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誰是羅芳伯嗎?這位飄洋過海到南洋婆羅洲創建大事業的傳奇人物,究竟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呢?10月27號起在台北市木柵國光劇場上演的客家大戲《羅芳伯傳奇》,將帶你一窺羅芳伯的真實面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製作演出的客家大戲《羅芳伯傳奇》,10月27號開始上演。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為廣泛推廣客家戲曲藝術文化,增進各地客家鄉親聯誼交流互動,並配合「世界客屬總會第21屆懇親大會」活動,今年特別委託「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製作演出這齣由知名作家「李喬」老師原創的客家大戲《羅芳伯傳奇》,故事敘述胸懷大志的客家先賢羅芳伯,帶領客家子弟自唐山飄洋過海到南洋婆羅洲,經歷艱苦卓絕的努力奮鬥,創建了一番大事業,呈現客家族群刻苦耐勞、不畏艱難、開創美好新世界的硬頸精神。
2006客家大戲《羅芳伯傳奇》巡演活動,10月27號起三天預計在台北市木柵國光劇場(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內)售票展演5場次,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www.artsticket.com.tw 02- 3393-9888。
另外,11月份有五場免費的演出,3號在屏東縣竹田鄉忠義祠廣場、4號在高雄市愛河畔音樂館廣場、5號在高雄市褒忠義民廟廣場、11號在台中縣石岡鄉石岡國小、19號在高雄縣鳳山市國父紀念館,中南部場次均為晚上7點30分開演。詳細活動內容上行政院客委會客委會網站 http://www.hakka.gov.tw 查詢!
◎∼戲說客家傳奇人物∼《羅芳伯傳奇》劇情簡介
客家大戲《羅芳伯傳奇》劇情敘述胸懷大志的客家先賢「羅芳伯」,有著開天闢地的雄偉氣度,帶領客家子弟自唐山飄洋過海到南洋婆羅洲,經歷艱苦卓絕的努力奮鬥,創建了蘭芳大總制共和國,是世界共和體制的締造者之一,也是客家族群之光。《羅芳伯傳奇》呈現客家族群刻苦耐勞、不畏艱難、開創美好新世界的硬頸精神。
序 幕 飄洋過海
廣東嘉應的羅芳伯,是一位刻苦耐勞、胸懷大志的客家子弟,於清乾隆年間,帶領一群熱血客家青年,攜帶五穀良種,從唐山飄洋過海到南洋婆羅洲開荒闢野。
第一場 椰林飄香
羅芳伯能文善武、為人正直、處事公正,在婆羅州坤甸分享各族五穀良種,教導農耕技藝,開館授業並與坤甸州長蘇丹結拜,合力對抗土匪海賊,促進社會安定,受到當地各族群愛戴。
第二場 金山訪賢
為了振興經濟,羅芳伯前去東萬律欲與採礦業合作,提升採礦效率,使家家戶戶富足。不料從事開採金礦的洪門首領江戊伯為了私利並不願合作。其間羅芳伯巧遇採礦師傅陳德成,兩人志同道合,決定合資成立採金公司。
第三場 水客傳信
為了採金的事業,眾人不分晝夜的努力,卻被海賊破壞採金設備,搶走許多金子,所有八大採礦工廠也受到損失,眾人開始積極籌組軍隊對抗海賊。此時水客卻傳來羅芳伯愛妻在故鄉因荒災過勞身亡的噩耗,羅芳伯聞訊傷心欲絕、灰心喪志。
第四場 酒杯文章
羅芳伯的好友黃大虎與姬娜兩人互有好意,但為了減輕羅芳伯喪妻之痛,眾人假借為黃大虎辦婚禮,擬偷天換日將姬娜嫁給羅芳伯,遂依當地土著傳統古禮搶新郎的習俗,半夜用頭巾將新郎的頭蓋起來,直接送去月下拜堂。
第五場 月下知心
這一場別有用意的搶新郎婚禮,在眾人陰錯陽差下,抓錯了計劃中的新郎,卻也在姻緣天定下,使有情人終成眷屬。羅芳伯發現事情原委後,讓黃大虎與姬娜順利拜堂完婚,並感念眾人的恩義與深切期盼,重新振作起開創採金事業的信心。
第六場 萬眾一心
海賊再度潛入金山準備行搶,被羅芳伯的弟兄識破,眾人展開一陣廝殺,小賊兵不敵敗退後,請來海賊大王,眾人進入大決戰。此時陳德成說服江戊伯帶領洪門的眾兄弟前來助陣,合力擊退海賊,並同意加入採金公司。
尾 聲
九月初九,羅芳伯等人、八大金礦財主、洪門眾兄弟、坤甸蘇丹與各部族正式會盟,義結金蘭,成立蘭芳共和國,誓願世代友好互惠共存。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簡介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自1987年成立以來,積極參與全國各項藝文表演活動,致力於承傳與推廣傳統客家戲劇之藝術光華,不遺餘力。團長鄭月景在保存客家戲曲「九腔十八調」的原則下,堅持承繼客家戲傳統原貌,因應時代潮流持續創作新劇目,呈現客家戲的生命力與藝術性,使「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已由廟亭野台表演,逐漸活躍於大型室內舞台,更進駐到國家戲劇院,重現傳統客家採茶戲之藝術風采。
售票場次
國光劇場(台北市木柵路3段66巷8之1號)
10/27(五)晚上7:30
10/28(六)下午2:30、晚上7:30
10/29(日)下午2:30、晚上7:30
售票方式/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www.artsticket.com.tw/NewSitePages/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c4QWP9sLuh8aHM%2fp113O7
02- 3393-9888 全台萊爾富門市
票 價/300、500元
免費場次
11/ 3(五) 晚上7:30 屏東縣竹田鄉忠義祠廣場
11/ 4(六) 晚上7:30 高雄市愛河畔音樂館廣場
11/ 5(日) 晚上7:30 高雄市褒忠義民廟廣場
11/11(六) 晚上7:30 台中縣石岡鄉石岡國小
11/19(日) 晚上7:30 高雄縣鳳山市國父紀念館
2006六堆嘉年華暨第42屆六堆運動會,22日進行最後一天的田徑、拔河比賽,及義勇標槍擲準、陸上行舟、拖檳榔葉、尖(攻)炮城等民俗競技,各鄉鎮選手無不卯足全力爭取佳績,競爭空前激烈;下午3時30分舉行閉幕典禮,為期2天的六堆運動會圓滿閉幕。
繼六堆運動會21日當天精彩的客家傳統民俗表演,及桌球、排球、軟硬式網球、槌球等一般的運動比賽後,22日最後1天進行田徑、拔河比賽,及難得一見的民俗競技包括義勇標槍擲準、陸上行舟、拖檳榔葉、尖(攻)炮城等。由於除田徑比賽外,桌球、排球、軟硬式網球、槌球比賽、民俗競技優勝的前3名,大會均有頒發獎金。尤其尖(攻)炮城第1名獎金最高5千元,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各鄉鎮選手均卯足全力爭取佳績,競爭空前激烈。
下午3時30分舉行的閉幕典禮,由行政院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親臨主持。大會並頒發團體總錦標優勝的前3名依序為:國中組-內埔國中、萬巒國中、長治國中;國小組─內埔鄉、長治鄉、竹田鄉;社會組─竹田鄉公所、麟洛鄉公所、美濃鎮公所。
由於明年第43屆六堆運動會輪由新埤鄉公所主辦,閉幕典禮也安排承辦今年第42屆六堆運動會的大會會長、內埔鄉長張文寶,親自將六堆運動會會旗交接給新埤鄉,由新埤鄉長何耀榮代表接下六堆運動會會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舉辦「美濃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成果展」,已於本(95)年10月21日(星期六)下午2時,假鍾理和紀念館,圓滿辦理完竣。
本次成果展活動內容以活潑、多元的方式,呈現豐碩的普查成果,動靜兼具,動態方面有客家山歌、吹樹葉表演活動、美濃後生創作客家山歌表演、同心協力接桿繩、晴雨娃娃DIY活動、林生祥「種樹-有機串聯」新專輯發表會等,靜態方面除辦理美濃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報告、普查心得分享及座談會外。並於鍾理和紀念館2樓,安排為期一個月主題系列普查成果照片之展示活動,成果相當輝煌。
客委會李永得主委於致詞時表示:客家文化傳承已刻不容緩,客委會任重道遠,為此,客委會特別推動「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計畫」,自去(94)年度起,以鄉(鎮)為調查範圍,結合桃園縣觀音鄉、苗栗縣公館鄉、臺中縣石岡鄉、高雄縣美濃鎮、屏東縣竹田鄉、花蓮縣吉安鄉等6個鄉(鎮)之在地工作團隊參與,以地毯式面訪方式,進行家戶調查工作。其目的冀期透過深化客庄文化普查工作,建構完整客家文化基礎資料,保存、傳達客家文化豐富之內涵,藉以延續客家文化命脈,提昇客家文化發展與族群存續。
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自成立以後,即致力於後生(大專及研究生)培力計畫,歷年來,也籌辦文學講座、扎根社區教育。現任董事長曾貴海及執行長黃慧明於去(94)年6月更率領著工作團隊,接受客委會委託,進行美濃文化資源普查工作,這次普查工作共花費485天,運用了200名人力,至客家原始聚落-九芎林、竹頭角、牛埔庄等3庄,依照美濃鎮19個里,進行蹲點式的普查工作,共完成了6054份調查票。普查內容包含自然生態(溪流、溼地、荒地、山林地、路樹)、人文生態(文獻、地圖、族譜、契約、老照片、傳統民居之修繕改建、新民居的建築風貌)、農業(稻米、果樹、蔬菜的產銷通路)、工業、商業(市場機能、老店、特產、個性商店)、公眾事務、信仰民俗、生活教育、文藝技藝、女藝人傳及人物誌等,普查成果豐碩。
鍾理和紀念館於1979年6月,由文學界林海音、鍾肇政、葉石濤、鄭清文、李喬、張良澤等人具名發起籌建,紀念館1樓於1983年8月落成,第3年興建2樓,完成今日之規模,館址座落於鍾理和晚年生活、寫作的故居美濃尖山山麓。館中紀念文物,除鍾理和個人資料外,舉凡台灣地區作家的手稿、著作,也在收藏之列,象徵著美濃地區之文化、景點及精神地標。
行政院客委會肯定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客庄文化資源普查」之調查過程及成果,對高雄縣美濃鎮在地團隊及社區居民帶來之重大意義,並誠摯地歡迎所有對客家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們,大家共下來珍惜、了解客家文化之美,把客家文化發揚光大,讓客家豐富台灣的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