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期 │ 發行日期:2015年10月23日
馬總統走訪屏東六堆 緬懷乙未烈士忠勇精神
104年逢乙未戰爭120週年,為緬懷六堆地區客籍烈士在這場抗日戰爭中保鄉衛土的忠勇義行,總統馬英九10月18日由客家委員會主委劉慶中陪同,南下屏東六堆地區主持「六堆忠勇公王平安普渡法會開香儀式」,並參訪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展舉行的「義起雲湧—乙未戰爭二甲子特展」,以及乙未戰爭「步月樓之役」所在的「佳冬蕭宅」。馬總統強調,我們可以原諒戰爭的錯誤,但絕不可遺忘戰爭的真相;我們必須面對歷史,傳承六堆先民留下的民族正氣以促進國家與國家、世代與世代間的和平。
104年逢乙未戰爭120週年,為緬懷六堆地區客籍烈士在這場抗日戰爭中保鄉衛土的忠勇義行,總統馬英九10月18日由客家委員會主委劉慶中陪同,南下屏東六堆地區主持「六堆忠勇公王平安普渡法會開香儀式」,並參訪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展舉行的「義起雲湧—乙未戰爭二甲子特展」,以及乙未戰爭「步月樓之役」所在的「佳冬蕭宅」。馬總統強調,我們可以原諒戰爭的錯誤,但絕不可遺忘戰爭的真相;我們必須面對歷史,傳承六堆先民留下的民族正氣以促進國家與國家、世代與世代間的和平。
馬總統首站來到位於屏東縣竹田鄉的六堆忠義祠,除了參拜忠勇公並憑弔在乙未戰爭中犧牲的客籍英靈,也同時為擁有300年歷史的六堆忠義祠揭牌正名為清康熙年間的舊名「忠義亭」。馬總統致詞時指出,他自上任後便致力於客家文化及語言的保存與推廣,除了依政見促成客家預算倍增等目標外,自102年起也由客委會補助六堆忠義祠進行修繕及保存工作,希望「忠義亭」能重拾往日榮光,繼續傳承六堆客家保鄉衛土的忠義精神。
談到乙未戰爭的歷史,馬總統特別引用丘逢甲「宰相有權可割地 孤臣無力可回天」及「四百萬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臺灣」的詩句來表達他的感慨。他並列舉懸掛在忠義亭大殿上的三幅匾額,包括故總統蔣中正所提的「民族正氣」、故立法院長張道籓所提的「氣塞蒼冥」,以及故司法院長王寵惠所提的「炳若日星」來緬懷六堆客家先民在對日作戰中的忠義與節氣。馬總統指出,面對戰爭的歷史與錯誤,我們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真相,對於侵略的行為我們固然要加以譴責,但我們更要記取歷史的教訓與先民的忠勇精神,以促進國家與國家間、世代與世代間的和平。
離開忠義祠後,馬總統前往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參訪由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規劃的「義起雲湧—乙未戰爭二甲子特展」。馬總統在參觀時,對於雙方交戰最激烈的「尖筆山戰役」、「八卦山戰役」、「步月樓戰役」及「火燒庄戰役」等頻頻詢問。馬總統說到,這是一場農業社會對抗工業社會的戰爭,六堆義民雖非正規軍且缺乏武器,卻可憑藉客家忠勇及團結精神,持續對抗日本的現代軍隊長達六個月,讓人無限感佩。
馬總統最後一站來到乙未戰爭「步月樓之役」所在的屏東縣佳冬鄉「佳冬蕭宅」,並在蕭家祖屋管委會主委蕭義雄與六堆觀光協會蕭吉紫老師的陪同及解說下,參訪極具客家傳統建築特色的蕭宅主屋(正身),隨後則步行至「步月樓之役」所在的步月樓瞭解戰役期間的各項史實。馬總統表示,走入蕭家祖屋,我們穿越的不是一間民宅,而是臺灣人共同的記憶與歷史;我們感念六堆客家在戰爭中所付出的犧牲,也希望我們能效法先民精神,努力打拼,讓臺灣更好。
為了紀念乙未戰爭120週年並宣揚六堆客家文化,客委會於六堆地區推出「六堆客家文化季『乙未—藝軍再起』」系列活動,除了馬總統10月18日參觀的「義起雲湧—乙未戰爭二甲子紀念特展」外,竹田鄉公所即日起至24日止將舉辦「忠勇公文化祭」,六堆忠勇公將與全臺友宮10尊神祉共同繞境六堆12鄉區,並由各式陣頭、花鼓八音班、哨角隊等引領祈福。
客委會表示,10月24日到11月1日期間,成立至10月18日將滿4年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也會以「六堆園區四年福」活動為園區慶生,其中,哈旗鼓文化藝術團將從10月24日到11月8日之間的每週六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一連演出6場以乙未抗日為背景的「1895火燒庄」音樂舞劇。
接著,萬巒鄉公所將在10月31日端出色香味俱全的「2015年萬巒鄉豬腳文化節」,並挑戰最長面粕粄的金氏世界紀錄。而為了紀念120年前在「火燒庄事件」中犧牲的乙未烈士,事件所在地的長治鄉在11月7日,將以挑擔奉飯及踩街的嘉年華方式,重新喚起大家對這段光榮歷史的記憶。11月13、14日兩天,「六堆忠義祠秋祭大典」會以崇隆莊重的祭天儀式,為臺灣、為客家的永續祈福,也為「六堆客家文化季」系列活動劃下句點。客委會誠摯歡迎大家規劃一趟知性的南台灣之旅,一同紀念乙未戰爭120週年,並藉此深入六堆客家文化的美好。
為了讓年輕朋友及社區居民能就近瞭解客家文化及臺灣各族群文化之美,客家委員會與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及國立中央大學合作,從10月21日開始到10月30日於中央大學校園舉辦「2015多元族群文化月」活動,客委會主任委員劉慶中特別前往開幕式並勉勵年輕人要欣賞及學習其他族群的文化,才能豐富生活、擴展視野。
劉主委在致詞時特地用電視廣告文案來說明文化的重要性,他說,雖然生在多元族群的社會中,我們卻往往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就像人體的「肝」一樣,當文化出現問題時,我們不會有痛感,但少了文化的生活是黑白的;相反地,當我們開始欣賞自己與他人的文化,且各種文化都能共存共榮時,我們的生活才會多采多姿。
劉主委說:「人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其他的人」,當我們努力讓客家被世界看見的同時,客家也應該要尊重與欣賞其他族群文化,這樣的客家才是真的大器客家。而「多元族群文化月」活動的舉辦,正是為了讓年輕朋友們有機會深入淺出地瞭解客家,並同時親近與學習其他族群文化,如此才能豐富我們的生活、傳承自己的文化、同時擴展我們的視野。
「2015多元族群文化月」活動10月21日由中平國小小朋友們熱鬧的布馬舞陣揭開序幕,除了客家、閩南及原住民背景的學生及鄉親們,現場還有來自印度、越南、泰國、印尼等地的外籍生與新住民朋友,不同族群分別透過各自的傳統服飾與家鄉味進行分享與交流,並沿著央大校園踩街遊行與學生及旅客們同樂。
此外,活動期間在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將展出「裝置藝術展」與「鄧雨賢文物展覽」。10月24日下午一點半開始,青鳥合唱團、Door N Roll樂團、ADOGA樂團、鹿角樂團及大風吹樂團將在中央大學大草坪露天演出,用音樂來演繹客家、原住民及新住民文化;10月26日下午兩點在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國際會議廳,也將舉辦「鄧雨賢校園巡迴專題」演講。
客委會表示,「2015多元族群文化月」活動希望透過不同的形式,讓青年學子與一般民眾能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習欣賞與尊重不同文化之美,讓學子們能夠具備在地的心思與世界的眼光;也使一般民眾對族群議題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身處多元族群的臺灣,尊重與認識多元文化已是重要的課題,多元族群彼此和諧共存,共同為臺灣這塊美麗寶島,綻放繽紛的綺麗風貌。
秋高氣爽、戰鼓激昂,一場多元繽紛的客家盛宴十七日在新竹登場。總統馬英九傍晚,由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慶中陪同,前往新竹縣體育場參加「臺灣國際客家文化嘉年華」,同時也是2015客庄十二大節慶之一的「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開幕式。在返國參加世界客屬總會第28屆懇親大會的海外客家鄉親見證下,馬總統與多位地方縣市首長、客家事務主管機關代表共同擂鼓,高聲合唱客家本色,以無比雄壯的氣勢宣告客家大縣新竹的藝術嘉年華會正式登場。
馬英九總統首先以流利的客家話強調「我是客人、不是人客」,重申自己的客家認同與淵源,並表示全世界使用客家話的人有三千萬人,是全世界語言使用人數的第30名。政府積極推動客家語言文化的傳承,正是為了確保臺灣文化的豐富多元。回顧臺灣過去的歷史,客家鄉親曾為捍衛家園留下許多動人的篇章,像是以19歲的年紀就領導抗日並壯烈成仁的姜紹祖就是新竹北埔的客家子弟,10月17日有許多來自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的客家鄉親不遠千里齊聚新竹令人感動,期願「四海為客、全球一家」的客家精神永久傳揚。
客委會主委劉慶中則表示,雖然大社會的外在環境或許對客家語言文化的傳承不是十分有利,但客委會始終秉持著「自己的文化自己救的精神」,提供環境與資源要讓客語回到客家鄉親的日常生活當中。另一方面,客委會也積極落實馬英九總統的客家政見,在其任內公布施行了全球第一部《客家基本法》、訂定「全國客家日」、完成客委會預算倍增以及建造六堆及苗栗兩座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等,未來並將持續打造臺灣成為「世界客家新都」。
「2015臺灣國際客家文化嘉年華暨國際花鼓藝術節」104年活動以「大千花鼓、躍動交響、好客采風」為主軸,匯集多元多樣的發想和創意,進行在地與國際藝文交流,10月17日於新竹縣體育館辦理開幕活動,邀請國內外專業優秀團隊共53團,包括國內外優秀團隊輪番上陣同場競藝交流表演。另結合六家地區秋季耕讀活動、裝置藝術特展、創意市集和文創輕旅行(如新埔鎮的柿餅工廠、峨眉鄉的茶園、南埔地區的稻米柑橘農場、吳濁流故居、蕭如松藝術園區、臺紅茶葉文化館等)行旅體驗活動,讓民眾深入瞭解歷史文化特色、傳統農家人文風情,體驗自然樂活感受。
1.經典菜餚票選活動自104年9月8日至10月8日於「iCook愛料理」網站辦理;抽獎活動於104年10月15日辦理。
2.贈品:「客食好禮」(含客家經典醬菜及5吋點心皿)共5名。
3.得獎名單:
抽獎編號 | 得獎者會員名單 | E-mail |
52 | 王小狗 | leetuekXXXX@yahoo.com.tw |
61 | Rony Lin | roXXXXX@gmail.com |
25 | Joe Wang | jason.XXXXXX@msa.hinet.net | 8 | 小曹很愛吃 |
rgXXX@yahoo.com.tw | 54 |
Min Zun Syu |
oshoXXXXX@gmail.com |
「104年度客語能力認證數位化初級考試」於10月23日放榜!104年度客語能力認證數位化初級考試分別於9月12日及9月20日舉行,共有9,853人報名,8,302人到考,合格率為67.7%。即日起提供網路查榜服務,考生可至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最新消息」(http://www.hakka.gov.tw/message104.htm)或「104年度客語能力認證數位化初級考試」網站(https://ihakka.sce.ntnu.edu.tw/Hakka/login)查詢成績。紙本成績單則於11月2日寄發,若對成績有疑問者,收到紙本成績單後,請於11月8日(星期日)前依規定申請複查。如有其他問題亦可撥打免付費考生服務專線:0800-699-566。
客家委員會為推廣通路標章授權業者能見度,訂於104年11月份辦理4場次「客家通路當好買–小小店長一日初體驗」推廣活動,期藉由小朋友體驗擔任店長的活動過程,帶領現場大小朋友一同認識授權通路業者及通路標章。
活動現場購買客家特色商品另有折扣優惠,歡迎民眾至臺灣客家等路大街下載折扣券(http://goo.gl/bxnE0k),於下列活動日期現場消費使用,另外還有加碼送神秘小禮物,限量有限,送完為止。
活動日期及地點:
日期 |
地點 |
104年11月7日 |
信義鄉農會梅子夢工廠園區 (南投縣信義鄉明德村新開巷11號) |
104年11月14日 |
新東陽關西服務區 (新竹縣關西鎮東安里11鄰上山屯14號) |
104年11月21日 |
公館鄉農會 (苗栗縣公館鄉東村大同路266號) |
104年11月28日 |
四海食品潮州門市 (屏東縣潮州鎮延平路31號) |
「客家委員會補助優良客語廣播節目作業要點」部分規定,業經客家委員會於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十月二十日以客會傳字第一0四00一五九七0號令修正發布,並修正名稱為「客家委員會補助製播客家廣播節目作業要點」。
客家委員會補助製播客家廣播節目案自即日起至104年11月15日止受理申請,歡迎廣播節目製作相關業者踴躍提案,相關資料及表格電子檔請逕於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法令規章/傳播媒體/「客家委員會補助製播客家廣播節目作業要點」查詢及下載,若有疑問請電洽02-89956988轉533。
醃漬為客家最引以為傲的美食文化代表,為了推廣多樣性的漬物料理,客家委員會委託苗栗縣政府舉辦2015中區客家漬物料理比賽,廣邀苗栗、臺中、彰化、南投四縣市料理好手,藉由客家漬物美食發揚傳統客家文化,比賽分為學生組及社區團體組,競賽總獎金高達14萬元,歡迎設藉或就學於中部四區的民眾組隊參加,讓漬物美食除了延續客家傳統,也發揮創意豐富客家好味道。
「豐味漬」料理比賽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0月23日止,採書面報名及網路報名兩種方式,初賽將遴選出學生組及社區團體組各十名,備取各三名。詳細報名資訊及比賽內容,請上中區客家美食料理比賽活動官網(www.centralhakkafood.com)或官方FB粉絲團(2015中區客家美食料理比賽)查詢,或電洽中區客家美食料理比賽執行單位晴瀧設計公司邱小姐(02-23825758*14)或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文創產業科莊小姐(037-352961*513)。
決賽活動訂於11月7日(六)在苗栗特色館盛大舉行,參賽隊伍需運用客家漬物製作出二道客家美食菜餚,一道為傳統客家料理,一道為創意客家料理,考驗競賽選手對烹飪的技巧及對客家漬物的了解,讓選手發揮創意美感,創造出色香味俱全的客家美食;活動獎金分別為第一名3萬元,第二名2萬元,第三名1萬元,以及佳作二名各5,000元,歡迎在地擁有好廚藝的民眾來一顯身手。
活動當天除了激烈的美食料理比賽較勁外,還規劃了文創市集、主廚示範秀、藝文表演、客家美食試吃、體驗漬物DIY等多項有趣活動以及豐富的抽獎獎品,並於苗栗特色館中之陶瓷博物館設置「跟著醬缸去旅行」靜態展示區,展期自11月2日至11月16日止為期十五天,歡迎民眾到場參與這場五感兼備的美食饗宴,用客家美食好味道豐富您的舌尖味蕾。
計畫目的
(ㄧ) 客語人口在兒童、青少年階段迅速流失,在大環境中非常欠缺客語學的誘因,期望藉由該活動鼓勵學童現身說客話,以利客家母語的保存。
(二) 運用不同的學習型態培養學生對客家語言、習俗、傳統生活的認識,加 強對客家文化的學習與欣賞。
(三) 透過語言的學習發揚客家優良之人文精神,進而有助於保存及創新客家文化。
(四) 讓新北市的學童經由一個平臺,在客家語的學習領域上相互觀摩、鼓勵。經由該活動行銷客家,讓新北市家長與學童聽見客語、說客語、樂於親近客家、喜愛客家。
活動內容:新北市各公私立國中、小客語演講比賽。
比賽組別及對象:
甲、 國小低、中年級組(包括國小一、二、三、四年級) ,限25名。
乙、 國小高年級、國中組(包括國小五、六年級,國中七、八、九年級), 限25名。
為推動國內、外客家學術研究發展,厚植客家知識體系,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即將於11月7日(星期六)、8日(星期日)分別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及石岡土牛客家文化館舉辦「2015大埔客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大埔客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為臺中市首次舉辦客家文化國際性學術研討會,會議當天將匯集海內外研究客家領域之學者齊聚一堂對話、交流,此難得客家文化學術盛會,邀您一同共襄盛舉!
「2015大埔客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將邀請來自日本、馬來西亞、香港及中國大陸等約20餘位國內外學者進行精采的專題演講及論文宣讀,總計發表約14篇論文,分別以大埔客家族群為核心,探討客家「族群、歷史、語言、社區、民俗」等主題,對大埔客家文化進行深度及廣度的探討,深耕臺中市大埔客家學術文化研究之基石,激盪出不同的思路,提升國際視野,更盼中部客家和全球客家學術文化接軌。
2015大埔客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8日下午將廣邀國內外學者、耆老及大專院校之青年學子等研究新銳,至極具大埔客家文化特色之歷史建築─石岡土牛客家文化館參訪,並舉行綜合座談及閉幕典禮,期盼藉此國際學術研討會提升館舍國際能見度,擴展臺中市乃至其他國家推動客家事務之方向。
聯絡人: 葉小姐
聯絡電話: 04-22289111#52103
客家委員會 版權所有©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