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只有台灣閩南語,台灣客家語也是「台語」!
  

  近日有民間社團批評教育部把「台語」課本改為「閩南語」課本是「歧視」,並堅持「閩南語」應正名為「台語」,身為客家子弟,對此一說法甚有感觸,謹略抒管見,就教各方。

  閩南語長期獨占「台灣話」或「台語」的命名權,將台灣其他的本土語言如「客語」及「原住民語」等,皆排擠出「台灣話」(或「台語」)的範疇之外,對於此一文化強勢現象,本人甚感不妥,亦深以為憂。新聞快報

 

 

新聞快報

  •   全臺遊客庄 闖關抽好禮 新聞快報
  •   第二屆「桐花文學獎」徵件簡章  新聞快報
  • 「101年度築夢計畫說明會」5/30日於屏東教育大學,歡迎青年學子一起來築夢!!!  新聞快報
  • 「臺灣客家魅力嘉年華」 好客庄部落客大募集!分享參觀網誌 還有機會拿獎金 新聞快報

地方活動

  • 新北市客家民謠發展協會-客家歌謠、舞蹈、才藝展演(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新聞快報
  • 2011龍潭客庄五穀爺文化祭 新聞快報
  • 2011客庄12大節慶~ 三義雲火龍節 新聞快報
  • 2011客庄12大節慶~ 高雄夜合季歡迎大家共下來聊 新聞快報
  • 2011高雄客家風情攝影比賽簡章(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新聞快報

 

 

 

如圖片連結無法正常開啟可點選網頁版電子報觀看
http://www.ihakka.net/epaper/1000504/

 

不僅只有台灣閩南語,台灣客家語也是「台語」!

◎ 黃玉振(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近日有民間社團批評教育部把「台語」課本改為「閩南語」課本是「歧視」,並堅持「閩南語」應正名為「台語」,身為客家子弟,對此一說法甚有感觸,謹略抒管見,就教各方。

  閩南語長期獨占「台灣話」或「台語」的命名權,將台灣其他的本土語言如「客語」及「原住民語」等,皆排擠出「台灣話」(或「台語」)的範疇之外,對於此一文化強勢現象,本人甚感不妥,亦深以為憂。

  依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今年所完成的「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顯示,全臺灣廣義推估的客家人口數多達 575.3 萬人,佔全台灣人口比例 24.8% ;換言之,目前台灣每四個人當中就有ㄧ個是客家人,客家無疑是僅次於福佬的全臺第二大族群。然而客語卻未有相應於客家人口的比重而受到應有的尊重,反而夾處在「國語」及「閩南語」兩大語言之間,備受忽視與擠壓,而有瀕臨語言滅絕危機之虞。

  準此,吾人樂見教育部為表揚對本土語言推展有功人士或團體,而將本土語言區分為「臺灣閩南語」、「臺灣客家話」、「臺灣原住民族語」等三組,分別予以表揚;除藉此尊重與肯認臺灣各族群語言之地位外,亦間接為所謂的「台灣話」或「台語」正名。質言之,「台灣話」或「台語」並非單單僅由閩南語一語所能專擅與獨占的,只要是共同生長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所有族群的成員,他們不僅都是台灣人,而且他們所操持的族群語言也都是「台灣話」(或「台語」)!

  台灣號稱是個包容多元文化的現代化社會,族群議題亦早已提上重大議程,而為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國家肯定多元文化」所明定。惟族群融合首重對於差異的尊重,而尊重差異則應先由一體承認臺灣的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族語都是「台灣話」開始!

 

 


全臺遊客庄 闖關抽好禮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為使學童熟悉客家文化內涵與背景,特建立「好客小學堂」兒童網站。網站中之「客庄遠足日記」單元,今(100)年度首納入Google Map地圖導覽功能,將全臺客庄的鄉鎮標示出來。因此,為積極推廣本單元的運用,並帶領網友認識客庄景點,特舉辦了「全臺迷客庄 全家遊客庄」的網路活動,讓網友透過有趣的闖關方式認識客家庄,還可以抽獎拿好禮!

  「好客小學堂」客家兒童網站已經邁入第三年,四月初網站首頁全新改版,打造新的視覺感受!此外,今年更擴增關鍵字查詢功能,包括好客圖書館、每月主題、客語教室…等主要單元,讓學童能輕鬆搜尋客家相關的資訊。近年來,Google Map地圖導覽功能相當盛行,可以查找全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所在位置,因此,該網站特別將Google Map的功能與「客庄遠足日記」結合,讓臺灣客庄鄉鎮在Google Map的地圖上標示出來,進而推廣本站客庄介紹的文章。

  為了讓大、小朋友都能夠認識臺灣客家鄉鎮,舉辦「全臺迷客庄 全家遊客庄」網路活動,只要輸入各鄉鎮的通關密碼,便可以參加抽獎!獎項包括精緻可愛的「好客小學堂」客家兒童網站專屬紀念滑鼠墊,以及客庄旅遊書籍,活動於5月20日下午4點起跑,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詳情請上「好客小學堂網站( http://child.hakka.gov.tw/ )」查詢。

 

第二屆「桐花文學獎」徵件簡章

 

 

一、目的:為徵集蘊涵客家文化或桐花意象之文學作品,以鼓勵客家文學創作,增進文學寫作風氣,特辦理此活動。

二、主辦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三、承辦單位: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四、參加對象:對藝文創作有興趣、以正體中文(含客語漢字)書寫者,皆可參加。

五、徵件主題:以「桐花」或「客家」為主題,內容由參賽者自行發揮。

六、徵選類別與作品字數:

散文:3千字~5千字。
新詩:每篇以15至25行為原則。
短篇小說:1萬字以內。
小品文:800~1000字。
(備註:每人可同時參加各文類,並以1篇為限)。

七、獎勵辦法:

各類錄取名額與獎勵如下:

1. 散文:

首獎1名,獎金新臺幣12萬元。
優等獎1名,獎金新臺幣8萬元。
佳作8名,獎金新臺幣8千元。

2. 新詩:

首獎1名,獎金新臺幣10萬元。
優等獎1名,獎金新臺幣6萬元。
佳作8名,獎金新臺幣5千元。

3. 短篇小說:

首獎1名,獎金新臺幣15萬元。
優等獎1名,獎金新臺幣12萬元。
佳作3名,獎金新臺幣2萬元。

4. 小品文:

入選10名,每名獎金新臺幣1萬元。

說明:

各類首獎及優等除獲獎金外,並獲得獎座乙座及獎狀乙張。各類佳作及小品文入選除獲獎金外,頒贈獎狀乙張。
得獎金額超過新臺幣2萬元以上之得獎者,依所得稅法代扣10%稅金。於課稅年度內在臺灣地區居留、停留合計未滿183天之個人不論得獎金額多寡皆扣20%稅金。
八、收件截止日期:

即日起至民國100年7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逾期恕不受理)。

九、評選方式:

參賽稿件寄達後,即按照收件順序編號,參賽者不得更換稿件。
作品審查:由主辦單位聘請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作業。若評審認為作品未達水準,得決議獎項從缺或酌減錄取名額或調整徵集入選名額。
各類之評分標準由評審委員開會決議之。
十、報名方式:

一律掛號郵寄。作品一式4份,連同報名表(請黏貼身份證正反面影本或護照正面影本)及同意書正本1份(請簽名或蓋章)以信封裝袋密封,並註明「桐花文學獎」及「參賽類別」,掛號郵寄至「100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2號2樓之5,桐花文學獎 徵件小組」收即可。

十一、簡章及報名表索取:

請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或「桐花主題網」(http://tung.hakka.gov.tw/)下載報名表及同意書,或附回郵信封寄至「100 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2號2樓之5,桐花文學獎 徵件小組」收即可。

 

詳細報名相關資訊以及報名表請參考下列網址:
http://www.tungliterature.tw/home/1_leaflet

 

「101年度築夢計畫說明會」

5/30日於屏東教育大學,歡迎青年學子一起來築夢!!!

 

  築夢魔法師「粘立人」創造夢想的奇蹟時刻;熱血部落客「史丹利」 紀錄自己的瘋狂人生;四度入圍葛萊美,亞洲第一人「蕭青陽」, 暢談屬於他的唱片時代 ;全面藝能創作者「眼球先生」展現充滿才華與幸福感的創作;臺灣調酒教母 「謝美美」教出無數個臺灣之光;自由創意工作者「傑利」分享生命的歡樂與感動;最親切甜美主播 「張珮珊」勇氣十足的實現夢想,這些最動人的經歷與故事,都將在101年度築夢計畫說明會中精彩呈現。

  101年度築夢計畫說明會訂於100年5月11日起,假輔仁大學、弘光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宜蘭大學、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東華大學、臺南誠品店,臺東誠品故事館、明道大學、高雄誠品夢時代以及臺北誠品忠誠店等辦理15場次,將邀請名人及歷年築夢計畫錄取人現身分享築夢緣起、歷程等,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101年度 築夢計畫 說明會場次表

1 屏東縣 5/30 (星期一)
PM:15:40-17:30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五育樓3F視聽教室(一) 謝美美
2 新竹市 5/31 (星期二)
PM:13:00-15:00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講堂乙 蕭青陽
3 桃園縣 6/1 (星期三)
AM:12:00-13:30
國立中央大學 一餐前表演區 (戶外場) 傑利
4 雲林縣 6/8 (星期三)
PM:18:00-20:00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人科二館DS120演講廳 眼球先生
5 花蓮縣 6/10 (星期五)
AM:10:00-12:00
國立東華大學 工學大樓第三講堂 蕭青陽
6 臺南市 6/11 (星期六)
PM:15:00-16:30
誠品臺南店 B1書區舞臺 眼球先生
7 臺東市 6/12 (星期日)
PM:15:00-16:30
誠品臺東故事館 2樓藝文空間 蕭青陽
8 彰化縣 6/15 (星期三)
AM:10:00-12:00
明道大學 居仁堂 粘立人
9 高雄市 6/18 (星期六)
PM:15:00-16:30
誠品高雄夢時代店 3樓書區舞臺 眼球先生
10 臺北市 6/25 (星期六)
PM:15:00-16:30
誠品天母忠誠店 3樓Simple Studio 傑利

 

 

「臺灣客家魅力嘉年華」 好客庄部落客大募集!
 分享參觀網誌 還有機會拿獎金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以「第70個未來好客庄」為規劃概念的「臺灣客家魅力嘉年華」活動,於5月15日至5月22日期間為客家妝點出最美麗的驚嘆號!在臺北世貿南港展覽館舉辦為期8天的「臺灣客家魅力嘉年華」,不僅吸引近14萬人潮參與,更為臺灣客家換上更年輕、時尚、科技、國際的新面貌。為回應參與民眾的熱情支持,行政院客委會特別在展後規劃「好客庄部落客」活動,邀請所有參觀本次嘉年華的民眾,踴躍上傳活動網誌及照片,將您感受到的精彩、美好與感動,零距離與大家分享,還有機會獲得獎金喔!獎項包括第1名獎金新臺幣1萬元1名;第2名獎金新臺幣6,000元1名、第3名獎金新臺幣4,000元1名。

  「好客庄部落客」活動自即日起至100年6月10日截止投稿,歡迎大家上網分享好客庄經驗!也邀請民眾上網投票選出心目中最佳好客庄部落客!活動詳情請見 http://2011hakkafestival.com.tw/ 或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 http://www.hakka.gov.tw/ 查詢。

 

 
 


新北市客家民謠發展協會-2011客家歌謠、舞蹈、才藝展演活動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時間:100/05/28(星期六) 14:30~15:40
展演者:新北市客家民謠發展協會
地點:會議廳
辦理單位: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索票地點:免(請於開演前20分鐘進場)
費用:免
洽詢電話及聯絡人:02-26729996 分機302~304 教育推廣組

內容概要:

   現在都市裡充滿喇叭、汽車引擎的聲音,人聲鼎沸,不經懷念起小時候在鄉野間,遠處傳來鳳吟鸞吹的歌聲,在此客家民謠發展協會表演客家傳統平板、山歌子、老山歌、客家民謠,帶領大家回想起當時的淳樸與純真。

相關網頁請參考下列網址:
http://www.hakka.tpc.gov.tw/index.php?selectpage=
bodymainpagelist&pageid=1033&pid=1&mid=2&flag=5957642

 

2011龍潭客庄五穀爺文化祭

 

活動網站  放大DM1  放大DM2




 

 

 
 

2011客庄12大節慶~ 三義雲火龍節

 

活動網站  放大DM1  三義觀光地圖



 

 

 


↑TOP

2011客庄12大節慶~高雄夜合季  歡迎大家共下來聊
 

活動網站  放大DM





 

2011高雄客家風情攝影比賽簡章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一、 主  旨:
   為慶祝建國百年及高雄縣市合併,並配合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之落成啟用,活絡大高雄客家族群,讓高雄市民藉由透過鏡頭的攝影下,捕捉客家建築、人文風情及客家文化傳承之美,進一步認識客家及參與客家活動,特舉辦此攝影比賽。

二、 攝影題材:
   以能呈現高雄客家建築、人文、風情特色、義民祭典,客家婦女勤儉持家勞動之美、或各社團、學校傳承學習客家文化,政府或民間主辦之各項客家活動等足以表現客家精神為主題。

三、 參賽規則:
1. 每一人之參賽作品最多10件,且須於最近二年(2009年6月以後)拍攝之作品。
2. 參賽作品,長邊必須為15吋短邊不限之彩色照片,連作不收,不得疊片、加色、護貝、裝裱及彩繪留白邊或劃邊,並於背面貼妥報名表。
3. 作品繳交時,須連同原稿底片或數位檔案光碟一併繳交,如未繳交視同放棄參加比賽,數位相機以800萬畫數以上,原始檔為2400X3400dpi以上規格之jpg或TIFF檔。

四、 獎勵辦法:金牌獎乙名,獨得獎金新臺幣叄萬元整,精美獎盃乙座。
銀牌獎乙名,獨得獎金新臺幣貳萬元整,精美獎盃乙座。
銅牌獎乙名,獨得獎金新臺幣壹萬元整,精美獎盃乙座。
優選10名,每名頒發獎金新臺幣叄千元整,精美獎狀乙張。
佳作20名,每名頒發獎金新臺幣壹千元整,精美獎狀乙張。

五、 收件日期:即日起至民國100年6月15日為止,以掛號郵遞送件,以郵戳為憑,或於6月17日前直接送件至收件地點。

六、 收件地點:高雄市客家文物館 服務臺

七、 郵寄地址:807高雄市三民區同盟二路215號,「2011高雄客家風情攝影比賽」活動小組收。(聯絡電話:07-3152138)

八、 評審日期:民國100年6月18日上午10點

九、 評審地點: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

十、 評選方式:由主辦單位邀請相關專業人士組成評選小組,負責參賽作品之評審作業。

詳細報名相關資訊以及報名表請參考下列網址:

http://chakcg.kcg.gov.tw/homestyle.php?
styl=2&strlink=ActivityDetail01&act_id=230

 
取消訂閱本報
Copyright © 2011行政院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