分,評分標準如下:

項目 權重 說明
食譜 10% 食譜之設計與材料選擇搭配
外觀 30% 食材顏色搭配、外觀是否具食慾感、有銷售潛力
口感 50% 食材搭配口感是否一致。
衛生 10% 前置過程、善後衛生處理都需符合衛生

5. 參賽者遲到5分鐘以上以棄權論。
6. 參賽者可事先熬製高湯或調製高湯所需之醬料攜帶入場,其餘麵條、配料食材均只可攜入生鮮品,現場製作。
7. 參賽者請自行攜帶擺盤所需之碗盤餐具,並設計製作二份食譜卡中文解說,以完整呈現作品。展示區每組60cm*60cm。
8. 個人衛生、場地之清潔整理、製作過程之衛生均列為評分項目。

四、 競賽注意事項
1. 競賽期間主辦單位提供每位報名參賽者180cm*60cm長桌1張、圍裙1件、廚師帽1頂,上述物品之外的其餘鍋具、刀具及其他設備由參賽者自行攜帶。
2. 參賽者請選用新埔當地生產之粄條。
3. 競賽過程開放媒體記者拍攝採訪,如影響競賽,參賽者可委婉拒絕媒體採訪。
4. 參賽者如有設備使用上之疑慮,可請求承辦單位現場協助解說。
5. 競賽辦法以主辦單位現場公佈為主,報名者不得有議。

五、 獎項與獎金
1. 冠軍1萬元,創意客家粄條獎盃乙座、獎狀乙紙。
2. 亞軍5,000元,創意客家粄條獎狀乙紙。
3. 季軍3,000元,創意客家粄條獎狀乙紙。

活動網址:http://www.hgteam.com/event/noodle-web/event.html


芎林鄉蕃茄產業文化活動 廿五、廿六日登場

        「飛鳳展翅舞芎林」番茄產業文化活動廿五、廿六日假竹林大橋旁東昇觀光農園登場,本次活動內容有:番茄公主選拔、番茄評鑑表揚績優茄農、農特產品展示展售、社區民俗才藝表演、米食推廣─吃粽子競賽與鹿湯齊DIY、吃番茄比賽、客家麻糬品嚐等等,別外還推出番茄餐,歡迎各界訂餐品嚐。

訂餐電話:03-5921173#24芎林鄉農會推廣股;傳真號碼:03-5924259

相關網址:http://www1.hchg.gov.tw/xx/news/detail.asp?gid=&id=11211


展現蕭如松藝術特質,塑造竹東藝文中心

        新竹縣長鄭永金、前國策顧問梁榮茂、客委會委員陳石山、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副主任范佐銘、立委邱鏡淳、縣議會副議長張志宏、竹東鎮長蘇仁鑑、蕭如松夫人蕭陳翠霞、文化局長曾煥鵬及蕭如松紀念園區地主代表彭泰一等人,特選於十一月十九日良辰吉時,在已故客籍重要水彩畫家蕭如松座落於竹東之故居,舉行蕭如松藝術園區第三、四期工程動土典禮。在眾人的見證下,以釘耙拆下松和廬的木板,象徵蕭如松藝術園區第三、四期工程正式動工,待明年完工後再重新掛上。

        縣長鄭永金感謝客委會、文建會及所有關心客家文化的鄉親對蕭如松故居工程的大力支持,讓蕭如松園區第二期故居整修工程得以於去年 11 月順利完工,重新賦予蕭如松故居新生命,空間再造復活。縣文化局今年上半年度則進行園區整體規劃設計,在設計完成後即進行第三、四期工程,工程施作範圍包括文建會所支持的 500 萬元地方文化館整建工程及由客委會支持總計 3300 萬元的園區其他三棟日式宿舍及園區戶外空間之整建,實現當初以蕭如松故居為中心,展現蕭如松藝術特質,塑造竹東藝文中心的構想。

        縣文化局指出,蕭如松藝術園區整體工程預計於 96 年 8 月完工,並於 96 年 9 月紀念蕭如松老師 85 歲冥誕正式開館,現階段同時在進行園區可行性評估、先期規劃與招商作業,在明年 4 月將會遴選出符合園區定位之民間經營廠商。為使園區能永續發展,文化局特別成立蕭如松藝術園區經費籌募捐款帳號(戶名:蕭如松藝術園區專戶;帳號: 068038065258 ;銀行:台灣銀行竹北分行)。歡迎各界踴躍捐款,共同為園區貢獻心力。

        出生於日據時代的蕭如松,對於美術有異於常人的喜愛與才情,常利用課餘時間到美術館欣賞畫作,其一生簡樸、認真、堅毅的生活態度,與其澄靜透明、韻律感十足的水彩畫作相互對應。在長達四十六年的美術教職生涯中,蕭如松被喻為「叫太陽起床的老師」,對於教學與創作從未懈怠,造就他規律嚴謹卻又塗滿「色彩」的一生。

Copyright © 2004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