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期 │ 發行日期:2017年5月26日
歡迎來尞 浪漫臺三線臺灣觀巴今啟程
2017浪漫臺三線臺灣觀光巴士「客庄特色套裝遊程」5月24日正式啟動,結合桃園、新竹、苗栗及臺中4縣市,串聯32條客家觀光亮點路線,讓民眾能更便利地體驗臺三線豐富人文、生態及產業特色;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表示...
2017浪漫臺三線臺灣觀光巴士「客庄特色套裝遊程」5月24日正式啟動,結合桃園、新竹、苗栗及臺中4縣市,串聯32條客家觀光亮點路線,讓民眾能更便利地體驗臺三線豐富人文、生態及產業特色;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表示,期待集結眾人之力,打造最富特色的客庄主題旅遊,吸引觀光人潮、帶動產業發展、推動青年返鄉,進而重建客庄昔日風華。
客委會李主委5月24日「在2017浪漫臺三線臺灣觀巴─客庄特色套裝遊程」啟動記者會上表示,臺三線旅客很多,塞車是目前最大的困擾,而啟動大眾運輸工具與使用低碳運具,則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李主委強調,未來民眾可透過軌道運輸,或是臺灣觀光巴士,就能輕鬆遊客庄,同時解決假日交通壅塞問題。他說,除了規劃臺灣觀巴旅遊套裝行程外,未來臺三線相關建設皆納入前瞻計畫,可望帶動觀光人潮,創造在地產業發展及就業機會,更盼推動年輕人返鄉,重建客庄往日風華及新生命。
浪漫臺三線臺灣觀巴客庄特色套裝遊程,共規劃32條臺灣觀巴路線,橫跨4個縣市、26個鄉鎮、近80個古蹟及景點,蒐羅大師名人紀念館、客家特色伴手禮及8條特色步道,希望能讓更多遊客藉此體驗臺三線沿線質樸美學和慢遊、慢食、慢活的人文風貌,並共創具動能且豐沛的客庄樣貌。李主委指出,浪漫臺三線是總統非常關心且重視的政策,期盼5月24日臺灣觀巴啟動後,能讓民眾有感,並了解當前政府積極推動的「國家級臺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政策方案。
為吸引民眾品味臺三線浪漫風情,臺灣觀巴客庄特色套裝遊程特別推出「好康共享有禮相送」、「平日4人成行1人免費」、「早鳥優惠」及「限量50名免費體驗」等啟航優惠活動,希望能讓更多人體驗客家人的好客熱情及客家文化的精采多元。
提到客家家常菜,你會想到哪一道客家料理?客家委員會於5月23日舉行「海外客家行動灶下」授旗儀式,邀請6位主廚推出10道客家國民料理,並由主任委員李永得親自授旗,宣布海外客家行動灶下正式啟航,期盼透過客家美食的分享與傳遞,將客家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5月23日授旗儀式由李主委代表將美食推廣重責大任的團旗交到張世杰、彭宣綺、邱寶郎、邱晉為、溫國智及盧俊斌等6位主廚身上,並帶領名廚們一同展現10道客家國民料理,分別是「客家炒粄條」、「客家仙草雞」、「梅乾封肉」、「高麗菜封」、「客家小炒」、「客家肉丸子湯」、「七層塔燒茄子」、「鳳梨炒木耳」、「客家大湯圓」及「牛汶水」,把客家的質樸與美味推行到全世界,變成一道道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客家料理。
李主委於致詞時表示,全球各地都有客家鄉親,客委會致力在海外推廣客家語言、文化、藝術及美食,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客家美食。為了回應海外客家鄉親的期盼,特別邀請傳承臺灣客家菜的6位主廚,在106年、107年兩年走遍六大洲各大城市,傳授10道非吃不可、耳熟能詳客家菜,期盼透過客家美食的分享與傳遞,將客家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李主委指出,客家菜是國民美食,不僅食材容易取得,料理方式也很簡單,一般家庭都可以嘗試。客委會在海外推廣客家菜,並不限於客家鄉親,只要有興趣的民眾都歡迎參加,經由6位主廚教導烹調的「標準作業程序」,一定能做出更加美味、深植人心的客家菜。
李主委認為,對非客家的家庭來說,品嚐客家菜,就能體驗分享客家文化;對客家家庭而言,品嚐客家菜就是傳承客家文化,也希望年輕人能從喜愛客家美食,進一步對客家語言、文化產生興趣,最終達成提升客家認同的目標。
為推廣及發揚客家飲食文化,客委會106年聚焦美食為文化傳遞媒介,以「海外客家行動灶下」在106年、107年兩年期間,足跡將遍及六大洲各大城市。106年度將前往大洋洲、北美洲及東南亞,大洋洲團主廚為大楊梅鵝莊張世杰行政主廚及健行科技大學彭宣綺老師;北美洲團為客家一哥邱寶郎主廚及客家電視美食節目主持人邱晉為;東南亞團為電視名廚溫國智及Bingo廚房盧俊斌廚藝總監。首團大洋洲團將於5月底出發,至澳洲伯斯、布里斯本、墨爾本及紐西蘭奧克蘭進行美食推廣活動,透過美食教學結合當地龍舟賽、料理創意PK賽等活動,將客家美食傳遞給海外鄉親及當地人士,希冀吹起客家美食流行風潮。
位於臺灣最南端的屏東縣,住著驕陽般熱情的客家鄉親,他們一方面積極考究史料,重現乙未戰爭火燒庄歷史,同時傾力再造客庄生活環境,透過經營可可文創產業、打造六堆親水廊帶等方式,帶動國內外觀光人潮。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5月22日專程訪視屏東客庄,並期待從歷史、文化、產業及生態等各方面,再造客庄新生機。
李主委5月22日前往屏東縣長治鄉、萬巒鄉、新埤鄉及佳冬鄉訪視;他首先前往長治鄉長興社區活動中心,與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長陳麗萍及長治鄉長許玉秀等共同出席「六堆紀念碑忠勇祠擴建座談會」,聽取鄉親對當地客家建設的意見,並訪視鄰近的忠勇祠與乙未戰爭紀念碑。
李主委指出,六堆先民在乙未戰爭中保鄉衛土,展現英勇的抗日精神,火燒庄正是這場戰役重要的歷史現場,因此客委會對於長治鄉公所積極推動重現火燒庄客庄歷史的相關計畫,給予肯定與支持,期盼屏東縣政府及該公所能提出完善的規劃,除了發揚客家文化,同時促進地方發展。此外,他也希望地方文史工作者能多加投入六堆抗日的歷史研究,累積豐富史料,讓六堆義勇軍的事蹟廣為流傳。
接著,李主委一行前往萬巒鄉,訪視「屏東縣客庄可可產業跨域推廣所」預定地。為推廣可可產業在屏東生根發展,以引進國際觀光人潮,帶動屏東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縣府規劃建置「屏東縣客庄可可產業跨域推廣所」,期盼透過文創商品、特產與固定展覽區之模式,帶動地方整體旅遊品質與周邊經濟效益,以利館舍在地的永續經營,形成六堆的新亮點之一。
下午,李主委一行驅車前往左堆新埤鄉建功村內,訪視「建功森林親水公園」,該公園擁有湧泉溼地生態,是極具南國風情的休閒園區,也是一處曾被稱為「禁山」的保安林親水公園。李主委在聆聽建功村長鍾展雄的導覽解說後表示,該公園腹地遼闊、林相優美,深具發展潛力,縣府計畫打造「新埤建功生態教育親水公園」,吸引更多遊客前往,相信以現今的公園扎實的基礎建設,再以適度的工程予以加強,透過結合自然與人文,未來必能成為六堆親水廊帶的新亮點。
盛產蓮霧的佳冬鄉,以此為發想推出透紅佳人品牌,並設置透紅小舖,推廣銷售蓮霧及其他農漁特產品,未來還規劃建置蓮霧及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李主委除聽取佳冬鄉農會總幹事林淑玲說明「佳冬鄉透紅佳人夢想樂園活化計畫」,也期許結合客庄文化與當地產業,創造客庄農村及生活新契機。
「小朋友,歡迎你來客家庄尞!從這下開始,共下講客話喔!」客家委員會針對學齡前幼童舉辦「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5月20日、21日兩天在全國18縣市,107個認證場熱鬧登場,客委會主任委員李永得5月20日特別前往新北市永和區嘉樂幼兒園,為現場的小朋友們加油打氣,希望可以繼續透過玩遊戲學客語的方式,讓孩童從小自然地講「客」,讓客語向下扎根。
李主委5月20日一早先前往臺灣師範大學的認證中心,了解全臺各地「幼幼客語闖通關」活動辦理狀況。他表示為了讓幼童都能且就近參與認證活動,這次認證活動辦理期程拉長為兩天,動用許多檢定人員及工作人員,李主委除了感謝在場試務人員的付出外,也預祝這次的認證活動能圓滿成功。
接著李主委趕赴位於新北市永和區嘉樂幼兒園,與在場外等候孩子的家長們親切打招呼,除了感謝家長們的陪同與支持,也感謝園方對保存客家語言的用心,之後還特別彎下腰親自頒發參加證書給完成闖關的小朋友,並親切地合影留念。
看到在場這麼多小朋友開心的笑容,李主委欣慰表示,透過「幼幼客語闖通關」輕鬆的認證方式,可以讓小朋友在遊戲中自然而然地開口說客語,未來更希望結合沉浸式教學,讓小朋友從小學習客語,從幼兒園、國小一路到國中,讓客語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延續下去。而園方也對李主委表達感謝之意,肯定客委會把握孩童語言學習黃金期,讓客語向下扎根。
此外,為了讓客語的使用能更加普及,李主委也特別指出,必須藉由「法制化」來加強推動。除了透過「國家語言發展法」來保障族群語言平等之外,客委會也正在修客家基本法,希望透過更具體的方式,推動客語在客家人口集中區域成為通行語言,創造一個講客語的友善環境。
為掌握幼童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讓幼童在快樂的環境中聽、講客語,客委會於101年起突破傳統考試的模式,辦理「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106年已邁入第6年,共有7,095位小朋友報名,較105年增加466 人。為讓幼童能夠就近參與認證活動,106年闖通關認證所遍及臺灣本島各縣(市),於5月20日及21日在全國18縣市,72個鄉鎮市區,102間認證所、107個認證場熱鬧登場,並動員870位檢定人員、1,631位工作人員,方便家長或老師帶領幼童參加闖通關活動。
「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係以闖5關「聽」、「講」客語的方式進行,每個關卡由檢定人員操作可愛的手偶,與幼童以客語對話及互動。家長及老師於闖通關活動前,可以藉由「家長手冊」跟孩子一起說客語,讓客語自然成為家庭及校園生活語言。為鼓勵小朋友參加闖通關認證,完成闖5關的小朋友,可獲得參加證書及精美的獎勵品外,並退還資料處理費新臺幣100元。
客委會表示,讓孩子自然的「聽」、「講」客語,讓客語成為生活語言,是當前首要工作,鼓勵幼童參加闖通關認證,不僅是檢定客語能力,更希望觸發幼童學習客語的興趣,讓客家語言文化得以扎根與延續。
「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係以闖5關「聽」、「講」客語的方式進行,每個關卡由檢定人員操作可愛的手偶,與幼童以客語對話及互動。家長及老師於闖通關活動前,可以藉由「家長手冊」跟孩子一起說客語,讓客語自然成為家庭及校園生活語言。為鼓勵小朋友參加闖通關認證,完成闖5關的小朋友,可獲得參加證書及精美的獎勵品外,並退還資料處理費新臺幣100元。
客委會表示,讓孩子自然的「聽」、「講」客語,讓客語成為生活語言,是當前首要工作,鼓勵幼童參加闖通關認證,不僅是檢定客語能力,更希望觸發幼童學習客語的興趣,讓客家語言文化得以扎根與延續。
客家委員會為建置全國客家族群基礎資料,推估客家族群人口數、客家人口在各縣市及鄉鎮市區分布之情形,以及客家民眾使用客語狀況,從105年8月中旬起,進行大規模的「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並針對調查成果於5月19日在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辦理學術研討會。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於出席是場研討會時強調,客語是客家族群未來生存的命脈,期盼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創造一個講客語的友善環境。
李主委致詞時表示,目前客委會遇到最大的挑戰即是客家語言的流失,感謝研究團隊協助進行客家人口及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盼能從中找出客語流失的原因,做為未來政策的參考。他接著又說,客語若繼續流失下去,將可能面臨消失的困境,因此政府與鄉親應攜手努力,創造一個講客語的友善環境,讓客語傳承下去。
李主委指出,客委會刻正進行《客家基本法》的修正,希望透過更具體的方式,鼓勵甚至強制規定創造一個講客語的環境。例如在客家庄通行的語言應該是客語,若政府單位能有輔助工具,讓非客家人或不熟悉客語的人也能夠瞭解客語,將有助於創造一個講客語的環境;此外,過去在有非客家人的公開場合,我們會習慣使用華語,但將來要鼓勵大家講客語的觀念,由主辦單位聘請通譯人員或設置同步翻譯,讓客語成為通行的語言。
最後,李主委強調,客家語言是客家族群未來生存的命脈,5月19日的研討會邀請到各領域的專家,探討客語流失的問題,相信一定能激盪出火花,為政府推廣客語提供努力的方向。
客委會表示,「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初步調查成果於106年2月發表,各界均表示高度關注,客委會並依據調查結果公告新增「桃園市大溪區」為全國第70個重點發展區。本次研討會,是研究團隊經過兩階段調查結果,將資料進行分析後提出學術界的觀點,針對「客家人口」、「客家語言使用」、「客家特質」及「新調查方法與調查技術」四個議題進行論文發表,提供客委會有關客語傳承、客家文化新意象等政策研析的參考資訊。
中研院王甫昌研究員透過「語言傳承世代斷裂」分析概念,分析不同世代能夠使用流利客語之比例的變化,發現最大的客語能力流失發生在1960年代與1970年代兩個出生世代之間,此後世代間流失更是明顯。除可歸因於公領域推行國語政策在教育及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外,客家人大量離開客家人聚居的客家原鄉,進入族群混居及族群互動頻繁的都會地區,以及與非客家人通婚比例的增加,都是造成客家人客語能力流失的重要結構性因素。
中央大學張翰璧教授及聯合大學張陳基教授,兩人亦透過探討客家人客語使用行為,發現客語公事環境以及客語支持氛圍都可以提升客語使用意願,而客家認同以及都市化程度,則是扮演客語使用重要的影響因素,客家認同會直接強化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客語使用,並扮演客語使用意願影響私領域客語使用的調節變數。
為體現客家文化世代薪傳新氣象,行銷臺灣客家,培育客家青年國際事務人才,客委會自即日起至2017年6月25日止(以郵戳為憑),受理「2017客家青年國際事務訪問團」之徵選報名,歡迎15至18歲之高中、職、五專(1年級至3年級 在校學生(含應屆畢業生),有客家血緣或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並具英語、客語溝通能力及才藝之中華民國籍青年踴躍報名參加。
報名網址如下:https://goo.gl/6XUWeI,完成線上報名者,需另將報名表、切結書等相關紙本資料,郵寄至新北市中和區中正路910號2樓之一,或傳真至02-7731-7050,「2017客家青年國際事務訪問團工作小組」收,方完成報名。若有疑問請電洽02-7731-8588吳先生查詢。
█報名截止-2017/06/25
█決審日期-2017/07/05前
█行前訓練-2017/07/10至2017/07/29(預定)
█海外訪問-2017/08/03至2017/08/17(預定)
客家委員會為促進客家學術研究成果普及化,鼓勵出版發行客家學術著作普及叢書,特訂定「客家委員會補助出版客家學術著作普及叢書作業要點」,歡迎中華民國法令設立登記之出版事業機構或立案之公私立大專院校自106年5月1日起至同月31日止提出申請。
相關申請資格條件及作業方式,請參考本要點。(http://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3&PageID=38512 )。
主辦單位: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會議時間: 106年6月12日(一)下午2時至4時
會議地點: 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簡報室(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
主講人: 黃子堅博士
學經歷:
為馬來西亞大學華人研究學者,現為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馬來亞大學全球規劃與戰略中心及文學院歷史學系教授。
曾是劍橋大學莫德琳學院及臺灣國立清華大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曾擔任日本京都大學綜合區域研究中心、法國巴黎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及亞歐研究所客座教授,從事東南亞史之研究。並且是新加坡華裔館理事會、皇家亞洲學會馬來西亞分會理事會成員。近年進行之研究主題圍繞沙巴西海岸的客家人與巴色教會等。
研究領域: 沙巴歷史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國與東南亞的關係。
學術著作: 《G.C. Woolley日記第一卷:1901-1907》(2015年)、《G.C. Woolley日記第二卷:1907-1913》(2016年)、《17世紀與18世紀的阮朝與占婆》(2007),《歷史:起源與途徑》(2007)、《歷史上的沙巴:社群與社會》(2004)、《一個移民社會的轉型:沙巴華人研究》(1998)、 《冷戰時期的越南-馬來西亞關係》(1995)。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研習對象:原則以桃園市客語薪傳師為主,如有餘額,另開放外縣市客語薪傳師或其他對客家語文教學有興趣者報名參加。
招生人數:每場次最多30人,額滿為止,每人不限報名場次數。
報名日期:
第一場 客家文學寫作與實務:106年5月18日(五)至106年6月12日(一)。
第二場 客家特色文化實作:106年5月18日(五)至106年6月12日(一)。
第三場 數位資訊能力:106年6月26日(一)至106年7月31日(一)。
第四場 客家文化與歷史:106年6月26日(一)至106年7月31日(一)。
第五場 創意教學設計: 106年7月31日(一)至106年8月28日(一) 。
報名方式:
一、網路報名:線上報名,依報名時間排序,額滿為止。
客家委員會網站/首頁/客語薪傳師/培訓專區/實體課程報名http://master.hakka.gov.tw/training/enroll.aspx
二、客服電話:03-4025450或03-4025451(週一至週五 早上8時30分至晚上9時30分)
三、開課通知:將於開課日前一週以電話或e-mail進行開課通知,故報名表中之住家及手機電話請務必填寫完整,若無法出席培訓課程,請於開課日前一週提出。因報名對象以桃園市客語薪傳師為優先,屆時如有缺額,將依外縣市客語薪傳師、其他對客家語文教學有興趣者之報名先後依序遞補名額。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將於5月20日(六)起至12月10日止,每週六日下午2時至4時假桃園市客家文化館辦理「2017桃園市客家文化館日頭花假日廣場」活動,開幕首日將邀請金曲歌王湯運煥熱鬧開唱,為活動揭開序幕,還有碧霞鄉土客家民謠劇團等精采表演,邀請大小朋友一起來親近客家、認識客家!
106年活動將以「浪漫客家情」及「玩潮客家心」等兩大主題帶給民眾全新客家體驗,首先登場的「浪漫客家情」主題將從5月持續至8月,透過集結龍潭、平鎮、楊梅等位於臺三線上的傑出演藝團隊、客家流行音樂節得獎者進行演出,還有傳統客家技藝表演、免費DIY體驗以及「來一客故事劇場」的薪傳師客語故事教學等,用最豐富多元的表演節目傳遞浪漫臺三線的客庄文化情感,讓民眾從各個角度認識客家文化,也讓客家更貼近生活。此外還有深受小朋友喜愛的客家公仔唱跳秀、氣球天使、街頭藝人等,非常適合親子以及全家大小來客家文化館歡度美好的週末時光。
106年也持續推出日頭花兌換機的集幣兌獎活動,透過參加園區活動蒐集代幣,即可兌換好禮,獎品豐富,甚至有機會把iphone7手機帶回家喔!為回饋桃園市民,106年活動更加碼「桃樂來客有禮」抽獎活動,民眾只要持桃園市民卡來參加活動,就有機會抽中精美贈品喔!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為了推動在地產業發展,並吸引年輕族群以及客家手工藝商家參與,也邀請位於浪漫臺三線上的在地小農、輔導店家及客家商店家共同在假日廣場周邊打造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創市集」,去年推出後攤商反應熱烈,106年文創市集將從12時30分開始,持續到下午4時30分,參與民眾除了可以觀賞舞臺表演,還可逛文創市集。同時在客家文化館內還有許多值得逗留拍照的景點,如廣場內的3D地景藝術、可愛咕咕鐘、園區的立體藝術牆等,還有後方公園的伯公廟和桐花步道更是散步休憩的好去處,希望透過假日廣場活動,讓民眾走進客家文化館感受煥然一新的客家文化。
2017桃園市客家文化館日頭花假日廣場活動內容精采可期,欲了解活動相關訊息,請上活動官方網站www.hakkaholiday.net.tw或搜尋官方粉絲團「日頭花假日廣場暨文創市集」。
主辦單位:臺中市政府
「2017臺中巧聖仙師文化祭」規劃於5月13日至26日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舉辦「木雕大師現場創作展」活動,邀請臺中市籍去年參加「巧聖仙師魯班公獎」雕刻達人組優勝陳清豐、陳文星師傅及原住民木雕大師沙古流‧巴粗力(黃國佑)一同進駐客家文化園區,進行現場創作表演。
5月25日晚上在巧聖仙師祖廟前廣場由薪傳獎大師黃文郎先生所主持的「五洲園掌中劇團」,特別編了一部「魯班公傳奇」布袋戲首演,以布袋戲方式演繹,讓眾人更瞭解相關歷史脈絡。
5月26日下午1點起在東勢三民街等街道舉辦遊街遶境活動,邀集全國各主祀魯班公的宮廟陣頭、車隊載著魯班公發明的各式各樣超大型的魯班工具模組集結遶境。
另外,除在27日上午、28日上午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安排有客家藝文表演暨農特產展售會以外,在5月27日的晚會,為有別於一般晚會活動邀請大明星吸引追星族的曇花一現的晚會形式,特別邀請具高水準的客家合唱團及樂團表演,使焦點聚焦於客家本質上,讓客家藝文有展現、宣揚的平臺與機會。 「2017臺中巧聖仙師文化祭」各項系列活動都非常值得大家一起來參與,活動詳情請參閱活動網站(http://www.ciaosheng.com)。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演出團隊:美昇樂團
演出地點: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
演出日期:106年5月28日(星期日)下午2:30~4:00(開演前20分鐘開始進場)
節目名稱:HOT音樂發燒客
節目簡介:
美昇樂團特別與莊蕙如老師合作,編寫出優美和聲,藉著悠揚的樂曲傳達溫暖、熱情、喜悅等正面能量,希望與聽眾一起感受客家歌曲之美。本次演出由三位專業表演者組成:分別是華昇、林美女與賴佩妮。
華昇在求學期間曾參與過各式歌唱比賽,培養出精湛的表演實力;林美女曾擔任鶯歌客屬會歌謠班主任,除歌唱實力備受各界肯定外,也擅長於舞蹈表演及指揮;賴佩妮則在新北市客家桐花祭系列活動中,展現優異的主持及表演功力。三位在歌唱、舞蹈及主持方面成就不凡,更投入於客家音樂傳承的工作。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