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期 │ 發行日期:2023年10月20日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圓滿落幕 客家文化工作將持續向前不止息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0月15日晚間偕同賴清德副總統、鄭文燦副院長出席「《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Travel to Tomorrow 天光日个客家』閉幕典禮》」,楊主委致詞時特別感謝各界共同團結推動世界第一個以客家為主題的博覽會,更感謝蔡總統及賴副總統對客家政策的支持,「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順利落幕,但客家文化的工作會繼續向前打拚!.....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0月15日晚間偕同賴清德副總統、鄭文燦副院長出席「《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Travel to Tomorrow 天光日个客家』閉幕典禮》」,楊主委致詞時特別感謝各界共同團結推動世界第一個以客家為主題的博覽會,更感謝蔡總統及賴副總統對客家政策的支持,「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順利落幕,但客家文化的工作會繼續向前打拚!
賴副總統致詞時提到,臺灣是多元族群的社會,而建立臺灣多元共榮的文化也是臺灣的特色。透過此次世界客家博覽會的舉辦,看到客家文化的創意與活力,讓臺灣走向國際;同時,運用客家文化展現在各領域的創作,讓臺灣與國際接軌。而在博覽會圓滿劃下句點後,這些珍貴的展覽也會以數位記錄保存下來。
鄭副院長致詞時除了肯定客家博覽會展現臺灣多元文化的包容及豐富的一面,也提到其連結在地與全球、結合文化與科技的特色,更肯定臺灣自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後,各式客家文化的振興,讓客家逐漸走向主流化。期許政府與民間能共同重視客家,讓客家成為向世界推展的文化名片。
楊主委致詞時感性地說,感謝35年前推動客家運動的前輩們,沒有過去那段歷史,就沒有後續的客家文藝復興運動。「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得以順利完成,這當中集結了眾人的協助與共同推動,包括策展團隊、藝文工作者及志工們等,也因為有自由民主的臺灣,多元族群才能持續共榮發展!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自112年8月11日起至10月15日止,為期66天,累計吸引超過1,100萬人次參與,藉由2大主展館、8處副展區(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1895乙未保臺紀念公園、臺灣客家茶文化館、桃園北區客家會館、橫山書法藝術館、兒童美術館、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及17處衛星展區,逾200場次藝文活動,讓大家深刻體會客家多元、豐富的文化。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0月15日出席「『112年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祭祀大典」,感念當年犧牲生命保鄉護土的先烈,楊主委表示,祭拜義民爺的歷史意義及其代表的忠義精神,不僅是客家人,更是全臺灣人民都應共同保持發揚的,期盼未來客家子弟繼續做義民爺的子弟,持續講客家話並傳承客家文化!
楊主委致詞時提及,義民爺信仰是臺灣客家信仰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期盼透過祭拜義民爺的傳統持續傳承客家先烈守護家園的忠義精神,讓臺灣的自由民主及平和安全的生活環境能持續維持下去!
112年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以「義起靚新北」為整體活動主軸,今年擴大辦理並融入裝扮踩街、創意積木、客家歌謠文化及客家人事地物等議題,搭配青創市集、掌中偶劇場、親子互動樂活積木等活動。10月15日安排的挑擔奉飯由新北市各客屬社團精心裝扮,搭配曼加非洲戰鼓團、MRG 聯合國馬戲團隊、烏克蘭的珍珠傳統舞團、輔仁大學競技啦啦隊及扶輪社國際青少年隊等團隊,透過挑擔踩街展現客家文化傳統與創新之美。
客委會期盼透過每年義民爺文化祭的活動,讓民眾更深入認識及瞭解客家的多元樣貌並認同客家文化,使客家文化的價值和精神可以世代傳遞下去。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10月12日前往苗栗市貓裏山公園籃球場,參加「苗栗市貓裏山公園多功能客庄禾埕啟用典禮」,期許中央和地方持續打造讓在地居民滿意的生活環境,除了服務在地鄉親,也能帶動觀光人潮,並強調「在地居民滿意,旅客就會來」,這是客委會與苗栗縣政府、苗栗市公所以及苗栗縣所有議員團隊、代表會大家共同的期待。
周副主委表示,「禾埕」是從前客家人曬榖的地方,更是大家交流感情、溝通公共事務、打嘴鼓的位所,隨著時代進步,越來越多傳統的客庄建築消失,也讓禾埕既有聯繫感情、文化交流的功能式微,客委會因而開始思考推動禾埕計畫,希望可以提供一個讓大家溝通、交流的平台,讓客家文化可以繼續保存下來,也期望創造一個不分族群、相互聯繫感情的空間,讓彼此的文化交流更豐富。
此次參與啟用典禮的有客委會周副主委、苗栗縣長鍾東錦、苗栗市長邱鎮軍、市民代表會主席陳仁杰,與地方民代、里長等來賓共同參與。苗栗市公所特別邀請大倫國中及明仁國中籃球隊員進行表演賽,共同為球場啟用慶賀。
貓裏山公園是一座天然的都會森林公園,配置一座露天籃球場,每逢下雨就無法使用,為提供市民不受天候影響且具多元功能的活動場域,客委會補助苗栗市公所經費,增設頂棚作為多功能客庄禾埕。球場頂棚的建築設計結合苗栗「三台疊翠」之山城意象,並使用木質建材以貼近周遭綠化植栽,打造順應自然環境的休憩空間。客委會期能發揮兼具運動、休閒與文化交流的多元功能,再現友善安全的客庄禾埕。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10月15日傍晚至苗栗大湖出席「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主視覺移展大湖揭牌點燈典禮」,周副主委致詞時表示,在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結束後,特別將藝術季花啦嗶啵主視覺的代表性裝置藝術移到大湖,希望未來能夠讓更多到訪大湖觀光旅遊的鄉親朋友們,到這邊拍照打卡,成為旅遊大湖的打卡勝地!
周副主委致詞時特別提及,今天代表客委會楊長鎮主委來到苗栗縣大湖鄉,這次將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花啦嗶啵「公路旅行車」造型的主視覺藝術裝置移展大湖,未來到大湖旅遊或是緊接著草莓季而來採草莓的民眾,都有機會一睹風采!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花啦嗶啵」視覺藝術裝置,運用台三線上特有的動植物及信仰,打造一座9公尺高,由石虎、伯公、柿仔、茶花、小綠葉蟬與桂竹所組成的大型燈箱,並由一臺真正的廂型車所搭載。透過圓潤吸睛的手法和鮮豔亮眼的視覺,轉換浪漫台三線上的風土元素,除了打破過往藝術季的視覺設計框架,也將原先只有在螢幕及海報上出現的主視覺,以大型燈箱的方式展出,十分吸睛!
客委會與大湖鄉公所共下邀請民眾,來到苗栗大湖愛記得停下腳步欣賞代表性的藝術裝置作品,也留下獨特難忘的旅遊回憶!
舉香誠心膜拜、祈求工程順利,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10月13日代表楊長鎮主委出席「新竹市香山區鹽港溪流域自行車道及環境改善工程」開工典禮。范副主委表示,客委會致力推動各地的客庄營造工程,期待透過這些工程建設及當地活動,讓客語有更多機會能被大家聽見。
范副主委也說,在此代表楊主委感謝新竹市政府團隊,讓新竹市東區及香山區的兩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有機會發展起來。期待這次工程完成之後,透過串接17公里的海岸線自行車道,把遊客帶到客家庄,讓大家看見新竹的美,也期待新竹客庄的人文景觀、自然美景帶動起地方的經濟發展,將來若能結合客委會的「客庄小旅行」計畫,相信對客家鄉親來說一定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鹽港溪全長13.43公里,沿岸湧泉、陴塘、水田遍布,農舍、學校、伯公錯落,充分顯現客家聚落人文風景。客委會為協助新竹在地營造友善、便利、安全的自行車運動環境,補助「香山鹽港溪流域自行車道及環境改善工程」計畫,期望透過工程來銜接新竹17公里海岸線自行車道,也串聯起客庄豐厚的文化底蘊。
本期工程利用既有道路、田間路、防風林道等空間新設或劃設自行車道,預計工期為12個月,總長度約10.4公里,路線涵蓋香山區的鹽水、南港、內湖、中隘、南隘、大湖等6個里區,貫穿鹽港溪流域,並串起山線與海線,未來遊客可搭配進行中的茄苳景觀步道與17公里海岸線等絕美景點,共享海、河、山的綠色客庄人文之旅。
戴上氣球帽子,開心地和小朋友迎接新遊戲場,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10月12日出席「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遊戲場」完工啟用典禮。范副主委表示,承蒙高雄市政府團隊完成這麼好的遊樂場所,為下一代的小朋友創造出新的遊樂園及說客家話的好地方。
范副主委也提到,遊戲場的設施蘊藏許多客家的文化內涵,例如融入菸樓設計,彷彿能看見族群的生活縮影。自從中央客委會成立之後,全國各地也紛紛成立地方客家事務專責單位,今天代表楊長鎮主委,特別感謝大家長期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期待小朋友多多使用園區的遊樂設施,也希望高雄市的鄉親有空多來園區遊玩、接觸客家文化,一起來說客家話。
由客委會補助高雄市的「新客家文化園區戶外遊樂設施工程」今日喜迎完工啟用典禮,並同時揭曉遊樂場的網路徵選命名活動結果,最終以「愛河童盟新禾埕」名稱拿下優勝,參賽民眾在范副主委、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陳盈秀及工務局局長楊欽富、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秘書鍾炳光的頒獎下,開心地抱走萬元獎金!
為提供孩童及市民朋友自然接觸客家文化,此次工程更新園區戶外兒童遊樂設施,並解決老舊、不足及基地塌陷等問題,也融入客家菸樓、菸葉紋理、美濃漂漂河等文化意象,打造出多元、適性、親子的共融遊樂場,並依年齡別,設計12歲以下兒童可以玩的田壟區、鳥巢式鞦韆及斗笠旋轉轉盤,以及滿13歲以上的青少年可挑戰的高菸樓區,如隧道旋轉溜滑梯、複合材吊橋、垂直爬網等,迎接細人仔在綠意盎然的遊樂場下歡喜遊玩,讓新客家文化園區充滿大大小小的歡笑聲。
在臺上翻轉「臺北客家」大大的文字方塊,客家委員會主任秘書廖育珮10月12日出席「2023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記者會。廖主秘表示,義民爺是客家非常重要的信仰,義民祭是全國性的文化資產,不管是在客庄還是都會區,都需要大家共同參與跟維護。
廖主秘也說,義民嘉年華每年都會有一個主題,今年的「省到幾時SDGs」非常具有創意,初聽可能會以為有點負面,不過客家人不是節省,而是懂得發揮創意,自然地就能做到國父曾提過的「物盡其用」概念。而客家老祖先也早在從前就有環保愛地球的觀念,也讓今年主題變得更加有意義,不是只有客家人才要珍惜資源,大家都要一起珍惜!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為臺北具指標性重要慶典,從1988年起由民間自發舉辦義民祭典,後轉型為公私合辦之嘉年華形式,以成為臺灣甚至為全球客家交流平臺為目標,主軸為「豐富臺北多元文化.型塑臺灣客家品牌」,為臺北形塑出都會客家的樣貌。 112年度「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以客家勤儉傳家精神串連聯合國SDGs 17項指標,並將活動主題訂為「省到幾時SDGs」,邀請全臺23間宮廟義民爺及忠勇公共同參與,結合新潮與傳統、永續發展等元素,重新詮釋當代臺北都會客家精神,活動將於10月21日至10月23日假兩廳院藝文廣場(主場地)舉辦,期間將安排迎神遶境、祭典、挑擔奉飯、創意踩街及客家藝文展演等內容,期盼透過「祭典」、「遊行」、「展演」及「市集」等4大核心活動,呈現客家文化價值。「2023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10月14日在二崙鄉運動公園舉辦「詔安藝文嘉年華」活動,客家委員會主任秘書廖育珮代表楊長鎮主任委員與在地社團、民眾共襄盛舉。廖主秘表示,詔安客語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布袋戲及開口獅是臺灣客家非常珍貴稀有的,希望中央地方共下努力,一起傳承詔安客家。
廖主秘提到依據客委會的調查報告,會講詔安客語的僅占1.6%,實在是很少,所以每一位能說詔安話的人,都可以稱為人間國寶。廖主秘特別稱讚主持人之一的二崙鄉油車國小謝明貴校長,本身不是客家人,因為到二崙服務,用心學會了詔安話;還有今年獲選為客委會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的成員之一,廖帷竣,雖然才16歲,詔安三寶樣樣精通外,還會流利的詔安話。感謝雲林縣政府配合中央客委會的政策,訂定地方客家發展計畫,還有二崙鄉鍾鄉長東榮的認真推動,希望一起響應楊長鎮主委的「一代人救轉客家話」,大家一起讓天山雪蓮般的詔安客語滿地開花。
現場除了悠揚的客家藝文表演外,還有香味四溢的客家美食、詔安特色產物、客家文學展及客語闖關等攤位,在鍾鄉長帶領下,廖主秘、客委會洪委員如萍與雲林縣謝副縣長淑亞及縣府團隊人員至各攤位參觀、體驗,感受濃濃的客家味。
「2023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結合崙背鄉、二崙鄉及西螺鄉共同辦理一個月的活動,接下來還有二崙來惠社區的「回頭屋˙音樂祭」、崙背鄉公所的「雲林好客-踏騎客庄」及西螺崇遠堂的「詔安七嵌崇遠堂秋季祭祖」等活動,歡迎大家一同體驗詔安客家文化。
客家委員會為能鼓勵學校團體與教師共同推動客語的傳承與發展,進而達到客語復振,在過去幾年來不斷的努力與深耕,並提供客語教學績優者獎勵,到國外增能學習進修的機會,今年10月16日至24日特別安排前往英國威爾斯地區進行為期9日的教育參訪增能學習之旅,汲取教學經驗及增加教學知能,作為後續在校園推廣客語及營造客語學習環境之參據。
在去年的「全國客家日」中,楊長鎮主委表示,過去用了30年的時間救回客家話,客委會透過各個層面積極推廣客語,從官方推動到社區母語營造,期盼在未來30年中,將客語從聯合國語言活力指標「瀕臨危險」變成「安全」的狀態,並透過各個階段5年的中長程計畫目標慢慢實現,讓更多後生人一起響應投入客家語言文化的傳承,讓客語變成現代語言,「一代人救轉客話」。
全球的語言復振具參考指標的有紐西蘭的毛利語,而威爾斯地區的威爾斯語復振工程亦十分值得借鏡,該政府期望2050年百萬人講威爾斯語。因此,客委會特別規劃安排40位客語教學績優者,並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鍾鎮城教授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張素貞教授等兩位專家學者共同前往觀摩交流,展開為期9日的「Hakka X Cymrag 交流學習之旅」。
此行將前往威爾斯地區的Aberystwyth參訪4所學校,包括幼兒園及小學Ysgol Gymunedol Plascrug Community School;中學 Ysgol Gyfun Gymunedol Penweddig&Ygsol Penglais School及大學Prifysgol Aberystwyth University。期望透過此次,包含觀課參訪交流及議課與心得交流分享等的增能學習,提供客語教學的師長們有更多的腦力激盪,在教學方式、教學輔具設計、客語教學環境營造及教學媒介使用等有所啟發與成長。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10月13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客家夥房之數位保存及展示推廣」論壇,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文化資產、建築、資訊科技、傳統民居領域等專家學者與談,分享以3D科技進行文化資產數位保存等相關經驗,並邀請全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地方政府及六堆12鄉區等相關單位戮力合作,共下典藏客家文化與夥房建築藝術之美。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表示,楊長鎮主委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客庄文資」的普查工作,且針對全國客庄持續推動村史徵集計畫,廣蒐客家夥房文資史料,除了深研夥房建築樣貌之外,也提供更全面且多元觀點,如夥房相關的家族史、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多樣面向,讓客庄夥房文化特色能讓更多人認識,並發展於教育研究運用,相信未來再結合各單位相互合作,3D數位化工作的推動將為傳承客家在地文化的信念更添加薪火。
本場論壇策劃顧問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副教授徐慧民指出,數位保存已經是古蹟保存的世界趨勢,六堆客家地區伙房資料,已經相當程度地完成普查與建築基本資料的建構,97-98年籌備處時期,曾執行過六堆地區的傳統建築影像數位典藏計畫,然而數位典藏相關技術與設備推陳出新,透過3D掃描技術之應用及結合GIS地理空間資訊系統,可以發展類似線上虛擬博物館方式提供參觀與展示服務,掃描相關資料,也可以結合展示平台方式協助推廣與應用。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今日全國客家夥房論壇的主題聚焦夥房3D掃描,便是要倡議夥房數位化保存工作的重要性。客庄夥房恁靚,舉凡宅第前的半月池、廳後的化胎與五行石、門樓或窗戶上的冊頁匾裝飾等,均是客家夥房獨有的建築樣貌,此外,夥房對客家人而言,也是傳承家族祭祀文化,實現家族倫理的生活空間,是重要的客家文化資產,也是客庄生態博物館的縮影,然而隨著近年極端氣候與地震災害影響頻仍,更加彰顯3D保存技術的重要性,2019年燒毁的巴黎聖母院也因此才能透過現代修建工法趕在明年巴黎奧運前完成修復。
今日論壇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蔡育林副研究員、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徐慧民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劉舜仁教授、臺灣營建研究院資訊科技組黃正翰組長及傳統民居張宇彤研究員等專家學者與談,精彩呈現參與者認識3D數位保存等主題,為夥房建築藝術保存導讀科技數位化的新篇章;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也邀請六堆客庄鄉區屏東縣政府客務處蔡碧光科長、萬巒鄉公所陳慧香課長、竹田鄉文觀所賴正仁所長、高雄市六龜區公所陳妍妃及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林高本總幹事、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蔡幸娥副執行長等地方代表共同與會對談討論熱烈,也希望以推動數位保存為一個起始點,未來可以針對夥房展示及推廣等相關課題持續進行,一同為客家夥房建築保存共同努力,運用新穎的科技典藏客家夥房建築藝術之美。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10月18日在臺中市和平區中坑國民小學辦理「臺中市和平區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成果發表會」,本成果發表會活動以「看見臺中和平客家」為核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客家文化資源普查不僅是文化資料的調查和記錄,亦可以提升在地居民對家鄉的認識,增進對家鄉的情感和認同,漸漸讓客家文化在地方札根,進一步形成一股新的客家文化運動。
客發中心非常感謝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江俊龍主任委員、和平區代表會楊淑青副主席、地方稅務局東勢分局曾金連主任、和平區公所、東勢地政事務所,以及立法委員、市議會等機關代表熱情參與,更開心中坑國民小學張暒玟校長、白冷國民小學張玲娟校長、石角國民小學李明昌校長、明正國民小學劉懿娟校長、新盛國民小學陳美娟校長、土牛國民小學詹鍾松校長、東新國民小學沈秋宏校長、中和國民小學張惠玲校長、石城國小劉文魁校長、瑞穗國民小學詹文成校長、石岡國民中學廖玉枝校長、和平國民中學葉天喜校長及東新國民中學連秀玉校長共下來參加成果發表。 曾擔任東勢區「腦長」─87歲吳能達焗腦師傅與小女兒吳素萍共同分享家族四代傳承焗腦的故事,及焗腦展示區導覽解說,現場同學與民眾反應熱烈,第一屆中坑國小校友張錦生先生也回到母校與小小學弟妹一起參與導覽,有趣的互動展現客家文化跨世代的傳承與延續。 成果發表會現場展示普查成果涵蓋臺中市和平區日本時代及二戰後客家人的遷移、八仙山林業歷史文化資源、歷史的跨河吊橋、隨客家移民遷入和平的醃漬飲食、和平客家的宗教信仰等文化資源普查專題主題,以展現客家文化多元面貌為目標,讓下一代認識臺中市和平客家的歷史與故事,將客家文化傳承與延續。 客發中心以蒐集、連結客家文化及推廣、發展為核心任務;文化是生活形式的累積,為豐盈客家文化之基礎資料,客發中心有系統地對各鄉區進行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過程強調在地民眾之參與,同時喚醒客庄在地居民的集體記憶,激起對在地文化的關心及熱情,建構出臺灣客庄文化資源之基礎知識。 臺中市和平區是原客複合行政區,兼具「原住民鄉」 與「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雙重身分,為泰雅、客家、Holo、早期各省住民等多元族群匯聚的地區,轄境內的客家族群約佔該區總人口數的34%,主要分佈於中坑、天輪、南勢等3里,次為達觀、自由、博愛等3里。 臺中市和平區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於民國100年3月開始執行,期間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順利完成,客發中心感謝所有協助推動和平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的好朋友,更感謝中坑國小張暒玟校長、中坑里李明毅里長與中坑坪社區發展協會徐月珍理事長及所有熱情的教育界師長等,對本次發表會的協助與支援,使得今日的成果發表會得以順利呈現。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推出第10本繪本《阿婆的時光寶盒》祭儀文化繪本,在10月12日舉辦新書發表會,故事繪本取材自新丁新枝祭、姑婆牌、土地龍神等祭儀文化主題,並融入性別平權的觀念,呈現出臺灣客家宗族因應著時代的變遷,在傳統的文化祭儀與習俗中,對於推動性別平權所做出的努力,以及祭儀文化的演變歷程。現場由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及客委會前副主委鍾孔炤、屏東縣政府客務處李明宗處長及六堆12鄉區國小校長及幼兒園園長等代表共同出席參與。出版的繪本在各大書局通路均有銷售,希望有更多好朋友可以接觸及運用。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客發中心自2018年起透過訪談、田野調查紀錄等方式,陸續發掘出臺灣客家宗族推動性別平權的個案與感人故事,並推出客家社會祭儀系列書籍、紀錄片等成果,讓社會大眾瞭解個案的推動歷程,同時也呈現出臺灣南北客家族群因地域、環境、開發過程等不同脈絡形成的文化多元樣貌。運用近年的調研成果在2022年推出了「廳下火」紀錄片,多次受邀參加影展,獲得各界好評,今年更推出《阿婆的時光寶盒》文化繪本,期待親子讀者透過閱讀繪本的過程,也認識客家祭儀文化的歷史脈絡與因應時代進步逐步產生的改變,對於不同性別能有越來越平等的對待。
為了讓小朋友認識豐富的客家文化與歷史,客發中心歷年來出版了9本文化繪本,分別出版過以油紙傘、竹門簾等客家傳統工藝為主題的《特別的禮物》、《阿婆的壓箱寶》繪本,以𪹚龍、六堆運動會、收冬戲等客庄節慶為主題的《𪹚龍迎新春》立體書、《六堆運動會的秘密》、《熱鬧个收冬戲》繪本,也運用園區展示及人偶劇出版《六堆奇航蓋生趣》常設展兒童繪本、《伯公您好神》大獅兄人偶劇故事繪本,以重要歷史文化乙未戰役為主題的《阿公的幸運石》繪本,另以世界記憶及客語傳承推廣之角度出發,出版《恁久好無?安娜!》繪本,持續開發不同文化主題面向的繪本,讓讀者認識客家族群的多元面貌。同時,也藉由客庄主題的繪本傳遞客家的文化歷史脈絡,更將在地的故事發展為六堆生活博物館重要內涵。
現場將繪本捐贈給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慈幼之家(高樹鄉)、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基督教沐恩之家(內埔鄉)及財團法人高雄市私立基督教山地育幼院(六龜區)等7個高屏地區慈善單位。民眾如欲購買客發中心出版的繪本,可在客發中心好客商城網路訂購,或於臺灣客家文化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現場購買,亦可於國家書店、五南書局、博客來、誠品…等各大通路選購,歡迎大小朋友共下閱讀及分享客家文化繪本。
「112年度第2次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及「112年度客語能力高級認證」於10月14日在全國16縣市32試區學校同步登場,其中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在口語及聽力測驗到考率為66.22%,閱讀及書寫測驗到考率為65.77%;而客語能力高級認證,口語及聽力測驗到考率為61.24%,閱讀測驗到考率為61.1%,書寫測驗到考率為60.7%。
客家委員會舉辦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今年已邁入第16年,高級認證則是第2年開辦,根據統計,今年中級暨中高級認證及高級認證報名人數皆以教職人員為最多,共計2,054人,除了近年本土語言師資需求增加,讓許多教師參與客語認證外,高級認證因屬較具挑戰的級別,有許多從事客語教學專業工作者報名參與,藉此檢視自身客語能力程度。
本年度認證於112年12月29日(星期五)放榜,認證成績單同步以限時專送寄發,考生於放榜當日上午9時起可先利用客委會全球資訊網或免付費電話查榜專線0809-090-040查詢成績。若對成績有疑義,請於113年1月12日(星期五)前將成績複查申請表以掛號郵寄至總試務中心提出複查申請,合格證書預計於113年2月19日(星期一)以掛號寄發。
◆客家委員會網站: https://www.hakka.gov.tw/。
◆112年度客語能力認證網站: https://reurl.cc/6Qjjm6。
◆免費服務專線:0809-090-040。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SDGs阿公婆早斯知咧!2023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SDGs省到幾時,10月21-23日在中正紀念堂,祭典、遊行、市集和展演,結合永續發展目標,實踐客家精神。
#活動主會場:中正紀念堂 兩廳院藝文廣場。
#活動日期及地點:
1.迎神遶境:10/21上午8至11時。路線:臺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至中正紀念堂。
2.挑擔奉飯:10/22上午8至11時。路線:臺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至中正紀念堂。
3.創意踩街:10/22下午2至5時。 路線:中正紀念堂行經西門町至中正紀念堂。
10月21、22日兩天現場有SDGs創意市集、大型親子活動專區,下午還有各類藝文表演及傳統祭祀儀程。
誠摯邀請您共襄盛舉,更多精彩豐富的內容,請至「臺北客家」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1.音樂會資訊:
#節目名稱:客寓艋舺造新聲—不只是山歌。
#時間:10/22(日)晚上7時30分。
#地點: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2.主要演出者:
#製作人、主持:吳榮順。
#指揮:張尹芳。
#作編曲:陳樹熙、王乙聿、蘇通達。
#八音嗩吶:田文光、田文龍。
#演唱:羅文裕、謝宇威、劉榮昌、邱廉欽、羅思容。
3.購票資訊:https://reurl.cc/DoXOld。
#聯絡人:研究推廣組郭沛溱小姐。電話:02-23832170分機262。
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112年度客話講故事系列活動-第5梯次~客家文化中心的假日故事時間又來了!邀請細人仔同阿公、阿婆、阿爸、阿姆共下來聽故事、講客話、玩客家, 活動免費參加,還有驚喜好禮,遽遽來報名喔(https://reurl.cc/Wv07O9)!
#本梯次開放報名場次:10/22(日)、10/28(六)、10/29(日)、11/5(日)、11/11(六)。
#時間:10:00-11:30。
#地點:屏東縣客家文化中心1樓故事屋(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龍門路97號)。
#名額有限、好禮有限、歡樂驚喜大無限!!!
#各場次開放報名至活動演出前1日12:00止(額滿將提前關閉)。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