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子報第89期-title
 
發報日期:2006年06月09日
連結-客委會官方網
內容索引

客籍歌手齊聚一堂 分享金曲入圍喜悅

李永得主委與入圍人員合照    為了替入圍第17屆金曲獎的客家音樂人拉抬聲勢,行政院客委會於7日舉辦「2006客家金曲之夜」晚會,邀請客家音樂入圍者齊聚飆歌,用音樂與大家分享入圍金曲的喜悅。主委李永得並致贈紀念獎牌,肯定這群客家音樂人的努力。.... 本期主題




新聞快報
•  95年新瓦屋稻作認養暨農村傳統聚落體驗- 稻草人教學活動新聞快報
•「夏季學校」第九回— 台灣客家文化再現與創新研習營新聞快報
•  臺灣客家民間信仰研討會新聞快報
•「六堆歷史文化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錄取名單新聞快報

地方活動
.  楊梅生態活動導覽驛品香地方活動
.「六月端午天.民藝舊情懷」南管客家民謠演唱地方活動
.  徐秋妲客家歌謠演唱會地方活動
.  縣立小學客家語卡拉OK歌唱比賽地方活動

.  2006年 美濃笠山文學營 開始報名嚕地方活動

.  琴韻傳情 文山國小口琴團地方活動
.  北客流-台北客家故事特展地方活動

 

 

客籍歌手齊聚一堂 分享金曲入圍喜悅

現場表演一景        為了替入圍第17屆金曲獎的客家音樂人拉抬聲勢,行政院客委會於7日舉辦「2006客家金曲之夜」晚會,邀請客家音樂入圍者齊聚飆歌,用音樂與大家分享入圍金曲的喜悅。主委李永得並致贈紀念獎牌,肯定這群客家音樂人的努力。

        李主委表示,音樂是超越語言限制、族群彼此互動、交流的最好介面。近年來由於許多客家音樂工作者的努力,使得客家音樂逐漸受到重視,近幾屆的金曲獎中都可看到客家音樂的豐碩成績。客委會基於入圍即得獎的理念,特別選在金曲獎頒獎典禮之前,頒給所有入圍金曲的客家音樂人特製的專輯封面獎牌。除了鼓勵客家音樂人在藝術上的努力與堅持之外,也期勉所有的人繼續為客家加油,讓整個台灣都能聽到、看到客家的美麗!

        客委會指出,這場晚會特別選在知名的音樂pub「河岸留言」舉辦,就是希望客家音樂能走出客家、走出傳統,讓年輕族群一同來感受新世代客家音樂的魅力。再度入圍最佳音樂錄影帶導演獎、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客語演唱人等三大獎項的金曲歌手劉劭希,以及入圍最佳樂團的好客樂隊等所有入圍者都出席了昨天的盛會,用歌聲展現金曲的實力。

邱副主委與入圍人員合照第17屆金曲獎客籍歌手入圍名單
■ 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
  新事情會發生/新竹市風愛社
  黃揚葉滿天飛/喜瑪拉雅音樂事業有限公司
  果果台客/傳響樂坊
  好客戲/角頭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最佳音樂錄影帶導演獎
 劉劭希/青鳥詞《果果台客》/傳響樂坊
■ 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黃翠芳/新事情會發生/新竹市風愛社
  陳雙/黃揚葉滿天飛/喜瑪拉雅音樂事業有限公司
  劉秀暐/簡單歌/吉聲影視音有限公司
  蕭寶鐶/掌中印/傳響樂坊
  劉劭希/果果台客/傳響樂坊
莊副主委與入圍人員合照■ 最佳樂團獎
  好客樂隊/好客戲/角頭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最佳民族樂曲專輯獎
  蘆葦的聲音─第一支的嗩吶/荒島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最佳演奏獎
  郭進財/蘆葦的聲音─第一支的嗩吶/荒島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獎
  天空的院子/就是愛樂藝術有限公司

 

95年新瓦屋稻作認養暨農村傳統聚落體驗- 稻草人教學活動

范副主任向大家說明活動內容。        為讓城市孩子也能體驗稻草人之美,讓城市居民也可欣賞稻草人矗立在田間的景象,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特於6月6日上午邀請有八年稻草人製作教學經驗的屏東縣萬丹鄉采風社,傳授六家國小、六家國中及東海國小學生傳統紮稻草人的技術,讓學童自由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加以美化更改造型製作稻草人,體驗舊時客家農村生活。

        行政院客委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主任盧維屏表示,稻草人可說是臺灣鄉村昔日最醒目的象徵,每當稻穗成熟收割前,為減少麻雀偷吃稻子,老祖先創造了取代傳統人力的稻草人,日以繼夜的守在稻田裡,可說是不支薪的全職保全人員;近來五顏六色的競選旗幟逐漸取代傳統的稻草人,擔負田間守衛的要角。各式各樣的選舉旗幟在鄉間飄揚,雖然色彩繽紛,但總欠缺了那份傳統稻草人的古早味及鄉土感。示範札草人

        盧維屏盼藉由活動的辦理,讓原認養學生有系列、深入的體驗客家傳統農村稻田施作過程,透過稻草人的製作重溫懷舊文化,發揚具有客家鄉土性的稻草人藝術文化創作。

        行政院客委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於95年3月6日進駐新瓦屋迄今,業已相繼於當日辦理「喜入新屋」及95年3月14日邀請六家國小、六家國中及東海國小學生辦理95年第一期稻作蒔田「新瓦屋農家樂」認養與體驗教學活動。

小朋友展示作品        看著小朋友紮出來的稻草人,不但不會土裡土氣,還可以花枝招展,具有現代感的造型。因此,現代稻草人比昔日鄉下稻草人還「炫」,應是時代變遷使然,也為六家現有城市景觀重現一點往日鄉土之美。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規劃新瓦屋為社區鄰里開放休憩活動場所以及提供都會人口體驗客庄生活的空間,歡迎六家地區以外學校來參觀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認養農田體驗舊時客家農村生活。


↑TOP

「夏季學校」第九回— 台灣客家文化再現與創新研習營

【指導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明台高中
【協辦單位】:台灣省諮議會、台灣歷史學會
【研習日期】:2006年7月14∼17日(星期五∼一,四天三夜)
【活動地點】:台中霧峰明台高中、台灣省諮議會

緣起與構想:

◆夏季學校

        1920年代在日本殖民政府統治下,台灣文化協會為啟蒙台灣民眾,曾推動種種文化活動,如:成立讀報社、夏季學校、美台團等。擬藉此喚醒民族自覺,凝聚台灣人抗爭精神,追求台灣人的獨立自主。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是台灣人意識覺醒和文化重建的開始,而其所推動的各項活動,也都帶給台灣至深且巨的影響。
        夏季學校為文化協會的代表性活動,其原旨在對抗日本殖民政府之歧視、愚民的教育政策與制度,藉以普及大眾智識,啟發民族思想。自1924年至1926年止共舉辦過三回,均利用暑假期間,假霧峰林家花園(萊園,今明台高中校址)開辦,召喚海外台灣留學生返台傳導新知、促進台灣文明開化。2001年起本會承繼起先人精神,接續舉辦該項活動,著重於台灣文化史議題的研習,每年設定不同的研習主題和內容,希望藉由台灣文化的研探,瞭解台灣的歷史與文化,進而認同台灣,形塑建構一個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

◆再現客家文化新精神

        隨著台灣社會脫離戒嚴桎梏,1990年代以來,各族群紛紛循著歷史的線索,透過文化再現與傳播,追尋、建構族我意識和認同。長期被壓抑、扭曲的台灣文化遂逐漸舒展而朝氣蓬勃。
        客家是台灣社會第二大族群,在台灣歷史舞台上,客家人從不缺席也扮演同樣重要的角色。客家精神與文化,更是台灣多元文化中,獨特而鮮明的一支。然而,歷經近二十年來的文化重建運動之後,台灣客家呈現出怎樣的文化風貌?什麼是客家精神?客家人又是怎樣的一種形象?在再現與建構之間,留存什麼?漏失什麼?擺盪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如何衡量,如何取決?在現在和未來之間,又當如何?
        有鑑於此,本回夏季學校的主題擬著眼於客家文化的再現與創新議題,試圖從各種面向了解客家族群現今的種種文化面貌,藉以探討當代台灣文化的發展面向。往昔我們常說「唐山過台灣」,卻忽略客家族群來台後的遷徙及其與台灣各地開發之間的關係,所以今年我們將探討客家在島內的再移民及其與台灣開發的關係。族群關係與認同議題是1990年代以來方興未艾的學術新潮,研習營將邀請學者專家探討台灣客家的族群認同。此外,更將分別從各種不同文化形式,如文學、歌謠、美術、影像紀錄等,再現世界中的客家文化風貌,也介紹傳統印象之外的客家文化新內涵。我們將從山歌文本中一探客家女性的內心世界、在客家流行歌曲裡唱出客家新精神,並藉由親炙創作者,體會在重現中創新的意義與價值;另一方面更將回溯客家文化重建的曲折經過,也反省這一路過來的點滴歷程。期盼經由這樣的回顧和探尋,讓與會者不僅了解客家多元的文化面貌,更思索台灣文化的發展去路。

『簡章』『報名表』 下載。


↑TOP

臺灣客家民間信仰研討會

■ 探討客家民間信仰與民俗文化,在區域墾植、開發、奮鬥的歷史過程與在地客家族群社會文化發展的關係,發表研究調查成果並提出學術性的闡述、論證。■

○ 主辦單位: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 承辦單位: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
○ 舉辦日期:95年6月17日(星期六)
○ 地 點: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會議廳
(臺北縣三峽鎮隆恩街239號) 電話(02)2672-9996#303 傳真(02)2671-8660

場 次

題 目

發 表 人

評 論 人

(一)

10:30
/
12:00

客家人的關聖帝君信仰研究

黃鼎松
苗栗縣鄉土文化協會理事長

陳運棟
客家文史學家

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客家區域開發

黃子堯
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秘書長

林永河
泰山文史協會 理事長

(二)

13:30
/
15:00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的比較

范明煥
明新科技大學講師

潘朝陽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

南桃園客家的保生大帝信仰

呂玫鍰
中央大學客家文化中心研究員

梁榮茂
教育部國語會 主委

(三)

15:20
/
16:50

義民信仰及其祭祀模式的探討

楊鏡汀
客家台灣文化學會

羅肇錦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所長

客家祖祠與祖先崇拜---
臺灣客家祠堂研究的幾個問題

江長青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莊華堂
採茶文史工作室

活動簡章及辦法請至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網站下載: http://www.hakka.tpc.gov.tw


↑TOP

「六堆歷史文化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錄取名單

序號

提案人

論文題目

1

辛玉如

達達港對六堆地區社會變遷影響之研究

2

吳中杰

堆外粵人-六堆周圍地區清代廣東移民屬性初探

3

呂茗芬

二次移民後的客家文化-記錄屏東縣保力村

4

吳煬和

屏東縣南州鄉大埔社區文化變遷研究

5

宋美盈

徐傍興與臺灣六堆客家發展

6

江金瑞

清代下淡水六堆移墾與義民爺信仰

7

王淑慧

老東勢伯公信仰與聚落開發之調查研究

8

邱俊榮

六堆客家族群特性與宗親會組織之探究-以屏東邱(丘)氏宗親會為例

9

曾喜城

六堆客家伙房建築的文化意涵

10

曾純純

從族譜文獻探討六堆客家移民與開發

11

林欣育

地理、巫術與認同:美濃地區地形破壞傳說之探討

12

許岡祺

在磚瓦中堆砌的人生—以右堆傳統民居匠師社群為例

13

鍾秀梅

Retracing the Meinung Anti-dam Movement in Taiwan

14

洪馨蘭

產業與人群:屏北平原菸作經濟與客家聚落變遷之研究

15

張維安

生態、文化與產業:六堆地區客家文化產業調查分析

16

鍾振斌

六堆文化園區經營理念的文化思考

17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外籍新娘相關議題

↑TOP

 

楊梅生態活動導覽驛品香

        楊梅鎮「2006戀戀楊梅客家庄叭叭跌」活動獲得鄉親熱烈回響,11日最後一場在驛品香生態農場舉辦,鎮長彭聖富昨天為活動宣傳時,強調往後楊梅文化活動會更頻繁,公園工程也在規劃、動工,掃除楊梅鎮多年來一直沒有公園的糗名。

        彭聖富昨天表示,鎮公所、客委會安排3輛客運公車,在11日活動當天於火車站及驛品香生態農場之間來回對開,民眾可沿途舉手攔車搭乘。活動當天上午有寫生比賽、生態導覽,還有楊梅生態及鄉土照片展,現場有客家米食點心,下午還有客家山歌、舞蹈表演等。

記者鄭國樑/楊梅報導
【2006-06-07/聯合報/C2版/桃園縣新聞】


↑TOP

「六月端午天.民藝舊情懷」南管客家民謠演唱

        「TAITUNG CAMPO-台東假日藝術市集」活動當天也將配合舉辦打陀螺、踢毽子、踩高蹺、吃西瓜等四項古早童玩大賽,歡迎報名參加。文化局表示:六月份台東假日藝術市集以「民俗藝術」為主題,活動將邀請「振興八音團」演出北管音樂及於社教館胡琴班學員所組成的「啟東國樂團」表演一連串國樂演出。

        活動當天也將配合舉行打陀螺、踢毽子、踩高蹺、吃西瓜等多項古早童玩大賽,帶領大家進入古早過去,深刻認識這些陪阿公阿嬤長大的玩具,凡優勝者將獲贈精美紀念品,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承辦的救國團表示:本年度「TAITUNG CAMPO-台東假日藝術市集」的兩大主題「歡迎才藝達人街頭表演」及「招募才藝創意藝品設攤展售」,歡迎本縣各式才藝達人報名參加。

活動展演者:振興八音團、啟東國樂團
活動時間:2006/06/11 16:00~21:00
活動場地: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中山堂前廣場
場地地址:臺東縣臺東市臺東市民族里南京路25號
場地電話:089 -320378
票  價:無售票
參與單位 -主辦: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承辦:救國團臺東縣團務指導委員會


↑TOP

徐秋妲客家歌謠演唱會

活動時間:2006/06/17 15:00~16:00
活動場地:桃園縣大溪藝文之家﹝大溪公會堂及蔣公行館﹞ 露天咖啡座區
場地地址:桃園縣大溪鎮興和里普濟路21-3號
場地電話:03 -3886461
票  價:無售票
參與單位-主辦: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承辦:海思貝藝術有限公司
指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活動詳情請洽03-3886461大溪藝文之家。


↑TOP

縣立小學客家語卡拉OK歌唱比賽

活動時間:2006/06/17 08:00~12:00
活動場地:臺中縣石岡鄉土牛客家文化館園區 廣場
場地地址: 臺中縣石岡鄉臺中縣石岡鄉土牛村德成巷10號
場地電話:04 -25722435
票  價:無售票
參與單位- 主辦:臺中縣石岡鄉公所
承辦:臺中縣石岡鄉立圖書館


↑TOP

2006年 美濃笠山文學營 開始報名嚕

一、前言

        將一生奉獻給文學的鍾理和,是戰後第一代重要的台灣文學作家,其著作傳達人性的生命智慧、描寫客家農村、具備社會意識、隱流台灣殖民歷史的矛盾情境,成為台灣文學的代表作品。
鍾理和的文學為沈默的土地與人民發聲,散文如詩,吟讀時發出悅耳的音樂聲調,鍾理和病後十年紀錄了許多客家山歌的曲譜,而客家山歌的傳統、鍾理和的文學醞釀了客家新音樂的誕生,歌是靈動力的展現,藉著音樂的感染力,客家人在勞動的山林、田地裡以歌聲傳遞、交流、集結情感。從勞動中誕生的客家山歌,曲調優美,而文字的對仗、押韻亦相當講究;文學作品譜曲之後,成為美麗的音樂作品。音樂與文學讓人的情感昇華、釋放,修補受傷的心靈,創造生命向前的動力。
本屆笠山文學營將詩、文、歌結合,試圖將文學、音樂創作的兩條線交織,使文學、音樂的藝術性立體起來,從中引發新的音樂文學的創作種子。

二、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高雄縣政府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高雄縣旗山區社區大學、美濃後生會、美濃愛鄉協進會、美濃八色鳥協會

三、活動時間:2006 年 8 月 1日(二)至 4 日(五),共四天三夜

四、活動地點:報到與上課地點—鍾理和紀念館(高雄縣美濃鎮廣林里朝元95號 ) 住宿/美濃德旺山莊

五、招生對象:愛好台灣文學人士,預計招生60人

六、報名日期:即日起接受報名,至2006年7月16日截止(額滿為止)
可至http://meinong.myftp.org下載報名表、報到通知訊息

七、活動費用:每人新台幣貳仟元整(含食宿、交通、學員手冊資料、平安保險、紀念品等)

八、報名方式:
請Email報名表至 lihochung@hotmail.com 或傳真07-6822228
並郵政劃撥至41307566,戶名: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劃撥收據背面通訊欄請註明參加笠山文學營 )
聯絡專線:07-6822228、0963131660邱小姐


↑TOP

琴韻傳情 文山國小口琴團

時間:6月11日
地點:北縣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
(02)8789-4567


↑TOP

北客流-台北客家故事特展

時間:6月11日起
地點: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
(02)2672-9996

↑TOP

.全民督工專線

為積極推動全民監督公共工程,使民眾充分了解全民督工通報之管道,進而促進公共工程品質的提昇
全民督工專線 0800-009-609

訂閱或取消訂閱本報
Copyright © 2004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