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期 │ 發行日期:2016年1月15日
客委會頒發「客家事務專業獎章」 劉慶中肯定獲獎者對客家事務之貢獻
客家委員會1月14日下午舉辦第3屆委員第1次委員會議年終擴大業務會報、專業獎章頒獎與鄧雨賢文物致贈典禮,客委會主任委員劉慶中除肯定獲獎者.....
客家委員會1月14日下午舉辦第3屆委員第1次委員會議年終擴大業務會報、專業獎章頒獎與鄧雨賢文物致贈典禮,客委會主任委員劉慶中除肯定獲獎者對客家事務之貢獻,並對鄧泰超先生捐贈其祖父鄧雨賢創作的「蕃社姑娘」手稿與蟲膠唱片,表達誠摯感謝。
劉主委於委員會議後頒發「客家事務專業獎章」予12位得獎者,以表彰他們的傑出貢獻,包括李九郎先生、林炳煥先生、廖景淵先生與蔡瑞秋女士等4位獲得「二等專業獎章」,以及溫彩棠先生、陳石山先生、林昌德先生、凃文雄先生、李榮勝先生、曾貴海先生、曾秋仁女士與呂嵩雁先生等8位獲得「三等專業獎章」。
此外,臺灣流行音樂先驅鄧雨賢創作的「蕃社姑娘」手稿與蟲膠唱片由其嫡孫鄧泰超先生代表家族致贈給客委會,為感謝其為臺灣客家音樂文物增添光華,劉主委也特頒感謝狀以表謝忱。
客委會表示,本次獲得「客家事務專業獎章」的李九郎先生致力促進客家族群認同,鼓勵青年世代傳承,凝聚客家族群向心力,孜孜矻矻為客家奉獻超過50年,誠為客家之楷模;林炳煥先生是集旦、淨、丑一身的國寶級把戲大師,透過戲劇傳承客家文化,對客家民俗技藝之保存發揚,共所矚目;廖景淵先生為搶救客家文化資源,專研本土文化人文史蹟研究,對客家文史之保存及推廣,著有功績;蔡瑞秋女士奉獻心力保存傳揚客家文化,推廣使用客語,鼓勵在地客家社團辦理客家民俗節慶活動,深耕在地服務,貢獻良多;溫彩棠先生協助扎根客語文化教育,團結客家族群凝聚力,對客家語言文化、美食產業之保存創新推展,卓具貢獻。
陳石山先生爭取客家族群平權,發行《客家雜誌》,培訓客家傳播人才,對客家法制創建、公共事務傳播具重大貢獻;林昌德先生以「教育」為理念,無怨無悔付出心力,積極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對促進客家文化、教育及公共事務之發展,著有功績;凃文雄先生熱心公益、樂善好施,以「感恩惜福、回饋社會」為理念,長期關懷客家文化發展,積極推展客家事務,奉獻良多;李榮勝先生熱衷客家公益活動,積極傳揚客家文化,對推動客家族群公共事務發展,不遺餘力;曾貴海先生致力客家文學創作,保存客庄文化,關懷客家社群之永續傳承,對客家文學、文資保存及公共事務發展諸多貢獻,值得表揚;曾秋仁女士客語教學多年,專擅客語文學創作及教材編撰,對客家語言文化之保存及傳習,貢獻良多;呂嵩雁先生致力於臺灣客家語言探究、調查及教學,對客語保存、學術研究與知識體系發展,貢獻卓著。
客家委員會劉慶中主任委員(左二)、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鍾永豐主任委員(左一)
、新北市客家事務局賴金河局長(右二)、臺南市民族事務委員會汪志敏主任委員(右一)
為強化中央與地方之連結,加乘客家施政之整體綜效,客家委員會於105年1月11日與臺北市、新北市及臺南市客家事務專責單位率先簽署「客家政策協調平臺合作備忘錄」,透過建立「客家政策協調機制平臺」定期召開會議,凝聚客家共識,為都會地區客家施政方向定錨,整合中央與地方共享資源、匯聚力量共同為客家發展努力。
為促成本次合作備忘錄之簽署,客家委員會於104年12月初邀集相關單位人員召開研商會議,凝聚建立「客家政策協調機制平臺」之共識。本次簽署合作備忘錄三直轄市,轄下行政區雖無屬客家基本法定義下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但考量都會客家人口數比重高,如臺北市約有46萬人、新北市約有53萬人以及臺南市約有10萬人,合計已是超過百萬客家人口數,顯然都會地區之客家施政對於客家文化之傳承與發展之影響甚大。
客家委員會劉慶中主任委員表示「整合」是客家發展爭勝之道,本次率先與臺北市、新北市及臺南市客家事務專責單位進行合作備忘錄之簽署,將針對都會地區客家文化傳承、青年參與以及客家藝文表演等重點議題項目進行合作。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鍾永豐主任委員也指出都會地區客家文化傳承不易,因此希望透過此次整合機制與中央以及其他單位,達到全國性的整合;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賴金河局長表示雙北共榮義民互持已在進行,相信透過定期會議,能夠讓彼此經驗相互交流,讓客家越來越好;臺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汪志敏主任委員則表示,臺南是文化首都,客家人口數雖然少,且多是隱性客家人,透過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將可帶動臺南地區客家文化發展。
客家委員會表示透過本次合作平臺的建立,整合中央與地方行政資源,將能有效提升都會客家的能見度,後續也將與其他三都桃園市、臺中市及高雄市,完成備忘錄簽署,全面加強都會客家的推廣。
「104年度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於1月15日放榜囉!本次考試於104年11月22日辦理,共有5,278名考生參與,通過中級認證者計2,440人,中高級認證計610人,通過率高達75.85%。
客家委員會表示,本次認證共計2,238名考生透過團體報名的方式參加認證,在366個團體中有105個團體囊獲「通過率百分百」的佳績,包含屏東縣竹田國中有8位學生全數上榜、苗栗縣頭屋國小也有五子登科-整團5位小學生皆順利取得中級證書;更棒的是,本年度158組(371名)家庭團報生中,有76組家庭也揮出通過率百分百全壘打!包含4組家庭考生是「中高級通過率百分百」!顯見客委會常年推動的客語推廣傳承及客語家庭計畫奏效,帶動學校及家庭雙管齊下,使客語薪傳得以往下扎根,持續傳承及創新。
考生於105年1月15日上午9時起,可利用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www.hakka.gov.tw)或免付費電話查榜專線0809-090-040查詢成績,認證成績單同步以限時專送方式寄發。若對成績有疑義,考生可於2月5日前,將成績複查申請表以掛號郵寄至總試務中心(地址:「10699臺北郵局第22-13號信箱,104年度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總試務中心收」)提出複查申請。合格證書將於3月4日以掛號方式寄發。
考生可透過以下3種管道查榜:
(一)查榜專線:0809-090-040(免付費查榜專線)。
(二)查榜網站:
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最新消息」
http://www.hakka.gov.tw/
104年度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查榜網站
http://abst.sce.ntnu.edu.tw/hi_hakka104/
客家委員會105年度「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活動開始報名!自即日起至3月14日受理線上報名,希望藉由闖關活動,鼓勵幼兒從遊戲中學習客語,更藉此瞭解幼兒客語能力。
客委會秉持推動客語向下扎根的理念,打破一般傳統考試概念,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情境下,沒有負擔地聽、說客語。105年亦希望能讓更多小朋友參與,規劃以69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及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彰化縣、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宜蘭縣等報名者居住之行政區為原則,廣設認證所,希望透過認證與闖通關遊戲結合,輕鬆學習客語。
105年度「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將於105年5月28日(星期六)舉辦,報名日期自即日起至3月14日(星期一)止,凡98年9月1日至100年8月31日出生之幼童皆可透過網路報名。完成報名者,客委會致送《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家長手冊》,電子檔及闖關影片亦一併置於報名網站及哈客網路學院,讓家長、老師於闖通關活動前,藉由「家長手冊」陪著孩子一起聽、說客語,讓客語自然融入家庭及校園生活。
相關報名資訊請至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www.hakka.gov.tw)或至105年度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報名網站(http://abst.sce.ntnu.edu.tw/yoyohakka/)查詢,歡迎家長與老師們,鼓勵符合報名資格的小朋友們踴躍參加!
另外,105年度客語能力數位化初級考試暫定於105年9月3日(星期六)及11日(星期日)分2梯次辦理;中級暨中高級認證暫定於105年11月12日(星期六)辦理。
報名資訊相關網頁:
一、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最新消息」http://www.hakka.gov.tw
二、客語能力認證網http://elearning.hakka.gov.tw/kaga/Kaga_news.aspx
三、105年度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報名網站
http://abst.sce.ntnu.edu.tw/yoyohakka/
為積極推動客家美食文化、關懷照顧弱勢(具低收入戶身分者材料費全免)及新住民(材料費五折)認識客家美食藉由研習課程,深入體驗獨特又多元的客家文化
本研習活動共計開辦二個班別:
1、第一梯次(客家黃金泡菜、客家酸白菜製作):學員材料費200元
2、第二梯次(客家紅麴醬、客家嗆菜製作):學員材料費200元
3、每人限報一梯次班別為原則,以符達成推廣客家文化之績效。
連結網站: http://www.tuniuhakka.taichung.gov.tw/registration/index.aspx?Parser=99,5,22
位於桃園市觀音區坑尾里的歐家老屋,建於民國48年,是棟已有近60年歷史的客家夥房屋。屋主-歐鴻金火老師,是當地土生土長的客家人,也是家喻戶曉的民間竹編藝術家,不但熱衷竹編藝品創作,還在家中成立工作室-金火竹編工作室,擺放各式各樣的竹編作品。
歐老師的名字常引發外界好奇,他說,姓「歐」、名「鴻金火」,是「鴻」字輩,但因算命師告訴長輩他命中缺金與火,所以取名「金火」,相當有趣。他曾感嘆地表示「早年的竹編器具,因現代人生活用不到而沒有人肯用心學習,也許過幾年便會消聲匿跡」,為了推廣傳統工藝之美,陸續在家中展示他與妻子多年來完成的作品,如同小型藝術館般收藏豐富,吸引不少民眾參觀。
下次有空至觀音旅遊時,別忘了順道至歐家老屋逛逛喔,金火竹編工作室裡的多樣性創作成品,絕對能喚起你對舊時傳統生活的回憶,並讓年輕子弟認識客家傳統生活工藝之美。
歐鴻金火老師電話:0938-529118、03-473-1161。
「2016臺灣燈會在桃園- 桃園客庄等路大街HAKKA TAOYUAN」伴手禮攤商招募,於1月13日起開放申請,請有意參與且符合設攤資格之客家產業業者依攤位申請須知填妥攤商招募報名表(可下載電子檔登打後印出)及攤商管理辦法暨切結書(請親筆簽名),於1月18日【星期一】17︰00前, 採親送、郵寄至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郵寄請以掛號方式,截止時間以郵戳為憑),相關資訊詳見附件。:
親送及郵寄地址:桃園市龍潭區中正路三林段500號。
收件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燈會攤商招募小組 收。
聯絡人: 賴俊瑋
聯絡電話: 4096682#1011
傳真號碼: 4898355
電子信箱: 459110@tychakka.gov.tw
一、為普及臺南市幼兒園師生對客家語言文化的認識,增加客家語言、文化教學深度,使臺灣多元文化觀念能在校園環境中扎根,爰訂定旨揭計畫持續推動。
二、計畫辦理期程如下:
(一) 計畫申請日期自即日起至105年2月19日止。
(二) 計畫審查日期自105年2月22日起至105年3月4日止。
(三) 審查結果將於105年3月11日公告於臺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網站(http://www.tainan.gov.tw/nation/)。
(四) 計畫執行日期自105年3月14日起至105年11月30日止。
(五) 提送結案資料日期自105年12月1日起至105年12月9日止。
三、請有意願申請之園所於105年2月19日前填具申請表、計畫書及預定實施主題等表件,郵寄至臺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客家事務科林采璇小姐申請(地址:臺南市安平區永華路二段6號6F;連絡電話:06-2991111#8629)。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將於105年1月22日開始在臺中市山城五區公所(豐原、東勢、石岡、新社及和平)、南區區公所、后里區公所、葫蘆墩文化中心、港區藝術中心、大墩文化中心、屯區藝文中心及土牛客家文化館發放「2016臺中東勢新丁粄節」活動五福符,歡迎市民鄉親踴躍就近前往索取,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五福符」在早期印刷業不發達,先民以紅紙剪成長條五邊形狀張貼於門楣,故稱之為「門紅」。以前東勢客家庄的傳統民俗,在正月初一日過年敬拜祖先之前,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及「五福符」,「五福符」貼在門楣上,有象徵「天官賜福、五福臨門、辟邪納福」之意。門楣上的「五福符」隨風飄動,也徵著神明賜福隨風吹進家裡,而家裡不好的晦氣也仰仗神明庇佑藉風吹送出去。
但是現在這種「貼五福符」的傳統習俗已經漸漸消失,也讓客家人失去了一些過年喜氣的傳統風采,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藉由辦理贈五福符的活動抛磚引玉,希望大家能重視客家庄傳統文化保存的重要性,客家傳統文化需要大家一點一滴的傳承下去。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