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客家文化園區衝破45萬人次

   馬英九總統親臨 力讚裡外兼具




 
 從101年5月12日開園以來,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已經成為週休二日的當紅景點,至今已吸引超過45萬人次爭先湧入,一睹客家風采。總統馬英九1日在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玉振陪同下前往園區參訪,沿途受到參觀民眾熱情歡迎,他除了力讚苗栗園區兼具外觀與內涵外,更指示客委會應充分利用園區,安排更多活動,讓民眾能了解客家的過去,以及未來的願景。新聞快報


新聞快報

  • 嘉義褒忠義民文化節登場 閩客同祈義民爺庇佑平安 新聞快報
  • 尋找記憶中的客家味 傳承無國界的客家情 新聞快報
  • 第8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各分區初賽報名囉! 新聞快報
  • 客家特色餐廳認證輔導暨人才培訓計畫報名簡章 自9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受理報名 新聞快報
  • 客家委員會獎勵客家研究所「成績優良獎學金」及「入學獎學金」開始受理申請 新聞快報
  • 六堆好客玩入秋客程《園區生態調查Ⅱ:木頭/種子童玩》開始報名 新聞快報


地方活動

  • 101年土牛客家文化館客藝山城藝文展演活動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新聞快報
  • 夏客童樂會-客家兒童劇 9/1起開放索票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新聞快報
  • 客家植物藍染DIY,歡迎親子共同參與 (新竹市政府民政局) 新聞快報
  • 「bilibolo童遊客家-童言童語看客家」兒童嘉年華活動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新聞快報
  • 101年8/31~9/25花蓮縣客家文化會展出「大凰海生懿真情三人聯展」 (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新聞快報

 

如圖片連結無法正常開啟可點選網頁版電子報觀看
http://www.ihakka.net/epaper/1010901/

 

苗栗客家文化園區衝破45萬人次

 馬英九總統親臨 力讚裡外兼具
 




 
從101年5月12日開園以來,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已經成為週休二日的當紅景點,至今已吸引超過45萬人次爭先湧入,一睹客家風采。總統馬英九1日在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玉振陪同下前往園區參訪,沿途受到參觀民眾熱情歡迎,他除了力讚苗栗園區兼具外觀與內涵外,更指示客委會應充分利用園區,安排更多活動,讓民眾能了解客家的過去,以及未來的願景。

 馬總統1日下午抵達苗栗客家文化園區,首先聽取園區簡報,接著在黃主委的陪同下,參觀園區常設展區與兒童館,並與展場民眾親切打招呼互動。參觀民眾目睹馬總統翩然到來,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總統好!」問候聲更不絕於耳。




 黃主委表示,國家級的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從5月12日開園至今,已有超過45萬遊客前來參觀,而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自100年10月22日開園至今,也有151萬遊客前往遊憩;兩個超高人氣的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都在馬總統第一任任期內完成,顯示政府良好的執行力,更是馬總統對客家承諾的完成與實現。黃主委強調,客委會將加倍努力,讓苗栗園區成為臺灣推展客家文化的火車頭,帶動在地產業蓬勃發展;苗栗園區不僅要做苗栗的地標,更是臺灣客家的精神地標!

 馬總統則先以客語和參觀民眾打招呼,他自信地說,苗栗銅鑼及屏東內埔兩個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是世界上最漂亮、最有內涵的建築,完整彰顯客家歷史源流、族群發展;同時更指示客委會要好好規劃客家文化的未來,也要充分活用兩大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多多安排各式活動,讓民眾能了解客家族群的過去和願景。馬總統強調,客家文化是臺灣多元文化很精彩的一部分,必須持續傳承語言與文化,才維繫客家族群綿延不絕。

 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共有常設展區、客家圖書資料中心,以及臺灣館、全球館、兒童館、文創館及樟腦產業館等五大特展館。馬總統首先參觀常設展區,仔細聆聽導覽人員解說客家文化源流、客家傳統生活型態及客委會近年業務推動資訊等,接著前往兒童館,與小朋友一起彩繪客家獅,並進行互動遊戲體驗;最後則聆賞由臺灣國樂團演出的客家歌曲「桃花開」,參觀時間約1小時,全程均與現場民眾互動熱切,展現絕佳的親和力。馬總統後續則前往拜訪為恭紀念醫院董事長林佾廷先生與客家耆老陳運棟先生,當面向兩位大老請益客家事務推展方向,繼續為臺灣客家打拼。

 

 

  嘉義褒忠義民文化節登場 閩客同祈義民爺庇佑平安





 
每年的農曆7月20日是「義民節」,以紀念當年忠勇為民、捍衛家園的「義民爺」,而義民信仰更是客家的精神中心。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5日上午先前往新竹新埔義民廟上香祭拜,晚間則趕赴嘉義市參與「101年嘉義褒忠義民文化節」慶祝活動,祈求義民爺爺守護客家,庇佑鄉親身體健康、事業平順。

 5日是農曆7月20日,各地義民廟紛紛舉辦義民祭典;客委會黃主委上午專程至新竹新埔褒忠義民廟擔任主祭,晚間再出席「101年嘉義褒忠義民文化節」活動,表達對義民信仰的尊崇與敬重。黃主委擔任嘉義褒忠義民廟大典主祭,虔誠上香跪拜,為眾人祈福;他說,義民精神等於客家精神,並呼籲大家要將這份保家衛土的勇氣永遠流傳下去。




 黃主委致詞時表示,嘉義不是客家庄,在傳承客家語言、文化方面會比較辛苦;但是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族群就會滅絕了,因此他也一再懇託,希望大家將年輕人帶入客家文化活動、學習客家語言,讓客家能永續發展下去。此外,黃主委更表示將協助嘉義褒忠義民廟打造客家特色,讓義民廟四周圍能擁有美好的環境,繼續辦理每年的義民祭典活動。

 嘉義褒忠義民廟是新竹新埔褒忠義民廟的分支,雖然位於閩南族群為主的嘉義地區,仍維持每年農曆7月20日辦理大型祭典,紀念義民精神的傳統,更以神豬、神羊比賽表現對義民爺的崇敬。除此之外,每年農曆9月16日,嘉義褒忠義民廟的義民爺也會和其他40幾個支廟一起「回娘家」,齊聚在新竹新埔義民廟進香祈福。

 

尋找記憶中的客家味 傳承無國界的客家情





 每道美食都有一個故事,也是文化的一部份。每年暑假,客家委員會都會舉辦「海外客家美食料理研習班」,讓久居異鄉的客家鄉親循著記憶的味道,探索客家文化。3日在弘光科技大學舉行第三梯次始業式,來自9國、50位學員齊聚一堂,客委會主任委員黃玉振除歡迎海外鄉親的熱情參與,也鼓勵大家一起尋找記憶中的客家味,讓客家美食與文化傳揚國際。

 「海外客家美食料理研習班」自99年起辦理以來,已邁入第三屆,黃主委回憶起初次舉辦的心情,當時並未想到會受到海外鄉親熱烈的迴嚮,年年人數爆增,今年共三個梯次招收150名學員,但吸引了300多人報名,不少向隅的鄉親還紛紛詢問有無機會加入,也有父女一同來參加,就是為了找尋和傳承客家味。黃主委對於各地客僑的支持深表感動,並表示有這些支持的力量,活動會持續辦下去,也歡迎海外客家鄉親暑假回臺「Hakka Together 共夏食飯」。




 傳統鹹、香、肥的客家菜,是呼應過去需要大量體力的農業社會,本身也嗜嚐美食的黃主委表示,美食是文化的一部份,每道菜的背後都有故事,他舉臺灣特有的「客家小炒」為例,是客家人將逢年過節敬神祭祖的豬肉、豆干、魷魚,與自家種植的芹菜、蔥等組合出的料理。而食材就地取用,縮短食物里程,也相當符合現代節能減碳的概念。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客家菜也加入了健康概念和創意,但不管再怎麼變,黃主委強調,「客家的特色一定要留下來」。

 黃主委接著表示,推廣客家美食是客委會近年的重要業務之一,今年更正式推出「HAKKA FOOD」品牌認證,以培訓、認證、輔導三合一方式,遴選16家客家美食餐廳作為模組,並在北中南東各輔導一家客家美食旗艦店,帶動在地客庄產業。黃主委笑說,未來想吃道地客家菜,只要找有「HAKKA FOOD」認證的餐廳就對了!另外每年還將挑選2名廚師,前往海外藍帶廚藝學校進修,提升客家美食質感,保留傳統味並融入新創意,開創客家美食新局。




 為歡迎遠道而來的客家鄉親,當天的始業式上,曾獲2010盧森堡世界餐飲大賽超級金牌獎的吳松濂老師和青年麵包達人林鴻恩以「新潮創意客菜:客菜西吃」為發想,以客家米食為食材,用西式烘焙法製成層層均別具意義的六層大發糕。從底部開始是客家柿餅為餡的「柿柿如意」蛋糕;第二層是鑲以擂茶食材(米香粒、花生、芝麻)為飾的「共好擂茶」;第三層是以麻糬為夾層,側面以桐花意象裝飾的「花好月圓」;第四層是用紅棗、蜜蓮子、花豆等食材製作「祈福八寶」;第五層用傳統客家甜糕灑上烘焙用金粉的「功成名就」;最頂層是客家傳統九層糕代表「高祿長壽」。黃主委在現場仔細端詳創意六層大發糕,對廚師的巧思和費工烘焙的手藝深表讚賞,黃主委並與僑務委會員林瑞隆處長、弘光科技大學方國權校長一同將巧克力製成的「HAKKA」字樣裝飾放上去,也期盼客家文化能傳承得更高、更遠。

 「海外客家美食料理研習班」12天課程中,仍將由名廚阿基師、「客家一廚」邱寶郎、「天下第一刀」廖清池、吳松濂等大師,以及「元園廖媽媽」、「阿金姐工作坊」等國內客家餐廳的佼佼者參與教學,讓海外客家鄉親習得傳統味道和精湛手藝。研習期間並安排走訪客庄,實際體驗臺灣的好客之情。



第8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各分區初賽報名囉!



 
為鼓勵學生參與,提供學生表演舞臺,透過客語歌唱、口說藝術或戲劇表演,讓學生學習客語,增進學校相互觀摩學習,特辦理第8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教育部、內政部、臺北市政府(北區初賽)、彰化縣政府(中區初賽)、臺南市政府(南區初賽)、花蓮縣政府(東區初賽)、臺中市政府(總決賽)。

※報名時間、方式及時間:
各分區初賽及總決賽皆採線上報名(網址為:http://hakka.cwes.mlc.edu.tw ),請參考系統使用手冊及教學影片,報名表格如附件1,報名期限如下:
1. 各分區初賽報名自即日起,至101年9月14日中午(星期五)截止報名。報名學
 校查詢個別帳號請逕洽分區初賽承辦學校。
2. 總決賽:各分區初賽特優隊伍,應於比賽結果公布一週內完成報名。

※比賽時間、地點及承辦學校聯絡窗口:
(一)初賽比賽時間及地點:
  北區:
   時間:101年 10月13日(星期六)
   地點:臺北市南港區胡適國小、中央研究院
   承辦單位:臺北市南港區胡適國民小學
   聯絡人:耿主任來祿
   電話:02-27824949*910
   傳真:02-27882681
   E-MAIL:lkk@tp.edu.tw
   
  中區:
   時間:101年10月27日(星期六)
   地點:彰化縣員林鎮育英國民小學及員林演藝廳
   承辦單位:彰化縣員林鎮育英國民小學
   聯絡人:黃主任惠美
   電話:04-8320130*711
   傳真:04-8375946
   E-MAIL:yyes2@mail.yyes.chc.edu.tw
  南區:
   時間:101年 10月20日(星期六)
   地點:臺南市永康區崑山國民小學
   承辦單位:臺南市永康區崑山國民小學
   聯絡人:羅主任俊男
   電話:06-2711640*711
   傳真:06-2712714
   E-MAIL:jonahlo@tn.edu.tw  
  東區:
   時間:101年 10月6日(星期六)
   地點:花蓮縣壽豐鄉壽豐國民小學
   承辦單位:花蓮縣壽豐鄉壽豐國民小學
   聯絡人:陳主任慶祥
   電話:03-8651024
   傳真:03-8650781
   E-MAIL:g1183@server.sfops.hlc.edu.tw
   
(二)總決賽比賽時間及地點:
   時間:101年 11月17日(星期六)
   地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承辦單位:臺中市東勢區東勢國民小學
   聯絡人:吳主任世能
   電話:04-25873442*114
   傳真:04-25885225
   E-MAIL:wsn@tses.tcc.edu.tw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27309&ctNode=2159&mp=2013&ps=1)

客家特色餐廳認證輔導暨人才培訓計畫報名簡章
 自9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受理報名



 
本會為推廣客家飲食文化,提升客家特色餐廳市場競爭力,規劃推動「客家美食HAKKA FOOD」品牌行銷策略,以加強培訓餐飲料理及經管人才,輔導及扶植客家餐廳轉型,增進其整體服務與料理品質,俾期臺灣客家美食創意產業開創新局,爰辦理「客家特色餐廳認證輔導暨人才培訓」計畫。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
承辦單位:弘光科技大學
辦理時程:
一、報名期間:自101年9月1日起至101年10月31日止。
二、遴選期間:自101年11月1日起至101年11月30日止。
三、培訓及輔導期間:
(一)自102年1月至4月培訓,分為「專業廚師班」及「管理經營班」。共分北、中
   、南、 東4區上課,每區上課2天共15小時,總課程時數為60小時,培訓餐廳
   應薦派廚師及管理者各1名全程參加。
(二)自102年5月至10月,於完成培訓課程後,將遴選2名優秀且具廚師資格之學員
   至海外進階培訓,並自60家培訓餐廳中,擇優遴選20家,進行下一階段之專
   案輔導。
報名資格、程序及遴選方式:
一、報名資格:
(一)報名方式採主動報名或經縣市政府推薦,其資格要件如下:
    1、具有實體店面之客家餐廳業者。
    2、具有合法登記之商業經營證明文件(公司或商號登記證)。
    3、經營時間至少滿1年以上。

(二)前項所稱之客家餐廳,其餐廳供應之菜式中至少有典型客家菜「四炆四炒」
   八道菜其中四道,且所有符合客家菜定義之菜式,其比例占5成以上或至少
   有12道以上。所謂客家菜係指臺灣客家人日常食用菜餚,臺灣各地區客家名
   菜或以客家常用食材烹煮之菜餚。
(三)客家餐廳報名時須自「小吃店」、「一般餐館」及「飯店餐廳」等三組擇一
   參加,其組別界定如下:
    1、「小吃店」:係指從事便當、麵食、點心等供應,客席數於30至50位之
      間,且免開立統一發票者。
    2、「飯店餐廳」:係指附屬於特定飯店,國際觀光旅館或一般觀光旅 館,
      並提供一般消費者餐食服務者。
    3、「一般餐館」:非屬「小吃店」及「飯店餐廳」者。
(四)報名單位為連鎖餐廳者,本會僅接受1家代表申請報名;2家以上同時報名,
   且未能協調僅由1家代表者,由本會擇一遴選,不得異議。

相關附件

  • 客家特色餐廳認證輔導暨人才培訓計畫報名簡章


  •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27323&ctNode=2159&mp=2013&ps=1)

    客家委員會獎勵客家研究所「成績優良獎學金」及
     「入學獎學金」
    開始受理申請

     


     為鼓勵青年學子就讀國內各客家相關研究所,精進客語能力,廣泛培植客家知識體系相關研究人才,本會「獎勵客家研究所學生獎學金」之100學年度下學期「成績優良獎學金」及101學年度「入學獎學金」開放受理申請。申請期程為101學年度上學期開學後2個月內,詳情請逕至本會網站(法令規章/行政規則/學術發展類/「客家委員會獎勵客家研究所學生獎學金試行作業要點」)查詢下載,或來電洽詢承辦人徐小姐,聯絡電話:02-87894567分機813。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27325&ctNode=2159&mp=2013&ps=1)

    六堆好客玩入秋客程《園區生態調查Ⅱ:木頭/種子童玩》
     開始報名
    開始受理申請

     


     報到時間:09/08(星期六) PM 13:30-14:00
    課程時間:09/08(星期六) PM 14:00~16:00
    費用:無
    課程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工藝兒童館2F】 (請由傘架區進入園區,依活動指示
         標誌 【六堆好客玩~入秋客程:園區生態調查Ⅱ:木頭/種子童玩】前往
         活動地點)
    目標:
     1. 認識六堆的植物生態
     2. 認識各種製作童玩的方法
     3. 童玩製作體驗 
    教學大綱:
     1. 介紹可以製作為童玩的六堆植物
     2. 如何蒐集與觀察
     3. 童玩製作介紹
     4. 製作童玩
     5. 童玩大比賽 
    招收對象:國小一年級~六年級兒童及其家長 
    人數:共15組,每組以親子2人為主,每組乙份材料。採預約報名,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
    報名表及活動簡章可至六堆文化園區網站下載:
    http://thcc.hakka.gov.tw報名填妥後,請註記【2012親子活動報名】,郵寄至電子郵件信箱:liudui_park@mail.hakka.gov.tw,或傳真:08-7230133,傳真或郵件寄出後務必請來電確認。洽詢電話:08-7230100,轉接王小姐或童小姐。

    注意事項:
     1. 由於夏季艷陽高照,請務必穿戴帽子、長袖或袖套與毛巾,並做好防曬準備,
      以及隨時補充水分。
     2. 為了友善環境,現場不提供任何免洗餐具,喝涼涼請自備水杯,園區內有提供
      飲用水。
     3. 為響應環保節源,請民眾自備採集袋,前往園區上課地點。
     4. 如有報名後無故未到,未通知者,本單位有權決定是否受理後續課程之報名。
     5. 戶外課程如遇雨天或不可抗力之因素致活動無法辦理,本單位有權更改日期及
      內容,惟已報名者毋須再次報名,並另行通知上課時間。 
    備註:
     1. 確認報名後,如無法出席最遲請於上課前一日來電取消,請勿由他人頂替報名。  2. 課程中請家長全程陪同參與,切勿獨留兒童參與活動。
     3. 本活動課程均準時開課,務請給予孩子良好示範。
     4. 本活動全程均保有公共意外責任險。

    附件下載

  • 報名表-木頭種子童玩



  • (http://thcc.hakka.gov.tw/wSite/ct?xItem=5157&ctNode=497&mp=1)

     

    101年土牛客家文化館客藝山城藝文展演活動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客藝山城展演活動是本年度土牛客家文化館的重頭戲,透過藝術家的展覽、藝文表演、創意市集、中秋茶會等活動,營造客家生活美學理念,並期盼藉由深度的展覽及創意活動來推動客家文化、行銷在地產業,同時也帶動觀光人潮,開創土牛客家地方文化館的多元性。

     客藝山城展演活動開幕式將於9月8日(星期六)上午9:30在土牛客家文化館歡喜登場。為了讓民眾體驗更多元的客家文化,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特別邀請了客家獅、山城石府ZAX音樂聯盟,以最精采的表演迎接各位嘉賓。當天還有布展藝術家親臨現場揮毫、示範傳統竹藝編織,還有豐富多樣的創意市集,為土牛客家文化館增添熱鬧的客家味。同時,結合社區媽媽好手藝、客家創意美食來款待蒞臨嘉賓,展現客家人的熱情好客。

     另外,為了讓民眾在觀賞藝文展演之餘,能品嚐臺中市山城茗茶韻味,特別在9月23日(星期日)舉辦中秋茶席饗宴,引領眾人飲逸在佳節前夕的明月清風中,陶醉在壺與杯的茶席裡,藉此把山城客家茶農的產業文化介紹與推廣給大眾。

     本展覽活動展期將自9月1日至12月30日止,在這代表地方人文、歷史、蘊含多元族群特色的客家老伙房內舉行。在此具有客家歷史風味的空間裡,透過藝文活動的人文洗禮,以傳統書房的概念為核心,以水墨、書法、篆刻、竹刻、竹編等主題,邀請多位知名的藝術家共襄盛舉,一同為山城的藝文活動增添光彩!



    詳情活動內容請參考下列網址連結:
    http://www.hakka.taichung.gov.tw/internet/
    main/docDetail.aspx?uid=6783&docid=111106

    夏客童樂會-客家兒童劇 9/1起開放索票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2012高雄心客家情」系列活動第3場藝文表演「夏客童樂會-客家兒童劇」,9月9日星期日下午4點在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邀請大小朋友一起來看「九歌兒童劇團」演出的「東郭、獵人、狼」教育尊重生命的意義,以及「戲偶子劇團」帶來的「阿弟與龍王」詮釋不同世代的心情。 9月1日起開放民眾索取入場券,索票地點在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文物館服務臺(週二至週日9:00-17:00,週一休館),專線:07-3152136,每人至多索取4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客家植物藍染DIY,歡迎親子共同參與
     (新竹市政府民政局)




     新竹市政府定於9月15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12時於東區客家會館舉辦客家植物藍染DIY,機會難得,歡迎對客家文化有興趣之市民鄉親踴躍報名參加。

     新竹市政府民政處表示,客家植物藍染DIY課程內容豐富,透過體驗與操作,深層接觸認識客家傳統特色技藝。課程中將使用天然植物性藍染原料, 運用夾染的技巧,在胚布上染出可愛的圖案。藍染的色彩,具有樸實無華的堅毅性格,經過藍染的布,不易褪色,也不易發霉,是很環保的處理衣物的手法。同時也將介紹茶染或薯榔染,運用熱染的技法,從植物根莖葉中提鍊的色素,可以染出褐色與紅色的布料,同時藉著一些趣味實驗,介紹相關的生化原理,使學員在知識與實物上都有豐富的收獲。

     本活動開放40位學員參加。欲參加活動者,自即日起請向新竹市科學城社大報名,報名專線:03-6663477(每週一至週五下午1時至10時)。

    「bilibolo童遊客家-童言童語看客家」兒童嘉年華活動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在9月份初秋的季節,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特別籌辦「bilibolo童遊客家-童言童語看客家」兒童嘉年華活動,希望和大朋友小朋友們,一同在故事中感受客家文化的薰陶。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了讓孩童們親近客家文化,認識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規劃建置的內涵,特別於9月15日,為小朋友們打造一個客家文化故事公園,讓小朋友能透過各種故事了解客家文化。當天將有活潑的客家音樂會,邀請到千千姐姐及團團圓圓還有東東樂團與小朋友同樂,同時也邀請偶偶偶劇團及戲偶子劇團演出「五色石的秘密」及「阿弟與龍王」等兒童戲劇,更配合客家電視臺錄製「bilibolo唱唱跳跳」表演節目;另外,為了讓孩子們更能了解客家文化,本次活動並規劃了聽故事集貼紙的活動,聽完所有關卡故事的小朋友們可以兌換紀念品帶回家。除此之外,還有豐富的創意市集及DIY體驗,活動內容豐富精采,熱鬧滾滾,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體驗客家文化。

    「bilibolo童遊客家-童言童語看客家」兒童嘉年華活動將於9月15日上午09時起熱鬧展開。



    詳情活動內容請參考下列網址:
    http://www.thcp.org.tw/index.php?routing=New
    s&action=view&type=news&id=560&nxt_pg=0&n=1

    101年8/31~9/25花蓮縣客家文化會展出「大凰海生懿真情三人聯展」
     (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訂於 101年8月31日至 101年9月25日止,假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辦理「大凰海生懿真情三人聯展」。
    並於101年 9月 2日(星期日)上午 10:00 時辦理開幕茶會,當日下午2時至4時辦理第一場免費工筆畫DIY,和民眾互動交流以提升藝術涵養,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展出期間: 101年8月31日~9月25日
    展出人:湯大凰、馮海生、吳懿真
    免費DIY(2場次,25人/場):
    9/2 (星期日) 下午2:00-4:00 茶花工筆畫DIY
    9/22(星期六) 上午9:00-11:00 植物染(萬用包)
    註: 小三以下孩童,請由1名家長陪同
    洽詢電話: 03-8527843# 219 溫小姐

     


    詳情活動內容請參考下列網址:
    http://hk.hl.gov.tw/files/14-1035-30701,r11-1.php

     
    取消訂閱本報
    Copyright © 2012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