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期 │ 發行日期:2023年2月10日
「2023 臺灣燈會在臺北-來臺北作客」開燈儀式 驚喜融合客家文學與燈光的在地文化饗宴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2月5日陪同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前往國父紀念館參加「2023 臺灣燈會在臺北-來臺北作客」開燈儀式,2023年是23來臺灣燈會重新回到臺北市,中央展區設有一座主燈-「玉兔壯彩」、三座副燈以及六大多元主題燈區。.....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2月5日陪同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前往國父紀念館參加「2023 臺灣燈會在臺北-來臺北作客」開燈儀式,2023年是23來臺灣燈會重新回到臺北市,中央展區設有一座主燈-「玉兔壯彩」、三座副燈以及六大多元主題燈區。
蔡英文總統表示,臺灣燈會從2001年起,走出臺北輪流到全台各縣市舉行,把資源帶到每一個城市帶動地方發展,這麼多年來,已看到臺灣燈會在每個縣市,都結合了在地文化特色,展現當地獨特歷史與魅力,吸引許多國際觀光客來臺,臺灣燈會經多年努力,已經被打造成為行銷臺灣的重要品牌。
今年的主燈-「玉兔壯彩」是睽違4年後,再度回歸值年生肖造型,由藝術家李明道操刀,首創高達22公尺的 Robot造型科技玉兔主燈,並邀請奧運金牌選手郭婞淳透過臉部動作捕捉技術,為玉兔增添生動表情,並搭配金曲音樂人陳建騏創作主題音樂,自由變換多套精彩表演。
另,三座副燈則分別由燈藝師藍永旗取材臺灣常民信仰,結合傳統技藝與機械展演,以「蟠龍獻瑞」致敬千禧年台灣燈會九龍燈意象;「從心出發」由燈藝師黃文全以臺灣造型為基座,藍鵲家族佇立於大樹頂端,一顆滿懷感恩的心致謝疫情期間辛勞的醫護人員;「躍動未來」則由藝術家莊普取樣諸多建築外觀,以數位科技0與1為創作元素,打造有別以往傳統花燈形式的科技作品。
其中今年於源展區展出之客家作品係以「伶俐」為策展主題,著重於以文學詩歌、結合傳統花燈藝術與文化,輔以現代光影多媒體科技詮釋城市客家人氣質,其中最吸睛的大型燈飾為〈島上的女人樹〉,以傳統花燈呈現,詮釋知名客家女詩人杜潘芳格的代表作品〈相思樹〉,另也於活動期間邀請彭佳慧、黃連煜、羅文裕、生祥樂隊等重量級的客家音樂人進行53場客家展演節目,並於光雕秀中融入客家圖騰及音樂文化等客家元素。
為提供客庄居民開放式公共活動空間,提升社區互動及凝聚性,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2月8日代表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前往竹北市博愛籃球場,出席「公29公園博愛風雨球場」開工祈福儀式,盼未來球場完工能提昇客庄居民運動休閒的風氣,並讓居民享有不受天候影響的優質生活空間及休閒運動環境。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2月4日前往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參加「2023臺中東勢新丁粄節」活動,新丁粄象徵的是對新生命的祝福,並與聚落鄉親分享喜悅,用一整個村子的愛陪伴孩子長大,歡迎社區又增加了一位新成員。
范副主委表示,臺中新丁粄節富有豐富多元的文化特色和內涵,提倡性別平等、鼓勵生育是新丁粄節的核心精神,「求子儀式」更是新丁粄節的重頭戲,現代講求兩性平等觀念,男孩、女孩都是寶,希望透過活動破除傳統觀念認為女性不可參與祭典的迷思,也藉以宣導性別平等觀念。
臺中東勢新丁粄節不但保留傳統原汁原味的鬪粄比賽,並且延續去年廣受好評的愛心義賣,將「新丁粄【𣛮】(changˋ)木提禮盒」與《掌聲想起 鳳飛飛》紀念專書贈予社福團體義賣,並將於2月5日規劃捐血活動,歡迎民眾為社會注入「新血」,可獲贈臺中市大安區「金磚」平安米。
今年規劃一連兩日熱鬧精彩的系列活動,園區展館展示120斤超級新丁粄龜粄與桃粄象徵性別平等,並於晚間分送給現場民眾;還有求文昌、哈客舞青春、Chill山城夜、新丁Night Show等系列活動,邀請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劉劭希、吉那罐子、FEniX、高爾宣等藝人登台演出,活動場域包含園區、臺中客家故事館、東勢文化街區等共規劃180個活動攤位,有社區成長教室、DIY體驗、客家美食、農特產品、手工藝品等,展現客庄在地產業的多元性。
今日活動由身聲劇場等26組特色踩街團隊磅礡登場,開幕式特別邀請到中信兄弟啦啦隊,一同分享活動榮耀,由臺中市副市長王育敏帶領市府團隊與現場來賓切開120斤超級新丁粄龜粄與桃粄(千金粄),為活動帶來高潮,並體驗新丁粄節客製化的大型扭蛋機,好玩又驚喜,歡迎全國民眾「正月半」來東勢共度愉快的新丁粄節。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2月4日晚間前往苗栗市河濱公園參加「民俗踩街暨𪹚龍之夜」活動,「𪹚」在客家話中是「炸」的意思,鄉親在神龍舞動時燃放鞭炮,祈願風調雨順、合境平安,「苗栗𪹚龍」從迎龍慶典演變而來,現已成為年節期間極具代表客家傳統文化及創新趣味的活動。
范副主委表示,苗栗𪹚龍是客家庄非常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這個帶有獨特而神祕的客庄龍神信仰,原屬於民間極為特殊的元宵民俗節慶文化活動。希望透過活動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的信仰與精神,也鼓勵大家既然來到客庄,不妨多用客語交流,用客語傳遞客家文化的美麗。
今日的𪹚龍之夜,除了9尾祥龍輪番上陣接受炮陣洗禮,現場還有霹靂𪹚龍、親子舞龍體驗,讓民眾擔任一日龍隊,感受神龍的重量與祝福。另外,活動也邀請到來自臺中知名的「威勁龍獅武術戰鼓團」,帶來「金龍躍貓裏 精彩二十五」夜光龍表演,結合聲光、特效等藝術,呈現夜光龍精緻優雅、充滿美麗姿態的龍城映像,並搭配六支大旗一同揮舞搖動,場面相當壯觀並震撼人心。轉場表演則邀請世新大學啦啦隊,混合爵士舞蹈、現代舞、流行街舞及炫麗技巧,在客家鄉親的面前,盡情展現啦啦隊的青春與活力。
最後的壓軸重頭戲是由去年演出精彩火龍秀、大獲好評的「即將成真火舞團」,為迎向25週年的苗栗𪹚龍帶來震撼的「𪹚龍25龍飛鳳舞」秀,以龍鳳呈祥、浴火鳳凰的炫目演出,帶來精采奪目的表演。如此豐富而傳奇的地方文化特色活動,在傳承百年歷史之餘,躋身成為「南蜂炮、北天燈、中𪹚龍、東寒單」的臺灣四大元宵慶典之一,也是臺灣瘋元宵地方特色節慶活動代表之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指導,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辦理的「金兔迎春‧共下迎元宵」活動,正式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與大家見面了!為熱鬧歡慶元宵節,本次在客家文化中心1樓佈置了多處精彩的元宵打卡點,有兔兔燈籠牆、福兔迎客區、揣令子燈區等,其中,最大亮點是在入口處有一座高達1米8的《福氣金兔》將於週六 (2月4日)重磅登場和大家見面!充滿濃濃元宵氛圍的客家公園,熱情邀請大家共下來迎元宵!
新年‧兔年‧元宵節
客家人的過年,從年二十九拜天公,三十暗晡吃團圓飯,年初一拜神,直到正月半吃粄圓才算過完。正月十五元宵節,客語稱為「正月半」,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也代表春節即將結束。從年三十到正月半,傳統上全家會聚在一起過年節,客家俚諺「月半大過年」,顯示客家人對正月半的重視,會在元宵節這天全家聚在一起食粄圓、揣令子、擎燈籠。
2023年是兔年,配合元宵節,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規劃了多場的金兔迎春系列活動,包括正在如火如荼展開的《蓋下兔年祝福印記》錢兔紀念戳章、《許下你的錢兔願望》打卡活動、《節日盡好尞》繪本寫春聯活動,還有元宵當天將辦理《正月半金兔粄圓》手作DIY課程,多場豐富精彩的元宵活動,就是為了讓大家有個豐富開心的元宵節!本次最大亮點是在文化中心入口處,有一隻高達1米八的《福氣金兔》,金光閃閃的大兔子手捧著一個聚寶盆,除了呼應今年兔年的喜悅之外,也象徵了財富增長的希望,邀請大小朋友一起向聚寶盆投擲下一枚硬幣,快快許下自己的新年財富願望吧!
元宵節充滿喜氣,有燈籠、猜燈謎、湯圓等元素,兔子是長耳朵、紅眼睛、白白胖胖、毛茸茸、可愛溫順、愛吃紅蘿蔔。猜猜看!熱鬧滾滾的客家公園現在有多少隻兔子?公園的吉祥物-福氣金兔,符合了上述多少項特徵?歡迎趁著正月還沒結束的2月,快來客家公園遶尞尋找《福氣金兔》一起拍照、打卡。更多活動訊息,請上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官網或搜尋Facebook「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粉絲專頁。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今年的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滿滿的客家元素就在不經意的細節裡,如同客家文化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一般隨處可見,不但在燈區燈飾作品裝置中能看到,展區內精采豐富的藝文表演節目,包括位於松菸源展區的多元舞台及101水舞廣場屬未來展區的光源舞台,都將讓觀眾看見客家表演藝術的多元化面貌,歡迎大家在燈會活動期間前往欣賞。
松菸源展區除了〈客家氣質。伶俐〉主題燈飾作品展出,在入口小徑、木棧道等多件作品皆有結合臺北市政府客委會歷年發行的客家歌曲共同呈現,如「島上的女人樹」結合謝宇威歌曲<二崎>、「都市裡的印花布」結合劉榮昌歌曲<來散步>、「共響的月光」結合羅思容歌曲<月華>、「水是銀河 土地是光」結合整張《漂移》專輯,環湖光環境裝置結合黃瑋傑歌曲<就來跳舞>等,徹底展現本區以客家詩、歌作為作品文化底蘊的設計。而在多元舞台的規劃則是以臺北客鄉、臺北新原鄉為題,客家展演節目加入臺北客莊音樂影像故事及當代客家表演藝術等主題性節目,並邀請熟諳客語之主持人於活動現場以生動活潑之客、華語穿插方式,讓整個燈區隨處可(聽)見客家語言文化,推廣客家多元表演藝術產業。本區客家表演節目共38場,除特別規劃於2/1開場日第1場及2/19閉場日最終場以多元共演方式突顯本區特色,分別邀請黃連煜、謝宇威、楊淑喻、賴予喬等金曲歌王、歌后演繹當代客家流行音樂;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等重量級客家傳統大戲表演團隊則將讓觀眾照見時光流轉,保存客家歷史的光彩;來自日本的OKi Kano加納沖、馬來西亞的The Frankie Sixes、聖露西亞的韋喆等將與燈會觀眾以音樂交流,共同感受臺北城元宵佳節魚躍龍舞的歡樂氣氛;此外,黃瑋傑feat.卓亞麥、邱淑蟬feat.達卡鬧等精彩的客原音樂人共演,客原音樂人一起創作一起演出,音樂融合了一切,將呈現不同以往的燈會多元音樂文化。
而在未來展區也有客家的蹤影!副燈「台北NEXT!」由北市府市政大樓擔綱光雕展演主角,光雕秀以流動的人車,詮釋台北的持續進步,展現未來近在眼前、現在就是未來,Now and Next!而光雕秀中特別融入金曲獎得主客籍音樂人吉那罐子-楊淑喻所演唱的客家音樂「買一把幸福」,這首歌出自臺北市政府客委會109年出版的同名客家音樂專輯,以市場為主題尋找移居臺北的客家人的生活脈絡,呈現臺北移居城市的多元風貌。同時在未來展區北市府主舞台-光源舞台安排了客家展演節目15場,以彭佳慧、黃連煜、羅文裕、生祥樂隊等重量級的客家音樂人為主軸,搭配客家年輕世代跨界共演及來自日本、馬來西亞國際音樂團隊之交流演出,將讓更多民眾看到客家音樂驚人的厚實力。
更多客家音樂節目資訊歡迎查詢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活動官網展演資訊。
【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多元舞台】表演資訊
演出日期:2月1日(三)~2月19日(日)。
演出時間:平日(週一至週四,每日4場):15:00/17:00/19:00/21:00。
假日(週五至週日,每日5場):13:00/15:00/17:00/19:00/21:00。
演出地點:源燈區-松菸1號倉庫(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光源舞台】表演資訊
演出時間:
2/1(三)至2/5 (日)每日5場 17:30/18:30/19:30/20:30/21:30。
2/6(一)至2/19(日)每日6場 16:30/17:30/18:30/19:30/20:30/21:30。
演出地點:101大樓旁-信義21號廣場(水舞廣場)。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2023戀戀魯冰花」 歡迎大家來尞!
活動日期:2月19日至2月28日。
活動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活動地點:
1.大北坑展區:三水水土保持戶外教室停車場(桃園市龍潭區三水里大北坑街1998巷8號)。
2.三和展區:和窯文創園區(桃園市龍潭區三和里龍新路三和段1060巷)。
活動內容:
除了觀賞金黃魯冰花海,活動假日期間有客庄音樂表演活動、小農市集、客庄小旅行及農事體驗等,邀請民眾前來參與多元豐富的活動,體驗客庄文化。
詳情請至2023戀戀魯冰花活動官網(https://reurl.cc/OExLMR)查詢,也可至臉書搜尋「大北坑休閒農業區-戀戀魯冰花」追蹤活動最新消息喔!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民政處
演出劇名:《母女情》
演出時間:3月4日(六) 15:00–16:00。
演出地點:羅東文化工場文化客廳。
團隊介紹:
「紫園戲劇坊」,是由一群對宜蘭地區的戲曲文化保存有想法的年輕人共同努力下成立,並由文化部指定北管音樂保存者─邱火榮藝師擔任藝術顧問及指導,結合客家戲與北管亂彈戲,用以戲帶功的概念培育人才,為目前縣內唯一的客家戲職業劇團。
劇情內容:
湘靈與母親兩人相依為命,母親年老身體一日不比一日,乖巧的湘靈每日到街上販賣母親所作的菜粄來維持家計,不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湘靈一如往常上街販賣粄。王慶生庄內山賊作亂,熱心王慶生組織莊內村民,一同打擊山賊,平定山賊之時,誤殺販賣菜粄的湘靈,眼見平定山賊要緊,慶生追趕而去。湘靈失血過多,死在路邊,好心村長所見,將湘靈屍首埋在榕樹下。慶生回轉要救回湘靈,卻不見湘靈,就此回鄉。一場風波就此而起,心有不甘的湘靈尋找慶生報仇,最後靠著湘靈的娘親親情感化,榕樹公渡化湘靈,慶生也答應湘靈,會好好照顧湘靈的母親,一場風波才得以就此平息。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一.計畫目的:臺南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為配合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深根服務計畫,營造母語社區與公共領域客語學習環境,並增加民眾使用客語之意願與能力,特訂定本計畫。
二.補助對象:領有客家委員會客語薪傳師證書,並於本市開設客家語言文化相關課程者為優先。
三.補助項目:
(一)認證班:提升公教人員以客語提供公共服務之能力,或輔導民眾增進客語聽說讀寫能力,並通過客語能力認證。
(二)推廣班:以增進親子及社區民眾對客家語言文化之認識為目的,辦理客家語言文化課程或多元活動。
四.補助原則:
(一)申請計畫如有符合以下項目之一者,優先補助:
1.以公教人員、保母或民間企業為主要授課對象之課程。
2.以親子、老幼共學為主要課程設計之多元活動。
3.於本市白河區、楠西區或東山區開辦之課程。
(二)開班期間:自本府核准日起至一百一十二年十月三十一日止。
(三)開班規定:
1.開班人數:
(1)每班人數至少達十五人。
(2)教授海陸腔、大埔腔、饒平腔及詔安腔之課程,或於本市楠西區、南化區、左鎮區及龍崎區開辦之課程,於申請書敘明理由或檢附相關資料,經本府審查通過者,開班人數得不受限制。
2.授課時數:每班以四十二時為原則。
3.開班場地:基於維護學員安全之最佳利益考量,可擇社區交通便利、可提供足夠使用活動空間,且符合消防及公共安全標準之建物。
4.執行課程時,應以使用客語為主,並朝使用比例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為目標,且內容規劃應以週期性頻率或帶狀性時段為原則。
5.開班前應於公告招生訊息,並須開放民眾報名參與。
(四)申請計畫之經費請參照編列標準編列(附件一),實際補助金額以本府核定為準。
五、申請期程及程序:
(一)依本府官網公告申請期限內提出申請,未依規定於期限內提出申請者,不予受理,但特殊專案經本府核准者,不在此限。
(二)申請者應於截止日前檢具申請表(附件二)及計畫書(附件三),遞送或郵寄本府申請;表件不全者,本府得請申請者限期補正,未於規定期限內補正者,本府得不予受理,所有申請資料及附件,不予退件。
(三)當年度編列之補助經費預算用罄後,將停止受理申請。
其他相關規定及文件,請參閱相關檔案。活動查詢電話06-2991111#8964薛先生。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