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期 │ 發行日期:2024年5月17日
打開「噤聲之界」走向多元族群共榮之路 臺灣樟之細路協會正式啟動
「臺灣樟之細路協會」是國內第一個以長距離步道營運為標的、由民間作為營運維護管理主體的人民團體。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5月10日前往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參加「臺灣樟之細路協會啟動大會」,見證樟之細路國家綠道回歸以社區、民間組織為主體經營的歷史性一刻,並期許結合眾人之力,將樟之細路這個品牌打造成為全世界的人最喜歡漫步的長途步道。.....
「臺灣樟之細路協會」是國內第一個以長距離步道營運為標的、由民間作為營運維護管理主體的人民團體。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5月10日前往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參加「臺灣樟之細路協會啟動大會」,見證樟之細路國家綠道回歸以社區、民間組織為主體經營的歷史性一刻,並期許結合眾人之力,將樟之細路這個品牌打造成為全世界的人最喜歡漫步的長途步道。
楊主委表示,樟之細路是一個「噤聲之界」, 一條苦難之路,記錄臺灣客家先民在大航海時代、殖民資本主義的策動下,為了生存不斷向深山靠近,因而與原住民發生衝突的過程。這樣的歷史說來有些沉重,然而一個社會、國家,如果沒有能力面對自己的過去,那它的靈魂是脆弱、不完整的。
楊主委也提到,客委會於2002年推動客家桐花祭,以客家人在臺灣土地生活的經驗,形塑大家對客家文化的想像,讓人們重新注意到桐花,並開始想去欣賞它。同樣的,樟之細路從政府的計畫演變為社區共同的志業,透過有人去走、去看、辦活動而得到真正的生命,希望大家長期經營、維繫,讓樟之細路的生命因我們的參與繼續生存下去。
今天一同參與啟動大會的有客委會楊主委、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樟之細路工作站代表彭宏源、古道作家劉克襄、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板、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瓦歷斯‧諾幹說,樟之細路是多元族群的相融之路,期待未來協會可以容納更多在地原住民部落,讓更多原住民加入工作站,將這一條「噤聲之界」真正打開,重新找回我們生根立命的文化,真正守護土地的文化。
樟之細路全長230公里,北起桃園龍潭,南至臺中東勢,經過桃、竹、苗、中四個縣市,為昔日西北麓山帶先民在此山區不同時期逐漸發展出來的路線串連而成,包括為了開採樟腦資源,客家族群逐漸向山區採樟拓墾、清末到日治時期撫墾推動的隘勇線,乃至樹木資源伐除後開始引進種茶,從內山小路肩挑茶葉至龍潭渡口,再船運至大稻埕輸往全世界,這些路線因為樟腦,既有人與自然的衝突,也有原客族群的衝突與相處,形成古道的歷史背景。
2016年客委會提出以古步道串連起臺三線沿線的客庄,希望以觀光振興沿線的社區經濟,2017年客委會與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合作,著手規畫定線、整備建置,並以樟腦的歷史背景為步道命名,英文特別以結合賽夏與泰雅族對樟腦的稱呼,以及客語的小路的讀音,命名Raknus Selu。2018年樟之細路納入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綠道之列,並與韓國濟州偶來小路締結友誼步道,開始國際互訪交流。疫情期間意外成為國人無法出國的熱門健行路線,開始推出國內第一個長距離步道護照集章;疫情後陸續有日本、韓國、瑞士、德國等全程行者慕名而來,對於沿線的客庄生活、在地文化印象深刻,成為最受國際全程行者喜愛的臺灣長距離步道。
2022年千里步道協會進一步輔導沿線積極社區分段養護,以及整合在地食宿接駁等商家加入,進行導覽解說與步道維護的教育訓練,逐漸形成龍潭、關西古道、大隘、三灣、獅潭、薑麻園、老官路、卓蘭、東勢9個樟之細路工作站,自我組織進行決策,並且組成聯盟相互合作。
2024年,9個樟之細路工作站進一步申請正式成立「臺灣樟之細路協會」。未來將以協會型態集結包括客委會等公私協力的資源,長期專責樟之細路的維護營運,讓樟之細路回歸由社區為主體。今年在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協助下,計畫將於6月1日的臺灣步道日,舉辦第一次的樟之細路徒步嘉年華,並在11月組織參訪友誼步道韓國濟州偶來嘉年華觀摩交流,也將接待自日本九州偶來、澳洲比布蒙步道等組織的來訪。希望逐步走向以世界長距離步道、民間組織為營運主體的永續經營模式。
【客語版】
拿等代表好頭彩个白菜頭祝賀,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5月13日出席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開工動土典禮,祈求工程順序圓滿完成。楊主委表示,該計畫係竹東个重大建設,乜係總統蔡英文在新竹推動浪漫臺三線个重要工程。非常感謝新竹縣長楊文科,多年來堅持行過土地占用等逆境,貼貼到這下正順利動工,想愛分鄉親有較多个優良公用空間好使用。
楊主委講,大禾埕摎轉運站完工以後,會大大升級竹東个都市空間,加勝客委會共樣支持个就近公園綠地,竹東「海陸首都」个象徵斯還較成熟,為地方進步建立良好个基礎,相信這係客家文化發展裡肚非常重要个計畫。特別感謝建築師謝英俊,在設計建築該下同時考慮著地方歷史摎未來發展。大禾埕落成以後,做得陪居民共下成長,恭喜竹東鄉親有恁好个空間,也期待新竹縣个客家文化長長久久,大家共下來打拚。
跈等國家級臺三線客庄浪漫大道計畫,新竹縣政府修建竹東客家大禾埕,還過建設完成竹東轉運站,統一地區交通運輸發展,打算在2025年7月完工。建築意象來自客家人臨暗仔聚集禾埕講故事表現个情況,外觀就用圓形鋼結構、加高个棚架,表達出客家形象,配合綠地廣場摎植栽牆建造个綠色物體,摎台泥綠園道連接在共下。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係全國第一座用客家音樂文化做主題个大型展演空間,樓層規劃包含1樓个大型展演、尞日市場、演藝劇場;2樓个地方創生細店、委外商店、市集廣場;3樓斯係藝文展覽、研習討論、創客工作室;4樓有青創音樂練團、錄音室、傳統客家音樂、多媒體體驗區等空間。希望同時具備「在地產業文創升級」、「傳統藝術文化展演」摎「多元學習創作」3大方面,為在地鄉親打造優良个居住環境。
【華語版】
拿著象徵好彩頭的白蘿蔔慶賀,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5月13日出席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開工動土典禮,祝禱工程順利圓滿完成。楊主委表示,該計畫是竹東的重大建設,也是總統蔡英文在新竹推動浪漫臺三線的重要工程,非常感謝新竹縣長楊文科,多年來挺過土地占用等困境,直到今日順利動工,讓鄉親有更多優良的公用空間使用。
楊主委說,大禾埕及轉運站完工後,將大幅升級竹東的都市空間,加上客委會同樣支持的鄰近公園綠地,竹東「海陸首都」的象徵更趨成熟,為地方進步奠定良好基礎,相信這是客家文化發展中非常重要的計畫。特別感謝建築師謝英俊,設計建築同時考量地方歷史及未來發展,在大禾埕落成後,將陪伴居民一同成長,恭喜竹東鄉親擁有這麼好的空間,也期許新竹縣的客家文化長長久久,大家一起打拚。
因應國家級臺三線客庄浪漫大道計畫,新竹縣政府興建竹東客家大禾埕,並建設完成竹東轉運站,整合地區交通運輸發展,預計於2025年7月完工。建築意象取自客家人傍晚聚集禾埕說故事意境,外觀則以環形鋼結構、挑高棚架,形塑客家意象,搭配綠地廣場及植栽牆建構綠色量體,串連台泥綠園道。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是全國首座以客家音樂文化為主題大型展演空間,樓層規劃包含1樓的大型展演、假日市集、演藝劇場;2樓的地方創生小舖、委外商店、市集廣場;3樓則是藝文展覽、研習討論、創客工作室;4樓具備青創音樂練團、錄音室、傳統客家音樂、多媒體體驗區等空間。期望兼具「在地產業文創升級」、「傳統藝術文化展演」及「多元學習創作」3大面向,為在地鄉親打造優良的居住環境。
關切母語教育傳承,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5月14日馬不停蹄訪視客語教學現場,分別前往彰化縣溪州鄉成功國小西畔分校及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小。楊主委表示,孩子是今天的主角,看到他們精彩的表演、用母語交談,十分感動,期許所有同學一定要繼續講客,更是感謝校長、老師、家長,一起用心傳承客家話。
楊主委提及,記得有個語言學校的校長曾說,愛斯基摩人習慣不背單字,而臺灣蘭嶼達悟族的食魚教育則分男女長幼,至於大多數生活在山區的客家人,食衣住行用品很多,都有特定名稱,卻無特定食物教育。因此,每個語言文化都有自己的世界,學習一種新語言,就是走進一個新世界。客語文化是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給更多人知道客家世界的美。
楊主委也說,在客委會和崙背鄉學校合作的過程中,看見老師們努力把母語搶救回來的畫面,讓人非常感動。尤其今日見到幼稚園的孩子活用客語,更見證了復振客語的希望,非常感謝大家通力合作,相信詔安客語會越來越好!
彰化縣溪州鄉成功國小西畔分校是縣內少見的客家族群聚落,屬日治時代的北客移民村落,但多年在HOLO話及華語等優勢族群語言環境下,客語面臨式微。因此,復振客家語言文化,是西畔分校近年重要課題,校方用心設計與客家聚落遷徙相關課程及討論議題,如黑客舞西畔鏈國際(藝術課)、黑客話成功(語文課)等,保存學生對於客家文化之歷史記憶與傳承。
同樣面臨客語式微的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小,也正在致力於傳揚客家語言,一面鼓勵孩子參加客語語文競賽並屢獲佳績,也讓孩子參與當地客家文化節演出;在學習環境方面,師生交談多以客語為主,且校內經常播放客語用句及歌謠等,予以孩子更完整的學習空間,以延續更長遠的客家語言及族群文化。
客委會表示,希望各縣市校園也能一同加入客語教學的推動,打造地方特色教學,使客家語言及文化不斷傳承與發展。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5月14日代表主任委員楊長鎮出席「萬巒鄉泗溝村風雨球場工程」動工典禮,祝福工程順利於年底完工,並期待在落成後的風雨球場,除了能看見年輕朋友打球運動外,也能讓社區的左鄰右舍共下熱鬧辦活動,更希望聽見客家話在場館裡延續,「講,就著了!」展現臺灣多元語言文化。
范副主委表示,代表楊主委感謝萬巒鄉林國順鄉長團隊,共下推動地方客家建設,相信萬巒未來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好。今日工程列屬於客委會的客庄禾埕專案,以往客家族群的大禾埕,是在廣場上曬穀、打嘴鼓、熱鬧的地方,盼藉由建設風雨球場,傳揚客家文化精神。
位處泗溝村村中心的風雨球場,緊鄰鄉立幼兒園泗溝分班、親水公園與生命紀念園區,交通便利。萬巒鄉公所表示,該工程歷經多年努力興辦今日終於動工,非常感謝客委會的協助與支持,讓資源真正落實在居民生活當中。
泗溝村風雨球場工程預定於年底完工,興建總面積約400坪之鋼構球場,外觀如大武山般拱形山岳造型,室內可容納2座標準籃球場或網球場,並將興建司令台與廁所等附屬設施。完工後將肩負傳承客家禾埕文化之意象,不僅提供鄉親運動健身,同時也是孕育在地體育人才重要的聖地。
為迎接518世界博物館日,臺灣客家文化館自5月10日起推出一系列活動,歡迎入館認識客家文化,並帶出「博物館社會教育」及「客家文化推廣」的議題,鼓勵民眾走進博物館,輕鬆漫遊客庄時光。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是臺灣以客家族群為題的族群博物館,長年結合學校戶外教學、親子手作課程、環境教育導覽和桐花自然生態等,成為苗栗客庄熱門景點之一,開館12年來參訪人數已超過900萬人次。每年5月份是感恩的季節,5月12日正逢臺灣客家文化館12周年慶,館慶期間與本館進駐攤商合作推銷客庄特色伴手禮,本館進駐攤商於5月18、19日推出全館9折的優惠折扣(優惠商品除外)。如報名5月25日客家米食-黃梔粄DIY體驗活動,亦可獲得50元抵用券1張,抵用券使用期限至113年5月31日止。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臺灣客家文化館以傳承客家及推廣客語教育為使命,非常歡迎大家到博物館看展及參與客家文化的體驗活動,並且呼應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致力於教育與探索,強調文化機構提供全面性的教育體驗,特別舉辦『小小客語導覽員』的一日體驗活動,讓親子遊客更喜歡走入博物館,希望每一年大家都能來臺灣客家文化館參觀學習。本館「小小客語導覽員」體驗活動即刻起開放上網報名,報名資格為6歲至12歲的學齡孩童,本次名額有限僅提供5位學童體驗,希望透過博物館的客語學習、導覽解說,來推廣客家文化,讓客語向下紮根。凡報名者即可獲得好客劇場套票組及特色文宣品,歡迎大小朋友共下來參加。
518博物館日當天,今年桐花祭期間詢問度很高的飯兜又回來了,當天限量販售滿足饕客們的味蕾。客發中心為歡慶12週年規劃一系列活動,遊客可以將觀展的照片留言至本館臉書粉絲專頁指定貼文,客發中心將在5月底前抽出幸運兒送出好禮。誠摯邀請大家於5月安排一趟客庄踏察輕旅行,參觀展覽、挑選客庄伴手禮及欣賞3D劇場,並不定期推出有趣的環境教育課程與文化推廣活動,詳細資訊,可上客委會客發中心官網https://reurl.cc/YE053D或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https://reurl.cc/Ej1NbR搜尋。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由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辦的「2024後生文學獎」徵文活動,正式開跑!歡迎各個族群、國籍的後生們(40歲以下,即民國73年1月1日(含)後出生)投稿!
今年邁入第十屆的後生文學獎,回顧九年來的共創歷程,以「十年・拾光」為題,邀請後生拾起心中的記憶碎片,堆疊當代客家的樣貌。書寫如同「撿石頭」,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無數次低頭、彎腰,挑選最觸動人心的瞬間。這是一條彎繞的共創之路,我們不斷揀起沿途的光亮,在一筆一劃間堆疊生命厚度,從過去走到現在,後生文學獎將持續陪伴創作者通往未來,向上而行。
本屆後生文學獎徵選短篇小說、散文、小品文、客語詩、圖文創作類,共5個類別,徵文主題為客家的故事、議題與文化特性等面向。每類別首獎1名、優選1名、佳作3名;圖文創作則精選優選5名,最高獎金禮券達8萬元!此外,得獎作品將集結成冊出版《2024後生文學獎》專書以及舉辦座談會,邀請知名作家、編劇或導演一同與談,期待能讓更多人看見精彩的客家文學作品!
「十年・拾光」,在這條文化小徑上一次次彎腰,撿拾珍貴的記憶碎片,可能是自我的覺察,或是與人碰撞的火花。歡迎共同走向十年的你,以筆拓印那些光芒,寫下屬於你的客家故事。
#徵文資訊#
期間|即日起至8/31止。
主題|以「十年・拾光」為主軸,針對客家故事、議題與文化特性書寫。
對象|40歲以下不限族群、國籍。
類別|短篇小說、散文、小品文、客語詩及圖文創作。
(各類別限投一篇,但同一人可投稿不同類別的作品唷!)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與人事處合辦113年客語能力認證班開始報名,歡迎市府同仁及市民朋友共襄盛舉踴躍報名參加,多一種語言多一種能力,客語學就對了。
客家事務局積極保存及推廣客語與文化,針對不同年齡層的人群,實施相應的措施,包含幼兒園、學童、青年、成人及老人辦理不同的活動及客語研習課程,採全齡化方式促進客家文化的推廣及客語保存。另透過公私部門的協力合作,整合包括各機關、公所、各級學校、幼兒園、民間團體、家庭、社區、社團、公司行號、廟宇等人力資源,透過多元參與,期能協力推廣客語的傳承。
113年客語能力初級認證加強班,即日起受理報名至6月17日截止,上課日期自6月27日至8月22日計12次24堂課;中高級認證班預計7月1日開放報名,至8月16日報名截止,上課日期自8月27日至10月3日計12次36堂課。初級班及中高級班分別開設四縣腔、海陸腔各1班免費課程,上課地點在本府會議室。根據以往成效,初級認證加強班通過率達100%,中高級認證加強班通過率也達80%,顯示認證加強班提供一道通過客語能力認證途徑。
今年客語能力初級認證加強班邀請榮獲客家委員會客家事務專業獎章莊鳳玉老師及張淑玲老師,以及新北市客家語教師協會理事長吳英虹老師授課,並針對客語能力初級認證考試詞彙解說、口語測驗-看圖表達、聽力測驗-對話理解等內容進行示範與講解,提供客語認證所需的技巧與能力,讓受考生輕鬆通過客語能力初級認證;此外,還提供同步線上授課服務(屆時提供連結),讓學員在辦公室或在家即可學習客語,參加認證考試。
另外,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為鼓勵新北市民報名參加客語能力認證加強班,凡上課堂數達三分之二以上(16堂)之學員,將贈送文創商品小禮物1份,歡迎新北市民共襄盛舉。
除此之外,客家事務局為鼓勵新北市民參與客語能力認證,訂定客語能力認證通過獎勵措施,通過基礎級抽出20名,各得500元禮券;通過初級抽出10名,各得2,000元禮卷;通過中級抽出6名,各得5,000元禮卷;通過中高級抽出2名,各得1萬元禮卷,以及通過高級的抽出1名,得2萬元禮卷。
全國客語初級認證報名日期為113年4月8日至6月11日,考試日期為9月7日(星期六)或9月15日(星期日),擇一參加即可;中級、中高級暨高級認證報名日期為6月12日至8月2日,考試日期訂於10月5日;另19歲以下報名者免收報名費用;公教人員通過認證者訂有獎勵措施,相關獎勵措施、報名訊息請至「客語能力認證」網站查詢,考生服務專線0809-090-040。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網站:https://reurl.cc/r9rjmk。
客委會客語認證網址:https://reurl.cc/qVrjQg。
主辦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苗栗為客家大縣,為推動「客家就係生活,生活就係客家」的目標,縣府爭取客家委員會補助辦理「113年苗栗縣客語深根培訓計畫」,其中為培育種子教師部隊、推動本土語言教學,規劃5場次的「薪傳師培訓」課程即日起至各場次前10日報名,額滿為止,歡迎縣內擁有客語薪傳師資格、伯公照護站工作人員、各級學校教師以及對客語推廣傳承具熱忱者踴躍報名參加。
為推廣傳承客語、增加自身技能,今年的「薪傳師培訓」特別邀請到兩位重量級師資:大漢之音執行長─張吟旖老師(DJ Yin)及奧地利薩爾茨堡莫札特音樂大學研修學員李黃碧珍老師開班授課。課程主題訂定為「高言值」主持技巧、「高動感」奧福音樂,以理論課程搭配實務演練,用活潑有趣的遊戲化體驗,建立沉浸式的客語學習環境,期待透過講師的引導和陪伴,使學員能更加精準地掌握表達要訣,並以生動且多元化的形式應用於客語教學中。全程參加培訓課程總時數達12小時學員,將頒發結業證書以示鼓勵。
文觀局長林彥甫表示,苗栗縣政府配合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為通行語成效評核,連續六年獲得優等佳績,為加強客語深根,持續辦理薪傳師培訓課程,希望藉此推廣客家文化、鼓勵大家一同講客、讓客語豐富生活,達到客語向下扎根、永續傳承的目標。
本次課程共5場次,第1、2場分別為6月22日至23日及6月29日至30日在苗栗市嘉盛社區活動中心、第3、4場分別為7月6日至7日及7月13日至14日在頭份市民生里社區活動中心、第5場為8月3至4日在苑裡鎮山腳國民小學,上午9時至下午4時。每場次招收20人(額滿為止),每人限報名1場次,報名者需完整參加同場次(2天)培訓課程,錄取名單將於各場次報名截止日3日內以電子郵件寄發通知至錄取者學員信箱。
本次課程採Google表單「113年苗栗縣客語深根培訓計畫-薪傳師培訓:https://reurl.cc/r9dk6k」線上報名,簡章可至文化觀光局官網https://www.mlc.gov.tw/活動快訊/表單下載項目下載,相關訊息請洽客家事務科陳小姐(037)352961#317或活動小組謝小姐(037)256600洽詢。
主辦單位: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為營造本縣客話沉浸環境,南投縣政府文化局今年與國姓鄉、水里鄉圖書館共同辦理客話講故事活動,由志工擔任主講,讓孩童在輕鬆有趣的情境下自然習得客話,形塑自然、友善之客話空間,促進客話向下扎根,提升客話流通使用及認同感。
因應客話講故事活動之推廣,開放招募熱心從事公益活動之民眾加入說故事活動行列。
#招募對象:
1.凡年滿18歲,身體健康、具服務熱忱、可提供固定時間服務(能配合排班),願意參與社會福利服務之民眾。
2.會說客語、口條清晰、表達能力佳及品行端正者,對客語傳承工作有興趣具服務熱忱與主動負責精神,身心健康且能勝任服務工作者。
3.服務工作內容:配合文化局客話講故事活動時間,使用客語說故事並帶領參加者做活動,服務地點及時間依實際需要分配及調度。
#招募方式:
1.即日起至5/24(五)止受理報名,採線上報名方式(表單連結 https://reurl.cc/aqLmoY)。
2.報名截止後,將由主辦單位進行審核,並陸續通知報名者於5/28(二)14:30進行面談。
若有疑問請逕洽客家事務科 林先生 電話:2231191分機707。
主辦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為鼓勵縣民踴躍報考客語認證,落實「客家就係生活」的目標,縣府訂定「113年度苗栗縣客語能力認證獎勵計畫」,提供中級合格者獎勵金新臺幣1,000元、中高級合格者1,500元、高級合格者3,000元,歡迎民眾報考,共下來講客。
縣長鍾東錦表示苗栗客家人口約佔62.5%,縣府致力營造客語友善環境,歷年來公私部門推動客語成效都獲客委會肯定,除了有全國唯二全客語教學幼兒園及客英雙語小學之外,縣府112年再次榮獲客委會推動客語為通行語成效評核優等佳績(含106-107年客語整體發展計畫為六連霸)。為推廣客語認證,他110年就與縣議員及議會同仁報考通過初級認證,最年輕的議員蕭詠萱也於去年通過初級認證,期望有更多後生人通過認證,加入講客行列,展現苗栗跨世代的客家力。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說縣府提供設籍本縣的民眾客語認證中級以上合格獎勵金,歡迎民眾於放榜後30日內提出獎勵金申請,詳情請見文化觀光局網站(https://reurl.cc/jW3EgD便民服務/表單下載/客家事務類/ 113年度苗栗縣客語能力認證獎勵計畫)。
另客委會為鼓勵全民學習客語,落實客家文化傳承任務,113年開辦基礎級、初級、中高級及高級客語能力認證考試,各級認證 19歲以下考生免報名費(民國 94年 9 月6 日以前出生者),19歲以上考生酌收報名費250 元,報名日期等資訊請上客委會客語認證官網(https://reurl.cc/nNr3E6),或逕洽客委會認證報名免付費服務專線0809-090-040。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