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804期 │ 發行日期:2023年9月1日

本期主題

112年全國客家會議共下來參詳 攜手「客家發展國家隊」介入主流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為傾聽各界民意,暢通溝通管道,客家委員會於8月28日於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112年全國客家會議」,邀請來自產、官、學、研各領域及政府相關部門等代表,還有關心客家事務的各界鄉親,共下參詳客家發展。行政院陳建仁院長也特別親臨會場,表達對於客家事務推展的重視與關心,並期望透過大家的集思廣益,能夠激發出新世代的客家發展方向,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將客家語言文化發揚光大。.....

《詳全文》

本期主題

112年全國客家會議共下來參詳 攜手「客家發展國家隊」介入主流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為傾聽各界民意,暢通溝通管道,客家委員會於8月28日於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112年全國客家會議」,邀請來自產、官、學、研各領域及政府相關部門等代表,還有關心客家事務的各界鄉親,共下參詳客家發展。行政院陳建仁院長也特別親臨會場,表達對於客家事務推展的重視與關心,並期望透過大家的集思廣益,能夠激發出新世代的客家發展方向,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將客家語言文化發揚光大。

陳院長表示,400年前客家先民渡海來台,面對險惡環境,憑著硬頸精神,開墾家園,同時也孕育臺灣的多元文化。在各界的努力下,民進黨政府於2000年在行政院成立客家委員會,並且成立客家電視台,開放客語認證;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則要求行政院從法規、制度、預算等方面,逐步落實各項客家政策,使得臺灣成為世界上唯一有完整客家政策的國家。

陳院長提到,這幾年來,政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持續推動客家事務,講客廣播電台於2017年正式開播;2018年在賴清德副總統擔任行政院長時,就修訂《客家基本法》,明定客語為國家語言,並且設置「伯公照護站」,讓客庄長輩能夠得到更多醫療照顧;2019年成立「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政府積極推動「浪漫臺三線」,促進客家聚落的文藝復興,以及產業的創生;2021年這項政策拓展為「客庄369幸福計畫」,持續發展在地特色,帶動客庄社區經濟發展;2022年在核定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時,政府也編列了預算,推動客家藝文活動,發展客家影視音產業,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

陳院長也不忘感謝111年度推動客語為通行語表現優異的56個政府單位,他認為,一項語言能持續存在,要能夠傳播、互動,才能夠產生意義和傳承下去。因此,培養客家族群的後生,也是政府的重要核心工作,以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來說,透過國際交流,可以讓全世界看見臺灣獨特的客家文化。現在,也正是客委會和桃園市政府舉辦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的期間,世客博集合了國內外客家族群的歷史變化和創新,透過展覽,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客家美麗的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楊主委則表示,全國客家會議舉辦的目的是要聽取全國各地縣市與民間的意見,瞭解大家的需求與想法,作爲客委會推動客家政策的參考。過往的族群政策是分別由族群部會個別推動,但族群事務乃屬公共事務,各部會在政策制定與落實的過程中應具備族群敏感度,充分考慮不同族群的民眾需求差異。因此,客委會在107年《客家基本法》修正後,即擘劃「國家客家發展計畫」以「族群主流化」為核心理念,並突破以往單一部會推動客家事務的藩籬,以跨部會協作方式,打造客家發展國家隊。

楊主委強調,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為落實總統政見,修改《客家基本法》,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制定以客語為通行語之辦法,在全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也就是當地鄉鎮市有1/3以上客家人口的地區,規定落實客語為國家語言的政策方向,因此當地的公教人員通過客語認證的比例要符合當地客家人口的比例,非常感謝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鄉鎮縣市首長多年來的配合,尊重民眾對自己文化的認同,彰顯民主自由就是尊重人民的主體性與尊嚴。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楊主委指出,接下來客委會還要推動《客家語言發展法》和研議「客家文化重點區發展法」草案,透過法制建設,推動客家語言文化發展。此外,過去客語推動以學校為主要場合,接下來除了在公共領域推通行語,還要推動客語社區營造;而在推動藝術文化方面,則會把資源能量投入到主流文化市場,與其他族群共同建構主流文化,例如茶金與斯卡羅,希望讓客家文化成為多元文社會大家共享的珍貴文化。此外,持續推動社區藝文,街區改造,將客庄圖書館成為文化發電機,期盼未來與地方縣市鄉鎮共同推動,透過水平整合,打造客家國家隊,讓客家成為臺灣的驕傲,豐富台灣的多元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為鼓勵地方政府落實推動客語為通行語,本次大會併同辦理「推動客語為通行語 111 年度績優單位及有功人員」頒獎典禮,合計56個縣、市機關、中央所屬機關及鄉(鎮、市、區)公所獲獎,獎勵金頒發總額超過新臺幣4,000萬元。在直轄市及縣(市)政府部分,苗栗縣政府連續4年獲得「優等」,表現亮眼。本次也首度頒發進步獎及推動客語為通行語有功人員獎,進步獎獲獎的有花蓮縣政府及花蓮縣壽豐鄉公所等7單位,評核成績較往年大幅進步,值得肯定;另有13位主辦推動客語為通行語業務之基層人員也獲得有功人員個人獎。

客委會楊主委特別感謝第一線公務人員為客家所做的努力,並於大會閉幕式,總結今天討論的客家政策方向,期許未來繼續朝強化通行客語能量、建立客語友善環境;厚植客家文化力量、建構臺灣多元文化;推動客庄社區經濟、維護地方景觀風貌;以及尊重多元族群社會、深耕全球客家網絡為目標持續努力。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相關附件

《詳全文》

世界客家博覽會

世界客家博覽會亮點活動 Lalai桃園原住民族音樂節展現原客一家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於8月11日正式開展,本周末舉辦亮點活動「Lalai桃園原住民族音樂節」,透過音樂結合原客閩文化,促進族群文化交流,展現世界客家博覽會多元文化特色。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8月27日晚間前往桃園陽光劇場,與民眾共同感受多元族群音樂浪潮。

周副主委抵達後,首先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高文斌、桃園市政府秘書長詹榮鋒及原住民族行政局長陳姿伶等一同欣賞原民音樂演出,隨後參觀周邊「我族榮耀」原客特展,以及體驗原住民族傳統服飾。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委會表示,本次世客博除讓國內外看到臺灣的客家文化振興外,並納入各族群的文學、藝術、音樂等項目,以多元、互動的方式帶領觀眾了解臺灣客家與各族群的歷史,相信這種形式可以讓下一代更容易接受和認識客家文化。過去4年也陸續舉辦「客家向原住民族致敬」系列活動,希望落實多元文化主義,此次音樂節融合客家、原住民及閩南文化,讓各界瞭解族群關係的意義,帶動整體社會關心少數族群語言的傳承及文化認同。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世客博亮點活動「Lalai桃園原住民族音樂節」8月27日演出以「原」力集結客家及閩南文化,卡司包括Ozone、吉那罐子、許富凱及婁峻碩等高人氣、金曲歌手,並邀請Ponay與SAYA張惠春合作演出;同時原林藝術舞集、桃園市僑愛國小-太陽之愛合唱團和傳源文化藝術團也將帶來樂舞表演。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本次博覽會為世界上首次以客家文化為主軸的博覽會,自8月11日起至10月15日止,為期66天,以桃園機場捷運A19桃園體育園區站為主展區,分為世界館、臺灣館等2大主題館,另有8處副展區及17處衛星展區,歡迎大家共下參加,體會客家多元、豐富的文化,更多資訊可至世客博網站(https://reurl.cc/kXmp2K)及臉書查詢。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最新消息

客語向下扎根從學校開始 全客語教學幼兒園在苗栗

為推動客語向下扎根,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8月29日下午,前往苗栗參加「苗栗縣全客語教學幼兒園座談會」,與苗栗縣政府鍾東錦縣長及苗栗縣2所全客語幼兒園,針對教學執行情形,進行意見交流,楊主委除了感謝第一線的教職人員,也期望未來能逐步在全臺客庄推廣全客語幼教,讓小朋友能重小接觸客語,將客語持續傳承下去。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楊主委表示,下一代的母語能力主要還是需要仰賴學校的幫忙,因為很多家庭已經面臨不說母語的處境,所以必須從學校開始推動,尤其要從幼兒園開始推動「沉浸式教育」。對小朋友來說,從家庭學習的語言是日常生活用語,日常生活語言很重要,但是一個語言要持續發展下去,它必須走向公共領域、知識領域,甚至成為下一代討論公共事務、交流感情的語言,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校園營造講客環境,拓展客語成為校園教學語言,從學校、家庭到社區都能持續說客語,讓客語在日常生活中扎根。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委會依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自111學年度起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推動全客語幼兒園,希望透過早期沉浸客語環境(語言巢),讓幼兒在豐富的客語輸入下成長,在生活及學習情境中以客語進行溝通、互動,自然而然地獲得客語使用能力。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委會於111學年度補助苗栗縣銅鑼鄉中興國小附設幼兒園及公館鄉私立小木偶幼兒園,以全客語概念來營造客語學習語境校園,提供客語教學資源及推動經費,並委請國立屏東大學專業輔導團隊協助打造客語特色教學,期讓客家後生在情境中能真正的習得及聽講客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天的座談會上,幼兒園也不忘分享,在推動全客語教學初期,對於幼兒非以客語為母語,及新生不太習慣以客語溝通的孩童,但經過第一線的教育人員會以表情、肢體、動作來建構意義,及以客華語相互交錯運用的方式進行溝通,讓孩子逐漸適應及增強信心,雖然有的老師不是客家人,但卻積極學習客語及推動客語教學,並秉持母語生活化教學原則,鼓勵家中長輩多與小孩用客語母語互動,營造隨時講客情境,使客語不會有斷層,同時增進年輕世代對客家的認同感。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2023原客青少年三對三籃球賽總決賽 團結合作展現跨族群友誼

客家委員會8月26日在桃園市中原大學體育館舉行「2023原客青少年三對三籃球賽」全國總決賽,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蘇佐璽上午共同主持祈福與開球儀式,見證原客青少年「以球會友,文化交流」,團結合作展現跨族群友誼。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楊主委表示,籃球非常需要團隊合作,除了個人傑出,還需要隊友的配合,才能有最好的表現,這就是籃球賽最重要的精神,它不僅是體育活動,也是人格教育,讓我們知道共同成就一件事情是多麼的美好。大家在比賽的過程當中,一起組成隊伍,從平常的練習,到各地分區初賽,再到總決賽,建立了跨族群的友誼。台灣是一個多群族的社會,客家人和原住民都是多元文化的代表,透過舉辦原客籃球賽,大家有機會組隊為團隊榮譽打拚,在過程中彼此心靈交流,成為夥伴,相信會是成長過程裡的美好的回憶,也希望大家在比賽結束後還能維繫友誼,成為彼此人生道路上可以互相扶持、加油打氣的好朋友。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原民會蘇副主委則說,原客青少年籃球賽是我國運動史上的創舉,透過跨群族參與,告訴大家不管是任何活動或競賽都可以跨族群、跨文化的合作,讓年輕下一代能夠體會多族群的社會,這是台灣多元文化重要的樣貌,也是台灣最動人的地方。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上午的開幕式特別邀請到桃園市中壢區原住民族總族群領袖Icang朱萬義,為球賽進行祈福儀式,祝禱活動圓滿順利,也祝福選手獲得佳績。此外,本賽事的宣傳大使P LEAGUE+籃球聯盟原住民籍球星林力仁(新北國王)、以及客家人氣電視劇「女孩上場」主要演員張瑀希(原)、高倩怡(客) 也到現場一同為全國總決賽的選手加油,帶來滿滿的熱情與活力。

經過一整天的激烈拚搏,全國總決賽的冠、亞、季、殿及MVP名單順利出爐,客委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前往出席下午的閉幕式,並頒獎給各組優勝隊伍。范副主委提到,承蒙各縣市共同辦理分區初賽,讓本次賽事圓滿完成,今日的總決賽集結了來自客家、原住民、新住民、Holo等不同族群的優秀選手,期盼未來持續辦理,促進跨族群多元文化交流。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本賽事由客委會於109年開辦,為國內首創以「族群和諧」號召的三對三籃球賽,惟110年下半年受到疫情影響而停辦。隨著疫情趨緩,在眾多學生、家長引頸期盼下,這場延遲了兩年的比賽,終於在今年夏天熱血回歸,並且擴大辦理,邀請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部體育署、內政部移民署及8個直轄市、縣政府共同合辦。賽事首先於7月1日至22日開打,順利完成桃園、新竹、苗栗、南投、高雄、屏東、花蓮等7場次地方預、複賽,在國小男子、國小女子、國中男子、國中女子4組別共有56隊冠、亞軍隊伍晉級參加8月26日舉行的全國總決賽。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2023原客青少年三對三籃球賽-全國總決賽」冠、亞、季、殿及MVP名單
組別 冠軍 亞軍 季軍 殿軍 MVP
國小女子組 手指頭 雕鴞 小可愛 支亞A 彭珈榆
國小男子組 香山A 獵鷹 大吸地 我很帥 林靖騰
國中女子組 PYJH1 勇敢牛 約書亞 以斯帖 盧亦菲
國中男子組 大羅馬 快狠準 大成ab 就鬥馬 賴詠嶧

《詳全文》

「文化發電機」前進花蓮客庄 打造圖書館成客家文藝復興基地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今8月23日前往花蓮縣瑞穗鄉、壽豐鄉及花蓮市會勘圖書館營運情形,除了關心和了解地方對於圖書館建設的需求和方向,也希望未來有更多鄉鎮(市)共同加入客庄文化發電機計畫,讓圖書館成為客庄生活的中心,讓鄉親與客庄孩子有更多參與及使用的機會,並傳承、發揚客家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周副主委表示,本次會勘目的主要是希望藉由圖書館專家學者的專業,協助地方圖書館發現營運問題並提出改善建議,在軟硬體的優化過程中,也融入推廣客語及客家文化活動的空間。圖書館是客庄聚落最基礎的文化基地,客委會近年來推動「文化發電機」政策主軸,期待透過空間美學與軟硬體的更新,翻轉成符合現代機能的鄕鎮圖書館,讓客語與文化推廣在客庄社區持續發生,進一步成為客家文藝復興基地。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天的訪察由客委會周副主委、花蓮縣張美慧議員、林則葹議員、花蓮市民代表田珍綺、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郭應義副執行長、花蓮市魏嘉彥市長、瑞穗鄉吳萬德鄉長與壽豐鄉曾淑懿鄉長、各圖書館館長與兩位圖書館專家學者等共同出席討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除了文化發電機計畫,客委會近年在花蓮客庄鄉鎮也補助如鳳林鎮張七郎地方記憶營造、鍾瑞龍公園紀念意象與花蓮市有明庄客語通學廊道改善等計畫,透過紀念空間與基礎文化設施的打造,成為認識自己家鄉歷史文化的重要元素,期待與文化發電機的結合,鄉鎮(市)圖書館能翻轉型態,成為花蓮客家地區村史、歷史事件、客語生活營造等承載客家地方記憶的空間。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為深化客庄鄉鎮圖書館價值功能,客家委員會於今年4月出版完成「文化發電機-客庄圖書館經營指引操作手冊」,希望持續推動客庄圖書館管理能量,建立館藏特色與發展制度,也透過現場專家會勘診斷,精進優化圖書館內空間動線、書籍、人員配置等,期待鄉鎮圖書館成為在地居民沉潛、閱讀、創作與客語推廣多元場域。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變身「文學基地」推廣客庄在地文學 龍瑛宗文學館歡慶3周年

為了紀念臺灣客籍作家龍瑛宗113歲冥誕並慶祝龍瑛宗文學館邁入3週年,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8月25日特別前往龍瑛宗文學館參加慶祝活動,除了向龍瑛宗後代致上敬意和感謝,並期望周圍學校師生及在地鄉親透過這個「文學基地」,瞭解臺灣歷史、閱讀鄉土文學及挖掘屬於故鄉的故事。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周副主委表示,龍瑛宗是臺灣歷史上重要的作家,龍瑛宗文學館自106年獲客委會前瞻計畫補助,進行調查及修復工程後,於109年正式完工,今年開館已滿3年,客委會希望在客庄建立文學基地,除了新竹的龍瑛宗文學館之外,桃園有鍾肇政文學館、苗栗有詹冰文學故事館,期望藉由文學館一系列的策展活動,讓臺灣客家文學有一個真正發揮的空間;而在客籍作家文學作品的推廣方向上,希望從簡單、易讀的讀本開始,分享給所有客家鄉親。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天出席的貴賓包括客委會周副主委、新竹縣文化局長李安妤、北埔鄉長莊明增、清華大學臺文所教授王惠珍、北埔圖書館館長王明瑄、龍瑛宗的女兒劉淑惠、孫輩劉抒芳、劉抒苑及劉仲岱等。

為了紀念龍瑛宗先生的誕辰,活動開場由小朋友帶來龍瑛宗2首詩集作品,分別為「夏日庭院」和「南方初秋」,小朋友以充滿朝氣的聲音,大聲用客語朗誦,展現十足的活力。活動現場也特地準備蛋糕,由周副主委及新竹縣文化局李安妤局長、北埔鄉長莊明增一同切蛋糕,紀念龍瑛宗113歲誕辰。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花蓮中山公園變身多功能休閒場域 歡迎共下來「禾埕」尞

「禾埕」是過去客家人文化交流、工作休憩的重要場所,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8月26日下午前往花蓮市中山公園,出席「花蓮市社區多功能禾埕場域啟用剪綵典禮」,並期許「禾埕」能為鄉親提供兼具運動、族群與文化交流的多功能空間,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周副主委表示,感謝大家對花蓮市中山公園「禾埕計畫」的支持,該計畫於去年完工,今年已有民眾開始使用。客委會希望提供一個多功能場域,讓大家能夠有一個互相交流,打鬥敘的地方,進行文化或是日常生活交流,如同「禾埕」過去在客家族群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隨著時代進步,花蓮市人口已經超過10萬,舊禾埕可能不能保留,然而透過「新禾埕」的概念,讓大家有一個可以打球、進行族群及文化交流的空間,除了花蓮市之外,包括吉安鄉、瑞穗鄉也同樣有「禾埕計畫」的推動與經費挹注,期盼縮短客庄的城鄉差距,促進不同族群與文化交流,讓大家生活環境變得更好。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日的啟用典禮由周副主委、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郭應義、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副處長詹代翔、花蓮市長魏嘉彥、花蓮縣議員張美慧、魏嘉賢、笛布斯.顗賚、韓林梅、花蓮市代表會主席李振瑋及副主席黃達祥等共同出席,歡迎大家共下來「禾埕」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本次「禾埕專案-花蓮市中山風雨球場興建計畫」,為提供客庄居民不受天候影響之優質生活空間及休閒運動環境,基地位於花蓮市中山公園,以建置風雨頂蓋為主要標的及搭配興建運動球場,營造兼具多功能使用之客庄禾埕場域。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國小客語數位學習教材上線 學生自學 老師教學 共下來講客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8月27日前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訪視「國小客語數位學習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坊」,除了肯定第一線教師對客語傳承的貢獻,也期盼從學校、家庭到社區,大家都能時常講客,讓客語永續傳承。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為增加國小學童接觸客語的機會,自然學會客家話,客委會編製國小數位學習教材,並提供範例教案,協助教師將教材融入教學活動。范副主委表示,在數位化網路科技發達的時代,希望教師於教學時多加運用數位客語學習教材,促進客語保存發展,並透過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坊,大家交流討論客語教學的實務應用。

范副主委強調,客委會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傳承客語,尤其在客語瀕危的情況之下,這個任務極為不易,他要代表楊長鎮主委感謝第一線的教師,也鼓勵大家在下課後能持續說客語,從學校、家庭到社區,大家都能時常講客,未來《客家語言發展法》經由行政院、立法院通過後,將進一步依據法律來推動、傳承客家語言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委會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承辦國小客語數位學習教材開發及行動學習計畫,開發具備客語「聽」「說」「讀」功能的「客話學習網」,讓學生得以自學客語,且教師可在課堂中使用作為教學教材。

「客話學習網」上的國小數位學習教材,內容包括電子書、生詞、句型及動畫等,以悅趣化遊戲式學習,激起學童使用教材之興趣,進而自然的學會客語,並提供範例教案,協助教師將本案教材融入教學活動,以作為教師於課程授課之教學媒材,迄今已上傳至5年級及6年級上學期教材,並已編撰至5年級及6年級下學期教材(網址:https://kids.hakka.gov.tw)。

《詳全文》

專為細人仔打造的「客話學習網」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坊高雄開講

為推動教師將客語數位學習教材融入教學活動,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8月26日前往高雄訪視「國小客語數位學習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坊」,除了感謝所有第一線的老師長期對客語教學的支持,也期望老師可以在課堂中多使用客委會推動的「客話學習網」,並鼓勵學生和家長多說母語,讓客語有機會傳承下去。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范副主委表示,《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之後,客語正式列為國家語言之一,讓客委會有機會推動「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實施計畫」。此外,客委會也有針對其他部分,像是推動「客語社區營造計畫」,以及研擬《客家語言發展法》,希望未來經由行政院、立法院通過後,依照法律來推動,傳承客家語言文化。

提到母語傳承,范副主委分享他過去到英國威爾斯拜訪當地政府機關交流母語復振的經驗,他提到,威爾斯語因受國家法制化,小至地方號誌、大至出版的文學作品,隨處可見威爾斯語,讓不會講威爾斯語的人能透過通行文字認識其文化和語言,但反觀在臺灣要看見客語的機會相對不容易,所以要拜託老師除了用客語教導學生之外,也要鼓勵學生下課和放學回家後,多和同學和家人講母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范副主委強調,家長跟孩子在家沒有講母語,老師無論怎麼推廣講客,成效也不會太大,而且就如楊長鎮主委所說,人們對母語消失的「病識感」沒有被激發出來,就無法意識到語言消失的嚴重性,也因此楊主委提出「一代人救轉客話」,希望以「一代人」30年的時間,把客語救轉回來,希望大家一起來努力,讓客語持續傳承下去。

客委會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承辦國小客語數位學習教材開發及行動學習計畫,開發具備客語「聽」「說」「讀」功能的「客話學習網」,讓學生得以自學客語,且教師可在課堂中使用作為教學教材。為讓教師熟悉本案數位教材之架構、操作、內涵及教學方法,協助教師激發學生之學習動機,增進學生客語學習成效及實務應用能力,因而規劃辦理本次工作坊。

「客話學習網」上的國小數位學習教材,內容包括電子書、生詞、句型及動畫等,以悅趣化遊戲式學習,激起學童使用教材之興趣,進而自然的學會客語,並提供範例教案,協助教師將本案教材融入教學活動,以作為教師於課程授課之教學媒材,迄今已上傳至5年級及6年級上學期教材,並已編撰至5年級及6年級下學期教材(網址:https://kids.hakka.gov.tw)。

《詳全文》

112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頒獎 用母語寫自己的歌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112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8月26日晚間舉行頒獎典禮,客語組、原住民族語組及河洛語組入圍者輪番激烈競爭,最後由饒棣華贏得客語組首獎,郭芝吟、郭彩珠、郭美妙獲得原住民族語組首獎,以及謝徐鳳玉、黃可樵獲得河洛語組首獎。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委員會表示,好聽的音樂是不受語言限制,尤其是能用自己的母語創作好聽的歌,是非常光榮與驕傲的事。「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今年邁入20周年,透過比賽鼓勵許多客家後生參與音樂創作,累積了許多音樂創作人才,期許大家繼續用自己的母語創作,也希望包括客語音樂在內的各語種音樂進入主流市場,讓大家聽到好音樂,促進臺灣文化多樣性表現。

由文化部、客家委員會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共同主辦的「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今年是第20屆,孕育出許多母語創作的音樂人,主辦單位文化部王時思次長、原住民族委員會鍾興華副主任委員、客家委員會廖美玲處長共同出席頒獎典禮並致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年度原創音樂大獎得獎名單如下:

客語組

首獎 ─ 饒棣華;得獎作品:宇宙。

貳獎 ─ 王喬尹;得獎作品:還記得。

參獎 ─ 黃岳捷、何芸娜;得獎作品:想尋到。

佳作 ─ 李彥鋒;得獎作品: 遊遊野野。

佳作 ─ 邱莉舒;得獎作品:天光日正。

佳作 ─ 陳又嘉;得獎作品:kim jia ngai oi li khoi ngi(今夜我愛離開你)。

現場表演獎 ─ 陳弘洋、游怡婷、楊智博、林喬、林琬婷、鄭皓羽、陳渝平;得獎作品:金金个阿妹。

原住民族語組

首獎 ─ 郭芝吟、郭彩珠、郭美妙;得獎作品:阿公的魚(阿美族)。

貳獎 ─ 娜塢悟吉納;得獎作品:yuoskobx 漂(鄒族)。

參獎 ─ 舞炯恩.加以法利得;得獎作品:Qaqetitan (平民之戀)(排灣族)。

佳作 ─ 廖恒;得獎作品:一切都變了(排灣族)。

佳作 ─ 黃克強;得獎作品:斷頭擂台(排灣族)。

佳作 ─ 張淦勛 giyu tjuljaviya;得獎作品:秋芒 tjuljaviya(排灣族)。

現場表演獎 ─ 卡樂斯.葛斯;得獎作品:malinudan(排灣族)。

河洛語組

首獎 ─ 謝徐鳳玉、黃可樵;得獎作品:轉踅。

貳獎 ─ 江旻叡、陳建霖;得獎作品:江湖事江湖了。

參獎 ─ 王彙筑;得獎作品:Drippling。

佳作 ─ 林益菘;得獎作品:奇珍。

佳作 ─ 洪靖婷、陳珍儀;得獎作品:戲壇。

佳作 ─ 李晉瑩;得獎作品:眠夢。

現場表演獎 ─ 謝徐鳳玉、黃可樵;得獎作品:轉踅。

《詳全文》

「火焰蟲,唧唧蟲」螢火蟲親子共學體驗活動 大人細人仔認識六堆園區生態之美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自107年起進行火焰蟲(螢火蟲)復育,並於每年度辦理約10場次火焰蟲親子共學體驗活動,112年度自7月至10月分別於週末舉辦,邀請親子共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認識火焰蟲,體驗活動自7月29日開辦,民眾報名熱絡,活動內容豐富,現場近百位民眾直呼體驗活動多元有趣,下次還會再來參加六堆園區的活動。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表示,六堆園區火焰蟲親子共學體驗課程每年課程內容都會加入新的知識,並且融入園區復育的情形,除民眾於課程中了解園區復育火焰蟲情形外,亦可認識客庄傳統環境的樣貌,現場也有螢火蟲幼蟲、成蟲供民眾觀察,了解到螢火蟲生長過程,此外透過客語教學,達到深耕客家文化。今年度有來至台南、高雄各地的民眾,也有參與2至3次的民眾,每人皆說參與這種擁有文化生態教育體驗課程,收穫良多,也會向周遭朋友多介紹六堆園區之美。

本次活動課程提到許多傳統客庄的環境,課程加入了許多老照片,讓民眾透過新舊照片對照,更能體會到環境變遷的過程,另透過實際進入園區看閃爍的火焰蟲,讓民眾直呼,環境維護不易,在夜觀活動中解說人員也持續引導民眾先閉上眼睛,讓眼睛適應黑暗,減少民眾對於夜晚的害怕,最後聚集在教室內觀察火焰蟲活體,透過一整系列課程傳遞客家人友善環境的概念。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六堆園區後續將有特色露營體驗體驗及秋收祭等一系列盛大的活動,是親子家庭不可錯過的戶外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可至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官網或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團查詢相關活動資訊。

《詳全文》

苗栗火車頭園區即將完工 客委會明年預算增加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推動經費

客家委員會及所屬113年度歲出預算案計編列41億餘元,較112年度法定預算43億餘元,減少2億元,約6.4%,主要是增加社會發展計畫1億餘元、基本需求經費2,492萬餘元及減少公共建設計畫4億餘元、科技發展計畫117萬元所致。

有關預算減少部分,苗栗火車頭園區預計於112年12月完工,113年度「火車頭園區建置計畫」編列1億餘元,較112年度法定預算數6億餘元,減少4億餘元;另經常門預算增加,主要係配合「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增加相關預算,以及「客家-文化傳薪‧接軌國際亮點計畫」預算成長。

本會113年度「重要社會發展計畫」共計編列28億餘元,包括:「客家族群主流化發展計畫」1億餘元、「客家語言深植計畫」7億餘元、「客家藝文發展計畫」3億餘元、「客家傳播行銷計畫」11億餘元、「客家-文化傳薪‧接軌國際亮點計畫」3億餘元、「客庄創生及環境營造計畫」經常門部分1億餘元。

《詳全文》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消保Q&A】遭到假藉檢查瓦斯安全名義,推銷瓦斯防爆器等設備後,可以要求退貨?」宣導資訊

一、業者到府推銷屬於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所稱之「訪問交易」,消費者有七日猶豫期。您可以在收到商品後的七天之內,退回商品或用書面通知廠商解除買賣契約,不需要說明任何退貨的理由,也不需負擔任何費用。

二、提醒您,收到商品當日並不計算在七日之內,而您在退商品或以書面通知書通知廠商解除買賣契約時,最好是以雙掛號郵寄或存證信函的方式寄發,以減少爭議。

三、解除契約後,您可直接向廠商請求退還已經付出的金額。

《詳全文》

地方活動

2023桃園客家流行音樂節 眾星雲集 接力開唱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今年9月桃園將迎來一場飽含客家風味的音樂盛宴—「2023桃園客家流行音樂節」,預定於9月16日及9月17日兩日,在陽光劇場盛大登場。此次音樂節將不僅僅是一場音樂演出,更是一場客家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精彩碰撞,為觀眾帶來全新體驗。

此次邀集金曲雙語歌后-彭佳慧、人氣組合-玖壹壹、人氣女團-AKB48 Team TP、DJ周立銘MDD、神棍樂團、粹垢、VUIZE王鍾惟、陳瑋儒、林沛蕎等海內外共14組演出者接力開唱。

首日由知名DJ周立銘MDD的DJ秀拉開序幕,演出remix多首客語歌曲外,並與曾獲得桃園縣文藝創作獎、台灣詩學小詩獎⋯等多項文學獎的詩人葉莎跨界合作,搭配現場視訊效果,融合東西方聽覺與視覺藝術,展現客家流行音樂的當代、未來感。秉持著原創精神與態度的客式搖滾團體-粹垢與金曲獎最佳樂團獎入圍的神棍樂團將引爆舞台,讓觀眾親身感受客式搖滾的魅力。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16日絕不能錯過的是由本土天團玖壹壹擔任壓軸表演,並將與人氣女團AKB48 Team TP合作限定舞台。17日壓軸演出非「金曲歌后」彭佳慧莫屬,現場除了演唱客語歌曲外,也將帶來招牌經典歌曲,邀請民眾一同沉浸音樂世界。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2023桃園客家流行音樂節」集結了各種音樂風格,將客家文化與現代音樂相結合,呈現出獨特的音樂體驗;另融合科技元素,特別設置5G互動遊戲區域,觀眾可透過手機參與獨特的互動體驗,以及有機會獲得限量LED閃光扇作為紀念。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歡迎大家一起共襄盛舉,以流行音樂的角度,看見不同的客家文化與客家音樂,將「客家」藉由音樂推向更廣泛的舞台,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這個文化,也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詳情請至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詳全文》

親子大地遊戲【HAKKA 冒險搞頭王】要來囉!

主辦單位: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一、活動名稱:親子大地遊戲 Hakka冒險搞頭王。

二、活動日期:9月16日。

三、活動時間:9:00-17:00。

四、活動地點:臺中市大里區東湖公園。

五、活動簡介:

(一) 「親子大地遊戲~HAKKA冒險搞頭王~」活動將客家文化融入活動主核心,新創設計遊戲人物與關卡,通過遊戲形式激發民眾參與熱度,讓大小朋友認識、感受客家文化魅力,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連結與客家文化推廣,活動寓教於樂、向下扎根學習。

(二) 活動邀請YOYO帶動唱、萬豐國小戰鼓隊、大里幼兒園、少女卡拉樂團等表演團體帶來精彩的演出;另外還有巨型親子闖關遊戲、角色人偶遊行、大型故事書拍照打卡、氣墊遊樂園、客家產業市集、手作DIY、客家服飾體驗等豐富內容,以多元有趣的沉浸式體驗,讓民眾一同探索充滿樂趣的嶄新客家風貌。

(三) 9月開學季也不無聊!週六活動提供民眾全家出遊的好所在,歡迎臺中市民、外縣市或喜愛客家文化的朋友們一同前往共襄盛舉!

六、活動資訊網址:FB粉絲專頁「聽看臺中客」https://reurl.cc/2LXqxv

《詳全文》

112年度客話講故事系列活動-第3梯次開始報名囉!

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文化中心的假日故事時間又來了!!!邀請細人仔同阿公、阿婆、阿爸、阿姆共下來聽故事、講客話、玩客家,活動免費參加,還有驚喜好禮,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https://reurl.cc/Eok94A!!

#本梯次開放報名

場次:9/3 (日)、9/10 (日)、9/16 (六)、9/17 (日)。

時間:10:00-11:30。

地點:屏東縣客家文化中心1樓故事屋(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龍門路97號)。

名額有限、好禮有限、歡樂驚喜大無限!!!

※各場次開放報名至活動前1日12:00止(額滿將提前關閉)。

 

相關附件

《詳全文》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