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668期 │ 發行日期:2020年9月25日

本期主題

《Mase23.9°N源成七界內客家酒莊》新書發表會 一段客家二次移民勇氣與堅持的故事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委員會於9月18日在彰化二林鎮金玉湖酒莊辦理《Mase23.9°N源成七界內客家酒莊》新書發表會。書中寫出8家位於二林鎮的本土葡萄酒莊客家二次移民的故事,他們勇往新天地開墾,在偶然的機會種植葡萄,後來雖然遭遇到WTO的衝擊,公賣局結束契作,但客家人的硬頸精神,讓他們建立酒莊、自創品牌,讓大家見到客家的勇氣與堅持。。.....

《詳全文》

本期主題

《Mase23.9°N源成七界內客家酒莊》新書發表會 一段客家二次移民勇氣與堅持的故事

      客家委員會於9月18日在彰化二林鎮金玉湖酒莊辦理《Mase23.9°N源成七界內客家酒莊》新書發表會。書中寫出8家位於二林鎮的本土葡萄酒莊客家二次移民的故事,他們勇往新天地開墾,在偶然的機會種植葡萄,後來雖然遭遇到WTO的衝擊,公賣局結束契作,但客家人的硬頸精神,讓他們建立酒莊、自創品牌,讓大家見到客家的勇氣與堅持。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委員會楊主任委員長鎮表示,在彰化二林源成七界有一群,刻苦的客家農民將風頭水尾的土地開墾成肥沃的農田,這群農民經歷過歷史上的土地改革、開放外國水果進口台灣等大風大浪,展現出堅韌台灣水牛的性格,最後在公賣局停止收購後,發展出自己種的葡萄自己釀,從一級產業發展到三級產業,走過一段非常艱辛的路程。

       楊主任委員長鎮說,希望透過這本書的推廣,可以讓更多的民眾知道源成七界有這麼好的酒莊、有這麼美的風景、最甜美的葡萄酒,歡迎民眾有時間可以到二林酒莊來旅行。客委會年底在高雄參與國際旅展,希望可以把源成七界的酒莊小旅行包裝成為旅遊產品,在旅展中上架。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表示,百年前桃竹苗的客家先民到了彰化,在二林源成農場製糖所開墾的七界內風頭水尾土地,發揮客家不輕易放棄的精神,把異鄉變成故鄉,開創了全國密度最高的葡萄酒莊。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書中介紹在南彰化舊濁水溪畔的沖積平原上,有處被稱作「源成七界」,也就是今天彰化二林、竹塘、埤頭的交界。在日治時期被稱作「風頭水尾」的土地,因水源不足、土壤鹽分高、地勢不平,導致一批批日本農場計畫性的移墾佃農先後離去,卻招來了現今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的客家佃農,他們堅持了下來直到今日。

       書中的8家葡萄酒莊,他們多為客家移民的二代、三代,從早期種植甘蔗、水稻,到後來嘗試種植椪柑、柳丁等水果,1965年在偶然的機會下,開啟二林農民種植釀酒葡萄,而與公賣局開始長期契作的黃金年代,更讓農民累積了第一桶金。

       但政府在2002年加入WTO之後,也結束了公賣局契作產銷模式,葡農面臨廢園的危機,這樣的危機讓葡農不知下一步何去何從。所幸,在政府開放民間酒廠設立後,他們透過鑽研釀酒技術、提升行銷通路,已逐步展現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釀酒之路。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二林鎮農會為了讓源成七界內客家酒莊,每年有相互切磋、交流釀酒技術的機會,創辦「紫晶杯」競賽,也邀請海內外品酒師擔任評審,定於每年10月的第2個周末,1日評鑑,1日頒獎,並舉辦冠軍酒的開瓶儀式,活動當天提供民眾試飲與購買。

       這次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也出動「講客號」及空拍機,現場直播客家酒莊記者會,邀請客委會楊主任委員長鎮、金玉湖、蘭輝、鵬群頂、戀戀葡萄園4家酒莊主、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副執行長洪宗熠、文開國小校長詹雪梅等人上直播車,和大家在空中談論源成七界內的客家酒莊是如何衝破生命線,釀出聞名全國知名的葡萄酒香。

       客家先民來到曾經的源成農場,在風頭水尾扎根,成為彰化縣裡的客家「島」,與一顆葡萄命運般的相遇,逆天釀出23.9°N的自慢滋味,近百年的勇氣與堅持,都寫在這裡了。即日起《源成七界內客家酒莊》可於誠品、墊腳石、諾貝爾等實體及網路各大通路購買。

《詳全文》

新聞快報

2020三義木雕藝術節將開幕 鍾孔炤邀請品味苗栗小城故事

       2020三義木雕藝術節9月22日舉行開幕記者會,宣布活動將於10月1至4日在盛大舉行,客家委員會鍾副主任委員孔炤特別代表楊主任委員長鎮出席,並呼籲國人利用中秋連假時間造訪苗栗,領略三義、大湖、南庄等地各自精彩多樣的「小城故事」。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鍾副主委表示,技藝的傳承很重要,三義不僅木雕享有盛名,鄧麗君的成名曲「小城故事」,說的就是充滿人情滋味的苗栗三義。希望中秋連假能有更多朋友來到苗栗,品味各地不同的小城滋味,看見「好山好水當好尞」的所在。鍾副主委也提到,楊主任委員長鎮是苗栗獅譚人,對苗栗很有感情,客委會更特地打造「樟之細路」,希望喜歡走步道的人可以來到苗栗。

       離開苗栗三義,鍾副主委前往桃園新屋參加「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新建工程上梁典禮」,與桃園市鄭文燦市長共同擔任主祭官,祈求後續施工順利。鍾副主委表示,新屋是唯一的靠海邊的客家庄,這是一個亮點,透過市長、透過大家努力,下次就會變成人們拍照打卡的景點,未來完工後,個人會帶太太再次造訪,屆時也希望大家可以攜伴參加。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木雕是三義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特色,苗栗縣政府每年舉辦的三義木雕藝術節,融合了傳統工藝文化、表演藝術,展現出三義獨特的在地風采,今年系列活動包括木雕大師「觸手生春木雕秀」現場創作表演、冰雕即興創作、木藝文創市集、親子木藝DIY、「2020臺灣國際木雕裝置藝術大展」、「2020臺灣國際木雕競賽作品展」等,相當適合父母帶著小朋友前來體驗、欣賞。

       「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整體計畫是以新屋永安漁港為主軸,結合海洋客家產業軸線(台61線與台15線),及周邊的客家聚落、廟宇相關產業,利用新屋、觀音深厚的海洋客家文化為基礎,進而促進客家文化深根紮實,強化當地自明性,建立在地文化基盤,提升居民認同並傳承客家文化,以推廣桃園海洋客家特色,進而帶動觀光發展。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鍾孔炤訪視屏東客庄生活環境營造 期結合歷史紋理在地文創再創新貌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孔炤9月19日訪視屏東客庄創生環境營造,並拜會客庄創生移居據點,在屏東縣長潘孟安陪同下,先後參加內埔東片村「隘寮圳第一支線整治工程開工暨動土典禮」,並前往竹田「德米樂輕米食文化實驗場」。鍾副主委期盼透過相關計畫的執行,為客庄帶來不一樣的新氣象。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內埔鄉東片村是鍾副主委訪視的第一站,隘寮圳第一支線是「靚靚內埔-後堆客家水圳環境整治計畫」中的一部分,鍾副主委強調有山就有客家,有客家就有水圳,而水圳對農作的種植幫助甚鉅,因此對水圳也有特殊的感情存在。

       屏東縣長潘孟安則感謝客委會的支持,希望透過本次的整治計串聯周邊地景與歷史紋理,讓大家更了解客家豐富的文化底蘊。而鍾副主委更肯定東片村民所展現的團結一致,體現了客家無私、硬頸的精神。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二站前往的「德米樂輕米食文化實驗場」,是由屏東竹田第一屆移居者,現年53歲的李怡樂所提出。他規劃將阿公所經營的德興米廠舊址,改造為結合在地文創、產業研發的跨域文化實驗場域。透過老舊空間的重新利用,將客庄地方資源進行整合。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鍾副主委勉勵,未來應持續克服困難並努力朝向擴大竹田產業及文化加值的計畫目標邁進,以期透過創新行銷與建置,有效帶動竹田在地產業能見度,未來並希冀擴及整個六堆地區。

《詳全文》

推廣屏東客家特色產業 珍貴六堆黑豬打響品牌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孔炤9月18日前往屏東內埔,受邀參加農會毛豬產銷班的「啟動本土黑豬產業轉型,推廣六堆客家文化美食」活動。鍾副主委表示自己身為內埔子弟,會用行動力挺六堆黑豬,客委會目前正積極籌辦明年的六堆300年慶典活動,屆時六堆黑豬一定不會缺席。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鍾副主委強調,客家飲食文化和黑豬脫離不了關係,如果不是用土生土長的黑豬,客家味緒就無共樣,黑豬就是鄉愁,就是六堆人的共同記憶。他指出,針對六堆黑豬產業與客家族群的關係,根據臺灣大學朱有田教授及屏東科技大學曾純純教授的研究指出,六堆黑豬不同於其他豬種,是台灣本土黑豬重要遺傳資產,與六堆客家的文化發展關係十分緊密。

       臺灣本土黑豬的種原僅在南部的六堆客家地區,尤其是屏東的內埔與竹田,因此以「六堆黑豬」命名。「六堆黑豬」於2015年8月正式取得商標權,鍾副主委指出,六堆黑豬不是一個憑空創造出來的品牌,它凝聚的是六堆客家發展過程中的縮影,其特殊種原更是屏東絕無僅有的特色產業,為讓民眾了解屏東客家文化對「六堆黑豬」的保種歷史,因而辦理系列「六堆黑豬」相關推廣活動。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隨著台灣正式從口蹄疫疫區除名,臺灣豬即將走向世界,同時也面對國際市場的挑戰。鍾副主委認為,六堆黑豬是六堆客家的驕傲,在推動產業轉型與品牌推廣的過程中,客委會也會與其他部會及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做六堆豬農的後盾,讓六堆黑豬永續傳承,走進全臺灣家庭桌上,用最具特色的臺灣本土豬肉品牌走向國際。

《詳全文》

 

客庄地方創生巡迴輔導(新竹場)訂於109年10月27日辦理

一、說明
為推動本會客庄地方創生計畫,訂於109年10月27日(星期二)下午2時整,假新竹市東區區公所會議室(新竹市東區民族路40號),辦理地方創生巡迴輔導(新竹場),內容包含客庄地方創生輔導團計畫、優惠貸款作法及表格填寫等說明,歡迎踴躍報名參與。

二、邀請對象
  1.客庄地方業者。
  2.欲申貸客庄地方創生優惠貸款之業者。

活動報名網址:https://reurl.cc/MdXnLX

《詳全文》

「2020搖滾童謠音樂Party」巡演 首場新北秀山國小 Let's Hakka Rock!

       客家委員會為讓客家音樂向下扎根,9月22日下午由劉劭希樂團帶領「客家搖滾兒童團」,到新北市中和區秀山國小,進行校園巡演活動首場演出,透過金曲製作人劉劭希老師創作的「洗手歌」、「Kids of rock」、「Do Re Mi」及「大家來運動」等客家搖滾童謠,讓大小朋友們共下來搖滾鬧熱翻天。


       客委會表示,為了讓小朋友藉由有現代感的客家童謠學習客語、認同客家,特別邀請金曲製作人劉劭希老師創作「客家搖滾童謠」,曲風包含嘻哈、搖滾等多元音樂元素,為客家童謠注入更多活力;同時結合教育部國小健身操,推出全球第一支的搖滾客家運動操舞曲「大家來運動」,讓小朋友在做操運動時間也能自然而然融入客語環境。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除客家運動操「大家來運動」外,為預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及養成洗手好習慣,劉劭希老師也用節奏感十足的搖滾客語寫下了「洗手歌」,讓小朋友保持衛生和正確洗手的步驟!另外還有「Kids of rock」及「Do Re Mi」等音樂創作,4首歌曲MV同步公開於Youtube頻道,歡迎大家推廣與運用!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2020搖滾童謠音樂Party」自9月開始起跑,除首站9月22日新北市中和區秀山國小外,接下來10月13日到臺中市新社區新社國小,10月20日到桃園市中壢區新街國小,10月27日到新竹縣竹東鎮竹東國小,11月3日到屏東縣內埔鄉內埔國小,11月10日到宜蘭縣宜蘭市育才國小,最後11月24日到苗栗縣頭屋鄉頭屋國小,從北到南,用行動實踐對母語文化的推動,也讓大小朋友一起體驗客家搖滾童謠的魅力,Let's Hakka Rock!。

《詳全文》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勇奪「第七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今年代表屏東縣參加環保署「第七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於9月21日傳出捷報獲得機關組「特優」,也是全國首位獲得特優獎的文化保存單位,成功打破傳統框架和侷限。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以保存高屏六堆客庄深厚的人文資產為營運方針,發展「生態博物館」為目標,並於園區內呈現了客家最原始的風貌,在環境教育推動上是政府機關少數文化保存類環教場域,實際操作要將其融合並呈現出來有其難度,但園區透過傳統生活,如踔田(客語的除草)、實體典藏(菸樓、礱間)、客家文化體驗教育等,以簡單、自然的模式將文化推廣與環境教育結合,並賦予了生命力。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致詞時表示,園區積極推動環境教育,在無數的課程與活動中接獲許多民眾的回饋,是我們進步的動力,亦是我們繼續推廣環境教育的決心與意念,我們亦不斷提醒我們夥伴,環境教育是永續的教育亦是雙向的溝通,並非單向的知識傳播,如此推廣環境教育才令人感動,我們尊重土地給予我們的一切。

       何金樑說,環境教育就像是先鋒堆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的花肚鯽魚苗在園區水圳進行異地保種工作,鯽魚長大後再放回五溝社區水圳,那個小魚游過大魚身邊時會說「阿太𠊎歸來了」(曾祖父我回來),我們除了感動更深刻體會到,做客家文化傳承,也能夠跟自然環境保育一起結合,建構出一個永續環境教育的文化傳承。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國內作為文化保存類的環境場域甚少,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作為文化環境教育場域,也期盼讓更多人參與環境教育,在參與中發現臺灣豐富多元的客庄文化生命力。

《詳全文》

「109年度客語能力初級認證」全國認證圓滿完成!

        「109年度客語能力初級認證」全國認證第二梯次於9月20日在全國15個考區、33個試區學校同步登場,到考3,928人,到考率75.38%;全國認證兩梯次合計共14,262人報考,到考10,843人,到考率76.02%。

       全國認證成績將於11月16日(星期一)起公布於報名網站(http://hakka.sce.ntnu.edu.tw/hakka),考生可登入查詢並下載成績單,當天也將同步以限時專送寄發紙本成績單。合格證書則於11月30日(星期一)起寄發。

       全國認證今日圓滿完成,而今年尚有兩次多梯次認證即將舉行。其中多梯次(八)報名至9月30日,認證日期為11月21日,於高雄美濃國中與新竹東海國小舉辦。多梯次(九)報名至10月31日,認證日期為12月19日,於花蓮高商舉辦。若有高雄、新竹與花蓮以外縣市的考生達40人以上者,亦可向總試務中心申請增開試區,以便就近應試。如有其他報名或成績等相關問題,可電洽「109年度客語能力初級認證」總試務中心:0800-699-566。

《詳全文》

2020精緻客家大戲《一夜新娘一世妻》9/19中壢藝術館音樂廳 熱烈公演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的2020精緻客家大戲《一夜新娘一世妻》巡演,9月19日來到中壢藝術館音樂廳演出。客委會表示今年的精緻客家大戲自6月下旬起在臺北、新竹、苗栗、臺中、花蓮、屏東等地展演,受到各地戲迷熱烈迴響,今天的中壢場次更在開放首日即索票一空,可見大眾對客家大戲的喜愛。

       今年的精緻客家大戲《一夜新娘一世妻》由甫獲第31屆傳藝金曲獎6項入圍殊榮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演出,內容改編自王瓊玲教授原著小說《一夜新娘》,敘述日據末期的臺灣鄉間真實故事。參與演出的演員陣容堅強,由曾入圍「傳藝金曲獎」的陳芝后、陳思朋、蘇國慶、陳怡婷等四位演員領銜主演;此外,本劇在服裝造型、舞臺設計亦有精心的安排,表演也特別融入歌舞元素,為客家傳統戲曲增添新樣貌。

      今年度精緻客家大戲最後壓軸即將在10月4日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登場,並於9月20日起開放索票,喜愛客家大戲的戲迷們千萬不要錯過。

      為配合政府防疫政策,演出採實聯制入場,索票人以二張為限。活動詳情可至官網 https://drumbattle.gogotruly.com/,或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2020drumbattle查詢。

《詳全文》

行政院「推動亞洲・矽谷方案」宣導資訊

-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地方活動

「109年三山國王講古擂台賽」開始報名囉!

主辦單位:臺中市石岡區公所

內容

一、目的:為鼓勵本市市民對客語認同感,振興客家傳統文化,找回客語的生活文化,做好客語向下扎根。

二、指導單位:臺中市政府、臺中市議會、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三、主辦單位:臺中市石岡區公所

四、協辦單位:慈雲宮、臺中市立石岡國民中學、臺中市石岡國民小學、臺中市土牛國民小學、石岡區各里辦公處

五、比賽日期:109年11月7日(星期六)14時

六、比賽地點:臺中市石岡區慈雲宮(地址:臺中市石岡區土牛里慈雲巷9號)

七、頒獎時間:109年11月7日(星期六)19時(暫訂)

八、報名日期:自即日起至109年10月28日止,郵寄者以郵戳為憑,逾時不受理。

九、報名對象:以臺中市民、臺中市各級學校學生為主體,報名參加以講述三山國王的故事、事蹟。

十、聯絡方式:臺中市石岡區公所,課員 張育慈。電話:04-25722511分機291。

十一、報名方式:報名表郵寄、親送臺中市石岡區公所(地址:臺中市石岡區豐勢路1033號)或傳真本所,傳真:04-25722874。 (郵寄或傳真者請電話確認報名程序是否已完成)

十二、報到時間:109年11月7日(星期六)13時至13時30分,逾時不接受報到。

十三、會場規範:比賽當天不開放比賽場地練習,比賽時不得現場指導或示範,非比賽人員保持肅靜,以免干擾競賽之進行

十四、評分標準:客語發音(30%)、內容(30%)、敘事技巧(20%)、儀態表情(20%)。

十五、加分及同分取勝辦法:

   (一)本活動不分組別,參賽人員為國小學童者得於總分加分2分,國中生加分1分。

   (二)倘遇有總分同分之情形,現場得經評審委員討論決議參酌擇一單項評分之分數高低,取該單項分數較高者為優勝,參賽者不得有異議。

十六、比賽辦法:

   (一)出賽順序暫訂於109年10月30日上午11時在臺中市石岡區公所二樓會議室抽定,未於規定時間內出席者,由本所代為抽定。出場順序公布於本所網站,請自行查看。

   (二)比賽主題:與三山國王有關之故事

   (三)比賽現場經呼叫3次,未出場者以棄權論。聞呼號聲應即上臺,開口講話即開始計時,如超過1分鐘未開始,以棄權論;鞠躬下臺即停止計時。

   (四)比賽時間:以4分鐘為原則,5分鐘為上限,每超出或不足30秒扣總分1分,未足30秒以30秒計。4分鐘時響鈴1次,5分鐘時響鈴二次。

   (五)比賽成績於全程活動結束後公布。

十七、獎勵方式:

   (一)特優1名:6,000元等值禮券,獎狀一紙。

   (二)優等3名:3,600元等值禮券,獎狀一紙。

   (三)甲等6名:2,000元等值禮券,獎狀一紙。

   (四)優勝若干名:獎狀一紙。

           得獎隊數得依比賽情形經評審團決議增減之。

 十八、注意事項:

    (一)參賽者應確保故事內容無發生侵害第三人著作權利之情事;如有抄襲、重製、侵權、誹謗、妨害風俗或違反其他法令等情形發生,除取消得獎資格、追回獎項外,參賽者應負一切相關法律責任。

    (二)參賽者須同意將參加本次比賽及相關活動之著作權及肖像權,無償及無條件授權主辦單位及主辦單位授權之第三人進行全程攝錄影、複製、製作各式文宣,或於電視、廣播及網站重製、公開播送、公開傳輸及進行其他必要之改作、重製、編輯等非營利之推廣運用。 

    (三)各競賽者於報到當日須攜帶附有照片之身分證明(如國民身分證或健保卡等)以備核對(驗畢退還)。

    (四)會場內為維持比賽程序之順暢,部分區域設有評審工作席、計時席、成績作業席等管制區,非經工作人員同意,請勿進入。

    (五)因應防疫政策請參賽者配合事項:(依比賽日當下最新防疫政策辦理)

         1.須戴口罩、量測體溫及手部消毒。

         2.相關規範將依中央規定及疫情變化適時調整。

十九、本計畫陳奉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連絡人:臺中市石岡區公所,課員 張育慈

連絡電話:04-25722511分機291

行政區:石岡區

活動起日:2020-11-07

發布日期:2020-09-22

單位: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詳全文》

臺灣地方特色歌謠創作比賽於110年3月31日前受理報名

主辦單位:教育部

        為鼓勵地方特色歌謠傳唱風氣,培養在地音樂藝術人才,擷取各縣市人、文、地、景、產等文化元素為內涵,創作地方特色歌謠,以達傳承、發揚、創新,深化本土文化認同之目標,爰辦理「2020臺灣地方特色歌謠創作比賽」。

       本案開放報名時間自公告日起至110年3月31日下午5時止,採網路報名,詳情請上臺灣地方特色歌謠網站查詢

       https://web.arte.gov.tw/lyrics/index.aspx,如有報名疑義,請洽本館,林小姐:02-2311-0574轉120。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