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6,000萬元的「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4月23日上午10時20分在池上鄉舉行開工動土,會中特別邀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莊錦華、台東縣各個客家社區、藝文社團、學校及客家美食推廣班共同參與動土儀式,典禮在池上玉勝醒獅團表演的祥獅獻瑞中揭開序幕。
為協助地方政府推動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建立客家文化永續發展據點,行政院客委會92年起補助6,000萬元與臺東縣政府自籌的1億500萬元結合,共同興建「臺東縣客家文化園區」,推動東部客家文化的保存與傳承,而位在池上鄉的台東客家文化園區動土會場,一早即湧入數百名客家鄉親,每個人彷彿辦喜事般笑容滿面,現場氣氛一片歡樂,動土典禮在鹿野後山神鼓隊鼓聲中揭開序幕,池上玉勝醒獅團兩隻大獅及三隻小獅則帶來逗趣的演出,池上新興傳統鼓樂隊、大坡國小、福原國小及關山德高社區發展協會、德高國小、鹿野老人會山歌班,帶來一系列客家傳統樂曲及演奏。
臺東縣徐縣長於致詞中指出,客家文化園區能夠動土,感謝客委會歷任主任委員及莊錦華副主委等人大力支持,同時也感謝李振源議員於議會中全力支持預算審議與通過。莊錦華副主委並於隨後致詞中表示,徐縣長疼惜客家人,是台東及客家人的福氣,佔地六點五公頃的客家文化園區有客家文化、東部特色及生態環保等三大特色,她相信明年園區啟用後絕對是一顆閃閃發亮的珍珠,也是傳承客家文化的重鎮。
莊副主委表示,基地位於臺東縣池上鄉的「臺東縣客家文化園區」,與台糖牧野渡假村相鄰,基地面積6.5公頃,園區主要以東部客家穿山渡海移民意象作為園區入口特色,建築造型則運用東部農村建築形式、迴廊及自然素材(石材、木材、竹、植栽等)塑造符合東部映象之農村建築院落
,配置規劃則以東部縱谷地區客家聚落之生活面、產業面、文化面等相關體驗活動為主軸,包含設置停車服務、入庄廣場、入庄服務區、養身百草區、技藝體驗區、點心庄、懷舊產業區、客家文化學苑、童玩遊樂區、鄉民農園區、狀元大道等區域,期許今日的動土儀式,為園區帶來新生與祝福,更希望透過這個客家園區的設置,讓所有人對東部的客家有一個不同的體驗與認識,並藉由地方文史的整合導覽,能讓參與者真正體驗東部客家傳統生活的方式,重現客家二次移民精神。
本案利用生態工法營造符合生態原則之園區地景與地貌,方便未來整體園區營運管理與維護,並能襯托縱谷地區之自然景觀風貌,是尊重當地環境的做法,也希望透過縱谷地區客家社區的參與,讓這座臺灣東部唯一的客家園區擁有更多的生命力與活力。整個開工動土典禮,在徐縣長、莊錦華副主委、黃健庭立委、李振源議員及池上鄉長李業榮等人進行上香、獻花及獻果等祭拜儀式後進行鏟土及當地客家藝文團體精彩表演節目後圓滿結束,主體工程將在今年十一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