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686期 │ 發行日期:2021年02月19日

本期主題

溫送珍推廣客家文化 楊委員長鎮代總統頒發褒揚令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長年致力推廣客家語言文化、樂於行善的客家耆老溫送珍先生上月19日辭世,2月9日在臺北市立第一殯儀館景行廳舉行告別式,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代表蔡英文總統頒發褒揚令,表彰溫老對客家文化的努力與貢獻,並感念他的愛心與溫暖。 .....

《詳全文》

本期主題

溫送珍推廣客家文化 楊委員長鎮代總統頒發褒揚令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長年致力推廣客家語言文化、樂於行善的客家耆老溫送珍先生上月19日辭世,2月9日在臺北市立第一殯儀館景行廳舉行告別式,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委員長鎮代表蔡英文總統頒發褒揚令,表彰溫老對客家文化的努力與貢獻,並感念他的愛心與溫暖。

       告別式現場溫馨隆重,透過播放回顧溫老一生的事蹟影片,細數溫老志工善行、推廣客家的影像,也安排獻唱溫老當年北上創業時期寫照的歌曲。除了總統府褒揚令,溫老同時也獲頒客家委員會與臺北市政府的褒揚狀。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心繫客家的溫老享耆壽97歲,曾獲「2009客家貢獻獎勵終身貢獻獎」,他將獎金再加碼捐給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只留下獎座。臺北市的客家活動溫老幾乎無役不與,其所親自參與1988年的臺北義民祭典,後來更成為蘊育1988年12月28日還我母語運動之動員力量。

 

       在開創臺北市客家文化季後,隨之辦理每年農曆二月初二的伯公會,成為臺北市發揚客家文化重點活動。對於推廣客家語言教育,溫老更是不遺餘力。1992年捐獻寶島客家電台建台基金,並擔任發起人,2002年起贊助機關團體舉辦「珍喜盃」客語演講比賽、「寶溫盃客語笑科比賽」等活動,對母語教學與客語保存都有莫大的貢獻。

  溫老1925年生於苗栗縣南庄鄉,15歲北上臺北市,隨後在南昌路經營日用百貨行,生意興隆。921大地震時,溫送珍先生目睹慈濟人的愛心,決定2001年將位於基隆市的一萬多坪土地全部捐贈慈濟功德會。熱心公益,貢獻卓著的溫老,不僅嘉惠客家、影響客家至鉅,並澤及全臺,終於2009年榮獲客家委員會「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之殊榮。

《詳全文》

新聞快報

屏東可可跨域推廣所開幕 鍾孔炤盼帶動客庄產業觀光

     客家委員會鍾孔炤副主委1月7日代表楊長鎮主委出席屏東客庄可可產業跨域推廣所開幕儀式,期許藉由萬巒佳佐天主教堂的重建與新生,讓大家看見屏東客家以及世界第一名的可可,帶動地方的產業與觀光。

  鍾孔炤副主委指出,六堆的先鋒(堆)萬巒一直帶領客家的產業,先是咖啡,再來是可可,未來不只萬巒,其他鄉鎮種植的可可豆,都可以透過客庄可可產業跨域推廣所推廣。在新生的天主教堂空間裡感受萬巒先鋒堆的歷史文化脈絡,讓大家看見屏東特色與地方產業,帶動地方產業、觀光,也讓大家看到客家文化。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透過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讓原本廢棄的天主教堂變成一個適合輕旅行,打卡非常漂亮的觀光景點,鍾孔炤副主委表示,歡迎大家來萬巒,共同見證平埔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的和睦,他強調,屏東非常漂亮,不是只有墾丁,每個鄉都有特色。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佳佐天主堂活化工程的相關計畫,客委會共補助2,700萬元,整體經費用於包含建築、景觀綠美化、客家迎賓牆等工程,同時強化可可產業人才培育計畫,推廣屏東縣經濟作物, 帶動可可產業發展,提升客庄生活環境旅遊品質與產業經濟效益。並透過文創商品、特產與固定展覽區之模式,帶動地方整體旅遊品質與周邊經濟效益,永續經營館舍,形成六堆新亮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仍趨嚴峻,停止辦理本會「2021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計畫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蔓延全球,並為配合防疫措施及維護公眾健康,本(110)年停止辦理本會「2021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之甄選、培訓及出國訪問等事宜。至2022年是否復辦,將視疫情發展情形,再行公告。

《詳全文》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客家專題計畫委託研究案歡迎投標

   

  為促進臺灣客家族群之各項學術文化研究,落實關懷本土文化,本會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合作辦理「『臺灣總督府檔案抄存契約文書』等相關史料做有關客家土地開墾、族群關係(含原客關係)」專題計畫委託研究案【投標廠商可就「台三線」(或中北部台三線)、「南部客家」及「東部客家」3範圍任選其一進行研究】,自即日起至3月10日止受理投標,歡迎參與投標,相關訊息請至該館全球資訊網最新消息(https://www.th.gov.tw)與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網站(https://www.pcc.gov.tw)查詢。

 


《詳全文》

地方活動

「牛轉乾坤‧客好食」客家文化會館春節特展

主辦單位: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為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特別推出「牛轉乾坤‧客好食」新春特展,介紹客家飲食文化。過年過節客家餐桌上少不了「四炆四炒」的經典菜色,「炆」是用大鍋烹煮,「炒」是以大鍋快炒;「四炆」是酸菜炆豬肚、炆爌肉、排骨炆菜頭、肥湯炆筍乾。「四炒」則為:客家炒肉、豬腸炒薑絲、鴨血炒韭菜、豬肺黃梨炒木耳(俗稱鹹酸甜)。這八道菜色不僅是傳統習俗,更具有「刻苦耐勞」的意涵,透過團圓圍爐,發揚客家精神。

  客家族群早期四處遷徙、靠山而居,因為取食不易,養成珍惜食物的生活習性,並研發各種醬菜、醃漬食物,除了容易下飯、方便保存外,也展現出客家人「物盡其用」,透過有限食材變換多元化美食的智慧。客家 經典美食還包括各式特色米食,稱之為「粄」,既可以耐飽又易於保存,極為方便攜帶到山區工作食用;遇上年節慶典,家家戶戶會舂米、磨米再配上各種佐料,製作出形形色色精緻可口的米製點心,用來拜神明、 祭祖保佑闔家平安或招待親戚朋友饗宴。
  客家事務處處長彭偉族表示,客家菜餚「鹹、香、肥」的特色透露了客家族群節儉刻苦的習性,隨著產業型態轉變,現代人注重養生,客家菜也逐漸變更口味,但仍保留經典的元素和材料,希望下一代在歡喜過年時,不 要忘本、常懷感恩之心。
  本展特別規劃了「客家小學堂」互動問答遊戲,和大家分享有趣的客家飲食文化的故事,展期自即日起至3月7日止,展出地點在吉安鄉中正路二段60號客家文化會館1樓展覽室,客家文化會館農曆年期間於除夕、初四及 初五休館,開館時間歡迎所有鄉親好朋友蒞臨觀展,防疫期間來館請記得戴口罩、量體溫並填寫健康聲明書。 最新客家藝文消息請關注客家事務處官網(https://hk.hl.gov.tw/)及臉書粉絲專頁「花蓮愛客網」。

 

《詳全文》

六堆300年慶典in屏東

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六堆
        六堆,是屏、高兩地之客家族群聚居地區統稱,非實際的行政區域。早期客家先民於現今屏東縣萬丹鄉建立了「濫濫庄」,其後墾殖的路線大致分為中、南、北三線,沿著水文脈絡隘寮溪、東港溪、林邊溪及支線匯流發展,形成客庄地區風貌與生活紋理。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朝的發展,「六堆」漸次成為南部客家社會組織與生活聚落的集合體,原「六營」之區分改為「六堆」:先鋒堆為萬巒、中堆為竹田、前堆為長治麟洛、後堆為內埔、左堆為新埤佳冬、右堆為高樹美濃等。六堆匯集屏、高客家族群的凝聚力,生活習慣、語言、文化自成一格,呈現客家獨特風貌。
       本展覽以六堆客家族群的遷徙過程、人文發展與水文路線為整體規劃內容,將文化永續訂為軸心概念,並以多元族群共融為發想,將六堆三百年之年度活動依屬性分成春祈、夏遊、秋收、冬福四個區塊,呈現在節慶、產業、藝文休閒和文化傳承之項目。其次,展覽亦會融入客家村庄春祈與冬福的祈禱和完福對象---土地伯公和敬天謝地之概念,藉此感謝這片土地的包容。 為強化與年輕世代的鏈結,以「#」和「In」作為策展標題內涵。「#」為新世代的網路語言符號,其符號形式如同屏東的水文地理;「In」為普世英語用法,藉以代表客家映像內化為生命的印記,肯定自我為六堆客家人的殊榮。於六堆三百年新時代加入潮流和時尚的想法,找出屏東客家的獨特性及創意,結合兩者形成新世代「# in HAKKA ‧屏東」的符號語言。
 春祈
       春祈是人們於每年新春之際,祭祀土地伯公,祈求全境在新的一年能夠風調雨順和五穀豐收。六堆地區舉辦春祈祭典的時間大多是配合昔時農耕時序,以農曆正月為祈福的時節,通常在開春之後,元宵節之前辦理「作福」,又或稱「新年福」、「祈福」、「作太平福」。六堆各地會因環境及地方習慣等的不同,在儀式產生區域性差異。 春祈時節,規劃以節慶與藝文休閒活動為主,由「六堆迎丁慶元宵」、客庄十二大節慶的「祈福尖砲城」揭開序幕;藝文休閒的部分則舉辦了「靚靚頭尾 屏屏好客」、「穿越六堆 步迎騎跡」的活動,以最誠摯的熱情邀請大家體驗客家文化風情。
 夏遊
       漫漫夏日,適合到屏東六堆鄉鎮體驗慢遊的樂趣。依水而居是農業社會定居的模式,水文流系影響著客家聚落的遷徙。漫步在客庄廊道之中,順應生活脈絡,彷彿走入一場活生生的歷史人文展覽。行腳在客家人文館舍之中,體驗精緻的產業氛圍。
 夏遊時節,規劃了產業與文化休閒類別的活動:夏日時光,慢跑在六堆鄉鎮,享受客庄獨特氛圍;走一趟「歷史廊道-佳冬老街市集」,親臨「活的博物館」概念在佳冬鄉落地生根,感受客家先民認真勤奮的精神;萬巒佳佐的可可跨域推廣所,帶您體驗可可產業的製程與創新,驚豔六推產業的魅力與特色。
 秋收
       秋收時分,也是農忙時節,一年的辛勤耕耘轉化為富饒豐收。六堆客家地區春耕時有「作福」習俗,等到秋收後,則舉辦「完福」祭典,這是客家人的謝年。春祈秋報,常見於六堆的客家聚落中,以祭拜土地伯公為主,由庄內的「福首」主其事,以五牲隆重祭祀,希求庄內老幼平安、風調雨順、五榖豐收。各家戶村民以最誠摯謙卑的心情感謝天地,遵循古禮祭祀,酬謝神明庇佑家戶平安及祈求來年物產豐收。
秋收時節,以慶豐收的概念,策辦以米食為主的粄條節,帶動並發掘客家米食新創意,結合客家粄條商家努力打造視覺、味覺雙饗宴;傳統的客家婚禮,是生命的禮俗篇章,在年度規劃的客家集團結婚中,以傳統的客家禮俗儀式為核心,在眾人殷殷企盼的祝福下,共同見證新人甜蜜時刻。
 冬福
       歲末之際,以收冬還福儀式揭開序幕。在熱鬧的傳統民俗文化及節慶大戲中,驚豔常民文化的多元及豐富,以文化藝術表達對天地的感恩與敬畏,展演的形式不拘,但都蘊含歡喜送舊與對來年的企盼。隨著收冬戲漸入年末,以歡喜的心情迎新過新年。冬福時節,以六堆三百年慶典IN屏東的概念,規劃一系列活動。《六堆風雲三百年》客庄大戲,邀請到明華園戲劇總團以客家大戲的形式盛重演出,戲劇演繹六堆先民開疆闢地的歷程,呈現六堆300團結一心之氣勢;「六堆300遊行踩街活動」,邀請六堆各鄉鎮以傳統文化為發想加入創新,展現六堆的好客與活力;「穿越六堆步迎騎跡-健走」、「族群融合世界六堆之夜」,透過客家、閩南和原住民音樂表現出族群相互友好的真誠友誼;「鼓動客家、響亮300活動」,展現客家子弟活力,以鼓樂將慶典活動推向高潮;「舞動薪傳客家獅」,教學客家獅製作,傳承工藝美學,讓老幼共學一同展演客家獅舞;「六堆齊聚300挑見幸福」,秉持著敬天謝地、敬拜土地伯公的信念,將擔子傳承給下一個世代,希望透過客家完福宴,讓世人瞭解先民開拓之辛勤,開啟下一個輝煌的六堆300年。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