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期 │ 發行日期:2022年10月7日
新北客家義民爺文化祭迎神祈福 楊長鎮盼傳承義民精神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0月2日上午前往新北市市民廣場出席「111年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祭祀大典,楊主委表示,希望大家傳承義民精神,認同與保衛客家語言和文化發展。.....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0月2日上午前往新北市市民廣場出席「111年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祭祀大典,楊主委表示,希望大家傳承義民精神,認同與保衛客家語言和文化發展。
楊主委指出,1980年代許多各行各業的客家鄉親來到新北打拼,大家恭請義民爺北上來祭拜,祈求故鄉的神明保佑我們在外地平安順利,經過幾十年後,義民爺文化祭典在雙北市的發展越來越盛大,參與年齡層也逐漸降低,有越來越多客家後生共襄盛舉,今天看到許多小朋友來參加義民爺文化祭活動,令人覺得非常感動。
楊主委提到,祭拜義民爺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對客家語言文化的認同能持續在「新故鄉」新北市傳承下去。義民爺當年為了保衛鄉土不惜犧牲性命,義民信仰發展至今也得到全國人的認同,從這個角度來看,客家在都會、在新北的發展是很有希望的,這個希望就建立在傳承義民精神,保衛客家的語言和文化,只要我們有決心,就一定做得到,也祈求義民爺保佑大家平安健康,台灣順利度過疫情,發展越來越好。
今天的祭祀大典由楊主委、新北市長侯友宜、值年爐主新北市客屬崇正會理事長曾瀚霖及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副局長林崇智等擔任正獻官,並帶領眾人遵循古禮向義民爺祈求台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保佑客家語言文化傳世綿延。
新北市從民國77年開始,皆以旅居在大臺北地區的客家鄉親代表特別南下恭迎新竹新埔枋寮義民本廟義民爺北上為義民爺文化祭活動揭開序幕。自民國87年,由各鄉鎮市輪流舉辦,迄今已有25年。去年及今年皆有規劃線上活動及實體互動的模式,希望透過與時俱進的方式,傳承了客家義民信仰的精神及價值,也透過在地化、年輕化及國際化,提升「都會新北客家」的文化認同。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10月3日上午前往誠品信義店COOKING STUDIO,出席「客庄產業•新形象」發表會,楊主委表示,為健全客庄社區經濟,建立在地特色產業品牌,並輔以多元通路行銷及模式建立,本次針對客庄六大特色產業:苦茶油、桶柑餅、酸柑茶、貓裏紅茶、內埔釀匠、竹田醬油作為示範輔導產業,展現整體輔導成果。
楊主委表示,客庄有很多珍貴的產品,但外界鮮少知道,藉由這次與工研院合作,為產品重新定位、協助產業升級,透過傑出農家的食品,建立地方性品牌,並將品牌注入市場,期望在不同的生活場合,如喝下午茶、聚餐的時候能被看見、接觸到,而非只是在買伴手禮時才會出現,唯有使品牌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才能使產品被看見,一旦社會接觸的更廣泛,就可以帶動銷量,提升地方的經濟。
楊主委強調,這樣的一個食品推廣,其實也是客家飲食文化的推廣,文化包含很多面向,吃是其中一個,如何讓都市生活的場景裡面也出現客家美食,是這次計畫很重要的目標。
本次成果發表會特邀國宴主廚溫國智擔任料理設計主廚,依據產業特性設計三道客庄創意料理,Slow Fast-Food的概念代表客庄慢食慢活,運用在地食材的「Slow」,結合代表年輕世代語言及飲食方式的「Fast-Food」,帶領大眾重新認識客庄特色產業,引領新飲食風潮。
另外,客委會更首度與金馬委員會合作,以「客庄特色產業」為主題,策劃專屬金馬與客委會的聯名禮盒「客庄藏禮」,展現客庄產業另一種樣貌,提升客庄產品文化與品牌之深度。
「客庄產業•新形象」發表會為重塑客庄特色產業品牌,以在地調查、訪視掌握六大產業特色,從品牌經營思維建立CIS識別系統,另透過原料食品安全檢驗、產品包裝設計到通路上架等,運用多元行銷策略,與國際級通路業者合作,以成為苗栗馥藝金鬱金香酒店尊榮房型迎賓小禮,並打入觀光景點與餐廳通路,導入金鬱金香酒店星巴克店中店的貓裏紅茶與寬心園的入菜體驗,推動客庄產業轉化為各種形態,呈現在大眾面前。
六大產業相關產品可透過全臺誠品知味市集及其官網的「客庄慢享」專區購買,展期至10月25日止,歡迎各位來到誠品信義3樓參觀採購。誠摯邀請您共下來尞,親身體驗客家創意美食饗宴!網址:https://reurl.cc/2mR8yr)。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孔炤10月4日上午前往新竹高鐵站參加「2022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浪漫台三線站」開幕式,鍾副主委表示,去年環台賽因疫情停辦,今年終於「走出疫情,迎向天光」,期盼透過今天的賽事,讓全國民眾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看見浪漫台三線上的客庄之美。
鍾副主委指出,浪漫台三線站的地形多為丘陵,沿途蜿蜒崎嶇,因此孕育出客庄獨有的歷史文化和人文風情,是五站賽事裡面最艱難、最具挑戰性的一站,也是最能呈現台灣秀麗風景的所在地。此外,沿線還有在地鄉親及國中、小學組成啦啦隊,共計超過5,000人為參賽選手加油,除了向世界展現客庄多樣化的風貌外,也讓選手體會客家鄉親的質樸熱情。
今日開幕式活動由鍾副主委、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教育部體育署組長許秀玲及自由車協會秘書長李開志等人領騎,從新竹高鐵站出發,並於新竹六家派出所停留至鳴槍臺鳴槍,象徵本次賽事正式開始。參賽選手共15隊,來自全球26國,75位自由車好手,含隊職員共122位。其中中華隊成員有領隊王聖慜、教練林昆鴻、選手馮俊凱、黃文忠、盧紹軒選手、杜志濠、李廷威、機械師楊振坤及按摩師劉峻瑋。
鍾副主委下午也前往台中石岡旅客服務中心,出席「2022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浪漫台三線站的頒獎典禮暨閉幕式。值得一提的是,中華隊不僅拿下單站團體冠軍,總成績26小時7分24秒也首度拿下累積團體第一,可以說浪漫台三線站是中華隊超越別隊的重要站點。
「2022昌黎祠韓愈文化祭」10月1日在屏東縣內埔鄉公所熱鬧登場,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孔炤特別南下參加,以點燃聖火的方式為活動揭開序幕。
屏東縣內埔鄉有全台唯一的昌黎祠,主祀被稱為「韓文公」的韓愈,每到考季就會看見許多學子來祈願,2001年由地方人士發起的韓愈文化祭活動,迄今年年舉辦。鍾副主委表示,韓愈文化祭代表著客家人重視教育文化的傳承,以及客家語言文化的延續,期盼透過活動的持續舉辦,為內埔鄉創造無形的文化資產。
今年「昌黎祠韓愈文化祭」首次以雙主場的形式辦理,保留傳統祭典儀式的三獻禮、版印金榜符、文公粄製作體驗等於昌黎祠現地舉辦;開幕晚會、昌黎市集等精彩活動則移師至內埔鄉公所前廣場。
因全國疫情逐漸恢復穩定,鄉親期盼已久的昌黎市集也重新回歸,周邊活動還結合昌黎藝文之夜、遊行踩街活動、喝啤酒比賽、歌唱暨啦啦隊比賽等精彩活動,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這場文化饗宴。
客家委員會9月24日在國立屏東大學辦理「111年度客語社區營造計畫第1梯次交流觀摩會」,邀請原住民族和前2次客語社區營造申請者分享族語復振及執行籌備經驗,客委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期待用「一代人」三十年的時間,共下把客語救回來繼續傳下去,鼓勵各界踴躍申請112年度計畫。
范副主委表示,客語社區營造計畫是長期的工作,非常感謝所有人的參與及協助,語言的學習、傳承除了家庭以外,學校是最重要的地方,也期待推廣到社區。首先必須提升客語復振的意識,找出沒有講客家話的問題和原因,讓更多人開口說客語。
今天的交流觀摩會,有回顧和展望的作用,除了邀請執行單位成果分享,也提供後續申請者了解計畫內容以及如何進行。 根據客委會五年一次的調查的客語能力調查發現,客語仍持續流失,「一代人」的時間是有機會把客家話傳承推廣出去,也希望能與原住民族群在未來共同創造台灣的多元族群語言復興的時代。
客家委員會主任秘書廖育珮10月1日代表楊長鎮主任委員,前往雲林縣二崙運動公園,參加「2022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戀戀詔安情」開幕典禮,並期盼大家能多說母語,讓詔安客語永續傳承。
廖主秘表示,很多人提到客家人,就會聯想到桃、竹、苗、高屏及花東地區,其實雲林也有客家人,雲林縣客家人口占全縣8%左右,其中二崙鄉的客家人就佔了24%,客委會很重視雲林的客家文化,大力補助縣內客家語言傳承、藝文活動及硬體建設等,就是希望讓大家認識詔安客家。
廖主秘也提到,臺灣的客家話有「四海大平安」5種腔調,其中詔安客人口最少,因此會說詔安腔是非常珍貴的,楊主委希望一代人把客家話救回來,今天活動有很多校長參加,他們是客語傳承的靈魂人物,也希望客家話,特別是詔安客語,能夠在我們這一代救回來,永續傳承下去。
今年「2022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活動包含五大主題:「詔安藝文嘉年華」、「客語傳承耀詔安」、「講古傳承詔安情」、「詔安意象情」、「詔安產物特色展」,活動中有客味十足的精彩表演,也有詔安客家文化歷史、人文生活、客家產業及民俗介紹展示等,歡迎大家前往參加,一同體驗詔安客家之美。
為將客家文學推廣至國際,客家委員會辦理「客家文學作品翻譯及海外推廣」,讓更多人認識臺灣客家,包含將曾貴海醫師作品翻譯成西班牙語及英語,曾醫師於2022年受邀參加「厄瓜多國際詩人獎」,並一舉獲得獎項,客委會同感榮光,相關得獎詩作為曾醫師過往創作50年500首詩精選而成,未來也將集結成冊以漢、英、西三語對外出版,推廣國際文壇。
「厄瓜多國際詩人獎」為紀念厄瓜多偉大的作家伊萊亞娜.艾斯皮內爾.塞德尼奧(Ileana Espinel Cedeño),這個獎項曾經頒給世界各國非常重要的詩人和作家,例如:榮獲2006年塞萬提斯獎的西班牙詩人安東尼奧·加莫內達(Antonio Gamoneda)、祕魯知名小說家馬里奧·貝拉特(Mario Bellatin)、榮獲1990年普立茲詩歌獎塞爾維亞裔美國詩人查爾斯·西米奇(Charles Simic) ,以及榮獲拉丁美洲詩人獎的暢銷書《我不想死,一本好書等者我》哥倫比亞作家皮達·博內特(Piedad Bonnett)、西班牙傑出作家瑪塔·桑茲(Marta Sanz)等重要作家。
該獎項為拉丁美洲重要的文學盛事,非受邀無法參與,一個國家僅有2個名額,除了歐洲和中南美洲國家外,亞洲如日本、中國、印度、孟加拉、韓國等重要詩人都曾受邀出席,比「孟加拉卡塔克文學獎」更為難得,而今年是「厄瓜多國際文學獎」15周年,第一次授予亞洲詩人,由台灣勝出具有特殊意義。得獎評分除詩人詩作須質量並重,曾貴海醫師當初被推薦外譯報名詩集達20首以上,與客委會客家文學外譯案中所選詩集相同。
曾貴海醫師以三項標準獲獎:1.作品,2.個人資歷(榮獲本國重要文學獎項),3.他在台灣詩壇的重要性。因曾醫師過於忙碌無法出席領獎,將由「客家文學作品翻譯及海外推廣」計畫主持人凃妙沂代表出席,於11月14日至18日舉行的瓜亞基爾國際詩歌節(Guyaquil),代表朗讀曾貴海的詩。
曾貴海有醫師、詩人、社運人士等稱號,其奉獻跨越了族群與多元的公共事務領域,足為表率,於2017年獲頒客委會終身貢獻獎殊榮。在文學領域上,自1983年至今共出版23本文集,包括詩、散文、評論和1本歌詞,曾貴海《四季的眼神》、《再見等待碰見自由》雙書分享會台中場於10月2日(日)下午3點在中央書局登場,台北場則將於10月16(日)下午3點在左轉有書舉辦,歡迎大家前往參加。高雄文化局並籌備將這二本精選新書英譯,明年在美國出版,讓客家文學有更豐富的場域。
近年曾貴海跨出國際觸角,今年3月曾接受玻利維亞知名電台跨國直播訪問,一小時訪問,由文藻大學西班牙語系杜建毅教授現場口譯,11月也將以西班牙語翻譯詩參加墨西哥線上朗讀,以他獨特的客語朗讀參與國際詩壇。
客委會為擴大臺灣客家文學的國際傳播,使全球非中文讀者得以窺探客家族群之生活方式與文化底蘊,成為認識臺灣客家之管道,辦理「客家文學作品翻譯及海外推廣」,選譯客家文學經典及新秀作品,包含長、短篇小說及詩集等形式,其中不乏李喬、李旺台、曾貴海、張芳慈、吳錦發及杜潘芳格等多位客籍作家之作品,期展現臺灣客家文學獨特的聲調與生命力,推動臺灣文學與世界文壇的對話,提供外籍讀者理解臺灣的多元視角,啟發並連結處境類似的族群。
此外,未來將擇選曾貴海、張芳慈、吳錦發、杜潘芳格等四位詩人精選共30首詩,轉譯阿拉伯語,預計於2023年在埃及出版,並推廣於阿拉伯語國家。
客家委員會舉辦客語能力認證已邁入第17年,今年首次開辦客語能力高級認證,各縣市報名人數以桃園市為最多,再來是苗栗縣及新竹縣,除外島地區外,全臺各地皆有民眾報名高級認證。另為因應111學年度國中、高中將本土語言列為必(選)修課程,客委會今年特別辦理2次「中級暨中高級認證」,其中第2次認證較第1次認證的報名人數多了一千四百餘人,可見民眾的熱烈支持,更不分你我共同來支持客語,加入客家語言傳承的行列。
10月1日在全國16個縣市35個試場學校同步登場「111年度客語能力高級認證」及「111年度第2次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111年度客語能力高級認證,口語及聽力測驗到考率為69.80%,閱讀及書寫到考率為69.56%。111年度第2次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口語及聽力測驗到考率為65.65%,閱讀及書寫到考率為65.99%。
本年度認證於111年12月29日(星期四)放榜,認證成績單同步以限時專送寄發,考生於放榜當日上午9時起可先利用客委會全球資訊網或免付費電話查榜專線0809-090-040查詢成績。若對成績有疑義,請於112年1月13日(星期五)前將成績複查申請表以掛號郵寄至總試務中心提出複查申請,合格證書預計於112年2月17日(星期五)以掛號寄發。
2022客家合唱比賽報名原訂10月3日(星期一)23時59分截止報名,考量近期國內疫情之影響及學校剛開學等因素,為讓參加團隊有更充裕時間報名,將延長至111年10月31日(星期一) 23時59分,請把握時間完成報名作業(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yMNNoE)。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經過十年來的盡心經營,希望成為臺北都會客家人的新故鄉。座落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園區中的「客家音樂戲劇中心」,製作過許多豐富多元的客家表演藝術:傳統原鄉音樂戲劇及舞蹈,隨著時代推演,吸收當代新創養分並融合客籍、非客籍藝術家心血,採用各種不同形式、主題強調當代的「客家性」,將深刻的客家族群議題透過不同的表演藝術呈現,並反映客家新世代的覺醒,鼓勵更多年輕世代投入尋根。為提升優質的展示空間,歷時近3年的整修,將在2022年10月15日重新開館。開館當天,客家音樂戲劇中心一樓「五感客家」展也將盛大開展。
黑盒子走進白盒子體驗五感客家
本展將客家音樂戲劇中心歷年展演作品以五感(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進行分類,帶領觀眾從黑盒子(劇場)走入白盒子(展覽)中,期待客家文化與臺北都會文化碰撞、激盪出客家音樂戲劇的全新風貌,如何藉由客家音樂戲劇演繹並探討不同議題,說出當代社會下你我的故事。以豐富的互動體驗裝置,透過新媒體與實體互動裝置,誘發觀眾嗅覺、觸覺甚至味覺,重現在表演藝術中所帶來的情感激盪。透過不同的感官體驗,帶領觀眾進入五場(種)不同氛圍的劇場空間,體驗客家表演藝術的豐富多元之美。
凡於10月15至16日來館參觀特展後填寫問券,便可將特展小禮帶回家(限量700份,換完為止)。
五感客家嗅茶香哈客森林親子同樂
本次展覽於入口區,以輕盈明亮的布幔結合展覽主視覺設置了大型藝術裝置,帶給參觀的民眾磅礡大氣的迎賓體驗。「嗅覺展區」,展場提供別具客家特色的東方美人茶香氛,搭配與「茶」相關的戲劇作品,藉以激發觀眾獨特、深刻的觀賞經驗。「視覺展區」,展場提供早期復古幻燈片觀看機,讓觀眾透過幻燈片欣賞並沉浸不同年代的戲劇演示,彷彿親身來到劇場一般。此外,展覽也特別規劃了親子教學體驗區「哈客森林」,希望來館參觀的大朋友小朋友,透過兒童客語學習遊戲以及音樂戲劇中心歷年的客家兒童戲劇作品,讓客語及客家文化教育向下紮根,為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帶來全新的氣象。
此外,10月15日特展開幕當天下午兩點於特展沙龍區,特別邀請將一生奉獻於客家的推手-羅烈師教授,與策展人張博智共同進行講座活動,以「表演藝術與都會客家:從一次看表演的經驗談起」為探討主題,分享北市客基會最新的臺北客家表演藝術調查研究成果,和當天參加的民眾一起為客家音樂與戲劇激盪出更多未來的可能性。
詳細活動辦法請至「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官網「最新消息」或臉書粉絲專頁搜尋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台灣設計展再次重返高雄,高雄市政府攜手各局處打造專屬於高雄的創意設計,擁有史上最大規模展區的設計中島於9月30日正式開放登島,這次除了有萬坪展區的主展場外,位於東高雄、瀰漫客家風情的美濃也將加入設計展行列,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策劃「艷客設計展」,以南部客庄常見花卉及美濃特有的黃蝶為主題,經由服飾、工藝、商品設計與動畫製作的方式呈現有別於以往的客家藝術想像。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閩南、客家、原住民與新住民共同生活在高雄這塊土地,多元文化共融,使高雄綻放獨特魅力與光芒。而高雄客家文化的內涵與吸引力,迸發出的設計能量將不可小覷,因此在年度設計盛事,客家亦不缺席,以傳統與現代的對話、衝突與創新,產生意想不到的新想法、新方式與新作為。期待設計導入,讓客家文化再開創嶄新無限可能。
高雄副市長史哲表示,2022台灣設計展場域包含高雄港蓬萊商港區、7個歷史場域,以及38區城市空間共同響應,在主展場「設計中島」有十大必看展覽,例如「台灣設計設計台灣×22組台灣設計力」、傳遞青年設計力的「青春限動」與「不朽青春」、結合創意科技和新媒體技術的「DigiWave」等之外,在客庄則首推美濃客家文物館響應台灣設計的「艷客設計展」。看藝術家如何在生活中展現他們對客家的想像,設計力和客家文化交織的火花與能量令人期待。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瑞霞表示,響應台灣設計展,此次特別邀請實踐大學電腦動畫學士學位學程、出身美濃的彭鳳珠老師擔任策展人,以南部客家常見的花卉及美濃特有的黃蝶為主題,透過多位藝術家與青年設計者在客家服飾、陶藝工藝、繪畫、客家文創商品設計、動畫製作等面向,詮釋客家文化的現代性與設計性。
策展人彭鳳珠表示,展場空間設計充滿客家意象,滿天飛舞的黃蝶象徵帶來台灣設計展在高雄的歡欣氣息與好運。此次邀請12位客籍與非客籍藝術家及年輕優秀的設計者共同參展,要將客家的文化美與內涵,透過創意、創新的方式呈現出來。展覽期間也將邀請藝術家座談,分享創作經驗與現場導覽,讓民眾更深入地了解「艷客設計展」。
參展人之一賴俊英導演曾參與製作迪士尼動畫片,但這次不做動畫,喜愛客家文化的他特別彩繪一幅玉蘭花,彭鳳珠教授也以黏土做成夜合花與桂花燈飾,玉蘭、夜合、桂花均為客家九香,是客家庭院常見的花卉。實踐大學時尚設計學系黃慧貞教授是美濃子弟,擅長將本土素材融入創新與創意,曾擔任2021年《杜蘭朵》歌劇及多場音樂劇髮妝造型設計、台北國際花博「環生方舟」動態展演造型總監、聽障奧運優人神鼓、伊林 MODEL彩妝髮型統籌等,幾年前為高雄客家集團婚禮新人設計改良式藍衫禮服頗受好評,現代典雅又不失客家傳統特色,在這次設計展預計會展出男女各2套創意客家禮服。現場還有陶藝、葫蘆燈、飾品金工等展示,精彩可期。
「艷客設計展」於10月7日起至11月6日於美濃客家文物館特展室展出,民眾購票入館除了參觀設計展,館內還有客家文化地景、傳統歌謠及百工百業、客家特色文創商品展示、陶板及紙傘彩繪DIY、兒童探索區等主題空間,10月的週末假日還有客家山歌、八音、假日市集、兒童劇團演出等活動,非常適合親子同遊,共下認識與體驗精彩的客家。活動詳情可至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官網(https://chakcg.kcg.gov.tw)或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KHhakka)查詢。
主辦單位: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2022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將於10月8日至10月16日在中興新村舉辦,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配合茶博活動,在中興新村大操場周邊設置「好客產業館」,館內除了邀集南投縣的客家產業業者共同展售在地客家特色商品外,並於會場設置客語學習、客家美食、客家文化生活及南投縣「客遊水沙連2.0」客庄遊程等展示。
今年好客產業館亦推出了哈客愛擂茶、油紙傘彩繪、種子創作等DIY活動體驗,每日上、下午各一場次,每場次20人,體驗費用每場次每人100元,並於每場活動開始前20分鐘於DIY區開放登記報名,名額數量有限,歡迎踴躍報名參與。
另於活動期間來到好客產業館,凡消費或參與DIY活動集點滿額,就有機會免費兌換精美小禮物,每日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歡迎民眾蒞臨參觀。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為拉近一般民眾與客家文化的距離,並宣傳2023年世界客家博覽會,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10月1日起至11月30日,於桃園捷運A21環北站辦理「毛牯毛妹个下班時光」展,邀請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機會前往欣賞。
桃園捷運A21環北站為客家主題車站,近幾年來已陸續推出客家相關主題之展覽,例如:2020年知名客籍藝術家「劉經倫老師創作概念展」、2021年為宣傳客家傳藝節而辦理的稻草裝置藝術「在亞爾的臥室」皆頗受好評。
有鑑於近幾年國人飼養犬貓數量大幅增加,寵物已是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夥伴,因此今年以「毛牯毛妹个下班時光」為主題,利用可愛的插圖搭配生活化的客語,吸引民眾的目光,進而引起大眾學習客語的興趣,只要拿出手機於現場掃描QR CODE即可播放客語語音教學,一起學習如何用客語跟毛小孩互動。
展品呈現主人下班時,負責看家的寵物們前來迎接、陪伴彼此,共同享受療癒的下班時光。車站入口左側與手扶梯上方也利用大型看板展示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的主視覺,向大眾預告博覽會將於明年8月11日至10月15日舉辦,屆時邀請大家一同共襄盛舉。
除了靜態展覽之外,也將客家文化與展覽主題相互結合,舉辦寵物領巾工作坊,讓有興趣的民眾體驗手作的療癒,詳細報名資訊請持續關注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臉書粉絲專頁及官網。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