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期 │ 發行日期:2023年12月29日
打造苗栗糧倉成為城市文學館 分大家共下來尞、聽讀客家故事
舉香誠心祈福,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2月22日出席苗栗縣歷史建築「原臺灣省糧食局苗栗倉庫」修復再利用工程施工祈福儀式暨說明會。楊主委盼修復後的糧倉能運用於地方客家文化的傳承,讓爸媽假日帶著孩子來玩、聽讀客家故事,促進當地的文學交流及創作,也讓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建物發揮最大效用。.....
舉香誠心祈福,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2月22日出席苗栗縣歷史建築「原臺灣省糧食局苗栗倉庫」修復再利用工程施工祈福儀式暨說明會。楊主委盼修復後的糧倉能運用於地方客家文化的傳承,讓爸媽假日帶著孩子來玩、聽讀客家故事,促進當地的文學交流及創作,也讓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建物發揮最大效用。
楊主委表示,在客委會「浪漫臺三線」計畫當中,涵蓋杜潘芳格文學紀念館、吳濁流文學藝術館、龍瑛宗文學館等眾多場所,細數臺三線這一路下來,幾乎就能看見臺灣文化的半邊天,可惜晚輩接觸的機會卻很少。所以,客委會大力支持且和苗栗縣政府合作修復糧倉,期望打造一座城市文學館,讓大家都能傳承苗栗的文學鼎盛,透過歷史建築帶動知識閱讀,來延續客家世代的文史記憶。
苗栗糧倉鄰近火車站,位處苗栗市精華地段,興建於日治昭和12年至民國35年(1937-1946年)間,是具代表地方產業及凝聚地方生活共識之產業文化設施,包含3座大型糧倉及1棟辦公室,於105年登錄為歷史建築。至今因糧倉與防空洞等建物毀損及坍塌,為重現風貌及傳承歷史,客委會攜手苗栗縣政府進行修繕,未來將規劃為作家文學講堂、推廣客語的親子空間、藝術廊道等客家文學場所,提供在地鄉親優質的休閒好去處,亦能串接鄰近苗栗火車頭園區等觀光景點,成為活絡客庄文藝復興的新地帶。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2月24日出席「2023客家歌謠交流觀摩賽」中區頒獎典禮。楊主委表示,希望藉由大家的歌聲,把客家音樂文化唱進每一庄聚落和日常生活,這是讓客庄文化傳承下去最美麗的方式,也非常感謝所有的參與者,因為他們的歌聲,唱開了大家美麗的心花。
細數報名隊伍,楊主委指出,今年比賽相較以往激烈,不只是報名數量,還包括大學歌謠班、教會唱詩班、宮廟社團等多元族群及跨年齡的參賽隊伍。過去可能被認為這是中老年人參與的比賽,但現在大家都來了,可見客家民謠擁有非常強烈的感動人心的力量。期許未來客家的藝文能量更深植社區,在最草根的地方向下扎根,而後開出最燦美的花,傳過一庄又一庄。
「客家歌謠交流觀摩賽」是推動客家語言及文化的重要賽事,集結全臺各地優秀的客家歌謠班展現成果,且今年報名十分踴躍,高達555隊、超過1萬人共襄盛舉;本屆中區賽於苗栗壓軸開唱,苗栗、臺中、彰化、南投等縣市歌謠班總計186隊,超過3,500人報名,最後由苗栗縣合唱團抱回特優獎;優等獎則加碼至5隊,由大襟客客家文化藝術協會、苗栗縣客家曲藝推展協會、臺中市客家音樂曲藝研究學會、苗栗縣音樂發展協進會、苗栗縣貓裏雅韻合唱協會榮獲;另更額外頒贈3隊特別獎,包含展夢圓藝術舞蹈團、苗栗縣視覺障礙者福利協進會、苗栗縣希望之春溫馨關懷協會。
客委會表示,非常感謝所有參與賽事的鄉親朋友,「在地方社團凝聚共識、攜手傳唱客家歌謠、為客家文化的推廣永續傳承」是舉辦活動的最大目標,期待藉由持續辦理客家歌謠交流觀摩賽,讓各地社團接力呈現客庄文化的穿透力,年年唱出傳承客家的動人樂曲。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的「HACK-KA浪漫占領計畫」第1波「A(rt)life漫宿生活節」於2023年12月23日至2024年1月22日於臺北城區的「Alife WCH」登場,客委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邀請大家放慢步調,透過一泊一食一飲的體驗,感受占領生活各處的客語浪漫。
周副主委表示,希望來到臺北入住Alife的朋友,可以放慢生活中的步調,在繁忙的城市中,給自己一個放鬆的空間,並在這個空間中,接觸和感受臺灣多元文化中重要的客家文學、文化,跟客家能有一些互動的可能性和機會,並重新對客家留下新的印象跟感受。
「HACK-KA浪漫占領計畫」玩轉「Hack」和「Hakka」,希望讓浪漫的客語占領大眾的習以為常。入住「Alife」的民眾,可起居在客籍藝術家楊芳宜編織作品環繞的房間裡,也會獲得一套對於漫宿生活體驗的周邊散策推薦,更可以享用客家文化聯名的餐飲,如「朱雀SUZAKU CURRY SHOP」的咖哩佐桔醬和「植蘊Planté」的客家風味手搖飲「嚼感燒仙草」,以及閱讀客家選書等,將客語的生活應用巧妙地融入在體驗活動中,期望讓民眾透過不一樣的方式,感受理想的生活型態。
以「住房即藝廊」的概念,「Alife雙人套房」的牆面展示客籍藝術家楊芳宜用回收塑料創作的作品《塑圓》,編織出象徵湯圓、柿子等客家文化常出現的圖像、飲食文化色彩,帶出惜物的精神,以及圓滿、團圓的意涵;而透過「A(rt)Life漫宿選書」,則可以閱讀多世代客家作者的作品,看見不同的觀點,Check-out時,更可以帶走一本書,回到原本的生活裡慢慢咀嚼;「A(rt)Life周邊散策」則提供方圓之內的漫遊探索,從廟宇到咖啡店通通推薦給你,加碼贈送臺灣博物館四館聯票。
「A(rt)life漫宿生活節」陸續開放15組套裝行程,提供民眾免費參與,報名成功者可攜伴一位於登記日期入住,享受兩天一夜的漫宿生活。每組來體驗的A(rt)Lifer皆可在指定時段內兌換:1晚Alife WCH雙人房住宿、2份朱雀SUZAKU CURRY SHOP特色咖哩、2杯植蘊Planté客家風味手搖飲、2瓶客家限定內山桔醬啤酒、2本客家選書及2張臺灣博物館四館聯票。請從Acupass報名https://reurl.cc/N4jDpn。
活動期間,將會在1樓Aplace舉辦特設藝文場,有文學、藝術和音樂3大類型專場活動,客家詩人張芳慈將以客語中蘊含多種文化意義的「發」字出發,帶領讀者品味詩意文學,同時細品客式生活;客籍藝術家楊芳宜,將帶領大家體驗客家文化裡充滿豐富多彩元素,一起運用不同材質玩創作,開啟色彩編織的體驗之旅;音樂活動則有臺灣唯一一支由單簧管家族創作的客語組合-「春麵樂隊」的現場演出。邀請大家感受漫宿生活,一起被客語浪漫占領吧!
為推動客庄地方創生,整合青年返鄉移居花東客庄時可用資源管道,客家委員會12月26日在花蓮鳳林老樹舍咖啡廳舉辦「幸福臺九線客庄-返鄉移居青年指引」出版發表會,客委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期待本指引提供想在花東客庄深耕發展的青年一個參考的方向,讓大家可以重新思考和檢視花東客庄獨特的產業結構優勢,正確連結地方系統資源,重新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注入活力與希望。
周副主委表示,幸福臺九線串連的地方其實跨越了花蓮和臺東客庄,希望未來客庄旅遊景點能被更多人看見,更期待能看到移居到縱谷地區或是轉屋的後生人可以在原來成長的故鄉,有個安身立命的所在。客委會期待跟地方政府有更多合作空間,將花東縱谷地區的旅遊、地方創生、基礎設施建立起來,讓大家可以回到故鄉打造安居樂業的生活。
本次發表會邀請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郭應義副執行長、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專員廖彥翔、幸福臺九線專案辦公室賴家瑞主任、鳳林挺手行動+潘文欽計畫主持人,與花蓮客籍青年淺草堂曾吉生、松蘿野店葉佐蔚、芳草古樹李佳駿、右山果實魏佑丞、天賜糧源鍾雨恩、果子俠農創果品鍾曜任及阿強西瓜王筠婷、美好花生鍾順龍、貿易風書旅林欣穎等代表人共同分享討論。
本指引手冊最亮眼、最具特殊性的部分,為指引的籌備過程,於花東兩地客庄分別辦了青年共識工作坊,由返鄉移居花東客庄青年代表腦力激盪,共同討論撰寫內容,集結了青年們的創業經驗,使讀者返鄉移居之路得以事半功倍,甚至引導「後生」尋找新的立足點,或是重新連結家鄉記憶;本指引並歸納了橫跨創業、技術與研發、貸款、輔導等9項主題的關鍵因素,以及40個以上公部門補助資源管道QRcode,統整出在地支持網絡,也讓幸福臺九線客庄鮮明的在地資源彰顯,如同攻略般提供正在行動或準備投入行動的青年夥伴們豐富且實用的參考。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12月26日前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校區參加「112學年度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基礎人才培力工作坊」開幕式,期盼透過學校老師之間的討論交流,將客語更好的融入教學課程,打造自然講客的學習環境,讓下一代能更主動學習、親近客語。
范副主委表示,客委會將客語傳承視為首要目標,從客語生活學校開始,推動「沉浸式客語教學」,希望由第一線老師誘發學生自主學習客語的興趣。除了鼓勵學校之外,客委會也提倡大家「在屋下講客」,表揚獲獎的客語家庭成員;並於今年開始,要求縣市政府制定「地方客家發展計畫」,希望由政府部門帶頭,營造講客環境。
本次工作坊邀請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鍾鎮城教授、國立臺東大學張學謙教授就客語復振與客語社區進行討論與交流。另外,針對打造課程設計力-理念與實務、實作與分享,分別進行國小組、國高中組分組討論,希望提供日後有效推動與落實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教學策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於108學年度實施,明訂學校正式課程依性質區分為「部定課程」與「校訂課程」二大類,其中「校訂課程」以「彈性學習課程」方式實施,為提升學生學習客語之質及量,客委會於107學年度開始辦理「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實施計畫,讓學校於彈性學習課程,依學生學習需求,結合在地客庄特色,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及落實學生客語學習。
為培力學校以客家語言及文化之情境脈絡下,發展素養導向之課程與教學,並促進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觀摩與交流,探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機制與實施模式,以提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品質,爰規劃本次研習營,以概念講述、實作體驗及交流分享等方式,培力學校及區域聯盟具有推動客語校本課程發展推廣之人才,共下為客語傳承盡一份心力。
為了讓更多民眾能認識及深入了解六堆客庄的文化資產及水資源議題,客委會客發中心於12月22日至23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六堆會議廳,辦理「六堆文化資產與水資源研討會」。研討會規劃以六堆的「文化資產」與「水資源」為討論核心,希冀對於六堆的文化資產有更深入的討論外,更能關注於流域範圍內的六堆客庄,了解從過去到現在客家與其他族群間的離合與生存現狀,以及當代在地社群對於水資源的利用與周遭動植物的關懷;從在地文化,亦從區域的歷史、保存、社經、族群等面向,逐步挖掘及展現六堆客庄文化的豐富與多元的樣貌。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如何與地方「共作」並記錄在地知識實為重要關鍵。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作為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的平臺,肩負客家文化保存的任務,鏈結地方/聚落及與在地社團/地方人士共同挖掘在地知識及倡議文資保存,並與地方攜手共下打拼往前邁進;同時,也運用博物館的研究、收藏、保存、闡釋與展示等工作方法,期讓博物館更具親近性與包容性,以促進文化的多樣性和永續性為最終目標。特別感謝這些年來六堆客庄鄉親的相惜,讓我們不斷地與在地共同深耕、共同學習,共同打造屬於𠊎等个六堆生態博物館。
本次議程分兩天進行,第一天議程以「六堆文化資產」議題,探討掛紙、盤花、敬字、神明會、信仰等議題,並邀請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以六堆水文化與文化資產進行專題演講;第二天「水資源」議題則以隘寮溪流域昌基堤防修築完成後,隘寮溪流域內埔、麟洛、長治等客庄的聚落發展與土地利用、產業發展與變遷、水災與人群遷徙、及水資源與社區營造等。
此外,邀請高屏縣市的文資、客家事務機關、六堆十二鄉區公所,也邀請屏東大學林思玲教授、屏東科技大學曾純純教授、高雄師範大學洪馨蘭教授、林淑玲教授、林文環教授、美和科技大學吳煬和教授、美濃區龍山國小張二文校長、高樹廣福順天宮陳柏翰主委、麟洛鄭成功廟黃展鵬主委、內埔六堆天后宮蔡秋香主委、文史工作者謝宜文老師及中正大學楊玉君教授、雲林科技大學徐雨村教授、臺灣藝術大學邱彥貴教授、中山醫學大學林培雅教授、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陳靜寬副研究員、政治大學洪瑩發助理研究員以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楊瑞芬分署長等關心六堆地方社會發展與博物館的學者與地方社團共同探討六堆水資源文化。
在112年邁入尾聲,新年度即將到來之際,113年度客語能力認證已經開始報名,明年第1場全國性大型認證考試是即將在3月23日登場的113年度第1次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歡迎各路客語好手,踴躍報名!
客家委員會表示,113年度第1次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全國共規劃16個考區,自即日起開放報名至2月2日止,客委會鼓勵客語高手踴躍來挑戰,尤其歡迎現職教師參與,通過中高級認證即可取得教授客語資格。
開放報名的客語能力認證考試,除了中級暨中高級認證之外,還有基礎級暨初級多梯次認證。112年開辦的基礎級認證,吸引許多學生報名參加,113年每個月都有基礎級暨初級多梯次認證,並陸續開放報名,明年第一至三梯次認證已開始受理,將分別於1月14日(臺南場)、2月18日(臺北場)、3月16日(桃園場)辦理,有意參加的民眾可把握機會,趕快報名!
113年度認證日程表已經公布,並由客語能力認證總試務中心規劃報名等相關期程,有興趣的民眾可前往客語能力認證網站查詢、報名。此外,為提供完整學習資源,除認證網站有「教材詞彙」、「音標學習」、「模擬考試」等線上資源外,哈客網路學院亦有「客語能力認證專區」,並提供拼音教學、考試題型分析等課程,歡迎多加利用。客語傳承從你我參與認證開始,有興趣的民眾可前往客委會官網(https://reurl.cc/j3qEn2)、客語能力認證網站(https://reurl.cc/Xqe81D)、哈客網路學院 (https://reurl.cc/Xqe88a)查詢。
全球有許多客家人遍布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逐漸發光發熱,本會持續鼓勵各界創造客家新價值,於新南向交流事務發揮更大影響力,以形成全球客家網絡。為深化臺灣與新南向國家之客家連結及合作,提升公民國際參與能力,促進青年公民外交,客家委員會持續推動「客家新南向國際交流合作專案計畫」,本計畫除原有10個新南向國家之外,113年起新增客家人聚集之大溪地;最高補助經費100萬元,自即日起至113年2月26日(星期一)止受理申請,歡迎大專校院、學術機構、法人及民間團體踴躍提案!
申請團隊可提出1年期或跨年期計畫,規劃具發展雙向夥伴關係與持續效益性之策略與作法。歡迎各界踴躍至「客家委員會線上申辦獎補助系統」提案。若有其他問題,歡迎電洽客委會葉專員(02-89956988#523)。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投入天然藍染二十餘年的鍾瑞娥老師,十二月帶著臺北客家書院「客家藍染及客風創作運用班」學生,以「初心緣色」為題,舉辦藍染師生作品聯展。不僅呈現鍾瑞娥老師精湛工藝技術,讓民眾認識客家藍染之美,也讓有興趣一路學習的學員,有個展現自己學習成果的舞臺,展期至12月30日止。
本次展覽由鍾瑞娥老師帶領班級團隊共同策劃布展,展出的作品包括一進展間即引人注目的藍染時尚包和藍染娃娃,展間牆面上則有著由4件藍染組合而成的作品《眺望》、栩栩如生的《如魚得水》、童趣可愛的《海洋系列》及細緻入微的《眺望101山景》等作品。鍾老師表示,這次的展覽主要讓學員透過藍染自由發揮,無論是衣服、包袋、花朵,公仔娃娃,讓創作的材質內容豐富多元。鍾瑞娥老師的作品,《遠眺》跟《林下之外》,也將教學樣片以教案展示框呈現。
鍾瑞娥投入天然染色近20年,她表示:「藍染跟植物染對我而言,是長年投入社區工作的學習研究成果,前5年是為社區而作,之後著墨在推廣、傳承,過程有太多的包袱及責任,只希望能將這些知識技藝能夠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學習藍染沒有條件,只要有耐心就可以」。
從新店進入臺北都會區開課,如今邁入第6個年頭,一路跟舊學員討論、說明、溝通,把化學快速還原的方式改變為傳統發酵方式,染料也由合成精粉,調整為她所採集大青產製的天然染料「藍靛」,讓傳統客家藍染正式在臺北客家書院的開枝散葉,如今她的先生、學生在染製、設計和布塊染色上發展出更多創作可能。
藍染早年發跡於大臺北大文山區,在經濟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先民沿著新店溪進入山區開墾,因為氣候、地質適合藍草成長,因而變成社區傳統的產業,因為產值很高而被稱為「藍金」。天然染色因工序繁瑣,所以在推動上有其困難,如同藍染過程都需要透過耐心等待,與持續活動和課程的學習安排,讓大家能更親近、學習,拉近民眾和藍染的距離。
臺北客家書院將繼續推出113年第1學期課程,歡迎有興趣民眾洽詢課程內容,親身領略與學習藍染技藝。
主辦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為推廣客家戲曲藝術文化,並配合南庄小南埔崇聖宮120週年慶廟會活動,縣府邀請金滿圓戲劇團113年1月1日上午10點,在崇聖宮廣場展演客家大戲《楊排風掛帥》,歡迎大家共下來看戲,開啟新的一年。
縣長鍾東錦表示金滿圓戲劇團民國88年於苗栗縣成立,取其「金玉身段、滿美唱腔、圓潤取調」之意,團員舞臺經驗豐富,演技純熟,以戲曲表演推廣傳承客家戲曲文化精髓,深化客家表演藝術產業,自民國90年起,已榮獲逾15次「苗栗縣傑出演藝團體」,更獲得客委會「112年客家傳統戲曲劇團徵選活動」冠軍,很非常高興邀請金滿圓戲劇團在新年伊始展演客家大戲,除演繹多元且精緻的客家戲曲風貌,更希望讓都會區鮮少有機會欣賞客家戲曲的朋友,欣賞客家採茶戲的精緻與豐富。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說《楊排風掛帥》敘述楊家燒火丫頭楊排風,武功超群,一條燒火棍打得出神入化。宋、遼交兵,楊延昭之子楊宗保被韓昌擒去,三關眾將皆非韓昌之敵,孟良回到天波府求援,佘太君令楊排風前往,孟良輕視之,楊排風與他比武,棍打孟良,孟良才心服口服,認可了排風的武藝了得,自己不該目中無人,佘太君命兩人速速前去三關營救宗保。她果不負眾望,帶兵打敗了遼軍,解了雙龍谷之圍。劇情跌宕起伏,呈現客家戲喜劇傳統與期許幸福圓滿的特質,好戲開鑼精彩可期。
主辦單位: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一、辦理時間:113年2月25日(星期日)9:00-16:30,(中午休息時間12:00-13:30),詳如活動流程表(附件)。
二、辦理地點:東勢客家文化園區祈福壇。
三、活動內容:
本會為保存、傳承與發揚本市客庄在地特有傳統文化,訂於113年2月24-25日辦理「2024臺中東勢新丁粄節」,依傳統道教科儀,於113年2月25日辦理莊嚴、隆重之求文昌儀式,祈求文昌師尊予以莘莘學子們於學業及功名上加持,採預約/現場報名並當日參與者可獲得限量文昌筆1支。
四、報名期間:即日起至113年1月10日(星期二)17:00。
五、請任選以下方式報名:
網路報名:報名表連結(https://reurl.cc/Z9QE1l)。
電話報名:請於報名期間內上班時段(每周一至五8:00-17:00)電洽本會黃小姐04-2228-9111#52211。
更多活動消息請關注本會「聽看臺中客」(https://reurl.cc/mrq7nY)或專屬臉書粉絲專頁(https://reurl.cc/or9pLl)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