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期 │ 發行日期:2017年11月17日
黑夜過去 終見《天光》 客家新創歌舞劇12月30日高雄登場
黑夜過去,你會看見什麼?客家委員會與臺北藝術大學合作客家新創音樂歌舞劇《天光》,描寫三代客家女性各自追求人生價值,傳遞跨世代客家情感。.....
黑夜過去,你會看見什麼?客家委員會與臺北藝術大學合作客家新創音樂歌舞劇《天光》,描寫三代客家女性各自追求人生價值,傳遞跨世代客家情感。客委會主委李永得11月14日表示,《天光》描述生存在動盪時代,客家人彼此間凝聚的力量及情感,並由專業編導策劃、知名演員演出,內容精采可期。
客家新創歌舞劇《天光》11月14日在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辦售票記者會,李主委致詞時表示,客家人個性純樸溫順,但遇到不公不義時,也會第一個挺身反抗。他進一步指出,《天光》描述客家人在動盪時代的團結力量與情感凝聚,結合豐富客家元素與現代音樂歌舞劇,與不同族群分享交流。李主委強調,希望大家不僅能品味客家文化及音韻之美,更能從劇中感受跨世代的客家精神。
繼96年《福春嫁女》、105 年《香絲‧相思》後,《天光》是客委會第三次與北藝大團隊合作作品,該劇以南部六堆客庄為故事背景,由專業劇作家、音樂家、製作團隊,與六堆鄉親及文史工作者共同發想劇本,同時引用多位客家詩人及詞曲創作作品。《天光》總監王雲幼表示,該劇是由北藝大校內各學院共同貢獻所長,絕對感動人心;導演韋以丞則談到,戲中以三代客家女性各自追求的人生價值為主軸,像女主角「春妹」年輕時就喪偶,最終還是靠自己找到希望。他說,如同黑夜過去,天光必將來臨。
《天光》將於下(12)月30日在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首演,本次結合國內優秀藝術家,新銳導演韋以承、作曲家顏名秀、編舞家董怡芬,劇場設計張哲龍、林恒正、高一華、王奕盛,並特別邀請金鐘獎演員謝瓊煖演出女主角「春妹」,與唱演俱佳的音樂劇小生葉文豪有多場對手戲,張力十足,令人期待。
客家新創音樂歌舞劇《天光》首演後,107年1月5日在花蓮、1月13日在新竹及1月20日在屏東等地巡演,5月19日及20日則在臺北國家戲劇院壓軸登場。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即日起上兩廳院售票系統(www.artsticket.com.tw)洽詢購票,更多資訊請上《天光》官方網站(www.hopetolight.tw)查詢。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11月12日在一場傳統浪漫的客家婚禮活動中與高雄市長陳菊共同為50對佳偶證婚,期許新人建立幸福美滿家庭,努力增「產」讓客家文化代代相傳。
李永得主委12日傍晚南下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出席「2017客庄12大節慶~客家婚禮‧客家宴」活動,並與高雄市市長陳菊為50對新人證婚。立法委員劉世芳、邱議瑩及李昆澤也到場祝賀共沾喜氣。李主委致詞時表示,他非常高興為一年一度的高雄客家婚禮證婚,並讚美現場50對穿著客家藍衫禮服的俊男美女,將客家服飾襯托得更有文化氣質,這場客家婚禮的傳統與浪漫,將會是新人在生命中難得的美好回憶,李主委並以喜慶的「新娘新郎喜連連」、「新娘到來就買田」、「雙生貴子中狀元」等祝詞,祝福50對新人佳偶平安如意、幸福美滿,多生幾個,讓客家文化世代傳承。
陳菊市長穿著客家藍衫蒞臨活動現場,她致詞時先以客語「按久沒看到」向現場來賓問好,陳市長致詞時先代表高雄市民感謝客委會對高雄市客家文化的支持,將「客家婚禮‧客家宴」活動納入客庄12大節慶活動,陳市長接著表示,「客家」是高雄多元文化重要的一環,她期待中央與市府能攜手合作打拼,共同傳承客家語言、文化。
「2017客庄12大節慶~客家婚禮•客家宴」活動先由新郎新娘身穿融合傳統與現代客家風的藍衫禮服,在客家八音及彩旗、拖青、帶路雞等迎親隊伍引領下熱鬧進場,並依客家傳統「上燈儀式」、「三拜禮儀式」、「證婚儀式」等流程進行,新人遵循古禮為長輩「插頭花」、「奉新娘茶」,展現客家文化中飲水思源的感恩與傳承。婚禮之後現場設有結合在地特色及客家元素的「客家宴」,讓新人、家屬認桌用餐。
客家委員會主委李永得11月11日排開所有活動專程南下,頒贈客家事務一等專業獎章予高齡96歲的客家耆老李九郎先生,李主委表示,要向國內第一位獲頒客家事務一等獎章的李九郎先生致上最高敬意,感謝他對客家的貢獻,也期許年輕人能以他為典範,讓客家文化傳承下去。
客委會李主委11月11日出席《客家大人物》新書發表會,並頒贈客家事務一等專業獎章予《客家大人物》書中主角之一的李九郎先生。李主委以「一生的典範」盛讚李九郎先生,他指出,《客家大人物》書中記載李九郎先生奮鬥的歷史,以及對客家文化、客家事務的關心,這些都值得代代相傳,也希望年輕人讀了之後能擴大參與,客家未來才有希望。
李主委強調,全球首位客家事務一等專業獎章由長期進行客家研究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孔邁隆(Myron L. Cohen)教授獲得,而李九郎先生是國內第一位獲得客家事務一等專業獎章的傑出客家前輩,他親手頒贈榮譽獎章獎牌,並代表客委會及全體客家致上最高敬意。李九郎先生自年輕時期就熱衷參與客家事務,籌組社團聯繫在地客家情感,並爭取成立高雄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一生致力推展客家運動,對客家公共事務有顯著貢獻。
李九郎先生本著對客家的熱愛,長期致力於客家文化復興工作。1964年籌組「中原客家聯誼會」,連結鄉親相互扶持;1984年擔任「世界客屬總會高雄市分會」執行秘書,積極為客家發聲;1985年協助創辦「高雄市客家青年會」,讓客家世代薪火相傳;1997年爭取建立「客家文物館」,為高雄客家找到歷史的所在;2005年全力促進「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成立,在地客家發展奠定法制基礎。
為推廣客家文化、臺三線觀光及客庄美食,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11月10日特別前往新竹縣市參加相關活動。李主委表示,浪漫臺三線計畫打造客家文化的歷史大道、人文大道及產業大道,期透過活絡客庄,帶動客庄產業經濟與重建客家生命力,進一步讓客家文化邁向國際。
「2017新竹市客家文化節」11月4日起熱鬧登場,李主委11月10日上午特別前往新竹市北大公園,與市長林智堅共同宣傳系列活動。李主委指出,政府推動浪漫臺三線計畫,核心在於客家文藝復興,該計畫透過打造客家文化的歷史大道、人文大道及產業大道,重建客家生命力,也期盼吸引包括日本等國外觀光客來臺三線旅遊,讓客家文化真正邁向國際。
李主委也特別感謝林智堅市長上任後積極推廣客家文化,支持辦理新竹市客家文化節等活動,使新竹市近兩年來客家文化蓬勃發展,更成為浪漫臺三線的文化櫥窗。「2017新竹市客家文化節」自11月4日至25日於關新公園、明湖公園、內湖夜市及北大公園等地舉辦客家流行音樂、戲曲、舞蹈等16場次不同主題藝文演出,歡迎民眾踴躍參與,一同感受濃濃客家風情及藝文饗宴。
隨後,李主委前往新竹縣新埔鎮巨埔社區參加「客庄・慢活・慢食・漫遊趣」活動,與新竹縣長邱鏡淳等人一同欣賞社區阿公阿婆表演採茶舞,並品嚐社區媽媽親手準備的創意料理。李主委說,「客庄・慢活・慢食・漫遊趣」利用在地食材製作社區特色料理,照顧在地小農,同時結合輕旅行,讓社區能有實質收益,當客庄活絡後,青年就會願意返鄉,進而帶動客庄產業經濟,形成正向循環。
為打造臺三線客庄可食地景共享社區,傳遞健康食農理念,利用在地食材演繹客家精緻創意料理,客委會首度結合社區微旅行,歷經3個多月的辛苦淬鍊,陸續在全國客庄打造12個健康樂活共享社區。新竹巨埔社區是第一個出爐的培力社區,11月10日還特別邀請在地的德蘭兒童中心師生25人,一同參加在地餐桌活動,品嚐新鮮美味客庄料理。
客委會於全臺北中南東4區共遴選出12個客庄潛力社區,經過系統性的社區人才培力課程,目前已完成9個社區、培力360餘人,課程中由專業廚師運用在地食材,為每個社區量身打造2道創意客家料理,不僅顛覆客家料理鹹香肥的刻板印象,同時各社區也熱情分享私房景點,未來將結合在地餐桌及社區微旅行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客家、體驗客家。
「客庄・慢活・慢食・漫遊趣」後續精采場次陸續登場,活動內容精采豐富,包括認識在地食材、食安與食育、在地食材創意料理品嚐、特色手作DIY、社區特色景點巡禮等,讓現代都市人拋開煩擾走進客庄,體現健康樂活客庄風情,歡迎大家在秋日來一場深度客庄社區小旅行。詳情請至「客庄・慢活・慢食・漫遊趣」活動網站(http://www.hakkadelicacy.tw)或客委會網站查詢。
客家委員會11月11日於中原大學辦理「106年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總決賽」,來自全國103所幼兒園及國民中小學共123組客家藝文隊伍競逐各類獎項。經過一整天的激烈競賽及專業評選後成績揭曉,桃園市立中壢國民中學由各地幼兒園、國小及國中學生組成的團隊自568組初賽隊伍中,一路過關斬將摘下名次,為今天的總決賽劃下完美句點。
客委會與教育部、桃園市政府共同主辦「106年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全國總決賽,透過「客語歌唱表演類」、「客語口說藝術類」、「客語戲劇類」的競賽,展現學生學習的成果。這項活動自舉辦以來,獲得各界熱烈迴響與學校熱情參與。讓對客家語言文化有興趣的後生,有彼此相互學習、觀摩、競技的表演舞臺,包括中小學及幼兒園的學生都可報名參加,並已於104年爭取納入教育部12年國教超額比序採計加分項目,期待能有更多的年輕學子加入學習、體驗客家語言及文化之美。
106年總計有北、中、南、東4區378校568隊5,292人參與初賽,並遴選出123隊參加總決賽。除了透過客語歌唱、口說藝術、戲劇的競賽方式,展現學習客語的成果外,亦透過客語沉浸式教學、客語生活學校、客語薪傳師、客語能力認證考試等方式,提供多元客語學習環境,讓客家文化幼苗扎根茁壯。11月11日總決賽成績如後,客委會期許所有參賽學校能持續為客家文化的薪傳注入新活力,讓客家語言文化永續傳承。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各場次開辦前3日晚上24:00止(採網路報名)例如:第一場次106/11/18(六),報名截止日11/15(三)24:00止
報名方式:
請至活動網站或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連結活動網站)填寫報名表,並於2日內匯款報名費後,回覆匯款資訊e-mail至Selene.Liu@cdri.org.tw,各場活動報名人數以25人為限,正取20位,如有報名者放棄,依照報名時間依序,遞補名額,額滿為止。
活動內容:
(一)客庄慢活-田野溯源
安排農事解說或體驗,認識在地食材、食安食育、糧食履歷及環境資源解說,了解「吃」從哪裡來?利用在地食材手做DIY,如製作果醬、小點或客家醃漬品,了解食品營養衛生安全等常識。
(二)客庄慢食-食在地・吃當季
介紹在地客家傳統飲食文化,導入運用在地食材的低碳飲食教育,品嚐社區節令食材之客家創意料理。
(三)客庄慢活-文創手作
就地取材製作客庄傳統手工藝,體驗客庄在地人文與先人生活大智慧。
(四)客庄漫遊-社區微旅行
隨著在地導覽員步伐,走訪社區小秘境體驗客庄人文生態之美。
活動場次:
序號 |
場次 |
時 間 |
培力社區(地點) |
1 |
第一場 |
106/11/18(六) |
新竹縣新埔鎮巨埔社區 (巨埔里10鄰新龍路636號) |
2 |
第二場 |
106/11/20(一) |
苗栗縣頭屋鄉獅潭社區 (獅潭村8鄰106號) |
3 |
第三場 |
106/11/23(四) |
花蓮縣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 (北林里復興路157號) |
4 |
第四場 |
106/11/28(二) |
新竹縣關西鎮新富社區 (新富里1鄰老社寮2之3號) |
5 |
第五場 |
106/11/29(三) |
苗栗縣公館鄉石墻社區 (石墻村9鄰185-1號) |
主辦單位:交通大學
諸葛四郎,一個屬於台灣三四五年級生的漫畫英雄...如今重現江湖!
當科技遇上文化,它可能打造出一座無牆的客家虛擬博物館,可能開闢身體閱讀漫畫的虛擬遊戲場域,也可能去傾聽大數據裡的眾聲喧嘩。
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技研究中心執行客家委員會補助的「原創漫畫智慧創生:客籍漫畫家作品虛擬博物館與實境遊戲應用計畫」,除了將當代數位科技應用於台灣早期漫畫的數位保存、漫畫虛擬遊戲創作、客家文化博物館建置、客家山歌典藏與客家輿論探勘等成果的展示,同時邀集產官學界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文化科技」的潛力與展望。
為了讓民眾瞭解本團隊的計畫成果,我們規劃成果發表記者會、「漫畫X虛擬 X客家:文化科技的創新境界」座談會、以及諸葛四郎虛擬實境互動遊戲展。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活動時間:
11月18日~11月19日
活動地點:
台北國際藝術村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7號
活動官網:https://hkvar.nctu.edu.tw/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g/hakkavr/posts/
座談會報名:https://rchssnctu.kktix.cc/events/hakkavr1061118
VR體驗報名:https://rchssnctu.kktix.cc/events/hakkavr106111819-arvrgames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活動內容:
共下賞客樂戶外音樂會舉辦多年,成為客家音樂與民眾之間的最佳媒介,提升了客家音樂能見度,也因為結合新北市樂活市集、街頭藝人表演,提高了活動的豐富度,現場提供免費限量客家點心及DIY體驗,歡迎大家來寮!
演出日期:106年11月18日(星期六)下午2:30~4:50
演出團隊:
謝宇威樂團、羅國禮、黃于娟、財團法人中華啟能基金會、新北市私立光仁高級中學、106年好客研習教室-烏客麗麗課程成果分享
演出地點: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禾埕廣場
演出日期:
106年11月18日(星期六)下午2:30~4:50
演出團隊:
謝宇威樂團、羅國禮、黃于娟、財團法人中華啟能基金會、新北市私立光仁高級中學、106年好客研習教室-烏客麗麗課程成果分享
演出地點: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禾埕廣場
主辦單位:臺中市政府、臺中市議會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國樂團於106年11月25日下午3時30分至5時30分假國立臺灣美術館大門廣場(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以及12月2日晚間7時至9時假臺中市烏日區僑仁國民小學體育館(烏日區中山路一段341號)舉辦106年度第5場及第6場『2017臺中客家國樂音樂會巡演活動』,難得的精采節目,值得大家前往體驗大型國樂的震撼演出。
2017臺中客家國樂音樂會節目內容豐富多元,由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國樂團擔任主演,並特地邀請聲樂新秀李師語演唱多首動聽的客家民謠、嗩吶好手許瀅潔追奏「追追追」、笛子名家林舜堂領奏「陽明春曉」以及古箏新秀李銘浩演出「雪山春曉」等國樂名曲,內容豐富多元,展現國樂的不同風貌,精采可期,歡迎各位鄉親一同前往聆賞優美的樂章。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