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816期 │ 發行日期:2023年11月24日

本期主題

「2023苗栗銅鑼杭菊生活節」登場 賞菊 奉茶 共下坐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1月18日來到好山好水个苗栗縣銅鑼鄉參加「2023苗栗銅鑼杭菊生活節-菊內人」開幕儀式,楊主委致詞時說銅鑼个靚係「生成个」,邀請大家來銅鑼賞菊、啉菊花茶,欣賞吹等清風个田坵相映照个美景,共下來感受特別个銅鑼杭菊文化!.....

《詳全文》

本期主題

「2023苗栗銅鑼杭菊生活節」登場 賞菊 奉茶 共下坐尞

【客語版】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1月18日來到好山好水个苗栗縣銅鑼鄉參加「2023苗栗銅鑼杭菊生活節-菊內人」開幕儀式,楊主委致詞時說銅鑼个靚係「生成个」,邀請大家來銅鑼賞菊、啉菊花茶,欣賞吹等清風个田坵相映照个美景,共下來感受特別个銅鑼杭菊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楊主委表示,這幾年看著恁靚个銅鑼發展改變當多,杭菊生活節乜餳吔當多觀光客來這位體驗在地文化活動,當歡喜做得同苗栗在地共下推動杭菊文化,希望有還較多个民眾共下來守護𫣆自家靚靚个鄉土、靚靚个銅鑼!

客委會表示,為著促進有在地客家特色个杭菊產業升級還過發展客家觀光旅遊行程,對110年起勢共同推動辦理「杭菊生活節」,希望同杭菊產業結合民眾生活,創造價值還較高个產業發展效益。112年再過延續活動品牌熱度,規劃以杭菊做主體个內容,包括優質店家選拔、杭菊花田音樂會、在地師生共同打造奉茶亭等,乜結合在地觀光資源,規劃杭菊旅行,邀請民眾共下來銅鑼,欣賞靚膩膩仔个杭菊花海,體驗銅鑼無共樣个魅力。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2023苗栗銅鑼杭菊生活節」開幕日活動乜邀請著登記做苗栗縣無形資產个賴仁政先生同銅鑼在地團隊輪等來表演,脣項也提供豐富个系列活動-體驗親身動手做仙草个樂趣、行入山園生活个菊內人行尞、在花田脣享受特色美食个花田野餐,同時還做得行兼來欣賞節目,所有个活動持續開放報名中,煞煞把握難得个機會!

歡迎大家共下來銅鑼行尞,活動詳情請上「2023苗栗銅鑼杭菊生活節--富農農產運銷合作社」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華語版】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1月18日來到風光明媚的苗栗縣銅鑼鄉參加「2023苗栗銅鑼杭菊生活節-菊內人」開幕儀式,楊主委致詞時盛讚銅鑼的美是「天生麗質」,邀請大家來銅鑼賞菊、喝菊花茶,欣賞微風徐徐下農田相映成輝的美景,共下感受銅鑼獨特的杭菊文化!

楊主委表示,近幾年來看到恁靚的銅鑼發展成長許多,杭菊生活節也吸引很多觀光客前來體驗在地文化活動,很開心能和在地一起推動杭菊文化,期盼更多民眾一同守護我們自家美麗的鄉土、美麗的銅鑼!

客委會表示,為促進具在地客家特色之杭菊產業升級以及發展客家觀光旅遊行程,自110年起共同推辦「杭菊生活節」,期待將杭菊產業結合民眾生活,創造更高價值的產業發展效益。112年再度延續活動品牌熱度,規劃以杭菊為主軸的內容,包括優質店家選拔、杭菊花田音樂會、在地師生聯手打造奉茶亭等,並結合在地觀光資源,規劃杭菊小旅行,邀請民眾一起到銅鑼來,欣賞美麗的杭菊花海,體驗銅鑼的不同魅力。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2023苗栗銅鑼杭菊生活節」開幕日活動也邀請到登記為苗栗縣無形資產的賴仁政老師及銅鑼在地團隊輪番帶來演出,周邊也提供豐富的系列活動-體驗動手樂趣的仙草DIY、走入山村生活的菊內人走讀、在花田旁享受特色美食的花田野餐,同時還可以近距離欣賞節目,所有活動持續開放報名中,趕緊把握難得機會!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歡迎大家共下走訪銅鑼,活動詳情請上「2023苗栗銅鑼杭菊生活節--富農農產運銷合作社」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

《詳全文》

新聞快報

響應關西小招牌運動!中華電信、國泰人壽共下改造客庄街景

客家委員會自107年開始以新竹縣關西鎮作為示範點,推動客庄小招牌運動,為感謝中華電信與國泰人壽自費出資響應,客委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11月21日特別前往國泰人壽保險專招關西通訊處與中華電信關西服務中心致贈感謝狀,並由衷期待未來有更多連鎖企業與店家加入改造客庄行列,共下打造出兼具美學與在地特色的客家街區景觀。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周副主委表示,中華電信與國泰人壽基於企業社會責任,希望對地方有所貢獻而參與改造工程,更積極於10月陸續完成招牌改造,成為首先加入的官股民營與保險企業。其改造後的小招牌,雖顯低調但富涵美感,利用減法美學,配合街道大小調整尺寸,視覺上讓人更加耳目一新,希望兩家企業因為招牌縮小能讓消費者對企業形象更加印象深刻。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周副主委指出,客委會於107年開始,特別選擇新竹縣非常重要的歷史小鎮-關西鎮,作為小招牌運動的起點,目的是希望在有歷史底蘊的關西小鎮上,在景觀方面可以保留客庄質樸簡單的人文特色。關西小招牌是由下而上,由民間自主發起的文化改造工程,從4年前只有251座招牌漸漸地擴散到538面招牌,計畫一改由上而下的政令宣導作法,而是選擇深入在地慢慢與店家溝通,協助設計改造屬於店家專屬的小招牌。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關西鎮公所鎮長陳光彩提到,感謝客委會挹注經費執行關西環境的改善,也感謝中華電信與國泰人壽配合政策響應,關西還有剩下3成招牌需要改造,鎮公所正積極與店家溝通中,希望在113年時能提報相關計畫,讓關西街區能夠變得更美輪美奐,吸引更多觀光客前來旅遊。到場表達支持的店家「賴在家」的代表人賴傳莊表示,招牌縮小變得更有特色,也改善居住區域的市容,提升了地方認同與驕傲。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日一同參與活動的有客委會周副主委、國泰人壽桃竹區莊麗美協理與國泰人壽相關同仁、中華電信新竹營運處陳煥興總經理及其同仁、關西鎮公所與關西鎮農會及賴在家等周邊參與過改造的在地店家,大家共下表達對小招牌運動的支持和響應。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委會表示,目前第一銀行與全家便利商店也已同意加入改造或積極評估中,期待尚未加入改造的連鎖商家與企業,秉於在地關懷的企業社會責任共同支持響應。另外,除了正在推動北埔、關山與池上招牌改造計畫外,也正在受理客庄街區景觀改造計畫,期待更多客庄一起加入,發展客庄新美學,帶動客庄經濟發展,相信「關西能、客庄就能;客庄做得到、臺灣就能做到!」。

《詳全文》

「校園新客家歌運動」成果上線!「武動芎林-呈甘橋百年紀念音樂會」邀您共下來聆聽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11月19日代表楊長鎮主委來到新竹縣芎林鄉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參加「武動芎林-呈甘橋百年紀念音樂會」活動,周副主委致詞時表示,客委會致力推動客家庄傳承在地人文的歷史故事,希望未來在細人仔心肝肚種下種子,讓後代都能了解祖先的故事及客家族群對這片土地的貢獻!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周副主委特別提到,由劉榮昌先生所創作的《先生个老風琴》一曲,就是紀念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先生在芎林任教時春風化雨的故事,這首歌也是客委會「校園新客家歌運動」計畫中的創作成果之一,希望透過紀錄下這些在地人文故事,讓後生更了解客家族群過去對地方產生的影響,同時也期勉大家繼續講客家話,讓客語能持續傳承下去!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委會表示,112年適逢新竹縣歷史建築-呈甘橋建橋百年,特規劃舉辦「武動芎林-呈甘橋百年紀念音樂會」,由愛客樂icolor樂團、芎林國小合唱團、芎林後生樂團、楊曉恩爵士樂團、劉阿昌&打幫你樂團等優秀團隊進行演出。現場也安排芎林鄉小獅集風格市集及書車現場展示體驗等活動,另結合無形文化資產客家方口獅與歷史建築呈甘橋、金玉峰精米所等,辦理武動芎林成果展、客庄文化走讀及武獅、文化、藝術等相關培力課程等。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在112年「武動芎林-呈甘橋百年紀念音樂會」的表演節目中,除了發表劉榮昌與楊曉恩跨界創作紀念歌曲《老橋》之外,並特地安排打幫你樂團帶領芎林國小學童一同演唱《先生个老風琴》,這是客委會「校園新客家歌運動」專案計畫中完成的創作歌曲之一。「校園新客家歌運動」計畫是客委會為鼓勵客庄地區發展在地藝文特色,由客家歌手於客庄國民中學、國民小學駐校創作專屬客語校園歌曲,並於校內推廣相關活動,以強化在地認同感,讓庄頭找回屬於自家在地特色及文化活力,目前已有《先生个老風琴》、《記得》、《土牛國小校歌》及《舊社細人 kiu sa se ngin》等4首創作歌曲於網路平臺上發表。

《詳全文》

客家小炒爭霸賽季軍同為必比登名店!來和山狗大後生林鈺婷探尋美味秘方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的「2023客家小炒全國爭霸賽」,全國季軍獎係來自南部六堆客庄甲仙的「仙香飲食店」,連續兩年榮獲米其林必比登推薦,是在地鄉親心目中當之無愧的「甲仙之光」。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特別邀請甫獲第三十四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山狗大後生樂團主唱林鈺婷專程前往探店,深入瞭解「仙香飲食店」獲獎無數秘訣及感受六堆客庄獨特在地風情與濃厚人情味。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范佐銘副主委表示,「客家小炒全國爭霸賽」系列賽事的核心目標,就是期望能將各地客庄優秀餐廳業者介紹給來自全國的消費者朋友,讓人看見客家飲食新生命力與文化包容性,也藉此帶動各地客庄觀光以及農特產發展,因此看到陳勇孝師傅與林鈺婷這樣的年輕族群,各自運用自身廚藝或音樂專長,投入推廣在地客家文化事業,讓他非常高興也十分感動。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甲仙「仙香飲食店」是在地知名老店,傳承至今超過50年。第三代老闆兼主廚陳勇孝還不到40歲,已是多項廚藝大獎的常勝軍。多年前毅然放棄大都會五星級飯店光鮮亮麗的生活,回到甲仙鑽研深耕於在地,期望透過料理吸引更多食客並為地方發展做出貢獻,同時展現記憶中的客家味緒。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談到料理好吃的秘訣,陳勇孝師傅表示扎根於物產豐富的甲仙地區,使用當地小農所種植的名產食材入菜,是仙香飲食店家人共同的理念與堅持。例如總決賽的在地傳統客家小炒菜式,就加入了甲仙小農所種植的黃菁葉及在地特產綠竹筍,濃郁薑黃香味及爽脆口感,彷彿展現南臺灣的爽朗熱情;除此之外,本次採訪過程中仙香飲食店也再次端出連續兩年受到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招牌名菜「芋香筍扣肉」及加入了甲仙特產梅子做成的「梅汁排骨」。豐盛又美味的料理,讓范佐銘副主委及林鈺婷讚不絕口。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採訪活動最後,范佐銘副主委親自頒發2023客家小炒爭霸賽季軍獎牌予仙香飲食店。恭賀餐廳的同時,共同邀請大家前來南部六堆客庄,體驗充滿人情味的在地文化,更要記得來到仙香飲食店品嚐客家好味緒。想要跟著范副主委與林鈺婷了解得獎美味的秘密,請持續鎖定客家委員會臉書及YOUTUBE等社群網站平臺。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六堆園區榮獲112年度環境教育評鑑優異單位

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11月18日公布112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結果,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榮獲優異單位,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代表領獎歡喜的感謝同仁努力並受到認可,期望能夠讓更多來六堆的好友了解客家文化與環境永續實作之間的關聯性。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自103年起開始辦理環境教育體驗活動,至今已有10套認證課程,此外,園區也辦理許多特色文化活動,像是秋收祭、特色露營及火焰蟲復育觀察等,都是透過客家文化來宣導環境共好的重要性,是國內少數透過文化傳承推廣環境教育的單位,每年皆有許多機關團體特別到六堆園區體驗環境教育課程。

何金樑主任表示,感謝各界的支持與協助,讓六堆園區有今天的成果,園區於109年榮獲第七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今年獲得評鑑優異單位,這是我們對自我的要求,也希望我們團隊結合更多力量及新知不斷向前進步!特別感謝一路陪伴我們環境教育一同成長的志工及夥伴單位!未來園區將秉持以六堆生態博物館永續發展的概念,持續推動客家環境文化教育。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年度評鑑,我們將環境教育效果擴大,不僅辦理課程,於各活動中皆融入環境教育意涵,透過文化體驗傳遞環境教育意涵,讓環境教育不設限於課程上,我們也不斷找尋各界可以合作的夥伴,讓客家文化、環境教育推廣效果相互加乘。

六堆園區每年都有辦理火焰蟲親子共學體驗、秋收祭、博物館日、客語夏令營、野餐日等一系列精彩的文化體驗活動,所有的好友、親子家庭不可錯過的好所在,歡迎有興趣的民眾關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團,可以即時獲得更多及最新資訊。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2023六堆秋收祭-「食福宴」活動】六堆秋收祭千人食福 福滿門

由客委會客發中心辦理的六堆秋收祭系列經典活動-「食福宴」,於11月18日晚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登場,席開百桌以上,由客委會劉育玲顧問、鍾屏蘭委員、徐彩雲委員、范姜淑雲委員、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高屏縣市政府鍾炳光主秘、李明宗處長與六堆12鄉區代表、策盟單位,共計120桌來自各地的民眾一起食福慶秋收。首先上桌的主菜是運用客家傳統料理手藝與匯聚六堆各鄉區當季物產的美味料理「六堆盆菜鍋」,無論口感、色、香、味、型均完美呈現,還有「饗宴慶團圓拼盤」、「鹹豬肉米糕拼客家肉餅」、「老菜脯雞肉鍋」、「鼓汁油淋鮮鱸魚」、「金銀油蔥粉絲煲白蝦」、「創意甜湯」、「季節水果」等多道特色料理,期望大家共下「食福」,新的一年,事事順利!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六堆秋收祭」是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連結六堆十二鄉區,共同展現六堆客庄從祈福到還福慶豐收,及對天地的感恩與崇敬,而今整個大環境雖已改變,但在客家庄不變的是「祈福、還福」的傳統,依舊在年頭、年尾的日子裡,舉辦謝天感恩的儀式,以及還福祭儀後的「食福」的習俗。「食福」,有期望能分一點「伯公」的福氣,據說吃得越多、「福」就愈多,這樣才能把滿滿的「福」帶回家,意味著滿福臨門。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今天來到第3周深受民眾喜愛的活動「秋收食福宴」,高達百桌的桌次,一推出不到1周的時間就已搶購一空!非常感謝來自各地1,200位民眾的熱烈參與,有遠從臺北、新北、竹北、桃園、苗栗…等地的朋友一同來六堆園區食福。「六堆秋收祭」今年邁入第8年,活動精彩多樣,11月4日開幕活動從日到夜不間斷,單日就創下入園人數1萬5千多人的高人氣,從11月4日到18日已超過4萬5千多人次參與系列活動。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年食福宴邀請到六堆美濃區第三代主廚,擁有23年資歷的劉春樹總鋪師,利用六堆在地豐富當季物產料理出美味菜餚,如『饗宴慶團圓拼盤』,是結合客家與原住民元素來創作的一道料理,大家待會可以細細品嚐,另外,還有『老菜脯雞肉鍋』,老菜脯被客家人視為珍寶,素有客家人蔘的美譽,可以拿來燉湯、煲粥,非常適合常熬夜、身心疲憊的人食用!

除了美味的佳餚,也安排了多元族群的表演,傳龍武學/客家武術表演、原住民-排灣貝拉古謠傳唱、客家新生代-青鳥合唱團表演、新住民-妮藍泰國文化藝術團表演,及今年剛獲得第34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的-山狗大後生樂團帶來的壓軸演出,希望能帶給大家不一樣的客家饗宴,及感受六堆客庄秋收的喜悅與熱情!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2023六堆秋收祭-六堆靚靚秋收蓋鬧」系列活動到11月26日,期間還有「六堆行讀」遊程,帶大家體驗客家美食DIY遊程、「田邊採菜活動」、「老屋磅米𥺆」、「生態觀察與故事屋」、「六堆細人仔滑步車歡樂營」、「送12鄉區伯公回鑾」等活動,以及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的「臺灣意象展」,活動非常精彩,歡迎大家共下來參與!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除了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有豐富的活動外,六堆12鄉區及高屏地區從今年11月開始,到明年兒童節期間,都陸續有推出許多精彩的活動,如:原發中心辦理的「南島國際三聯展活動」、屏東縣客家事務處辦理的「巧克力與米食節」、六龜的觀光藝文季、萬巒的伙房藝術村與萬巒節、佳冬新丁祭、美濃秋冬樂活嘉年華暨花海彩繪大地,及2024年兒童節連假即將推出全新劇作「獵人與黃爵(黃鸝鳥)」黑光人偶劇,該劇主題曲是由剛獲得第34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之山狗大樂團的劉道文老師創作與演唱,等等非常多的活動,共同在這靚靚六堆的土地上共下展開,歡迎大家來六堆地區行尞,感受南部客庄特別的風俗民情。

《詳全文》

格林多媒體客語繪本 看動畫、聽故事、一起學客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為提升客語社群活力,客家委員會與格林文化再次合作製作6本「格林多媒體客語數位繪本」,挑選小朋友最喜歡的郝廣才《新世紀童話繪本》系列,內容包含《天河玩具島》、《巨人同春天》、《英雄毋驚貓仔》、《揚蝶仔新衫》、《跳舞啊老鼠》、《學講花撩个人》等繪本,製作客語有聲故事書。

《新世紀童話繪本》獲得多項國際兒童書大獎,內容以安徒生及王爾德等人的童話為藍本,精心改編而成的不同風味的夢幻故事繪本,以特有的創作風格和押韻的寫作方式,巧妙地引導孩子從琅琅上口的字裡行間,陪伴孩子走進客語的奇趣世界,認識人生的各種風貌,培養孩子的閱讀力。

格林多媒體客語數位繪本,是以動畫影片方式呈現書籍內容,一本繪本等於一部5分鐘客語動畫故事,每頁都有搭配客語口白,像唸故事給孩子聽一樣,搭配翻頁電子書,孩子能自行操作閱讀速度,自主學習客語字詞,看完動畫短片後,還可以到「客語學習專區」的客語語詞教學、客語句子學習,點選單獨播放音檔學習,還能直接從平臺下載學習單,供親子共讀及學校上課使用,以培養孩子們的多元智慧,激發潛能。

繪本電子書透過「格林多媒體客語數位繪本閱讀專區」網路平臺(https://reurl.cc/dm4GNy),免費提供閱讀,操作容易方便,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歡迎大家多加利用,一邊看動畫、一邊聽故事,一聽再聽,就越聽越會說!一同用故事傳承美好的客語文化!

《詳全文》

「112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表揚大會」

活動日期:112年12月13日(星期三)下午2時10分。

活動地點:考試院傳賢樓10樓大禮堂(臺北市文山區試院路1號)。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相關附件

《詳全文》

「112年度客語能力基礎級暨初級認證」放榜!

「112年度客語能力基礎級暨初級認證」全國認證與多梯次認證(九)於11月17日放榜!今年度全國認證到考考生共有8,605位,分別有2,383人及4,396人通過基礎級及初級認證,通過率達78.78%。成績已於今日放榜,考生可透過本會官網及報名網站查詢個人成績。

客家委員會表示,本年度首次辦理基礎級認證,報考參與全國認證的考生也較去年增加,總計11,336人,尤以學生最為踴躍,成績亦相當亮眼,分別有1,790位及2,116位學生通過基礎級及初級認證;7歲以下通過本次基礎級認證計有50人,更有2名外籍人士(日本籍和馬來西亞籍)通過初級認證,顯示不分年齡、國籍,共同支持並參與客語能力認證!

本認證網路查榜服務於11月17日(星期五)上午9時起開放,考生可至客委會全球資訊網「最新消息」(https://reurl.cc/1GAL3Q)或於認證報名網站(https://reurl.cc/q0Abrp)登入查詢並下載成績單,當天也將同步以限時專送寄發紙本成績單,合格證書則於12月8日(星期五)起寄發。如有其他認證相關問題,可電洽「客語能力認證總試務中心」:0809-090-040。

《詳全文》

112年「客家事務專業獎章」獲獎者名單公告

為表彰在客家各專業領域表現傑出、長期付出的有功人士,本會於2002年訂定「客家委員會專業獎章頒給辦法」,累積至今已經頒發一等獎章30位、二等獎章39位及三等獎章343位,共412位獲獎者。

本會冀藉定期頒發,減少遺珠之憾,並達及時獎勵之效,今年規劃於112年12月28日(四)辦理表揚典禮,將邀請經各推薦單位舉薦,來自海內外公共事務、客家文化資產保存、產業、傳播媒體、傳統及現代藝術、文學、學術研究、客語教育等領域表現傑出、為客家長期付出之87位專業人員接受表揚、分享榮耀。

【獲獎名單】(依姓氏筆劃排列)

一等(計6位):

張潤安、陳文和、陳石山、楊菊明、廖運潘、賴江椿。

二等(計10位):

呂嵩雁、范姜瑞、陳玉英、曾喜城、楊景謀、劉醇鑫、謝其國、羅時豐、羅烈師、蘇清守。

三等(計71位):

王俐容、王保鍵、王鄭慈、古錦松、石慧瑩、江敏華、利亮時、吳清明、吳裕民、吳翠松、李幸妃、李明芳、李梁淑、周錦宏、林思玲、林淑鈴、林瑞英、邱坤玉、邱玟馨、邱垂洸、俞龍通、范瑞玲、韋煙灶、徐富美、涂春景、翁美珍、康阿金、張郅忻、張陳基、張維翰、張學謙、莊雅仲、許維德、陳秀琪、陳逸君、彭佳慧、彭鏡興、曾文欽、曾燕春、馮祥勇、黃文詣、黃日禓、黃志博、黃紹恆、黃脩閔、黃菊芳、黃瑞香、黃碧清、黃露鋒、楊毓淑、詹佩芬、詹前慶、詹淑女、劉玉蕉、劉育玲、劉淑瑩、劉慧雯、潘美玲、蔡芬芳、蔡敦仁、鄭春發、鄭美淑、黎文志、蕭言軒、賴文英、賴守誠、薛常威、謝寶全、羅仕龍、羅應肇、譚鴻仁。

《詳全文》

公告調整高級認證題型說明

調整客語能力高級認證題型說明,自113年度起適用。

客語能力各級認證題型說明,請參閱本會全球資訊網「客語能力認證專區」(https://reurl.cc/l7KR19)。

《詳全文》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消保Q&A】向銀行貸款購買預付型商品或服務,商店倒閉無法繼續商品或服務,可以拒絕還款嗎?」宣導資訊

一、消費者為購買預付型交易商品,而向銀行辦理消費性貸款,因貸款契約係消費者與銀行所簽訂之契約,與店家和消費者所簽訂之買賣契約,二者係各自獨立。未來如果發生商店經營不善倒閉,無法繼續提供商品或服務,消費者仍須按期償還所借款項予銀行。

二、惟若銀行與商店間有「策略聯盟」、「共同推廣」或其他合作關係,而購買該商品或服務之價金,係由銀行貸予借款人(消費者)者,遇到商店倒閉無法繼續商品或服務時,消費者可檢具當初所簽訂之買賣或服務契約、購貨證明(或收據)及未獲提供商品或服務之證明文件等,向貸款銀行申請停止繼續付款。

《詳全文》

地方活動

夥紅後生創客文創發表,解鎖客家文化新元素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112年以「藝起玩HAkka 文創製所-當客家遇見你的專長」為主題,鼓勵後生青年將自己的專長結合客家文化,設計系列和現代生活連結的文創產品,產出12套全新力作,於11月19日正式發表,11月19日至12月10日期間在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音樂戲劇中心1樓展出,同步於臺北市客委會小禾埕線上市集及pinkoi平臺限時限量販售,歡迎有閒來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系列作品包括充滿暖暖溫度的夜燈,是小時候對阿婆採茶或是教養照顧的記憶;趣味的主題公園實境解謎,告訴你客家龍神守護的故事;皮革製作的書籤,有著客家詩人字裡行間的意境;一趟旅行,讓插畫設計創作,把客庄意象變成了桌上的雙月曆;充滿文青氣質的帆布提袋及柿染卡套,是充滿對阿婆、故鄉的思念;居家香氛,每一款都是一個故事,有擴香也有香氛蠟燭,讓家充滿客家的各種生活點滴;後生藍調的陶瓷杯,把家鄉中的伯公故事和奉茶文化移植結合成完美產物;一雙小小襪子,告訴你客家婦女如何突破傳統,走在時代尖端;客家音樂、八音樂器,華麗轉身,成為了系列的精工首飾。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臺北市客委會主任委員徐世勲表示:結合青年的長才,帶起客家文化的現代樣貌,促進客家青創發展。從年輕人的視角看客家,可能和大家所認識的客家不太一樣,如何結合客家文化底蘊,萃取出精華並融入作品當中,又能兼具現代生活功能性,這是對參與夥紅創客團隊成員的一大考驗。發表會現場充滿文創氣息,團員們雖然不一定都是客家後生子弟,但經過五個月的研發,也都能在特定文化焦點上有所著墨及認識。

夥紅創客團隊多項作品推出二件9折或三件85折優惠,詳細好康可以上小禾埕線上市集、pinkoi平臺搜尋,更多訊息請持續關注臺北客家臉書。

 

相關附件

《詳全文》

2023鐵道生活節,跟著火車去旅行,探索鐵道裡的客家滋味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為展現都會客家文化特色,受邀與新北投車站合作「2023鐵道生活節」,本次活動期間為11月18日至11月26日,其中11月24日至26日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系列活動。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此次共規劃「城南鐵道記憶─萬興鐵路興衰漫談」、「鐵路便當抵家啦!飯菜裡的鐵道滋味」等講座及工作坊,共5場次,新北投車站此次串聯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一起找回鐵路上的「客家」記憶。

聆聽城南鐵道故事 回味臺鐵便當滋味

11月25日講座「鐵路便當抵家啦!飯菜裡的鐵道滋味」,由臺鐵便當推手─臺鐵臺北餐廳首位女經理李玉霞,以客家硬頸精神開創了臺鐵便當的輝煌時期,從食材挑選到製作過程,到現在經典不敗的排骨便當,當鐵路與美食互相碰撞,到底會激起怎麼樣的火花?邀請民眾一起聆聽臺鐵便當的故事。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美食與手作工作坊 體驗客家傳統風格

11月25日「客家菜包工作坊」,傳統農業社會以種植稻米維生,客家人刻苦拓荒、勤懇耐勞,為了外出工作便於食用,將米製成易於攜帶保存的點心,客語稱其為粄。「豬籠粄」(zuˊlungˊ banˋ) ,外型似農業時期用來裝豬的竹編豬籠得名,白色的糯米外皮,內餡使用蘿蔔乾或蘿蔔絲,現多稱為客家菜包(coi bauˊ)。本次邀請到甘家伙房主廚甘瑞琴擔任講師,歡迎大家共下來學做傳統客家菜包。

11月26日有兩場工作坊,分別是「方口獅面具」和「客家粄圓鑰匙圈」工作坊。客家方口獅早期用來保衛家園,後來演變成一項結合武術、音樂與戲劇的傳統技藝,歡迎各位朋友加入創作,賦予方口獅新生命。

「客家粄圓鑰匙圈」親子工作坊,大人小孩都喜愛的湯圓,在客家人口中又稱粄圓,透過捏揉的過程中,老師一步步帶大家打造這個熟悉,又細緻的經典客家小點,完成獨一無二的鑰匙圈。

新北投車站鐵道生活節希望藉由眾鐵道故事堆疊而成的共同記憶,從北投出發以地方合作活絡在地文化能量;以鐵道串聯訴說客家人的鐵道經驗,更希望從本次活動當中,發掘更多北投客一起說說屬於客家人的生命故事。從在地合作到跨域串聯,鐵道生活節面向越趨廣泛,相信藉由多元面向的合作,讓鐵道透過不同的文化面向呈現在更多人心中。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HAKKA靚星星」臺北市國中小學生社團聯袂公演,興趣連結客家文化躍登舞臺發光發亮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把興趣連結文化,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和文化產生共鳴!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與臺北市各國中小學社團合作,讓小朋友從興趣當中,涵養客家文化深度,於11月25及26兩日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聯袂公演,徜徉在大自然懷抱中,盡情發揮學生所長和興趣,展現最生動的演出。

臺北市客委會主委徐世勲表示,學生參與社團活動,都是對所接觸的社團領域有極大的興趣,興趣會帶起主動學習的動力,自然而然地會「想要」去了解所學的內容,把客家文化帶入社團表演之中,學生得以學習客語,也更能深度了解客家文化,因此長期以來,和本市的國中小學社團合作,讓孩子們得以真正去認識、接觸客家文化。今年活動以「HAKKA靚星星」為主題,舉辦國中小社團成果發表會,期待每個社團的小朋友,都能像星仔(星星)一樣,從興趣中發光發亮,共計約30個社團參與演出,包括合唱、舞蹈、戲劇、管樂、弦樂、擂鼓、客家獅等社團接力演出,莘莘學子以最高昂的興致,呈現一年所學的豐盛成果。

發表會當日,首先安排今年度臺北市客委會即將發行的兒歌曲譜專輯「搶鮮聽」單元,邀請專業音樂創作人發表數首今年度的兒歌歌謠創作,提供老師、家長以及學生們在日後表演上有更多的選擇與安排;隨即由受到大小朋友喜愛的臺北客家吉祥物「四小天王」帶來活力開場表演,為2日的舞臺公演揭開序幕。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另外,為鼓勵孩子們多參與社團活動,培養興趣和專長,徐世勲主委進一步說明,在成果發表現場,除舞臺上有精彩的社團表演,周邊還有豐富的展示及體驗活動,讓親子家庭共同感受參與社團的美好;其中靜態成果展示以「環遊HAKKA星」命名,設計為社團博覽會型態,將社團屬性分門別類,分為【歌謠星球】、【音樂星球】及【表演星球】,家長們可以從博覽會中了解社團平日練團實況,也可以和孩子觀摩討論,培養孩子們對自我興趣的成長與探索;【藝創星球】則以客語情境教室設置及夏令營活動介紹為主要內容,提供家長們未來在暑假期間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讓孩子有一個豐富的暑假計畫;現場並推出參觀「環遊HAKKA星」集章抽獎活動,小朋友們都有機會把平板電腦或是兒童小腰包帶回家!不僅如此,豐富的體驗活動還包括「HAKKA撞走星球」遊戲區,安排了星球許願燈DIY及4項闖關解謎任務,透過遊戲解謎,學習客語也認識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地景文化,闖關完成另有精美小禮物兌換,歡迎大家攜家帶眷共下來參加。

更多「112年度臺北市國中小學客家語傳承及文化推廣成果發表觀摩」活動資訊及客語教學推廣活動,歡迎上「臺北客家」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

 

相關附件

《詳全文》

112年南投好客文化學院-「客家古禮~三獻禮研習」將於12月2日開課囉!

主辦單位: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南投好客文化學院-「客家古禮~三獻禮研習」水里班、草屯班將於12月2日同步開課!

三獻禮為客家族群生命禮俗與祭祀儀式的重要部份,故凡族眾匯集的場合,行禮皆以三獻為主軸,三獻禮可說是祭祀的全部。客家三獻禮之配樂以八音為主,八音的演奏,除了營造典禮氣氛外,它還要配合輔助禮儀進行,同時提供會場的娛樂服務。就古禮而言,行禮作樂,禮樂一體,禮儀與音樂同等重要,而現今隨著時代的變遷,無論是「禮」或「樂」都漸漸地被簡化、遺忘,尤其南投縣更有失傳之虞,為傳承發揚客家傳統禮樂文化,文化局今年特擴大加開班數辦理客家三獻禮研習,除了原有的水里班之外,今年度新開辦草屯研習班,提供對客家文化有興趣的本縣民眾及年輕學子參加,並為每年辦理的客家天穿日活動培訓祭儀人員。

一、活動時間及地點:

1.水里班:

上課日期:12/2-23(每週六)18:00-21:00。

上課地點:水里鄉建安宮(南投縣水里鄉帝君巷36號)。

2.草屯班:

上課日期:12/2-23(每週六)14:00-17:00;113/1/6、1/20、2/3、2/17(隔週六)14:00-17:00。

上課地點:褒忠義民宮義民學堂(南投縣草屯鎮防汎路3之6號)。

二、開班對象:對客家文化有興趣的本縣民眾及年輕學子,無須報名費。

三、學員參加本研習課程出席時數達3/4以上者,發給研習證書乙紙及獎勵品。學習表現良好者,更有機會實際參與客家天穿日活動祭典儀式。

四、報名及聯絡方式:即日起至11/29(三)中午12時止,採電話報名或線上報名方式辦理。

1.電話報名請於南投縣政府文化局上班時間(週二至週六8:30-17:30)洽林先生;連絡電話:049-2231191分機707。

2.線上報名網址:https://reurl.cc/o5ExV5

3.報名截止後,將由主辦單位進行審核,於11月30日前通知錄取者,並於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官網公告正備取名單(https://reurl.cc/QZK65O)。

► 活動詳情請逕上「愛上南投客家」粉絲專頁及南投縣政府文化局網站查詢

《詳全文》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