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期 │ 發行日期:2024年9月6日
推動花蓮客庄生活交流中心 打造宜蘭詔安海洋客家文化
為著了解地方推動「客庄生活交流中心」政策个提案狀況同實際需要,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8月30號在參拜花蓮鳳林長橋褒忠義民亭後,先後在花蓮市主農公園、花蓮市立圖書館樂齡館、主農里、主安里社區活動中心,還過宜蘭縣蘇澳鎮个朝陽社區同南強社區等位所同鄉親交流訪視,希望未來做得透過「客庄生活交流中心」計畫个推動,促進地方打造親子、老嫩同樂个客語場所空間,發揮民眾交流同客家文化傳承个功能。.....
【客語版】
為著了解地方推動「客庄生活交流中心」政策个提案狀況同實際需要,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8月30號在參拜花蓮鳳林長橋褒忠義民亭後,先後在花蓮市主農公園、花蓮市立圖書館樂齡館、主農里、主安里社區活動中心,還過宜蘭縣蘇澳鎮个朝陽社區同南強社區等位所同鄉親交流訪視,希望未來做得透過「客庄生活交流中心」計畫个推動,促進地方打造親子、老嫩同樂个客語場所空間,發揮民眾交流同客家文化傳承个功能。
古主委在主農公園聽吔花蓮市長魏嘉彥簡報後表示,客委會這恁久當當推動「客庄生活交流中心興建專案計畫」,希望地方考慮著民眾个需要,愛整體性、綜合性个來規劃有地方特色又做得滿足民眾需要个多功能空間,打造一個人同人之間做得互動、交流个場所,提醒地方在提案个時節,定著愛考慮著老嫩大細、親子、後生儕个需求,規劃出一個大家正式有需要、會想愛去使用个空間。
主農、主安里社區活動中心在主農公園脣,配合活動中心裡背个福氣站、伯公照護站、聯合里辦公室,同樂齡館,係蓋多社區民眾重要个遊尞同活動空間。另外主農、主安同主和里該搭仔舊名有明庄,係花蓮市盡多客家人个位所,頭擺扛屋徙屋个歷史也係蓋多在地老者个共同記憶。毋過活動中心係早期个建築,裡背各棧樓个動線毋好,設備也老舊吔,同時,本旦青里里仔个主農公園,也在7月凱米風搓後,因為損壞愛修整。古主委在聽吔簡報同實地勘查後,請花蓮縣政府團隊詳細規劃後再過同客委會提案,也應承尾下會大力支持。
該日陪古主委訪視花蓮个有傅崐萁立委服務處處長陳文卿、立法委員沈伯洋服務團隊花蓮辦公室主任林資斌、花蓮市長魏嘉彥、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郭應義、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處長潘乾鑑、花蓮縣吉安鄉公所鄉長游淑貞、花連縣議員張美慧同林則葹、花蓮縣花蓮市民代表會田珍綺等。古主委多謝大家對客庄建設个重視,也希望未來中央、地方繼續來共下合作,打造民眾需要个客庄生活交流中心。
結束吔花蓮訪視行程,古主委同立法委員陳俊宇服務團隊特助陳宏昌、宜蘭縣蘇澳鎮公所鎮長李明哲同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黃聲遠建築師等人,共下來到宜蘭訪視朝陽同南強社區。古主委除忒感謝黃建築師對保存在地文化付出个辛勞,也對蘇澳鎮公所辦理「蘇澳鎮山海客家生活文化藍帶先期評估規劃案」,指示應該參考朝陽漁港个相關規劃風格,融入當地詔安同海洋客家文化特色,也請公所大力推動在地詔安客話个傳承推廣,同時應承會有資源支持。
客委會依據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在113年補助蘇澳鎮公所辦理「蘇澳鎮山海客家生活文化藍帶先期評估規劃案」,針對南澳詔安客家族群庄頭个南強同朝陽社區街路个招牌、立面同行路个空間改造進行居民意見整合同規劃工作,按算在114年下仔完成。客委會希望藉這個計畫,生活客庄產業經濟,同時藉相關資源个𢯭手,希望餳來青壯人才歸來抑係徙到客庄戴,再造客庄新生命。
【華語版】
為了解地方推動「客庄生活交流中心」政策的提案狀況與實際需求,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8月30日在參拜花蓮鳳林長橋褒忠義民亭後,先後於花蓮市主農公園、花蓮市立圖書館樂齡館、主農里、主安里社區活動中心,以及宜蘭縣蘇澳鎮的朝陽社區與南強社區等地與鄉親交流訪視,希望未來能透過「客庄生活交流中心」計畫的推動,促使地方打造親子、老幼同樂的客語場域空間,以發揮民眾交流與客家文化傳遞的功能。
古主委在主農公園聽取花蓮市長魏嘉彥簡報後表示,客委會最近正在推動「客庄生活交流中心興建專案計畫」,希望地方考量民眾需求,朝整體性、綜合性規劃出兼具地方特色且滿足人民所需的多功能空間,打造一個人與人之間有所互動、交流的場所,並提醒地方在提案時,一定要考慮到老嫩大細、親子、後生的需求,規劃一個大家真正需要、會想去使用的空間。
主農、主安里社區活動中心位於主農公園旁,配合活動中心內的福氣站、伯公照護站、聯合里辦公室,以及樂齡館,是不少社區民眾重要的休憩與活動空間。而主農、主安與主和里一帶舊稱有明庄,是花蓮市客家人居住密度最高的區域,過去扛屋搬家的歷史更是不少在地長者的共同記憶。然活動中心屬早期建築,其內部各樓層的動線不佳,設備也已老舊,同時,原本綠意盎然的主農公園,也在7月的凱米颱風侵襲後,因損壞而待修復。古主委在聽取簡報與實地勘查後,請花蓮縣政府團隊仔細規劃後再向客委會提案,並允諾後續會給予支持。
今陪同古主委訪視花蓮的有傅崐萁立委服務處處長陳文卿、立法委員沈伯洋服務團隊花蓮辦公室主任林資斌、花蓮市長魏嘉彥、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郭應義、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處長潘乾鑑、花蓮縣吉安鄉公所鄉長游淑貞、花連縣議員張美慧及林則葹、花蓮縣花蓮市民代表會田珍綺等。古主委感謝大家對客庄建設的重視,並希望未來中央、地方持續攜手合作,打造民之所需的客庄生活交流中心。
結束花蓮訪視行程,古主委在立法委員陳俊宇服務團隊特助陳宏昌、宜蘭縣蘇澳鎮公所鎮長李明哲及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黃聲遠建築師等陪同下,前往宜蘭訪視朝陽與南強社區。古主委除感謝黃建築師對於保存在地文化付出的辛勞,也對蘇澳鎮公所辦理「蘇澳鎮山海客家生活文化藍帶先期評估規劃案」,指示應參採朝陽漁港相關規劃風格,融入當地詔安及海洋客家文化特色,亦請公所全力推動在地詔安客語的傳承推廣,並允諾給予資源支持。
客委會依據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於113年補助蘇澳鎮公所辦理「蘇澳鎮山海客家生活文化藍帶先期評估規劃案」,針對南澳詔安客家族群聚居的南強及朝陽社區街道之招牌、立面及步行空間改造進行居民意見整合及規劃工作,預定於114年底完成。客委會希望藉此計畫,活絡客庄產業經濟,並藉由相關資源挹注,藉以吸引青壯人才回流或移居客庄,再造客庄新生命。
客家委員會8月31日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會議廳舉行「講客宣講員培訓」結業典禮,來自全國各地的講客宣講員,在會上共同發表講客宣講員宣言,用行動為客家語言文化傳承貢獻心力,客委會主任委員古秀妃也期許講客宣講員未來至全台各地傳遞講客精神,培養民眾的「語言意識」,讓客家語言文化永續傳承。
古主委表示,台灣的客語流失情形嚴重,年輕一代越來越少講客,因此客委會培訓講客宣講員,就是要向大眾傳達「客話再不講就會消失」,尤其語言文化的流失在日常生活中是隱而不顯,所以我們要培養所有民眾的「語言意識」,透過語言意識提醒自己講客語的重要性,這是保存客家語言文化的重要基礎;但是「語言意識」的培養並非一蹴可幾,需要許多人花費許多時間持續講客,才能成功,感謝所有講客宣講員的努力與熱情,期盼藉由211位宣講員未來在全台灣各地宣講,發揮每個人的影響力,形成一個共下講客的友善環境。
現場並邀請各區學員代表分享培訓心得,包括來自竹東的幼兒園教師張新香表示自己秉持「危機感、使命感、榮譽感」,盼能傳承發揚客家文化;擔任配音員的徐敏莉邀請大家參與文化部即將舉辦的國家語言發展論壇客語專場,用客語表達意見,並關注語言平權議題;中央廣播電台主持人黃紹彬鼓勵大家收聽哈客網路學院的AI主播報新聞,增進自己的客語能力;身兼客語教師與講客廣播電台主持人的林君蓉則現場示範如何用活潑生動的講授方式吸引細人仔講客;來自美濃的黃韋綸也分享他與2歲女兒講客語的生活日常,用行動傳承講客。
為了讓民眾瞭解客語傳承面臨之現況,正視客語瀕危的嚴重性,鼓吹民眾隨時隨地多講客語,讓客語能聽得見、看得到、用得著;客委會廣泛招募對客語傳承有熱忱的人員擔任「講客宣講員」,以深入淺出的演說與活潑宣傳方式,喚醒民眾的客語意識與行動力,鼓勵大家共下來講客。
本次講客宣講員培訓課程,內容包括客家文化知識、演講技巧與說服策略、提升宣講感染力等面向,透過「社區講客宣講方法與技巧暨聲音表達訓練」及「講客宣講分組演練」,讓參訓學員透過課程,深入了解講客語是保護和傳承客家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次培訓課程共有來自全國北中南東區的211位講客宣講員學員參與,分別於臺北、桃園、苗栗、高雄分區辦理4場次實體培訓課程,並透過演練模擬學校、社區中心、文化節慶活動等各種宣講場景,相互學習在不同情境下鼓勵民眾共下講客。
培訓課程邀請魅力公關行銷大師文化大學客座教授方蘭生,以其特有的演說風格與具親和幽默的表達力,教授學員宣講方法與技巧;屏東大學幼教系陳仁富教授,教導學員針對孩童說故事的聲音表情與互動技巧等課程內容提升學員的說故事技巧;更精心各安排古梓龍、何石松、吳清明、范姜淑雲、徐煥昇、張淑玲、黃瑞香、葉定華、詹雪梅、劉仕彩、劉醇鑫、謝杰雄、謝惠如、藍群傑等老師,擔任分組老師帶領學員透過小組發表個人宣講內容,相互學習精進學員宣講規劃與技巧。
【客語版】
客家委員會今年第一擺推動「客庄文藝復興運動推動實施計畫」,鼓勵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个鄉鎮、市、區公所提案參加,客委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8月31號來到新竹縣北埔鄉,代表出席「細人普:摎傳統相見个兒童慶典」系列活動,摎大小朋友共下感受慶典个鬧熱氣氛。
范副主委表示,「細人普」係特別為細孤魂辦理个普渡,傳說這係對北埔姜家姜振驤伯姆个愛心摎慈悲來个,像恁樣特殊在地客家庄个故事,值得推廣傳播,在這感謝莊明增鄉長帶頭傳承客家文化,也承蒙立法委員摎新竹縣政府个支持,希望客家語言文化做得長長久久傳承下去。
客話講个「細人仔」斯係「小孩」个意思,「普」就係普渡,主要係為著細孤魂辦理个普渡,因為擔心細孤魂在中元普渡期間搶毋過大鬼,嗄枵肚屎,所以在農曆七月廿九這日,北埔人當有心个摎細孤魂準備祭品普渡。北埔鄉公所辦理這項活動,除忒希望傳統祭典毋好分人毋記得以外,還較希望大家做得較深入去了解客家文化。
隨後,范副主委來到新竹縣寶山鄉寶山國中,摎寶山鄉長邱振瑋還過立法委員林思銘、寶山服務處呂陳璋秘書等,共下出席「寶山鄉客庄文藝復興運動」中秋慶典。
范副主委提著,寶山鄉在邱鄉長率領之下,大力辦理客庄文藝復興運動,分所有鄉親朋友共下參加,乜分大家認識這兜具備各種專長个優秀在地人才,希望透過參加唱歌、跳舞摎其他藝文活動,鼓勵民眾多講自家个母語,更加期待中央摎地方一直聯手合作,共下為客家語言文化打拚。
寶山鄉配合客家委員會推行寶山客庄文藝復興運動,舉辦客家歌謠比賽,摎客庄社區跳舞比賽、寶山藝文團隊表演、月餅DIY等活動,同時邀請客家歌手陳孟蕎、有名个啦啦隊細妹仔摎在地團體帶來精彩个表演,活動對朝晨到暗晡精彩無停,分所有鄉親朋友感受節日个鬧熱氣氛。
【華語版】
客家委員會今年首次推動「客庄文藝復興運動推動實施計畫」,鼓勵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鄉鎮、市、區公所提案參與,客委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8月31日前往新竹縣北埔鄉,代表出席「細人普:與傳統相遇的兒童慶典」系列活動,與大小朋友共同感受慶典的熱鬧氣氛。
范副主委表示,「細人普」是特別為幼靈辦理的普渡,傳說來自北埔姜家的姜振驤伯母的愛心與慈悲,像這樣特殊在地客家庄的故事,值得推廣傳揚,在此感謝莊明增鄉長帶頭傳承客家文化,也承蒙立法委員和新竹縣政府的支持,期盼客家語言文化能永續傳承下去。
「細人仔」為客家話「小孩」之意,「普」則是普渡,意指為幼靈辦理的普渡,因擔憂小孤魂在中元普渡期間搶不過大鬼,而餓肚子,因此農曆七月廿九日這天,北埔人會貼心的為幼魂準備祭品普渡。北埔鄉公所辦理此項活動,除了期望傳統祭典不要為人所忘記以外,更希望大家能更深入了解客家文化。
隨後,范副主委來到新竹縣寶山鄉寶山國中,與寶山鄉長邱振瑋及立法委員林思銘寶山服務處呂陳璋秘書等共同出席「寶山鄉客庄文藝復興運動」中秋慶典。
范副主委提到,寶山鄉在邱鄉長帶領之下,積極辦理客庄文藝復興運動,讓所有鄉親朋友共同參與,也讓大家認識這些各具專長的優秀在地人才,希望透過參與歌唱、舞蹈和其他藝文活動,鼓勵民眾多說自己的母語,更期待中央與地方持續攜手合作,共下為客家語言文化打拚。
寶山鄉配合客家委員會推動寶山客庄文藝復興運動,舉辦客家歌謠比賽,以及客庄社區舞蹈大賽、寶山藝文團隊表演、月餅DIY等活動,同時邀請客家歌手陳孟蕎、知名啦啦隊女孩及在地團體帶來精彩表演,活動從早到晚精彩不斷,讓所有鄉親朋友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
本會113年度「客家委員會推展海內外客家事務交流合作活動補助計畫」因補助經費額度業已全部用罄,即日起不再受理。
另114年度「客家委員會推展海內外客家事務交流合作活動補助計畫」業已整合「推展海內外客家事務交流合作活動補助計畫」及「客家新南向國際交流合作專案計畫」,114年度申請計畫受理時間為113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止,請有意願提案單位預為籌劃,俾及時向本會提案。申請單位每年以申請補助2案為限(即使不同社團但同一負責人仍以申請補助2案為限)。
民間團體或個人向本會申請補助時,申請文件均「應」檢附「公職人員及關係人身分關係揭露表」。
申請補助者如為公職人員(註1)或公職人員之關係人(註2),向本會或受本會監督之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申請補助前,應主動於申請文件內據實表明身分關係(請下載並填寫事前揭露表),違反同法第14條第1項禁止補助及第2項未據實揭露之規定者,將依同法第18條規定處以罰鍰。
註1:如本會之主委、副主委、主任秘書、政風主任、主計主任、…或監督本會之立法委員等。
註2:如公職人員之配偶;公職人員之二親等內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女婿…等;公職人員本人及其配偶及其二親等內親屬所擔任董監事、經理人等之營利事業、非營利法人(如基金會、私立學校…等)及非法人團體(如同鄉會…等);公職人員進用之機要人員;立法委員之助理等。
「113年度消費者權益報導獎」活動辦法已經公布,歡迎專職新聞從業人員、大專院校在校學生或獨立報導者,踴躍報名參加!
為鼓勵新聞媒體對消費新聞報導之重視,提昇各界對消費者權益之意識,並讓消費新聞報導能向下扎根,113年度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徵件活動正式開始。只要您符合資格,所報導的國內議題作品符合消費者保護法第2條第3款所定義之消費關係,並於112年10月1日至113年9月30日間在公開平台上刊登(播)者,均歡迎報名參賽。
活動報名受理時間自即日起至113年9月30日止,詳情請至活動網站(https://cpcevent.com.tw/)查詢。有意報名者,請儘速備妥作品資料,把握送件時間,儘早報名。如對報名參賽有任何問題,請向<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小組>諮詢,電話:(02)2653-9292分機281呂小姐或212劉小姐。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總獎金五十萬元,2024桃園客家音樂節來了!只要您喜歡演唱客家歌曲,表演舞台任您盡情揮灑!
客家歌傳唱✕流行歌曲歡唱,本次競賽分別設置傳統客家山歌與當代客家流行歌曲,透過音樂比賽,發掘客家音樂人才!邀請喜歡唱歌以及熱愛創作客家音樂的您,絕不能錯過#2024桃園客家音樂節-歌唱競賽,您可能就是今年最閃亮的客家新星。
山歌兒青、山歌傳唱、流行歡唱、流行新秀、歌謠傳唱合唱組,分組競賽,評選更公平,參賽簡單,線上報名並上傳影片即完成初賽資格。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YqEebX。
#報名日期:8/27(二)至9/27(五)23:59止。
#初賽結果公布日期:10/5(五)。
#決賽日期:10/25(五)至10/27(日)。
#決賽地點: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音樂廳(桃園市八德區崁頂路60號)。
主辦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由台灣客家山歌團所帶來《歌中遊》,訂於9月15日(日)晚上7時30分在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中正堂演藝廳演出,此場活動採索票入場,請於8月30日(五)上午9時起至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服務台、臺鐵苗栗旅遊服務中心、臺鐵竹南旅遊服務中心及高鐵旅遊服務中心索票(每人限索4張,索完為止)。
台灣客家山歌團1991年成立,至今逾34年,創辦人呂錦明和姜雲玉,為傳承推廣客家文化、培育客家音樂表演人才不遺餘力。團隊秉持著「團結合作、共同成就」的經營理念努力不懈。連續榮獲臺北市客委會「客語教育中心」成果展演【特優團隊】亦是客家委員會輔導成長的優異團隊。
長期以來,台灣客家山歌團一面開拓客家文化的新視野,一面展現客家音樂的多元形式與豐富內涵,為豐富台灣文化而努力,並且為培育客家音樂人才不遺餘力。演唱經歷豐富,國內外演出逾500場,國外演出包括:中國大陸、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東南亞、奧地利、匈牙利及捷克等國,開拓了客家文化的視野,並重新詮釋客家山歌的新風貌。
今年新作《歌中遊》,是一齣充滿趣味的音樂生活劇。故事選材以展現台灣多元文化為主軸,以優質的客家文化和鄉土民情作為基底,並以貼近於現代人的生活和感情作為素材,載以精練的表演技巧,透過一群能歌擅演且身經百戰的合唱演員以「歌舞劇」形式,盡情揮灑精采多元的客家表演藝術,自然的引起觀眾的普遍共鳴。
《歌中遊》的演出團員個個都能操精準客語,輕鬆趣味化的表演,相信不分族群都能看得懂。相關訊息可上Facebook「貓裏藝文」粉絲專頁或上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網站http://www.mlc.gov.tw/藝文訊息查詢。
主辦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文化觀光局9月7日及8日在中正堂舉辦113年度苗栗縣客家歌謠、八音暨採茶戲推廣計畫成果匯演,有縣內31個社區協會參與,並邀請桃竹竹團隊跨縣市演出交流,歡迎大家來聽客家八音歌謠、來看採茶戲。
文化觀光局指出,苗栗是客家大縣,推動客家事務不遺餘力,為讓日漸式微的傳統客家八音、歌謠及採茶戲再現風潮,從96年起辦理推廣計畫暨成果匯演,獲得縣內各社區發展協會、社團等熱烈迴響,至今已邁入第18年,共計補助超過500班,超過13000人次參與,成果豐碩。
今年匯演,除28隊客家歌謠班、1隊採茶戲班及2隊八音班表演外,另為推動跨縣市交流觀摩,特地邀請桃竹竹縣市各推薦桃園市八德區客家協會、霓雲社客家三腳採茶劇團及新竹市金墩客家童謠文化推廣協會共襄盛舉,希望在快樂傳唱間,共下傳承客家文化。
這次成果匯演自9月7日至8日辦理4場次演出,展現教學成果,時間及演出團隊如下:9月7日上午9時30分起,由新竹縣、苗栗、造橋、公館、頭份及大湖的採茶戲、八音、歌謠班演出。9月7日下午2時起,桃園市、苗栗、銅鑼、造橋、公館、竹南、頭份及通霄的歌謠班演出。9月8日上午9時30分起,由新竹市、苗栗、三義、頭份及三灣的採茶戲、歌謠班演出。9月8日下午2時起,苗栗、通霄、西湖、竹南、頭屋及造橋的歌謠班演出。
主辦單位:基隆市文化局
國立海科館除了是國家級博物館外,也是基隆市重要的休閒景點,近年致力營造包括客語等國家語言的友善環境。在9月份秋高氣爽的時節,海科館邀請大家一起來「海洋劇場」欣賞客家影片。今年播放的影片是「臺灣各種吧有限公司」出品的「小黑啤玩臺灣」系列客語動畫,包括介紹基隆的「放水燈」、桃園的「過節日」、高雄的「遊大港」、台東的「找石器」這四集,此系列影片由知名客語節目主持人陳明珠小姐獻聲配音,可以瞭解基隆等地的「在地文化」,歡迎民眾一起來觀賞影片並瞭解客家語言之美。
#活動名稱:2024年海科館客家影片欣賞會。
#活動時間:9/29(日)10:40-12:00。
#地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洋劇場(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費用:免費(出示線上報名QR Code優先入場,前250名入場者將在當天活動後致贈點心)。
#活動流程:
10:40-11:00 貴賓入席
11:00-11:10 活動開場表演
11:10-11:25 介紹貴賓與致詞
11:25-11:30 大合照
11:30-12:00 客語影片播映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g6G46b。
#聯絡窗口/電話:邱先生/(02)2469-6000#3015。
#詳情請洽活動官網:https://reurl.cc/A24bKZ。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