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期 │ 發行日期:2023年12月1日
紀錄海洋客家族群樣貌《海脣人紀事》細數新屋海客文化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11月23日前往桃園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參加由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舉辦的「客家牽罟紀錄片《海脣人紀事》放映會」,此紀錄片精心記錄海洋客家的族群樣貌,保存客家重要獨特的文化內涵,周副主委期藉由此紀錄片讓全臺民眾進一步認識海洋客家的生動面貌與客家文化的多元展現。.....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11月23日前往桃園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參加由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舉辦的「客家牽罟紀錄片《海脣人紀事》放映會」,此紀錄片精心記錄海洋客家的族群樣貌,保存客家重要獨特的文化內涵,周副主委期藉由此紀錄片讓全臺民眾進一步認識海洋客家的生動面貌與客家文化的多元展現。
周副主委表示,客委會之前有做過調查,臺灣北部新屋、南部佳冬、東部南澳的客家聚落都有海洋經濟活動的紀錄,這些都是客家人因地制宜發展出來的經濟活動,其衍生的海客文化非常珍貴。另外,在世界客家博覽會期間,根據統計,除了主場館「世界館」、「臺灣館」的參觀人數之外,就屬副展館的「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參觀人數最多,顯見大家對海洋客家文化充滿興趣。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提到,今天首映會特別挑選臺三線前瞻計畫的場館「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首映,即是希望大家能來新屋欣賞海螺館的靚,以及「牽罟」、「歕嘟」(吹海螺)等海客生活特色。立法委員黃世杰則指出,雖然全臺各地有許多的客家海洋經濟活動,但能從1950年代,一直持續至今,還有這麼大規模客家人靠牽罟討海的客家人口,「真的只有新屋!」,希望可以將新屋的海客歷史記憶和文化記錄下來,並世代流傳下去。
桃園市新屋區沿海地區的聚落,是臺灣地區唯一的客家族群靠海、依海而生的聚落。由於時代變遷、經濟發展型態的改變、生活就業與村落人口的異動,海洋客家的樣態被遺忘了多年。隨著近年各界持續對客家文化內涵深耕的推展,海洋客家的意象也重新受到在地人士的關注。
這次客家牽罟紀錄片拍攝,將過去的歷史,透過口述方式,把當地人與海的關係紀錄保留下來,期透過客家牽罟紀錄片放映,將海洋客家的內涵再次梳理,保留重要的紀錄資源,讓大家可以對海客文化有更多深入了解。
今天放映會也邀請當地耆老們分享自身牽罟的親身經歷,縈繞於他們心中最重要的就屬牽罟海洋漁業活動,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也將紀錄片上傳到官網(https://www.hpcf.tw/)和YouTube頻道(https://reurl.cc/3eVQMM),讓民眾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海洋客家文化的內涵與價值,感受它獨特的風貌和魅力。
【客語版】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11月25號來到新竹縣立寶山國民中學,參加「大隘三鄉聯合運動大會」開幕典禮,除忒希望透過舉辦運動會,分大家認識頭擺客人在隘墾區域開墾土地同原住民互動个故事,對歷史來了解客家文化,乜鼓勵客莊同客莊之間相互合作,因為「團結力量大」,唯有客家鄉親相幫相𢯭,客家文化同精神正做得還較好个傳承下去。
周副主委表示,南部六堆地區總共有12個鄉鎮區聯合起來辦理六堆運動會,係講浪漫臺三線上个桃園、新竹、苗栗乜做得團結起來,共下來行銷客莊特產、客家文化,相信對提升當地个觀光,效益會已見。周副主委講著,逐年客委會都會參加國際自由車環臺公路大賽,這場國際賽事全臺灣有五站,浪漫臺三線係其中一站,希望未來做得打幫大隘三鄉運動會、環臺自行車賽,邀請全臺灣个鄉親來北埔、峨嵋、寶山路跑、騎自行車,感受客莊个人文風情同文化魅力。
新竹縣縣長楊文科講著,新竹縣恁多年來得著遠見雜誌个評比,係除忒六都以外,比起其他縣市來講投入運動經費盡多个地區,因爭運動毋單淨做得強身乜做得健國,故所定著愛大力推行辦理。寶山鄉鄉長邱振瑋乜指出,大隘三鄉聯合運動會既經停辦超過40年,在這40年當中,大家都心心念念想愛復辦這個大隘三鄉運動會,大隘三鄉係黏浹个客家莊頭、客家文化,希望藉由復辦大隘三鄉運動會,傳承客家文化、客家族群个團結精神。
新竹縣北埔鄉、峨眉鄉同寶山鄉等三個鄉鎮,往時金廣福墾號个拓墾區域,因爭早期移民來這開山打林,設隘防番,故所大家喊做「大隘三鄉」,為著保留還過發揚大隘个客家文化,寶山鄉公所今年特別規劃「大隘靚行式-新竹大隘文化祭」,內容包含「運動會暨客家文化祭展前記者會」、「大隘三鄉運動會聖火傳遞」、「大隘三鄉聯合運動大會」、「大隘三鄉文化市集」同「大隘三鄉藝文展演」等活動。
其中「大隘三鄉聯合運動大會」係間吔40年後再過重新辦理,在11月25號舉行開幕典禮,該日除忒有三對三籃球、羽球、樂樂棒球、大隊接力、客家㧡擔、背穀包這兜體育、客家生趣个競賽、園遊會暨在地農莊市集同客家藝文展演等活動以外,乜邀請吔日本熊本縣菊陽町代表同北埔鄉、峨眉鄉還有寶山鄉等3鄉鎮代表進行挷大索表演賽,來展現臺日友好情誼,再現大隘客家文化風華。
【華語版】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11月25日前往新竹縣立寶山國民中學,參加「大隘三鄉聯合運動大會」開幕典禮,除了希望透過舉辦運動會,能夠讓大家認識過去客家人在隘墾區域開墾土地與原住民互動的故事,從歷史去了解客家文化,也鼓勵客庄與客庄之間相互合作,因為「團結力量大」,唯有客家鄉親同心協力,才能讓客家文化和精神更好的傳承下去。
周副主委表示,南部六堆地區共有12個鄉鎮區聯合起來辦理六堆運動會,假使浪漫臺三線上的桃園、新竹、苗栗也能團結起來,共同行銷客庄特產、客家文化,相信對提升當地觀光,會有顯著的效益。周副主委提到,每年客委會都會參加國際自由車環臺公路大賽,此國際賽事全臺現有五站,浪漫臺三線是其中一站,希望未來可以藉由大隘三鄉運動會、環臺自行車賽,邀請全臺鄉親來北埔、峨嵋、寶山路跑、騎自行車,感受客庄的人文風情和文化魅力。
新竹縣縣長楊文科提到,新竹縣多年來得到遠見雜誌的評比,是除了六都以外,在其他縣市裡面投入運動經費最多的地區,因為運動不只可以強身也可以健國,所以一定要大力推辦。寶山鄉鄉長邱振瑋則指出,大隘三鄉聯合運動會已經停辦超過40年,在這40年當中,大家都心心念念想要復辦這個大隘三鄉運動會,大隘三鄉是不可分離的客家聚落群體、客家文化,希望藉由復辦大隘三鄉運動會,傳承客家文化、客家族群的團結精神。
新竹縣北埔鄉、峨眉鄉及寶山鄉等3鄉鎮,昔日為金廣福墾號之拓墾區域,因早期移民來此拓墾開荒,設隘防番,故被統稱為「大隘三鄉」,為保留並發揚大隘的客家文化,寶山鄉公所今年特規劃「大隘靚行式-新竹大隘文化祭」,內容包含「運動會暨客家文化祭展前記者會」、「大隘三鄉運動會聖火傳遞」、「大隘三鄉聯合運動大會」、「大隘三鄉文化市集」及「大隘三鄉藝文展演」等活動。
其中「大隘三鄉聯合運動大會」睽違40年後再度重新辦理,並於11月25日舉行開幕典禮,當天除了有三對三籃球、羽球、樂樂棒球、大隊接力、客家挑擔、揹穀包等體育或客家趣味競賽、園遊會暨在地農庄市集及客家藝文展演等活動外,另也邀請日本熊本縣菊陽町代表與北埔鄉、峨眉鄉及寶山鄉等3鄉鎮代表進行拔河表演賽,以展現臺日友好情誼,再現大隘客家文化風華。
客家歌謠交流觀摩賽,讓你唱Do心花開!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11月26日傍晚前往桃園市客家文化館演藝廳出席「2023客家歌謠交流觀摩賽」-北區頒獎典禮,親自頒獎給各得獎團隊,並大讚全部參與的團隊都是推動客家文化最重要的助力,希望大家可以用唱歌的方式,繼續大力傳承客語。
周副主委表示,今年全國報名的隊伍有555隊,其中,北區就有超過240隊的隊伍參賽,顯示客家族群很喜愛唱歌,因此,客委會近年除了補助客語之外,也希望藉由舉辦歌謠觀摩賽來推廣客家語言。自2018年開始,客語成為國家語言之一,2019年,國家語言發展法也通過了,未來希望大家可以更勇敢、驕傲地唱出自己的母語,用唱歌的方式來傳承客語。
客家歌謠交流觀摩賽北區賽事於11月24日至11月26日舉行,今年賽事比以往競爭激烈,光是北區報名參賽隊伍就突破過去紀錄,共有246隊參加,由於參賽隊伍眾多,加上大家的成績不分軒輊,故優等獎從原本的3個增加至5個,其中特優獎由「新竹縣原客混聲合唱團」獲得,優等獎則由「竹友混聲合唱團」、「桃園市中原大學校友合唱團」、「悅樂合唱團」、「臺北客家鄉音合唱團」(客家歌謠混聲合唱研習班)、「新竹縣原客文化交流協會」等5個團隊獲得,現場更為了鼓勵由一群不同障別的特殊孩子所組成的「美好客家舞曲民俗團」,特別增加「最佳團隊精神獎」,以此鼓勵他們走向社會,活出自我的價值。
今年北區賽事率先登場,共有來自新竹、桃園、新北及臺北等地246隊參賽,三天下來將近5,000位客家鄉親們參與。客委會指出,這三天參賽團隊無不使出混身解數,把平常練習的成果賣力展現,各團隊除了精心打扮的服裝造型及道具,還有阿公、阿婆帶著平時隨同練唱的孫子、孫女一起比賽,讓賽事活潑又有趣。
客委會表示,客家歌謠交流觀摩賽提供客家社團成果展演的平臺,也促進地方客家鄉親跨區交流,熱情展現「快樂唱客」的精神。客委會進一步指出,接下來的3個週末還會進行南區、中區及東區的比賽,歡迎大家一起為參賽團隊加油。
為傳播講客精神、宣揚講客理念,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11月24日傍晚前往屏東縣高樹鄉榕樘福德祠,參加「搶救客話大作戰」宣講巡迴活動,希望運用「講客宣傳列車」穿梭全國客庄傳遞講客精神的方式,喚起大眾對於搶救客語的重視與行動。
周副主委表示,希望大家住在客庄,不論在家或外出購物或去到公共場所,如鄉公所、圖書館等,都可以對自己身為客家人感到有自信,並且勇敢講客語,期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客語交流,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機會聽到客話、傳承客話。
客委會表示,根據研究,臺灣客語整體的瀕危程度仍處嚴重,現階段客語活力低落。即便具備客語使用能力的人,也可能因為缺乏使用機會或意願,造成使用頻率不高,因此,「搶救客話大作戰」呼籲全國重視客語傳承危機,號召大家共下來時時講客語、儕儕講客語(人人講客語),講,就著了(就對了)!
由客委會推動的「搶救客話大作戰」講客宣講巡迴列車,特別結合地方政府、客家藝文團體及民間社團,自即日起至112年12月28日全國客家日前,於全臺重點客庄鄉鎮啟動「講客宣傳列車」巡迴活動,透過一系列客家藝文展演與講客宣導,擾動在地社區,提升民眾講客意識。
今日起,每週五、六、日分別於屏東、高雄、南投、臺中、苗栗、新竹、桃園、臺北等地將舉辦15場客家藝文演出暨講客宣講活動,邀請客家金曲歌王謝宇威、劉劭希、山狗大後生樂團、黃子軒樂團、羅思容與孤毛頭、神棍樂團、打幫你樂團、黃瑋傑與山寮樂隊、黃稚嘉摎少女卡拉、竹頭背客家八音團、東東樂團、阿比百樂團等多個優質藝文團體,一同分享親身母語創作與傳承推廣的故事,呼籲大家要多跟家人、孩童及身邊的人講客語,共同努力搶救客話。
本次活動現場還有縣市限定的限量帆布手提袋及多款「𠊎講客」限量文宣品,民眾可透過有獎徵答方式獲得,喚起在地居民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客語之意識,形塑社區「講客」整體氛圍,更多訊息,請持續鎖定客委會臉書。
睽違18年,「高雄世界詩歌節」再度舉辦!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11月25日前往高雄市立圖書總館際會廳,參加「2023高雄世界詩歌節」開幕典禮,范副主委首先由衷感謝臺灣客籍作家和詩人留下許多美好的文字作品,不僅提升人們的思想層面,也讓臺灣的精神與文化內涵得以走出世界,被更多人看見。
范副主委表示,客委會於2018年開始,便積極邀請客籍作家,將其作品翻譯出版,楊長鎮主委上任之後,推動將臺灣客籍作家、詩人共8位的作品翻譯成外語,包括英語、捷克語、西班牙語等,希望讓全世界的人都能認識臺灣客家文化。另外,楊主委也特別提出「閱讀𠊎庄文學計畫」,精選出近代具歷史意義與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就有來自高雄美濃的鍾理和與鍾鐵民兩父子的作品,邀請大家一同從作家故鄉出發,認識、閱讀臺灣的本土文學。
榮獲「厄瓜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第15屆Ileana Espinel Cedeño國際詩歌獎的客籍詩人曾貴海醫師,恰好來自高雄,他感性地表示,今天是令人振奮、美好的日子,很高興能為大家揭開「高雄世界詩歌節」的序幕,本屆詩歌節邀請了22位國外詩人,41位臺灣本土詩人,大家透過詩,相約在此交流、討論,相信詩能成為跨越語言的親密連結,未來希望大家帶著詩在世界各地相見。
緣起於去年十一月高雄詩人曾貴海榮獲「厄瓜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第15屆Ileana Espinel Cedeño國際詩歌獎,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為在疫後恢復藝文生活,向世界招手,展現高雄詩歌力量。繼2005年陳其邁擔任代理市長,暌違18年再次舉辦高雄世界詩歌節,重新拉近了高雄與世界的距離,促進詩人國際文化交流,共享文化重逢喜悅。
「2023高雄世界詩歌節」訂於112年11月24日至28日舉辦,並以「詩與世界的距離」主題,規劃辦理專題論壇、小論壇、朗讀沙龍、詩集出版、主題書桌、主題影展、文學隨身聽、前進書店及校園響應、漫讀在雲端等活動,且邀請來自厄瓜多、西班牙、埃及、美、日、韓、馬來西亞、臺灣等13國,共63位詩人,以及高雄在地獨立書店、學校、民間藝文空間等共同參與,更多詳細資訊請搜尋「2023 高雄世界詩歌節」網站(https://reurl.cc/6QzM8Z)。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轄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分別自民國101年及100年開園迄今於本周假日分別突破總入園人數888萬及999萬之遊客參觀人數,承蒙來自臺灣還有世界各地的遊客蒞臨參觀及熱情參與南園北館的各項客家文化活動,體驗認識客家族群的語言文化,為我們留下珍貴美好的回憶也讓客家文化更加豐富互動。
位於苗栗銅鑼的臺灣客家文化館11月25日於銅鑼杭菊盛開時節歡喜迎來888萬人次遊客入館,並特於杭菊季期間結合杭菊特產辦理【行腳客庄 行讀乙未故事】小旅行活動,除了帶民眾走讀客家文化景點踏查乙未歷史路線,亦帶領大家一同欣賞杭菊之美。而位於南臺灣屏東後堆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於11月26日突破999萬遊客入園,讓2023六堆秋收祭系列活動獲得滿滿美好的豐收,在秋收祭期間一共湧入了近7萬多人次到六堆園區遊玩,從「六堆行讀遊程」體驗客家文化景點、「來六堆摘菜趣」認識在地食農教育、到「行尞六堆老屋磅米𥺆(bong miˋ cangˇ)」活動,請米𥺆師傅示範米𥺆製作,由薪傳師客語講解互動,參與民眾除了吃得到爆米香,還可看表演、學客語,讓客語融入生活中,重溫早期客庄秋收蓋鬧的歡慶氛圍,透過各種形態體驗及認識客家文化,更深化六堆生態博物館的理念。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南園北館的核心價值是讓深厚的客家文化,在美好的場域,透過各種方式呈現對話,讓一般民眾在參與園區的各項活動中體驗客家的常民文化與認識客家的語言;而客庄的居民則是在參與園區的活動過程中更凝聚在地及文化,由園區與居民共同創造在地的新故事、新人物。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臺灣客家文化館入館總人次已超過888萬人次,六堆園區入園人次更是超過999萬人次,即將突破1,000萬人次,我們很高興臺灣有那麼多的民眾喜歡客家和關心客家,南北園館在開園12年的歷程上,展現不同的文化歷史脈絡給社會大眾認識,每次來參加兩園區活動的民眾都跨縣市而來;近年來甚至有越來越多國外好友、學者來訪,兩園區藉由有趣的活動吸引遊客認識客家文化,親近客家語言。期待未來有越來越多不同族群及國際的大小朋友可以到南北園區體驗傳統的客家文化及創新的客庄體驗。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的「2023客家小炒全國爭霸賽」,新竹在地知名老店「海瑞摃丸」擊敗眾多五星級飯店,代表北區晉級全國總決賽並獲得殿軍。總決賽節目播出後得獎消息讓鄉親們都驚喜不已,才知道原來海瑞摃丸除了精通製作摃丸,客家小炒的手藝也是一等一。賽後特別邀請總評審長邱寶郎,代表客家委員會前往新竹海瑞摃丸總店品嚐海瑞摃丸招牌料理。
客委會推辦「客家小炒全國爭霸賽」至今已是第4年,每年都吸引非常多來自臺灣北中南東各地客庄的餐廳前來報名參賽。海瑞摃丸作為全國知名的摃丸品牌,在第三代黃世凱總經理帶領下,運用創業超過70年來累積的技術與經驗,結合創意打破傳統框架,開發出多種創新口味商品。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海瑞摃丸除了精通製作摃丸,炒製客家小炒的功夫也是頂尖水準,其位於新竹市區的總店門市平日即提供餐飲服務,讓想要品嚐客家小炒以及新竹在地名產料理的消費者們,都能走入店內一飽口福。
談到參加「客家小炒全國爭霸賽」的動機,黃世凱總經理表示,海瑞品牌在新竹這個客家重鎮發展,長年來積極參加客家文化的各種活動。例如店內堪稱經典款的「福菜摃丸」在摃丸內加入客家族群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福菜,就是多年前響應客家委員會「桐花季」活動而開發出來。其他像是紅麴摃丸、紅糟米粉…等等產品,也都大量應用客家特產食材的紅糟。米粉摃丸本來就是絕配,加入了在地食材,簡單但讓菜式無論色香味都更有特色,也吸引更多想要嚐鮮的消費者,對海瑞品牌而言也是正向循環。
本次採訪活動最後,邱寶郎老師表示,自己多次參與「客家小炒全國爭霸賽」系列賽事初賽以及總決賽評審工作,今年在北區初賽現場就對海瑞摃丸所創作出的作品感到十分驚豔,本來以為海瑞只是摃丸非常出名,但沒想到客家小炒無論鑊氣、刀工都非常精細,也看得出來黃世凱總經理對於料理的認真,希望明年還有機會看到海瑞再次參加,挑戰客家小炒全國爭霸賽。想深入邱寶郎老師本次究竟在海瑞摃丸找到哪些美味寶藏,請持續鎖定客家委員會臉書及YOUTUBE等社群網站平臺。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臺北客莊音樂影像故事」自2018年舉辦至今已經來到第六年,持續透過音樂尋找與紀錄屬於臺北客家族群的生活軌跡。而今年《如果,我可以。》走進年輕世代的世界,挖掘臺北人文青年的夢想故事,從共同創作中,構想當代客家的獨特模樣。本次邀請超強音樂創作陣容-謝宇威、徐哲緯、吉那罐子楊淑喻、A_Root同根生、葉穎、邱淑蟬攜手創作,並由金曲製作人黃培育親自操刀製作音樂專輯,且搶先在專輯正式發行前,於12月10日下午3時30分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舉辦《如果,我可以。》音樂會,邀請觀眾共下體驗精彩的音樂饗宴。
《如果,我可以。》以「HAKKA-LAB」為主題,探討「音樂、文學、藝術、表演」四個專業領域的臺北人文青年,包含將客家概念融合於噴漆藝術當中的BOUNCE、以客家童謠歌曲〈山狗大〉製作「攀木蜥蝪」作品的紙塑藝術家鍾凱翔,以及創作〈癡心絕對〉歌曲的資深詞曲創作家蔡伯南等。透過邀請十位相當出色的後生與六組音樂創作人分享生命故事,以及共同想像當代客家的模樣,在音樂共創的過程中,HAKKA-LAB也不斷轉動出各種開放的可能性。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徐世勲表示,「HAKKA-LAB」代表諸多的不確定性,每一次翻轉都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變化,象徵了人生有很多可以,客家也充滿各種可能性。因此,今年臺北客莊音樂影像故事號召在地客家青年的同時,也在蒐集他們追夢的故事和對客家文化的理解與想像,更透過不斷擾動、凝聚與合作,逐漸形成屬於都會後生的客家文化聚落。
徐世勲主委進而推薦《如果,我可以。》音樂會,這次特別以共創表演的形式,邀請幾位人文受訪者與多位音樂創作歌手共同合作演出,並嘗試加入更多樣化的電音與搖滾元素,帶給觀眾全新的音樂體驗,也觸發年輕世代的文化參與。徐主委熱情邀請觀眾在週末午後,來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共同體驗這場兼具共造與創新的音樂會,且共下開啟客家的多元可能性。
徐主委不忘強調,這次音樂會的共創者不只是音樂創作歌手與人文受訪者,更是蒞臨音樂會的每一位觀眾,因此,臺北市客委會在現場備有100份精美環保杯套限量打卡贈送,邀請所有人一起想像「當代客家」的樣貌。112年12月10日《如果,我可以。》音樂會,即將共同轉動HAKKA-LAB的各種可能。更多活動詳情,請查詢臺北市客委會官網或臺北客家臉書。
音樂會演出資訊:
活動日期|12/10(日)15:30-17:00(15:00開放入場)。
活動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臺北市士林區劍潭路1號)。
聯絡資訊|02-2702-6141#225吳先生、03-658-5879#21黃小姐。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在臺北都會也可以當現代神農氏!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轄下-臺北客家書院,因應登革熱防治工作並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1月至12月舉辦「現代神農氏的自然入味」系列工作坊。
其中,11月25日親子課程「艾草植萃驅蚊液體皂╳苦楝防蚊精油噴霧」內容,以現代神農氏的角色,透過認識藥草植物,採用環境友善的方式製作草本防蚊保健用品,發展現代都市中民眾永續生活的經驗。
客家草本智慧,天然保健力抗登革熱
臺北客家書院承襲園區新冠防疫經驗,再次取經客家先民的智慧,11月25日邀請鄰里民眾以植物的天然防護力一同驅蚊防疫。工作坊課程將帶領民眾認識客家常用防蚊植物,透過觀、嗅、觸等方式以不同的感官體驗感受,並親手製作客家代表性植物「艾草精油液體皂」與「苦楝精油防蚊液」;除了DIY外,講師梁秀卿將同時介紹客家驅蚊植物及天然驅蚊的妙用知識,並延伸討論手工皂與化學洗劑的優缺點。
梁秀卿老師指出,不同種類的客家常用植物知識,無論是治療、驅蟲還是食用,都可以窺見客家善用資源文化,也能與當時的時空背景交織勾勒出客家族群的早期生活樣態;例如:艾草除了淨身驅蟲、做艾粄,還可以與雞肉燉煮來滋養身體等。
小朋友們在小小的盆子裡攪拌,別看這盆子不大,要一直維持在一定的溫度,而且要從液體狀愈攪愈黏稠到接近麵糊狀態的皂糊,難度跟力道、速度都需要不斷節節提升,最後將製成的皂塊撕成小塊,加入艾草熬製的艾草水,待24小時完全溶解後就完成了液體皂;而「苦楝精油防蚊液」的材料是苦楝油、精油、精油乳化劑、水等,採用客家驅蟲植物油加天然精油調製而成。臺北市客委會主委徐世勲表示,我們規劃親子一起手作防疫,可以增進感情,歡迎有興趣的民眾闔家報名,共同學習體驗客家的天然防護妙法。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你以為客家音樂只有「山歌」、「小調」和「八音」,那可是大錯特錯!!「高雄客家音樂祭-麥客瘋」將顛覆你對客家音樂的想像,12月9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帶您一起進入瘋狂的客家流行音樂世界。
臺灣客家族群自古以來在文化層面上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年來,更是深度融入臺灣社會的各個層面,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更是臺灣多元文化的一部分。而音樂作為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同時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客家音樂不再侷限於傳統山歌,跳脫小調曲風的框架,取而代之的是充滿自信的現代客家流行音樂,融合現代搖滾、嘻哈等多元創作風格,多樣並自由的創作和表演方式,吸引了年輕一代的參與,使客家文化以更豐富的面貌開展在各族群之間。
記者會由客家後生-彤溫岑二重唱以活潑輕快的歌聲揭開序幕,立委許智傑清唱一小段客家歌,獲得滿堂喝采,市議員鍾易仲、林智鴻也親自到場致詞肯定,李雅靜、陳慧文、鄭安秝議員團隊也到場支持,多位客家同鄉會理事長也出席,顯示在地民意期待客家流行音樂在高雄發光。在眾來賓一起按下啟動儀式下,「高雄客家音樂祭-麥客瘋」開始起跑。
高市府客委會主委楊瑞霞於記者聯訪表示:高雄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各族群間的互動豐富了整個文化領域,「高雄客家音樂祭」將不同文化元素巧妙結合,演出的多樣性不僅豐富了音樂祭的內容,更形成一個文化交流平臺,達到文化共融的成效。這次特別邀請金曲歌王謝宇威擔任音樂總監,演出的卡司陣容非常強大,有客家妹陳明珠擔任主持及引言、甫獲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的山狗大後生樂團、屢獲金曲獎肯定的生祥樂隊、金曲歌王羅文裕、彤溫岑二重唱、謝宇威樂團、獲得世界合唱大賽冠軍的尼布恩合唱團、高醫聲樂社、國際知名鋼琴演奏家陳瑞斌Rueibin Chen等熱情參與表演,歡迎大家一起來,隨著音符挑動身體節奏,瘋狂一夜,相信您會覺得值回票價。
「高雄客家音樂祭-麥客瘋」即日在 OPENTIX兩廳院售票系統已經開始販售,也能在7-11、全家、萊爾富三大超商使用機臺購票。相關節目及售票資訊請上OPENTIX兩廳院生活文化售票系統(https://www.opentix.life)查詢。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親愛的孩子,寒假快到了,是不是覺得假期太短,很難安排活動呢?邀請你來客家好小子冬令營,保證有趣好玩,回憶滿滿,千萬別錯過喔!快來報名吧!
◆第一梯:青少年六堆客庄單車營(過夜梯)
#招生對象與人數:具備單車騎乘能力之國一至高二生,共36人。
#營隊日期:113年1/22-1/26。
#營隊地點及單車騎乘路線:高雄美濃→屏東高樹→三地門→瑪家→萬巒→內埔→竹田→來義→新埤→佳冬→東港→車城→恆春→鵝鑾鼻【每日騎車40-50公里,全長180公里】。
#活動費用:4,500元/人。營隊保留4名低收及中低收入戶學生免費參加(請提供最新區公所核發證明)。
#報名網址:請參閱下方相關連結欄位。
#報名時間:12/4上午9時至額滿為止。
◆第二梯:府城小旅行
#招生對象與人數:小學低、中、高年級各一班,每班20人。
#營隊日期:113年1/29-2/2。
#營隊地點:臺南市客家文化會館(南區夏林路4號)。
#活動費用:1,200元/人。營隊保留6名低收及中低收入戶學生免費參加(請提供最新區公所核發證明)。
#報名網址:請參閱下方相關連結欄位。
#報名時間:12/4上午9時至額滿為止。
【繳費方式】經本會審查報名者資格後,將會Email通知錄取情形及收款帳號,期限內繳費,始完成報名。麻煩各位家長耐心等候通知,謝謝您!
【聯絡窗口】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曾小姐06-2991111#8221。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