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鳳林中華市場整修揭牌
全面融入客家文化意象
為保留花蓮縣鳳林鎮在地客家生活風貌並活絡客庄產業發展,客家委員會補助當地重要市集中華市場進行創意改造工程,並在5月6日正式啟用。客委會主任委員黃玉振一早風塵僕僕趕赴鳳林參加整修揭牌儀式,並期望中華市場硬體整建後不僅可以活化在地的使用,更可以吸引外地遊客一同消費鳳林富有客家特色的商品,帶動當地客庄產業發展。
5月6日的揭牌活動由鳳林鎮長彭宗乾主持,包括花蓮縣長傅崑萁、行政院東部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林有志,中華市場自治會會長黃玉清以及鳳林當地的鄉親好朋友們都一同共襄盛舉。黃主委在致詞時表示,兩年前他開始注意到全臺各地客庄中的傳統市場多有設備老舊或年久失修的狀況,除了造成客庄居民的使用不便外,他也憂心最能代表客家生活的市集文化會因此消失,因此開始籌思如何協助各地客庄傳統市場改造、以及客家特色產業的行銷推展。

花蓮縣鳳林鎮約有七成的客家人口,是後山典型的客庄聚落,鎮內的中華市場自民國74年啟用至今逐漸斑駁老舊且不敷使用。為此,客委會分別於101年及102年透過「打造『鳳鄉客庄產業小鎮商圈計畫』」及「好客多—花蓮縣鳳林鎮客庄傳統市場創意改造工程」補助鳳林鎮公所整建「鳳林客庄產業交流中心」以及「中華市場創意改造」,期望能保留客庄重要的生活文化意象,同時吸引外地遊客來到客庄做客。黃主委也特別感謝傅崑萁縣長對客家事務推動的努力與用心,讓鳳林鎮兩項補助整建計畫成為全國第一個同時完成的案例。
花蓮縣長傅崑萁致詞時特別感謝客委會對花蓮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支持,尤其自98年以來,經濟部商業司不再補助各地傳統市場的改造,花蓮縣內許多保有客庄傳統生活風貌的市場紛紛面臨設備老舊或不敷使用的狀況,也多虧了客委會的補助,才讓這些保有客家庶民生活傳統的老舊市場,恢復原本的客家精神與面貌。
在簡單隆重的揭牌儀式後,由彭鎮長帶領黃主委與傅縣長參觀改造後的中華市場,及市場中百餘個攤位。經客委會補助改造後,中華市場不僅外觀、內部結構及周邊綠美化設施都導入客家文化意象,同時廣泛應用節能省電的LED燈具,讓整體購物環境整齊、乾淨、舒適。隨後,黃主委一行人來到「鳳林客庄產業交流中心」,一同推廣鳳林鎮三項主要農特產品—剝皮辣椒、豆奶與花生。黃主委與傅縣長一同歡迎大家來鳳林做客,感受客家庄的好客熱情、並品嘗風味特殊的鳳林三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