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768期 │ 發行日期:2022年11月25日

本期主題

苗栗銅鑼「菊內人」募集中 秋陽杭菊正當時 邀你心花開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1月19日前往苗栗銅鑼參加「2022菊內人-銅鑼杭菊生活節」活動,並與出席貴賓一同敲響銅鑼,象徵活動正式開跑。楊主委提到,來到苗栗銅鑼,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花海,還可以品嚐到在地的客家美食、客家釀造的精品,體驗苗栗客庄的人情味。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楊主委表示,苗栗銅鑼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農村再生的案例,透過將農業結合觀光,讓農業的經營更為多元化,也增加了它的附加價值。近幾年,有越來越多民眾認同我們自己生存的土地,因為關心也發現了更多,大家把握秋陽正美好的時節,來欣賞銅鑼的杭菊,花靚「心花也會開」。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苗栗縣銅鑼鄉是杭菊的主要產區,為促進具在地客家特色之杭菊產業升級,以及推動客家文化觀光旅遊行程,發展客家優質文化傳統,此次計畫以杭菊為主體,結合六級產業化概念,從生產(花田展示)、加工(周邊商品的開發)與三級的販售(主題展售會、品牌商品推出),創造新的附加價值,讓生產者收益增加,杭菊產業升級,形成更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性商品。

客委會表示,本計畫延續110年度第一屆杭菊生活節品牌熱度,規劃杭菊為主軸的內容。包括杭菊花茶的茶席設計競賽、優質店家選拔、杭菊花田音樂會、杭菊茶屋等,並結合在地觀光資源,規劃杭菊小旅行,邀請民眾前來銅鑼,欣賞美麗的杭菊花海,品嘗杭菊的清香美味,更體驗銅鑼的不同魅力。

《詳全文》

新聞快報

客庄小微企業、客庄小旅行再進化 提升數位化能力 升級客庄觀光產業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委員會為推動「111年輔導客庄小微企業使用雲服務計畫」及「2021客庄小旅行升級計畫」,主任委員楊長鎮11月21日上午前往新竹北埔訪視當地的小微企業,與當地參與計畫的業主一同交流討論,透過訪視瞭解當地業者地方創生、數位轉型,使用數位工具心得及經營管理上的變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上午拜訪行程來到「茶米二十二」以及「佐京茶陶」等兩家業者,楊主委表示,過去小店家可能受限於成本、使用數位科技經驗等問題,缺乏使用數位科技工具的經驗,因此客委會透過教導業者運用雲端工具、數位化的方式,讓店家可以使用POS系統,藉此增加微型企業的銷售、內部管理,目前在主要的客家庄,就有在地店家來參與。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下午行程,楊主委來到北埔鄉南坑村的油點草農場,造訪復耕茶農陳紹忠。楊主委表示,其實推動小旅行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帶動社區的經濟,希望透過客庄小旅行讓民眾對客家鄉土產生興趣,也讓沒有經驗的年輕人可以認識客家的茶園、農園、生活的環境,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鄉土交流機會。楊主委強調,客庄小旅行正是要透過跟社區合作,加強團結在地民眾,並在這個過程去認識自己的歷史,認識自己的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委會為協助客庄地區小微型企業數位化或數位優化,導入數位工具及雲端服務,提升顧客服務流程體驗,使企業具備數位應用及營運之能力,並提升企業營運效率與增加企業營收,以達促進客庄地區經濟發展動能的目的。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為輔導客庄觀光產業升級,客委會遴選在地既有及具潛力之社區小旅行套裝行程,透顧輔導顧問診斷、陪伴指引,適度推廣在地具特色文化體驗遊程,以讓旅客透過小旅行深入在地人文、自然、令人感動的體驗,並看見現代的客家庄風景,同時吸引觀光人潮及帶動社區經濟。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屏東「豪宅」蕭屋洋樓重生 成佳冬亮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孔炤11月21日代表楊長鎮主委出席「屏東縣佳冬鄉蕭屋洋樓修復工程完工典禮」,鍾副主委表示,蕭屋洋樓是重要的客家歷史建築,希望未來結合周邊蕭家古厝等多處知名景點,促進地方觀光產業及經濟發展。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鍾副主委提到,他在8年前就曾造訪蕭屋洋樓,很高興今日能夠見證這棟歷史建築的修復,也看到佳冬這些年來的變化與進步。蕭家洋樓對客家歷史及文化傳承極具意義,客委會補助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新臺幣2,340萬進行修繕工程,再現這棟歷史建築的風華,也代表對六堆歷史文化的重視,期盼重生後的蕭家洋樓成為佳冬亮點,持續傳承客家人文與歷史,進一步帶動當地客庄產業及觀光動能。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蕭屋洋樓坐落左堆佳冬鄉佳冬聚落古蹟群的核心位置,為日治時期客家庄佳冬庄所遺留的建築,受當時建築潮流影響,呈現出西洋古典結合日式內部風格,這棟獨特的建築曾是當地最高建物,媲美「豪宅」等級,鄰近又有蕭家古厝、日本神社遺址、楊氏宗祠、賴氏宗祠、戴氏宗祠及聖蹟亭等博物館建築群,歡迎大家來場客庄小旅行,感受南部客家的文化魅力。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不能遺忘的歷史 六堆秋祭忠義大典 傳承忠勇公精神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孔炤11月20日前往屏東六堆忠義祠參加「2022秋祭忠義大典」,祈求忠勇公能夠繼續保佑客家鄉親,保佑六堆鄉親共同生存的這塊土地,並期望透過春祭、秋祭的祭拜可以將六堆先民團結、忠義的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鍾副主委表示,六堆這塊土地是客家先民為保護家園而犧牲性命換來的,所以要時常懷抱感恩的心,來紀念、感念六堆的先民,並且珍惜、守護六堆這塊土地,他也期許客家團結起來,再次把客家努力打拚的精神,一代接一代傳承下去,讓後世也能記得先人付出的努力。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年的秋祭活動由鍾副主委、六堆忠義祠管理委員會主委黃文智擔任大殿主祭官,靚靚六堆國建計畫召集人廖松雄及其他貴賓擔任陪祭官,依現場人員引導進行三獻禮儀式,本次三獻禮全程以客語及客家三獻禮儀式進行,是少數能全程以客語包含祝文進行的三獻禮儀式,表現出六堆人敬天崇祖,不忘根本的精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六堆忠義祠沿襲三百年來的傳統,於11月19日及20日舉行「2022秋祭忠義」活動,現場除了安排傳統三獻禮儀式外,另有盤花比賽、敬天公為六堆祈福、六堆兒童社區寫生活動、挑擔奉飯、秋祭忠義大典、忠義祠文化展、客家藝文及戰鼓表演等活動,藉以喚起六堆鄉親重視義民,為了保境安民而慷慨赴義的歷史,凝聚客家人的力量,同時提升「忠勇公王」的神格,發揚忠義精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當大提琴遇見蘿蔔還有好豆 高雄美濃以藝術號召漫遊客庄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孔炤11月19日代表楊長鎮主任委員前往高雄美濃參加「2022美濃白玉蘿蔔還有好豆季」的開幕式,鍾副主委表示高雄美濃的農作物遠近馳名,是客家人的驕傲,期盼透過美濃的好山好水和發達的農業觀光,能帶動庄頭的活絡,也讓外地遊客深入了解客家庄的「靚」。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鐘副主委提到,河洛語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頂港有名聲,下港上出名」,形容美濃的白玉蘿蔔再適合不過,臺灣的農產品在高雄幾乎都能看的到,可以想見高雄的農業是多麼發達,再次代表客委會感謝高雄美濃舉辦白玉蘿蔔節,讓前來遊玩的民眾都能見識到高雄美濃的美。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天的開幕亮點,邀請到國內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於田間演奏,透過輕鬆簡明的方式介紹古典樂,拉近聽眾和音樂之間的距離,平常要買票進到演藝廳才能欣賞的美妙演奏,今天在蘿蔔田裡就能大飽耳福,體驗高級的聽覺饗宴。

為了推動美濃客家產業文化和促進親子關係,客委會今年補助高雄市美濃區農會辦理「美濃白玉蘿蔔還有好豆季」產業文化活動,除了向民眾推廣優質白玉蘿蔔及國產豆,主辦單位特別安排了一系列活動,像是拔蘿蔔體驗、農民市集、闖關遊戲,讓民眾可以盡情體驗農村生活、認識農業及生態環境。歡迎大家前來高雄市美濃區福安田區,共下探索「蘿蔔、好豆與它們的產地」。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六堆秋收祭 食福慶收成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委會客發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2022六堆秋收祭」跨3週假期6天的系列主題活動,在11月19日晚上進入最經典的「食福宴」活動,席開80桌,由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孔炤、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12鄉區各單位代表,以及800位來自各地的民眾共同進行開桌上菜秀,首先上桌的第一道菜「五福慶團圓」,象徵了六堆地區多元族群的共榮共好,用客家人「食福」的傳統儀式來感謝各界。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年「食福宴」是由六堆地區著名的總鋪師阿海師(劉春樹主廚)掌廚,運用在地當季食材,結合客家傳統好手藝,為大家料理多道具客家與六堆多元族群特色的料理,如『樹豆豬腳』,六堆客庄的樹豆豬腳湯一定會配上大量的蒜苗、香菜及白胡椒,是大家一定要來品嚐的好味緒!另外,還有著名的『客家大三封』-高麗菜封、冬瓜封及封肉,是早期在六堆客家庄的宴席桌上出現、令人食指大動的一道美食。

客委會副主委鍾孔炤表示,客家人重視「完福」祭儀,「六堆秋收祭」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連結六堆十二鄉區,展現六堆客庄「春祈、秋報」中慶收成、對天地感恩的崇敬,今年於11月5日至11月20日連續3周規劃了一系列活動,除了有邀請在地八音團體、禮生遵循古禮祭天謝神,也特別在園區搭設「伯公祈福廠」,邀請六堆十二鄉區伯公及六堆忠義祠忠勇公王移駕作客安座,同時結合客家人「食福」傳統,推出深受民眾歡迎、睽違2年的「食福宴」,還規劃了客庄主題遊程, 歡迎大家秋遊六堆,體驗六堆客庄秋收的喜悅與好人情!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強調,「六堆秋收祭」邁入第7年,自2019起每年也獲選為交通部觀光局「臺灣觀光雙年曆」活動。今年自11月5日開幕以來,吸引來自各地民眾的熱烈參與,緊接於11月20日閉幕式,將推出在臺灣較少見、身受大家喜愛的魔幻戲劇形式「黑光劇」演出,劇情融入六堆客庄盤花民俗文化,至112年4月底止,每月有2場次售票演出,希望讓更多大、小朋友可以透過活潑的親子劇形式認識客家,更多活動資訊,可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與粉專查詢。

《詳全文》

111年收冬戲 連臺好戲慶收冬 新樂園戲劇團及金滿圓戲劇團好戲下鄉 9縣市10場次巡迴 邀請您體驗戲棚下的感動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臺灣客庄由下元節開始到農曆春節前都會有一系列的廟會,感謝神明一年來的保佑賜福,並祈求來年順利。客家委員會「111年收冬戲」自11月8日起在新竹縣湖口鄉三元宮正式開鑼後,在全臺9個縣市精彩演出10場次,除8家客家戲劇團外,另邀請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及青年劇團共同參與,熱愛客家戲曲的民眾千萬別錯過,歡迎鄉親們共下來看戲。

今年除有精釆的收冬戲演出外,為邀請在地客庄的小朋友從廟會中體驗客家戲曲,還規劃了Open studio後台參觀、藝文暖場表演、戲服拍照體驗、填問券送贈品、打卡按讚換贈品及會後摸彩等周邊活動,讓小朋友體驗客家傳統戲曲之美,更希望將臺灣客家族群在歲末年終時,表達酬神、祈福、謝天的傳統延續下去,重現小時候在戲棚下看戲,一庄看過一庄的廟會榮景。

11月19日(星期六)下午6時分別在苗栗縣三義鄉五穀宮河川加蓋停車場、南投縣國姓鄉奉天宮安排「新樂園戲劇團」演出《女人淚》及「金滿圓戲劇團」帶來的《水漫仙舟》精釆演出,正逢當地廟會祭典,連續2場次的演出場場精彩!歲末年終就是要讓喜愛戲曲的鄉親一次看好看滿,歡迎全國鄉親攜幼扶老共下來看戲,回味兒時廟前慶典的熱鬧氣氛,共同感受客家傳統戲曲的美學與文化!

活動詳情請至客家委員會官網查詢(網址:https://www.hakka.gov.tw/index.html)或上臉書搜尋:客家傳統戲曲收冬戲。

《詳全文》

「111年度客語能力初級認證」放榜!

「111年度客語能力初級認證」全國認證與多梯次認證(九)於11月18日放榜,全國認證共有7,654位考生到考、4,042位考生通過認證,合格率約為53%,考生可於今日起至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及客語能力初級認證報名網站查榜,合格證書將於11月30日(星期三)起陸續寄發。

今年度的全國認證合格考生中,年齡最小的考生僅7歲計有7位,年齡最長的考生為83歲計有1位,另有6位考生取得滿分,90分以上高分的考生則有1,272位,其中以公務員最多,為281人,教職人員及學生也分別以146人及123人取得90分以上佳績。另外花蓮地區雖然在認證日前發生地震,卻不影響考生熱情,到考率仍有75.3%,通過率則有67.27%。整體而言,今年客語初級認證在向下扎根及政策引領下,成功吸引各年齡層考生參加,對於客家語言推廣及保存具正向發展。

客委會提醒,網路查榜服務於11月18日(星期五)上午9時起開放,考生可至「111年度客語能力初級認證」網站(http://hakka.sce.ntnu.edu.tw/hakka ),登入查詢並下載成績單,當天也將同步以限時專送寄發紙本成績單,若對成績有疑問者,收到成績單後,可於11月18日(星期五)至11月22日(星期二)前依規定申請複查。合格證書將於11月30日(星期三)起寄發。如有其他認證相關問題,皆可撥打免付費考生服務專線:0809-090-040。

《詳全文》

本會112年度客語社區營造計畫第1次徵件申請案進入複審名單公告

公告本會112年度客語社區營造計畫第1次徵件申請案進入複審名單(詳附件),複審會議時間將以電話及E-mail方式另行通知。

 

相關附件

《詳全文》

地方活動

大地之歌《流轉風城》12/3 111年度新竹市傑出演藝團隊歲末聯演

主辦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大地之歌《流轉風城》由新竹市傑出演藝團隊與在地優秀藝術創作者聯袂共演,以天為幕、以地為蓆,在新竹市孔廟廣場,透過展演呈現各團隊的演出火花和特色,展現新竹表演藝術的能量。

演出時間、地點:12月3日(六)新竹市孔廟前廣場。

階段一、團隊聯演

13:00好玩的劇團/13:30新竹市欣蕾舞蹈團/14:00折翼天使樂團/14:30天更重奏團/15:00純銅重奏團/15:30沂風室內合唱團/16:00竹塹築夢歌劇團。

階段二、大地之歌《流轉風城》16:50-17:30

由新竹市傑出團隊聯演製作,作品以易經為內涵,以太極為意象,以音樂為核心,透過詩詞歌賦,佐以多元音 樂、戲劇、舞蹈,呈現四季變化,內容由簡化繁,最後交融合一。

注意事項:

*大地之歌《流轉風城》演出配合大自然光影變化,將於當日16:50準時開演。

*如遇天候因素調整演出時間,將公告於官網HCWO.NET及新竹交響管樂團粉絲專頁。

*請遵守當時防疫相關規定。

《詳全文》

財團法人新竹市文化基金會「112年度新竹學-人文社會學術研究獎助計畫」即日起至112年8月31日止開始接受申請

主辦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為藉由在地研究之多元視角,發掘新竹學所呈現之各式樣貌以及文化魅力,財團法人新竹市文化基金會期透過本次研究獎助計畫,吸引全國各地優秀之研究者及團體踴躍投件,期帶動人文社會學術研究領域對新竹學的思潮,並藉此積蓄相關學術研究能量。

獎助對象:個人以及經政府立案之文史團體、文史工作室、學術單位。

申請方式:以電子郵件通訊方式申請,信箱sivafang@gmail.com。

獎助範圍:含括與新竹地方相關之人類學、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歷史、語言學、美學等人文社會學術研究。

獎助金額:獎助研究費,個人申請者最高5萬元(含稅),團體申請者最高10萬元(含稅)。

其他更多詳細資訊,請直接下載申請辦法參閱。

聯絡人:方靜毅。

聯絡電話:03-5319756轉分機244。

電子信箱:sivafang@gmail.com。

 

相關附件

《詳全文》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