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828期 │ 發行日期:2024年3月1日

本期主題

客庄在地紀念形式徵件入圍公布 重新找回𠊎等失落的記憶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的「𠊎等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活動,2月26日於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舉行,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親自公布初選入圍名單,並期望未來能在每一個客家重點發展區的鄉鎮,透過紀念物的形式,打造出生活共同體與社區認同的重要基礎,進一步引起所有國民對於歷史事件的認識與重視。.....

《詳全文》

本期主題

客庄在地紀念形式徵件入圍公布 重新找回𠊎等失落的記憶

【客語版】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个「𠊎等記得:客庄在地記憶个紀念形式徵件」活動,2月26號在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舉行,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親身公布初選入圍名單,乜希望未來做得在逐個客家重點發展區个鄉鎮,透過紀念物个形式,打造出生活共同體同社區認同个重要基礎,進一步引起所有國民對歷史事件个認識同重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楊主委首先分享吔佢對入圍作品个觀察,佢表示,這擺徵件作品裡背有當高个比例係重視體驗个過程,無再過同紀念物準做「淨係東西」定定,還較重視著紀念物同人之間个互動,透過設計體驗去記憶歷史,還過創作者同紀念物表現到還較幼,同表意、意境个部分,做到還較用心。

楊主委乜強調,係講𫣆人無忒吔對地方个記憶,無忒吔對地方發生个事件、人物个認識,毋多知吔就造成社群个凝聚力毋罅,因為大家淨戴在共隻空間,毋過嗄無忒吔共同記憶、價值體系、信仰,這乜係做麼个客委會愛推動在地記憶个紀念徵件,希望透過這擺活動,做得尋轉大家共同个歷史記憶,分大家對自我有認同感,乜重新牽起人同人之間个關係。

這擺徵件活動收件期間對112年12月7號到113年2月17號,總共徵著合格投稿作品87件,在113年2月22號召開吔初選評審會議,評審委員包括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彭俊亨董事長、客家公共廣播基金會陳邦畛董事長、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黃聲遠建築師、台灣設計研究院艾淑婷副院長、臺東都蘭阿美族木雕藝術家希巨·蘇飛、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王秀娟教授、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謝仕淵局長、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青年智庫蕭言軒同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吳盈慧秘書長,在評審委員參詳討論幾下轉後,盡尾選出30組入選作品。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這擺徵件希望透過設計美學結合客家文化素養,公開徵選公共空間藝術美學構想同實體概念作品,展現客庄在地特色同提升人文關懷个文化建設,使致「客庄在地記憶相關公共議題」有還較多人來重視認同還有理性討論,為下後客委會推動「客庄歷史記憶」政策,提供客庄鄉鎮紀念環境營造个典範樣式。

這擺初選入圍个30組作品,會進入第2階段模型製作決選,客委會提供逐組10萬銀模型製作同運送个費用,會在113年4月16號決選評審出優選作品5組,逐組頒發30萬銀獎金,首獎打頭名个還會得著100萬銀獎金,請大家共下來關心!

【華語版】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的「𠊎等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活動,2月26日於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舉行,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親自公布初選入圍名單,並期望未來能在每一個客家重點發展區的鄉鎮,透過紀念物的形式,打造出生活共同體與社區認同的重要基礎,進一步引起所有國民對於歷史事件的認識與重視。

楊主委首先分享他對入圍作品的觀察,他表示,此次徵件作品中有很高的比例在於重視體驗的過程,不再把紀念物當作「只是物品」而已,而是更加重視紀念物與人之間的互動,並透過設計體驗去記憶歷史,再者是創作者對紀念物有更多細緻的詮釋,把表意、意境的部分,詮釋的更加用心。

楊主委也強調,當人們欠缺對地方的記憶,缺少對地方發生的事件、人物的認知,會間接造成社群的凝聚力不足,因為大家只是住在同一個空間,但缺乏共同記憶、價值體系、信仰,這也是為什麼客委會要推動在地記憶的紀念徵件,希望透過此次活動,可以找回大家共同的歷史記憶,讓人們對自我感到認同,並重新凝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本徵件活動收件期間自112年12月7日至113年2月17日止,總計徵得合格投稿作品87件,並於113年2月22日召開初選評審會議,評審委員包括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彭俊亨董事長、客家公共廣播基金會陳邦畛董事長、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黃聲遠建築師、台灣設計研究院艾淑婷副院長、臺東都蘭阿美族木雕藝術家希巨·蘇飛、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王秀娟教授、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謝仕淵局長、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青年智庫蕭言軒及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吳盈慧秘書長,在評審委員輪番討論後,最後決選出30組入選作品。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本次徵件期待透過設計美學結合客家文化素養,公開徵選公共空間藝術美學構想與實體概念作品,展現客庄在地特色及提升人文關懷的文化建設,並使「客庄在地記憶相關公共議題」獲得更多重視認同與理性討論,為後續客委會推動「客庄歷史記憶」政策,提供客庄鄉鎮紀念環境營造之典範樣式。

本次初選入圍的30組作品,將進入第2階段模型製作決選,客委會提供每組10萬元作為模型製作及運送費用,並將於113年4月16日決選評審出優選作品5組,每組頒發30萬元獎金,及首獎優勝者將獲得100萬元獎金,請大家拭目以待!

「𠊎等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活動-入選名單:

參賽者 作品名稱
1 黃瀚陞/林忠毅 文字燒給你,名字留下來
2 楊家驊/李珮綺 一紙追憶信箋
3 周書非 藏著不等於遺忘
4 吳建興 煙硝的紀念日-四部曲
5 黃正揚 在縫隙中行走
6 魏啟棻
7 劉為仁 白色恐怖富健山紀念裝置
8 馮國安/王鈺瓛 光跡
9 劉子謙/王振庭 呥染客語
10 姜雲 10分鐘計畫
11 傅乙晟 水時敘事-隱藏客庄的失落與重生
12 道銘設計有限公司:張道銘/林育萱 自由之書
13 施宥丞/温雅嵐/廖一豪 (4066.62, 62)
14 林玉潔/陳盈掬/鄭予欣 山中記映
15 高有旻/鄭崇明 水中月 盤中花
16 陳映澄 火燒祭
17 黃知行/許志綱/陳立晟 未記之憶
18 張念為/簡郁珊 在生个地方
19 徐李安/陳依慧/郭慧中 囥起來
20 李茗威/張芝瑜 映痕
21 噗啾社:范姜子珈/蔡心恬/莊子醇/陳怡玲 為你擦去一抹灰
22 劉于甄 時間與空間的線-月桃窩紀念場域裝置
23 劉詠齊 煙雲戲碑
24 曾泓諭 當槍聲響起
25 趙尉翔 落木。無邊
26 張乃尹/楊宗螢 緩過時間俯仰行間
27 劉牧懷/張家瑋 餘烟繞隘
28 蕭羽珊 遺忘的白色記憶
29 陳弘毅/陳圓圓/鄭萱 藥癒之所
30 陳雅琦/廖瑱諭 鐘有一日

《詳全文》

新聞快報

「2024臺中東勢新丁粄節」盛大登場 外國使節齊賀喜 新人新丁樂開懷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2月24日代表楊長鎮主委至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出席「2024臺中東勢新丁粄節」,范副主委致詞時表示,全國客庄節慶從東勢的新丁粄節開始,主辦單位邀請外國使節共下感受客庄過節氛圍別具意義,希望大家在參與在地節慶的盛會之際,也能多多瞭解客家文化的意涵,讓美好的文化傳統能持續傳承下去!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此次活動除邀請到史瓦帝尼、印度、印尼及立陶宛的使節代表到場外,也邀請6對身著客家傳統禮服的新人與會參加踩街活動,范副主委特別提到,在政府鼓勵生育之際,祝福這些新人早日孕育下一代!在提倡性平的精神下,生男生女都是福氣!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2024臺中東勢新丁粄節」以「鬪粄文化」、「鼓勵生育」、「分享喜悅」為3大核心精神,整合藝文、產業、親子活動及文化展覽,並串聯山城在地社群團體,規劃7大主題、16項系列活動。其中,「親子同樂」的主題活動特別舉辦了溫馨有趣的「做對歲」抓週體驗,現場氣氛好不熱鬧!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在園區展館的現場同時展示了120斤超級新丁粄龜粄與桃粄,象徵性別平等;同時還有求文昌、哈客舞青春、客家國樂饗宴、流行音樂晚會等系列活動。今年活動行銷的2大亮點,是與臺北雙層巴士合作打造「新丁粄節雙層巴士」,活動期間變身接駁專車服務民眾;另與臺鐵公司聯名推出新丁粄節限定款「臺中客庄鐵路便當」,限時限量販售至2月29日,歡迎民眾到東勢體驗獨特的新丁粄節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第59屆六堆運動會前哨賽 馬拉松2千跑者熱力開跑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59屆六堆運動會將於3月9日在麟洛國中揭開序幕,前哨戰馬拉松於今2月24日登場,吸引了超過2,000多名全台各地的跑者報名,現場由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麟洛鄉長鍾慶平、萬巒鄉長林國順、高雄市六龜區長陳昱如、杉林區長蕭見益及立法委員鍾佳濱、屏東縣議員李世斌、各級民意代表及六堆各鄉區公所代表等共同鳴槍起跑。同天也舉辦了「登真小戰士」幼兒滑步車,超過300名的小選手,以萌樣打扮和高超技術,獲得全場親友的熱烈加油,為2024六堆運動會揭開熱鬧暖身,五公里團體分組賽事前三名分別由前堆長治鄉、先鋒堆萬巒鄉、前堆麟洛鄉奪得,更象徵永不放棄與全力以赴的六堆運動精神傳承。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透過勇士馬拉松與登真小戰士,展現六堆運動精神之傳承,並且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將六堆當成自己的家鄉,感受這片土地豐富的歷史故事與地方風采,希望將六堆客庄的人文風情與熱情傳達給每一位參賽者,讓每位來到現場的貴賓充滿感動與回憶。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2024年六堆運動會馬拉松賽事,規劃了全馬、超半馬、10公里及5公里組,讓六堆運動會更多元、豐富化,從前堆麟洛出發,沿途經過中堆竹田、後堆內埔等3個客家鄉區,不少來自日本與其他外籍跑者對於賽道路線沿途的風景、六堆園區的啦啦隊及客家特色補給站,讚譽有加;整場跑者能在跑步的過程中,享受客庄文化地景與美食,透過賽事設計推廣客家文化並促進永續發展,讓民眾能深入了解六堆在地風采。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此外,六堆運動會為落實全民運動風氣,提倡體育向下紮根,特別規劃了「登真小戰士」幼兒滑步車競賽,吸引超過300名小選手參與,現場看到2到6歲不同年齡層的小騎士全副武裝,奮力向前,在運動競賽中比賽拼勁,不僅能讓孩子有空間放電,也促進親子間的感情交流。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59屆六堆運動會訂於3月6日在六堆忠義祠點燃聖火,隨即在六堆忠義亭忠勇公的陪同下,進行六堆12鄉區聖火遶境祈福活動;3月9日運動會在麟洛國中盛大開幕,現場有六堆產業市集推廣在地產品,從文化到產業,靜態到動態,完整展現多元繽紛的客家盛會,歡迎民眾踴躍參與,詳細活動資訊請上活動官網查詢(https://reurl.cc/YVRoen)。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北埔新姜天水堂文化資產審議案 客委會承諾補助盼共創雙贏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為推動客家文化及帶動客庄觀光產業發展,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對於新竹縣北埔新姜天水堂文化資產價值審議案表達看法,認為北埔新姜天水堂對北埔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地方歷史記憶地位,有重要客家文化傳承意義,具備古蹟保存及再利用文資價值,承諾依相關規定,會全力協助本案客家文化資產相關補助計畫。

楊主委表示,本案可採私有產權容積移轉保存方式,既有所有權得捐贈予新竹縣政府,後續修復再利用補助經費,由客委會全力協助支持縣府提報計畫,即無文資法規定私有文資保存修復案必須由所有權人負擔費用的問題。期盼新竹縣政府能與客委會攜手,在兼顧客家文化保存及公共利益前提下,讓本案能在利害關係人權益與推動客家文化保存方面,共創雙贏的局面。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北埔新姜天水堂(首任北埔鄉長姜瑞金故居),於112年3月1日經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暫定古蹟告示,客委會楊長鎮主委於112年12月13日拜會新竹縣政府楊文科縣長,表達推動重要客家文化傳承立場,客委會再於113年2月去函新竹縣府,表達對新姜天水堂為重要客家文化資產,共同討論妥適文資保存的政府協助方案,建請縣府協調土地所有權人意願及朝向古蹟容積移轉方式,協助此案後續文資保存計畫。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六堆園區春祈蒔田(cunˊ kiˇ sii tienˇ)共下體驗交工文化

初春時節是水稻耕作的最好時機,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園區為提倡食農教育,於2月28日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農事學堂「春祈蒔田 共下來尞」插秧體驗活動,現場除了欣賞客發中心典藏的老照片,還有祭祀田頭伯公、戴等笠嫲(dai denˋlibˋ maˇ)共下田蒔禾,體驗交工點心,以及祈福禾稈繩體驗製作,建立與客庄這片土地的連結,傳達環境永續的觀念,讓客家食農教育向下扎根。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表示,六堆園區在112年底獲得環境部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特優之示範場域,除了展現園區對六堆客家文化傳承的重視外,也展現園區如何運用農作將環境教育與客家文化共同連結傳遞博物館教育的功能。六堆園區在春節栽種波斯菊及百日花海兩種綠肥植物,讓民眾在過年期間欣賞美麗的花海外;到了今年春耕時節,將花海作物伴隨著土壤化成春泥為綠肥,作為今年栽種台南11號稻作的養分,落實了友善耕作、自然農法及客家文化傳承等面向,展現客家文化傳遞的精神與知識教育。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春祈蒔田 共下來尞」插秧體驗活動藉由祭祀田頭伯公、蒔田,享用交工點心,一系列體驗早期客庄農耕的氛圍及特有的交工文化,讓民眾認識傳統農耕文化,達到人文共生、共存的永續發展理念。現場更是邀請到屏東觀光酒廠張國棟副廠長,分享如何運用園區栽種的稻米,透過百年酒廠製作「六堆好酒」的故事,展現客家文化與環境教育結合的樣態,實踐生態博物館的知識教育推廣功能。

另外,活動中特別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機具陳列館合作,展示多件傳統農機具,搭配客發中心典藏的老照片,述說時光迴廊的故事,以及呈現人工與機器插秧的情景,呈現今昔農耕相互輝映的情景。從脫鞋、下田蒔禾,讓雙腳沾滿泥土,感受土地的溫度,再到園區的水圳洗淨身上的泥土,一直到享用交工點心牛汶水(ngiuˇ vun suiˋ),在農忙後享用以補充體力,透過這些活動扎根及傳承客庄特有的交工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現場讓民眾手作體驗祈福禾稈繩(voˇgonˋsogˋ)製作,運用尚未結穗的水稻為材料扭轉合成,再搭配象徵豐收的果實、綠意花葉材,帶來祈福吉祥之寓意,大小朋友將體驗活動的心得用作品紀錄下來,製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祈福禾稈繩,祈求稻作連年豐收。活動尾聲讓民眾在辛勞蒔禾後,享用客家交工點心牛汶水(ngiuˇ vun suiˋ),及利用園區的料理米酒製作麻油雞給民眾品嘗,除了推廣園區的文創品外,也讓民眾認識米除了吃以外,也可以做成其他的食品。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農事學堂讓喜歡友善耕作的好朋友體驗一日農夫,並能夠常回到六堆園區看自己種下的秧苗逐漸成長茁壯。下一場次活動是「割禾」(godˋ voˇ,收割的意思),對客家文化、食農教育、環境體驗有興趣的民眾,千萬不要再錯過喔!詳情敬請密切關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官網及臉書粉絲團。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消保Q&A】坊間部份食品以地域名稱廣告宣傳,如何確認其真正產地來源?

一、市面上可見部份食品以地域名稱廣告宣傳,如外包裝以「台灣古坑咖啡」、「阿里山小米麻糬」、「淡水名產」標示及廣告,其實製造廠並非位於其所宣稱之地區,可能會引起消費者誤解。

二、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經召開多次會議,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辦理下列事項:

(一)參考美國及加拿大對於食品品名宣稱產地特性之標示管理原則,以行政指導方式函請地方衛生單位輔導相關業者依據食品品名宣稱產地特性之標示管理原則配合辦理,並作為導正廣告不實情事之判斷依據。管理原則如下:

1.真實的地理來源 (原料來源地、產品製造地或兩者皆符合)。

2.約定俗成的商標或廠商名稱。

3.若非該地理來源時,加註「風格」、「風味」等不誤導消費者之詞句。

4.若使用「鄉村」、「牧場」及「農場」等連接品名,則須確實在該地製造;另內容物如僅部分來自該地製造,則需緊鄰品名加註說明。

5.若有使用任何圖文可能使消費者誤導其地理來源,則需要在緊鄰品名的地方說明製造地點(如澎湖名產,台灣彰化製造)。

(二)鼓勵業者充分揭露相關資訊(如原料來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並可區隔市場。

三、建議購買該類食品前,詳閱包裝上的標示資訊,以保障權益:

(一)品名。

(二)內容物名稱;其為二種以上混合物時,應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分別標示之。

(三)淨重、容量或數量。

(四)食品添加物名稱;混合二種以上食品添加物,以功能性命名者,應分別標明添加物名稱。

(五)製造廠商或國內負責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國內通過農產品生產驗證者,應標示可追溯之來源;有中央農業主管機關公告之生產系統者,應標示生產系統。

(六)原產地(國)。

(七)有效日期。

(八)營養標示。

(九)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

(十)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事項。

《詳全文》

地方活動

最接地氣的「那個男人」來了!伯公文化小旅行2/26開始受理報名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農曆二月是最接地氣的「那個男人」生日,客家鄉親都稱祂為「伯公」(bagˋ gungˊ),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將於伯公聖誕前夕,3月10日推出2024伯公文化小旅行,帶領民眾走訪白河客底聚落,了解最接地氣的「那個男人」,探索臺南客家文化;參與祝壽祈福儀式及食伯公福活動,一同分享伯公的福氣。活動將於2月26日上午9時起開放報名至額滿為止,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客家人以「伯公」來稱祖父的哥哥,亦有家族中的大家長之意。農業社會下,土地公是與生活最親近的地方神祇,護佑一方安定、五穀豐收,如諺語「田頭田尾土地公」所說,所以客家朋友也以「伯公」來稱呼土地公。

臺南客委會表示,臺南是客家先民在大航海時代渡過黑水溝登陸後踏入臺灣土地的門戶之一,在白河、楠西、東山都有早期客家移居的歷史痕跡。如今白河崎內里還有多戶人家可以用流利的客語交談。這次小旅行不僅能在白河最早創建的土地公廟「客庄內福呂府」用客家傳統祭典儀式幫伯公慶生,走訪張鑑公祠及張婆太祠、李家菸樓及草店大埔宋屋,還能欣賞季節限定美景林初埤木棉花以及製作客家紅粄,讓民眾從伯公信仰,認識臺南客家最接地氣的文化活動。

祭典儀式後的食福饗宴,特別邀情來自美濃著名的總鋪師阿海師,推出「筍乾滷豬腳」、「客家冬瓜高麗菜封」、「客家小炒」、「蘿蔔肉丸湯」、「樹子炒野蓮」、「薑絲炒大腸」等客家傳統美味佳餚,希望參與的民眾不僅能吃到最道地的客家味,還能分到「伯公」的福氣,把滿滿的「福」帶回家。

臺南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表示,今年首次以伯公信仰為主題,在臺南客底聚落推出文化小旅行,希望能透過遊程讓更多的民眾了解,雖然客家人群散居臺南市各地,正因如此,也處處是客家。愛好客家文化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相關活動資訊可上客委會官網及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如對於本次活動報名有任何疑問,請來電洽詢本會劉小姐(06-2991111#8221)。

《詳全文》

𠊎屋下講客~113年客語深根計畫客語學習家庭工作坊募集中!

主辦單位:雲林縣政府民政處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𠊎屋下講客~113年客語學習家庭工作坊募集中!

#客語學習家庭工作坊線上報名#

【募集時間】即日起~8/31。

【募集對象】對客語學習有興趣之家庭。

【系列活動】

報名113年度雲林縣政府推動客語深根服務計畫成為【客語學習家庭工作坊】~參加「客語學習家工作坊」,之後就能夠接收第一手「客語學習家庭工作坊」每場相關趣味手作DIY資訊(親子活動等資訊),課程完成還有好禮送您! 活動上傳講客影片加碼送好禮。

課程中還會教你錄下 家庭成員(至少兩人)一起用客語講「𠊎屋下講客」並上傳IG或FB個人動態牆上,標註#客語家庭募集#時時講客#講就著了,便有機獲得客家委會價值200元獎品!

更多活動詳情,快來點擊報名連結網站查詢呦!

 

相關附件

《詳全文》

「113年度客語能力認證輔導班」初級認證班(大埔腔)開課咧!遽遽來報名喔!

主辦單位: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一、本課程資訊如下:

(一)課程時間:3/21至5/16(每週四)9:00-11:50。

(二)上課地點:陽明市政大樓3樓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研究室(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36號3樓)。

(三)本課程免費,上課教材取得方式有二:

1.由本會準備,於上課時發送教材。

2.相關教材亦可至https://reurl.cc/xLA4EZ下載使用。

二、研習相關事項說明如下:

(一)上課報名方式:自即日起至3月12日17時止,請填妥Google表單https://reurl.cc/v0A4gk進行薦送報名作業。

(二)公教人員依實際上課時數核發終身學習時數。

三、承辦人:04-22289111*52113江先生。

 

相關附件

《詳全文》

113年招募「客語家庭、陪伴員」,請踴躍報名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家庭一直都是孕育母語重要的搖籃,為鼓勵市民說客語,臺南市政府將招募「客語家庭陪伴員」並徵集30個「客語生活家庭」。陪伴員扮演「居家服務」角色,媒合後進入客語生活家庭,透過互動、聊天、陪伴,讓講客語變得自然而然。

客語家庭陪伴員自即日起開始報名,甄選訂於113年3月30日(六),甄選通過須接受36小時專業培訓,後續陪伴員進入家庭還可領取陪伴鐘點費。

本計畫同時徵集180個對客家有興趣的「客語活動家庭」,透過主題式活動,讓民眾參與認識客家文化,以提升臺南市客家文化力、推動傳承能量。本次實施計畫及相關簡章公告如下附件。

 

相關附件

《詳全文》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