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853期 │ 發行日期:2024年8月30日

本期主題

國策顧問、醫師詩人曾貴海辭世 總統賴清德頒褒揚令致最高敬意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總統賴清德8月24號同監察院院長陳菊、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文化部部長李遠、高雄市政府市長陳其邁、屏東縣政府縣長周春米等人,在高雄个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鹽埕教會,參加曾貴海醫師个告別追思禮拜,還過由賴總統頒發總統府國策顧問聘書與褒揚令、客委會古主委頒贈旌揚狀、高雄市政府陳其邁市長同屏東縣政府周春米縣長各頒贈褒揚狀,共下感念曾醫師佢一生人對臺灣个貢獻。.....

《詳全文》

本期主題

國策顧問、醫師詩人曾貴海辭世 總統賴清德頒褒揚令致最高敬意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語版】

總統賴清德8月24號同監察院院長陳菊、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文化部部長李遠、高雄市政府市長陳其邁、屏東縣政府縣長周春米等人,在高雄个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鹽埕教會,參加曾貴海醫師个告別追思禮拜,還過由賴總統頒發總統府國策顧問聘書與褒揚令、客委會古主委頒贈旌揚狀、高雄市政府陳其邁市長同屏東縣政府周春米縣長各頒贈褒揚狀,共下感念曾醫師佢一生人對臺灣个貢獻。

帶等蓋毋盼得个心情參加告別追思个賴總統表示,曾醫師係文學界敬重个臺灣詩人,也係國際盡有名个桂冠詩人。佢用醫術燒暖每一位患者个心,也用文字安慰臺灣人民个心。曾醫師佢毋單淨係臺灣之光,還較係登真个人。曾醫師也係民主運動擎頭个人,佢用做先生儕个精神,推動民主个精進,同時也做蓋多環境保護个事頭,推動清淨高屏溪,爭取衛武營公園,佢識講過,「在正確个歷史路頭行,淨靠個人力量無法度一儕人做著,愛靠全體信念同堅持,大家互信,毋驚犧牲,社會運動正有可能像河壩水恁仔直直流往下」,這係𠊎等尊敬个曾醫師佢留下來个精神。

曾醫師係虔誠个基督教徒,賴總統特別引用聖經《提摩太後書》第四章七節个話,安慰曾醫師屋下人,「該美好个一戰,𠊎既經打過吔;該愛走个路,𠊎既經走透盡吔;當守个信仰,𠊎既經持守吔。」,這就係敬愛个主內兄弟曾貴海个寫照。賴總統強調,為著表彰曾醫師對臺灣社會个貢獻,本來想愛延續前總統蔡英文時期,聘請曾醫師擔任國策顧問,蓋遺憾曾醫師先一步離開大家,雖然心肚毋盼得,毋過今晡日還係親身同國策顧問聘書帶來交分佢屋下人,也代表國家頒發褒揚令,相信曾醫師行過个一步腳一腳印,都會流傳萬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曾貴海醫師係臺灣近代重要个客語詩人同公民運動領袖,8月6號打早因為病症轉家,享壽78歲。客委會表示,曾醫師係客家也係社會運動个前輩,客委會識在2017年頒分曾醫師「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感念曾醫師个付出,今下透過頒贈旌揚狀,感謝曾醫師對文化、社會運動个貢獻,希望大家永遠懷念曾醫師,也共下傳承客家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曾醫師个夫人曾黃翠茂女士講,曾醫生識表示係講愛選一個身分,希望做得一生人做一個詩人,用詩來探討人生意義,還過強調用詩來表達自家个情感,係一件蓋歡喜个事情。感謝大家一路來做伴同祝福,相信佢在另外一個世界定著會繼續創作,繼續守護臺灣。曾醫師个倈仔曾澤民就講著,阿爸長年從事社會改革運動,創作一甲子,詠唱盡多獻分土地同人間个詩歌,相信佢个文學作品和對臺灣个愛同奉獻,會永久在𠊎等个心肚,在佢留下來个該搭森林-衛武營公園開有蓋鬧个花,就像佢个詩-〈冬花夜開〉,「不斷个開花,不滅个夢,在某個細細个角頭,恬恬仔改換吔世界」。

曾醫師个精神同風範都在佢个作品中表現到顯顯,幾下擺得著各大獎項肯定,識得著第16屆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還過在2016年領受臺灣文學家牛津獎,2022年也係第一位得著「厄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第15屆Ileana Espinel Cedeño國際詩人獎个亞洲人。曾醫師毋單淨係詩人、公民運動領擎頭儕,也係臺灣文學个珍寶。佢个創作展現出對客家文化同臺灣个愛同想望,佢一生人為社會公義發聲還較係頭擂擂煞猛拚,曾醫師个貢獻跨越族群同多元个公共事務領域,係客家典範,恁仔个賢哲,大家緬懷。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華語版】

總統賴清德8月24日在監察院院長陳菊、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文化部部長李遠、高雄市政府市長陳其邁、屏東縣政府縣長周春米等陪同下,於高雄的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鹽埕教會,參加曾貴海醫師的告別追思禮拜,並由賴總統頒發總統府國策顧問聘書與褒揚令、客委會古主委頒贈旌揚狀、高雄市政府陳其邁市長與屏東縣政府周春米縣長各自頒贈褒揚狀,共下感念曾醫師一生對臺灣的貢獻。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懷著不捨的心情參與告別追思的賴總統表示,曾醫師是文學界敬重的臺灣詩人,也是國際上鼎鼎有名的桂冠詩人。他用醫術溫暖每一位患者的心,也用文字安慰臺灣人民的心靈。曾醫師不但是臺灣之光,更是我們的驕傲。曾醫師也是民主運動的先行者,他用醫者的精神,推動民主的精進,同時也從事環境保護,推動高屏溪整治,爭取衛武營公園,他曾說過,「在正確的歷史道路上前進,單靠個人力量無法獨力完成,必須靠全體信念與堅持,互相信賴,不怕犧牲,社會運動才有可能像河水一樣源遠流長」,這是我們敬重的曾醫師所留下來的精神。

曾醫師是虔誠的基督教徒,賴總統特別引用出自聖經《提摩太後書》中的第四章七節,告慰曾醫師家屬,「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該跑的路程,我已經跑盡了;當守的信仰,我已經持守了。」,這就是敬愛的主內兄弟曾貴海的寫照。賴總統強調,為了表彰曾醫師對臺灣社會的貢獻,本來有意延續前總統蔡英文時期,聘請曾醫師擔任國策顧問,很遺憾曾醫師先行離開我們,雖內心不捨,但今天仍親自要將國策顧問聘書帶來交給家屬,並代表國家頒發褒揚令,相信曾醫師走過的每一步一腳印,都會流傳萬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曾貴海醫師是臺灣近代重要的客語詩人及公民運動領袖,8月6日凌晨因病辭世,享壽78歲。客委會表示,曾醫師是客家也是社會運動的前輩,客委會曾於2017年頒給曾醫師「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感念曾醫師的付出,今則透過頒贈旌揚狀,感謝曾醫師對文化、社會運動的貢獻,希望大家永遠懷念曾醫師,並共下傳承客家文化。

曾醫師的夫人曾黃翠茂女士說,丈夫曾表明如果要選擇一個身分,希望可以一生當個詩人,用詩來探討人生意義,並強調用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感謝大家一路的相伴和祝福,相信他在另外一個世界一定會繼續創作,繼續守護臺灣。曾醫師的兒子曾澤民則提到,父親長年從事社會改革運動,創作一甲子,詠唱無數獻給土地和人間的詩歌,相信他的文學作品和對臺灣的愛跟奉獻,會永遠在我們的心中,在他留下的那片森林-衛武營公園開著最燦爛的花朵,如同他的詩-〈冬花夜開〉,「不斷的開花,不滅的夢,在某個小小的角落,悄悄改換了世界」。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曾醫師的精神與風範都在他的作品中表露無遺,更屢獲各大獎項肯定,曾獲第16屆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並於2016年獲頒臺灣文學家牛津獎,2022年更成為首位榮獲「厄瓜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第15屆Ileana Espinel Cedeño國際詩人獎的亞洲人。曾醫師不僅是詩人、公民運動領航者,更是臺灣文學的珍寶。他的創作展現了對於客家文化及臺灣的熱愛與思索,而其為社會公義發聲更是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曾醫師的貢獻跨越族群與多元的公共事務領域,堪為客家典範,如此賢哲,令人緬懷。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新聞快報

新埔褒忠義民節祭祀大典鬧熱煎煎 行政院卓院長揭示3大精神共勉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語版】

行政院長卓榮泰8月23號在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新竹縣長楊文科、義民廟董事長林光華這兜陪同之下,摎信眾鄉親共下參加褒忠義民廟建廟236周年義民祭祀大典禮。卓院長表示,特別榮幸做得代表總統賴清德參加台灣這項非常特別摎久遠个國家級民俗文化祭典,今晡日毋單淨愛感謝大家个認真打拚,乜愛共下用虔誠个心,請求義民爺保護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卓院長提出「團結打拚、文化傳承、客家韌性」3項精神摎在場个大家共勉。院長表示不論係客家人、HOLO人、原住民,頭擺無分族群保護鄉土,摎這下保衛國家个團結精神係共樣个;另外乜歡喜看著這擺㧡擔奉飯、小小禮生摎傳統表演加入現代化街舞等等,表現出世代个文化傳承;第三,非常敬佩客家族群个堅耐特色,頭擺係保護國家个賢人烈士,這下無論在文化、政治、體育界等方面,都做得發現客家鄉親用刻苦精神打拚出自家个一遍天,值得安腦。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另外,卓院長還提著,文化係平等个、語言係共通个,在《國家語言發展法》裡肚明白規定台灣族群使用个自然語言,包含手語做下斯係國家語言,在政府摎人民个心肝肚都共樣重要,無麼儕先麼儕後、麼儕強麼儕弱个問題,行政院會根據對國家忠心、對人民有情義个立場,保存所有算係台灣族群个語言。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古主委表示,義民爺毋單淨永久留下團結个精神,也保護等桃竹苗這遍好山好水个土地,分客家鄉親安穩生活,毋單淨恁樣,義民爺也留下後代優秀个人才承接客家文化,包含祭典輪值、精神信仰,甚至係講客个母語文化,用這兜來保存還過推廣客家語言个傳承。古主委特別承蒙義民廟林董事長、石光坪林聯庄祭典區總爐主范光周个邀請,乜懇求大家繼續保存珍貴个祭典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楊縣長指出,今年係建廟236周年个日仔,乜係逐年舊曆7月20个祭典,義民節信仰受著客委會摎文化部个認可,非常感謝大家熱情𢯭鬧熱。林董事長還分享,摎中元普渡有分別个義民祭,係朝晨先在內殿祭拜祖先,乜就係林爽文事變裡肚無分族群保護鄉土个該兜先民,午時後正對外祭拜孤魂,這乜係從古到今流傳个習俗。

褒忠亭義民節祭祀大典結合客家神樂藝陣大拚場,邀請花鼓隊、長龍、客家八音、戰鼓、醒獅、五營將軍、虎爺特技雜耍、女子官將首等團體熱鬧表演,信眾鄉親紛紛圍前來看還過參加盛會。另外,本屆范總爐主乜進行爐主交接,摎下周年輪值个大任務交接分關西祭典區總爐主羅吉平,摎特別个義民爺香火文化代代相傳。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華語版】

行政院長卓榮泰8月23日於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新竹縣長楊文科、義民廟董事長林光華等人陪同下,與信眾鄉親一同參與褒忠義民廟建廟236周年義民祭祀大典。卓院長表示,特別榮幸能夠代表總統賴清德參與台灣這項非常獨特且久遠的國家級民俗文化祭典,今日不只是感謝大家的努力,也要一起用虔誠的心,祈求義民爺守護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卓院長提出「團結打拚、文化傳承、客家韌性」3項精神與在場的大家共勉。院長表示不論是客家人、HOLO人、原住民,過去不分族群保衛鄉土,與當今保衛國家的團結精神是一致的;另外也樂見本次挑擔奉飯、小小禮生及傳統表演融入現代化街舞等,展現出世代的文化傳承;第三,非常敬佩客家族群的韌性特質,過去是捍衛國家的先賢先烈,現在無論在文化、政治、體壇等,都能發現客家鄉親以刻苦精神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值得讚賞。

此外,卓院長更提及,文化是平等的、語言是共通的,在《國家語言發展法》裡所明定的台灣族群使用的自然語言,包含手語皆為國家語言,在政府和人民心中都同等重要,沒有誰先誰後、誰強誰弱,行政院會基於忠於國家、義於人民的立場,保存所有屬於台灣族群的語言。

古主委表示,義民爺不只永留團結精神,也守下桃竹苗這片好山好水的土地,使客家鄉親安穩生活,不只如此,義民爺也留下後代菁英接續客家文化,包含祭典輪值、精神信仰,甚至是講客的母語文化,藉此保存並推廣客家語言的傳承。古主委特別承蒙義民廟林董事長、石光坪林聯庄祭典區總爐主范光周的邀請,也呼籲大家繼續保存珍貴的祭典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楊縣長指出,今年是建廟236周年的日子,也是每年農曆7月20日的祭典,義民節信仰受到客委會及文化部肯認,非常感謝大家熱情地共襄盛舉。林董事長則分享,與中元普渡有別的義民祭,是上午先在內殿祭拜祖先,也就是林爽文事變下不分族群捍衛鄉土的先民們,午時後才對外祭拜孤魂,也是自古至今所流傳的習俗。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褒忠亭義民節祭祀大典結合客家神樂藝陣大拚場,邀請花鼓隊、長龍、客家八音、戰鼓、醒獅、五營將軍、虎爺特技雜耍、女子官將首等團體熱鬧展演,信眾鄉親紛紛圍觀參與盛會。此外,本屆范總爐主也進行爐主交接,將下周年輪值的大任交接給關西祭典區總爐主羅吉平,將獨特的義民爺香火文化代代相傳。

《詳全文》

客家流行音樂大放異彩 山歌藝術、臺灣原創共下唱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8月24日參加「竹東天穿山歌藝術節客家流行音樂親子活動-𠊎唱客童樂會」和「2024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頒獎典禮,希望透過客家音樂能讓大家更認識臺灣多元的文化,並鼓勵客語創作者,藉由歌曲、歌詞的創作,傳遞客家文化內涵,讓更多人感受客家音樂的美好。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范副主委表示,客家文化要傳承下去,「音樂」本身就是很好的媒介,因為可以透過音樂來「唱客」,推廣客家音樂文化,也讓大家日常就可以輕鬆接觸客語。像每年的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就提供創作者很好的創作平臺,希望不論客家、HOLO、原住民,都可以繼續唱下去,持續創作音樂,讓更多人看見臺灣多元語言文化的生命力。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流行音樂親子活動」是2024年竹東客家山歌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由客委會及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補助新竹縣竹東鎮公所辦理,每年農曆正月20日天穿日所舉辦的臺灣客家山歌比賽,已經奠定了竹東鎮「客家山歌城」的文化品牌地位,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客家音樂的表演藝術與豐富性,同時讓在地客家藝文團隊及客家創作青年的好音樂被聽見,延伸舉辦這場活動來吸引外地遊客和年輕世代親子的參與,邀請大家享受多元活潑的客家音樂以及熱情好客的客庄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今年則是邁入第21屆,每年由文化部指導,客委會與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原住民族委員會共同主辦。今年共計有245件作品參賽,其中臺語組172件、客語組37件、原住民族語組36件,經過3個多月的初審和複審作業,於7月21日公布入圍名單,三組各擇10件入圍,角逐首獎30萬元獎金,由評審團綜合現場演出的整體表現進行評比,各組別獎項分別為首獎、貳獎、參獎、佳作至多3名及現場表演獎。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客語組,由張智嘉的創作〈Lau ngi siong phan(Lau你相伴)〉獲得首獎和現場表演獎的殊榮;王興寶、陳瑋儒則以〈東方美人〉作品獲得貳獎,而陳孟蕎、曾靜玟的作品〈守等夢个人啊〉則獲得參獎,范副主委強調入圍就是肯定,鼓勵大家持續創作,讓更多人看見客家。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相關附件

《詳全文》

客家後生走出臺灣蓋湛斗 青訪團大展紐澳文化交流成果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為鼓勵客家青少年參與國際事務及海內外客家文化交流,客家委員會特甄選出12位後生組成「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遠赴澳洲及紐西蘭進行跨文化交流及志願服務,並於8月23日舉行成果發表會,由客委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頒發結業證書,勉勵大家不忘將海外學習之成果,應用在校園及日常生活,並致力傳承客語及推廣客家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范副主委表示,客家青年藉由出訪國外的機會,不但可以參與海外公共事務,擴展國際視野,也能藉此強化臺灣與國際之間的文化交流,讓海外看見臺灣客家的活力與文化力,另外,透過青訪團與國外交流,不僅可以吸取國外投入少數族群語言發展的經驗,也可以提供給臺灣政府單位和民間團體作為母語復振的參考。未來此項計畫,不但希望延續文化交流的深度,也更加強化國際服務的力度。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天青訪團成員不只帶來精彩的藝文展演,也不吝分享自己的出訪心得,其中,來自新北說著一口流利四縣腔的黃苡安同學提到,自己的父親剛好是客家布袋戲團的團長,而在國外很少人知道布袋戲,於是她思考將布袋戲結合客家節慶-天穿日,讓臺灣的傳統文化藝術表演在外國人眼中變得很「生趣」。而來自臺中會說大埔腔的林宥鋅同學,則表示他用自己擅長的rap加入臺中東勢的客家文化,讓更多人認識他的故鄉。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本次青訪團成員是從136位報名者,經客語及英語面試與筆試,甄選出12位平均年齡17歲、客語英語流利的客家後生,組成青訪團於7月31日至8月16日赴紐澳出訪。青訪團不但參與聯合國協會新南威爾斯分會(UNAA-NSW)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議題座談、國際創價協會澳洲分會60週年慶,以AI與全球影響力為主題之青年論壇及文化展演,並前往原住民及少數族群學習中心進行志願服務,另深入導讀澳洲原住民及島民參與國會的民主歷程。青訪團並在紐西蘭投入在地社區服務及深入毛利會館、藝文機構與在地文化激盪,也前往紐西蘭小學Te Uho o te Nikau School,了解當地如何推動毛利語教育。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大武山下的小奧運-六堆運動會巡展」諮詢會議 為2025年六堆運動會暖身

素有「大武山下的小奧運」之稱的六堆運動會,2025年將邁入第60屆,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8月28日召開「第60屆六堆運動會巡展」第1次諮詢會議,參與委員包含歷任六堆運動會執行長邱坤玉、曾耀群、涂瑞洪及熟稔六堆運動會文史與體育相關專家內埔國中代表、前校長賴昭喜、美和科技大學校長王建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授巫昌陽、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授金湘斌、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劉先翔及國立體育大學副校長黃東治等專家學者與會,共同討論六環殿堂精彩賽事與事務,廣泛蒐集各方專業建議。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六堆運動會是屬於六堆地區非常重要的活動,從1948年第1屆開始由各堆輪流舉辦,它是一種凝聚在地認同的重要精神象徵,2025年六堆運動會將邁入第60屆,超過一甲子的運動賽事,在臺灣地方運動史上,更是難能可貴的盛事。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發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近年對於六堆運動會相關史料、物件盡力蒐集、研究、典藏、展示及推廣,自2018年第53屆開始,已蒐集短跑健將曾財華捐贈六堆運動會第10(1974先鋒堆)、13(1977左堆)屆田徑兩面金牌,六堆運動會秩序冊共30冊,2把聖火炬,及累積六堆運動會創辦人之一戴阿麟遺孀張秀琴女士、第一位「旅歐排球球員」宋芳枝教練及曾培育史上最強國中生之稱的「女子跳高選手林沛萱」鍾彩榮教練等51位六堆運動會相關人物訪談影像。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六堆地區可說是培育多位體壇好手的搖籃,舉凡田徑、軟網、棒球及排球等運動深深影響臺灣體壇。曾代表國家參加亞、奧運賽事選手,如參加1972年慕尼黑奧運跳高好手吳玉枝、十項全能林森麟、短跑健將曾財華,參加1984年洛杉機奧運舉重邱毓川,亞運軟網金牌李佳鴻、2014仁川亞運雙打銅牌何孟勳、賴立煌,參加2008北京奧運羽球謝裕興、2022年破全國撐竿跳紀錄保持人黃正琦、U16桌球小將徐絃家、中信象隊劉貴元、2024亞洲青年自由車錦標賽女青團隊銅牌李冠蓁…等好手皆出身六堆。

自2018年配合六堆運動會辦理「六堆運動會巡展」以來,客委會客發中心共訪談近51位運動員、教練與幕後推手,其中曾榮獲2006年杜哈亞運及2010年廣州亞運三金軟網選手李佳鴻回憶參與六堆運動會的心情提到,參加六堆運動會是一種驕傲,尤其到處聽得到客家話,這種親切感是在外面比賽時感受不到的。另外,曾為跳遠項目紀錄保持人楊秋平回憶第一次與家人參加第二次在美濃舉辦的六堆運動會(1971年第8屆),那時高樹與美濃之間沒有客運往返,高美大橋也尚未興建,父親興起便租了一台拼裝車載著一行10多個小孩從高樹浩浩蕩蕩到美濃觀賽,當時的盛況,至今還歷歷在目。

客委會客發中心表示,明年六堆運動會將在後堆內埔舉辦,同時也是第60屆,邀集各界專家學者共同討論一甲子的運動發展,在各堆之中還有哪些人物尚未被訪談紀錄,有哪些重要事件、物件還沒被挖掘出來及各堆的重要運動發展是如何形成,期待在更多專家學者參與討論使六堆運動發展歷史更多人關注,並請大家共下來提供相關文物、文件、照片、聲音等,使六堆故事愈來愈精彩。

《詳全文》

「113年客家戲曲劇本創作徵選」得獎名單揭曉

客家委員會為鼓勵戲劇文學或戲曲表演領域人才投入客家戲曲劇本創作,並在既有客家文化基礎上開創新型態表現手法及藝術風格,提升客家戲劇文學品質及藝術涵養,特舉辦「113年客家戲曲劇本創作徵選」,得獎名單如下:

「113 年客家戲曲劇本創作徵選」得獎名單

序號 獎項 得獎人 得獎作品
1 第1名 温志仁
朱鈺珊
謝孟人
地獄AI手冊
2 第2名 邱芳璇 茶心
3 第3名 范揚青 客家抗日三英傑-義薄雲天
4 佳作 馮文亮 布驚.不驚
5 佳作 鄭玉姍 台妹
6 佳作 王興寶
劉秀庭
笑忘庄

《詳全文》

113年度幼兒園客語教學優良教案及教材教具徵選活動

提供實用及創新的客語教學教案,作為客語沉浸式教學實施之參考。鼓勵研發客語學習活動之優良教材教具,充實客語教學資源。

一、報名日期:自即日起至10月15日(星期二)止,檢送報名表、作品、授權同意書及教學教案設計或教材教具設計(請參考附件1-4)等,若未繳齊相關資料,視為繳交不全,不予評審,所附文件資料無論得獎與否均不予退件,請自存備份。

二、得獎公告:預計於12月中旬前公布在本會全球資訊網站及「幼來上客」專網。

相關附件

《詳全文》

公告「提升客語社群活力補助作業要點」-114年度「編撰(製)或出版客語教材(具)」、「客語推廣資訊系統」及「客語社區營造計畫」相關表件,並自113年9月1日起開始受理申請

為傳承、推廣及發展客語,並提升客語社群活力,本會「提升客語社群活力補助作業要點」-114年度「編撰(製)或出版客語教材(具)」、「客語推廣資訊系統」及「客語社區營造計畫」開始受理申請,並公告「編撰(製)或出版客語教材(具)」、「客語推廣資訊系統」類補助重點方向,邀請具有教材、教具編製或出版經驗之公司或資訊應用開發系統建置之公司、財團法人、大專校院或對客語社區營造有熱情之社區組織、民間團體、學校或個人,自9月1日(星期日)起至10月31日(星期四)止踴躍申請。

相關附件

《詳全文》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消保Q&A】金融卡、信用卡遭盜領、盜刷時,該怎麼辦?」宣導資訊

發現遭到盜領或盜刷時,應立即通知銀行,並向警察機關報案。

民事上,如果銀行認為信用卡持卡人或金融卡持卡人必須自行負擔被盜領、盜刷的金額,那麼就應該由銀行負責證明。銀行若無法證明,就必須負擔持卡人遭到盜刷、盜領的損失。

防範盜領的自保方式有:常補登存摺、按鍵時以手遮住。

《詳全文》

地方活動

臺北客家「好客來尞」邀請您來作客 8/31、9/1共下來尞,成果發表鬧熱展開!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自民國95年起結合民間團體及社區力量成立客語教育中心,至今已走過18年。透過不同類型的課程在社區中推廣,讓豐富的客家文化得以不同形式傳承,每年舉辦「客語教育中心客語傳承及文化推廣成果發表觀摩」,以戲劇、歌唱、舞蹈等多元方式呈現班隊一年來的學習成果。今年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音樂戲劇中心舉行。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臺北市客委會主委周羿希表示,今年以「好客來尞」為主題,希望用最「好客」的客家社團及民間團體的力量,邀請市民朋友共下來音樂戲劇中心「來尞」,體驗客家文化之美。為落實臺北多元文化目標,成果發表觀摩將有「歌謠」、「國弦樂」、「鼓陣」、「舞蹈」、「讀書會」、「書法」等62個客家班隊進行藝術文化演出,呈現多元傳統及現代交織的音樂藝術饗宴,歡迎闔家一同前往觀賞。為延續客家文化,今年也特別鼓勵各班隊邀請家庭成員中後生人與高齡長輩一起加入表演團隊共同演出,期望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增進對客家文化的認識,透過多說客語,共同攜手傳承客家語言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周羿希指出活動採競賽制,兩天初賽將遴選出20個優秀團隊於10月26日舉辦的「2024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活動中決賽演出,歡迎各位市民朋友一同來中正紀念堂共襄盛舉,一起為今年主題「好客來尞」的精神做最佳的演繹。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另外,今年成果發表除了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演出,成果發表進入決賽獲勝的優秀「示範班隊」,將安排在12月1日下午2時至4時於「2024士林官邸菊展」例假日活動節目演出,邀請市民朋友一同來欣賞精采的客家藝文表演。更多「113年客語教育中心客語傳承及文化推廣成果發表觀摩」活動資訊,可上「臺北客家」官方Facebook查詢,或撥打服務專線02-2239-7222洽詢。

相關附件

《詳全文》

2024海客季聯合米寶路跑 千人搞海陸遊客庄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主辦的「2024海客季」8月24日上午在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熱鬧登場,今年聯合桃園市政府體育局「米寶路跑」擴大舉辦,劃分兩條路線近3千人進行3K海岸路跑,加上水槍對戰帶來獨特的路跑體驗。現場以具有海客特色的「歕嘟」吹響訊號,由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率領眾人起跑後隨即展開水槍追擊,沿途的新屋珍珠海岸線成為大型歡樂水戰場。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今年海客季以「搞海陸」(搞為玩樂之意)為主題,以海螺館為中心,活動區域擴散至整個新屋、觀音、大園等地區,將海客季打造成為有溫度、讓客庄經濟也能共榮的盛典。海客季辦理至今已是第九年,為推廣桃園新屋特有的海客文化,市府客家局首次結合體育局、中壢區漁會、新屋區公所等單位聯合辦理,自8月17日至9月8日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動。24日一早登場的米寶親子路跑為桃園魚米之鄉馬拉松的前哨站,該賽事已經連三屆被票選為全國年度『十大熱門賽事』,為帶動全民運動風氣,市府規劃親子趣味路跑,號召親子一起跑步遊客庄,用水槍消暑氣。

客委會簡任視察劉慧萍代表古秀妃主委出席活動表示,客家委員會從106年開始支持海客季活動,希望透過活動讓大家知道全國獨具特色的客家漁港永安漁港,亦認識在地新屋區、觀音區特別海客文化,請大家多講客語,傳承客家文化。

米寶路跑鬧熱開場後,展開客家金曲樂團演唱,還有與在地協會合作的「海客學堂創作營」、「親子搞麼个闖關」、「漁村好好畫」等活動,過程導入海陸腔客語情境體驗、海客牽罟及捕魚網小知識、濱海植物及石塭等環境教育,在暑假尾聲創造親子共學的文化性活動,經統計24日全日已超過五千人到訪海螺園區參與海客盛事。此外,海螺館也同步開啟「海客印象特展」,展期至9月8日,邀請拍攝海洋客家紀錄片「海脣紀事」的江國賓導演以及在地文史工作者姜義溎,提供經年累月紀錄的海客影像,及在地漁民日常的影像捕捉,帶領民眾看見百年耕海的生活智慧。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本次系列活動後續還有8月31日於新屋笨港灣舉辦「海客牽罟技藝傳承體驗活動」,讓民眾體驗百年傳統捕魚的客家智慧。最後中壢區漁會接力在永安漁港舉辦「星繽樂金曲嗨FUN派對」,邀請眾星飆唱,陪民眾啖海鮮、吹海風、賞夕照。

本次活動亦整合16家美食餐廳、7個好玩據點,推出「搞海陸遊客庄雙重送」,即日起至9月8日到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索取海客漫遊護照,前往推薦好玩據點集章可拿限量好禮,也可至新屋、觀音、大園3區指定之16家美食餐廳消費並上傳發票,將抽出4份5,000元美食金。詳細資訊歡迎至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官網(https://reurl.cc/A2AK7Y)查詢。

《詳全文》

內山客庄小旅行 看見不一樣的客家 臺南400-內山客庄小旅行報名8/23開搶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適逢臺南400,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本於「客家共下」之精神,將推出最新一波活動,於9月7日起每周六推出3條精心規劃的客家深度旅行路線,深入東山、白河及楠西等客家原鄉聚落,共6梯次的小旅行,由專業的在地文史講師帶領,遊程結合走訪客家聚落、漫遊老街、品嚐在地特色的客家風味饗宴及手作體驗。8月23日上午9時開放報名,每人活動費用999元,額滿為止,誠摯邀請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市長黃偉哲表示,此次推出的3條「客家深度旅行」路線,都由參訪客星人的多重宇宙-臺南400客家大展開始,並分別探訪東山區的東原老街、李家及詹家宗祠;白河區的鵝酒坑伯公、芎蕉宅仔菜公菜姆廟;楠西區的鹿陶洋江家古厝、油車古厝等特色客底聚落。除了文化巡禮,活動也安排東山咖啡、古亭畚筆筒以及果醬等在地特色DIY體驗,可以同時品嚐東山、白河及楠西等地區農特產品的客家風味美食,遊程精彩豐富,千萬不能錯過。

臺南客委會陳新裕主委表示,今年是臺南400年,客家共下,一起台南,可以讓府城多元文化更加豐富與完整。臺南是客家先民在大航海時代渡過黑水溝登陸後踏入臺灣土地的第一站,內山地區的東山、白河、楠西都有早期客家移居的歷史印記。東山地區因日據時代日本政府調查發現氣候土壤適合香蕉生長,招募具丘陵開墾經驗的新竹、苗栗地區客家人南下整地種植而形成的客底聚落。白河地區則因日據時代招募桃竹苗地區客家人至崎內里種植樹薯或為製藥會社種植可卡葉,至今仍有多戶人家可以用流利的客語交談;而楠西鹿陶洋江家至今已有三百多餘年的歷史,其始祖江如南是於康熙時期,從福建漳州詔安渡海來臺定居。這次在臺南客底聚落推出深度小旅行,三個內山區域,各有深具歷史脈絡的地方特色,非常值得探訪,希望透過遊程讓更多的民眾了解,臺南處處是客家。愛好客家文化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相關活動資訊可上臺南市客委會官網及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詳全文》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