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子報第59期-title
  發報日期:94年11月04日
連結-客委會官方網
內容索引

第一次客語認證初級考試11月1日入闈 11月5、6日正式開鑼

        全國第一次客家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將在94年11月5日、6日(星期六、日)隆重登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11月1日在台灣大學召開入闈說明會,會中李永得主任委員強調客委會將客語認證考試定位為國家級考試,一切流程以國家級考試程序進行,務求考務公平、公正。會後李主委點名33位入闈人員進入闈場,並將闈場大門上鎖,宣佈本次認證考試正式開鑼。....本期主題


新聞快報
• 客家子弟用鏡頭說故事 客觀影展 展現客家生命力 …新聞快報1
• 第一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總決賽 …新聞快報1
• 嚴選2005客家音樂MV 15件入圍作品出列 …新聞快報1

地方活動
•「大家共下大聲唱」-聽見現代客家音樂 …新聞快報1
•  鳳林鎮2005年「客家文化節暨客家文化產業」活動…新聞快報1
•「2005台北詩歌節」11月5日揭開序幕…新聞快報1
•  說唱客語 洋學生琅琅上口…新聞快報1

•「再見石灰窯」鄉土文化教學…新聞快報1
•  客家戲棚-收冬戲慶豐年…新聞快報1
•  客家大戲-大宅門…新聞快報1
•  親子客家布袋戲團…新聞快報1

專題論述 - 築夢計畫系列文章六、七
•  重返記憶之土──李惠菲…新聞快報1
•  客家音樂 交流無國界 ──謝宗翰 …新聞快報1

 

第一次客語認證初級考試11月1日入闈 11月5、6日正式開鑼

        全國第一次客家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將在94年11月5日、6日(星期六、日)隆重登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11月1日在台灣大學召開入闈說明會,會中李永得主任委員強調客委會將客語認證考試定位為國家級考試,一切流程以國家級考試程序進行,務求考務公平、公正。會後李主委點名33位入闈人員進入闈場,並將闈場大門上鎖,宣佈本次認證考試正式開鑼。

        李主委強調,客語認證考試以最嚴格的國家級考試執行,所有程序均要求具有公正性,即使行政院長謝長廷、台北市長馬英九等明星考生也不能享有特權。李主委也貼心地叮嚀考生,考試近了,請考生們要加緊熟讀「客語認證題庫」內的題目。

        本次客家語言能力認證初級考試闈長為古國順、命題委員有龔萬灶、何石松、徐登志、廖偉成、林賢峰等五位。

        本次考試係第一屆的客語認證初級考試,客委會除贈送考生基本詞彙及題庫當參考資料外,特於各考區設置多處志工諮詢處,提供考場諮詢、茶水等服務,更於11月6日(星期日)筆試當天加開試場接駁車,接送考生往返於口試及筆試場所。

查詢網站:客委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及94年度客家語言能力認證委員會網站(http://61.60.74.9)。

 

•客家子弟用鏡頭說故事 客觀影展 展現客家生命力

        從今天開始,「客觀」這兩個字出現了新的定義,因為客家人的觀點,就叫做「客觀」。行政院客委會將於11月3日至12月17日,推出2005客觀系列紀錄片影展。這次影展主要展出由一群客家子弟所拍攝的紀錄片作品,以客觀為名,除了要呈現具有客家觀點的影片之外,還希望透過真實的影像紀錄,展現台灣客家人多元的生活樣貌。

        客觀系列紀錄片,是由行政院客委會兩年前所培訓的影像人才,在影像班結訓之後,自己製作、拍攝的系列紀錄片作品。當時,在客委會前主委葉菊蘭女士的鼎力支持下正式開拍,同時邀請影像工作者彭啟原及虞戡平兩位資深導演,擔任這群新銳導演們的「師父」。歷經一年半的企畫及拍攝,今天正式藉由客觀影展,向社會大眾發表成果。

        在客觀系列紀錄片拍攝的過程中,這群來自各行各業的客家新銳導演們,放下手邊原有的工作,憑著一股熱誠,全心投入拍攝製作。因為非傳播科系出身的背景,加上經驗不足,所以他們在拍攝過程中歷經辛苦,同時讓他們深刻體會到,拍攝紀錄片並不是一件容易達成的事情。

        儘管拍攝過程耗時甚久,但是在指導老師彭啟原及虞戡平的把關之下,客觀系列裡的作品紛紛獲獎,並傳出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像導演吳平海所拍攝的作品「飄洋過海的家」,紀錄一群遠嫁至美濃的外籍配偶,自力組成了「南洋台灣姊妹會」,姊妹們積極與社區互動,除了要讓當地人能瞭解她們之外,還用行動證明她們也是屬於台灣社會的一份子。

        為了拍攝這這群姊妹會的成員,吳平海花了許多時間與她們相處,在取得充分信任後,才得以順利進行拍攝工作。這部耗時八個月的影片,獲得了今年「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及「台灣地方志影展」兩項紀錄片影展的優選。

        另外,導演吳小柱所拍的作品「行過」,更榮獲今年伊甸基金會主辦的「尋找角落」影展第一名。在「行過」裡,紀錄了一對住在苗栗頭份開鞋店的殘障夫婦,導演掌握了影片主角樂觀開朗的性格,用輕鬆活潑的手法,將他們這對夫婦的成長歷程與生活點滴,忠實的呈現出來,讓觀眾感受到他們這對夫婦,不但是認真打拼的客家人,而且還是生命的勇者。

        還有一部很精彩的作品—「豐源圳傳奇」,更是充分展現出在地紀錄、在地觀點的影片。「豐源圳傳奇」紀錄了台東縣鹿野鄉豐源圳精彩動人的開墾故事;居住於當地的導演韓筆鋒,為了呈現家鄉這條充滿記憶與情感的水圳,花了兩年的時間進行田野調查及拍攝,在豐富的影像呈現以及悅耳的客家山歌聲中,訴說著後山客家移民開墾的艱辛歷程。從事社區影像紀錄工作多年的韓筆鋒說,希望藉由這部影片,重拾鄉親對於豐源圳開墾的記憶,那怕是在拍攝過程中,自己投注了許多的精神與金錢,都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這些客家子弟們所拍的精彩故事,都將在這次的客觀影展中放映。主辦單位行政院客委會表示,舉辦巡迴影展的目的,是要讓這些在客家影像紀錄上耕耘的導演們,有發表成果與對外交流的機會,同時也希望藉影展活動,將影像帶回自己拍攝的客家庄裡,像台東鹿野、苗栗公館、南投水里等客家庄,讓社區居民看見屬於自己、富有生命力的影像。

        2005客觀系列紀錄片影展,主辦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共規劃了十個巡迴放映場次,並於11月3日在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正式起跑。歡迎大家蒞臨觀賞,一起分享這群客家導演們的作品。欲知詳情,請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www.hakka.gov.tw)查詢。

場次表:

放映場次、地點

時間

放映影片

附註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台北市木柵路三段 102巷12號(木柵國中視聽教室)

11/3(四)

18:30~21:30

飄洋過海的家

行過

映後

座談

桃園縣平鎮市民大學

桃園縣平鎮市廣成街 10號( 婦幼館階梯教室)

11/4(五)

18:30~21:30

我的話

最後 32小時

映後

座談

苗栗縣苗栗社區大學

苗栗縣南庄鄉東村文化路 3號 (南庄國小內操場)

11/10(四)

18:30~21:30

相思火炭世代情

南庄•詩•人

映後

座談

苗栗公館

苗栗縣公館鄉玉穀村 11號(五鶴山五穀宮)

11/11(五)

19:30~21:30

行過

相思火炭世代情

 

台中縣山線社區大學

台中縣豐原市豐東路 75號(豐東國中視聽教室)

11/17(四)

18:30~21:30

她們的歌

二甲•李

映後

座談

新竹關西

新竹縣關西鎮仁安里拱子溝 3號(綠茶溫家堡)

11/18(五)

18:30~21:30

掌中人生

豐源圳傳奇

映後

座談

高雄縣旗山區社區大學

高雄縣美濃鎮雙峰街 2號(泰安里辦公室廣場)

12/7 (三)

18:30~21:30

異•鄉•人

飄洋過海的家

映後

座談

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

台東市山西路一段 171號

12/8 (四)

18:30~21:30

校長夢工廠

豐源圳傳奇

映後

座談

台東鹿野

台東縣鹿野鄉瑞隆村佑民路 9號(源聖宮)

12/10(六)

19:30~21:30

龍田:蛻變中的蝴蝶花園

豐源圳傳奇

 

南投水里

南投縣水里鄉新興村新興巷(德龍宮)

12/17(六)

19:30~21:30

妳的影像

二甲•李

 

說明:
1、「映後座談」場次共七場,活動與當地社區大學合作辦理。
2、所有場次均免費入場,歡迎您蒞臨觀賞。


↑TOP

•第一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總決賽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第一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經過初賽北、中、南、東4區約2千8百位學生激烈競賽後,產生特優隊伍42校52隊500人晉級全國總決賽,總決賽於94年10月30日星期日,假三峽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舉行,其中客語歌唱表演類24隊323人、客語演說類20隊63人、客語戲劇類8隊114人參加競賽。

        第一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總決賽前,首先由苗栗縣栗林國小表演之客家方獅揭開序幕,次由臺北縣樟樹國小、臺中縣東勢國小及高雄縣美濃國小,鋼琴及陶笛合奏「伯公伯婆」,樂聲悠揚,濃濃的客家情令人耳目一新。

        客委會李主任委員永得致詞時表示: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今年已邁入第3年,92年度有63所學校申辦,去(93)年度有124所學校,今(94)年度共有295所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參與,每年均以倍數成長,這個上升趨勢給客委會很大的鼓舞,也檢驗出客委會在推廣客語使用的各項政策,已經獲得相當的成效。代表行政院謝院長出席之李政務委員應元,除了現場肯定客委會在推廣及保存客家文化之卓越貢獻外,並為所有參賽的小朋友加油打氣!

        總決賽各類之成績已經揭曉了,苗栗縣囊括低、中、高年級客語歌唱表演類及客語演說類第1名;戲劇類低、中、高年級3組,則分別由新竹縣、臺北市、桃園縣居冠。各類各組前3名隊伍如下:

客語歌唱表演類:
幼稚園及國小低年級組:
第一名(苗栗縣苗栗市啟文國小附設幼稚園)、
第二名(台北縣三重市啟文托兒所、雲林縣崙背鄉立托兒所)、
第三名(苗栗縣造橋鄉造橋國小、苗栗縣苗栗市文山國小、新竹縣芎林鄉芎林國小)。
國小中年級組:
第一名(苗栗縣公館鄉公館國小)、
第二名(桃園縣龍潭鄉龍潭國小、屏東縣內埔鄉僑智國小)、
第三名(高雄縣美濃鎮美濃國小、高雄縣美濃鎮廣興國小、桃園縣楊梅鎮瑞埔國小)。
國小高年級及國中組:
第一名(苗栗縣頭份鎮建國國小)、
第二名(台中縣東勢鎮東勢國小、屏東縣內埔鄉豐田國小)、
第三名(屏東縣佳冬鄉佳冬國小、新竹縣竹東鎮竹東國小、高雄市三民區莊敬國小)。

客語演說類:
幼稚園及國小低年級組:
第一名(苗栗縣頭份鎮信德國小)、
第二名(台北縣新莊市光華國小)。
國小中年級組:
第一名(苗栗縣公館鄉仁愛國小)、
第二名(苗栗縣苗栗市建功國小、苗栗縣銅鑼鄉銅鑼國小)、
第三名(屏東縣內埔鄉豐田國小、苗栗縣三義鄉育英國小、桃園縣新屋鄉社子國小)。
國小高年級及國中組:
第一名(苗栗縣公館鄉公館國小)、
第二名(台中縣石岡鄉土牛國小、桃園縣龍潭鄉龍潭國小)、
第三名(苗栗縣大湖鄉新開國小、高雄縣美濃鎮美濃國小、屏東縣萬巒鄉五溝國小)。

客語戲劇類:
幼稚園及國小低年級組:
第一名(新竹縣北埔鄉上上幼稚園)、
第二名(桃園縣楊梅鎮水美國小)。
國小中年級組:
第一名(台北市南港區胡適國小)、
第二名(苗栗縣苗栗市建功國小)。
國小高年級及國中組:
第一名(桃園縣龍潭鄉龍潭國小)、
第二名(屏東縣竹田鄉西勢國小、高雄縣美濃鎮美濃國小)、
第三名(苗栗縣公館鄉仁愛國小)。


↑TOP

•嚴選2005客家音樂MV 15件入圍作品出列

        今年暑假頗受年輕人矚目的「2005客家音樂MV大賽」入圍名單在評審激烈討論下終於出爐,共有「思戀歌」、「相思」、「青鳥詞」等15件作品勝出,近日將展開網路最佳人氣獎票選活動。其中,「青鳥詞」以動畫詮釋客家強韌生命力,富饒生趣;而外籍人士創作的「相思」,以傳統客家牌牌面大小突顯台灣男尊女卑社會現象亦格外引人注目。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舉辦的MV甄選活動,作品創作媒材相當豐富,除傳統以人物為MV拍攝主體外,更有以動畫、紙雕、手繪卡通及模擬石膏等創作手法,以現代手法詮釋表現客家歌曲的內涵。

        初審嚴選出入圍作品「思戀歌」等15件創作,例如「相思」的創作者係一名外籍人士,藉由本次參賽機會研究蒐集客家相關資料,作品中由傳統客家牌牌面之大小作為男女之分,並藉此引伸出社會上男女地位不對等之現象;另「青鳥詞」作品係創作者利用動畫世界之天馬行空與客語新音樂結合,作品以倒敘方式,引喻客家族群在外打拼,思鄉情懷及堅毅不拔之生命力。

15件入圍作品分別為:
傳統組的思戀歌(潘仁傑);
現代流行客家歌曲:勇往直前(徐慧芬、吳詩瑩)、阿樹哥介雜貨店(羅汶淇)、青鳥詞(劉邵希)、盼郎(盧泓)、阿成想耕田(黃佩荃)、看天河(陳誌原、劉瑞龍、曾于玲)、阿芬懁人(游凱麟)、一儕(張余健、李靜怡、謝明峰、陳冠備、吳怡樺、黃紹彬)、風神125(黃建璋、歐陽賢)、一儕(王盼雲)、相思(杜邦傑)、後生人唱火大(王威翔、龐妃娟、許家蓁、王兟?)、走相逐(李耀華)、兩代人(周欣慧、辜千航、林侑影、俞卉蓁、孔菱欣)。

        客委會近日將在活動網站展開網路票選最佳人氣獎之選拔,預計將選出4名「網路票選最佳人氣獎」,每名獎金新台幣壹萬元,另凡參與票選活動之民眾除有機會得到參加獎「造型公仔及馬克杯」外,更有機會把PSP掌上型電玩帶回家!

活動將於11月初進行決審,並於11月中旬進行頒獎,活動詳情請上網站 http://www.ihakka.net/mv2005/default.htm 查詢。

↑TOP

 

 

「大家共下大聲唱」-聽見現代客家音樂

        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表示:音樂能超越語言限制,是不同族群互動的最好介面。這些話點出了本活動的宗旨。

        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長期進行客家文化的傳承與促進,而本會董事邱淑治所創辦的「逗鬧熱山歌班」,成員更是多族群匯聚,大家唱歌學客語,班長陳清美的角色也功不可沒,團員們表示:也非常希望參與其他族群的社團,成為具有多語能力的台灣人。值得一提的是:從事外籍配偶親子教養多年的賽珍珠基金會,也認同協辦本活動。面對客家社區日益增加的外籍人口,我們更希望透過輕鬆的藝文活動,讓這些朋友認識客家音樂之美,但也希望破除文化的沙文心態,才能共創和諧的真善美境界。台灣文化的可貴在於多元,也因此成就祂的獨特性與豐富性。其中一員的客家,希望與其他族群相互了解之下,並基於尊重原則下攜手合作。

        當天的活動內容除了「逗鬧熱」山歌班,唱出客家歌謠的新創意。另外頒貢獻獎給長久致力客家流行音樂的創作人,有:吳盛智、林子淵、涂敏恆、呂金守、楊政道、陳雙雄等六位,吳盛智、林子淵以及涂敏恆等創作人雖已過世,特別請家屬代表受獎,還有何易峰老師指導的團體,合唱他們的代表作,以感念他們為對客家音樂的貢獻。而劉劭希、東東、陳雙、李一帆、蔡夢甫…等更多歌手,在「大家共下大聲唱」的精采節目裡,帶給大家多元的面貌,整場活動在驚喜不斷中達到高潮。下午則有「客家音樂的視聽境界」、「愛樂迴響-聽見客家」兩場座談會,邀請到客家電視台澎執行長文正以及高雄市文化局王局長志誠(路寒袖先生)主持,本活動榮幸地能夠邀請到樂界達人胡德夫、陳明章、李壽全、鍾適芳、馬世芳、陳小霞…等知名專業人士,共同來談客家音樂,這也將是這場客家音樂活動,最完美的驚嘆號!

        這一次更希望是透過現代客家流行樂的回顧與前瞻,期待在音樂人的專業與長期關懷的熱誠之下,使本活動更能圓滿生輝。來吧!好一個秋天,在山腰上看美景、嚐美食,聽現代客家音樂,還有各贊助單位的美麗人生服務,更有明師中醫提供健康養生義診喔!就這麼說定了,我們相約參加「大家共下大聲唱」活動!

時間:2005年11月6日(星期天)上午9:00到下午五點。
地點:中和市南山福德宮活動中心2樓(烘爐地)電話: 27079515
交通方式:可搭乘249號在「景新站」(興南路)或627號在「烘爐地」下車步行,或搭捷運南勢角站下車,再搭乘「捷運接駁公車」或「本活動專車隨招隨停〈上午〉」直達南山福德宮。

◎中小學教師全程參加可有6小時研習時數。


↑TOP

鳳林鎮2005年「客家文化節暨客家文化產業」活動

        鳳林鎮公所為迎接2005年客家文化藝術節,將於本(94)年11月12至13日,一連二天舉辦「客家文化節暨客家文化產業」活動,活動內容非常豊富,分為三大主軸展現:

一、藝術表演:

  1. 客家傳統戲、曲:分別有客家山歌傳唱於12日上午10時表演、三腳採茶戲於12日下午2時30分表演、隆興閣掌中劇於13日下午19時30分表演。
  2. 藝術展演:邀請國內著名的藝術表演團體,有「拷秋勤及城市之光客家搖滾樂團」及「原動力樂團」於12日下午7時30分表演。
  3. 客家傳統技藝表演:13日上午9時表演。
  4. 來去客庄飆熱舞觀摩會賽:13日下午3時表演。

二、鄉土教學:歡迎各校或民眾組團,由專業導覽志工解說,使民眾認識本鎮客家文化活動、傳統戲曲等相關知識,並藉由各項比賽活動,如學生客家燈籠彩繪、壁報、寫生、變裝、社區民眾客家燈籠拼布等比賽,另以鳳林老照片展、客家文物館、校長夢工廠、菸樓文化影像展之解說、客家文物彩繪DIY等,期達到客家文化傳播與教育的功能。

三、客家文化產業展示及DIY活動:計有本地藝術家的藝品、農特產品、客家米食、客家擂茶等。

        鎮長林廷光表示,此次活動是配合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藝術節規劃的活動,同時也是客家人於農曆十月半以「收冬戲(或稱平安戲)」的傳統敬天謝地酬神還願祭典廟會活動而來,加上地方文化產業展示,重塑「好年冬、慶豊收」之文化風俗盛況榮景,挽回逐漸式微的廟口文化,呈現戲、廟會及產業為一體的地方特色。林鎮長籲請民眾暫且撇下忙碌的生活,邀請您一起盡情盪漾「鳳林客家文化知性之旅」。


↑TOP

「2005台北詩歌節」11月5日揭開序幕

        以「家園與世界」為主題的2005台北詩歌節將於11月5日揭開序幕,傍晚六時於中山堂堡壘咖啡館舉辦開幕酒會,7點30分在中山堂光復廳以舞劇等各種形式演出商禽、洛夫、李魁賢、席慕蓉等多位詩人的作品。6日上午9時在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台北市建國南路2段231號)舉辦兩場國際交流座談會,分別由廖咸浩、楊照主持;同日晚間七點半在228和平紀念公園音樂台有一場「原住民詩歌之夜」。

        6至11日於誠品敦南店B2藝文空間舉辦六場台灣與國際詩人的深度對談;12日,下午2點30分於同地點有台灣客家歌手與庫德斯坦女歌手的演出,晚間七點半則由須文蔚主持閉幕Party。歡迎踴躍參與。

【2005-11-02/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TOP

說唱客語 洋學生琅琅上口

周末假日要在內埔顯身手 表演外籍兵團藍衫樂舞

        「山歌一唱心花開,外國唱到內埔來…祝福大家賺大錢!」8名外籍學生昨天流暢地說、唱客語,還來一段原鄉情歌舞,女學生持油傘、男學生荷鋤工作,洋溢客家風情。

        朱利斯、馬蓮娜等八名學生,來自斯洛伐克、厄瓜多爾、馬拉威等國,都是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園研究所的碩士班學生,在東勢國小老師曾梅枝、莊蘭英在教導下,客家話已琅琅上口。

        8名學生開口說客語,對內埔鄉公所推動客語生活推廣活動是一大豐收,朱利斯來台已一年,學會簡單客語後,一連帶來了7名學生學客語。

        成果展在鄉公所中庭廣場舉行,現場以竹枝築牆,掛上油傘、置上陶甕後,營造出優雅的客家風味。8名學生引吭高唱「天公落水」、「客家本色」,還唸了歌謠、跳起客家舞,在場來賓莫不豎起大拇指,驚嘆「只學一個月,效果可真好」。

        鄉公所主秘柯素華說,8名老外學客語非常認真,他們把每一個名詞、問候語以羅馬拼音標出,由鄉公所邀澳洲回來的李復華當翻譯,讓外籍學生先弄清楚字意,加上用心練習,效果顯著。

        8名學生昨天只秀出一部分,周六、周日晚7時到10時,在內埔地區農會廣場前舉辦的系列活動,有打嘴鼓、「非客」演講比賽,他們也將演出「外籍兵團藍衫樂舞」。

【2005-11-02/聯合報/C2版/屏東縣新聞】


↑TOP

「再見石灰窯」鄉土文化教學

報名:即日起~11月15日
地點:苗栗獅潭村史博物館
(037)931-012


↑TOP

客家戲棚-收冬戲慶豐年

時間:11月5日
地點:北縣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
(02)2672-9996


↑TOP

客家大戲-大宅門

時間:11月5~6日
(037)725-099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TOP

親子客家布袋戲團

時間:11月6日
地點:中和秀山國小
0968-686-460

↑TOP

 

人因夢想而偉大,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為鼓勵青年勇敢作夢、開拓視野,進而帶動客家發展,今年起開始舉辦築夢計畫,提供認同客家的青年一個圓夢的管道。參加第一屆築夢計畫的成員現已陸續回國,成果報告也一一出爐,就讓我們透過他們的觀點,一同來體驗夢想成真的感動……

築夢計畫系列文章六

• 重返記憶之土

──李惠菲

        從小,李惠菲嚮往遨遊的夢土是遠在非洲的象牙海岸,一個她耳熟能詳卻又陌生的國度。一九六四年,她的父親加入台灣農耕隊派駐當地,服務十年返國,李惠菲在翌年出生,父親特別喜歡對小女兒描述在象國的點點滴滴故事。

        因此,李惠菲許下帶著父親重返記憶之土的願望,透過父親的解說和現場訪談,為農耕隊在象牙海岸的貢獻留下紀錄。一開始,她的家人認為這是癡人說夢,果真得到共鳴得以成行,罹患癌症剛動完手術的母親,以及善於攝影的二姐,也透露對父親念念難忘的國度充滿好奇。於是,這一家子決定漂洋過海共同尋夢。

        象國仍處於內戰狀態,為避免沿途遭受騷擾,他們捨計程車而就當地公車,每過一處崗哨就得下車接受檢查。「我們往東部,五小時車程就被查了六次。」李惠菲說,最危險的是有一次往象國大城Yamoussoukro的路上,哨兵扣押了他們的護照,說什麼都不願意放行,並帶他們到指揮中心由長官盤問。

        李惠菲的父親用法語解釋自己在象國的工作經歷,這位資深軍官馬上對哨兵說:「讓他們走,中國人對我們的農業有很大的幫忙。」這時,李惠菲真正開始體會到這趟旅程的意義。自一九八三年台灣與象國斷交,農耕隊已撤離二十餘年,但是留下的影響力,在此刻和往後,都能助他們安然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刁難,並時時出現意外的驚喜。

        「有一次,我訪問一位正在田裡工作的農夫,他竟然認出我爸爸,原來他的耕種技術是當年我爸爸教他的。」李惠菲驕傲的說:「客家人做事踏實又有實際的耕作經驗,後來農耕隊招募的客家人愈來愈多,駐象國的的七個分隊裡,就有四位分隊長是客家人哩!」

        李惠菲曾聽父親提起象國在四十年前的繁榮安定,遠勝於台北。有豐富的野生動物充作食物,人民生活無憂,當時的首都Abidjan高樓矗立,甚至有「小巴黎」之稱。然而,內亂改變了象國的命運,雖然二十五層樓高的旅館仍營業迄今,殘破髒亂的街景、乞討的窮人,令其父喃喃感慨今非昔比。

        擔任高中社會科教師的李惠菲,則特別留意學校設施和教育政策。「在那裡,教育等於是富人才享有的權利。」她唏噓道:「在台灣,我們理所當然的享有自在、舒適的生活,學生視上學是件苦差事。去過象牙海岸,我只有一個想法:活著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我們能擁有的一切都應該珍惜。」

        開啟築夢之門,李惠菲打算趁父親有生之年,於象國的熱季再去親睹他曾經歷的「熱到土地像冒火一樣」的景象;體驗農耕隊員一下飛機就中暑,仍然忍受酷熱盡責工作的精神。對象國有一股親切緣分感的李惠菲,編織著她另一個人生大夢:「也許有一天我會回到那兒經營一座農場。」


↑TOP

築夢計畫系列文章七

• 客家音樂 交流無國界

──謝宗翰

        「這裡什麼音樂都有,就是沒有客家音樂。」位於美國波士頓的柏克里音樂學院師生頑皮的回應來自台灣的暑修新生謝宗翰。他在築夢計畫的補助下,前來這個有「音樂聖堂」的學院學習新的虛擬音源技術,企圖打造客家歌謠交響樂化的新曲風。聽到同學們對他此行目的的回應,謝宗翰感到有點兒灰心。

        柏克里以兼蓄國際各民族音樂聞名,學生有百分之二十九來自世界各國。因此他下定決心,好好利用「這裡沒有客家音樂」的機會,將客家音樂帶入柏克里,以音符架出一道文化交流的虹橋。

        結訓成果發表,謝宗翰將有「客家鄧麗君」稱號的女歌手陳雙主唱的「樹蘭」,以新學的電腦合成樂手法編曲,號召學院的華裔學生組成合唱團演出。執行過程中,他安排陳雙以及原作曲者傅也鳴透過網路視訊,親自教導這群初識客家的海外華人子弟客語發音、語調等特色,以及客家山歌演唱技巧。「看到他們在樂譜上註記密密麻麻的羅馬拼音,認真好玩的揣摩客語腔調,我的音樂文化交流可說是非常成功哩!」這回,輪到謝宗翰莞爾得意。

        就讀輔大應用音樂系期間,謝宗翰即受邀參與各台灣本土音樂會、專輯的製作和編曲,學習到不少經驗,也啟蒙了他所謂的「七年級生意識悸動」-一種對身為台灣人,尤其是客家血緣的覺醒和認同。他婉惜的說:「從小到大,接觸的流行音樂一味只有華語與閩南語的市場,學校的音樂教育也沒有客家音樂。」

        出國研習,除了見識到資源更健全的音樂教育環境,能夠得到課程上所使用的原文書作者親身傳授,充實編曲新元素,是謝宗翰最大的收穫。「以前腸思枯竭時,我曾經整整一星期想不出任何一小節音符,因為腦海中的資料庫元素太少,能夠想到的風格都用完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柏克里給了我新的能量,彷彿開啟了一條新路,使我在創作上有了新的選擇。」

        從國中開始熱衷音樂創作,謝宗翰始終堅持學音樂是為了自己快樂,為了走入人群,帶給人間美的感動,而非為了升學、求職,甚至不是為了當個音樂家。如願至嚮往的音樂殿堂短期留學,他認為自己的幸運和際遇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歸國後,他與一群客家年輕音樂工作者結交,互相激盪,一同朝提升客家音樂層次而賣力前進。

        謝宗翰坦言:「剛聽到他們唱客家歌謠時覺得很那卡西,像電子花車樂,可是歌手的聲音真的很美。」經過多次溝通和嘗試,一夥有共同理想的音樂人,接受了他的建議,將原歌加入交響樂和爵士樂風格重新創作,新專輯「黃揚葉滿天飛」不僅入圍金曲獎,更獲得長榮航空肯定和採用。

謝宗翰喜不自勝的宣布:「這代表客家音樂走出台灣,躍上國際領空了。」


↑TOP

訂閱或取消訂閱本報
Copyright © 2004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