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時尚•經典的完美呈現
Hakka、Tango、Classical
地球上每個角落,都有特屬的人文、風情、歷史,交織而成獨一無二的四季風情。2006年,11月26、27、29日林昭亮分別巡迴在台中、台南、台北,邀大家以四季音樂為語言,體會地球村的豐富多元的四季風情。
2006年「新四季計劃」,全球首演。「Hakka四季」,訴說客家採茶的辛勤與豐收的喜悅,為知名作曲家鍾耀光特地為林昭亮此次回台演出,納入客家歌謠元素重新譜曲之作品。探戈大師皮亞佐拉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結合拉丁民族的音樂語言─Bossnova,是引領時尚的新音樂語言;如詩如畫的韋瓦第「四季」,是樂迷心中永恆的經典之作。
在台灣無人不曉的小提琴巨星林昭亮,一直致力於創造新的音樂生命,展現出更豐富的音樂語言和演出形式。1997年、2000年、2003年三屆的巨星音樂節,林昭亮力邀全球最頂尖的音樂家同聚一堂,涵括獨奏、室內樂、協奏曲,讓樂迷一覽音樂呈現的多樣面貌。自2001年起受任為南美加州SummerFest La Jolla音樂節藝術總監,這個著重現代曲風的音樂節備受國際樂壇矚目。每次回台,他總是抽空在台舉辦大師講座;透過與其它音樂家、樂迷不同形式的音樂對話,豐富的生活體驗和不斷的自我創新,林昭亮永遠走在樂壇前端,呈現他綿綿不絕的音樂活力。林昭亮的「新四季計畫」,在國際樂壇大受矚目,與他合作的樂團都是一時之選,此次與之合作的Sejong獨奏家合奏團,更被譽為「頂級無指揮管弦樂團」。
2006新四季計畫,林昭亮與Sejong獨奏家合奏團攜手合作,為您譜出經典與創新,客家、探戈、古典所激盪的絕對衝擊!絕對的新世界音樂!
[演出曲目]
鍾耀光:Hakka四季
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大埔調•桃花開
皮亞佐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
韋瓦第:四季,作品8
第一號E大調「春」 第二號G小調「夏」
第三號F大調「秋」 第四號F小調「冬」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更動權
[演出場次]
11月26日 台中中興堂
11月27日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藝廳
11月29日 台北國家音樂廳
林昭亮/ 小提琴
Cho-Liang Lin/ Violin
出生台灣的小提琴家林昭亮,以才氣縱橫的技巧及溫暖優美的樂音,贏得世界各地樂界人士及樂迷的讚嘆喜愛,是國際聞名的青年演奏家,演出足蹟遍及全球,更獲得2000年著名音樂雜誌「Musical America」最佳器樂家的殊榮。
近年來,林昭亮持續的參與世界樂壇的盛事。林昭亮的足跡遍及四大洲,並與挪威、芬蘭、澳洲、紐西蘭、日本、台灣、馬來西亞、加拿大以及美國各重要樂團合作演出。除了傳統的古典曲目,林昭亮致力於現代曲目推廣。如林昭亮與大提琴家范雅志,由林望傑指揮聖地牙哥交響樂團,首演台灣作曲家金希文的雙重協奏曲;與鋼琴家安得列-麥可 舒普(Andre-Michel Schub)首演中國作曲家盛宗亮的Three Fantasies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今夏林昭亮參與了亞斯本、拉維尼亞、聖塔菲以及納坦尼的演出。
林昭亮身兼SummerFest LaJolla的藝術總監,其貢獻被洛杉磯時報盛讚:「他將最平易近人以及最令人興奮的節目合而為一」。身為音樂節的音樂總監,林昭亮更讓許多知名的音樂家,在音樂節中首演作品,如陳怡、奇•柯瑞亞、菲利普•葛拉斯、約翰·哈濱遜、馬克•歐康諾、沙隆尼等。身為獨奏家,他曾首演譚盾、喬爾•霍夫曼、克裡斯多福•羅斯、齊格邁斯特、崇塔克斯、喬治•沃克以及陳怡的協奏曲。
林昭亮的錄音作品曾為Sony Classical, Decca, Ondine and BIS等多家唱片公司發行,並曾獲留聲機雜誌的年度最佳錄音,以及兩次的葛萊美獎的提名。在SONY,其錄音的曲目涵蓋從莫札特到史特拉汶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布拉姆斯、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德布西及拉威爾的室內樂作品。在DECCA則與蕭•沃爾夫指揮聖保羅室內樂團,以及吉他名家莎朗•伊絲賓所共同錄製的阿隆•傑•肯尼司的小提琴與吉他的雙重協奏曲。於BIS,則錄製陳宜的民歌舞曲。在Ondine所錄製的胡賽的小提琴協奏曲,也被紐約時報認定為2004年最佳古典音樂專輯。最新的錄音則是與SEJONG所錄製的韋瓦第的四季,以及與安東尼•紐曼、喬治•汀特勒、黃海倫的合作也將於秋季由Naxos發行。
1960年林昭亮出生於台灣,5歲起學習小提琴。少年時期留學澳洲,受到帕爾曼的大師班的啟發,決心師事帕爾曼的老師桃樂絲•狄蕾。1975年在他15歲時前往紐約,於茱麗亞音樂院正式成為狄蕾的學生。在贏得了第一屆馬德里所菲亞皇后大賽後,林昭亮開始展開了其國際的演出生涯。自1991年林昭亮為美國茱麗亞音樂學院的教授,於妻子及女兒定居於紐約。
ISS獨奏家合奏團 International Sejong Soloists (SEJONG)
自1995年開始,來自紐約的 (SEJONG),樹立起他們無指揮弦樂團的絕佳形象,他們已在美國、歐洲、亞洲舉辦過250場以上的音樂會。被喻為「文化大使」,來自茱莉亞音樂學院與耶魯大學的藝術總監姜康(Hyo Kang)教授,帶領著十四個來自澳洲、加拿大、中國、德國、日本、韓國、台灣以及美國的傑出音樂家,致力於各個演出、電視轉播、青年教育活動,以及全世界的慈善活動。
ISS獨奏家合奏團以其凝聚力、優美的樂音以及清新的曲風著稱,他們跨足於卡內基大廳、甘迺迪中心、林肯中心、倫敦哈默林大廳、巴黎師範音樂院、日本三多力大廳、曼徹斯特布里奇沃特音樂大廳、首爾藝術中心、台灣國家戲劇院等場地演出。並於亞斯本音樂節、韓國Great Mountain 國際音樂節及音樂學院常駐演出。自2004年起,他們就成為主要弦樂團,而Sejong Plays Ewazen則是他們詮釋Eric Ewazen的作品,專輯是由Albany Records發行。另外,韋瓦帝的四季專輯是與小提琴家林昭亮合作預計於2006年由Naxos發行。ISS獨奏家合奏團也在美國的國家公共廣播的Performance Today以及CNN電台Paula Zahn的綜藝節目中現身。
Sejong同時也致力於創造全新的曲目,並嘗試以嶄新的合作前進。新專輯的曲目大部份是他們受作曲家委任製作。作曲家包括了Gordon Chin、姜信日、Augusta Read Thomas、Behzad Ranjbaran與Huang Ruo,而Sejong預計能在未來一年中擴大演出曲目,他們最近的演出包括了Love Past Cure 的世界首演,這是Sejong受託創作的一部新歌劇,呈現了蒙特威爾第的牧歌,以及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曾與Sejong同台合作的藝人有約夏.貝爾、張莎拉、鄭京和、費迪米亞.法斯曼、佛萊雪、林.哈瑞、莎朗.易絲賓、約瑟夫.卡利斯坦、Garrick Ohlsson、林昭亮、夏漢、Young-ok Shin與祖克曼等。雖然ISS獨奏家合奏團是以演出為重,但他們對於教育的貢獻不遺餘力。他們定期舉辦音樂會,指導大師班,並為各年齡層的學生舉行近距離的演出。
ISS獨奏家合奏團的主要贊助包括Samsung Electronics America Inc.與韓國航空,也曾為Samsung Classics label錄製過兩張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