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期 │ 發行日期:2024年2月2日
致敬客家八音團團長鍾雲輝 客委會頒獻旌揚狀
識在2019年得著客家委員會「客家貢獻獎-傑出成就獎-藝術文化類」獎項个客家八音團團長鍾雲輝在2024年1月21號過身,享壽88歲。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月30號同文化部次長李靜慧、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瑞霞,共下來到美濃鍾屋舉行个告別式拈香致意;還過由文化部代表總統蔡英文頒發總統褒揚令、客委會頒獻旌揚狀、高雄市政府頒贈褒揚狀,來表達哀思同敬意。.....
【客語版】
識在2019年得著客家委員會「客家貢獻獎-傑出成就獎-藝術文化類」獎項个客家八音團團長鍾雲輝在2024年1月21號過身,享壽88歲。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月30號同文化部次長李靜慧、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瑞霞,共下來到美濃鍾屋舉行个告別式拈香致意;還過由文化部代表總統蔡英文頒發總統褒揚令、客委會頒獻旌揚狀、高雄市政府頒贈褒揚狀,來表達哀思同敬意。
楊長鎮主委表示,八音同客家人个生命禮俗有十分黏緪个關係,毋管好事歪事,都看得著八音个腳跡,鍾雲輝先生一生人對臺灣客家八音个貢獻,除忒煞猛傳承傳統客家文化藝術,也煞力牯指導後撐仔學習八音演奏技巧同曲目演繹,分大家深深感受著傳統文化有幾重,蓋多謝鍾先生為臺灣客家文化付出一生个力量,希望後生人也做得持續投入傳承客家八音,使致客家文化做得繼續傳承下去。
鍾雲輝先生歕笛仔蓋熟手,人喊「阿波仔」,17歲起勢擔任八音團頭手,開始民間表演个歲月,以傳統四人組个演奏型態,為客家人个好歪事等生命禮儀演奏,歕笛仔歕有一甲子,也識分人邀請去法國、瑞士同美國這兜所在表演;就算食到80歲吔,還係繼續出外表演,也不時參加美濃地區个藝文表演活動。
鍾雲輝先生在1988年得著「高雄縣藝文傳統音樂類傑出民間藝人」。佢創辦个客家八音團也分別在1988年、2006年得著高雄縣政府同文化部公布做傳統表演藝術類文化資產个重要保存團體,佢一生人對臺灣美濃客家八音个保存貢獻嶄然多,2016年起勢擔任美濃八音後生團隊「竹頭背客家八音團」顧問,指導進階笛仔演奏技藝同曲目合奏个演繹方式,毋單止扌帣手八音團照傳統生態个保存傳習,也推廣同保存客家傳統音樂,傳揚客家八音之美,對臺灣客家文化延續貢獻十分多。
【華語版】
曾於2019年榮獲客家委員會「客家貢獻獎-傑出成就獎-藝術文化類」獎項的客家八音團團長鍾雲輝於2024年1月21日辭世,享壽88歲。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月30日偕同文化部次長李靜慧、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瑞霞,前往美濃鍾屋舉行之告別式捻香致意;並由文化部代表總統蔡英文頒發總統褒揚令、客委會頒獻旌揚狀、高雄市政府頒贈褒揚狀,以表哀思與敬意。
楊長鎮主委表示,八音與客家人的生命禮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舉凡婚喪喜慶,都可見八音的足跡,而鍾雲輝先生一生對臺灣客家八音的貢獻,除了致力傳承傳統客家文化藝術,也大力指導後生學習八音演奏技巧及曲目演繹,讓大家深切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重量,非常感謝鍾先生為臺灣客家文化付出一生的力量,盼後生也能持續投入傳承客家八音,讓客家文化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鍾雲輝先生擅長噠仔(即嗩吶),人稱「阿波仔」,17歲即開始擔任八音團頭手,開始民間作場的歲月,以傳統四人組的演奏型態,為客家人的婚喪喜慶等生命禮儀作場演奏,演奏生涯持續一甲子,並曾受邀至法國、瑞士及美國等地演出;即使雖已年過80,仍繼續外出作場,並不時參與美濃地區的藝文表演活動。
鍾雲輝先生於1988年榮獲「高雄縣藝文傳統音樂類傑出民間藝人」。其創辦之客家八音團也分別在1988年、2006年得到高雄縣政府及文化部公布為傳統表演藝術類文化資產的重要保存團體,其一生對臺灣美濃客家八音的保存貢獻良多,2016年起擔任美濃八音年輕團隊「竹頭背客家八音團」顧問,指導該團進階嗩吶演奏技藝及曲目合奏的演繹方式,不僅協助其依循回歸傳統生態的保存傳習,更推廣及保存客家傳統音樂,傳揚客家八音之美,對臺灣客家文化延續貢獻良多。
「正月十五油笐火」為新竹北埔特有的客家文化習俗活動,也是重要的年度盛事,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1月31日前往北埔慈天宮參加「正月十五油笐火開幕活動」,與北埔鄉長莊明增、北埔鄉民代表會主席徐鏡明一同敲鑼,為年度客家節慶揭開「火龍」之幕,並誠摯邀請全臺鄉親和外國朋友實際走訪,親身了解北埔的歷史人文與客家文化,也期望攜手地方政府與民間力量,共下提升在地觀光和經濟發展。
手持象徵客家族群團結的油笐火把,周副主委表示,油笐火這項傳統在地習俗,象徵保家衛國與傳承的精神,自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戰敗,割讓臺灣給日本,因而產生後來的1895「乙未戰爭」,其中,客家族群為保衛家鄉,與日本人發生激烈衝突,在新竹北埔的姜紹祖即為保衛家鄉而英勇犧牲的先人之一,客委會希冀過去客家族群對臺灣歷史的貢獻可以被更多人認識,並持續傳承客家團結精神。
北埔傳統的油笐火活動,相傳為日治時代,日本人憂心北埔當時雄厚的勢力會影響其統治,便在慈天宫後方開闢一條筆直的道路,想斬斷北埔的龍脈。光復之後,北埔郷民為接回龍脈,便於每年元宵節晚上,自發性地走上秀巒山以油笐火排列成火龍,接續北埔龍脈,這項習俗逐漸流傳下來,成為北埔特有的客家文化習俗活動,也串起北埔人的共同記憶。
今年的油笐火活動自2月24日至2月25日連續舉辦二天。第一天上午將安排「遶山花」輕旅行體驗,下午則於廟前廣場體驗油笐火手作活動,還有今年首度加入的客家猜燈謎遊戲,晚間除了擎火夜遊秀巒山,回到廟前廣場後,還能欣賞由國際級的表演團體馬戲之門「立方體」與即將成真「火舞」帶來的精彩演出。另外,今年度特別舉辦油笐火活動攝影比賽,最高可獲得獎金1萬5千元。
活動第二天,將於鄧南光影像紀念館規劃米食市集搭配悠閒的草地音樂會,並邀請友達光電董事長所組成之薩克斯風樂團-WOW SAX進行演出,帶給遊客獨特的音樂饗宴,另外,還可品嚐在地各式美味的米食料理。歡迎民眾一同到北埔感受客庄的熱情與活力,活動詳情可上「北埔鄉公所」臉書粉絲團查詢。
百節「年」為首,為了讓民眾在春節期間感受到南臺灣客家年俗特色,客委會客發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特別規劃了「2024六堆新年福」春節系列活動,將於2月10日大年初一至2月14日初五鬧熱登場,共有九大亮點活動;其中亮點之一的「尋衫-六堆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特展」率先於1月29日開展試營運,記者會由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原住民族新科立委盧縣一、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長張鴻銘、原民會原發中心簡明雄副主任、高雄市客委會主委楊瑞霞、屏東縣政府客務處專員溫佳真、高雄市政府原民會主秘陳海雲、交通部觀光署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許主龍、臺酒屏東酒廠廠長田益民、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科長蔡豊富、客委會榮譽顧問劉育玲、排灣族國家級重要傳統工藝「tjemenun傳統織布」保存者許春美、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林開世、前原民會原發中心副主任浦忠義、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陳叔倬助理研究員、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林威城主任、高屏地區24個學校校長及與會的原客族群代表穿上傳統服飾亮相,一起為六堆春節及「尋衫」特展揭開序幕,邀請大家農曆春節期間來到六堆園區走春,體驗精采多樣又饒富趣味的客家年。
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表示,豐富多元的族群文化是臺灣重要的特色之一,臺灣客家不是客家人的客家,而是臺灣人的客家,是由各族群互動中而相互滋養、成就。為了讓大家理解六堆客家及鄰近的原住民族、平埔族群的特色與交流軌跡,今年農曆過年,六堆園區除了有適合闔家參與的春節藝文活動、跟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的「臺灣意象-變動中的臺灣人特展」之外,新春期間還特別推出客家與原民交織而成的「尋衫-六堆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展」,從「服飾圖紋」來呈現六堆客家與其鄰近的好朋友,包括排灣族、魯凱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等族群,其在服飾與圖紋上的特色及經由互動交流所產生的多元樣貌。
這次的展覽中,集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客委會客發中心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等多個館所,及排灣族織布工藝人間國寶許春美、美濃錦興行藍衫店、藍衫設計師王惠玲、魯凱族工藝師彭春林、客籍排灣族媳婦賴麗春、馬卡道族文化復振青年潘智傑、大武壠族繡女潘燕玉…等21位民間工藝師與藏家珍藏物件共同展出,包括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本次首度展出「魯凱族雲豹背心」及服飾圖紋上富有原客交流軌跡的「排灣族鳳凰紋無袖上衣」,以及來自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的排灣族女長衣等皆是經典代表。也透過前置田調過程,以「屏東185縣道」為路徑,發掘多個原、客互動的精采故事,包括蝴蝶圖紋、早期交換(易)所、收養通婚等,歡迎大家共下來觀賞。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今年適逢龍年,六堆園區特別以「龍」為主題,推出一系列適合闔家參與的春節活動,從客家藝陣、藝文表演、手作課程、闖關體驗都能尋見「龍」的身影。即日起於園區遊客服務中心完成任務並可獲限量「新年福紅包袋」;春節期間,每日規劃精采藝文演出,有車鼓陣、公揹婆、雜技、龍獅藝陣,以及由金曲獎得主「山狗大後生樂團」、藍衫樂舞團、新生代創作歌手邱淑嬋、李彥鋒、李東軒等團隊帶來生動活潑的表演;每日還推出「新春福袋」限量販售、「愛心戳戳樂送元寶」,天天有大獎,等待民眾來試手氣、添福氣;還有疊盤花、彩繪龍頭、藍衫吊飾體驗等客庄手作DIY;想嘗嘗客家粄的朋友們,更別錯過「蒸蒸日上-蒸發粄」、「六堆客家米食」體驗!也可以動手拓印創意春聯學客語!此外,今年的大年初五是2月14日,適逢西洋情人節,園區特別於下午13時14分舉辦「你秀甜蜜 我送玫瑰」的情人節活動。
客發中心強調,春節期間在六堆園區的田園地景區花海綻放,滿開的波斯菊、百日草、菸花等花海景觀,相當適合全家大小漫步其中感受自然美景,還有六堆特色市集好逛也好買;另外為了慶祝「六堆秋收祭」榮獲交通部觀光署首屆「觀光亮點獎」,客發中心特別加碼推出「新春行尞六堆客庄」拍照打卡抽好禮,歡迎大家春節期間來六堆園區,體驗豐富多元的年節喜氣,共下過好新年。更多活動相關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https://reurl.cc/E4V6rn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頁https://reurl.cc/aLednY查詢。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1月31日前往臺中市政府出席「2024臺中東勢新丁粄節」記者會,一同為活動揭開精彩序幕。范副主委致詞時表示,這是客庄開春第一個大節慶,也是臺中在地文化特色,歡迎全國朋友在2月24日至25日到臺中來玩,也謝謝臺中市政府年年舉辦新丁粄節,讓客家文化持續傳承。
范副主委分享,東勢新丁粄節是客庄年度大事之一,在農曆正月十五都會舉辦鬪粄文化,同時以兩性平權的意識來鼓勵生育、分享新生命的喜悅,除了龜粄(新丁粄),也有桃粄(千金粄),也是臺中市政府長期推辦該活動的理念。除此之外,這次市政府更與臺灣鐵路聯名,以在地食材製成客庄鐵路便當,另也有踩街、公益捐血、精彩藝文表演等,期待大家共襄盛舉!
流傳百年的客庄12大節慶之一的「臺中東勢新丁粄節」今年將於2月24日至25日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臺中客家故事館、東勢文化街區盛大登場,承續「鬪粄文化、鼓勵生育、分享喜悅」3大核心精神,再現隆重的祈子儀式及經典鬪粄比賽,其中120斤巨無霸超級新丁粄的龜粄與桃粄將重磅登場,其象徵性別平等,代表生男生女一樣好,並將在活動期間分贈給居民共享喜悅。
新丁粄節今年特別與臺灣鐵路聯名推出限時限定款「臺中客庄鐵路便當」,選用山城在地特色食材,包含豐原葫蘆墩米、石岡筍乾、新社香菇等,於2月1日起開賣,同時兩大品牌也期待攜手再創百年風華,更邀請大家一起「正月半,來東勢,看大粄」。
為迎接農曆春節年假到來,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特別融合客庄特有的龍神信仰文化,規劃推出一系列精采的春節活動;並推出「淺山樟力–臺三線上原客焗腦展」暨「山野兩路行–東勢卓蘭客庄聚落村史展」雙特展,要邀請大家共下來看迎龍、觀展過好年。1月26日記者會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苗栗縣政府秘書長陳斌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長張鴻銘、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温振華教授、客委會委員陳春暖、葉義生、徐彩雲、黃肇成、徐進榮、古榮政、大湖鄉長黃惠琴、南庄鄉長羅春蓮、東勢區公所主秘林豪爵、崙背鄉公所秘書廖坤猛、臺中市客委會委員謝美珍及各界貴賓與會。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春節期間,臺灣客家文化館以「客庄迎神龍.過好年」為主題,規劃了充滿龍年風采的意象,在館舍入口空橋設置引人注目的神龍裝置藝術,為春節營造出濃厚的客庄過節氛圍。春節自大年初一至初五,安排精采的藝文表演活動、3D 劇場、「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及兒童館「𪹚龍」空間,每日的「創新𪹚龍」表演、「傳福好食」體驗、「走春著色體驗」、實境解謎活動等,都是深受民眾喜愛的節慶活動,充分展現客家文化的多元性。同時在今天起展出「山野兩路行–東勢卓蘭客庄聚落村史展」、「淺山樟力–臺三線上原客焗腦展」,特別感謝潘敦仔後代潘淑清、張達京後代張真強、張雍鐸、張亦寧等人透過古文書講述自己家族的故事,展覽完整呈現了民間的合作與交流成果,歡迎全國的好朋友共下到臺灣客家文化館從文獻中看見客家族群的開拓史及客庄經濟產業地貌。
「山野兩路行–東勢卓蘭客庄聚落村史展」結合客發中心客庄村史調查成果,以位於大甲溪與大安溪流域的臺中東勢與苗栗卓蘭為軸心,帶出臺灣客語腔調「四海大平安」中的「大」(大埔客家)及「平」(饒平客家)為主題策展,在展覽中除了透過活潑的詩歌和童謠,帶大家從「語言中認識彼此」之外,也首度展出包括張達京、潘敦仔、東勢及卓蘭地區等多個移墾家族後代所保存的古文書;以及客庄聚落歷經關刀山地震、921 地震的重生與韌性。展場中還有趣味客語教學動畫及接大梨體感互動遊戲,期帶領民眾藉本展認識大埔客家與饒平客家聚落之語言、族群互動及區域性特色。
「淺山樟力–臺三線上原客焗腦展」 展場設計從好萊塢卓別林喜劇帶出影響臺灣客庄傳統經濟極為重要的樟腦產業,其從上游到下游,走向全世界的發展歷程,可看出臺灣樟腦在世界貿易的重要性及族群互動,包括隘防生活情境場景、隘防監督所及「樟之細路」情境營造設置,重現歷史情境軌跡。此外,展覽中特別展示了自 1937 年以來保存至今的腦丁牌原件,以及收取山工銀契字、栳約地圖和官印等圖像。此外,民眾可近距離觀看大溪製腦監督所的製品受入票、腦丁工資及搬運費申約書等原件。
春節期間在臺灣客家文化館除了嶄新的客庄歷史故事特展呈現給民眾外,為了增添年節歡樂氣氛,活動中還設有「伯公祈福客語薪傳」、「伯公發財金活動」等,並推出每日限量福袋,參與者透過趣味遊戲可獲得內含福袋、客家生活小物等的驚喜禮品,更有機會抽中iPhone 手機、SWITCH 等大獎,為新的一年帶來好運。年前首波宣傳至 Google 評論留言或憑客發中心消費滿額的發票即可免費獲得精美紅包袋。在活動期間,參與拍照打卡更可獲得特色文創禮品,歡迎大家在春節期間與親朋好友來臺灣客家文化館觀展、看劇及體驗各項趣味活動,共下「迎龍過好年」。詳細資訊,可上客委會客發中心官網(https://reurl.cc/or8yvq)或搜尋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粉絲團(https://reurl.cc/97D3Wd)。
針對某網紅人士於1月27日發布之「教大家在全聯如何不花錢還可以吃到爽」影片內容,以嘲諷心態戲稱「客家精神」字眼,客家委員會1月29日強力予以譴責,並強調,籲勿以玩笑的輕浮心態,消費客家人獨樹一幟的努力精神,盼大眾共同來維護臺灣多元族群文化的友善社會。
客家人勤奮努力、刻苦耐勞的硬頸性格,曾為臺灣世代發展寫下許多輝煌歷史,此與未經他人同意、擅自惡搞拍片的心態完全不同,切勿濫用名義汙名化客家精神,客委會絕不支持此類輕忽訕笑之舉。
據媒體報導,該網紅除去年在家樂福早有類似惡搞行徑外,今年發布影片又於全聯店內,未經同意擅自拆封商品食用放回架上,隨後再開一包濕紙巾清潔手部,且多抽幾張放進口袋,於影片字幕笑稱此為「客家精神」。客委會對此行為表示嚴厲譴責,於成熟的公民社會中,不應將某些不良特質與特定族群連結,誤導大眾損害客家文化之形象。
此外,對於該網紅團隊表示,要為拍攝的影片及對店家造成商譽受損一事感到抱歉,並提到是因為一時衝動,才做出不良示範。客委會也鄭重呼籲,請勿以自己的私利,做出罔顧法律、歧視族群的無知行為,並呼籲社會對任何族群勿輕易給予標籤化。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以下簡稱客基會)將於113年3月9日在臺北市客家
文化主題公園(以下簡稱客家公園)舉行「臺北客家新丁新枝春慶祈福」系列活動。包含在農曆2月2日土地公誕辰「伯公生」前,以客家傳統祭儀舉辦「伯公聖誕祭典」,以及結合客家古禮與都會精神的「新丁新枝祈福活動」,當天還有皮影戲體驗「一日小小皮影操偶師」以及「年年有春市集」,以都會客家形式傳承客家傳統節俗文化,邀請民眾全家大小一起來客家公園從早玩到晚。此外,客基會將在113年2月3日上午9:30-12:30,辦理免費推廣活動「好運聯聯‧新春揮毫過好年」,邀請臺北市客家自強會-自強書法班現場揮毫,活動當日直接至臺北市客家音樂戲劇中心(汀州路3段2號)免報名現場排隊即可領取「精美手寫春聯」乙副,歡迎闔家大小踴躍參與,一起拿春聯,過好年!
金曲歌王與客家獲獎隊伍 攜手獻藝鬥鬧熱
本次春慶除傳統祈福活動外,並舉辦各式精彩豐富的藝文展演。金曲客家歌王羅文裕攜手臺灣最年輕搖滾樂團「J HALL樂團」,帶來充滿傳承意義的精彩表演,並與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龍獅運動組」合體,帶來兼具傳統及動感的舞龍表演。此外,上午舉辦的「伯公聖誕祭典」,將邀請112年臺北市客委會客語教育中心歌謠班及舞蹈班決賽優勝隊伍「臺北市長青會忠勤客家歌謠班、臺北市中原客家崇正會崇正客家歌謠班及臺北市東湖客家舞蹈文化研習班」與臺北市客語教育中心中唯一包含舞龍技藝的「飛揚龍鼓班」帶來精湛的演出。下午的系列活動也邀請崇正客家歌謠班、石牌源笙國樂團及東湖客家舞蹈班輪番獻藝,展現客家團體的活力與熱情。
限量操偶體驗與歡樂表演 親子共遊好去處
今年報名參加「新丁新枝祈福」活動的民眾,活動當日將可獲得新丁新枝限定禮包,於活動現場參與集章任務,完成指定任務即可獲得春慶獨家戳章。同時也特別邀請「影子劇團」及「小丑默劇團」等專業表演藝術團隊,將傳統客家文化與表演藝術結合,為都市客家增添多元文化。影子劇團此次帶來以客家龍年文化為主題的「一日小小皮影操偶師」皮影戲工作坊,讓大人小孩能夠一同親身體驗皮影戲偶操作的樂趣,2月1日起即可至官方網站報名參加,工作坊名額有限,額滿為止,請把握機會及早報名參加。
客基會近年來透過各式創新藝文活動,將客家文化推廣至更多群眾。讓每一位來到客家公園的朋友,都能享受以多元面向辦理的活動,透過藝文展演、文創手作以及客家美食等文化體驗,跟著客家歲時節俗的腳步,豐富您的美好生活。
★2024臺北客家新丁新枝春慶祈福系列活動資訊:
★時間:
2/3(六)09:30-12:30好運聯聯‧新春揮毫過好年
3/9(六)09:30-16:30 臺北客家新丁新枝春慶祈福
★地點: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號,近捷運台電大樓站)
★活動詳情請洽官網或粉絲專頁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