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671期 │ 發行日期:2020年10月31日

本期主題

「四海大平安」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蔡英文、楊長鎮出席祈求國泰民安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2020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10月25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辦主祭大典,總統蔡英文、客家委員會楊主任委員長鎮、臺北市長柯文哲、新埔褒忠義民廟董事長林光華、世界客屬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出席擔任正獻官,共同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詳全文》

本期主題

「四海大平安」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蔡英文、楊長鎮出席祈求國泰民安

      2020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10月25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辦主祭大典,總統蔡英文、客家委員會楊主任委員長鎮、臺北市長柯文哲、新埔褒忠義民廟董事長林光華、世界客屬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出席擔任正獻官,共同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蔡總統表示,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舉辦至今,在所有客家鄉親以及關心客家文化的好朋友努力下,現在已經成為一場國際級的大活動。每年的這個時候,不僅有我們自己客家鄉親,以及國外的客家社團來參加,更吸引許多遊客,要來和我們一起進行迎神繞境、挑擔奉飯等活動,感受義民節的氣氛。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蔡總統說,推動客庄產業發展,找回客庄文化的榮光,我們一直非常重要的政見。過去從浪漫臺三線開始,再到靚靚六堆、幸福臺九線等政策推動,就是要逐步實現目標。蔡總統特別提到,為了客語復振,要請所有客家鄉親、賢達先進一起全力推動,和家裡的後輩講客、在生活中講客,讓我們的客家話還有客家的文化,能夠代代相傳。 

      臺北市義民祭典今年已是第33年舉辦,今年有來自全台各地的19尊義民爺及忠勇公參加遶境祈福。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2020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特別以客語主要的五種腔調—「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所代表的【四海大平安】做為活動主題,取其吉祥、祝願意涵,希望為臺灣、為世界祈福。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活動一早由柯市長及楊主任委員長鎮和3千多名鄉親組成的六大特色隊伍,一起挑擔頭領頭下,從臺北田徑場挑擔出發前往國父紀念館,總長約3公里,沿途設置了「永保安康」、「追分成功」、「加祿東海」3個會合點,希望藉由遊行來祈願所有參與者平安健康、萬事平順與飛黃騰達。 

      最後,主祭大典圓滿禮成後,楊主任委員長鎮及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陪同蔡總統,特別走向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的講客進鄉團直播行動車,蔡總統親自在車身外簽名,希望講客進鄉團直播行動車能帶著國人對客家傳播的期望,以新媒體匯流技術,深入全國369客庄,讓更多人看見全新的客家美好,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陳董事長承諾,會結合傳統媒介和新媒體技術,提升客家鄉親的媒體近用權,戮力公私合作推動客家邁向主流。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新聞快報

蔡英文、楊長鎮出席 共下好柿節 2020藝文聯誼茶會

      中華文化總會10月24日在臺北賓館舉辦「共下好柿節 2020藝文聯誼茶會」,邀請藝文界人士交流、共聚一堂,總統蔡英文、前副總統陳建仁、客家委員會楊主任委員長鎮、文化部長李永得、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江春男都出席活動。

      蔡總統致詞表示,今年文化總會舉辦的藝文茶會有幾個特色,第一,是我們經歷了很嚴重的疫情挑戰,經過大家同心協力,讓疫情可以得到控制,我們的日常生活都能正常,甚至可以有藝文活動,這全都歸功於全民一起努力,讓疫情得到控制。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蔡總統說,第二個特色是客家元素。今年的主題叫「共下好柿節」,現在正是柿子上市的季節,今天在場的還有客委會楊主任委員長鎮,客家文化確實有很多讓我們驚豔的地方,今天的藝文活動裡,也有許多客家的元素。另外,文化總會在馬祖籌劃「馬祖國際藝術祭」,馬祖的美麗相當令人讚嘆,她也鼓勵大家前往馬祖參加活動。 

      在現場楊主任委員長鎮陪同蔡總統一同薦賞佳餚,今年特別規劃了與客家文化的特色,包括客家蘿蔔糕、客家酸菜魚捲、梅乾菜肉丸、客家米糕,還有以柿子入菜的藥膳柿餅雞湯等。蔡總統也現場體驗及品嚐南投國姓鄉的手沖咖啡,並親自製作客家菜包,及體驗用馬祖老酒製作「酒香玫瑰薑茶奶」和品嚐馬祖特色菜餚。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今年藝文茶會以「客家」與「島嶼」為主題,在秋天柿子豐收的季節,以「好柿」的諧音「好事」,做為活動主題,同時,島嶼臺灣四面環海,資源豐沛族群多元,不同的文化背景、有著不同的歷史傳承與生命印記,相同的是大家都深愛這片土地。身為臺灣四大族群之一的客家族群,崇文重教,耕讀傳家,展現獨特風格的客家文化。

      活動邀請客籍的金鐘獎得主吳奕蓉擔任主持人,開場由歌手陳若妍演唱《雲的故鄉》與《彼岸花開時》等兩首歌曲揭開序幕,接續由金曲獎得主客家歌手羅文裕演唱《鄉音》、《菸樓清風》、《南下列車》等歌曲,希望在疫情趨緩之後,以客家精神,象徵臺灣人勤奮團結、樂觀的態度,藉此吸引更多藝文團體投入文化的傳承與創作。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秋日藝揚客家節慶各地同登場 楊長鎮出席苗栗風箏文化美食節

      本週末多場客家藝文節慶同步登場,客家委員會正副首長兵分多路參與盛事。楊主任委員長鎮10月24日上午前往苗栗參加「九降風起 紙鳶情揚 美食飄香」風箏文化暨客家美食節系列活動,今年特別以「有壺同享」為主題,透過茶壺風箏起飛,傳遞客家人好客、奉茶、壺(福)氣分享的人文關懷的胸襟與精神,希望在後疫情時代與社會分享正面能量。 

      此外,政務副主委鍾孔炤也代表主委參加「2020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安座大典,擔任正獻官親迎新埔褒忠亭義民爺聖駕,並上香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常務副主委范佐銘代表主委前往桃園平鎮參加「客庄12大節慶」2020乙未客家戰役文化季─平鎮戰祭活動,共同緬懷與感念當年義民們誓死守衛家園的英勇精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苗栗的風箏文化暨客家美食節活動,除了有空中精采的風箏展演外,還有客家美食嘉年華、風動藝術展覽,以及許多好康活動提供給民眾。

      「2020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10月24日至26日3天,在國父紀念館廣場熱鬧登場,今年因面對疫情,特以客家語腔調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的「四海大平安」作為活動主軸,透過客家文化傳承及創新,融入客語推廣並加入祈福意涵,期望透過義民信仰為基石,藉由本活動呈現客家文化價值,更藉此為疫情祈福保佑國泰民安。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10月24日晚間鍾孔炤副主委前往屏東內埔參加2020昌黎祠韓愈文化祭活動。屏東內埔昌黎祠,是全國唯一主祀韓愈的廟宇,更為六堆地區客家人的信仰中心,因為祈求功名非常靈驗,每年此時都有大批考生前來祈求金榜符,希望考試「一舉中第」,蜂擁而至的考生及掛滿廟宇的准考證,成為地方文化特色。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楊長鎮出席中市伯公照護站分享會 老少共學計畫展現豐碩成果

      臺中市政府為展現「伯公照護站老少共學計畫」年度成果,10月23日於東勢中華福音信義會施恩堂舉辦「109年伯公照護站─老少共學成果分享會」,活動現場由客語薪傳師馬素眉老師帶領信義快樂學堂的長輩與中山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幼童律動開場,表演耳熟能詳的「伯公伯婆」、「咕咕雞」跟「膨尾鼠」等客家童謠,與現場參與者開心互動。 

      客家委員會楊主任委員長鎮也到場參加成果分享會,與民眾進行意見交流。他表示,看到老人家跟小孩子一起表演,感到非常的幸福,家住苗栗獅潭義民廟旁的他,以前到了傍晚小孩子放學時,廟埕有小孩子在玩、也有許多老人家在聊天,其實就是老幼共學的地方,以前的人沒這樣說但有這樣做。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楊主任委員長鎮提到,蔡英文總統在制定客家政策時曾提到在客庄因為人口老化、年輕人外移,村庄內都是老人家,因此將推動伯公下(土地公廟)作為照護站,大家可以在那邊聊天,小朋友也可以在那邊學習客語及客家歌謠。楊主任委員長鎮也鼓勵大家多跟小朋友說客語,因為講客語比教客語更有成效,一起推動老幼共學。

      楊主任委員長鎮今天特別頒發感謝狀給今年參與試辦的5個伯公照護站(萬安伯公照護站、鎌村伯公照護站、萬興伯公照護站、石城伯公照護站、中華基督教福音信義傳道會─信義長青伯公照護站)與5所學校(石岡國民小學、豐原幼兒園鎌村分班、石岡區親子館、石城國民小學、中山國小附設幼兒園)。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委會表示,為落實蔡英文總統「建構客庄伯公醫療行動網,讓客庄不再有醫療偏鄉」及「推動伙房銀髮照顧中心,在地安養與就業,活化客庄新伙房」的客家政策,並配合衛生福利部長照十年計畫2.0政策,於客庄試辦推動「伯公照護站」。 

      臺中市府今年首度推動「老少共學方案」,讓客家文化傳承的目標結合長者智慧、薪傳師客語專長、在地資源及長照力量共同來推展,在臺中市15處伯公照護站其中的5處試辦,成果豐碩、反映良好。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另外,臺中市府也聘請各擁有語言、長照與薪傳師專業的3位委員參與計畫,在前期教案設計與實際教學執行上提供意見,並在共學課程內容中規劃包含客語、客庄節慶、客語歌謠、童玩、客家美食DIY等活動,讓長輩與幼童一起學一起做,期待這樣的互動能夠創造加乘的成效。

 

《詳全文》

「客家祭儀的社會變遷與性別平權」座談會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自108年起針對未婚早夭女性設立姑婆牌位、入祖塔、女性禮生議題進行調查。109年起針對南部高屏客家地區家族,設有姑婆牌及入家塚的家族進行調查。客發中心10月28日舉辦「客家祭儀的社會變遷與性別平權」座談會,發現在將近兩年的調查中,意識到現今客庄受到社會變遷、少子化因素等觀念的改變,六堆客庄在傳統祖先崇拜上也隨之產生改變。 

      此次的田野調查中發現,高雄美濃在清代即有姑婆登入原生家庭的祖先牌位個案之外,也進一步發現在竹田二崙、萬巒泗溝水、美濃龍肚等地,已有「媳婦全名上牌位與入家塚」的現象,與過去傳統上女性以某某孺人入祖牌與墓碑相當不同,顯示客家家族內性別平權觀念的轉變。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另在六堆客庄在喪禮祭儀中,保存專屬於女婿才得以參加的特殊「路祭」儀式,在時代變遷下傳統祭儀逐漸式微,而路祭更是專屬於客家族群的特殊儀式,更成為了南部六堆客家族群的文化特徵。同時,客家喪禮亦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傳統喪禮中專屬於男性的「捧斗」等儀式,因少子化因素、或家中無男丁之緣故,遂產生女兒亦可取代男性而捧斗,或取代專屬於男性子孫的儀式。 

      此次座談會特別邀請去年協助田野調查的受訪者,並頒發感謝狀予協助本案之祭祀公業管理人、女性禮生;並且邀集田野報導人及生命禮俗服務業者、學者專家共同參與,期讓透過不同觀點討論客庄祭儀在社會變遷脈絡下,所呈現的性別平權觀念,呈現了六堆客庄的特殊性與時代意義。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隨著性別平等觀念的改變,有許多客家宗族開始跳脫傳統,對宗族祭典或民俗做出了改變,逐漸重視家族女性的地位及權益,開放奉祀姑婆牌、入祖塔安葬、甚至將媳婦全名寫入祖牌上,對於女性權益的提升,著實向前躍進一大步。客發中心以座談分享台灣南北客家地區祭儀中性別平等之作為,讓社會大眾可藉此學習模仿,於自家宗族內,成為良好的社會示範。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2020臺北國際旅展開跑 客委會推出客庄小旅行分享秘境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孔炤,10月27日代表楊主任委員長鎮出席2020臺北國際旅展-展前記者會,今年客委會以「客庄小旅行」為主題,搭配浪漫臺三線、靚靚六堆、幸福臺九線,推出「社區小旅行」、「客庄工藝」、「客庄酒莊」及「客庄文旅」等行程,邀集客庄社區、酒藏、美食、職人、旅行共33家業者,推出55條以上客庄深度遊程產品,邀請民眾來一趟「369浪漫客庄小旅行」。 

      鍾孔炤致詞時表示,客委會展出「客庄小旅行」,可以讓民眾知道客庄有許多小秘境,讓大家可以體驗客庄、知道客家,在客庄能慢慢地走、慢慢地吃、慢慢地旅行,悠活漫遊地體驗客庄的美、看見客庄的底蘊。在旅展中可以品嘗客家酒莊的葡萄酒、東方美人茶、以及客家美食,歡迎大家到客庄,來認識客庄、愛上客庄之美。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委會表示,為展現2020客家館的嶄新風貌,本次以「文創選物店」為設計理念,推出4個不同主題遊程。「社區小旅行」─嚴選全臺11個客家社區,推出新屋海客蚵間石滬捕魚趣、關山穿越時空之旅等17條精選深度小旅行遊程;「工藝之旅」─由本會輔導客庄工匠職人師徒16人現場演繹發表18項全新開發商品,並提供手拉拉坯、手擠坯、油紙傘等手作體驗。

      另外,「客庄酒藏-微醺之旅」─由二林酒庄社區職人推出紅酒DIY及葡萄樹下浪漫餐桌體驗遊程;「客庄文旅」─由10家旅行社業者推出樟之細路、客家海客、古道自行車及客庄慢漫遊8項主題精選36項商品,提供多項季節限定獨家私房遊程,敬請把握一年一度難得的機會。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2020ITF台北國際旅展」將於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這場COVID-19疫後全球最盛大的觀光旅遊盛會,主辦單位臺灣觀光協會以「為觀光人打氣」為號召攜手邀集超過30個國家地區、30個中央部會和地方政府及數百家觀光業者參展,一同面對疫情的嚴峻挑戰。 

      客委會表示,4天的展期當中,客家館天天都有精彩的「客家沙龍」,有客家傳奇吟遊詩人阿淘哥、金曲獎入圍歌手黃珮舒及客家傳統二胡八音現場演唱表演,還安排劉克襄等多位名人現場開講,以及欣賞浪漫鄉村小旅行、浪漫臺三線藝術季,帶您一起探訪樟之細路的奧秘、客家信仰伯公遍路之旅,一起品味客庄山川水圳之美。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109年度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圓滿完成

      109年度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於10月24日在全國15個縣市29個試場學校同步登場。全國共計有4,480名考生報考,口語及聽力測驗到考率為69.89%,閱讀及書寫到考率為67.83%,認證成績將於110年1月15日(星期五)公布。 

      客家委員會舉辦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已邁入第13年,據統計資料顯示,客家基本法通過後,在本會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下,公教人員報名中級暨中高級認證人數逐年微幅提升,今年度公教人員報名人數達1,097人,占整體報名人數25%,其中新竹縣報名人數達124人,為各縣市之冠,客委會期盼透過參與認證方式,讓更多公教人員具備客語溝通能力,民眾洽公時能夠自在講客。 

      本年度認證於110年1月15日(星期五)放榜,認證成績單同步以限時專送寄發,考生於放榜當日上午9時起可先利用客委會全球資訊網或免付費電話查榜專線0809-090-040查詢成績。若對成績有疑義,請於110年2月8日(星期一)前將成績複查申請表以掛號郵寄至總試務中心提出複查申請,合格證書預計於110年3月5日(星期五)以掛號寄發。 

客家委員會網站 https://www.hakka.gov.tw/

109年度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網站https://hakka.sce.ntnu.edu.tw/hakka_high

免費服務專線:0809-090-040


 

《詳全文》

行政院「110年1月1日起豬肉原產地標示」宣導資訊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地方活動

文學手作小時光-羊毛氈工作坊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文學手作小時光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2020文學x藝術跨域系列
羊毛氈工作坊共計4場次
*魯冰花毛氈畫
鍾肇政的長篇小說《魯冰花》,小說內的場景即為客庄常見的茶園地景,本次毛氈畫手作課程將帶領學員一同創作文學地景毛氈畫作。
10月31日(星期六)上午9時30分至12時30分
10月31日(星期六)下午2時至5時
*文鳥鑰匙圈
鍾肇政的妻子鍾張九妹為貼補家用,飼養當時流行的觀賞鳥文鳥及十姊妹,南龍路的宿舍玄關堆滿了鳥籠,本次手作課程將帶領學員創作文鳥鑰匙圈。
11月1日(星期日)上午9時30分至12時30分
11月1日(星期日)下午2時至5時

上課地點:龍潭里活動中心3樓(桃園市龍潭區南龍路21號)


注意:
*相同課程每人限報名1場次。
*每場次限額15名,報名從速!
*活動建議12歲以上學員參加,推廣活動免費參加!
*報名成功將於10月28日前收到確認信函。
*課程資源有限,報名後如開課未到,將列入紀錄,限制未來報名課程或活動之權益!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5qKVpq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賴碧霞紀念音樂會 即將在10月31日登場囉!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2020桃園客家音樂節-賴碧霞紀念音樂會」即將在10月31日登場囉!
本局為紀念客家山歌天后,邀請賴碧霞之女及得意弟子演出代表作品,並設有賴老師紀念文物展,另有抽獎活動可參與,有機會獲得掃地機器人等多項獎品唷,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活動時間:10月31日(星期六)下午1時30分
➤活動地點:平鎮區民俗文化公園天幕廣場(上海路與上海路120巷交叉路口)

2020桃園客家音樂節系列活動資訊,請臉書搜尋「桃園客家音樂節」查詢。

#2020桃園客家音樂節
聯絡人 :
陳小姐
聯絡電話:
03-4096682轉分機2021
電子信箱:
459256@tychakka.gov.t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