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期 │ 發行日期:2016年5月6日
客家委員會辦理客家桐花祭邁入第15年,105年首次於苗栗客家文化園區,以桐花地景藝術結合園區人文、在地生態資源,呈現客家文化之美。行政院院長張善政5月4日特別走訪園區,體驗桐花之美後表示,賞桐比賞楓更具吸引魅力,期盼中央與地方打造桐花為國際觀光亮點。
張院長致詞時表示,兩年前他擔任科技部長時,曾至銅鑼工業園區訪視,當時沒有進入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內,但附近桐花盛開的美景已令他印象深刻。他也回憶過去在美國東北部留學期間,每年秋天楓葉轉黃之際,當地媒體都會報導賞楓情報,告知民眾最佳賞楓時間與地點,國人現在也熱愛組團至日本賞楓。然而,楓葉飄落後冬季將至,相較之下,臺灣桐花盛開後夏天來臨,萬物欣欣向榮,更給人正面積極的感受,因此,他認為賞桐更有吸引國際觀光客的魅力,值得大力推廣。
張院長指出,苗栗是臺灣最具潛力的賞桐觀光景點之一,來到當地旅遊,除了欣賞桐花美景,還能參觀苗栗客家文化園區,深入瞭解客家文化,期盼中央與地方一起努力,將桐花打造為勝過賞楓的國際觀光亮點,讓更多人發掘臺灣之美。
鍾主委致詞時表示,張院長於3月時曾親自南下屏東縣竹田鄉參加六堆運動會,展現對推動客家文化的重視與支持;5月4日再度前來視察苗栗客家文化園區,除正逢桐花盛開,下週也是園區開幕四周年,此時到訪別具意義。鍾主委說,客委會以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為核心,結合周邊鄉鎮市,跨區域、跨縣市及跨文化共同推動客家文化與觀光,他也特別感謝苗栗縣政府、各鄉鎮市公所、民意代表及竹科管理局的支持,讓客家文化得以傳承與發揚。
張院長5月4日在客委會主委鍾萬梅及苗栗縣長徐耀昌陪同下,聽取由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簡報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營運狀況與未來展望。園區於民國101年5月開園,設有展覽館及圖書資料中心、國際會議廳及多媒體影音劇場,參訪人數迄今已逾405萬人次。104年5月9日由前行政院長毛治國剪綵啟用的「好客公園」內有油桐、相思樹與苦楝等多種植物,值此桐花盛開期間,漫步山林小徑,可感受到桐花紛飛的美景。
聽取簡報後,張院長並與鍾主委、徐縣長及立法委員徐志榮等一同參觀園區常設展覽,瞭解客家文化、習俗與產業,並步行至戶外欣賞客委會為105年客家桐花祭設置的「飛躍桐花」、「輪口桐花」及「柔韌之屋」地景藝術創作。由於園區周圍的桐花盛開,片片花落染白步道周圍,張院長深受美麗的桐花吸引,拿起手機拍攝此一難得景觀,他也誠摯邀請大家趁此桐花紛飛之際,前來客庄遊玩,共賞天然美景。
由客家委員會補助苗栗縣政府辦理的「2016苗栗客家桐花婚禮」4月30日浪漫登場,66對來自全臺不同縣市的新人在桐花紛飛的四月天裡互許終身,並在客委會主委鍾萬梅、苗栗縣長徐耀昌、立法委員徐志榮及陳超明等人的見證下,向另一半許諾彼此互敬互持、不離不棄。
參加4月30日「2016苗栗客家桐花婚禮」的66對佳偶們在親友的圍簇下,依序走過粉色拱橋與大紅地毯,然後搭上點綴著桐花的幸福列車駛向典禮會場,並共同排列出象徵心心相映的心字形;不少新人別具巧思地捨棄傳統西式禮服,以鳳冠霞披、狀元服、原住民族傳統服飾、棒球服、籃球裝等造型登場,讓現場不僅幸福洋溢,更充滿了年輕人的青春創意。
鍾主委致詞表示,根據客家習俗,在做好事(辦喜事、過生日等)的時候,一定要講「四句」來表達祝福,鍾主委因此特別以客語祝福66對新人「兩姓結親好姻緣、親家親母笑連連、新郎新娘結連理、幸福美滿萬萬年(啊)萬萬年」,到場賓客紛紛拍手叫好,甚至不少臺下親友們也以客語呼應「有喔」,讓現場充滿濃濃客家風情。鍾主委接著提醒新人們,做人要「溫、良、恭、儉、讓」;做事則要發揮客家精神「認真、打拼、守信用」,如此一定家庭和諧、事業成功。
徐縣長在致詞時特別感謝客委會對「客家桐花婚禮」的協助與支持,並對66對新人致上誠摯祝福。徐縣長表示,苗栗客家桐花婚禮邁入第11年,加上105年參與的新人,總共促成了1,016對佳偶,讓桐花婚禮立下一個新的里程碑。未來希望透過客家桐花婚禮的活動,讓苗栗成為一個浪漫的城市,也讓更多人認識苗栗、喜歡苗栗、也因此能認識客家、愛上客家。
典禮隨後由苗栗地方法院院長蔡美美福證,新人們跟著大聲念出誓詞,向另一半許諾彼此互敬互持、不離不棄,並以擁吻99秒的浪漫方式,宣告我們結婚了,讓客家桐花婚禮達到最高潮。
苗栗縣政府表示,這次客家桐花婚禮特別提供新人們5大好禮,包括「桐月花嫁喜餅」、「桐戀蜜月景觀住宿券」、「桐愛一生陶杯組」、「桐結良緣成家嫁箱」及「恩愛彌堅手工蠶絲被」,此外,更另外準備了「貓裏喵心型對枕」,以慶祝苗栗客家婚禮所立下的千對佳偶里程碑,並希望新人們永結同心、百年好合。
壹、活動目的
為擴大青年參與及人才培育,促進國際客家文化之交流,整合產官學研公私部門資源,邀請海外客家青年透過親身體驗與學習觀摩的方式,認識臺灣客家文化,培養其對客家語言、文化、美食及產業等的興趣與認同,成為海外傳承推廣客家文化的種子。
貳、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國立中央大學
(二)承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三)協辦單位: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國立屏東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參、活動日期:2016年8月8日至8月22日,共計15日。
肆、報名期間:即日起至2016年6月17日止。
伍、參與對象及報名方式:
(一)參加對象及人數
1. 海外部分:對象為全球客家青年,名額30名。
2. 國內部分:對象為全國客家相關大學校院系之學生,名額10名。
(二)報名方式
1. 海內外有報名意願之青年學生,請先填寫網路表單(http://goo.gl/forms/urD8uZLDTL),以利主辦單位統計。
2. 海外部分:報名表可在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網站(www.hakka.gov.tw)/首頁/最新消息或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http://goo.gl/6mlprM)逕行下載,填妥報名相關文件後以電子郵件回傳至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計畫專員 呂先生(at48re8@gmail.com)或傳真至886-3-4269741,並來電(886-3-4227151轉33458)確認。
3. 國內部分:由各大學校院系主管單位進行推派(精通客語、英語者),各校推派1-2名學員擔任學伴(大學生、研究生皆可)。
陸、申請資格
(一)申請人須16足歲以上,27足歲以下(以護照所載年齡為準),現居海外,身心健康、學行良好、能適應團體生活,以客家或認同客家文化之華裔青年為優先錄取對象。
(二)為使參加機會均等普及,同一家庭以1人參加為原則(雙胞胎例外),餘須列為候補。
柒、申請手續:
(一)繳交下列文件:
1. 報名表(如附件1)。
2. 統一格式之健康檢查項目表(如附件2,未作「檢驗室檢查」項目者不予受理)。
3. 已簽名之營隊注意事項(如附件3)。
4. 醫療保險影印本。
5. 護照影印本。
6. 近6個月半身照片4張(護照尺寸,2”x2”),其中3張黏貼於報名表,1張黏貼於健康檢查項目表。
(二)上述文件須於報名期間內送達受理報名單位,經審查後決定錄取與否。
捌、費用:
(一)主辦單位負擔部分:學員在臺灣營隊活動期間膳宿、保險及集體活動、交通、行政等費用。
(二)學員須自行負擔費用如下:
1. 僑居地至臺灣之往返旅費。
2. 活動期間學員個人疾病醫療費用及個人因素造成之損害賠償等費用(家長負連帶賠償責任)。
3. 提前報到或延後離營之膳宿及其他費用。
玖、簽證:
本研習營辦理期間為14天,請事先向我駐外館處申辦適當停留期限之簽證持憑來臺,否則發生無法延長停留狀況,主(承)辦單位將不負任何責任。
拾、行程表及研習課程詳如附件。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自105年5月7日起至6月26日止,展出「纏華之境-中華纏花藝術發展協會聯展」。開展日恰逢母親節前夕,歡迎市民朋友帶著媽媽來園區走走,漫步雪白油桐花間之餘,欣賞色彩艷麗的「纏花」藝術作品。
民國99年成立的中華纏花藝術發展協會,會員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皆為客籍,長期致力推廣瀕臨失傳的纏花工藝,透過展覽及教學呈現纏花多樣性的創作風貌,將纏花融入現代生活,化作項鍊、胸針等配件,亦為精緻藝術作品。
客家纏花是以絲線細密纏繞於紙型而成,為臺灣早期民間婦女日常的手工藝,相傳僅由母傳女,因其技法「纏」及造型大多為「花」,故稱為「纏花」。成品精緻、富有光澤,以往常見作為擺在神桌上的供花或是新娘配飾、燈飾、童帽裝飾等,富含祥瑞之意。相較於類似技法的閩南「春仔花」,纏花成品造型更為多樣,發展出花葉、昆蟲、鳥類、動物等圖案,且絲線用色明亮豐富,不限於紅或桃紅色,呈現客家女性藝術觀點及與傳統「四尾」(客語諧音「四美」)庭訓中「針頭線尾」的美德相互呼應。
為讓民眾體驗纏花基本技法,中華纏花藝術發展協會將於5月28日星期六下午2時,在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舉辦「纏花鍊飾DIY」活動。歡迎12歲以上,喜歡嘗試手工藝創作的大、小朋友們參加,即日起開放20位名額,報名請洽:(02) 2672-9996分機206、306。
2016貓裏客家學苑創業研習課程開始報名囉~~
(一)課程目的:苗栗市公所為培育產業人才,特開設客家特色產業研習課程
(二)招生對象:有耐心、有興趣、想學習一技之長、有創業需求者
(三)上課時間:民國105年5月至10月
(四)上課地點:貓裏客家學苑
(五)報名方式:請至苗栗市公所三樓客家文化課報名繳費
(六)洽詢電話:(037)331910轉371譚小姐
(七)本研習課程為客委會補助課程,僅收材料費,請學員擇一報名,不可重複
(八)報名優惠:外籍及大陸配偶、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或身心障礙者等民眾,補助材料費500元
注意事項
※報名如有缺額者,依報名順序遞補
※上課地點:貓裏客家學苑二館 (苗栗市南勢里17鄰坪頂東25之6號)
※報名專線:037-331910#371 譚小姐 FAX:037-321920
比賽資訊如下:
(一)比賽時間:105年5月29日(星期日)上午9時。
(二)比賽地點:桃園市客家文化館(桃園市龍潭區中正路三林段500號)。
(三)受理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105年5月20日止,以學校為報名單位。
(四)參賽組別及對象:
1、國小低年級學生組(包括公私立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以個人為限,名額50人。
2、國小中年級學生組(包括公私立小學三、四年級學生):以個人為限,名額50人。
3、國小高年級學生組(包括公私立小學五、六年級學生):以個人為限,名額50人。
4、國中學生組(包括公私立國中七~九年級學生):以個人為限,名額50人。
5、幼兒親子組(包括公私立幼兒園在學學生及其親屬):以團體為限,每隊至多4人,名額50隊。
(五)為使更多學校參與,每所國中小或幼兒園針對所有組別之報名學生人數原則以20人為上限;惟主辦單位得視報名情形於5組總名額內調整。又,每人只能參加1組。
海選時間:105年5月22日(星期日),詳細時間將於報名成功後另行通知。
海選地點:屏東市中山公園內(民權路加油站對面九重葛花架下)。
海選對象:全國16歲以上,40歲以下之學生、社會青年。
海選方式:
海選歌曲
1、社會組(無學籍)及學生組。
2、須有兩人以上團體組隊,可選唱已出版有詞曲之流行或者傳統客家歌曲,也可演唱自行創作之客家歌曲。
3、演出曲目為一首。
海選辦法
1、演出者須自行提供演唱歌曲配樂伴奏CD,亦可現場樂器伴奏演唱,現場提供爵士鼓、音箱、導線。
2、邀請專業客家音樂專家陳雙、傅也鳴、彭嘉霓擔任評審。
3、依現場演出水準評選,評選出各組優秀單位。
4、獲選優秀單位均可參與至少一場「2016屏東縣月光華華夥房音樂會」的演出,並提供演出車馬補助費。
5、參與海選單位均可獲得客家歌曲CD一份。
6、參賽者一律網路報名,請上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網站或「2016屏東縣月光華華夥房音樂會」臉書粉絲團填寫報名表。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05年5月20日止。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