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中心點出發,免費觀賞、巡迴全臺!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紙風車劇團企劃演出的全球第一齣客家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100年將在全國巡迴演出,為推廣客家文化及優質藝術表演,全部開放免費觀賞!
今年的桐花祭期間、4到6月份,行政院客委會將陸續在南投、苗栗、桃園、新竹縣市、高雄、臺中、屏東、臺東、新北市、花蓮、嘉義等地演出12場。首場將於四月九日(六)晚上7點鐘,臺灣的中心點----南投出發,歡迎至南投縣立體育場觀賞,讓孩子感受到藝術的美好,享受不一樣的藝術饗宴。
《嘿!阿弟牯》2010年於臺北城市舞臺首演,引起廣大迴響,一票難求,此劇的藝術總監,同時本身也是客家人的小野老師表示:「身為客家子弟,很開心自己能為客家做些事!」,此劇故事內容就是改編自小野老師的作品《寶莉回家》,集結了國內許多劇場藝術家及熱愛藝術表演的演職人員共同參與,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在第一次看過整排及演出後,感動地說:「在《嘿!阿弟牯》裡,讓我聽到了客家聲音及全新的活力,從小朋友看此劇的笑聲中,感覺似乎年輕了500歲!」邀請所有喜愛戲劇、客家特色的鄉親朋友們,一同來看好戲、聽歌謠,來一趟客家文化之旅。
嘿!阿弟牯,讓所有觀眾感受客家族群強大生命力
《嘿!阿弟牯》總編導李永豐表示:「臺灣的多元價值,正是源自於大家對各種不同文化的尊重」。紙風車劇團自2006年起,開始「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至今四年多的時光,走過295個鄉鎮,因此希望藉由這次《嘿!阿弟牯》中客家精神的呈現,讓所有朋友感受到臺灣不同族群文化的強大,希望客家孩子能喜歡自己的文化、而非客家族群的大小朋友,亦能藉此感受到客家之美。
《嘿!阿弟牯》以戲劇演出方式,教導大家尊重大自然、學習與環境共處。故事敘述桐花島上的子弟阿弟牯和他的好朋友們,如何認識小颱風寶莉,與寶莉一起經歷了許多冒險和通過成年禮的考驗。此次也運用客家音樂,做了許多歌謠,藉由傳統音樂改編,讓孩子容易記住、容易唱,將經典平板調改編成「迷路之歌」,唱出寶莉在森林中迷路的孤單心情;隨著劇情時而激昂唱出的「毋驚」,則是以「天空落水」串連而來;而感性的『天黃黃』則是將羅東調轉化,詮釋出父子之間的衝突,聽了會讓人感動落淚。在劇中桐花島人民面對四個颱風來襲時,以強大的向心力化解眼前的難關,更是客家精神的展現。
此次更運用豐富的戲劇元素,投影、動畫、歌謠舞曲、方口獅、舞龍舞獅…等等,把傳統與現代融合,劇中包含1/3客家話,因角色安排,還會有國、客、閩南、英文等語言,滿足所有大朋友、小朋友,視覺及聽覺上的全新感受,聽不懂客家話,也一定看得懂喔!如果認為客家戲劇中的舞蹈,是清一色的曼波微步,那麼《嘿!阿弟牯》壯闊的舞蹈場面肯定讓觀眾對客家舞蹈有更新的認識。音樂和舞蹈的契合,結合張力十足的戲劇效果讓桐花島的景象,如真似幻,種種突破以往的創意展現,將《嘿!阿弟牯》打造成為「客味十足」的新一代臺灣客家童話故事。
◎《嘿!阿弟牯》南投場演出時間、地點:
演出日期:2011/4/9(六)19:00
演出地點:南投縣立體育場(南投市南崗一路300號)
嘿!阿弟牯創意及設計製作群
創意顧問:吳靜吉
藝術監督:李遠(小野)
顧問群:吳榮順、楊佈光、鍾瑞蓉、劉淑英、羅思琦、謝小玲、徐 薇
總編導:李永豐 製作人/團長:任建誠
劇本原著:李遠(小野) 劇本改編:林于竣
舞臺設計:王世信 舞蹈設計:吳義芳
服裝設計:蔡毓芬 音樂設計:黑豆工作室
燈光設計:李建常 客語指導:羅思琦、謝小玲
動畫設計:蔡卓翰、黃威凱 客語歌詞翻譯:劉榮昌、徐主驊
舞龍指導:陳文吉 舞龍繪製:羅平嚴
劇本初稿翻譯:黎育叡