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第471期 │ 發行日期:2016年2月5日

本期主題

「風華世代-客家貢獻館」正式揭幕 鍾萬梅主委期許典範傳承、客家永續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為了向客家終身貢獻獎歷屆得主表達敬意,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特別集結相關文獻資料,於苗栗客家文化園區設立「風華世代-客家貢獻館」,以展覽的方式讓大眾認識獲獎者深耕客家的足跡與成就。客委會主任委員鍾萬梅2月3日特地前往主持剪綵開幕儀式,除了向歷屆得主表達感謝與敬佩之意,他也期許客家後生能傳承典範、讓客家永續發展。

鍾主委致詞時表示,客委會自95年設置「客家貢獻獎頒給要點」,並在隔年選出首屆的客家終身貢獻獎得主,至今已有9位獲獎者,分別是「臺灣大河小說開創者」鍾肇政、「寒夜三部曲」作者李喬、「首位大河小說女性作家」黃娟、「客家山歌保存者」賴碧霞、「漫畫大師」劉興欽、「長期投入客家公共事務」的溫送珍、「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創辦人鄭榮興、「客家研究先驅」陳運棟,以及「客語薪傳教育家」古國順等。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鍾主委指出,為了感謝他們在客家語言傳習、文史調查、文學創作、學術研究、戲曲及藝術、文創產業、公共事務及海外推廣等領域所做的貢獻,並表彰他們對凝聚客家認同及傳揚客家精神的深遠影響,客發中心於廣納各方意見後,著手籌設「風華世代-客家貢獻館」,期望透過展覽的方式呈現歷屆客家終身貢獻獎得主的生平事蹟、相關文獻及典範故事。

鍾主委強調,「客家貢獻館」專區肩負了「表彰、典藏、教育、文化及推廣」等多重任務,除了希望大家能藉由展出認識客家文化多元豐富之美,更希望前來參觀的客家後生見賢思齊,透過歷屆得主所樹立的典範故事深入學習客家語言及文化,讓客家精神能一代接著一代、永續傳承。

在簡單隆重的鳴鑼及剪綵儀式後,鍾主委宣布「風華世代-客家貢獻館」正式啟用,隨後與2月3日出席開展典禮的客家終身貢獻獎歷屆得主及家屬們一同入館參觀。客發中心表示,除了「風華世代-客家貢獻館」特展外,苗栗及六堆兩座客家文化園區也將在春節期間推出多項活動及表演,歡迎大家利用春節期間就近前往,一起感受客家的好客熱情。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客家終身貢獻獎歷屆得主介紹:

鍾肇政於2007年榮獲終身貢獻獎,是臺灣大河小說開創者,以《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龐大史詩格局與敘事架構,描繪臺灣社會、時代蛻變的歷史軌跡,作品以臺灣人民的遷移史、社會生活的開發史、族群的奮鬥史做為創作的基調,對當代文學創作有深遠影響力。

李喬獲頒2007年終身貢獻獎,以《寒夜三部曲》作品充分展現客家人強韌的生命力,是一位關懷土地、充滿歷史感,超越族群侷限的文化工作者。

黃娟於2008年獲終身貢獻獎,其作品《楊梅三部曲》以「臺美人」為軸心,透過己身的生活視野,反應臺灣百年的歷史軌跡,故事取材跨越美國、臺灣,深刻描繪出臺美人的離鄉心境、異地現實與心事,為臺灣文學中,成為首位完成大河小說的女性作家。

賴碧霞於2008年榮獲終身貢獻獎,長年致力於客家民謠山歌的歌唱,對客家民謠蒐集、紀錄、推廣、教學傳承,以保存臺灣珍貴音樂文化遺產。

劉興欽於2008年榮獲終身貢獻獎,以自己母親為範本,創作身穿大襟衫、七分褲、打赤腳,個性純樸善良、憨厚又擇善固執,極富客家婦女特色的漫畫人物「大嬸婆」,再加上自己為藍本創作的「阿三哥」,成為臺灣最廣為人知的漫畫人物。

陳運棟於2009年榮獲終身貢獻獎,致力於客家文史研究,1978年《客家人》,首開系統研究先河,集海內外客家研究之大成,對於客家文史及地方志書編纂與鑽研,始終不遺餘力。

溫送珍於2009年獲終身貢獻獎,致力推動客家文化保存,積極參與客家公共事務與文化活動、推動客語教育,透過獎學金的設立、鼓勵,培育大專院校學子努力向學,對客家文化的貢獻影響深遠。

鄭榮興於2013年獲終身貢獻獎,在不失客家山歌、採茶、「九腔十八調」的原則下,將傳統戲曲「亂彈、外江、四平」等音樂元素,融合呈現在客家戲曲中,創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更在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成立「客家戲學系」持續為推廣客家戲曲文化努力。

古國順於2015年獲頒終身貢獻獎,30年來以母語推廣為使命,是傳承客家語言的重要推手,近年來更擔任客家好客文化巡迴列車講師前往世界各地,宣揚客家語言文化,並參與建立客語能力分級認證考試制度。

《詳全文》

新聞快報

鍾萬梅接任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客家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鍾萬梅2月1日正式接任主任委員。鍾主委表示,客委會在過去歷任主委的領導下,已打下良好基礎,基於客家事務具有延續性,好的政策都應該持續推動,未來他將延續並精進客委會推廣客家文化、語言、產業、傳播及連結海外客家等五大核心業務,讓臺灣成為世界客家新都。

鍾主委指出,客委會將續以「傳統、創新」並進的方針,推動各項政策,在傳統客家文化中注入新活水,包括籌劃客家美展與客家歌舞劇,展現客家藝文發展的成果;著重語言學習應結合家庭,讓客語向下扎根;重視客家人才培育及青年參與,喚起青年對客家的熱情;推動客家品牌行銷,以深化藏富客庄之願景;以及確保客家族群媒體近用權並傳播客家文化,讓世界看見客家等。他也期盼大家共同努力,讓客家語言及文化永續傳承,產業經濟再創高峰。

鍾主委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畢業,曾任國立教育資料館編纂組主任、國家文官培訓所主任秘書、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處長及代理主任秘書、客委會常務及政務副主任委員等職務,對復甦客家語言、推廣客家文化、發展客家產業、以及促進海內外客家交流等多所著力。他行政經驗豐富,熟稔客家政策及客家社群,對於傳承客家文化具有高度使命感。

《詳全文》

客庄行春好彩頭 2016年客庄十二大節慶轉圖下載

「2016年客庄十二大節慶」將從元宵節開始到12月底,於全臺各縣市推出18項精采活動,為了讓所有的鄉親好朋友們可以一起感受客家節慶的熱情與溫度,特別設計18款代表各節慶精神的轉載圖片供大家免費下載,客委會誠摯歡迎大家下載轉圖傳新意,讓客家陪你熱鬧一整年。

想了解更多「2016年客庄十二大節慶」的故事,或規劃尋遶客家的微旅行,請至http://festival.hakka.gov.tw/#_Article_2

想下載「2016年客庄十二大節慶」轉圖,用「Hakka Style」向親愛的家人及好朋友們拜年或問候,請點http://festival.hakka.gov.tw/News-Content.aspx?nid=500081&l=1

轉載貼圖

「2016年客庄十二大節慶」系列活動

「2016客家山歌藝術節-竹東天穿日臺灣客家山歌比賽」—山歌無唱心不開

「2016苗栗火旁龍」—祥龍迎春

「2016龍潭迎財神」—招財進寶財源廣進

「2016六堆祈福尖炮城」—一炮而紅

「2016臺中東勢新丁粄節」—早生貴子

「湖口『行春宴』-食福遶庄文化祭」—食空空好年冬

「六堆運動會」—為你加油

「客家桐花祭」—花樹下,想念你

「2016三義雲火龍節」—飛龍在天

「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龍潭陂塘龍舟賽』」—大船入港

「客鼓鳴心─鼓王爭霸戰」—鑼鼓迎新春

「2016『義魄千秋』—全國義民祭在新竹縣」—傳令!大吉

「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叫你第一名

「2016美濃白玉蘿蔔季」—送你一個好彩頭

「客家婚禮‧客家宴」—在一起、在一起

「臺東好米收冬祭」—食飯皇帝大

「國姓搶成功系列活動」—成功一定是(人恩)的

「客家傳統戲曲收冬戲」—加冠晉祿

《詳全文》

105年度第1次「補助製作客家議題電視節目」 即日起受理申請

客家委員會105年度第1次「補助製作客家議題電視節目」案,自即日起至105年2月28日止受理申請(郵戳為憑),歡迎電視節目製作相關業者踴躍提案,相關資料及表格電子檔請逕於客委會官網/法令規章/傳播媒體類/「客家委員會補助製作客家議題電視節目作業要點」下載,若有疑問請電洽02-89956988轉532查詢。

《詳全文》

客家委員會105年「蒲公英行動計畫」初審結果公告

105年蒲公英行動計畫初審結果,通過之國內服務行動方案申請案計有35隊,海外服務行動方案計有16隊。

依「客家委員會蒲公英行動計畫補助要點」之規定,國內服務行動方案申請團隊獲初審通過後應選派至少3人(其中一人須為隊長)、海外服務行動方案申請團隊獲初審通過後全體成員應參加客委會辦理之培力輔導課程。

培力輔導課程後,賡續辦理複審之評選,其中,海外服務行動計畫之團隊須進行面試複審決定錄取團隊。

國內服務行動計畫
初審通過團隊(依報名序號排列)

序號

團隊名稱

序號

團隊名稱

1

國立屏東大學仁輔社

19

客色青青

2

逐步東行

20

貓貍小五郎

3

貓裏I f工坊

21

青年活力客

4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

22

一路福星

5

老靈魂隊

23

油傘大小花

6

南洋屏東好青年

24

華梵大學客家環保藝術社

7

五穀米客家青年志工隊

25

客家約會

8

為恭愛客活動推廣團

26

大仁客家霹靂隊

9

好客聯盟

27

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10

創客影像

28

影南客緣

11

客青年

29

北林青年團

12

伴多商號

30

活栗哈客

13

找東西Things Finding

31

wow-hakka

14

溫馨廚房青少年志工隊

32

A-HA

15

獅展鴻圖

33

油桐花計畫

16

後生爺哀俱樂部

34

承願的蒲公英

17

硬頸幫工作室

35

V.I.P舞蹈隊

18

草地之客

 

 

海外服務行動計畫
初審通過團隊(依報名序號排列)

序號

團隊名稱

1

High台客!

2

客家三茶青年隊

3

三義青少年志工隊

4

Hakka Plus

5

握客夏(workshop)

6

愛染客

7

臺灣三好客

8

2016擂聲響起以茶會友

9

藝難忘

10

大器傳客家

11

好客青年

12

風車尾團體

13

異緣客夢

14

走馬蓋客家文化海外推廣服務團隊

15

仨食一客

16

即刻集客

《詳全文》

客家文化意象布料應用創作推廣申請,即日起至105年3月15日開放受理!

一、為提升客家傳統布料之創新與發展,落實客家文化美學,客家委員會以100年度所開發完成之6款客家文化意象布料為題,辦理「客家布料應用創作推廣」(客語生活學校、客家藝文團體適用)活動。

二、相關訊息請至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hakka.gov.tw)或計畫活動網頁(http://www.客風搖曳.tw)查詢下載。

《詳全文》

《思鄉客旅-客庄風華足跡》專書免費贈送

客家委員會深度走訪68個客庄社區營造及產業輔導亮點,從食、衣、住、行、育、樂等各面向紀錄客家充滿生命力的故事,集結成《思鄉客旅-客庄風華足跡》一書,並於105年1月29日正式發表。

《思鄉客旅-客庄風華足跡》包含「桐花‧古道‧自行車」、「花布‧藍染‧客家衫」、「客餚‧名產‧茶葉香」、「老屋‧館舍‧古祠廟」、「故鄉‧人情‧文化景」及「等路‧手作‧體驗心」等6大主題,呈現客家族群近年在文化環境營造及產業加值方面的努力成果,書末附錄更收錄所有書中店家與景點之相關資訊,包含所在位置、交通路線、開放及營業時間等,以便利讀者實地走訪。

為讓社會大眾能就近取得《思鄉客旅-客庄風華足跡》,於104年2月1日起提供民眾於全國191處公共場所免費索取,每人限索取1本,送完為止。索書地點

《詳全文》

行政院「給你健康好服務」宣導資訊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詳全文》

地方活動

大苗力特技團「好客藝起來」

Bootstrap Image Preview

105年2月12日(年初五)下午2時30分至3時40分,大苗力特技團假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地址:新北市三峽區隆恩街239號)免費展演。

匯集多元客家民俗技藝表演,有旗武威楊、客家武術、客家獅藝表演、客家花鼓、趣味雜耍,精采特技、神奇魔術,跳加官節目,與觀眾近距離互動,「好客藝起來」讓更多族群了解臺灣客家多元文化,歡迎闔家蒞臨觀賞。

《詳全文》

來客過好年系列活動

正月初九天公生、十五正月半、二十天穿日,邀您共下鬥鬧熱!!!

正月初九至天穿日,充滿客家的傳統年味兒,苗栗縣政府特於新春期間規劃精采熱鬧的「來客過好年—客家年節系列活動」,希望傳遞客家年節的文化力量與族群精神,彰顯先民生活智慧,傳承民俗活動與客家習俗,歡迎鄉親朋友扶老攜幼一同前來共襄盛舉!

「初九拜天公:開幕活動」將於正月初九(2 月16 日)上午,邀請民眾一起齊聚頭份市昊天宮,舉行祭拜天公的儀式,藉此為國家與苗栗祈福,保佑大家都能吉祥如意,同時也傳承客家祭祀文化之精神。活動中將帶來融入年節氛圍及客家文化的藝文演出,展現出歡慶過年的意象。一年之初,藉由春祈感受小鎮魅力,共遊永和山水庫走春。

初九天公生,為昊天上帝的誕辰,因統御萬神、地位崇高,又尊稱「玉皇大帝」。正月為一年之初,天公為開春第一個祭拜之神祗,廟會酬神、野臺扮仙,歡樂慶賀,為傳統春祈信仰,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利。

「歡樂慶元宵:藝文晚會活動」將於元宵節前的周末(2 月20 日),頭份市永貞宮廣場熱鬧登場,除了邀請客家藝文表演團體表演,展現客家音樂、舞蹈及民俗技藝之特色外,亦將舉辦「趣味猜燈謎」、「年節闖關遊戲」、「客家年節文創市集展售」及「元宵客家花布DIY 燈籠課程」等慶典活動,邀請鄉親朋友們能夠一起參與同樂,感受客家元宵的熱鬧情境!另於2 月16 日至2 月26 日於永貞宮活動中心策劃展出「苗栗客庄節慶展」,安排四大展區:「苗栗迎龍區」、「炮炸寒單爺區」、「射炮城區」、「元宵燈謎區」,以情境營造的形式打造出文化展演與知識傳承的藝文場域,吸引民眾更深入了解客家特色節慶活動。

逢年過節,客家人總會「舂粢打粄」招待賓客,讓來客有之賓至如歸的感覺,並展現主人對客人熱烈歡迎的誠意,這是客家人的好客精神。客家俚諺「月半大過年」,說明了客家人過元宵比過新年還熱鬧的景象,家家吃粄圓、菜包、上燈、賞燈、猜燈謎,充滿濃厚的過節氣息。

「天穿日—客庄樂活.熱鬧迎春」,正月二十天穿日為「全國客家日」,客家人為感念女媧補天相助,這天會放下工作、忙裡偷閒,讓大地休養生息;客家圓樓於2月27 日、2 月28 日兩日,進行祭天儀式、音樂會、米食分享、減碳作戰活動,響應敬天愛物之客家精神,並倡導環保議題。

客家族群敬畏大自然,敬天文化是客家人特殊習俗。民間諺語「有食無食尞天穿」,即是說明天穿日不能動針動鋤,否則會天穿地漏。

《詳全文》

105年基隆市「全國客家日」活動報名開始

農曆正月20日為客家人所稱之「天穿日」,是客家人感念女媧補天相助的特殊節慶,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定於105年2月27日上午8:30於基隆文化中心廣場舉辦「全國客家日」活動,與市民共同慶祝天穿日。

活動當天將由臺灣戲曲學院鄭榮興教授帶領基隆市客家同鄉會帶來精采的客家歌謠以及中正國中民俗團的民俗才藝表演,另有「打粄搓圓粄、創意拼圖比賽」、「芥菜製作酸菜」等美食製作活動,並於下午1時30分在中正公園舉辦淨山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報名。

《詳全文》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