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782期 │ 發行日期:2023年3月24日

本期主題

龍潭人保衛家鄉的光榮代號 「七十三公」忠義廟春祭大典傳承客家忠義精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3月19日前往桃園市龍潭區,代表主任委員楊長鎮出席「七十三公忠義廟春祭大典暨閹雞比賽活動」,向1895年「乙未保台戰爭」壯烈犧牲的七十三名客家先烈致敬,並期盼眾人傳承客家先民保鄉衛土的忠義精神。.....

《詳全文》

本期主題

龍潭人保衛家鄉的光榮代號 「七十三公」忠義廟春祭大典傳承客家忠義精神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3月19日前往桃園市龍潭區,代表主任委員楊長鎮出席「七十三公忠義廟春祭大典暨閹雞比賽活動」,向1895年「乙未保台戰爭」壯烈犧牲的七十三名客家先烈致敬,並期盼眾人傳承客家先民保鄉衛土的忠義精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龍潭七十三公忠義廟每年皆為先烈舉行春祭大典,周副主委表示,1895年乙未戰爭時,龍潭抗日義軍犧牲奮戰、保衛鄉土,這場戰爭除了客家人,包括河洛人及原住民族等所有族群都有參與,大家團結一心,共同保衛台灣,透過七十三公忠義廟的年度祭典活動,讓龍潭子弟瞭解這段歷史記憶,也期盼眾人能傳承客家先民保鄉衛土的忠義精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日祭典首先由客家武術及鼓藝表演輪番上陣,展現義民精神風範,客家獅陣接著演出熱鬧迎賓。周副主委、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局長林昭賢、立法委員呂玉玲及湯蕙禎等人一同循古禮向七十三公行三獻禮,場面莊嚴隆重。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龍潭七十三公忠義廟於民國62年,由客家烈士後代發起興建,為紀念1895年龍潭抗日義軍領袖胡嘉猷所率領的七十三名客家先烈,每年皆為先烈舉行春祭(青年節前一星期日)、中元義民節(農曆7月20日)、秋祭(光復節前一個星期日)等三大祭典來緬懷義勇客家先烈。1895年日軍接收台灣之初,引發臺灣各地抗日行動,紛紛組成義勇軍保衛自己的家園,其中又以客家族群作為主力,成為臺灣史上最為壯烈的乙未保台戰爭。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委會表示,「七十三公」是龍潭人保衛家鄉的光榮的代號。為讓更多人來了解龍潭過去發生的歷史故事,除保存七十三公忠義廟硬體更好外,也盼望藉由大家的共同努力,把歷史的記憶客家忠義精神、語言、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新聞快報

真正的力量來自勇敢、堅持與溫柔!客家親子劇《雨馬》

《雨馬》是客家委員會聯手紙風車劇團於2021年推出客家親子劇,也是全臺最巨大的機械行動裝置藝術,深受海內外觀眾喜愛,3月17日至19日前進新竹高鐵前站廣場演出,讓民眾現場感受《雨馬》帶來的「勇敢、堅持、溫柔」。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在大小朋友的殷切期盼下,《雨馬》首次來到新竹演出,周副主委表示,《雨馬》是客委會跟小野老師第一次透過繪本合作的方式,將客家語言和文化融入故事中,以舞臺劇的形式,讓孩子可以看戲學客語,客委會近幾年也積極尋求跟臺灣作家合作,希望透過文學轉譯為戲劇或舞臺劇,讓更多人都能欣賞,如同去年與公視合作的電視劇《茶金》,也獲得廣大迴響。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周副主委說,客委會也特別舉辦搶先體驗場,邀請住在距離竹北市比較遠,包括來自北埔、峨眉、寶山等鄉鎮的孩子,搶先感受10公尺4層樓高的雨馬的魅力。他也特別引用《雨馬》裡的一句話,獻給所有臺灣的孩子,「真正的力量,來自我們的勇敢、堅持和溫柔」,希望大家今天都能親自感受到。

對於《雨馬》能夠在新竹縣演出,小野老師表示,《雨馬》這齣劇象徵族群之間的融合與相互理解,並帶出客家人的現代精神和堅強形象,對於客家兒童音樂劇能回到客家庄演出,是件令人感動的事。紙風車劇團成立的目的就是帶給小朋友歡笑和快樂,希望可以透過此劇獻給全世界的小孩,一起克服難關,共同迎接平安、美好的未來。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雨馬》結合歌舞、特技、火舞特效,透過豐富的視覺體驗,帶領孩子認識與學習客家語言文化。10公尺四層樓高藍染雨馬,行走間,眼睛開闔,張嘴噴氣,馬頭上下伸展,背上的彩虹鬃毛隨風飄蕩顧盼生姿。每每巡演結束總有小朋友問說:「下次什麼時候還可以再親眼見到雨馬?」,客委會與紙風車劇團花了長時間的準備,這次睽違半年,再次完成孩子的心願,透過《雨馬》為全臺灣的孩子祈福。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共下坐車·行尞客家」計程車共乘服務啟動

苗栗境內首條計程車共乘路線「臺灣客家文化館-臺鐵豐富站(高鐵苗栗站)」,3月20日於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行啟動通車儀式正式營運。由苗栗縣政府副縣長鄧桂菊、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交通部公路總局主任秘書林義勝率領新竹區監理所所長吳季娟及苗栗監理站站長蘇淑賢、銅鑼鄉鄉長謝昌年、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探採事業部環保室主任黃國釗、臺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觀光暨銷售中心施憲棋、臺灣客家八音戲曲推廣中心執行長林姿嫻、臺灣大車隊新竹分公司副理向靖綸與在地合作巨翔機車行負責人古松沐先生「共下坐車·行尞客家」,一同坐上共乘計程車抵達臺灣客家文化館站,開啟公共運輸促進客家文化觀光產業邁向嶄新的里程碑,希望提供遊客經濟實惠又便利的交通運具選擇,吸引更多遊客到訪認識客家。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新竹區監理所苗栗監理站站長蘇淑賢表示,臺灣客家文化館地處位於銅鑼科學園區內,缺乏大眾交通接駁,為提升地區交通便利與觀光發展,由苗栗監理站協調轄區計程車隊、臺鐵豐富站與客委會客發中心攜手規劃「臺灣客家文化館-臺鐵豐富站(高鐵苗栗站)」計程車共乘路線。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委會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感謝新竹區監理所所長吳季娟及苗栗監理站站長蘇淑賢大力支持,中心之前已特別洽商巨翔機車行合作租車優惠及銅鑼鄉公所免費接駁社區巴士特別增加本館站點外,現再增加計程車共乘服務,接駁臺鐵豐富站(高鐵苗栗站)遊客直達本館,提供更多元的交通服務。客發中心一直不斷的透過在地結合合作共好,桐花季即將到來,大家可以踴躍預約計程車共乘服務,「共下坐車.行尞客家」,前來臺灣客家文化館及附近景點賞桐花及參與各項活動,感受客庄之美。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民眾可於共乘計程車前車窗辨識共乘標誌,路程約23公里,行駛時間約30分鐘,車資以苗栗縣計程車費率計算分攤原則,單趟車資1人650元至4人搭乘每人160元不等方式計費,越多人搭乘車資越便宜,共享車資,節能減碳又可省荷包,另可享有多重優惠,遊客可於高鐵苗栗站遊客服務中心或共乘計程車上索取宣傳摺頁並由駕駛蓋章後,得享臺灣客家文化館消費享95折、Facebook打卡送好禮及3D好客劇場享優待票價。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臺灣客家文化館-臺鐵豐富站(高鐵苗栗站)」計程車共乘路線,現由臺灣大車隊新竹分公司營運服務,計程車共乘專屬站牌及站位分別設置於臺灣客家文化館入口大門道路旁及臺鐵豐富站入口大門排班計乘車處。遊客週一至週五可撥打臺灣大車隊共乘預約專線「03-6672468」並提前1日預約,週六日及國定假日行程請於平日撥打專線預約,歡迎大家利用搭乘,至臺灣客家文化館看展覽、賞桐花、飲茶、做公益…等等。詳細交通資訊可上臺灣客家文化館官方網站https://reurl.cc/xlp4YZ 搜尋。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名廚阿發師分享 從半成品打造國宴手路菜 台三線店家交流 創新客家美食印象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把客家文化變成美食,吃進心裡!3月21日下午第2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於桃園市龍潭區武德殿,舉辦「跨界飲食文化實驗計畫」第一堂交流塾課程,邀請到國宴主廚阿發師(施建發)、台灣美食技術交流協會理事長徐仲,與台三線上近30間知名餐飲業者,分享阿發師從豐富多變的廚藝生涯如何切入創新。課程以「當代的辦桌思維」為核心,談組織營運餐廳、也談將手路菜「量化成高品質半成品」,以及有效「提升餐飲人力效率」,希望透過這次藝術季的「藝術季廚房-交流塾課程」,讓國內外的朋友們,在今年6月24日至8月27日的第2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期間,從多元客家好味緒中,愛上台三線客家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天的課程從阿發師的豐富外燴經驗中,分享他如何小處著手從「租借桌椅餐盤到歸還」、「水電火力配置」、「舞台燈光」,到大的問題「辦桌的『水腳』人力緊缺」、「找合適工廠量化出高品質手路菜半成品」等,這些他一步又一步邁向辦桌「國宴廚神」的餐飲撇步,令全場名店業主,感到受益良多之外,更是對阿發師的經驗談,感到驚艷不已。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阿發師也在現場,向大家展示,如何火速準備出「量產手路菜」,又能兼顧視覺和味覺的佳餚,像是推出煙燻「油魚子」、香魚燒蛋捲、酸梅漬蘿蔔球、甜丹桂牛杙仔、花生粉炸湯圓、三代同堂(新鮮白蘿蔔、蘿蔔乾、老蘿蔔乾)雞湯,不僅品相好,又美味!店家們也訝異,「這些餐點原料居然是冷凍的半成品?!」、「吃起來感覺食材好新鮮!」,阿發師不藏私地說,「這些菜餚大部分食材,都是事前已煮好,再進行冷凍,等到活動開始時再解凍加熱,卻仍能保持食材新鮮風味,就是要顛覆外界對於「冷凍食品不新鮮」的觀念」,而自己也會有效利用「半成品」的妥善製備與品質把關,保證辦桌產品品質、食材成本都更加穩定,這些都是對於食材的充分認識和堅持,才能做出的變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天參與交流課程的店家有「亨味食堂&內灣圓樓人文客家餐廳」、「閲過山區有機書店」、「牡丹黑糖糕商行」、「環湖驛棧美食」、「香味鮮食堂」、「鼎底窩好食事」、「丁廚房」、「東風南喃甜點」、「喆娟夢田民宿餐廳」、「今日朝食」、「Ice8 愛吧義式手工冰品專賣店」、「或者新州屋」、「哆哆食坊」、「天使珍珠(布萊恩食品手作坊)」、「鄉巴佬手作舖」、「福樂麵店」、「木黃山田低碳工作室」、「星光流域」、「陳家古早味」、「李有福品牌」、「新竹或者」、「一人食堂」、「悅鄉田園」、「新福飲食店」等,交流過程中,每位店家代表都十分踴躍提問及交流,更不吝於分享所屬餐廳的營運經驗,互動過程十分精采。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徐仲表示,今天的課程以及未來的4堂課程,目的都是希望藉由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期間,從飲食切入客家文化,展現出當代生活狀態和期待,歡迎好奇客家飲食文化的所有大眾,屆時可以參與藝術季,在台三線沿線各鄉鎮尋找多元精彩的客家飲食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最後,第2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飲食團隊表示,今天的第一堂「交流塾」課程後,陸續將於4/11(二)下午一點半,在苗栗三灣鄉公所3樓會議室舉辦第二堂,由徐仲和大家聊「客家料理當代思維」、4/25(二)下午一點半,在苗栗南庄鄉公所3樓會議室,由Solo Pasta主廚王嘉平,談「科學化思考廚藝創新」、5/16(二)下午一點半,在台中客家樂活園區樂活學習館3-2研習教室,和徐仲一起聊如何調配「客家醬油味」以及暫定於9/11(一)在新竹橫山晌午粄食,由郭麗津和大家談「台東慢食節」的經驗。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行政院「吸納優質人才來臺工作及生活」宣導資訊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線上遊戲契約規範增訂應公布機會中獎商品或活動中獎機率之規定」宣導資訊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地方活動

台灣燈會客家伶俐氣質,同時獲國際繆思創意大獎鉑金獎與金獎肯定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臺北市政府客委會參與今年台灣燈會在台北源展區-客家燈區展出,首度以客家詩歌為策展發想,一舉榮獲2023國際繆思創意大獎(MUSE Creative Awards)「文化活動」項目鉑金獎及「藝術活動」項目金獎兩大獎項的殊榮,向國內外展現客家「伶俐氣質」之美。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繆思獎(MUSE Awards)是由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s,IAA)所舉辦的國際性大賽,是全球創意設計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獎項之一,臺北市政府客委會徐世勲主任委員表示,這是台灣首次以客家詩歌作為燈區策展概念,主要以文學詩歌、結合傳統花燈藝術與文化,輔以現代光影多媒體科技詮釋城市客家人氣質,能獲得繆思創意大獎最高榮譽鉑金獎,代表客家文化的深度內涵是被肯定的,同時經此殊榮,客家的能見度也能大幅向上提升。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燈區由策展人鍾永豐、邱誌勇以「伶俐」詮釋台北城市中隱藏的客家氣質,策展人表示,當客家人從農村進入城市生活後,傳統建築、音樂、語言、衣著等生活習慣也許已式微於現代社會,但是承襲父輩母輩面對生活的堅毅精神,多工處理家族、農務與人際關係的俐落幹練,使得客家文化中隱含著一種可名之為「伶俐」的特質,也蘊含在現代客家美學之中。本次燈區展示也加入了AR體驗讓參觀民眾可以一起跟作品互動,讓大家從更豐富多元的角度感受客家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徐世勲主任委員也表示,本次客家燈飾作品是以客家女詩人杜潘芳格、張芳慈、利玉芳的詩作結合羅思容等客籍歌手的歌聲,透過藝術家們的巧思轉化成藝術燈作與互動作品,連接了現代與傳統生活,展現過去與現代客家女性堅毅的個性,創作〈客家氣質。伶俐〉主題燈區。目前包括大型藝術燈作《島上的女人樹》在內的各作品,已經於燈會結束後移展至全台各地,其中部分已移展至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民眾可至該地欣賞,再次認識這些蘊含客家文學之美的設計。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傳唱客家山歌 不唱山歌心不開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重新編曲客家山歌教學示範帶及廣播檔,自即日起正式上線,歡迎客家鄉親或一般市民朋友、學生或老師前往新北市客家文化典藏資料庫網站下載練唱,一同傳唱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客家先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客家人長期生活中積澱的寶貴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標誌。北臺灣的客家山歌以【老山歌】、【山歌子】、【平板】三種山歌最為普遍,曲調更有「九腔十八調」之眾,豐富而多元。題材包括了勞動歌、勸世歌、行業歌、耍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生活歌、兒歌和猜調、小調、竹板歌等等。客家山歌更是維繫客家人共同記憶與情感,凝聚家人意志的途徑之一。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事務局111年重新編曲客家山歌教學示範教材3首,含客家山歌老山歌曲調(謝其國老師作詞)、客家山歌平板曲調(古詞)及客語童謠(來去新北市)等;今(112)年重新編曲4首,含客家山歌子曲調《少年讀書愛用心》、客家平板曲調《好好做事好將來》、客家小調《桃花開》及傳統歌謠《挑擔歌》等4首歌謠等,製作音樂帶及kala伴奏帶,曲風兼具傳統與創新元素,歌詞兼具勵志與客家精神,適合小朋有到年長鄉親不同的喜好與習慣;客家事務局2年來已完成【老山歌】、【山歌子】、【平板】三種山歌重新編曲推廣。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另為型塑此4首客家山歌成為本市客家族群新符碼,教材無償提供市境內幼兒園、國中小、高中學生及客屬社團教學使用,並擇定重要活動中邀集市民朋有千人或萬人合唱,展現客家鄉親大團結,以及血濃於水的情感。

除此之外,俟民眾練習成熟成為共同語言後,將規劃小型活動或競賽,讓辛苦練習的鄉親有「秀客家」的平台與機會,展現傳唱客家山歌的驕傲與自尊。希望透過客家山歌的傳唱,更體現客家文化內涵,以及歌詞的優美,讓客語一代一代的傳下去,源遠流長。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聯結網頁:新北市客家文化典藏資料庫網站(數位館-首頁-音樂戲劇-客語廣播-112年客語教學廣播,網址:https://reurl.cc/gZevQR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112年度山城客庄傳習中心系列課程開課啦!

主辦單位: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為推廣客家文化特色及了解地方歷史,於臺中客家樂活園區開設豐富多元的系列課程,歡迎大家來參加。

1.開設課程:客語養生太極拳班、共下尞客家、客語布袋戲夏令營、客語桌遊師培班、客語桌遊普通班、客語師傅話班、高級客語認證班及大茅埔的記憶等。(以上皆以客語授課為主)。

2.課程費用:全程免費。

3.招生對象:對客家文化有興趣之民眾皆可報名參加,若為公教人員,將依實際上課時數核發終身學習時數。

4.報名方式 (請擇一):

(1)線上報名:請報名者填寫Google表單,表單連結:https://reurl.cc/KMdk9y

(2)傳真報名:請填妥報名表以傳真至(04)-25260735,並以電話確認完成報名手續,報名確認專線(04)2228-9111*52110涂小姐。

4.上課時間與地點:臺中市東勢區圓樓街1號(臺中客家樂活園區-山城客庄傳習中心)。

5.報名期程:即日起報名,歡迎隨時加入。

 

相關附件

《詳全文》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