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期 │ 發行日期:2024年5月10日
客委會出版《李喬全集》向臺灣文學巨擘致敬 蔡英文:他讓世界看見臺灣人對平等、自由的追尋
客家委員會為著分各界認識客籍作家李喬先生在臺灣文學發展史个貢獻,全力支持出版《李喬全集》,5月4號在臺北賓館舉行《李喬全集》出版發表茶會,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特別邀請總統蔡英文、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總統府資政葉菊蘭等貴賓,共下見證李喬先生在臺灣文化中湛斗个表現。.....
【客語版】
客家委員會為著分各界認識客籍作家李喬先生在臺灣文學發展史个貢獻,全力支持出版《李喬全集》,5月4號在臺北賓館舉行《李喬全集》出版發表茶會,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特別邀請總統蔡英文、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總統府資政葉菊蘭等貴賓,共下見證李喬先生在臺灣文化中湛斗个表現。
蔡英文總統講著,李喬先生个文學志在反抗,同青春都奉獻分臺灣文學,毋單淨打造出臺灣人个原型,還過深化用臺灣做主體个文本,持續同無共樣个時代來對話,帶等讀者對土地个角度思考人生課題,分讀者看著臺灣人對土地、平等、自由个追尋。
楊主委表示,臺灣有半導體產業做為護國神山,李喬先生做个文學志業就係以文化做為導體个另外一座護國神山,為臺灣留下文化个公共財。感謝李喬老師同一生人个心血、時間,用來深耕臺灣文學,使致臺灣个文化、文學分還較多人看著。
前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先用客話致詞,還過詳細講起同李喬个情誼,舊年對公職退休後,還識收著厥問候信件,也期待政府持續翻譯像李喬先生恁仔个重要文學家作品,分世界各國看著臺灣个文學,還有臺灣人在這垤土地耕耘、守護个精神。
李喬老師致詞表示,「文學作品係文化个花,到這歲數有機會同自家想講个講出來,十分感謝」,另外,佢認為網路發達造成大家無重視平面文學,對國家機構來講,盡重要个就係報紙雜誌,希望莫同平面媒體放忒,大家都有責任為文學、文化打拚。
李喬先生本名李能棋,1934年在苗栗大湖出世,新竹師範學校畢業,後生時節个作文成績識無及格,下後寫文章嗄寫吔會70年,厥創作類型多元,在作品裡背傳達對家鄉、親族同社會个情感,也傳達對社會問題同苦難个反抗之愛,既經翻譯做幾下國个語言,乜改編做影視作品同舞臺劇,影響臺灣文化深遠。
客委會在國立臺灣文學館協辦還過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主持个編輯團隊煞猛𢯭手,經過三年完成吔《李喬全集》編纂出版6卷45冊,包括〈小說卷〉、〈評論卷〉、〈詩.戲劇卷〉、〈散文卷〉、〈雜文卷〉、〈文獻資料卷〉。另外對107年起勢,除忒開始客家文學个翻譯同海外推廣計畫以外,也精選出版幾下位客籍文學家个經典作品同辦理閱讀推廣活動,下後會同影視產業合作,期待同客家文學改編个影視作品在國際串流平臺放送,分世界看著臺灣客家文化个多元樣貌。
【華語版】
客家委員會為讓各界認識客籍作家李喬先生在臺灣文學發展史上的貢獻,全力支持出版《李喬全集》,並於5月4日在臺北賓館舉行《李喬全集》出版發表茶會,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特別邀請總統蔡英文、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總統府資政葉菊蘭等貴賓,共下見證李喬先生在臺灣文化當中傑出的表現。
蔡英文總統提到,李喬老師的文學志在反抗,將青春都奉獻給臺灣文學,不但打造臺灣人的原型,更深化以臺灣為主體的文本,並持續和不同的時代對話,引領讀者從土地的角度思考人生課題,讓讀者看到臺灣人對土地、平等、自由的追尋。
楊主委表示,臺灣有半導體產業作為護國神山,而李喬先生所從事的文學志業則是以文化為導體的另一座護國神山,為臺灣留下文化的公共財。感謝李喬老師將一輩子的心血、時間,投注在臺灣文學的耕耘上,讓臺灣的文化、文學被更多人看見。
前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先以客語致詞,並細數過往與李喬的情誼,去年卸下公職後,還曾收到他的問候信件,也期待政府持續翻譯像李喬老師一樣重要的文學家作品,讓世界各國看到臺灣的文學,還有臺灣人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守護的精神。
李喬老師致詞表示,「文學作品是文化的花朵,至此年紀有機會把自己想想說的說出來,非常感謝」,另外,他認為網路發達導致平面文學被忽視,對國家機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報章雜誌,希望不要放棄平面媒體,大家都有責任為文學、文化努力。
李喬先生本名李能棋,1934年出生於苗栗大湖,新竹師範學校畢業,年輕時曾經作文成績不及格,日後卻筆耕近70載,其創作類型多元,在作品中傳達對家鄉、親族和社會的情感,也傳達對社會問題與苦難的反抗之愛,已有多國語言外譯,也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和舞臺劇,影響臺灣文化深遠。
客委會在國立臺灣文學館協辦及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主持的編輯團隊努力下,歷時三年完成《李喬全集》編纂出版6卷45冊,包括〈小說卷〉、〈評論卷〉、〈詩.戲劇卷〉、〈散文卷〉、〈雜文卷〉、〈文獻資料卷〉。另外自107年起,除啟動客家文學的翻譯跟海外推廣計畫之外,也精選出版多位客籍文學家的經典作品及辦理閱讀推廣活動,後續將與影視產業合作,期待將客家文學改編的影視作品於國際串流平臺播出,讓世界看到臺灣客家文化的多元樣貌。
為祝福客家電視正式法制化、加入公廣集團,客家委員會5月6日特別舉辦捐贈儀式,由主任委員楊長鎮將象徵客家電視的攝影機,交接致贈給公視基金會,盼客家電視未來在公廣集團體系之下,持續發揚客家語言文化至全世界。
楊主委表示,感謝葉菊蘭主委在2003年時堅持成立客家電視台,並與時任總統陳水扁要預算,甚至強調可以沒有客委會、但一定要有客家電視,感謝葉菊蘭資政當年的決心讓客家電視得以順利開播。當時他擔任籌備小組召集人,對電視台營運沒有任何經驗,也感謝公共電視的同仁提供許多協助。客家電視成立之初預算僅有4億元,雖有修改《公共電視法》,加入族群頻道與預算的想法,但考量當時的政治環境之下無法獲得支持,因此直接由客委會編列算,以標案方式委託營運,所以客家電視嚴格來說並非是電視台,而是一個頻道,一個客委會的業務計畫。
楊主委進一步說明,去年《公共電視法》修正通過後,客家電視正式加入公廣集團,客委會以捐贈的方式,將客家電視的營運預算捐贈給公視基金會,也將過去21年來客家電視頻道所產製的智慧財產權與硬體器材等一併捐贈,未來客家電視營運將更具有自主性,也讓臺灣的公共傳播邁進一大步。此外,去年行政院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方案,客委會為客家電視爭取增加2億元的預算,從4億元成長到6億元,未來經費還會持續增加,相信臺灣的內容產業會越做越好,也期盼客家電視未來在公廣集團體系之下,持續發揚客家語言文化至全世界。
胡董事長表示,今天是深具意義的日子,對客家電視、對臺灣族群傳播、公共媒體關係都是歷史性的光榮轉變。在客家電視法制化的過程中,感謝一路上為客家文化貢獻良多的人,也深感自身責任重大,未來客家電視將更具主體性、獨立性,致力傾聽客家族群與臺灣社會的需求,製播更多亮眼、雅俗共賞的內容,讓大家理解並欣賞客家文化的底蘊與優美。
本次捐贈儀式特別邀請文化部影視司副司長黃慧娟、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出席,共同見證重大意義的歷史時刻。客家電視台長向盛言則代表客家電視,感謝過去客委會的扶植孕育,讓客家電視有幸能成為推動臺灣客家文化進步的一份子,特別是在2024年客家電視成立進入第21年,象徵成年之後,大步邁向更美好壯大的未來,客家電視將不負使命,帶著客委會的祝福,為客家文化繼續努力打拚。
原客青少年三對三籃球賽開放報名啦!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5月7日特別前往板橋國民運動中心,攜手原住民族委員會、內政部移民署、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為「2024原客青少年三對三籃球賽」宣傳,期藉由舉辦籃球賽讓原、客、新住民青少年「以球會友,文化交流」,創造跨族群交流機會,增進多元族群互動情誼。
周副主委表示,客委會自2020年起推動「客家向原住民族致敬」系列活動,並首創這項別出心裁的文化體育賽事。今年特別邀請到內政部移民署來共同辦理,希望除了客家與原住民的孩子參與外,也歡迎所有新住民的孩子踴躍報名,增進認識彼此的語言與文化,以運動搭起友誼的橋樑。
原民會鍾興華副主委則提到,看見「團結原夢,就在這一客」的標語令人非常感動,也讓他回想起原住民和客家人過去其實都在山間一帶生活,而自己也曾在龍潭當兵6年,認識不少客家人,彼此相濡以沫,互相學習。過去原客可能為了生存發展有過衝突,但現在大家都生活在推動多元文化、跨語言的環境下,很感謝客委會舉辦這個活動,讓原客與新移民族群能「以球會友」彼此交流。
今年的比賽特別邀請到球星桃園璞園領航猿的李家慷、新竹攻城獅田浩以及歌手吱吱-郭芝吟和金鐘主持人黃湘婷擔任宣傳大使。歌手郭芝吟今天還特別演唱為本次賽事創作的主題曲-「加油加油」,曲風活潑,歌詞融入原住民族語及客語,充分展現族群間語言與文化的交流。
本次活動由客委會、原民會、教育部體育署及內政部移民署,結合桃園市等10個直轄市、縣政府共同辦理,活動自即日起至6月30日開放報名。預、複賽將於7月4日起,陸續於高雄、花蓮、桃園及苗栗熱鬧開打,分為國小男子組(可男女混合)、國小女子組、國中男子組及國中女子組共4組,歡迎熱愛籃球的青少年踴躍報名。
參賽隊伍以每隊球員上限為5人,隊伍中需至少有1名原住民及1名客家選手,每人限報1隊,可跨校參賽。客委會也鼓勵組啦啦隊到場為自己的球隊加油,地方預、複賽各組冠、亞、季、殿軍隊伍除獲頒獎金外,並可晉級參加全國總決賽。總決賽奪得冠軍之隊伍,每位選手可額外獲贈1套冠軍專屬球服、1件冠軍紀念 T-shirt 以及 1 顆紀念球。今年獎金、獎品非常優渥,總獎金高達55萬元,另特別設立MVP獎及「早鳥傳承獎」,鼓勵曾報名本賽事之隊伍再次參加,全部免收報名費,報名資訊詳見活動官網(https://reurl.cc/0vE7ko)。
本次活動由客委會委託司格特國際運動行銷公司辦理,如有任何疑問請洽聯絡人:李小姐,電話:02-8912-1899,E-mail: paddy.lee@sports-sti.com。
附表:
「2024原客青少年三對三籃球賽」
地區預複賽全國總決賽比賽時間/場次/地點
比賽日期 | 場次 | 截止報名時間 | 報名涵蓋區域 | 地點 |
7月4日 (週四) |
南區 | 至6月10日 (額滿為止) |
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 | 高雄市青少年運動園區籃球場(高雄市苓雅區明德街2號) |
7月7日 (週日) |
東區 | 至6月30日 (額滿為止) |
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 | 國立花蓮高工體育館(花蓮縣花蓮市府前路27號) |
7月13日 (週六) |
北區 | 至6月14日 (額滿為止) |
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 | 元智大學體育館(320桃園市中壢區遠東路135號) |
7月20日 (週六) |
中區 | 至6月21日 (額滿為止) |
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 | 竹南頭份運動公園籃球場(苗栗縣頭份市八德一路124號) |
8月24日 (週六.暫訂) |
全國總決賽 | 地方預複賽各組冠、亞、季、殿軍均可獲頒獎金,並由報名系統自動轉為全國總決賽當然隊伍 | 竹北高中(暫定)(302新竹縣竹北市中央路3號) |
客字也能「當」浪漫!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5月5日攜手KOL「采翎」、「薔薇」、「雷擎」與民眾共騎車身標有「𠊎係浪漫份子」的WeMo機車,以客語文字景觀占領雙北街頭,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周羿希、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副局長林崇智也一同到場高呼「𠊎係浪漫份子」,號召大家用客語表達自我的浪漫態度,讓更多人能看見客字,認識客家。
周副主委表示,今天的活動從臺北微風廣場出發,一路騎到新北新板特區繞行市民廣場,讓人回想起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日」,也是透過遊行的方式,為客家發聲,差別在於現在使用的是更新穎的客家文化內容表現方式。希望透過此活動,能讓都會區的客家人,看到客字、聽到語言,大聲說出「𠊎係浪漫份子」,提升客家認同。
周副主委也提到,客委會此次特別與「華康字形」合作,希望以現代文化元素演示客家內容,打破過去刻板、傳統的印象,透過「浪漫占領文字」,有機會讓所有年輕朋友,藉著新穎、現代風格的設計方式,認識客家文化。
為能讓客語進入大眾視野,感染浪漫氣息,客委會與華康字型合作打造了9款「𠊎係浪漫份子」客語文字,將專屬客語使用的自我稱謂「𠊎」製作出來,更精心挑選出符合各路浪漫人士的個人特質的字體,透過貼紙、鏡牆(板橋車站507街舞區)和捷運戶外廣告等,讓路過的人可以對鏡自拍,大膽說出自己的浪漫宣言。
「𠊎(ngaiˇ)係」,即是「我是」之意,「𠊎係浪漫份子」即是「我是浪漫份子」,也就是用客語表達自我的浪漫態度,只要有這樣的浪漫精神,即是「浪漫份子」,「斯為愛理想煞猛打拚,你就係浪漫份子」,除了鼓勵大家用更自由和多元的態度,堅持做自己,也希望透過客語文字出現在城市街頭,讓更多人看見客家。
「𠊎(ngaiˇ)係浪漫份子」是「浪漫占領計畫」的第三波,客委會攜手華康字型合作開發客語漢字,設計能彰顯個人特質的創意標籤,並透過快閃活動、網路社群短影音,以及街頭的客語文字景觀,將各自浪漫宣言表達出來。此外,自即日起至113年5月31日,「𠊎係浪漫份子」的精神,占領100臺WeMo共享機車,讓眾人可以對號入座、宣示自我的浪漫精神,為城市打造耳目一新的語言風景,讓客語融入每日生活。
這次打造的9款「𠊎係浪漫份子」客語文字,各有專屬的代言人,像是Podcast《新資料夾》主持人呱吉的頭號小助理「采翎」,充滿魔性的笑聲和全糖魅力,是聽一次就會愛上的可愛,對她來說浪漫是「為平淡的生活找到樂子,為生活增添滋味」,因此「華康少女文字」非「全糖教官采翎」莫屬;身兼各式美麗頭銜的「薔薇」,有變裝皇后、表演藝術家、服裝設計師等身份,「華康浪漫雪」最適合薔薇,因為浪漫「像花自由奔放,做自己的女皇」;「雷擎」以鼓手身份啟程,音樂充滿熱帶律動感,並取樣自然聲響,首張專輯就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他,浪漫就是「採集城市聲響,編碼音樂的形狀」,搭配「華康UD明」最對味。
無論你的浪漫在哪裡,所有人都可以在Instagram「輪到你了」模板找到對應的浪漫份子標籤,在社群打造客語文字景觀。浪漫的定義,各有各的解讀,但「𠊎係浪漫份子」,就是用自己的方式,無論是任何族群,只要有著浪漫的精神,選擇一張屬於個人特質的創意標籤,堅持做自己,為理想奮不顧身,展現自我的態度認同,「你就係浪漫份子」,歡迎大家共下用浪漫占領城市風景。
客委會與華康字型合作打造9款「𠊎」客語文字(https://reurl.cc/4rQ2oK)。
客家委員會112年首次辦理「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客語對話能力競賽」獲廣大迴響,今年賡續舉辦,並首次辦理分區初賽,於113年5月4日、5日分別於臺北銘傳大學、臺中靜宜大學、臺南嘉南藥理大學以及花蓮慈濟大學舉行,來自北、中、南、東區共16個縣市、134校、190隊、700多位選手,經過激烈競賽後,新北市秀山國小等56所學校脫穎而出,獲得參加全國總決賽之資格。希望透過本次活動,促進中小學生在校園中使用客語溝通的能力,讓客語逐漸成為校園生活語言。
本次競賽特別將參賽隊伍區分為一般地區與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等兩大類,組別分為國小中年級組、國小高年級組、國中組及高中組等4個組別。參賽隊伍原則不得跨組組隊,少數腔調及小校則不在此限,藉此機制讓更多有參與意願之學生有組隊挑戰之機會。
競賽題目相當多元且貼近生活,包含餐飲購物、健康醫療、交通旅遊、休閒娛樂...等領域,參賽隊伍將於競賽現場抽籤決定題目,考驗臨場反應及團隊互動。評分標準不再著重於傳統比賽之臺風、發音、語調等評分指標,注重主題內容與創意表現及團隊互動,並加入評審問答機制,引導學生自然的用客語進行對話,讓客語成為日常生活語言。
四區初賽經學生激烈競賽後,榮獲特優隊伍計56所學校,特優隊伍如附表,將晉級前往6月1日於臺北銘傳大學舉辦之總決賽,期待各路好手更精采的表現。
附表
一、北區初賽比賽結果名單如下:
區域 |
組別 |
名次 |
學校名稱 |
---|---|---|---|
一般區 |
國小中年級組 |
特優 |
新北市秀山國小、臺北市福德國小、新北市海山國小 |
國小高年級組 |
特優 |
新北市蘆洲國小、新北市文德國小、新北市秀山國小 | |
國中組 |
特優 |
新北市福和國中、新北市板橋國中 | |
高中組 |
特優 |
新北市板橋高中、桃園市壽山高中 | |
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
國小中年級組 |
特優 |
桃園市龍潭國小、桃園市新街國小、桃園市楊明國小 |
國小高年級組 |
特優 |
桃園市南勢國小、桃園市龍潭國小 | |
國中組 |
特優 |
桃園市新屋高中國中部、桃園市龍岡國中 | |
高中組 |
特優 |
桃園市平鎮高中 |
二、中區初賽比賽結果名單如下:
區域 |
組別 |
名次 |
學校名稱 |
---|---|---|---|
一般區 |
國小中年級組 |
特優 |
彰化縣成功國小西畔分校、臺中市社口國民小學 |
國小高年級組 |
特優 |
雲林縣二崙國小、彰化縣成功國小西畔分校 | |
國中組 |
特優 |
彰化縣二水國中、臺中市弘文中學 | |
高中組 |
特優 |
雲林縣西螺農工 |
|
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
國小中年級組 |
特優 |
苗栗縣公館國小、苗栗縣僑育實小 |
國小高年級組 |
特優 |
苗栗縣南埔國小、苗栗縣僑育實小、苗栗縣福基國小、新竹市新竹國小 | |
國中組 |
特優 |
苗栗縣建臺高中國中部、苗栗縣建國國中、苗栗縣頭屋國中 | |
高中組 |
特優 |
苗栗縣苗栗高中、苗栗縣建臺高中 |
三、南區初賽比賽結果名單如下:
區域 |
組別 |
名次 |
學校名稱 |
---|---|---|---|
一般區 |
國小中年級組 |
特優 |
臺南市新市國小、高雄市陽明國小 |
國小高年級組 |
特優 |
臺南市新市國小、高雄市五權國小 | |
國中組 |
特優 |
屏東縣南榮國中、屏東縣明正國中、高雄市光華國中 | |
高中組 |
特優 |
高雄市鳳新高中、屏東縣屏榮高中 | |
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
國小中年級組 |
特優 |
高雄市龍肚國小、高雄市美濃國小、高雄市吉洋國小、屏東縣豐田國小 |
國小高年級組 |
特優 |
高雄市龍山國小、屏東縣內埔國小、高雄市美濃國小 | |
國中組 |
特優 |
高雄市南隆國中、高雄市美濃國中 |
四、東區初賽比賽結果名單如下:
區域 |
組別 |
名次 |
學校名稱 |
---|---|---|---|
一般區 |
國小中年級組 |
特優 |
臺東縣東海國小 |
國小高年級組 |
特優 |
臺東縣東海國小、臺東縣卑南國小 | |
國中組 |
特優 |
臺東縣寶桑國中 |
|
高中組 |
特優 |
臺東縣臺東女中 |
|
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
國小中年級組 |
特優 |
花蓮縣吉安國小 |
國小高年級組 |
特優 |
花蓮縣吳江國小、花蓮縣玉里國小 | |
國中組 |
特優 |
花蓮縣鳳林國中、花蓮縣吉安國中 |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屬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響應國際博物館日,並於5月5日舉辦「六堆盡好客 邀陣打鬥敘(liugˋduiˊqin hau hagˋieuˊciin daˋdeu xi)暨發覺客庄·邀陣來尞(fadˋgogˋhagˋzongˊieuˊciin loiˇliau)」六堆野餐日暨客庄行讀體驗宣傳記者會,預告活動將於5月18日(星期六)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行,歡迎大家來尞!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客發中心扣合主題113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以「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探究」為發想,邀請了在地機關團體,以生態、文化、美食、環境教育、客語生活等主題,透過博物館整合教育和研究功能,塑造遊客對六堆客庄的認識。另外,身為六堆生態博物館的我們,讓學習及探索的場域更擴大至六堆12鄉區所有客庄,打破博物館場域的侷限,帶領遊客行讀客庄,由在地人說在地的故事,共同認識在地的人文、地、產、景,展現六堆生態博物館與在地「共作、共伴」的理念。
記者會宣告518博物館日活動當天在園區有客家特色野餐、大獅兄偶劇、共下來起雞油蛄个屋仔(一起來蓋獨角仙的房子)、米食體驗、露營等,甚至到客庄行讀體驗在地風情;國際博物館日從園區串連到客庄,體驗六堆客庄的歷史文化與特色,讓遊客從文化地景中看客庄的歷史故事與記憶,從故事中認識六堆生態博物館的常民知識。
共同出席貴賓有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簡明雄、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副分署長朱木生、屏東觀光酒場場長田益民、台糖公司屏東區吳耀煌、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陳怡宏、墾丁國家公園管理科長蔡豊富、前堆長治鄉公所代理鄉長曾龍陽、中堆竹田鄉公所課長曾國峰及立法院鍾佳濱、莊瑞雄、蘇清泉、徐富癸等立法委員代表與美濃錦興藍衫行負責人謝國耀、財團法人香蕉研究所所長邱祝櫻、屏東縣觀光創生聯盟副理事長林大財、長治鄉客庄文化體驗據點理事長曾昭球、內埔鄉陽濟院老街發展協會執行長陳金月、竹田客庄文化體驗據點監事李恭錄、大路關文化驛站店長涂鑫宇等在地社團代表。
客發中心頒發感謝狀給美濃在地的書法家宋雯賢、歷任六堆運動會執行長曾耀群、佳冬蕭屋蕭義雄、佳冬楊氏宗祠楊景謀、新埤建功鍾屋夥房鍾展雄及台糖公司屏東區處。延續112年國際博物館日六堆園區以「六堆生態博物館庄頭共作共伴同盟」概念,感謝長期以來對六堆客庄無私奉獻的在地居民及企業,共同編織在地的故事及永續推廣客家的文化,這些人與六堆園區是工作夥伴的關係,同時也是為六堆挹注新的力量。
記者會現場由內埔陽濟院老街發展協會邀請客家剪紙老師教導在場貴賓進行剪紙體驗,早期客庄將代表官祿的鹿角、象徵福氣的蝙蝠及意欲長壽的壽桃等圖騰意象透過剪紙祈求帶來好運,也同時期望在518博物館日當天民眾在行讀客庄時體驗客庄常民的生活智慧。另外,現場以客家經典佳餚打造絕無僅有的客家野餐包,包含客家鹹豬肉米堡、花生粉粢粑(qiˇbaˊ)小糰子、桔醬佐雞塊、梅干扣肉餐盒、擂茶貝果、仙草茶等,讓民眾透過野餐日活動接觸客家飲食文化。
今年博物館日以行讀客庄來傳遞博物館的知識教育功能,延續112年六堆生態博物館「探究」、「展示」、「珍寶」及「行讀」四大面向,本次以行讀六堆的概念走讀在地,特別與在地20個社團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合作開發了12+3行讀體驗路線,從六堆客庄12鄉區連結到原住民地區,以發覺地方文化之美、牽動記憶的味蕾與展現生活的日常美感等概念帶領遊客走讀在地文化地景與產業,認識客家與原住民族群文化特色。
六堆園區特別推出超值限量1,000份「邀陣來尞單人野餐組」與「共下來寮派對野餐組」包含客家鹹豬肉米堡、桔醬香脆雞塊、擂茶貝果、梅干控肉餐盒及屏東在地水果盒等客家特色美食;活動當天邀請20攤人氣市集餐車與Hakka手路(su‵lu)粢粑吐司創意手作、草地走相逐(zeuˋxiongˊgiug)體驗活動及10米高的夢幻熱氣球坐落於園區草原;另外,活動現場還有多組幼兒園學童客謠太鼓表演、六堆客家樂舞班、文青創作歌手、客語繪本故事劇場、屏東在地公益團體表演等一連串精彩演出。
除此之外,園區大獅兄偶劇演出,以活潑生動的人偶搭配客語發音,讓親子沉浸式學習客語;活動還推出了米食手作體驗、種樹活動及露營等多類型活動。同時邀請高屏縣市相關單位於園區設攤,由海洋保育署推出瞭解臺灣海域常見的海洋生物拼出臺灣常見的海龜、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推出的環境教育推廣等各式各樣的體驗與活動,在博物館日當天到六堆園區認識多元文化與生態知識。
「六堆盡好客 邀陣打鬥敘暨發覺客庄·邀陣來尞」六堆野餐日暨客庄行讀體驗,非常最適合親子共同參加,來六堆園區野餐、看大獅兄偶劇學客語、共下來起雞油蛄个屋仔、米食體驗、露營及行讀客庄等,5月18日星期六歡迎大朋友小朋友共下來園區走走,體驗六堆客庄帶給你的溫度。更多詳細的活動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https://reurl.cc/p3LzR8)及臉書(https://reurl.cc/z1AvL6)查詢。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由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指導,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植變客家美學展》,於5月3日(五)至9月20日(五),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文化中心1樓嶄新登場,歡迎民眾蒞臨參觀。
《植變客家美學展》邀請花藝師楊耿權及馬來西亞客籍動畫師劉靜怡,從客家常見的「植物」與「食物」創造五感體驗,從藝術家的眼中看見客家當代美學。搭配「餐桌文化小旅行」推廣活動,將客家農村生活經驗,轉化為城市輕旅行的遊程亮點,邀請民眾透過花藝展示、大自然物產媒材動畫與餐桌文化,探索都會客家的當代藝術美感。
淬釀風土 茶香、米香、菜香演繹客家印象
《植變客家美學展》現場可見以大量稻穗、禾桿、艾草、大風草、紫蘇葉、芥菜等植物製成的大型花藝藝術品,由美國花藝學院教授級的花藝師楊耿權,以客家民俗植物及作物雜糧為素材創作而成,共展出四件大型裝置藝術品:「茶香飄過新店溪」、「望遠山」、「打個卡讓你知道」、「勞動與運動」。
楊耿權花藝師的創作,以客家常見食材為靈感,呈現客家傳統文化的「變」與「順應」。千百年來客家人因著生存不斷遷徙,在農業時代,以惜福愛物的精神,因地制宜將盛產的作物曬乾後,加工為方便保存或攜帶的食材,民眾現場可嗅聞作物散發的馨香氣味,近距離感受植物之美。
植物展演 國際動畫新星「逐格」探索女性與植物的對話
展場另一大亮點,是由馬來西亞客籍動畫師劉靜怡,以逐格動畫手法探索女性與植物的共通處,展出「植物動畫合輯」,帶給觀展民眾一場視覺、聽覺饗宴。系列作品中的「花簇在婆娑中綻放」榮獲111年全國美術展新媒體藝術類銀牌獎,並入圍匈牙利Primanima動畫影展、巴西ANIMAGE動畫影展、MONSTRA里斯本國際動畫影展。其作品「Taiwan Nature 塵世之外」以臺灣風土為創作主題,由山上楓香種子出發,到較低海拔的臺灣紅藜與五節芒種子、乃至近海區域的鮮蚵、蛤蜊、海瓜子互相碰撞清脆悅耳的聲音,以臺灣地景大自然物產媒材,再現臺灣山景、地景、海景自然紋路的原始樣貌!
餐桌文化小旅行 邀您身歷其境感受客家美好
展覽搭配「餐桌文化小旅行」半日遊,邀請民眾體驗客家特色飲食、童玩及相聲學客語的套裝行程。以輕鬆好玩的遊程,引領參與者體驗製作早年農忙後的點心,以米食、穀物等食材,體驗搗粢粑手作、擂茶手作等。完成特色點心後,再欣賞客語說唱人張春泉老師竹板快書表演。最後,邀請大家起身動一動,以趣味遊戲方式,認識早期客家族群使用生活周遭容易取得的天然材料製成的趣味童玩,如打陀螺、踢毽子、滾鐵圈、踩高蹺等。「餐桌文化小旅行」以做中玩的體驗式教學方式,帶領民眾認識客家文化及蘊藏在飲食與物產中的食農教育,更重要的是一步步朝向聯合國的「SDGs 永續發展目標」!
《植變客家美學展》展期為113年5月3日至113年9月20日(每日9時至18時,週一休館),地點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文化中心1樓,相關活動訊息請上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官網或搜尋Facebook「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粉絲專頁或電洽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02-23691198轉分機512林先生。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令人期待的營隊來了!2024臺南客家夏令營於113年5月17日(五)上午9時開放報名,額滿為止!保證有趣好玩,充滿挑戰性,秒殺營隊,手刀要快!
一、第一梯:六堆客庄單車營(過夜梯)
#營隊日期:7月8日至12日。
#招收人數與報名資格:
1.具備單車騎乘能力者。
2.國一至高一生(暑假過後升國二至高二生)。
3.招收50名,錄取資格為以下其一條件者:
(1)參加本市客語家庭之學生。
(2)首次參加六堆客庄單車營之學生。
(3)保留5名低收或中低收入戶學生免費參加。
#營隊單車騎乘路線:
高雄美濃→屏東高樹→三地門→瑪家→萬巒→內埔→竹田→來義→新埤→佳冬→東港→車城→恆春→鵝鑾鼻【每日騎車約40-50公里,全長180公里】。
#活動費用:
1.4,500元/人。
2.低收或中低收入戶學生免費參加(請提供最新區公所核發證明)。
#備註:
我們用心規劃安排各項旅程,為讓孩子們細細感受六堆客家聚落與南台灣的人文自然風景,本營隊不開放攜帶手機或任何電子產品。
二、第二梯:客家青年夏令營(過夜梯)
#營隊日期:7月21日至26日。
#招收人數與報名資格:
1.招募年滿16歲之高中及大專青年30名。
2.本次活動為田野踏查、農事體驗、紀錄片欣賞與討論、登好茶舊社,為一十分貼近社會生活的營隊,請衡量自己各種條件與狀況決定是否報名。
#優先或保留邀請參加者:
1.參加本市客語家庭之學生。
2.保留3名低收或中低收入戶學生免費參加。
#營隊地點:高雄美濃、屏東霧台。
#活動費用:
1.4,000元/人。
2.低收或中低收入戶學生免費參加(請提供最新區公所核發證明)。
三、第三梯:台南客家小旅行(過夜梯)
#營隊日期:8月19日至23日。
#報名資格與招收人數:
1.小一至小六生(暑假過後升小二至國一),每年級各10人。
2.保留5分之4名額優先邀請下列資格者參加:
(1)參加本市客語家庭之學生。
(2)首次參加本會營隊之學生。
(3)低收或中低收入戶之學生。
#營隊地點:台南市東山區。
#活動費用:
1.每人3,600元。
2.符合低收或中低收入戶者免費參加(請提供最新區公所核發證明)。
#備註:
我們用心設計安排每一天的活動,為讓孩子們體驗東山當地特殊的人文產業風貌,本營隊不開放攜帶手機或任何電子產品。
◆各梯課程內容及報名網址請參閱下方檔案附件與相關連結欄位。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